浅谈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疏散设计与管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疏散设计与管理
摘要: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各大城市楼房越盖越高,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发
生火灾将会对建筑内的人员生命安全产生极大威胁。

安全疏散设施就是为了预防
可能发生的隐患而建立的,确保建筑内人员在灾害来临时可以通过安全疏散设施
逃离建筑,尽可能的保障人员与财产损失,并且为后续灭火也提供了便利。

本文
将结合实际情况对如何提高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疏散的效率。

关键词:公共建筑、消防安全、安全疏散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人身安全的保障也越来越重视。

建筑中设计
消防安全疏散设施有助于在火灾来临时更好的疏散人员、进行救治,减少人员与财产消亡,
尤其是人员密集的地区,火灾来临时人们心情急躁恐慌,容易增加疏散难度,通过消防安全
疏散设施的帮助能够迅速进行疏散转移。

火灾从古至今伤亡人数巨大,在平时需要做好防护
工作,在发生火灾时如何快速疏散人员也是其中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

一、火灾中人的行为特点
1.趋熟行为。

在发生火灾事故时,这个场所如果时熟悉的地方那么往往会习惯向自己习
惯的出口逃生,如何这个场所不是自己熟悉的地方人们往往习惯向自己走过的地方走,返回
到自己进入的地方,这时候没有认真思考自己习惯的出口是否安全,一味的向熟悉的出口逃生,这样的行为就被称为趋熟行为。

2.向地行为。

根据从小的教育以及自身对安全的感知,人们处在火灾中能够判断到较为
空旷的地方时更为安全的,狭小封闭的地方时危险的,所以人们在逃生中都会选择逃向室外,远离危险,去到更为安全的区域等待救援或是协助救援,这种行为就被称之为向地行为。

3.趋光行为。

人们的生理条件导致人们在黑暗中可见度低,容易引出内心的恐慌,而光
明的环境可见度高,更容易给人们带来安全感。

在发生火灾时往往会引起电力短路,周身黑暗,人们在这时看到一丝光明就会在潜意识中认为光明的地方是安全的,便会立刻向光明的
地方跑去,这种行为被成为趋光行为。

4.逃避行为。

在发生火灾时除了火焰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火焰燃烧形成的浓烟也会对人
体产生危害,并伴随刺激导致人们对此产生恐惧,有的人在这种情况下会选择逃避,躲在暂
时烟气较少的地方,失去了逃避的最好时间,最后导致火焰燃烧到躲避地点无处闪躲,这种
行为被称之为逃避行为。

5.沿墙行为。

在发生火灾时,电力短路,造成周围黑暗,加之火焰燃烧在周围形成大量
浓烟影响视线,人们在可见度极低的情况下容易产生恐惧的情绪,为了能够更快的找到逃生
通道,往往会沿着周围的墙壁前进,通过触摸物品的方式判断逃生路线,这样的行为被成为
沿墙行为。

6.从众行为。

人作为群居动物,在面临一些事情时人们都有从众心理,对周围事件的判
断力下降,易受周围人的影响。

在发生火灾时这种行为出现频率极高,在危险来临之际,人
们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受到周围惶恐的人群与严峻的环境影响,往往容易轻易的跟随多数人一
起逃向统一逃生通道。

二、人员密集场所的特点
1.建筑的使用功能多样
在人员密集的地点各个建筑之间的空隙很小,土地利用率高,一个建筑中用处多种多样,可能会有办公场所,也可能会有娱乐休闲场所,更有甚者多种用用途混合使用,经营人员对
建筑的布局也会根据用途的不同进行适合的改造,导致建筑原本的使用性能发生改变。

建筑
中原本设计中的各向功能发生改变,提高了安全隐患。

2.场所平面布局复杂
人员密集的场所土地往往更为紧张,使用者在使用中会将所占面积利用率最大化,将过
道改变成为更加复杂的走向,为灾害来临时人员疏散增加了难度。

甚至在一些场所灯光较暗,使人在其中很难分辨路线,甚至一些更衣间、浴室等等为了区分男女更会划分不同的出口,
导致内部路线复杂多变。

三、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疏散设计与管理
安全疏散设计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帮助建筑中的人们逃离火灾地点而设计的。

正确的安全
疏散设计需要保障人员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在通道内无阻碍的统性,合理的设计安全疏散设
施有利于提高人员安全,减少人员及财产损失。

1.疏散路线的设计
安全疏散路线的设计应该保障简洁、快速、安全的原则,人员在通过在安全疏散路线中
逃生应该能够保障人员安全,并且在逃生途中越来越安全,这样的疏散通道才能够称之为安
全通道。

在设计安全疏散通道时应该合理的规划路线和距离,比如在丁字形走道部分需要计
算房门到安全通道的距离,保障两者之间距离不会过长,在计算中还应该注意绕过阻碍,通
过各个地形之间距离的计算合理规划逃生通道的分布;除次之外还需要注意设立不少于两条
逃生通道,防止因为某条通道被阻影响人员逃生。

2.疏散出口设计
疏散出口指的是房间中能够直接通向疏散通道的出口。

在设计房屋时应该针对疏散出口
做出相应规定,比如疏散出口只能是直接通向疏散通道的出口,其余通向其余房间的出口都
不能被成为疏散出口;套房式的房间应该视为一个房间,但是对于房屋面积过大的房间可以
根据规定另设一个疏散出口;疏散门的开门方向应该根据房间内的人数情况决定,以30人
为界定,超过三十人以后疏散门的开门方向应该向着疏散方向开启,防止因为人员过多影响
疏散门的开关。

4.疏散楼梯
楼梯作为一栋建筑中必不可少的交通设施,也是在发生灾害是最主要的疏散通道。

楼梯
间的防火要求根据位置和用处的不同有不同的要求,主要的有敞开楼梯、防烟楼梯和室外楼
梯几类,一般情况下为了保障楼梯的疏散安全都会有一定的要求,比如靠近标准层或者是防
火分区两端的楼梯一般会做双向疏散,防止人员过多造成拥挤;对于靠近电梯的楼梯一般回
合应急路线相结合,更快读的疏散人群;靠近外墙的楼梯一般采用的都是带有开敞前室的疏
散楼梯,这样不仅能够增加阳光的照射,也能够使救援人员更好的开展工作。

5.疏散指示标志与应急照明灯的设置
在一座建筑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安全疏散设施,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火灾应急照明
灯和疏散指示标识,发生火灾后周身黑暗,人们在黑暗的环境中需要依靠照明灯和指示标识
分辨方向,更快速的寻找安全出口。

在设计应急照明灯和指示标识时也存在一定的要求,比
如最基本的在设计指示标志需要就近且连续的设置,并且指示方向应该明确,少用双向的知
识标识,影响人员判断浪费逃生时间;在指示标识的安装位置上应该注意设置在距离地面一
米以下的位置,若是设置过高容易被浓烟遮挡,耽误逃生时间;应急照明和指示标识的电源
应该使用单独的蓄电池,防止因为电力短路导致设备故障影响使用。

6.做好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工作
防火安全管理工作应该落实到实际,而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通过对各项项目的负责人
实际落实、责任分配加强防火安全防护工作。

通过相关负责人的督促保障防火工作的真切落实,有效的组织定期设备检查,保障设备完好,降低灾害来临之际危害;并且在一些重点部
位由专门人员轮流监督,防止因为防护不及时导致火灾的发生;并且对单位内的各项消防设
施也需要定期检查。

7.定期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在人员密集的场合除了游客外还由很多企业的员工长期在此工作,并且流动性大,对所
有人一起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存在一定困难,但是可以采取分组培训,比如首先对各个部门的
安全责任人开展消防安全培训,通过他们在对第一线的人员进行培训,通过这样的方式完成
所有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工作,保障所有人员熟练掌握消防安全知识,在火灾来临之际能够
保障自身及周围人员的安全。

总结:
人员密集的场所安全疏散设计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存在很多影响因素,只有将所有
因素都思考全面共同努力才能更好的保障人员安全,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使消防安全
疏散设计更加完善、科学,降低灾害中的伤亡情况。

参考文献
[1]高洪庆,浅谈公共娱乐场所安全疏散设计[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4
[2]刘文利,刘荪,建筑火灾安全疏散设计及评估方法[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4(3)
[3]田玉敏,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对策的探讨[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