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作业设计方案-初中地理中图七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温和降水》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
一、作业目标
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和理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能够:
1. 理解气温和降水的基本概念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2. 掌握阅读气温和降水图表的基本技能。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作业内容
1. 气温观察与记录
学生需在家中选取一个固定的观察点(如阳台、庭院等),使用温度计进行连续七天的气温观察并记录,每天上下午各记录一次,并简单描述当天的天气状况。
2. 降水数据收集
学生需收集近一个月内所在地区的气象数据,特别是降水量信息,并整理成表格,分析降水的季节性变化特点。
3. 图表制作与分析
学生需根据收集的气温和降水数据,制作折线图或柱状图,通过图表展示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可能的原因。
4. 案例讨论
结合所学知识,讨论当地气温和降水对当地农业、生活的影响,以及气候变化对当地可能产生的影响。
三、作业要求
1. 观察与记录要真实、准确,不得抄袭或编造数据。
2. 图表制作要规范,数据标注清晰,能够准确反映气温和降水的变化。
3. 案例讨论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分析具体问题,不得泛泛而谈。
4. 作业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按时提交。
四、作业评价
1. 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从真实性、准确性、规范性、分析深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2. 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并作为课堂展示的案例进行分享。
3. 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并要求学生进行修正。
五、作业反馈
1. 教师通过课堂讲解、个别辅导等方式,针对学生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
2. 对学生的观察记录、图表制作、案例分析等进行总结,强调气温和降水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3. 鼓励学生继续关注当地气象变化,培养长期观察和记录的习惯。
六、附加建议
教师可适当布置拓展性作业,如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气象观测站,或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当地气候变化的调研报告,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
通过上述作业设计方案能够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深入理解气温和降水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综合素质。
通过实践、分析和讨论,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气象知识,还能提高自身的观察、分析和实践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就是初中地理课程《气温和降水》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的详细内容。
希望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完成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
一、作业目标
本作业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和理论分析,巩固学生对气温和降水相关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地理思维和空间想象力。
二、作业内容
作业内容主要围绕气温和降水的相关知识展开,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气温数据收集与分析:学生需收集近一周的当地气温数据,并绘制成气温曲线图。
通过观察曲线图,分析当地气温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
2. 降水资料整理:学生需收集近一个月的当地降水资料,整理成表格,并分析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3. 实地观察与记录:学生需在周末进行一次实地考察,观察当地的自然景观、气候特征等,并记录下相关数据和现象。
4. 案例分析:学生需分析一个典型的气温和降水对当地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影响的案例,并撰写分析报告。
5. 知识点巩固:学生需复习《气温和降水》课程中的重点知识点,如气温的测量方法、降水的分类及影响等,并完成相关练习题。
三、作业要求
1. 数据收集要真实可靠,来源要明确。
2. 绘制的气温曲线图要清晰明了,能够准确反映气温变化。
3. 降水资料整理要细致入微,分析要深入透彻。
4. 实地观察与记录要有条理,数据与现象要相对应。
5. 案例分析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分析要全面深入。
6. 知识点巩固要系统全面,练习题要认真完成。
四、作业评价
本作业的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数据收集与整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气温曲线图的绘制质量和数据分析的深度。
3. 降水资料整理的细致程度和对降水变化的分析能力。
4. 实地观察与记录的条理性和真实性。
5. 案例分析的全面性和深入程度。
6. 知识点巩固和练习题的完成情况。
五、作业反馈
作业完成后,学生需将作业提交给老师进行批改。
老师会根据评价标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详细评阅,并及时给出反馈。
反馈内容包括作业的优点、不足及改进建议等。
学生需根据老师的反馈,对作业进行修订和完善。
同时,老师还会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对教学方案进行反思和调整,以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