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百联姻的台前幕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数据 │Economic Data
企业 │ Enterprise2012.05 Shanghai Economy 62
康师傅商标里大胖师傅,手举一瓶百事可乐豪饮——这张网友制作的图片,在长达4个月的等待后终成现实。
2012年3月29日下午,百事中国公司发表声明称,商务部已批准了康师傅与百事公司的战略联盟。
中国领先的食品和饮料公司之一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与世界第二大食品和饮料公司百事公司交易合作是“各取所需”——对康师傅而言,合作意味着其成为包括碳酸饮料、运动饮料、果汁饮料、茶饮料、瓶装水等在内的全线软饮料生产商,并将借助百事的国际影响力提高企业的国际形象;百事则可借助康师傅庞大的通路下沉到二、三线市场。
而且,此次联姻不但可以丰富康师傅的品牌群、分散风险,也有利于在细分市场做大做强。
快速联姻
去年11月,康师傅对外宣称,确定与百事达成合作协
议:百事将其在中国的
非酒精饮料装瓶业务股
权全部出让给康师傅饮品
控股有限公司,并由此
获得康师傅饮品控
股5%的权益。
这涉
及百事在24家装瓶厂中的
72%间接持股权。
根据联盟条款规定,百事已将其现
有在华全资和合资装瓶企业中的非直接
持股转交给康师傅饮品控股,百事也由
此透过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FEB间接持有
康师傅饮品控股5%股权。
百事将有权决
定到2015年前把在康师傅饮品控股的间
接持股增加到20%。
作为联盟的一部分,康师傅附属饮
料公司——康师傅饮品控股有限公司(康
师傅饮品控股),现已成为百事公司在华
特许经营装瓶商。
康师傅将与百事现有
的在华装瓶厂合作生产、销售和分销百
事的碳酸饮料和佳得乐品牌产品。
此外,百事公司和康师傅将把旗下
各自的果汁饮料产品使用百事授权的纯
果乐品牌进行联合品牌经营。
百事将继
续拥有品牌和负责这些产品的市场推广。
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应州
表示,此战略联盟的批准,能迎来新的
发展契机,不仅可为中国饮料市场未来
引领全球饮料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更
有望能更好地服务消费者、员工、股东
及合作伙伴,为中国饮料行
业的健康发展创造
一个更好的环境。
数据显示,去年国内软
饮料行业总资产达2802.5亿,同比增
长23.46%,规模以上软饮料企业主营
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达4255.95
亿和318 .23亿,同比分别增长
32.06%和35.53%,行业总体依旧呈现高
增长态势。
预计2015年,中国将超越美国成
为全球最大的饮料市场。
而通过与康师
傅的联盟,百事公司为在中国市场取得
长期增长获得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百事
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卢英德说,“康
师傅是拥有成功业绩证明的杰出经营者,
借助两家公司的优势互补,我们将可以
极大促进我们在中国的饮料业务,为中
国数以百万的新的消费者提供百事产品,
为百事和康师傅股东创造价值。
”
剑指对手
康师傅董事长魏应州曾公开称,愿
与可口可乐在市场上一较高下。
此次结
盟使这一度被视为不切实际的言论变得
轮廓清晰起来,新的竞争似乎就在眼前。
由于各品牌所占市场份额基本稳
定,所以中国的饮料行业不会马上发生
很大变化;但长远来看,康百结盟势必
对中国饮品界未来的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目前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饮料市场的份
额为16.8%,康百联盟之后,康师傅的
市场份额将达到19.9%,超过可口可乐
成为中国饮料市场的龙头。
这一联盟被广泛认为将挑战可口可
乐公司在中国饮料市场的霸主地位。
不
过,能否让1+1大于2,康师傅与百事
可乐仍将面对诸多挑战。
一是看上去美好的百事可乐24家
瓶装厂,至少从技术上而言,或仍是不
良资产。
由于原材料成本大幅增加影响
盈利能力,2009年百事在华灌装厂业务
的税后亏损额为4550万美元,2010年底,
这一亏损急剧扩大到1.756亿美元,最
近一年,由于亏损,有三家百事的合资方,
抛售灌装厂股权。
而康师傅接手后,百事可乐仍将毛
康百联姻的台前幕后
文/顾列铭
Cooperation between Master Kong and Pepsi
Economic Data | 经济数据63 2012.05 Shanghai Economy Enterprise │ 企业
利润最高的浓缩液厂控制在手中。
同时
此前康师傅的新闻发言人也向本报记者
排除了康师傅利用百事可乐灌装厂生产
康师傅饮料的可能性,这也意味着康师
傅除了扩大销量和控制成本之外,别无
其他扭亏方法。
二是康师傅并未交出令投资者信
服的业绩。
根据3月中旬康师傅控股公
布的2011年年报,康师傅2011年营业
收入达到78.6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的
66.81亿美元增长17.7%;但全年净利润出现了6年来首次衰退,同比下滑12%。
同时,在饮品业务中,尽管营业额上升了13.22%,但由于饮料主要原材料P E T 粒子和糖价维持于高位,使得饮品事业毛利率同比下降2.81%至25.67%。
三是百事可乐也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
由于将全部灌装厂以及所有饮料的销售渠道转让给康师傅,从某种意义上而言,除了仅有的浓缩液工厂,百事可乐饮料在华已然没有了实体经营。
这样的选择对百事可乐而言,意味着其在饮料市场渠道推广和产品组合上失去优势。
百事可乐通过部分资产换取康师傅股权,借助于康师傅的分销网络联手打击可口可乐的这种方式运行风险较大,极有可能遭遇康师傅的反并购,同时也说明了百事可乐内部管理结构较为混乱。
似乎是个纯粹的巧合,同一天——3月29日,可口可乐投资10亿的中国最大工厂在辽宁营口投产。
“我们正按照此前宣布的三年在华投资40亿美元的计划顺利推进,不太关注竞争对手做些什么,晚上睡觉睡得都很香。
”今年刚刚上任的可口可乐大中华及韩国区总裁鲁大卫(David G.Brooks)表示。
总之,即使康百联盟在华饮料份额总计达到19.9%,超过可口可乐的16.8%,但绑上百事这一同样亏损的战友,
未来的路也并不平坦,更不一定意味着
联盟的未来高枕无忧。
况且,其他对手的竞争态势也咄咄
逼人。
可口可乐过去10年中有9年实现
双位数增长,去年销量增速13%,目前
已是雪碧最大市场;可口可乐2009年提
出的三年增资20亿美元提前完成,今后
每年都会开设一定规模的两到三家工厂,
员工人数将从现在的5万人翻番至10万
人规模。
另两家台籍同行的效益也不错。
中
国旺旺去年营收增长31%至29.46亿美
元,净利润增长17%至4.19亿美元,
14.2%的纯利润率比起康师傅5.3%的
成绩胜过不少,其中乳品及饮料业务连
续7年实现每年30%以上高速增长,达
13.93亿美元;统一企业营收则同比
增长34.5%至169.31亿,其中饮品达
106.88亿,仅果汁销售额就突破30亿。
人员难题
康百联姻最先遇到的挑战,是百事
可乐原有灌装厂员工的安置问题。
此前,由于百事可乐灌装厂员工的
反对。
自2011年11月康师傅与百事可
乐共同宣布战略联盟的协议之后,百事
可乐的灌装厂爆发了“停工”事件,重庆、
成都、福州等地,均有员工以集体请假
的方式,停工抗议这次联盟。
员工们停工抗议的缘由,是对于当
时潜在的新东家康师傅的担心。
而随着
康百联盟的正式获批,百事可乐旗下瓶
装厂移交给康师傅管理也进入了实质性
的阶段。
员工们此时会做出什么反应,
成为外界最为关注的焦点。
在2011年11月30日,百事可乐
官方曾公布了《关于正式员工保障方案
的公告》,并在该公告中为员工出示了三
种解决途径,包括获得高额补偿但要多
工作一年、立即获得补偿但数额较小以
及维持在公司合同不变三个选项。
同时,百事可乐保证,即便选择前
两种解决方案,百事可乐都维持“两年
不变”的承诺,且员工在获得补偿后,
依然有权利选择留下来。
但是仍有部分
工人对补偿方案不满。
尽管康师傅的态
度是,至少两年内不会对百事可乐的瓶
装厂做出任何改变。
但康师傅不得不面
对的事实是,百事可乐24家瓶装厂拥有
近两万名员工,而康师傅自身,即便算
上其方便面业务,也只有六万名员工。
在诸多压力下,摆在康师傅眼前最
为迫切的问题就是找到一条途径,既解
决联姻后提高百事瓶装厂效益,实现扭
亏为盈,避免陷入新的泥潭
;又要开拓
全新市场渠道,为自身找到新的利润增
长点,以弥补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