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恩施州农地资源优化利用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 I O N E E R I N G W I T H 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 M O N T H L Y N O .7 2019
乡村振兴战略下恩施州农地资源优化利用研究
杨礼茂 薛 祯
(湖北大学商学院,湖北武汉430062
)摘 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全国各地分别做出了相应的规划,而农地资源的优化利用是乡村振兴战略中重要的一环㊂通过分析恩施州农地利用状况,发现恩施州在农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着产业面临困境㊁土地利用效率低㊁人才短缺㊁生态环境脆弱㊁土地制度不健全等问题㊂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导展开深入研究,提出恩施州农地资源优化利用的政策建议㊂关键词:乡村振兴;农地资源;优化利用;恩施州
中图分类号:F 301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3969/j
.i s s n .1672-2272.201901X 114作者简介:杨礼茂(1965-),男,湖北大学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营销战略与品牌管理;薛祯(1994-)
,男,湖北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土地资源管理㊂收稿日期:2019-04-28
0 引言
我国农村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但较国家整体发展形势而言依然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农业农村发展不充分㊁不平衡,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实施成为必然选择㊂
要实现乡村振兴,如何更好地优化利用乡村土地资源是亟待解决的问题㊂客观高效的土地利用方式是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达到平衡的前提条件;而农用地是发展农业的基础保障㊂如何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环境下做到对农地资源的优化利用是各类土地利用问题研究的核心,值得重点关注㊂
1 乡村振兴战略及土地利用研究综述
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实施,不少学者基于其理论内涵与实现路径进行了研究,其理论逻辑与现实逻辑可从我国工业化㊁城镇化与成长关系的演变规律及当前农业农村发展不平衡的角度出发,分析战略实施的核心㊁关键和目标靶向㊂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与战略重点,有学者从农村改革㊁农业发展㊁科技和人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也有学者认为城乡融合是促进战略实施最有效路径㊂针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需注意的问题,学者们从目标制订㊁实施方式㊁农民参与和生态保护等方面提出了建议㊂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不少学者研究了土地利用问题㊂有学者指出,通过重构乡村空间实现乡
村振兴战略,推进多规融合的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实施,在乡村振兴战略下进行土地整治,要积极激活乡村人口㊁土地和产业等要素并统筹发展㊂此外,学者们认为在小农户生产仍然占很大比重的今天,要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坚持系统思维,推动农村三块地的改革㊂
当前国内学者有关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理论内涵及战略重点等方面,针对不同地域特点的战略研究相对较少㊂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学者们对于土地利用问题也进行了研究,主要集中于土地利用转型㊁土地整治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㊂本文将着眼于恩施州农地资源利用的概况,从乡村振兴战略5大核心内容出发,分析恩施州在农地资源优化利用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为恩施州乡村振兴战略的早日实现提供建议㊂
2 恩施州农地资源利用概况及存在问题
2.1 恩施州农地资源利用概况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鄂西南,全州地貌呈阶梯状发育,以山地地形为主,喀斯特地貌特征十分显著㊂全州共有农用地2232607.52公顷,
如表1所示,可分为耕地㊁林地㊁园地㊁草地及其它农业用地5大类㊂林地是农用地面积中比重最大的一类土地㊂其次为耕地,分布较为零散,各地貌类型均有分布,且垂直分布明显;以旱地为主,水田为辅,质量存在明显差异㊂园地㊁草地及其它农业用地占比较小㊂
3
4
乡村振兴战略下恩施州农地资源优化利用研究
科技创业月刊2019年第7期表1恩施州各类农地利用现状(单位:公顷)
耕地林地园地
分类旱地水田水浇地有林地灌木林地其它林地果园茶园其它园地
草地其它农用地面积344592.73107720.48312.361352170.9235158.1171423.3819669.1528627.036832.439246.6326854.35
数据来源:恩施州国土资源局(2018)
2.2恩施州农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2.2.1耕地状况堪忧,农地经济效益亟待提高
(1)耕地不足,质量下降㊂恩施地区地形崎岖,可开发为耕地的土地少之又少且开发难度大㊂随着城镇化加快,建设用地需求日益旺盛,市州相关部门对于土地流转的管控出现缺失,相关制度不健全,易出现乱占耕地现象,造成耕地数量减少㊂该地区年降水量大且多暴雨,经过雨水淋溶冲刷,土壤易向酸性土壤转化㊁肥力不断下降㊂随着城乡融合的步伐加快,恩施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农村对于有机肥的使用逐年减少,而大量酸性化肥的使用加速了土壤酸化的程度,造成耕地质量下降㊂
(2)农地经济效益较低,市场竞争力不足㊂首先,恩施地区受山地地形影响,平坦广阔的土地少,受山体割裂,耕地多零散小块儿分布,不便进行大规模机械化种植,农业生产多为小农经营,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其次,当前恩施州各农作物种植品种较少,仍然以传统品种为主,缺乏特色,农户缺乏对于市场的科学认识及合理规划,易受短期利润诱惑,盲目地改变发展方向,市场一旦波动,损失惨重;第三,恩施地区农产品品牌建设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以政府主导为主,未能形成有效的农产品公共品牌经营和发展模式㊂
2.2.2农村专业技术人才紧缺,农地利用效率亟待提升
恩施州地处湖北省西南端,山高路远,农村专业人才缺失严重,这就造成了农业生产的相对停滞,农地利用效率难以提升㊂
(1)经济发展水平低,人才吸引力不大㊂恩施州地处湖北省偏远地区,远离湖北省经济中心,贫困人口近百万,从贫困人口数量与贫困程度上来说,在湖北省内都是占很大比重的,在人才的吸引力上与湖北省其他地市相比十分不足㊂
(2)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人才流失㊂随着城市化的深入,恩施农村年轻一代选择进城务工,或者外出求学,这就造成了自身人才的流失㊂农村人才的流失与对外来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导致了当前恩施州农业技术难以推行,无法进一步提升农地的利用效率㊂表2反映恩施州2017年农村外出从业人员的年龄分布状况,可以发现外出从业者年轻化趋势明显㊂
表22017年恩施州农村外出从业人员概况(单位:万人)
年龄结构(岁)人数占比(%)
20以下12.1614.2
21~4961.6571.9
50以上11.9113.9
数据来源:恩施州统计局
2.2.3农民科学集约利用农地的意识欠缺
从文化振兴的角度看,振兴乡村文化能够在精神文明层次上为乡村振兴的顺利实施提供内在保证和动力源泉㊂而就目前恩施州来说,农民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依然严重,靠天吃饭的思维依然在左右着农业生产活动,粗放式利用土地的现象依然存在,农民缺乏科学化㊁集约化利用农地的意识㊂
恩施州目前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而农村老龄化现象尤为明显,农村缺乏年轻一代的补充,2011-2017年,恩施农村常住人口从222.47万下降到189.96万,老一辈农业生产者接受新思想的速度较为缓慢,跟不上新的生产技术潮流㊂
2.2.4水土流失严重,资源无序开发
(1)水土流失严重㊂恩施州为湖北省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之一,据2012年全国第一次水土保持普查数据显示,恩施州水土流失面积8207k m2㊂
表3恩施州水土流失情况(单位:k m2)
类别面积占总面积比重(%)
轻度流失462556.3
中度流失203724.8
强度流失6828.3
极强度流失4425.4
剧烈流失4215.1
数据来源:2012年全国第一次水土保持普查报告
恩施州山高坡陡,坡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较大,其平整度差,水力㊁肥力难以深入土壤,在水力㊁重力的作用下易造成水土流失,农作物产量极低㊂恩施州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土地土层较薄,而降雨集中,经过暴雨的冲刷,基岩外露,石漠化现象严重;从人为原因来看,大量工业㊁交通设施的建设,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人为的水土流失㊂同时,农民的耕作方式也欠缺科学性,如顺坡耕种等加重了水土流失的程度㊂
(2)资源无序开发㊂恩施州矿产资源丰富,近年来矿产资源的开发规划不够㊁措施不力,导致出现很多破坏林地和山地的现象,开采过程中导致的工业污染也尤为严重㊂而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各种破坏林地㊁水源的现象也日益突出,生态环境脆弱,生态治理依然任
44
P I O N E E R I N G W I T H 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 M O N T H L Y N O .7 2019
重而道远㊂
2.2.5 农村闲置土地较多,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对于农村产业的建设以及各项改革的推行,基层组织起到重要的作用㊂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和城乡融合的逐渐深入,恩施农村居民宅基地闲置和农房空闲的现象较为突出,耕地㊁林地荒废的现象也愈发值得关注㊂
(1
)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入城㊂大批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最初分配于农民居住的宅基地闲置,大量农业用地无人耕种,这就使得农村土地资源严重浪费㊂据恩施州国土资源局数据显示,2018年恩施州共有闲置土地70宗,总面积达231.961公顷,其中农村闲置土地占相当大比重㊂
(2
)农村基层组织对于土地的管控力度不够,对于农村土地资源的规划不合理,管理体系不健全㊂而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同样存在种种缺陷,这同样需要乡村基层组织依照农村实际情况合理推行改革,确保改革成效㊂
3 乡村振兴战略下恩施州农地资源优化利用
的政策建议
3.1 严格保护耕地,
提升农地效益3.1.1 严守耕地红线,
提升耕地质量(1
)正确把握耕地与建设用地之间的关系㊂相关部门要进行建设用地的事前规划,严格控制占用耕地的情况,对于一些无可避免占用耕地的项目,要完善补偿制度,维护农民利益㊂监管部门要制定一套严格的监督处置体系,确保执行效率,加强管理部门内部监督,严格执法,同时积极开展废弃建设用地的土地复垦工作,绝不触碰恩施州570万亩耕地红线,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基础保障㊂
(2
)建立科学的耕地动态监测系统㊂积极与相关科研部门合作建立一套科学的恩施州耕地动态监测系统,确保耕地数量动态平衡,进行耕地质量分级,改良低质耕地,努力提升优质耕地的数量㊂而对于一些开发难度大,难以进一步改良的土地要纳入退耕还林的体系中,通过栽植经济林木,保持水土,有效利用农地,提高农民收入㊂
(3
)推行集约高效的种植方法与种植模式㊂在生产活动中推行集约高效的模式与方法,依据当地实际发展轮耕制度,保持土壤肥力,并做好轮作轮耕生态补偿工作㊂严格限制化肥尤其是酸性化肥的使用,推行有机肥料,有效抑制土壤酸化的现象㊂此外,相关部门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培育高效节约的灌溉
模式,不断提高耕地质量㊂
3.1.2 立足地方特色,
提升农地经济效益(1)开展广泛的农地整理工作,推动适度规模经济发展㊂市州土地管理部门应积极进行农地勘测工作,统筹农地布局,利用多种生物及工程技术手段开展农地整理工作,归并零散地块,大力发展 农户+合作社 农户+企业 等经营模式,推广适用于恩施地形的小型农业机械化设备,探索发展适度规模经济,
提升农地经济效益㊂
(2
)开发新兴品种突出地方特色,顺应市场规律发展农产业㊂增加农作物科研开发投入,适应市场需求不断开发新品种,稳固发展传统品种,做好新品种的推广和营销工作㊂根据恩施州土壤富硒的特色优势重点发展富硒农产品,如富硒茶㊁富硒水果㊁富硒蔬菜等,进行农产品深加工,完善产业体系㊂此外,相关部门应根据湖北省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制定长远的农业发展规划,切忌朝令夕改,出现违背市场规律的行为㊂
(3
)大力建设恩施州农产品公共品牌,提升品牌竞争力㊂政府要强化职能,完善管理体制,统一协调农产品生产㊁加工和经营各领域㊂引进农产品公共品牌培育及宣传推广人才,指导恩施州农产品公共品牌建设工作,制定一套有利于发展农产品品牌的产业政策和财政政策㊂恩施州各农产品行业协会要加强行业自律建设,引导协会会员贯彻执行建设农产品公共品牌的各项政策,保证行业内部公平竞争,强化会员的品牌意识;组织协会会员参加行业内各种展会,扩大农产品公共品牌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㊂企业要理顺子母品牌关系,借助产业建设的优惠政策,打造知名企业品牌,并依靠自身品牌影响力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公共品牌发展㊂基层农户和消费者也应深入到农产品公共品牌建设上来㊂
恩施硒茶 这一农产品公共品牌打造是恩施州
近年来重点开展且较为成功的案例,目前已初步整合了恩施玉露㊁利川工夫红茶为代表的八大县域公共品牌,形成了1个母品牌加8个子品牌 1+8 品牌体系,通过参加各种农博会㊁展销会和媒体的推介,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㊂
3.2 政府牵头,
加强农村人才建设3.2.1 多途径引进外来先进农业人才
市州相关部门要加强先进农业人才引进,为其提
供各项优惠政策,并建立一套完善的奖励机制;积极与地方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加强合作,大力开展农村技术人才培训,筛选农村有志之士分批次前往农业发达地区学习交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战略的落实㊂
5
4
乡村振兴战略下恩施州农地资源优化利用研究
科技创业月刊 2
019年第7期3.2.2 加强本地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热爱并充分了解三农工作的干部队伍,加强组织内部监督和考核㊂开设各项农技培训班,推广先进生产技术,以合作社为媒介,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提高农民对于农地的利用效率㊂完善职业农民培训体系,培育有技术㊁会经营的新型农业人才,积极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促使有条件的农户积极向职业农民发展㊂通过农业人才的建设,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调整农地结构,合理布局农业生产,解决当前恩施州农地利用效率较低的问题㊂
恩施州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从2017年开始,
已连续举办两届,由各县区选拔选手参加比赛,培养了一批新型农村实用人才,类似比赛的设立为恩施州农村人才建设提供了新动力㊂3.3 开展广泛的农业科普活动,提高农户科学集约的农地利用意识
恩施州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少数民族文化是该地区的地方特色,而乡村文化振兴的建设一方面要挖掘优秀乡村本土文化,包括村落㊁民俗㊁遗迹等;而另一方面要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培育先进㊁科学的乡村文化㊂
根据恩施州农村发展现状,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乡村文化,既要加强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更要培养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建立乡村文化站,开展各类农业科普活动,提高农民科学集约利用农地意识㊂丢弃传统农耕文化中的靠天吃饭思想,合理高效利用农地资源,使集约利用农地的意识充分在基层农户思想中生根发芽,为发展现代化农业提供不竭动力㊂
近年来,恩施州各县区都会举办 科普月 活动,深入恩施农村,开展科普讲座㊁放映农业宣传片等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活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农户科学利用农地的意识㊂应加强与基层群众的交流与沟通,进行后续工作,避免流于形式㊂
3.4 严把生态环境关,
加强农地生态保护3.4.1 合理改造坡耕地,
加强水土保持造成恩施州水土流失的一大原因就是大量坡耕
地的存在㊂根据这种情况,要对坡耕地进行工程措施改造,使大量坡耕地改造为较为平整的梯田,既能有效促进水土的保持又能提高土地的生产力㊂而对于一些坡度较大,难以改造为梯田的坡耕地要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增强山地的植被覆盖率,严格控制土地落荒的现象㊂
3.4.2 加强农地生态的监控与修复工作,合理开发农村资源
管理部门应建立一套完善的恩施州农地生态监
测体系,引进先进的监测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强生态保护法规建设,严格执法㊂加强矿山开发管理,确保合理有序开发,减轻对于山体的破坏㊂加强矿山修复治理,并积极开展废弃矿山的复垦复绿工作㊂对于旅游资源,要实施保护性开发,重视林地资源的保护,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㊂
3.4.3 树立生态意识,
承担社会责任各类工矿企业及其它建设用地的开发要严格按照地方规划和行政法规来进行,在开发建设过程中要严格避免出现污染㊁破坏农地生态的现象㊂企业自身也应积极革新生产技术,力求生态发展,为乡村生态振兴贡献力量㊂基层农村工作者要树立生态环保的意识,自觉约束个人行为,引导农民转变思路发展生态农业㊂
在恩施州宣恩县荆竹坪㊁锣圈岩等村,石漠化较为严重,近年来,该地区村民通过在岩石间栽植八月瓜,逐渐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㊂栽植八月瓜既能有效治理石漠化,又能发展旅游业,增加村民收入㊂
3.5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高基层组织的办事效率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在实现农地集约利用和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方面都有显著的作用,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㊂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恩施州地方政府要遵循中央政策,在确保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平稳不变的前提下推进农村土地制度各项改革㊂完善州内农村承包地 三权分置 改革的各项政策措施,利用农地使用权的流转高效利用闲置农地资源㊂逐步完善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探索宅基地 三权分置 改革,发展地方民宿等方式灵活利用闲置土地资源㊂增强集体土地流转制度保障,形成良性的土地流通市场㊂推动乡村组织振兴,建立一支能力过硬㊁充分了解三农工作的农村干部队伍,建立健全现代农村治理体制,强化基层组织的办事效率,加大改革力度,加强农村土地管控,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乡村振兴的实现提供组织保障㊂
4 结论与启示
4.1 结论
(1)围绕乡村振兴,解决农地利用困境㊂本文对于恩施州当前农用土地利用状况进行了具体分析,当前恩施州农地利用面临多方挑战,包括产业困境㊁土地利用效率低㊁人才短缺㊁农民思想落后㊁生态环境脆弱㊁土地制度不够健全等㊂在新形势下,要紧紧围绕
64
P I O N E E R I N G W I T H 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 M O N T H L Y N O .7 2019
乡村振兴战略,严格保护耕地㊁提高土地利用率㊁深化土地制度改革㊁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培养农业人才,实现农地资源的优化利用㊂
(2
)突出重点,统筹兼顾㊂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5大方面进行恩施州农地优化利用,
应妥善处理好5大振兴的关系,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统筹兼顾,在重点抓产业振兴的同时,又要努力提升基层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改善农地生态环境,合理优化利用农地,取得经济效益㊁社会效益㊁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㊂4.2 启示
乡村振兴战略与农地优化利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㊂农地利用问题只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部分㊂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施将推动恩施州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水平和利用效率的提升,加速恩施农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品质㊂而恩施州农地资源优化利用水平的提高,又能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㊂
参考文献:
[1] 陈龙.新时代中国特色乡村振兴战略探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3):55-62.
[2] 郭晓鸣,
张克俊,虞洪,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系统认识与道路选择[J ].农村经济,2018(1):11-20.
[3] 廖彩荣,陈美球.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逻辑㊁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J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7,16(6):795-802.
[4] 刘合光.
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点㊁发展路径与风险规避[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9(3)
:25-33.
[5] 刘彦随.中国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J ].地理学报,2018,73(4):637-650.
[6] 姜长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努力规避几种倾向[J ].农业经济问题,2018(1):8-13.[7] 龙花楼,屠爽爽.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振兴[J ].中国土地科学,2018,32(7):1-6.[8] 程迎轩,
沈明.面向乡村振兴的多规融合的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与实施研究[J ].国土资源情报,2018(8):36-
41.
[9] 龙花楼,张英男,屠爽爽.论土地整治与乡村振兴[J ].地理学报,2018,73(10):1837-1849.
[10] 陈美球,
廖彩荣,刘桃菊.乡村振兴㊁集体经济组织与土地使用制度创新 基于江西黄溪村的实践分析[J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2):27-34+158.
(责任编辑:吴 汉)
S t u d y o n t h e O p t i m a l U t i l i z a t i o n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L a n d R e s o u r c e s i n E n s h i P r e f e c t u r e u n d e r t h e S t r a t e g y o
f R u r a l R e v i t a l i z a t i o n Y A N G L i m a o X U E Z h e n
(B u s i n e s s S c h o o l o f H u b e i U n i v e r s i t y
,W u h a n 430062,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W i t h t h e c e n t r a l g o v e r n m e n t 's p r o p o s a l o n t h e s t r a t e g y o f r u r a l r e v i t a l i z a t i o n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s
t r a t e -g i c p l a n s h a v e b e e n m a d e i n d i f f e r e n t r e g i o n s o f t h e c o u n t r y ,a n d t h e o p t i m a l u t i l i z a t i o n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l a n d r e -s o u r c e s i s a n i m p o r t a n t p a r t o f t h e s t r a t e g y o f r u r a l r e v i t a l i z a t i o n .B y s t u d y i n g a n d a n a l y z i n g t
h e s i t u a t i o n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l a n d u s e i n E n s h i P r e f e c t u r e ,t h i s p a p e r f i n d s t h a t t h e r e a r e m a n y c h a l l e n g
e s i n t h e u t i l i z a t i o n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l a n d r e s o u r c e s i n E n s
h
i P r e f e c t u r e ,s u c h a s i n d u s t r i a l d i l e mm a ,l o w e f f i c i e n c y o
f l a n d u s e ,s h o r t -a
g e o f t a l e n t s ,b a c k w a r d t
h
i n k i n g o f f a r m e r s ,f r a g i l e e c o l o g i c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n d i m p e r f e c t l a n d s y
s t e m.A -r o u n d t h e a b o v e p r o b l e m s ,t h i s p a p e r t a k e s t h e s t r a t e g y o
f R u r a l R e v i t a l i z a t i o n a s t h e
g u i d a n c e .T o c o n d u c t i n -d e p t
h r e s e a r c h a n d p u t f o r w a r d p o l
i c y r e c o mm e n d a t i o n s f o r o p t i m i z i n g t h e u t i l i z a t i o n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l a n d r e -s o u r c e s i n E n s h i P r e f e c t u r e .K e y w
o r d s :r u r a l r e v i t a l i z a t i o n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l a n d r e s o u r c e s ;o p t i m a l u t i l i z a t i o n ;e n s h i p r e f e c t u r e 7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