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住宅楼基础砖胎模施工技术交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砖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要求。
3.2砌体砂浆必须饱满密实,砖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小于80%。
3.3转角处严禁留直槎,其它临时间断处,留槎的作法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3.4砌筑工程质量达到混水墙标准。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8mm,水平灰缝平直度允许偏差10mm。
四、成品保护
4.1砖胎模砌完及抹灰施工完后,应及时清理落地灰;未经有关人员复查之前,对轴线控制桩应注意保护,不得碰撞。
2.3拌制砂浆:
2.3.1砌筑砂浆配合比应采用重量比,配合比按(水:水泥:砂)1.41:1:6.59,水泥计量精度为±2%,砂精度为±5%。
2.3.2砌筑宜用机械搅拌,应先将水泥与砂干拌均匀,再加掺和料(石灰膏、黏土膏)和水拌合均匀;搅拌时间不少于2min。
2.3.3砂浆应随拌随用,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每盘水泥砂浆须在拌成后3h和4h内使用完,不允许使用过夜砂浆;当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30°C时,必须分别在拌成后2h和3h内使用完毕。
1.3作业条件准备:
1.3.1地基已经挖到设计图纸要求的标高-6收手续,基坑褥垫层已完成。
1.3.2地下水位已降至集水坑底部500mm以下(地勘资料水位在9.000m左右)。
1.3.3基础的外轮廓线已经放线完毕,本工程中的基础底板砖胎膜线比向外扩出300,砌筑12020,高度为0.9m,集水坑部分转胎膜砌筑高度为3.70m,3.7~2.5为500厚墙体、2。5~0.0为370厚墙体、顶部为240厚墙体。(2#楼按筏板高度相应加高)
2.4.3转角处或接口处留出接槎口,要求垂直。
2.5砌筑:
2.5.1砖应提前1~2d浇水湿润,砖的含水率宜为10%~15%。
2.5.2砖胎模砌筑前,基础垫层表面应清扫干净。先盘墙角,每次盘角高度不应超过五层砖,随盘随靠平、吊直。
2.5.3按底板外边线及控制线放砌筑线(注意应留置内侧抹灰层厚度约2020)。
2.3.4砂浆拌成后和使用时,均应盛入贮灰器中。如砂浆出现泌水现象,应在砌筑前再次拌合。
交底内容:
2.4确定组砌方法:
2.4.1组砌方法应正确,采用梅花丁砌筑形式,墙高H(底板厚度1000+350),墙宽240mm(间隔不大于5m、拐角处设置370×240mm砖垛)。
2.4.2砌筑时上下层应错缝,采用“三一”砌砖法(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当采用铺浆法砌筑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750mm,施工期间气温超过30°C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500mm。
4.2砖胎模砌完及抹灰施工完后,在未铺防水卷材前,不得破坏砂浆找平层。
附图:砖胎膜做法示意图
1.3.4砖胎膜砌筑所需要的材料均已到位
二、操作工艺
2.1工艺流程:
放基础边线→拌制砂浆→确定组砌方法→砌筑→水泥砂浆抹面
2.2放垫层边线:根据轴线控制线弹出外墙边线、防水保护墙边线,基础垫层边线。基础底板突出外墙控制轴线300mm,然后预留60mm防水层及抹灰间距,砌筑240mm厚防水保护墙,基础垫层边线伸出基础外边线300mm。
2.5.4设置皮数杆:在砌筑转角处、交界处应设置皮数杆,皮数杆上标明砖皮数、灰缝厚度。
在相对两皮数杆上砖上边线处拉准线。
2.5内侧及顶面水泥砂浆抹面:将砖胎墙内侧及墙顶清扫干净,随即采用1∶2.5水泥砂浆抹面压光,厚度为2020,同时阴角做成半径40mm圆弧形、阳角做成半径为2020圆弧形。
三、质量标准
交底内容:
一、施工准备
1.1材料准备:MU7.5标准页岩砖,P.O.32.5矿渣硅酸盐水泥、中砂50mm脚手板、脚手钢管、素土等
1.2机具准备:
1.2.1施工机具:大铲、刨锛、瓦刀、托线板、线坠、小白线、卷尺、铁水平尺、皮数杆、小水桶、灰槽、砖夹子、扫帚、手、锤子、铲车、铁锹、蛙夯、手电锯等。
1.2.2运输工具:塔吊。
3.2砌体砂浆必须饱满密实,砖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小于80%。
3.3转角处严禁留直槎,其它临时间断处,留槎的作法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3.4砌筑工程质量达到混水墙标准。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8mm,水平灰缝平直度允许偏差10mm。
四、成品保护
4.1砖胎模砌完及抹灰施工完后,应及时清理落地灰;未经有关人员复查之前,对轴线控制桩应注意保护,不得碰撞。
2.3拌制砂浆:
2.3.1砌筑砂浆配合比应采用重量比,配合比按(水:水泥:砂)1.41:1:6.59,水泥计量精度为±2%,砂精度为±5%。
2.3.2砌筑宜用机械搅拌,应先将水泥与砂干拌均匀,再加掺和料(石灰膏、黏土膏)和水拌合均匀;搅拌时间不少于2min。
2.3.3砂浆应随拌随用,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每盘水泥砂浆须在拌成后3h和4h内使用完,不允许使用过夜砂浆;当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30°C时,必须分别在拌成后2h和3h内使用完毕。
1.3作业条件准备:
1.3.1地基已经挖到设计图纸要求的标高-6收手续,基坑褥垫层已完成。
1.3.2地下水位已降至集水坑底部500mm以下(地勘资料水位在9.000m左右)。
1.3.3基础的外轮廓线已经放线完毕,本工程中的基础底板砖胎膜线比向外扩出300,砌筑12020,高度为0.9m,集水坑部分转胎膜砌筑高度为3.70m,3.7~2.5为500厚墙体、2。5~0.0为370厚墙体、顶部为240厚墙体。(2#楼按筏板高度相应加高)
2.4.3转角处或接口处留出接槎口,要求垂直。
2.5砌筑:
2.5.1砖应提前1~2d浇水湿润,砖的含水率宜为10%~15%。
2.5.2砖胎模砌筑前,基础垫层表面应清扫干净。先盘墙角,每次盘角高度不应超过五层砖,随盘随靠平、吊直。
2.5.3按底板外边线及控制线放砌筑线(注意应留置内侧抹灰层厚度约2020)。
2.3.4砂浆拌成后和使用时,均应盛入贮灰器中。如砂浆出现泌水现象,应在砌筑前再次拌合。
交底内容:
2.4确定组砌方法:
2.4.1组砌方法应正确,采用梅花丁砌筑形式,墙高H(底板厚度1000+350),墙宽240mm(间隔不大于5m、拐角处设置370×240mm砖垛)。
2.4.2砌筑时上下层应错缝,采用“三一”砌砖法(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当采用铺浆法砌筑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750mm,施工期间气温超过30°C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500mm。
4.2砖胎模砌完及抹灰施工完后,在未铺防水卷材前,不得破坏砂浆找平层。
附图:砖胎膜做法示意图
1.3.4砖胎膜砌筑所需要的材料均已到位
二、操作工艺
2.1工艺流程:
放基础边线→拌制砂浆→确定组砌方法→砌筑→水泥砂浆抹面
2.2放垫层边线:根据轴线控制线弹出外墙边线、防水保护墙边线,基础垫层边线。基础底板突出外墙控制轴线300mm,然后预留60mm防水层及抹灰间距,砌筑240mm厚防水保护墙,基础垫层边线伸出基础外边线300mm。
2.5.4设置皮数杆:在砌筑转角处、交界处应设置皮数杆,皮数杆上标明砖皮数、灰缝厚度。
在相对两皮数杆上砖上边线处拉准线。
2.5内侧及顶面水泥砂浆抹面:将砖胎墙内侧及墙顶清扫干净,随即采用1∶2.5水泥砂浆抹面压光,厚度为2020,同时阴角做成半径40mm圆弧形、阳角做成半径为2020圆弧形。
三、质量标准
交底内容:
一、施工准备
1.1材料准备:MU7.5标准页岩砖,P.O.32.5矿渣硅酸盐水泥、中砂50mm脚手板、脚手钢管、素土等
1.2机具准备:
1.2.1施工机具:大铲、刨锛、瓦刀、托线板、线坠、小白线、卷尺、铁水平尺、皮数杆、小水桶、灰槽、砖夹子、扫帚、手、锤子、铲车、铁锹、蛙夯、手电锯等。
1.2.2运输工具:塔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