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基础概论》复习大纲(最新修订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律基础概论复习大纲(修订)
第一章法律基础知识
学习目的与要求
法律基础知识是学习法律的基础。
本章主要介绍最基本的法学基础理论。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员应当能够作到:
1、重点掌握我国立法的体制,法律规范,法的执行、依法治国等有关内容
2、熟悉法的渊源,法律关系,法律体系,法的分类
3、一般了解违法行为及其法律责任的含义
知识点
一、法的概念
(一)法的含义
(二)法产生的依据和条件
(三)法的本质属性
(四)法的特征
(五)政策的概念和分类,法和政策的关系
(六)法律规范的种类及其含义
(七)法治的内涵,法治与民主的关系
(八)依法治国的含义
二、法的渊源、体系及分类
(一)我国法的渊源
(二)国际条约的含义和形式
(三)法律体系的概念、特征
(四)我国法律部门的种类、划分标准
(五)大陆法系、英美法系的特征
三、立法
(一)立法的概念和特征
(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及其所属机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立法权限
(三)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的制定依据
(四)有权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提出法律议案的机关和人员
(五)法律的公布
四、法的实施
(一)法律的效力范围,各国在确定法对人的效力问题上通常采用的标准
(二)宪法的效力,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的效力等级和适用原则,确定法的效力等级的原则,国际法在中国的效力
(三)法律解释的含义和种类
(四)法的执行的含义、类别、基本原则和要求
(五)行政执法活动的特征
五、法律责任
(一)违法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二)违法行为的客体、主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
(三)法律责任的概念和特征
(四)法律制裁的特点、实施机关、种类
第二章宪法法律制度
学习目的与要求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也是一个国家法律体系的基础。
本章主要介绍我国现行宪法的主要内容。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员应当能够作到:
1、重点掌握宪法的概念,中国的国体与政体
2、熟悉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3、一般了解我国主要的国家机构
知识点
一、宪法的概念和本质
(一)宪法的地位
(二)宪法的内容
(三)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
(四)宪法的适用机关
(五)我国第一部宪法的产生,现行宪法的修改
二、中国的国体与政体
(一)国体的概念
(二)我国的国家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三)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主要内容
(四)政体的概念
(五)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六)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
三、中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一)中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
(二)公民权利义务一致性、平等性的体现
(三)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权利、社会经济权利(四)公民的基本义务
四、中国的国家机构
(一)我国国家机构体系的组成
(二)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
(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任期、职责权限
(四)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责权限
(五)国家主席的职责权限
(六)国务院的组成、职责权限
(七)人民法院的性质、任务和工作原则
(八)人民检察院的性质、任务和组织系统
第三章民事法律制度
学习目的与要求
民事法律制度是民事主体活动的基本准则。
本章主要介绍民法通则、合同法、票据法、破产法、信托法等的有关内容。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学员应当能够:
1、重点掌握合同法、票据法、破产法、信托法的主要规定
2、熟悉民法的基本原则、法人的概念
3、一般了解代理、债权、知识产权、民事责任等的基本法律制度
知识点
一、民事基本法律制度
(一)民法的调整范围、基本原则
(二)自然人的概念、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三)法人应当具备的条件和法人的类别
(四)法定代表人的概念、特征
(五)合伙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六)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条件和生效条件
(七)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种类
(八)无效民事行为的法律后果
(九)代理的特征、种类
(十)人身权的概念和种类
(十一)财产所有权的内容
(十二)担保物权的种类
(十三)债权的发生原因和种类、债权的担保、债的消灭原因(十四)著作权的保护期限
(十五)保护商标权的原则、注册商标的有效期
(十六)专利权的主体、客体
(十七)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
(十八)诉讼时效的概念、中止、中断
二、合同法律制度
(一)合同的主要种类、成立、生效条件
(二)要约、承诺的构成要件、法律效力和失效原因
(三)无效合同、可撤销合同与效力未定合同的特征
(四)合同履行的基本原则
(五)合同的担保
(六)违约责任的概念、特点、承担方式
(七)借款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八)民间借贷合同的性质及其与非法发放贷款的区别
(九)融资租赁合同的特征
三、公司法律制度
(一)公司章程的概念和特征
(二)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结构
(三)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条件
四、票据法律制度
(一)票据的概念、特征、种类
(二)票据关系、非票据关系的主要内容
(三)票据基础关系的范围
(四)票据权利的行使
(五)票据保证的概念
(六)票据丧失的补救措施
(七)汇票的概念、法律特征、出票、背书、承兑、付款和追索(八)本票的概念和特征
(九)支票的概念、出票的形式和要求
五、破产法律制度
(一)破产的概念
(二)破产申请的条件
(三)债权人会议的组成
(四)破产清算的含义
(五)破产清算组的职责
(六)破产财产的范围
(七)破产清偿的顺序
(八)破产程序的终结
六、信托法律制度
(一)信托的概念、法律特征和种类
(二)信托财产的概念、范围
(三)信托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四)公益信托的范围、受托人的条件
第四章刑事法律制度
学习目的与要求
刑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一部极其重要的法律。
本章主要介绍刑法的一些基本原理和与中国人民银行业务直接相关的几类犯罪。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学员应当能够:
1、重点掌握刑法关于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金融诈骗罪的主要规定
2、熟悉刑法的基本原则、犯罪的概念
3、一般了解刑罚的种类和适用
知识点
一、刑法概述
(一)刑法的基本原则
(二)刑法的时间效力
二、犯罪
(一)犯罪的概念和特征
(二)犯罪构成的概念和要件
(三)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的概念和特征
(四)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
(五)共同犯罪的概念和成立条件、共同犯罪人的种类
三、刑罚
(一)刑罚的种类
(二)刑罚的适用
(三)追诉时效的概念
四、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一)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的构成要件
(二)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的构成要件
(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构成要件
(四)伪造、变造国家有价证券罪的构成要件
(五)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期货罪的构成要件
(六)违法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罪的构成要件
(七)违法发放贷款罪的构成要件
(八)用账外客户资金非法拆借、发放贷款罪的构成要件
(九)非法出具金融票证罪的构成要件
(十)逃汇罪的构成要件
(十一)洗钱罪的构成要件
五、金融诈骗罪
(一)集资诈骗罪的概念和构成要件
(二)贷款诈骗罪的概念和构成要件
(三)金融凭证诈骗罪的概念和构成要件
(四)信用卡诈骗罪的概念和构成要件
(五)有价证券诈骗罪的概念和构成要件
(六)保险诈骗罪的概念和构成要件
第五章行政法律制度
学习目的与要求
行政法律制度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章主要介绍行政法的一些基本原理和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等法律制度。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学员应当能够:
1、重点掌握行政主体的范围和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
2、熟悉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等法律制度
3、一般了解行政赔偿和行政补偿的基本知识
知识点
一、行政法的基本知识
(一)行政主体的概念、种类
(二)行政机关的主要职权
(二)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三)行政相对人的概念和权利、义务
(四)行政机关委托组织的特征
(五)行政行为的特征、种类,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二、行政处罚的基本知识
(一)行政处罚的基本含义和种类
(二)行政处罚的依据、基本原则
(三)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实施行政处罚的程序三、行政复议的基本知识
(一)行政复议的性质
(二)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
(三)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行政复议的管辖范围(四)行政机关违反行政复议法的法律责任
四、行政许可法的基本知识
(一)行政许可的概念、性质、种类
(二)行政许可的设定权限
(三)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实施行政许可的程序五、行政赔偿与行政补偿的基本知识
(一)行政赔偿的特点、范围
(二)行政补偿的特征、范围
第六章金融法律制度
学习目的与要求
金融法律制度与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责联系得比较密切。
本章主要介绍中央银行法、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保险法等法律制度。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学员应当能够:
1、重点掌握中国人民银行的法律地位和职责
2、熟悉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保险法等法律制度
3、一般了解证券法等的基本知识
知识点
一、中央银行法律制度
(一)中国人民银行的法律地位、职责
(二)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的性质
(三)人民币的发行和流通管理
(四)人民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职能
(五)人民银行的金融监督检查权
二、商业银行法律制度
(一)《商业银行法》的调整对象
(二)设立商业银行的条件
(三)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
(四)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
(五)商业银行的接管和终止
三、银行业监管法律制度
(一)银行业监督管理的目标
(二)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
(三)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监管措施
(四)银行业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审核制
(五)银行业审慎经营规则的主要内容
四、证券法律制度
(一)《证券法》调整的证券范围
(二)公开发行证券的条件
(三)证券公司、证券交易所、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的业务范围
五、证券投资基金法律制度
(一)证券投资基金的概念和主要类别
(二)证券投资基金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
六、保险法律制度
(一)保险的类别,保险合同的概念、种类、主体和主要内容(二)保险公司的业务范围
第七章诉讼法律制度
学习目的与要求
诉讼法律制度的意义,在于保障实体法律制度得以实施。
本章主要介绍诉讼法的基本理论,以及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法律制度。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学员应当能够:
1、重点掌握诉讼法的基本理论和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制度
2、熟悉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
3、一般了解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知识
知识点
一、诉讼法律制度总论
(一)诉讼的概念
(二)诉讼制度的基本原则
(三)证据的特征
二、民事诉讼法律制度
(一)民事诉讼特有的基本原则
(二)民事诉讼的管辖
(三)民事诉讼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四)民事诉讼代理人的范围
(五)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
(六)民事诉讼程序
三、刑事诉讼法律制度
(一)刑事诉讼的立案管辖
(二)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与诉讼参与人的权利义务(三)刑事诉讼程序
四、行政诉讼法律制度
(一)行政诉讼的含义和特征
(二)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三)行政诉讼的级别管辖
(四)行政诉讼证据的范围、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