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同步练习】《青铜器与甲骨文》(人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铜器与甲骨文》
同步练习
1.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说“要鼓励企
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
神”。

“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


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如图两
件绝世青铜精品。

它们铸造于( )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2.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有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他们的文字。

”我国最早出现的文字是( )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3.下列对如图实物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多为占卜记录
B.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C.反映了夏朝历史
D.河南安阳大量出土
4.我国发现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是()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利簋
D.编钟
5.西周时期,青铜器被大量用于()
A.农业、战争
B.农业、手工业
C.祭祀、战争
D.祭祀、做乐器
6.余秋雨说“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
A.夏朝
B.西周
C.商朝
D.秦朝
7.商、周的青铜铸造业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如图是商代青铜器中的精
品和我国现存最大的青铜酒尊,它发现于()
A.湖南宁乡
B.湖南湘潭
C.湖南衡阳
D.湖南澧县
8. 9世纪末河南安阳的殷墟遗址先后出土了十余万片刻有文字的甲
骨,甲骨上所记的都是占卜语言,内容涉及祭祀、战争、风雨、天象、
农业丰歌以及病疫等。

这种文字最早出现在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9.以下是“象”字的各种字体,其中出现最早的是()
A. B. C. D.
10.2013年,汉字听写大会在CCTV1播出,至今已举办六期。

它使传承华夏文明的信念得以凝聚,汉字书写美德的观念得以传递。

下列有关中国文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黄帝发明的文字使用至今
B.甲骨文是我国已知最早的汉字
C.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D.秦朝的“书同文”对文字的规范化使用有重要意义
问答题
11.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是?用的是什么铸造技术?
12.甲骨文对商朝的历史研究有什么作用?金文与甲骨文的最主要区别在什么地方?
13.观察下面两幅著名的青铜器代表作品,回答问题。

请回答:
(1)我国青铜文化最灿烂的时期是哪个朝代?
(2)请按顺序写出图A和图B青铜器的名称。

(3)根据课本所学知识,回顾这一时期还有什么重要的文明成果?它的地位如何?
材料解析题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北至辽宁,南至湖南。

都发现过西周的青铜器。

那时的青铜器,比前代轻巧,花纹由繁复变为简易。

材料二(西周)青铜酒器逐渐减少,出现了大量的炊具和日常生活用具。

请完成:
(1)据材料一,说明西周青铜器制造的特点。

(2)据材料二,说明西周青铜器制造的新特点。

(3)西周青铜器制造呈现上述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1)我国十二生肖分别是鼠、牛、虎、兔、
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上述文
字是甲骨文十二生肖,你能将它们一一对应
吗?
(2)从上图中,你能发现这些文字有哪些特点?
【答案】
1.B
2.A
3.C
4.A
5.C
6.C
7.A
8.B
9.A 10.A
11.司母戊鼎出土于黄河流域的河南安阳,司母戊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8
厘米、重832.84千克,四足中空,用泥范铸造,鼎体浑铸,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
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反映了中国青铜铸造的
超高工艺和艺术水平,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
的美誉;
故答案为:司母戊鼎;泥范铸造法。

12.甲骨文最早出现于商朝,为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
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这种文字已经具备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做“金文”也称“铭文”,
它比甲骨文规范.区别为金文文字铸在青铜器上;甲骨文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

故答案为:
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刻
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甲骨文;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称金文,也叫铭文。

13.(1)材料提供了关键图片信息“四羊方尊”、“司母戊鼎”,结合课本所学分析,商朝
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和巨大的司母戊鼎都是商周时期的著名的
青铜器;
(2)材料提供了关键图片信息“四羊方尊”、“司母戊鼎”,结合课本所学分析,图片A
是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图片B是巨大的司母戊鼎,司母戊鼎中832.84千克,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3)根据课本所学知识,这一时期还有重要的文明成果是甲骨文。

甲骨文是商朝人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甲骨文是我国发现最早比较成熟的文字。

故答案为:
(1)商朝;
(2)图A:四羊方尊;图B:司母戊鼎;
(3)甲骨文;它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汉字。

14.(1)据材料一“北至辽宁,南至湖南。

都发现过西周的青铜器.那时的青铜器,比前代轻巧,花纹由繁复变为简易”可知,材料说明西周青铜器制造的特点是青铜器制造分布广,更具艺术性和技术性;
(2)据材料二“(西周)青铜酒器逐渐减少,出现了大量的炊具和日常生活用具”可知,材料说明西周青铜器制造的新特点是酒器减少,炊具和日常生活用具增多,实用性增强;(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青铜器制造呈现上述特点的原因是西周奴隶制进一步发展.奴隶制经济进一步繁荣,手工业发展迅速,技艺高超。

故答案为:
(1)青铜器制造分布广,更具艺术性和技术性;
(2)酒器减少,炊具和日常生活用具增多,实用性增强;
(3)西周奴隶制进一步发展.奴隶制经济进一步繁荣,手工业发展迅速,技艺高超。

15.(1)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甲骨文是象形文字,可以根据现在的汉字结合图片的文字进行对比和分辨.从左至右依次为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2)甲骨文是商朝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比较成熟的文字,也是象形文字,可以从字形看出它的意思;
故答案为:
(1)从左至右依次为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2)都属于象形文字。

【解析】
1. 观察图片可知,图片是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这都是我国商朝时期青铜器的精品,体现了我国高超的青铜冶炼技术;
故选B;
本题以“工匠精神”为切入点,考查我国青铜器的相关知识;
注意对图片的解读,识记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的相关知识。

2. 据所学知识,我国很早就有文字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商朝的甲骨文,刻在龟甲兽骨上文字叫甲骨文,甲骨文已经具备了现在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们今天的文字来源于甲骨文,甲骨文是我国发现最早比较成熟的文字。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了文字演变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文字演变的相关知识点。

3. 依据课本知识分析图片可知,是甲骨文.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效的文字,其内容多为占卜记录,是河南安阳大量出土的,所以ABD选项是正确的观点,排除;甲骨文反映了商朝的历史,C 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文字演变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图片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商朝甲骨文的相关史实。

4. 司母戊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8厘米、重832.84千克,四足中空,用陶范铸造,鼎体浑铸,是我国发现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

司母戊鼎是商朝最具代表性的青铜器,体现商朝青铜文明的灿烂;
故选A;
本题考查我国发现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司母戊鼎造型和历史地位。

5. 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出现青铜器。

商朝以后,青铜器的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和军事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
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利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西周时期的青铜器;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夏商西周的青铜制造业。

6. 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故选C;
本题考查甲骨文,知道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解答本题需要准确识记商朝甲骨文的地位与影响。

7. 题目直接设问考查我国现存最大的青铜酒尊,它发现于哪里?题目给出的这张图片是商朝四羊方尊,它的出土地点是在湖南省宁乡市。

故选A;
本题以历史图片为切入点,考查四羊方尊的相关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四羊方尊的造型和出土地点。

8. 本题考查甲骨文的相关知识。

商朝时期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甲骨文记载了商王的活动,内容涉及祭祀、战争、风雨、天象、农业丰歌以及病疫等,是研究商朝历史的重要资料。

故选B。

9. 上列图片中的文字,A项为甲骨文,是我国最早出现的文字.甲骨文是指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B、C、D项的汉字都是从甲骨文演变而来的。

故选A;
本题考查文字的演变的过程;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运用功能.解答本题需要灵活运用商朝甲骨文的字形。

10. 甲骨文是商朝人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甲骨文是我国发现最早比较成熟的文字。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文字;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我国古代文字的演变。

11. 本题主要考查司母戊鼎;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夏商西周的青铜制造业。

12. 本题考查的是文字的演变的相关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文字的演变的相关史实。

13.
(1)本问主要考查的是商周的青铜文明知识点;
(2)本问主要考查的是商周的青铜文明知识点;
(3)本题考查甲骨文相关知识。

本题掌握青铜文化和甲骨文相关知识.重点熟记基础知识。

14.
(1)本题考查西周青铜器制造的特点;
(2)本题考查西周青铜器制造的新特点;
(3)本题考查西周青铜器制造呈现上述特点的原因。

本题以史料为情景,综合考查青铜器的相关知识以及阅读和分析材料的能力。

15.
本题主要考查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和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我国古代文字的演变的相关史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