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2024届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2024届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单选题
1.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a、b为长度一样的镍铬合金丝,b比a的横截面积大.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灯泡越亮,表示接入的合金丝电阻越小
B.本实验主要探究方法有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C.为了更明显比较两条合金丝的电阻,可在电路中串联一个电流表
D.利用此装置能探究导体电阻大小和横截面积、长度、材料的关系
2.甲、乙两物体质量都为1 kg,丙物体质量为2 kg,三个物体温度都升高1 ℃,吸收热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的比热容与丙的相等
B.甲的比热容比乙的大
C.甲的温度升高1 ℃,需吸收2 000 J的热量
D.甲、乙的温度都降低1 ℃,乙比甲放出的热量多
3.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B.物体的内能增加,它的温度一定升高;
C.内能小的物体不能将热量传给内能大的物体; D.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4.在烈日当空的海边玩耍,海滩上的沙子热得烫脚,而海水却凉凉的.主要是因为()
A.海水的密度大B.海水的比热容大
C.沙子的密度大D.沙子的比热容大
5.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B.冰水混合物吸热时,温度不变,内能增大
C.物体的内能增加,它的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6.2022年冬奥会将在北京举行,我国优势项目自由式滑雪在国际比赛中屡获殊荣.某次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的轨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a点向b点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一直不变
B.在a点和c点速度都为零,因此重力势能相等
C.从a点到e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
D.从c点下落到d点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高温物体具有的内能一定比低温物体具有的内能多
B.发生热传递的过程实质是内能转移的过程
C.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D.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对物体做了功
8.某学校的前、后两个门各装一个开关,传达室内有红、绿两盏灯和电池组,若前门来人闭合开关时红灯亮,后门来人闭合开关时绿灯亮,图中的电路图符合要求的是()
A.B.C.D.
二、多选题
9.如图所示的滑动变阻器的四种接法中,当滑片向右滑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的是()
A.
B.
C.
D.
10.假期小明到博物馆参观时,发现许多名贵的古董没有保护罩,直接陈列在展台上,管理员向游客们介绍他们的双重防盗系统,只要有人靠近展台,就会触发隐藏在展台周围踏板下面的开关S1,报警铃就会响起;只要将古董取走,无论人是否靠近展台,都会触发藏在古董底部的开关S2,报警铃也会响起.爱动脑筋的小明设计了一些防盗电路,能实现以上功能的电路图为
A.踩踏板时S1闭合,取古董时S2闭合
B.踩踏板时S1闭合,取古董时S2断开
C.踩踏板时S1断开,取古董时S2断开
D.踩踏板时S1断开,取古董时S2闭合
三、填空题
11.如图所示,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同种金属棒AB和CD连接在一起。
则电流I AB__________I CD、
U AB_________U CD。
12.“热”字有着多种含义,有时表示温度,有时表示热量,有时还表示内能。
请说明以下例子中“热”所表示的物理量。
(1)两手摩擦会感到发热_____;
(2)物体吸热温度会升高_____;
(3)燃料燃烧产生热_____;
(4)沸腾的开水很热_____。
13.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如图电路中,闭合开关S,两只电压表示数如图乙,则电源电压为_____V,灯L1两端电压为_____V,灯L2两端电压为_____V.
14.如图为我市某中学物理兴趣小组设计的电子身高测量仪电路图,其中定值电阻 R1=6Ω,电源电压恒为 4.5V,R2 的规格为“15Ω,0.5A”,电压表量程为 0-3V,电流表量程为 0-0.6A,闭合S:
(1)当被测身高较矮时,电流表的示数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当 R2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9Ω时,电压表的示数是______V
(3)为了保证电路中各元件安全工作,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_________.
15.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____电荷,是因为橡胶棒在摩擦过程中_________ (得到/失去)了电子.
16.把两个带负电的轻质小球相互靠近,他们相互_____;把一个带正电的轻质小球和另一个带负电的轻质小球靠近,
它们相互_____。
四、作图、实验探究题
17.请在图所示的电路中补上一根导线,要求电键S闭合时,电流表只测灯L1的电流。
(_________)
18.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2为0~50Ω的变阻器,合上开关后,V的示数为6V,A表的示数为2A,A1的示数为0.5A,求:
①电阻R1的阻值;
②变阻器R2连入电路部分的阻值;
③如果A表的量程为0~3A,A1表的量程为0~0.6A,为了不使电表损坏,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应在什么范围内?
19.(10分)将两片不同的金属片A、B浸在盐水中,这就是一个电池,该电池对外供电时,将______能转化为电能,把金属片A、B分别用导线连接到电压表接线柱上,电压表的指针发生如图所示的偏转,则金属片A是_____(选填“正”或“负”)极.
五、计算题
20.(6分)明哥在实验室利用恒温箱加热,完成了冰的熔化实验,并描绘出冰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如
图所示。
实验时冰的质量为2kg,若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
(c水=4.2×103J/(kg·℃),求:
(1)CD段物质吸收的热量;
(2)计算AB物质的比热容。
21.(6分)某家庭用燃气热水器将质量为100kg、温度为20℃的自来水加热到80℃,消耗的天然气体积为2m1(假设天然气完全燃烧).天然气的热值为1.2×107J/m1.求:
(1)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2)水吸收的热量.
(1)该热水器的效率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D
【解题分析】
A.此实验中,小灯泡越亮,说明电路中的电流越大,表示接入的合金丝电阻越小,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两根电阻丝的材料一样,横截面积不同,运用控制变量法,可以探究导体的电阻大小和横截面积、长度的关系;运用转换法,电阻的大小通过比较小灯泡的亮度来判断;所以,本实验主要探究方法有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为了准确比较两条合金丝的电阻,可在电路中串联一个电流表,根据电流的大小来判断电阻的大小,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探究导体电阻大小和材料的关系,应改变导体的材料,而由题知a、b两合金丝的材料相同,所以,不能探究导体电阻大小和材料的关系,故D错误,符合题意.
2、B
【解题分析】
A.根据Q=cm△t,乙丙的质量和吸收的热量相同,比热容与温度变化成反比,乙的温度变化小,乙的比热容比丙的大,A错误;
B. 根据Q=cm△t,甲乙质量相等,温度变化相同,比热容与吸收热量成正比.甲吸收热量比乙多,因此甲的比热容与乙的大,B正确;
C. 从图像看出,甲的温度升高1℃,需吸收3000J的热量,C错误;
D.根据B选项分析,甲、乙的温度都降低1℃,甲比乙放出的热量多,D错误;
3、A
【解题分析】
A.物体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剧烈,内能增加,故A正确;
B.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是温度保持不变,故B错误;
C.内能小的物体可能温度高,内能大的物体可能温度低,因此内能小的物体可能将热量传给内能大的物体,故C错误;
D.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热量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含有热量,故D错误。
4、B
【解题分析】
解:海水比沙子的比热容大,因此,相同质量的海水和沙子,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沙子温度高,海水温度低,故B 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深入理解比热容的概念,才能正确判断并做出合理的解释.
5、B
【解题分析】
A.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多少热量,故A错误;
B.冰水混合物质量不变,温度不变,但吸热,所以内能增大,故B正确;
C.一个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的熔化过程,故C错误;
D.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从外界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物体对它做了功,故D错误。
6、D
【解题分析】
A、从a点下滑到b点过程中,由于滑雪板与雪间摩擦力的存在,使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中,机械能减小;故A 错误;
B、在a点和c点高度不同,所以,重力势能就不相同.同时,c点在水平方向上速度不为零,故B错误;
C、从a点下滑到e点过程中,由于滑雪板与雪间摩擦力的存在,机械能减小,故C错误;
D、从c点下落到d点过程中,重力势能转为动能;故D正确;故选D.
7、B
【解题分析】试题分析: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热量,热量是个过程量,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存在着温度差;内能是物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了解这三个物理量的概念与联系,再结合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可对各选项依次做出分析.
解:A、内能的影响因素有温度、质量、体积等,只有温度的大小不能判断内能的大小,故A错误;
B、热传递的实质就是能量的转移,故B正确;
C、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故C错误;
D、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知道内能、热量、和温度的关系,并能利用上述关系解释问题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8、D
【解题分析】由题意知,两个灯泡并联,且各有一个开关控制,前门开关控制红灯,后门开关控制绿灯。
A. 只闭合后门开关时,红灯和绿灯都发光,故A不符合题意;B. 前门和后门开关以及两灯泡都串联,说明两灯相互影响,故B 不符合题意;C. 由图知,后门开关在干路中,控制整个电路,故C不符合题意;D. 后门的控制开关与绿灯在同一支路,前门的控制开关与红灯在同一支路,为并联关系,且两灯互不影响,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绿灯亮,表示人在后门按开关,红灯亮表示前门人在前门按开关;说明两灯互不影响,即为并联关系,且后门的控制开关与绿灯在同一支路,前门的控制开关与红灯在同一支路,均为串联关系。
二、多选题
9、BC
【解题分析】
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说明滑片距离下方接线柱变长,即左下方接线柱必须接入电路中,两上方任意接线柱接入电路中,由选项可知,A、D不符合题意,B、C符合题意。
故选BC。
10、AC
【解题分析】
A.两开关并联连接,任何一只开关闭合报警铃都会响,故A符合题意;
B.取古董时S2断开,报警铃不会响,故B不符合题意;
C.两开关闭合时对报警铃形成短路,铃不会响;任意一只开关断开,都不再对报警铃形成短路,报警铃就会响,故C符合题意;
D.取古董时S2闭合,对报警铃形成短路,铃不会响,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C.
【题目点拨】
1、本题是有关电路知识的题目,解决本题需掌握的知识点是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2、两个开关都可以单独控制报警铃,两开关可以是并联关系;
3、开关相当于导线,可以对用电器造成短路而使用电器不工作.
三、填空题
11、< =
【解题分析】
因两导体并联,则由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知两导体中两端的电压关系;由于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故由题意可知两部分电阻的大小关系,再由欧姆定律可求得通过两导体中的电流关系。
【题目详解】
[1][2]由图可知两导体并联,则两导体两端的电压相等,即AB CD U U =;
∵导体AB 和CD 的材料相同,长度相同,但是横截面积不同,且AB CD S S <,
∴AB 导体的电阻大于CD 导体的电阻,即AB CD R R >; 根据欧姆定律U I R
=可知,过AB 的电流小于通过CD 的电流,即AB CD I I <。
12、内能 热量 内能 温度
【解题分析】
“热”有不同含义,有“温度”“内能”“热量”等多种含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内能表示物体具有内能;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
【题目详解】
(1)[1]两手摩擦,会感到发热,这里的热表示内能,两手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手的内能增大。
(2)[2]物体吸热是指吸收热量。
(3)[3]燃烧产生热是指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4)[4]开水很热是指水的温度高。
13、42.61.4
【解题分析】
当开关S 闭合时,两灯泡串联接入电路,电压表V 2并联在了L 1的两端,电压表V 1并联在了电源的两端;图乙中,左图电压表选的是0~15V 量程,分度值为0.5V ,其示数为4V ,即是V 1的示数;右图中,电压表选的是0~3V 量程,分度值为0.1V ,其示数为2.6V ,即是V 2的示数;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电源电压为4V ,L 1的电压为2.6V ;
则L 2两端的电压214 2.6 1.4U U
U V V V ===﹣﹣. 故答案为(1). 4 (2). 2.6 (3). 1.4
【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电压表的使用和串联电路的电压的特点: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14、变大 2.7 3 Ω~12 Ω
【解题分析】
(1)由电路图可知,当被测身高较矮时,滑片向下移动,R 2阻值变小,根据I =12
R R U +可知,电路中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示数变大;(2)当R 2=9Ω时,电路中的电流I =12 4.5V R R 6Ω9Ω
U ++==0.3A ,则电压表示数为:U 2=IR 2=0.3A×9Ω=2.7V ;(3)因为滑动变阻器R 2的规格是“15Ω 0.5A ”,电流表量程为“0∼0.6A ”,所以电路中允
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5A.当I =0.5A 时,电路中的总电阻为:R 总=U 4.5V 0.5A
I ==9Ω,所以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的电阻为:R 2=R 总−R 1=9Ω−6Ω=3Ω.根据串联分压,R 2电阻越大,其两端电压越大,但电压表量程为0∼3V ,所以当电压表
示数为3V 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的电阻最大.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
21U ?U 4.5V 3V R 6Ω
--==0.25A ,所以滑动变阻器阻值为:R′2='
2U 3V 0.25A
I ='=12Ω,所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3Ω∼12Ω. 点睛:(1)电路由R 1与R 2串联而成,当人身高不同时,R 2阻值发生变化,电流表示数可以根据I =12
R R U +判断;(2)先根据欧姆定律I =12
R R U +求出电路中的电流,然后根据U =IR 可求出电压表示数;(3)由滑动变阻器的规格和电流表的量程可得出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根据这个最大电流可求出电路中的最小电阻,然后可得出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小阻值;再根据电压表量程,由串联分压,可以求出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大阻值.
15、负 得到
【解题分析】
第一空.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毛皮摩擦橡胶棒,毛皮失去电子带正电荷,橡胶得到电子带负电荷;
第二空.不同物体对电子的束缚本领不同,有的束缚本领强,有的束缚本领弱,毛皮与橡胶棒比较,毛皮束缚电子的本领比橡胶棒弱,故毛皮与橡胶棒摩擦过程中,橡胶棒因得到电子而带负电荷。
16、排斥 吸引
【解题分析】
[1]把两个带负电的轻质小球相互靠近,由于是同种电荷,他们相互排斥;
[2]把一个带正电的轻质小球和另一个带负电的轻质小球靠近,由于是异种电荷,它们相互吸引。
四、作图、实验探究题
17、
【解题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电流表只测L1的电流,则两灯为并联,且电流表在支路上,作图如下
18、①电阻R1的阻值11Ω;
②变阻器R1连入电路部分的阻值4Ω;
③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应在1.4~50Ω
【解题分析】
(1)由图示可知,电阻R1、R1是并联的,所以
U=U1=U1=6V
又因为I1=0.5A,所以
R1=U1/I1=6V/0.5A=11Ω
(1)通过R1的电流
I1=I-I1=1A-0.5A=1.5A
变阻器R1连入电路部分的阻值
R1=U1/I1=6V/1.5A=4Ω
(3)为了不使电表A损坏,通过R1的电流I1′,不能大于
I1′=I-0.5A=3A-0.5A=1.5A
变阻器R1连入电路的阻值最小应为
R小=U/I1=6V/1.5A=1.4Ω
故变阻器R1连入电路的阻值在1.4Ω至50Ω范围内。
19、化学 正
【解题分析】
盐水电池和干电池、蓄电池类似,都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图中电压表指针反向偏转,则连接电压表正接线柱的是电池的负极,与连接电压表负接线柱的是电池的正极,即金属片A 是电池的正极.
五、计算题
20、(1)1.68×105J ; (2)2.1×103J/(kg·℃)。
【解题分析】
(1)冰的质量m 冰=2kg ,冰熔化成水,状态变化,质量不变,水的质量
m 水=m 冰=2kg ,
由图象知,CD 段水从0℃升高到20℃,升高的温度:
Δt 水=20℃-0℃=20℃,
则水吸收的热量:
Q 吸1=c 水m 水Δt 水=4.2×103J/(kg·℃)×2kg×20℃=1.68×105J 。
(2)冰在AB 段从-20℃吸收热量升高到0℃,升高是温度:
Δt 冰=0℃-(-20℃)=20℃,
加热时间为5min ,由题意知,相同时间内冰和水吸收的热量相同,则冰在AB 段吸收的热量:
542111×1.68?10J =8.4?10J 22
Q Q ==吸吸 , 由Q 吸=cm Δt 得冰的比热容:
4328.4?10J =2.1?10J /(kg )2kg?20Q c m t ==⋅∆吸冰冰冰℃℃。
答:(1)CD 段水吸收的热量为1.68×
105J ; (2)冰的比热容为2.1×103J/(kg·℃)。
21、 (1) 6.4×
107J (2) 2.52×107J (1) 19.4% 【解题分析】
(1) 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 放=Vq =2m 1×1.2×107J/m 1=6.4×107J
(2) 水吸收的热量为:
Q 吸=cm △t =4.2×101J/kg •℃×100kg ×(80℃-20℃)=2.52×107J
(1) 该热水器的效率:
772.5210100%100%39.4%6.410吸放J J
Q Q η⨯=⨯=⨯≈⨯ 答:(1)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6.4×
107J (2) 水吸收的热量:2.52×107J
(1) 该热水器的效率: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