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小猴尾巴内血液的流动》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小猴尾巴内血液的流动》教学设计观察小猴尾巴内血液的流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小猴尾巴内血液的流动,帮助学生理解血液的循环系统。
2. 培养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研究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教学准备
1. 实验室设备和材料:显微镜、玻璃滴管、小猴
2. 实验材料:生理盐水、染料(如罗丹明B)
3. 实验记录表格
教学过程
1. 引入:向学生介绍血液的循环系统,并解释血液在人体内的运输作用。
2. 团队分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2-3人,每个小组负责一只小猴的观察。
3. 实验操作:
- 小组成员准备实验材料,将罗丹明B染料稀释至适当浓度。
- 小组成员将小猴的尾巴轻轻按住,使用玻璃滴管将染料滴在小猴尾巴的一侧。
- 观察:使用显微镜观察小猴尾巴内血液的流动情况,并记录观察结果。
4. 实验总结:
- 学生将观察到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总结,并填写实验记录表格。
- 分享: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和总结给全班。
5. 教师引导:老师带领学生分析观察结果,引导学生理解血液的循环机制和流动规律。
6. 结束:总结本次实验的目的和意义,鼓励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思考,并提出问题进行讨论。
补充说明
- 实验操作中要确保小猴的安全,并遵守动物保护法律法规。
-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应该注意实验室安全,并正确使用实验设备。
- 导师或指导教师应提前检查和准备实验设备,并确保实验材料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