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初中班主任管理成效的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初中班主任管理
成效的策略
摘要:在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初中班主任更应提高自身思想水平,建立
新的管理制度,开展行之有效的管理工作,为初中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班级管理工作往往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的特点,班主任在处理班务时难免出现失
误和不妥。
班主任应该建立良好心态,减少负面情绪,同时培养学生求真、求己、求和的理念。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班主任;教学管理
引言
班级是学生学习知识、认知自我、积极上进、培养感情、提升技能、落实实践、追逐梦想的有效场所,班主任教师是班级的教育者、管理者、统筹者,应当
加强班级教育管理建设,提升班级凝聚力,增强学生的道德品质、情感交际能力、责任感,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发挥自我价值,帮助其构建完美的学习、生活、心理状态。
笔者立足于自己的教学实际和经验,从“强化班级建设管理,树立明
确教学及管理方向的必要性”“初中班主任优化班级教学及管理的具体路径”两
大方面入手,对于初中班主任优化班级教学及管理的路径进行有效探究。
1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管理模式比较僵硬、单一
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部分班主任的整体管理模式仍旧比较单一落后,
习惯对学生开展强制性的管理政策,运用班主任的权威对学生进行管理,整体管
理工作的开展与新课改的需求相悖,无法提高管理效率。
同时在管理过程中,一
些班主任将自身作为管理主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功效,阻碍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及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
在如今的初中学校中,大部分班主任会从自身的角度开
展班级活动,组织班级事务,一切事情的开展皆遵从“为学习让路”原则,忽视
了学生的内心需求与情感变化,学生只能被动地听从班主任的安排,既不利于学
生心理健康成长,也无法保证学生具有良好的自律性,无法充分发挥管理工作的
道德引导功效。
1.2过于注重学生成绩
虽然素质教育与新课改已深入推进,但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下,班主任及
家长仍旧十分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
部分初中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往往
会通过分数的高低来决定对学生的态度,对待成绩比较高的学生通常会和颜悦色,而对待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则会严格地要求他们。
此种差别化的班级管理形式会
导致班级氛围十分凝重,生生之间不具备良好和谐的关系,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
积极性。
2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初中班主任管理成效的策略
2.1将立德树人视为班级教学管理优化的首要任务
立德树人乃教育根本目标,教师应该在提升学生基础语文知识和其他文化素
养的同时,引领其树立远大理想,提高学生德育品质,如此能够给予学生更加积
极的影响,为祖国培育德艺双馨的优秀人才。
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以
学生为基础,提升自己的教学品德、师风师德,善待且尊重学生,以潜移默化的
方式鼓舞学生认真学习、礼待他人、换位思考。
例如,作为一个初中教师,应一
直秉持着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教学目标,将德育爱生作为自己的教学准则,立足
于实际情况,关注班内每个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生活难点、性格差异、可提升性,落实爱心教育,用心守护学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同时,善于利用诸如“袁隆
平培育杂交水稻”“周总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等蕴含德育元素的名人故事来感
染学生,为学生普及积极的语文德育知识,树立良好的德育典范,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和传承德育美德的信念。
最后,教师可以在每天教学之初,为学生分享一
句德育导向的名人名言,为学生解释其德育内涵,促使学生在点滴生活和学习中
品味德育的魅力,做一个高学识、懂知识、明事理、好德行的优秀学子。
德育爱生,育情为基,便是教师教学的真实写照。
教师要爱班内每一个天真烂漫的学子,
无论其学习成绩如何,不以成绩定论学生的综合发展,而是鼓励学优生不骄不躁,保持良好的学习节奏和态度,同时鼓舞学困生不气馁,教给其适用的学习方法。
2.2建立师生平等观
固化的管理观念是“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体现之一,
一些班主任认为自己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略高于学生,而站在“领导者”视角上
进行管理,以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价值观为主要管理方式,学生虽然能在“听班主
任的话”的状态下按照要求调整自身的言行举止,但缺乏对班主任管理的内在认同,管理效果微乎其微。
因此,打破“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初中班主任管理困境,转变固化的管理观念,班主任首先应建立师生平等观,在放低自己在班级中的姿
态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在班级中的地位,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重新认识班主任与
学生在班集体中的相同“主人翁”角色,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
同时,班主任要
杜绝“有色眼镜”,避免“唯成绩论”,在管理中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名学生,
无论学生成绩的高低,都对其进行相同的管理,都与其进行同样平等的对话。
如此,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将会更加和谐,学生自然更愿意听从班主任管理,发自
内心地认同班主任反复强调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对在“双减”政策背
景下提高初中班主任管理质量有极大帮助。
2.3开展多样化活动,丰富精神世界
科学研究证明,集体活动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凝聚力、传递正能量、提高情绪
价值、放松心情。
初中班主任应站在学生健康成长的立场上,最大化地将学生的
课余时间利用起来。
开展多样化的集体活动有利于强化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增强
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学生的个
人特长,发掘学生兴趣爱好,推动素质教育的落实。
通过开展多样化的集体活动,学生的个人素质、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都有所提高,这对于班主任开展常态化管
理工作、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初中班主任可以围绕多个主题
开展不同类型的班级集体活动。
例如,以劳动教育为主题,带领学生开展志愿清
扫街道活动,让学生领悟生活的艰辛。
又例如,以道德教育为主题,带领学生到
养老院等机构进行志愿服务,或者引导学生为山区贫困学生捐献衣物、文具,在
培养学生同情心和善良品质的同时,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让学生更加愿意
投入到现阶段的学习中。
班主任通过多样的集体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4加强家校沟通,达成教育共识
初中班主任只有在与家长进行充分沟通后达成教育共识,才能为后期班务工
作提供保障。
班主任在给家长解释轻松学习和管理的好处后,应引导家长更多地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状态,培养心理、身体健康的学生,推动班级管理工
作的顺利开展。
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让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方式
更加丰富多样。
例如,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微信群,向家长报告学生在学校内的
表现情况,提醒家长相关注意事项。
家长在家长群内也可以及时向班主任反馈学
生作业完成情况和学习生活情况,从而协助班主任针对实际情况布置更加适合学
生的作业内容和学习任务。
结束语
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开展既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推进各项教学活
动有序实施的关键工具。
初中学生正值成长的黄金时期,其情绪多变、脆弱敏感,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教师要对管理工作进行充足的重视,努力改变传统落后
的教育理念,立足于学生的心理需求与终身发展目标,家校联合、形成合力,培
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理念与人生观点、科学的学习态度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与
道德行为,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高质量人才。
参考文献
[1]魏晓芳.基于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探讨[J].情感读本,2021(8):89.
[2]李红卫.新课改下初中班主任高效管理工作的策略探究[J].百科论坛电子
杂志,2020(3):748.
[3]覃丽琼.探讨新课改下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J].好日子,2021(3):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