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活着》读书心得感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近拜读了余华的作品《活着》,作者认为: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下面给家分享一些关于《活着》读书心得,方便大家学习。
《活着》读书心得1
喜欢夜的黑,那是属于自己的时间,仿佛一切都慢了下来,安静独坐一隅,敲击键盘跳跃的字符所带来的温暖和踏实。
如果一个作家没有透彻的感悟,也写不出来让我们有灵魂震颤的作品来,我一直认为在文字的流淌中,抒发作者的是一种情怀,读一本好书,尤如和作者促膝长谈了一次,心灵的感悟与碰撞。
而每一部作品都是源于生活,余华先生所著的《活着》就是建立于一首歌的感动之上。
当他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离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而写,书中主人公福贵面对种种的`困境,一个个亲人的离去,现实的残酷已经身心疲惫,读到这时我认为一个正常的人是无法坚持下去了,然而他依然坚强的活着,对世界乐观的态度,没有一句报怨的话,他不需要别人的同情,他只是尽力完成他本就应该完成的事情,让我们明白,活着更多的是忍受,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用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这个不完美的世界,人的内心的强大超出我们的想象,没有不可能,只有你自己放弃了自己。
杨绛先生说: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福贵的一生在我们眼中是悲惨的一生,而在他的世界里更多是这就是生活,生活不管怎样对待我,我依然要坚强乐观的活着,与别人无关。
跨过去,不管是阳光还是黑暗,都是崭新的开始,去迎接一切生命所赋给我们的,正如福贵一样,面对一切,只为自己,在什么境况下,都不放弃,去承担,去忍受,不报怨,都要坚强的活着,只为活着的本身而活着。
《活着》读书心得2
读完《活着》,我感到的是一种低沉的怒吼,无声的震撼。
小说中没有精心雕琢的文字,没有蓄意煽动的悲情,甚至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和波澜壮阔的人生。
当所有人都仰望灿烂星空的时候,作者却将目光转投于最为卑微的草根之中。
以
作者的视角让我们看到了在卑微的草根中所蕴含的令人心惊的力量。
故事中福贵一家人,尽管在汪洋般的痛苦中无助漂浮,却一直有一份满足存于心中。
家珍即使在儿女丧尽,重病将死之时,仍然可以满足的总结自己的一生,并在生命的最后深刻,无比温情的对福贵说:“下辈子我们还要在一起过。
”这一句话,胜过多少金山银海,胜过多少海誓山盟。
当福贵一次次亲手埋葬至爱的亲人,苦难无数次叠加,可现实仍然为他保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希望。
有庆没了,还要抚养凤霞:凤霞没了,还要照顾家珍:家珍没了,还要顾及二喜:二喜没了,最后还有苦根。
命运就这样一路使他绝望,却又留下一丝希望。
他被这一丝希望牵引着走过大半生。
可到最后,苦根也没了。
这时的他还有什么希望呢?我想这时的福贵老人活着已不需要指引,他已经真正看透了死亡。
死亡,不过就是那么一回事。
虽不至庄子鼓盆而歌那般洒脱,却也可在心中达到一种平静和从容了吧。
活着的人终究会死,而死去的人不能复生。
既然与亲人重聚只是迟早,那为什么不将就着过完余生呢。
人生到达福贵老人这样的状态,是痛苦或是幸福,都不重要了。
纵观整部小说,作者是以福贵老人之口,从一个侧面深究人性的顽强与坚韧。
当然,优秀的小说总是要有对整个时代的铺陈与评论。
淮海战役,十年动乱都被设定为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而在后者那样的恐怖时代,更有像有庆和春生之死那样骇人听闻的现实。
宏大的背景和惊人的事件最终都是为了衬托出卑微而伟大的生命,《活着》就是一部考验生命极限的作品。
痛苦中诞生的幸福,绝望中孕育的希望和,最终凝练成两个字:活着!人生只为活着而活着,而活着二字已囊括世间所有。
《活着》读书心得3
读完《活着》之后,内心十分沉重、压抑的,同时富贵的坚强活着与坦然面对深深的震撼。
人都是害怕困难,惧怕死亡的,坚强乐观的活下去,实现灵魂上的超越。
富贵的一生诸多坎坷,起落盛衰。
读他,跟随富贵走过他的一生,我感受到活着更深刻的意义。
人靠记忆来慰藉,靠倾诉来释然,靠平静来概括,靠回回首彻悟。
枯草衰杨,曾为歌舞场。
富贵年少家庭富足,无需为生计费心劳累。
生在地主家庭的富贵衣食无忧,读私塾不需要走、有长根背着,享受穷人无法享受的尊
宠。
在富足安逸的生活当中,富贵不知道自己的活着的意义,抛弃娇妻,留恋柳巷。
在酒醉淫逸当中自甘堕落,毫无廉耻,顾忌,由青楼女子背着自己串街走巷,成为县城当中的笑话。
在这里他不知道这种快感、逍遥都是昙花一现,也无法体会到烟花易冷的凄凉。
在纸醉金迷的世界里,富贵给自己挖了一个坑,这一掉进去就从来没有出来过。
淫和赌相伴而生,相对烟花柳巷的柔情,赌场挥洒如金的紧张和刺激更加人你沉沦。
在如梦如幻的赌局当中,富贵输掉了祖辈积累的家产,从一个富贵之家变得一贫如洗。
得知富贵输掉家产之后的老父亲并没有像以往一样暴跳如雷,反而十分的平静。
平静的表面下是波涛汹涌的的百感交集。
知道事情无法改变的状况下,老父亲决定给富贵上完最后一课,将家产换成铜钱让富贵调到县城去还债,富贵跳着一筐一筐的铜钱,肩膀磨出了血,明白赚钱的不容易,痛哭流涕,从此以后踏实的生活。
身份的巨变让富贵尝尽了生活的艰辛,老父亲被气死,妻子被岳父带走。
富贵只能租种龙二从他手上赢走的五亩田地养活一家人。
从一个福少落魄到自己耕种田地去养活一家人的艰辛可想而知。
人往往在最容易活着的时候不安分的活着,而在最不容易活的时候又竭力的活下去。
看着年迈的母亲蹒跚的跟着自己富贵的内心刺疼着,聪明伶俐的凤霞跟着受累,富贵内心也是深深的自责。
亲情是人内心当中无形的线,看着亲人为自己所累时,人的自责会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富贵也是如此。
富贵的人生从圆滑的曲线变得曲曲折折、颠簸不平了,但他一直竭力的活者。
相比较之前短暂刺激的快乐,现在的他是真实、充实的。
《活着》读书心得4
活着或死亡都是一个年轻生命难以驾驭的题目。
同样是一本薄薄的让我只用了一个下午就读完了的书。
巧的是读了几页便发觉心这本书为背景的电视剧我竟看过,这让我更真切地体会到了这书的含义。
《活着》从一个旁听者的角度道出了一个普通人平凡而曲折的一生。
主人公福贵生活在那个纷乱特殊的年代,经历了战争,杀伐以及一系列动荡的生活,经历了家庭的兴富到衰落,身边人陆续的死去。
在他们一生中,不知失去的多少东西,失去金钱,失去亲人,最后只剩下一头瘦骨嶙峋又险些被人宰割的老牛与他为伴。
尽管是这样,他还是友好地面对世界,一切伤痛的往事在他口中都变得那
样的平淡。
也许当我们的生命已将要走到尽头的时候,回望以前的一切,才会做到安下心去对待,才会做到清醒的重新认识所有的事。
我想起陆幼青的死亡日记,那不也是站在生命的边缘真正完全而清醒的对世人讲述一切。
读到家珍死去,这是我看到的所有生离死别中最宁静的一段,也是最真切的一段,想起阿朱死后乔峰抱着她的尸体的痛器失声,想起陈家洛听闻心上人香消玉殒后流下的懦弱眼泪,想起莎翁着作中男女主角一次一次的撕心裂肺和悲痛欲绝,我想人活一生,总要承受这样的击,而多年之后,当身边的人一个个全都被岁月带走了,那时的我们也许真的会选择一种平静,它是多年的感情磨合而成的,是沧桑的经历,浇铸而成的。
数十年后的我呢,我是否可以面对着一塘残荷将过去的伤痛记忆娓娓道来,我对自已的过去是否清楚地知道并且敢干面对,我不敢说。
这个世界的确不公平,有人可以享尽荣华,有人却要像富贵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挥洒着血汗过完一生。
面对这样的不公,憎恨逃避都是徒劳,甚至我也说不清到底该怎么做,我面对的是无法自由选择生活方式的无奈和内心与现实的.强烈,盾,在这样一个状态下,我一面应付着现实中的琐碎,而在内心寻求思想上的解脱,但不管怎样,我始终希望自已能对世界友好,尽管天性中的倔强与后天形成的反叛也许会导致我走上叛逆的路。
生老病死,我们都得一样一样地过,生命只不过是个过程罢了。
我只是希望能按自已的意愿选择一个方式,真实清醒并发自内心的去实现它的价值,到了那一天,但愿我能带着平静的微笑向世界道个别,也对身边的人说声再见。
《活着》读书心得5
童年,在许多人的印象中是美好的,可是在作家余华的著名小说《活着》中的三个孩子都过着苦难的童年,在那个年代的孩子和现在的孩子不能比,经济不好,条件不好,甚至连肚子也填不饱。
书中的三个孩子,分别是凤霞,有庆,苦根。
凤霞是一个女孩子,为了让自己的弟弟有庆能上学,被迫到别的有钱人家去干活。
有一次,在三年大饥荒的时候,为了不被别人抢走一个地瓜,差点出人命。
有庆是凤霞的弟弟,冬天时为了不磨坏一双布鞋,天天都赤脚跑到学校,又赤脚跑回家。
有时空了就会帮父亲干点活。
最不幸的是苦根,因为家里穷,以前没有零食吃,有一天苦根生病了,外
公给他炒了一大盆豆子当零食,他吃多了,最终被撑死了。
上面三位孩子的苦难生活和现在美好的生活根本没法比。
在现在,就拿吃饭来说,书中的孩子为了一个地瓜会跟人拼命,听到有粥喝会高兴得跳起来等,都表现了那时食物的珍贵。
再看看现在,吃饭不仅仅是吃饱了,有些孩子只喜欢吃昂贵的肉或一些山珍海味,只有个别不挑食的孩子。
就是这样,有些孩子经常吵着闹着去大酒店,大饭馆吃饭,对一些自以为不好吃的菜指指点点。
要是在过去,这些“不好吃的菜”一定是美味佳肴。
这么美好的童年,这么愉快欢乐的童年,有些孩子还会连连叫苦,他们有真正体会到这些过去孩子的苦难吗?没有!我们从现在一直到将来,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美好,不能再浪费粮食和资源了,否则将来我们会变得痛苦。
余华《活着》读书心得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