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鱼品种(四大鱼类)及鉴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金鱼品种(四大鱼类)及鉴赏
一、金鱼的分类方法
从清末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金鱼的品种出现快速增长,已积累了数百个品种。

许多从事金鱼研究的专业人士陆续提出了各种分类方法,主要包括两类、三类、四类、五类分法。

两类分法:龙种类、蛋种类。

三类分法:草族、文族、蛋族。

四类分法:草种、文种、龙种、蛋种。

五类分法:金鲫种、文种、龙种、蛋种、龙背种。

两类分法最为简单,根据金鱼有无背鳍进行划分,将有背鳍的品种归为龙种灯;无背鳍的品种归为蛋种类。

三类分法,是将龙种类改称文族,蛋种类改称蛋族,并增加草族。

四类分法将眼球突出变异的品种单独划分一类,设立龙种。

五类分法是顾及到有部分龙种金鱼是无背鳍的,将这一类作为龙背种单独设立。

并将草种改称金鲫种。

金鱼的五类分法:
分类背鳍体型特征眼球变异
金鲫种有背鳍长身形平眼型
文种有背鳍短身形平眼型
龙种有背鳍短身形突眼型
蛋种无背鳍短身形平眼型
龙背种无背鳍短身形突眼型
根据背鳍和眼部差异金鱼可分为五类
2010-05-29 16:43
根据背鳍和眼部差异,金鱼可为五大类:金鲫种、文种、龙种、蛋种和龙背种。

每一大类中又包含数十个品种。

一、金鲫种
主要有单尾草金鱼和燕尾草金鱼。

它们是金鱼的原始类型,与金鱼的祖先——金黄色鲫鱼相似,是目前大面积的观赏水域中的主要鱼种。

(1)草金鱼:俗称红鲫鱼或金鲫鱼,体呈纺锤形,尾鳍不分叉,背、腹、胸、臀鳍均正常。

体质强健,适应性强,食性广,容易饲养。

体色除红色外,还有红白花、五花等。

(2)燕尾:体短而尾特长,尾长超过身长的一半,尾鳍后面分叉似燕子尾形,故名燕尾。

性格活泼,易饲养。

在花色上,除红与白以及红白相间的花色外,还有玻璃花和五彩等。

现有的品种有红燕尾、红白燕尾。

二、文种
文种金鱼是中国金鱼中的“元老”品种之一。

也是当代金鱼中最大的一个系列品种。

体形短圆粗壮;头型有尖、宽两种;鳞片有软、硬及珠鳞之分;腹臌圆;眼小平直,不凸于眼眶外;有背鳍,尾鳍有四叶双开,其中有长、短,大、小两种,俯视鱼体,形状像“文”字而得名。

体色多数为红、红白、蓝、紫、红黑、五花及透明软鳞(即玻璃花)等。

文种金鱼品种繁多,花色变化最多,目前有50余个品种,其中大部分品种是国际上声誉很高的畅销货。

文种金鱼的性状变异主要有体呈三角形的文鱼、头部生有肉瘤的狮子头、鳞片发生变异的珍珠鳞(鼻端进化为绒球)等。

它们的色彩更是繁多,形成久盛不衰的特色品种。

代表品种有:文鱼、高头(又名堆肉)、绒球、珍珠鳞鱼、狮子头、鹤顶红、琉金等。

三、龙种
古往今来,龙种金鱼一直被视为“正宗”的中国金鱼,它因有一双特大的眼睛而闻名。

(1)龙睛
龙睛是中国金鱼中富有代表性的品种。

体型短粗,有背鳍,诸鳍发达,四开大尾鳍。

头平而宽,两眼球向左右两眼眶外凸出,形如古代传说中“龙”的眼睛。

其眼球有棋子型、苹果型、灯泡型三种:棋
子型的眼球前后等大,酷似棋子形状;苹果型的眼球的中间部分较前后端略膨大;灯泡型(又名牛犄角眼)的眼球前端略小于后端,其中透明的角膜能向外凸出,形似小灯泡的较优良。

眼睛像棋子的为佳品。

此品种还具有生命力强、体色繁多、繁殖率高、不易生病等优点。

常见代表品种有红龙睛、白龙睛、蓝龙睛、紫龙睛、五花龙睛、墨龙睛、十二红龙睛、喜鹊花龙睛、五花凤尾龙睛、红白金银眼龙睛、十二黑龙睛、红白花高头龙睛等。

(2)蝶尾龙睛
尾鳍酷似蝴蝶,游动缓慢,活动力不强,争抢食物的能力也不强。

因此,它适宜与活动能力强、争食强的文鱼、高头等混养在一起,需要单独饲养在10平方米左右的小水泥池中,而不宜饲养在几十平方米的大水体中。

更不宜大面积塘养、混养,否则,它的蝴蝶形尾鳍会逐步退化。

常见的品种有:红蝶尾、黑蝶尾、红白花蝶尾、白蝶尾、蓝蝶尾、紫蝶尾、五花蝶尾、十二红蝶尾、喜鹊花蝶尾、玛瑙眼蝶尾、葡萄眼蝶尾等十多个品种,其中十二红蝶尾、喜鹊花蝶尾、玛瑙眼蝶尾更为珍贵难得。

四、蛋种
蛋种金鱼没有背鳍,背部平滑呈弓形,与文种金鱼的区别就在此。

文种金鱼中的大部分形状在蛋种金鱼中都有相似的变异出现。

蛋种金鱼体型短圆,形似鸭蛋,背上无鳍,其他各鳍也短小,其中的发头类金鱼尤以短小精悍著称。

另外还有一种头面发育不明显,各鳍较长的名为“丹凤”。

它的生活力较龙种、文种金鱼要强,生长速度快。

蛋种金鱼现约有60余个品种,较名贵的品种有:寿星头、猫狮头、五花虎头、黑虎头、红头虎头、黑水泡、硃砂泡水泡、五花水泡、五花蛋球、五花丹凤等。

其中尤以前五个品种声誉最佳。

五、龙背种(蛋龙)
龙背种是一类没有背鳍的龙睛金鱼,其他特征与龙种相似。

该类金鱼眼睛外凸,且很大,背部平直,尾鳍飘飘。

目前,龙背种金鱼品种较少,数量也较少,故知名度不太高。


约有30作个品种,其中以朝天龙、五花蛋龙球、虎头龙睛较名贵。

图解
二、四大鱼类
草种金鱼
草种金鱼又称草种。

其代表品种为草金鱼,是金鱼的原始种。

草种金鱼体形侧扁而狭长,呈纺锤形,单尾鳍而短小,体形和各鳍形均同鲫鱼相似。

性情远较其他品种粗野,胆小怕人。

适于在池塘水域大量半散放养殖。

北京东郊高碑店地区是目前草种金鱼的产区,年产量可观。

主要品种及其特征如下。

1.金鲫鱼身体侧扁呈纺锤形,尾鳍较短,单叶呈凹尾形,全身均为橙红色或朱红色,是最古老的金鱼品种。

2.草金鱼直接起源于金鲫鱼,体侧扁呈纺锤形,尾鳍较长、双叶或3叶而不分开,全身均为朱红色。

3.红白花草金鱼身体侧扁呈纺锤形,尾鳍略长、单叶凹形,头部和体表呈红色和白色相间的斑块。

龙种金鱼
2011-04-14 08:54
龙种金鱼又称龙睛金鱼或龙睛。

是金鱼家族中的代表种,也是金鱼家族中的主要观赏品种,被视为金鱼种群之正宗,誉为金鱼的总代表种。

其主要特征是体躯短粗,头平而宽,尾鳍发达分为4叶,背鳍高耸,胸鳍略呈三角形,鳞片圆而且大。

眼球突出眼眶之外,甚似龙眼,故又名龙睛金鱼。

龙种金鱼依体色可分为红龙睛、墨龙睛、蓝龙睛、紫龙睛、红白花龙睛、五花龙睛、白龙睛、朱砂眼龙睛、紫蓝花龙睛、喜鹊花龙睛、红头花龙睛等品系。

其变异的品种有红龙睛球、墨龙睛球、紫龙睛球、蓝龙睛球、五花龙睛球、四球龙睛、红头龙睛以及各色的龙睛翻鳃、龙睛球翻鳃帽子等。

望天金鱼亦属龙种金鱼,北京地区称为望天,而我国南方则称其为朝天眼。

其眼球突出眼眶之外,瞳孔向背上方翻转90°角,适于观察头顶上方环境动态,因而得名望天金鱼。

此鱼的眼球黑色,眼球周围有三道金色光泽的眼圈环绕,俗称三环套月,是名贵望天金鱼的重要特征。

望天金鱼的体形略短粗,尾鳍发达、分成4叶而略下垂,背部光滑,无背鳍,是原始望天金鱼的品种特征。

近年来在北京又选育成功背鳍完整的望天。

金鱼品种,名为背鳍望天金鱼。

较常见的望天品系有红望天、蓝望天、红白花望天、白望天、五花望天等,变异品种有红望天球、五花望天球等。

龙背金鱼也属龙种金鱼,其特征是无背鳍,眼球如龙睛金鱼的眼球突出眼眶之外,瞳孔侧向,鳃盖、头部及鼻孔均正常,尾鳍4叶延伸,与龙睛金鱼的尾鳍同。

龙背金鱼的原始品种是红龙背金鱼,近年来又有体色各异的龙背金鱼品系出现。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龙种金鱼的品系及变异品种总计已达60多个。

它们是现在展览金鱼中的重要群体,是国内外金鱼爱好者的主要玩赏对象,在国际市场售价极高。

文种金鱼
2011-04-14 08:58
文种金鱼又称文种。

其体形近于“文”字形,故而得名。

文种金鱼的体形稍短缩而略圆,眼球正常,头或小或宽,背鳍发达,尾鳍延伸、分为4叶或更多。

体色多为红色、紫色、蓝色或红白花斑。

代表品种有文鱼、帽子金鱼、珍珠金鱼等。

1.文鱼文鱼是金鱼的古老品种,直接起源于草金鱼。

其特征是:头部略尖,腹部膨大,体躯略短,体表鳞片正常,背鳍高耸,尾鳍长大。

代表品种为全身朱红的红文鱼。

由于文鱼的观赏效果远不及龙睛、水泡眼及帽子等品种,故在国内饲养和展览中已很少见。

除红色文鱼外,国内曾饲养展出过红白花文鱼、紫文鱼、蓝文鱼、五花文鱼等品系,但均已绝迹,近年又略有恢复之势。

20世纪70年代初曾由日本引进红文鱼,但各地发展不快。

2.帽子金鱼帽子金鱼头部肉瘤发达,形似戴着僧帽的“隐士”,故而得名。

在上海、南京、苏州、杭州等地多称其为“高头”。

其特征是:体略短圆,背鳍发达,尾鳍4叶、延伸较长大且左右对称,尾长接近体长或更长些,眼球正常,头宽,头顶肉瘤发育得非常丰厚、似草莓状,依其头部和头部肉瘤生长程度又可分为狮子头型和鹅头型。

前者的肉瘤堆生长范围增大,由头顶延伸至两侧颊腭部;后者的肉瘤只限于头顶,形似鹅头。

帽子金鱼的幼年期,头部肉瘤尚不发达。

至1岁左右肉瘤明显增长,2岁后肉瘤已非常丰满。

帽子金鱼又可依体色分为红帽子、紫帽子、蓝帽子、黄帽子、红白花帽子、白帽子、紫蓝花帽子、五花帽子等品系。

其变异品种有龙睛帽子、绒球帽子、翻鳃帽子、翻鳃球帽子等,近年又选育成功的珍贵名种有朱砂眼黄帽子、朱顶紫罗袍帽子、玉印头帽子等。

3.珍珠金鱼又称珍珠鳞金鱼或珠鳞金鱼。

其最大特征是体表鳞片已演化为颗粒状凸起,形似在体侧整齐排列着一粒粒珍珠,故而得名。

其体侧的珍珠状鳞片大而凸起明显,近尾柄处的珍珠鳞片较小。

珍珠状鳞片极易因体表损伤而脱落,一旦损伤难于再生;偶有再生者,但再生鳞既不美观,更不理想。

珍珠金鱼的体形有别于其他品种金鱼,其头尖,腹部膨大,体短而圆,尖嘴尖尾鳍,甚似橄榄形,为金鱼家族中体形最独特者。

珍珠金鱼可依体色分为红珍珠、五花珍珠、黄珍珠、白珍珠等品系。

20世纪70年代初,由天津园林工人培育成功紫珍珠金鱼,是当代又一珍贵的珍珠金鱼品系,现已在国内较大的城市饲养繁殖,但在国外尚不易见到。

其变异品种有红龙睛珍珠金鱼、墨龙睛珍珠金鱼、五花龙睛珍珠金鱼等,均为北京市北海公园于20世纪60年代初通过杂交选育成功的珍稀金鱼品种。

翻鳃水泡眼珍珠及红色蛋种珍珠金鱼等,均为近年选育成功的珍珠鳞金鱼品种的最新珍贵品种。

蛋种金鱼
2011-04-14 08:38
蛋种金鱼头钝,体躯短圆而肥厚,体呈卵圆形,多数品种背鳍全无,尾鳍4叶或短小或发达。

代表品种有尾鳍短而略圆的虎头金鱼(是金鱼家族中最原始品种)、绒球金鱼、水泡眼金鱼和尾鳍较长大的丹凤金鱼、红头金鱼、翻鳃金鱼等。

近年选育成的大尾虎头金鱼,其尾鳍长度可超过体长。

1.虎头金鱼鳞片、鳃盖和鼻孔均正常,头部、颊部、腭部均具有发达的肉瘤,头顶部肉瘤覆盖明显,有时凹凸的头顶部略现“王”字纹理,更显威武壮观,因而得名“虎头金鱼”。

虎头金鱼的背鳍全无,尾鳍4叶、左右对称。

依体色可分为红虎头金鱼、黄虎头金鱼、银白虎头金鱼、红白花虎头金鱼、红眼黄虎头金鱼等品系,依尾形可分为大尾红虎头、大尾白虎头、大尾红白花虎头等品系。

虎头金鱼较易适应北京天气寒暑变化,在北京地区饲养玩赏流传较广,易于适应较粗放的饲养管理,寿命较长。

2.绒球金鱼头部、鳃盖、眼、鳞片均正常,鼻隔膜变异呈现绒球状。

此绒球在金鱼半岁以后发育明显,1?2岁或3岁时最富观赏价值,
随着金鱼年龄的增大,两球易散形或不端正,观赏价值降低。

绒球金鱼在水中游动时,两球随水飘动,令观赏者久看不厌。

依其体色可分为红绒球、蓝绒球、紫绒球、红白花绒球、五花绒球、白绒球等品系,变异品种有大尾绒球金鱼、翻鳃绒球金鱼等。

3.水泡眼金鱼又名泡眼蛤蟆头。

其特征是眼眶同于一般龙睛金鱼,但其眼球同于普通金鱼,形成大眼窝小眼球,眼球位于眼眶的上部,眼眶内充满略带淡黄色的半透明液体,如水泡状,其泡膜很薄,像两个透明的球体悬于眼眶之外,当鱼体游动时,随水波左右摇摆,悠悠荡荡别具情趣。

其水泡在金鱼2?4岁时发育最佳最美。

上品水泡左右对称,大小相等,色彩相同。

水泡一旦破损液体流出,终生难以恢复原状,从而大大降低观赏价值。

水泡眼金鱼有红水泡眼、蓝水泡眼、黄水泡眼、银白水泡眼、紫水泡眼、墨水泡眼、朱砂水泡眼、红白花水泡眼、五花水泡眼(1985年上海首先育成)等品系,变异品种有水泡眼帽子金鱼等。

4.丹凤金鱼鳞片、鳃盖、鼻孔和头部均正常无异,体略短,头平而狭,双臀鳍,尾鳍4叶特别长大、薄如蝉翼、形似凤尾,故名“丹凤”,是金鱼群体中古老品种之一。

其代表品系有红丹凤、蓝丹凤、五花丹凤等。

五花丹凤是20世纪60年代最受日本国赞誉的珍稀品种金鱼之一。

1963年秋,日本国对外贸易大臣访华期间,曾以30尾锦鲤向我国的北京动物园换取30尾五花丹凤金鱼。

5.红头金鱼又名元宝红或齐鳃红。

为金鱼家族中古老品种,是由红白花蛋种金鱼选育而成的品种。

其头平而狭,眼正常,无背鳍,臀鳍较大,尾鳍4叶、特别发达而长大。

全身洁白,惟有头部鲜红色,非常引人注目,是金鱼不易多得的品种之一。

鳃前红色斑块规整者为上品,红色斑过鳃的个体不宜选留。

亦有报道称头部红斑在金鱼1岁之内易因管理换水不当而脱落。

6.翻鳃金鱼体形卵圆,头平略宽,眼正常,无背鳍,尾鳍分为4叶且长大,鳃盖变异向外翻转,部分鳃丝外露。

是金鱼家族中较早选育定型的品种。

它对环境适应力差,饲养中难得长寿。

依体色分为红翻鳃、五花翻鳃等品系,变异品种有翻鳃龙睛、翻鳃帽子、翻鳃帽子球、翻鳃龙睛球、翻鳃虎头等。

据不完全统计,蛋种金鱼品系及变异品种总数已达40多个,均属现代金鱼玩赏家的重要玩赏对象,在国际市场上售价极高。

三、金鱼的鉴赏方法
2010-03-12 13:29
金鱼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之一,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受到世界各地观赏鱼爱好者仰慕和喜爱。

我们从感性和理性两个方面,对金鱼的美进行了考察和认识,认为现代金鱼的审美评判标准主要体现在"好、大、稀"三大方面。

一尾能充分表现金鱼之美态的鱼,必然是好、大、稀三者和谐的统一。


1、体现在体形、色彩、动态、神韵等各方面。

就形体美来说,首先要讲求均匀:尾柄粗壮,尾鳍对称,夹角合理,尾鳍自然伸展,即不低垂亦无上翘,无论是游动还是静止,都能保持鱼体平衡和稳定。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头部负重型的鱼如:水泡、高头等品种则要体形长短比例适中;身体粗壮而匀称,因其粗壮,身体平衡力就强,其尾部的平衡力相对就更大。

由此可知,保持鱼体均衡,跟鱼体各部分结构比例的协调关系密切。

2、要求鱼体对称。

不论哪一个部位都须给人以自然、完整之感,有时多一分太多,少一分太少。

我们不但讲求体态的整齐和对称,还要讲求各器官在整体结构中的比例之和谐。

3、要求鱼体各部位健全。

各鳍完整,舒展无卷褶,鳞片整齐无损、有光泽,无再生鳞片等。

4、品种特征要突出明显。

金鱼各品种之所以自成品系,就在于它们有着不同的品质特征,所以其品种特征越强列越突出越好。

特别是那些由两个品系金鱼杂交而产生变异的品种,则应有更强烈突出的品种特征,例如五花望天眼,它是由五花兰畴和望天球杂交产生的新品
种,其品系特征之焦点在于眼睛及绒球还有对望天眼而言是稀有的五花体色,在保留五花兰畴体色特征的情况下,吸取了望天球的眼部及绒球特征,从而形成了五花望天独有的品系特征。

5、色彩美也是"好"金鱼的重要评审标准。

但究竟何种色彩搭配才算最好?这很难有一个标准答案。

在此涉及到了金鱼鉴赏过程中必然的共同性和差异性。

不同的鉴赏者,其审美标准深受过去的审美经验及背景所影响,例如:宗教信仰、民族心理、文化品味等,而这些因素都可以导致对各色彩审美感觉的差异,例如:欧洲人不喜欢纯黑的鱼,日本人不喜欢纯白的鱼。

因此对于金鱼色彩美的要求,只要它颜色鲜明强烈,色斑清晰明朗,色块排列谐调而富变化,就大至符合我们对颜色要求的标准。

具体地说,单色者宜鲜艳纯正,双色三色者色块之间镶嵌美妙,或对称,或色彩对比鲜明。

一般而言,同类别金鱼单色比复色更容易获得好鱼。

但是许多金鱼色彩未必是永久固定的,在其生长过程中,或在水温,水质变化的情况下,原有的色彩可能发生改变甚而消失。

从而悖离鉴赏者对某一既定色彩的审美需求。

所以在选购及留养金鱼时,最好知悉该鱼的血统及变色规律。

6、金鱼美之标准,除了它优雅的体形与斑斓的体色之外,同时还不可忽略它游姿的柔美飘逸以及清幽闲雅的神韵。

所以,我们要求它游沥水中之时,每一微小的动作,都应蕴含动态之美,具备了动态之美,神韵之美自然跃入眼前。


在观赏宠物中,金鱼的体形属小形类。

因其个体"小",所以鉴赏者总是以群体中某一个体的"大"为珍贵。

"大"是指在同一品种、同一年龄段的鱼相比较而言,大者出类拔萃,反映出旺盛、强健的生命力,从而增强了美感的表现力。

"大"的美不仅体现在整个形体方面,而且也体现在反映该鱼特征的某一局部器官方面。

评价金鱼"大"之美,须掌握一些规律:必须是同品系的金鱼相比较,还需注意其鱼龄。

若"大"但已近暮年,其生长,其生长潜力已走下坡,因此我们顾全"大"之标准的同时应选择"年青者"。

总的来说,金鱼"大"之美,是指同一品种金鱼较其它鱼体硕大健壮,生长潜力好,具有发展后劲,可供饲养观赏
时间长。

对金鱼某一局部器官"大"的美来说,无论哪一品种的金鱼,通常它们的身体根据血统、饲养、水质及饵料等原因,各部位发育都会有不同发展,但也有个别鱼体生长发育会出现亢奋或抑制,使鱼体某部分出现畸变,表现为更大或更小,对于这种情况在鉴赏判定它的美时,就得掌握一个原则:如畸变使该鱼品系特征更加鲜明突出或更自然则是美的,如不是,则不美。


"稀有"是金鱼鉴赏的要点之一,物以稀为贵。

刚孵化出来的幼鱼成千上万,在成长发育过程中被不断挑选淘汰,到最后称得上出类拔萃的上等好鱼不过十来条,有的品种淘汰率极高,又或因较难饲养,存活率低,导致甚少鱼场繁殖它,而少人饲养使该品种难以得到改良,因此成品率就更低,在这种不断恶性因果循环的情况下稀有的品种更稀有。

所以既好且大的金鱼,对稀有品种而言是非常罕见的,十全十美的金鱼几乎不存在。

在金鱼鉴赏过程中不可将同类普通品种与稀有品种用同一种标准评审。

鉴赏金鱼还应具备包容性。

所谓"包容",就是在得失之间懂得做出取舍,取舍的前提是:当得到的比失去明显为多时我们大可以包容它的瑕疵,反之则舍弃。

现在中国的一些著名金鱼养殖场已逐渐能掌握金鱼的遗传和变异的规律,在从事金鱼品种改良的同时,不断努力开发出品质优异的新品种。

因而"稀有"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一旦某种具"稀有"美态的金鱼得到普遍繁殖后,它就只是作为一种美的表现形式继续存在罢了。

即定的审美标准常常建立在过去的审美经验基础之上,是过去审美经验的概括和总结,而过去的审美经验是一个有限的经验,具有很大的机遇性和局限性,但具体的被审对象却是无限的,具有广泛的变异性,凭借有限经验制定固定的审美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