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河南省选调生考试行测真题解析:数量关系
2013年河南省选调生必考题型(四)

推荐栏目导教育民声教育访谈教育周刊教育人物读:河南教育网>> 公务员>> 综合辅导>> 正文字号:大中小2010年河南省选调生必考题型(四)河南省教育网时间:2010-3-19 浏览次数:行测必考题型之四:数量关系•排列组合作者:崔熙琳行测考试虽然有一定的难度,出题的形式也千变万化,但是总有一些经典的题型常出常新,经久不衰。
为高效备考,京佳公务员教研老师特将出题频率较高的题型予以汇总,并给予技巧点拨,希望广大考生能从中有所体会,把握出题规律、理顺知识脉络、掌握复习技巧、考出理想成绩。
题型总结如下:▲排列组合排列组合问题涉及到排列与组合两个小分类,题目的提问方式经常为:“多少种”、“多少类”、“多少个”等,是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出题频率最高的题型之一。
一、本类试题基本解题思路如下:1. 根据题目的提问方式确定该题是排列组合问题;2. 区分考察排列还是组合;3. 确定运用乘法原理还是加法原理;4. 列式子计算;二、排列组合知识点讲解:(一)区分排列与组合1. 排列所谓排列是指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然后按任意一种次序排成一列,称为一个排列。
两个排列相同,不仅要求这两个排列中的元素完全相同,而且各元素的先后顺序也一样,即有序的。
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m≦n)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m≦n)元素的排列数。
记做:=n(n-1)(n-2)(n-3)……(n-m+1)=n!(n-m)!。
例如:从abc三种元素中每次取出两个,共得到多少个排列?用来表示,共得到ab、ac、ba、bc、ca、cb计6个排列,=P23=3×2=6个排列。
2. 组合所谓组合是指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意取出m个成一组,称为组合。
一般地,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m≦n)元素组成一组,不计较组内各元素的次序,叫做从n个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即无序的。
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m≦n)元素组成的所有的元素的组合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组合数。
2013河南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题及答案解析

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
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请开始答题:1.2500多年过去了,如今摆在你面前的是________了的城堡旧址,暗淡了的刀光剑影,_______了的舟踪桨声和远去了的鼓角筝鸣,一腔思古之幽情迸然而发。
A.淹没消失B.淹没消逝C.湮没消失D.湮没消逝【斜月沉沉-参考答案】D【斜月沉沉-解析】“淹没”指大水漫过,也形容被声音盖过。
“湮没”指名声和成就被埋没。
显然“城堡旧址”与“湮没”搭配更合适。
排除A、B选项。
“消失”指(事物)逐渐减少以至没有。
“消逝”指(声音、时间等)慢慢逝去,不再存在。
桨声与鼓角争鸣都属于声音,显然用“消逝”更适合。
故本题答案为D选项。
2.个性化车站有的以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礼器、祥瑞图案为_______,用红黑相间的艺术壁画展示古国遗韵;有的则用瓷板山水画、菩提树雕墙和艺术山水_______出“宁静致远”的意境。
A.原形创造B.原型营造C.原型创造D.原形营造【斜月沉沉-参考答案】B【斜月沉沉-解析】“原型”指原始的模型,特指文学艺术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
“原形”本来的形状,原来的形态。
第一空所填词语表示的是礼器和祥瑞图案等,因此用“原型”恰当。
故本题答案为B选项。
3.人体的免疫能力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免疫,其中适应免疫是人体在______适应外界环境中锻炼成长而来的。
如果孩子_______处在过于干净的环境中,完全不接触细菌,他们体内的免疫细胞就会像没有打过仗的新兵,不知道怎样杀灭有害物质,保护人体健康。
A.不断长期B.逐渐继续C.积极仍然D.主动始终【斜月沉沉-参考答案】A【斜月沉沉-解析】根据文义,后文讲到孩子处于过于干净的环境中,前文没有提到干净环境的事情,所以“继续”、“仍然”就不合适,排除B、D选项。
前文讲到适应免疫是如何形成的,后文讲到如果缺乏这样的条件就没有适应免疫,那么“不断”和“长期”都表示一个时间的过程,条件是一样的。
2013年河南省选调生考试行测真题全方位解读

2013年河南省选调生考试行测真题全方位解读2013年河南省选调生行测考试已经结束,为了整体上把握试题数量、难度等方面的变化,郑州大学考试中心对历年河南省选调生真题进行纵向对立,总结了2013年选调生考试的几个特点:一、言语理解与表达1、逻辑填空题题量增加。
2012年选调生真题中,逻辑填空题10道,阅读理解20题,而在2013年中逻辑填空增加到20题,与省考保持了一致。
2、试题难度适中,题干的长度有所加大。
3、考点总结:逻辑填空每题1-3个空,20个道题目仍然以考查实词和成语的辨析为主。
实词侧重考查词义的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词语的固定搭配等方面。
成语的考查权重比去年加大,但是都是集中于常见的成语,考查角度集中在成语的正确含义、成语的感情色彩,强调成语细微的不同。
往年考试中出现次数比较多的成语也在今年的试卷中有所体现。
逻辑填空部分如何正确把握实词、成语的考查方向,如何快速找出确定词语的关键信息、提示词语。
阅读理解在题量不变的前提下,题型的种类有了进一步的丰富。
此次考查的题型包括主旨概括、意图推断、细节判断、结语推断题、语句填空题、态度观点。
这部分的考查越来越侧重考生快速把握文段的能力以及区分不同题型特点选择答案的能力。
此外,今年的细节判断题题量加大,更加注重考查考生迅速辨别文段细节信息的能力。
2、数量关系1、数字推理未考。
2012年为5题,但是在2013年未考,符合近年来联考的趋势。
2、试题难度增加。
数量关系的整体难度与去年稍微有点增加,但题目有易有难。
初等难度题目在明确题型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灵活运用常用解题方法即可作答;中等难度题目信息量较大,对基本题型做了大幅变形,导致作答费时,如果不能准确审题,很难快速得到答案;高等难度题需要很强的数学建模分析能力帮助解题。
3、考点总结。
这次涉及到的题型包括:利润问题、行程问题、构造问题、概率问题、几何问题、星期日期问题、牛吃草问题、工程问题等,这些题型都是常考题型,只在具体考查方式上有所创新。
河南省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2013年

河南省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2013年(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B}}(总题数:30,分数:20.00)1.2500多年过去了,如今摆在你面前的是______了的城堡旧址,暗淡了的刀光剑影,______了的舟踪桨声和远去了的鼓角铮鸣,一腔思古之幽情进然而发。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 A.淹没消失∙ B.淹没消逝∙ C.湮没消失∙ D.湮没消逝(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淹没”是指漫过或者盖过,“湮没”则是埋没的意思,一般来说,“淹没”的东西是具体的,而“湮没”的东西则比较抽象。
第一空填入“湮没”更合适。
“消失”与“消逝”的意思比较接近,都是指因发展到一定阶段或变化到一定程度而逐渐减少以至没有,二者的区别在于:“消失”侧重结果,强调永远失去了或很快失去了;“消逝”侧重过程,指逐渐减少。
“消逝”与前面的“暗淡”、后面的“远去”的词性更加一致,第二空填入“消逝”更加恰当。
故选D。
2.个性车站有的以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礼器、祥瑞图案为______,用红黑相间的艺术壁画展示古国遗韵;有的则用瓷板山水画、菩提树雕塑墙和艺术山水______出“宁静致远”的意境。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 A.原形创造∙ B.原型营造∙ C.原型创造∙ D.原形营造(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原形”指原来的形状、本来的面目,含贬义;“原型”指原来的类型或模型,特指叙事性文学作品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
第一空所修饰的是礼器、祥瑞图案,因此应该用“原型”。
“营造”一词主要用作人文环境、气氛氛围等方面的搭配语,而“创造”常与“发明”等词语并用,因此第二空应填“营造”。
故选B。
3.人体的免疫能力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免疫,其中适应免疫是人体在______适应外界环境中锻炼成长而来的。
2013年河南省选调生行测数量关系深入解读

2013年河南省选调生行测数量关系深入解读京佳教育宋思琪2013年河南省选调生行测考试已于4月13日11时落下帷幕。
考试已经结束,为了能够帮助各位考生更好地把握今年试题的总体难度和变化,京佳教育宋思琪老师通过与2012年选调生真题及12年河南省考的纵向对比,给广大考生深入解读今年河南选调省数量关系部分的命题。
一、题型分析2013年河南省选调生行测数量关系模块没有考查数字推理题,只考了数学运算题,这一点与2012年河南选调生有所不同,2012年考了5道数字推理题。
今年题型的变化符合近几年联考的趋势,并沿用了2012年河南省考的题型,数字推理不再考查,只考查了数学运算。
二、题量分析今年河南省选调生的数量关系模块的题量从去年的15道题减少到10题,题量的变化和题型的变化相关,原本5道数字推理题不再考察,10道题全是数学运算。
虽然今年河南选调生参加的是413联考,但是从题目上看,只有部分题是和联考一样的。
就数量关系这部分而言,联考是15道数学运算题,河南选调生只有10道题。
总体来看今年河南选调生试题是和河南省考是一致的,命题的趋势也一致。
三、难度分析今年河南选调生数学运算部分难度与往年相当,偏中等难度,但是题干都较长,变相增加了难度。
从题型模块来看,考查了行程问题、工程问题、经济利润问题、极值问题等历年河南公务员常考的模块。
接下来宋思琪老师将结合真题给大家解读真题的关联性:【2013真题链接】48. 某三年制普通初中连续六年的在学校生人数分别为X1、X2、X3、X4、X5、X6,假设该校所有学生都能顺利毕业,那么前三年的入学学生总数与后三年的入学学生总数之差为:()A. (X1+X2+X3)-(X4+X5+X6) B. X1-X4C. X3-X6D. (X3-X1)-(X6-X4)【京佳解析】C 本题属于简单的计算题。
第三年在校生即初一、初二和初三的人数X3其实就是前三年入学学生总人数,类似有,X6即为后三年的入学学生总人数。
(A)2013年河南省选调生招录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

(A)2013年河南省选调生招录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第一部分常识判断{{/B}}(总题数:20,分数:10.00)1.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两个翻番”,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下列关于“两个翻番”表述错误的是______。
∙ A.党的十八大首次对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提出了量化目标∙ B.到2020年我国城乡居民每人收入预计都能够实现倍增∙ C.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番是GDP翻番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D.到2020年我国GDP预计将超过2000年GDP的4倍(分数:0.50)A.B. √C.D.解析:[解析]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B项表述错误,“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并不等于“城乡居民每人收入”。
2.与我国接壤的金砖国家有______。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分数:0.50)A.B. √C.D.解析:[解析] 金砖国家(BRICS)是指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五国。
其中与我国接壤的是俄罗斯和印度。
3.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
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主要因素不包括______。
∙ A.投资∙ B.消费∙ C.信贷∙ D.出口(分数:0.50)A.B.C. √D.解析:[解析] 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马车分别是投资、消费、出口。
故本题答案为C。
4.下列诗句描写菊花的是______。
∙ A.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B.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C.疑是广寒宫里种,一秋三度送天香∙ D.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分数:0.50)A.B.C.D. √解析:[解析] A项描写的是杏花,出自王安石的诗《北陂杏花》;B项描写的是梅花,出自王冕的《墨梅》;C项描写的是桂花,出自宋朝王十朋的《桂花》;D项出自宋朝范成大的《重阳后菊花》。
河南选调生考试行测辅导:数量关系热门题目解析

2013年备受关注的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部分已经结束,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专家研究发现,与以往相比,今年的行测考题中数量关系模块的题目保持了2011和2012年考题的题型分布比较均匀这一特征,同时一些比较热门的题型所占的比重还是比较稳定,下面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专家和大家共同探讨几类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热点题型的解题思路。
一、行程问题2012年国考中行程问题出现2道,分别是流水行船类和间歇运动,题目难度适中,但是需要考生比较细心。
2013年行程问题出现了1道,考查内容是追及运动以及间歇运动结合,难度不高,需要考生细心即可解答。
【国家2013-71】公路上有三辆同向行驶的汽车,其中甲车的时速为63公里,乙、丙两车的时速均为60公里,但由于水箱故障,丙车每连续行驶30分钟后必须停车2分钟,早上10点,三车到达同一位置,问1小时后,甲、丙两车最多相距多少公里?( )A.5B.7C.9D.11【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三车早上10点的时候在同一位置,同向而行,行驶1小时之后想让甲、丙两车之间距离最多,分析发现两车的运动轨迹为追及运动,那么甲车一直往前走,让丙车的休息时间尽可能长,则两车之间距离最长。
甲车以1小时的路程=63公里;丙车10点钟的时候先休息2分钟,行驶30分钟再休息2分钟,总共行驶的时间为56分钟,那么丙车路程=60×56/60=56公里,所以两车之间距离=63-56=7公里。
答案选择B。
二、工程问题2012年国考中程工程问题出现1道,主要考查设整思想的应用,难度相对来说比较高;2013年行程问题出现了1道,难度与去年相比有所下降,可以用代入排除解决。
【国家2013-63】某汽车厂商生产甲、乙、丙三种车型,其中乙型产量的3倍与丙型产量的6倍之和等于甲型产量的4倍,甲型产量与乙型产量的2倍之和等于丙型产量的7倍。
则甲、乙、丙三型产量之比为:( )A.5:4:3B.4:3:2C.4:2:1D.3:2:1【答案】D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解析】本题目属于工程问题。
2013年河南省选调生考试简章公告及河南省选调生真题及预测(备考策略分享)

2013年河南省选调生考试简章公告及河南省选调生真题及预测(备考策略分享)2013年河南省选调生考试行测申论备考策略——答题技巧一、答题思路不少应试者出了考场后懊悔自己没有把考题做完,而这些题还是有可能做对的。
这多是由于答题方法不正确所致。
其实,“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答题方法主要有三个:一是先易后难,二是先难后易,三是按题顺序号做。
其中,第三个方法只有在考题都较易或者对考题十分有把握时方可采取,但这种情况是罕见的。
第二个方法是冒险的,遇到“拦路虎”一味地硬拼,将自己搞得头昏脑涨,不仅影响了做题速度,而且后面容易的题也可能选错答案。
所以,第二个方法不可取。
多数人认为还是采取第一个方法即“先易后难”为妥。
先易后难有三层意思:其一,就“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各部分考题而言,有一些是较易的,也有一些是中等难度的,还有一些是难的。
因此,在答题过程中,应先将容易的与中等难度的做完,当遇到了难题,一时又想不出解题方法,或判断不出哪个选项为正确答案时,应采取先放一放的缓冲策略,集中精力去做会做的题,最后留下些时间(比如十来分钟),回过头来再集中精力打“歼灭战”。
如果某些难题实在做不出,即可采取“猜测法”,猜一个你认为可能正确的选项。
这样做,一来有可能会猜对—些,二来即便是猜错了,也不会倒扣分(在做某些省市或部门的试卷时不宜使用这种做法,因为有“知觉速度与准确性”,这部分做错了会倒扣分)。
这样,既可以保证做题的速度,又可以保证做题的质量。
如果猜答案,要遵循一定的规律。
其二,难题因人而异。
对数学专业的应试者而言,数量关系与资料分析类的试题可能是容易的,而对一些非数学专业的应试者且平时掌握的做题规律又少者,可能就是难题了。
对中文与新闻专业的应试者而言,言语理解与表达类的试题可能是容易的,而对于非中文专业的应试者可能就是难题了。
对平时能熟读《十万个为什么》、法律知识牢固而又很注意多方面知识积累的应试者而言,常识判断类的考题就是容易的,而对于那些偏科的应试者来说,常识判断题则是难题了。
2013年9月河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数量关系》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1/9
圣才电子书
A.3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B.4
C.5
D.6
36.某高校组织了篮球比赛。其中机械学院队、外语学院队、材料学院队和管理学院 队被分在同一个小组,每两队之间进行一场比赛且无平局。结果机械学院队赢了管理学院队,
3/9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且机械学院队、外语学院队和材料学院队胜利的场数相同,则管理学院队胜了多少场? ()
A.多 1 个 B.少 1 个 C.多 2 个 D.少 2 个 【答案】A
5/9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4/9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总共有 A44 ×2=48 种排法。
38.某单位有 18 名男员工和 14 名女员工,分为 3 个科室,每个科室至少有 5 名男员 工和 2 名女员工,且女员工的人数都不多于男员工,问一个科室最多可以有多少名员工? ()
A.156
2/9
圣才电子书
B.216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C.240
D.300
【答案】D
【解析】业务人员的人数不少于非法业务人员部为业务人员,有 C93 种;②参加培训的 3 人种有两人是业务人员,一人是 非业务人员,有 C92C61 种。共有 C93 + C92C61 =300 种选人方法。
A.14 B.16 C.18 D.20 【答案】B 【解析】共有 18+14=32 名员工分到 3 个科室,要使一室的人最多,其它两个科室 的人要尽量少,则其它两科室的员工为 5 名男员工和 2 名女员工。此时剩余员工为:(18 -2×5)+(14-2×2)=16 名员工。
2013年河南公务员考试行测答案及解析

2013年河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试卷答案及解析言语理解1.A,解析A。
第一空强调地球剩下的国土很难再为人类开发利用了,强调的是困难,因此AC选项符合,A选项“捉襟见肘”比喻成资金、物质条件,以及能力上的匮乏或欠缺,也可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C选项“不堪重负”指的承受不了繁重的负荷,不能担当重任,指在经济上或别的方面无法承受。
而B选项“寥寥无几”表示很少的意思,D选项“人满为患”是指因人多造成了困难,两者均不符合语境,故排除BD。
再看第二空,第二空表示对环境正常利用即从环境中获得赖以生存的物质变成不考虑后果的索取,而不是破坏,排除C。
故本题的A选项““捉襟见肘”和“索取”最符合语境。
2.C,解析C。
“却”表示转折,前后的意思是相反的,即中西方应该是相反的,由“却”后面的内容是“中国的古建筑却像一幅长卷•不可能同时看到全景”,那么第一空填入的词语必须是表示“能同时看到全景”的,故CD选项符合,排除AB。
由语境可知,第三空填入的词语是表示庭院景色变化的,故用“变换”,“景色升华”的说法不合适,排除D选项。
3.A,解析A。
由文段可知,第一空填入的词语要和“不带任何偏见”意思相近,因此能与“不带偏见”相对应只有A选项的“纯净”。
纯净是指“不参杂任何杂质的,无污染的”符合题意。
A选项的第二个空的“判断”也与后面的语境“不该成为任何权势或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和施惠者的吹鼓手”形成照应。
4.A,解析A。
根据“当……时……依然被早已腐朽不堪的……”可知,第一空不可能是“特别”、“独特”,故排除B、D,而且由全文可知,文段中并未说各国的经验哲学有所谓先进落后之分,只不过是德意志民族的哲学相较于其他西方国家发展得慢一点,故排除C“落后”。
因此,第一空只有A选项的“迟缓”最合适,同时A选项的第二词语“统治”也符合第二空的“被经验哲学统治着”的语境。
5.C,解析C。
第一个空可以当做本题的突破口。
由后文“直到拉瓦锡提出氧化学说,人类才认识到燃烧是剧列的氧化反应”可知,前文说的是人们弄不清楚火到底是什么,说明火曾让人感觉到很迷惑不解。
2013年河南省选调生考试行测真题解析:数量关系

2013年河南省选调生考试行测真题解析:数量关系41.A【解析】统筹优化问题。
由题意,第一次付款144元可得商品原价为160元;第二次付款为310元,可得原价为350元。
故总价510元,按照优惠,需付款300×0.9+210×0.8=438元,节省了454-438=16元。
42.B【解析】ZUI值问题。
由题意,参加跳远的人数为50人,参加跳高的为40人,参加赛跑的为30人;即参加项目的人次为120人次;故欲使参加不止一项的人数ZUI少,则需要使只参加一项的人数ZUI多为x,参加3项的人数为y;故x+3y=120,x+y=100,解得y=10。
43.C【解析】不定方程问题。
由题意两组学生名字字数相差10,两边人数相同,即其中一组比另一组三名字人数多10人,则2名字人数少10人。
44.D【解析】代入排除思想。
由题意,ZUI后两桶水中各有54公斤水。
代入D项60。
则A桶原有水量为48公斤,48×1/4=12,12+60=72,72×1/4=18,72-18=54,满足题意。
45.B【解析】行程问题。
采用比例法。
由题意,两人从同地出发,则第一次相遇时两人的路程和为2个全程,设其中小张走了x,小王走了y;第二次相遇时两人走了4个全长,小张走了2y,小王走了x-y;由比例法,解得x=2y,故两人的速度比为2:1。
46.B【解析】ZUI值问题。
构造ZUI不利,由题意,还剩30名员工没有投票,考虑ZUI不利的情况,乙对甲的威胁,先给乙5张选票,甲乙即各有15张选票,其余25张选票中,甲只要在获得13张选票就可以确定当选。
47.A【解析】代入排除思想。
代入A项,若相差2岁,则孙儿孙女分别为9岁和11岁,11×11-9×9=40,满足题意。
48.C【解析】考查整体思维。
前三年入学学生人数本质上就是第三年的在校生人数X3(第三年在校生的初三、初二、初一分别为前三年的入学人数),类似的,X6即为后三年的入学人数。
2013河南省公务员行测真题

2013河南省公务员行测真题一、言语理解与表达(0/30)1、有时,疼痛能使人变得敏锐、清醒、唤起人道情怀,恢复本性良知。
不疼者往往不知疼者之疼,而疼者因己之疼而_______,易于体验并感知他人的苦楚,生出同情心,或许还会上升到对人类、对存在的_______之心。
A.由己及人悲悯B. 设身处地崇敬C. 感同身受珍惜D. 将心比心敬畏2、道德楼宇的重建,除了靠制度地基,更要靠个体道德践履的“_______”。
因为,道德构筑,需要你我他的身边力行,在公德的修复链中,没人能_______。
A. 锦上添花置身事外B. 添砖加瓦抽身其外C. 大兴土木独善其身D. 聚沙成塔明哲保身3、欧元区永久性求助工具――欧洲稳定机制规定,救助资金只提供给欧元区成员国政府。
当然,受援国政府可以_______,再用这笔钱救助本国银行,其后果是对银行业的救助资金最终仍会_______到政府头上,导致受援国主权债务增加。
A. 顺水推舟转嫁B. 因地制宜转移C. 因势利导转变D. 就地取材转换4、随着公益事业的发展,各种公益组织和项目_______,在运行中却暴露出一系列问题。
爱心捐赠是否基于自愿?项目动作是否足够规范?信息披露是否透明专业?这些无不在_______着大大小小的公益慈善组织。
A. 层出不穷拷问B. 司空见惯考验B.屡见不鲜质问D. 不断涌现质疑5、如果没有正确的工作方法,即便每天埋首于工作,忙得_______,也还是会收获甚微,_______。
A. 无所适从因小失大B. 心力交瘁大失所望C. 不可开交差强人意D. 筋疲力尽得不偿失6、如今各地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有的地方看不到自己的优势,_______,无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的地方只盯着别人,_______,以致出现同质化恶性竞争。
A. 目光短浅如法炮制B. 舍本逐末亦步亦趋C. 缘木求鱼生搬硬套D. 舍本求末邯郸学步7、我们需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美人之美”,善于发现和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不_______;需要以文化自觉的主体意识“各美其美”,坚守和弘扬优秀中华文化传统,不_______、盲目崇外。
2013年河南选调生考试行测模拟试卷答案

第一部分数量关系1.【答案】C。
解析:奇数项:16, 36, 81, 169, 324=>分别是42,62,92,132,182=>而4,6,9,13,18是二级等差数列。
偶数项:25,50,100,200是等比数列。
2.【答案】A。
解析:2*3+2=8,8*3+2=26,26*3+8=86,86*3+26=284.3.【答案】B。
解析:-1=13-2,5=23-3,23=33-4,59=43-5,119=53-6,()=63-7。
4.【答案】C。
解析:间隔组合数列。
偶数项依次为4,(6),8,9,10的和数列;奇数项依次是25-1,34+1,43-1,52+1, 61-1。
5.【答案】C。
解析:6=(10+2)/2,10=(6+14)/2,14=(10+18)/2,( )=18*2-14=226.【答案】B。
解析:2009-19xy =1+9+x+y2009-1900-10x-y=10+x+y99-11x-2y=0X只能是1、3、5、7、9,y<10所以x=9,y=01+9+9+0=19岁,2011-1990=21岁。
7.【答案】A。
解析:该学校去参加的学生人数是17的倍数,也是23的倍。
因为17与23互质,所以该校去比赛学生的总人数是17×23=391的倍数。
又因为391×2=782>780,所以该校去奥校学习学生总人数是391人。
因此,该校没去比赛的学生有780-391=389人。
8.【答案】B。
解析:设第一个农民有x 个蛋,第二个农民有(100-x)个蛋。
第一人每个蛋卖15/(100-x),所以他总共卖得了15/(100-x)×x=15x/(100-x) 个克利采。
第二个人每个蛋卖20/3÷x,他总共卖得了(20/3÷x)×(100-x)个克利采。
由于两个人所得钱一样,15x/(100-x) =(20/3÷x)×(100-x)。
2013年河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解读:文理科题目“此消彼长”

2013年河南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笔试《⾏政职业能⼒测验》于今天上午结束。
本次⾏测考试变化⾮常⼤,数量关系增加5题,资料分析增加5题,⾔语理解与表达减少10题。
中公教育专家团队第⼀时间从⾏测五⼤专项⼊⼿,深度分析各部分题型变化与特点,为⼴⼤考⽣解读本次考试。
⼀、⾔语理解题量减少,实词考查独占鳌头 2013年河南公务员考试⾏测科⽬⾔语理解与表达题量减少,共30题。
主要考查逻辑填空、⽚段阅读、语句表达三种题型。
与2012年相⽐,逻辑填空和⽚段阅读各减少5题,难度稍有降低。
逻辑填空成语推贤让能,实词独占鳌头;⽚段阅读的材料结构类型丰富多样;语句衔接要填的句⼦⼀如既往设在尾句。
(⼀)逻辑填空题量减少,实词独占鳌头 2013年逻辑填空题量减少5道,选项中出现了相同词语,降低了难度;形式均为⼀段两空;2013年共考查实词80个,成语32个,相对于2012年实词增加26个,成语减少86个。
【考题】2.个性化车站有的以传统⽂化中有代表性的礼器、祥瑞图案为________,⽤红⿊相间的艺术壁画展⽰古国遗韵;有的则⽤瓷板⼭⽔画、菩提树雕塑墙和艺术⼭⽔________出“宁静致远”的意境。
依次填⼊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项是:A.原形创造B.原型营造C.原型创造D.原形营造 【中公答案】B。
解析:第⼀空,“原型”侧重的是原始的模型。
“原形”侧重本来的形状,原来的形态。
材料“以传统⽂化中有代表性的礼器、祥瑞图案为……”,可知是以为⼀定的基础并加以改变,故应为“原型”,排除A、D。
“营造……意境”为固定搭配,故选项B正确。
(⼆)⽚段阅读的主观题为主,细节题所占⽐例减少 2013年⾔语理解部分共考查12道⽚段阅读,其中主观题10道,细节题2道。
主观题考查的结构相对明显,体现⽚段阅读材料结构分析的重要性。
【考题】17.虚拟博物馆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相⽐实体博物馆,虚拟博物馆可以展⽰所有的藏品,观众⽆需与藏品保持距离,只需轻点⿏标就可以从不同⽅位看到作品,并实现⼈机交互,因此不少⼈担⼼实体博物馆会逐渐失去魅⼒。
盘点2013年河南省考行测之数量关系

与往年相比,2013年河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的数量关系部分难度降低,题目描述简单直观,并且有一些题目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和差倍比关系就可以直接列式求解,为了适应这一变化趋势,我们除了要掌握常考题型以及相应的解题技巧之外,还需要提高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速度。
一、常考题型1.工程问题例1. 一项工程,甲、乙合作12天完成,乙、丙合作9天完成,丙、丁合作12天完成,如果甲、丁合作,则完成这项工程需要的天数是:【2013年河南省考A类】A.16B.18C.24D.26【中公解题技巧】特值法。
【中公解析】B。
设工作总量=36,则甲+乙乙+丙丙+丁,P 3 4 3求得甲、丁合作的效率为3+3-4=2,完成这项工程需要的天数是36/2=18(天)。
2.行程问题例2. 小李驾车从甲地去乙地,如果比原车速提高25%,则比原定时间提前30分钟到达;如按原车速行驶120千米后,再将车速提高25%,可提前15分钟到达,则原车速是:【2013年河南省考A类】A.84千米/小时B.108千米/小时C.96千米/小时D.110千米/小时【中公解题技巧】比例法。
【中公解析】C。
路程相同,时间和速度成反比。
原车速提高25%,,则比原定时间提前30分钟到达v 4 5t 5 41份=30分钟,则原车速需要时间为5×30分钟=150分钟。
原车速行驶120千米后,再将车速提高25%,可提前15分钟到达,则1份=15分钟,剩余路程按原车速需要时间为5×15分钟=75分钟,由此推测120千米路程按原车速需要150-75=75分钟,120/(75/60)=96(千米/小时)。
二、和差倍比例3. 有一个分数,分子与分母的和是100,如果分子加23、分母加32,新的分数约分后是2/3,则原来的分数是:【2013年河南省考B类】A.37/63B.35/65C.33/67D.39/61【中公点拨】根据题干中的数量关系直接列方程求解即可。
2013年河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

2013年河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
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请开始答题:1.2500多年过去了,如今摆在你面前的是________了的城堡旧址,暗淡了的刀光剑影,_______了的舟踪桨声和远去了的鼓角筝鸣,一腔思古之幽情迸然而发。
A.淹没消失B.淹没消逝C.湮没消失D.湮没消逝D“淹没”指大水漫过,也形容被声音盖过。
“湮没”指名声和成就被埋没。
显然“城堡旧址”与“湮没”搭配更合适。
排除A、B选项。
“消失”指(事物)逐渐减少以至没有。
“消逝”指(声音、时间等)慢慢逝去,不再存在。
桨声与鼓角争鸣都属于声音,显然用“消逝”更适合。
故本题答案为D选项。
2.个性化车站有的以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礼器、祥瑞图案为_______,用红黑相间的艺术壁画展示古国遗韵;有的则用瓷板山水画、菩提树雕墙和艺术山水_______出“宁静致远”的意境。
A.原形创造B.原型营造C.原型创造D.原形营造B“原型”指原始的模型,特指文学艺术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
“原形”本来的形状,原来的形态。
第一空所填词语表示的是礼器和祥瑞图案等,因此用“原型”恰当。
故本题答案为B选项。
3.人体的免疫能力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免疫,其中适应免疫是人体在______适应外界环境中锻炼成长而来的。
如果孩子_______处在过于干净的环境中,完全不接触细菌,他们体内的免疫细胞就会像没有打过仗的新兵,不知道怎样杀灭有害物质,保护人体健康。
A.不断长期B.逐渐继续C.积极仍然D.主动始终A根据文义,后文讲到孩子处于过于干净的环境中,前文没有提到干净环境的事情,所以“继续”、“仍然”就不合适,排除B、D选项。
前文讲到适应免疫是如何形成的,后文讲到如果缺乏这样的条件就没有适应免疫,那么“不断”和“长期”都表示一个时间的过程,条件是一样的。
因此,本题选A选项。
4.有的工作,难度极大,却能够马到成功,有的事情,举手之劳,却办得一塌糊涂,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干事情的人是临事而惧,周密______还是临事不备______上阵。
河南省2013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3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注意事项这项测验共有5个部分,125道题,总时限为120分钟,各部分不分别计时,但都给出了参考时间,供你参考以分配时间。
请严格按照要求在机读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涂写好准考证号。
如填涂不正确,责任自负!请仔细阅读下面注意事项:1.题目应在答题卡上作答。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时,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3.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你应立即放下铅笔,将题本、答题卡以及草稿纸都留在桌上,等待指示。
4.在这项测验中,可能有一些试题是很容易的,但任何人都很难答对所有的题目,因此,你不要在一道题上思考时间太久,遇到不会的题目,可以先跳过去,待完成了那些容易的题目后,如果有时间再去思考,否则,你可能没有时间去答后面更容易的题目。
5.试题答错不倒扣分。
6.特别提醒你注意,填涂答案时,一定要认准题号,严禁折叠答题卡!7.考生可以在试题本的空白位臵及草稿纸上进行演算。
这项测验要求你必须严格按照监考人员的指示去做,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停!请不要往下翻!听候监考老师的指示。
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第一部分常识判断(共20题,参考时间15分钟)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请开始答题:1.下列将项与其表彰对象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 菲尔兹奖――数学家B. 普利策奖――记者C. 南丁格尔奖――医生D. 图灵奖――计算机科学家2.地震是地球上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
下列关于地震的说法,错误的是()A. 地震活动在时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周期性B. 环太平洋地震带是地球上地震最活跃的地区C. 里氏地震规模每增强一级,释放的能量约增加10倍D. 有纪录以来最大的一次地震是1960年的智利大地震,其震级为9.5级3.下列关于医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是()A. 临床上一般以血红蛋白的浓度值作为诊断贫血的依据B. 卡介苗是一种疫苗,一般在婴儿出生后接种,可以预防结核病C. 游戏时应避免将水咽入口中,以免水通过鼻咽部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D. 人体骨密度在达到高峰值后会逐年下降,男性下降幅度较女性大4.下列物品利用凸透镜透光原理的是()A. 近视镜B. 显微镜目镜C. 汽车观后镜D. 手电筒反光罩5.下列历史文化遗址位于我国最南边的是()A. 半坡遗址B. 周口店遗址C. 河姆渡遗址D. 大汶口遗址6.关于《四库全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编修于乾隆时期B. 反映了清代图书的全貌C. 在编纂过程中纪晓岚贡献突出D. 分经、史、子、集四目7.关于京剧艺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红灯记》和《智取威虎山》是现代京剧B. 京剧表演的艺术手段主要有唱、念、做、打C. 京剧的主要题材是才子佳人的故事D. 京剧的脸谱一般用于净、丑两个角色8.下列语句与出处对应错误的是()A. 不战而屈人之兵――《孙子兵法》B.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韩非子》C.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D.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荀子》9.以下是一组古迹的图片,下列选项中国家排序与这组古迹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 墨西哥―英国―智利―希腊B. 墨西哥―希腊―英国―智利C. 智利―希腊―英国―墨西哥D. 智利―希腊―墨西哥―英国10.下列哪组词语都与中国古代科举考试有关?()A. 蟾宫折桂、桂冠、连中三元B. 问鼎中原、独占鳌头、蟾宫折桂C. 连中三元、五子登科、名落孙山D. 金榜题名、桂冠、独占鳌头11.《三国演义》开篇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2013年河南省选调生考试行测真题参考答案

2013年河南省选调生考试行测真题参考答案第一部分言语理解1.C【解析】先看第一空,“对于一个经历过贫困童年的富翁来说”,这一句交代了原因、背景,所以,富翁的消费行为不可能是“不可思议”或“出人意料”的,排除B、D项。
再看第二空,“根深蒂固”强调“根”“蒂”,即原本、根本如此,这与贫困童年的经历相呼应;而“积重难返”强调“积”的过程,与原文不是很贴切。
所以本题选C项。
2.D【解析】先看第一空,“至理名言”一般意思比较显豁,不适合用“潜藏”,“不经之谈”是贬义词,排除A、C项。
再看第二空,既然“自己对民国话题有着欲说还休的浓厚兴趣”,对这本书的内容又“常常默契会心”,说明对其内容应该是比较熟悉的,用“耳目一新”显然不合适,排除B项。
所以本题选D项。
3.A【解析】“纠偏”与“纠错”属于并列关系,因此第一空应选择与“及时”近义的“尽早”,“彻底”“公开”“坦诚”都没有时间紧迫的含义。
对于第二空,多元价值强调的是各方之间的制衡,因此本题选A。
4.D【解析】由题干中关联词“不仅仅……更……”反映出第一空词意应与“发挥其聪明才智”相反,因此排除A,根据题干最后一句话“即使员工能对上司的吩咐一五一十的执行”可以看出这里的意思应该是D选项“言听计从”。
5.A【解析】由“而不是……甚至……”可知,甚至后面的部分要比前面的部分的程度深,“破坏”是贬义词,政府不可能破坏企业的人才录用过程,“影响”和“直接参与”的程度出不多,因此排除C、D两项。
根据文意,企业更需要的是长久地留住人才。
故本题选A。
6.D【解析】根据“‘屡屡造成国际贸易___”可知,企业是为了单纯扩大出口,才会造成国际贸易出现摩擦。
故本题选D。
7.A【解析】第一空,“被海水淹没地区的人口”应该被“转移”或是“安置”,“控制”人口表意不当,“延缓”与“人口”无法构成动宾关系,故首先排除B、C两项。
第二空,“全球变暖所导致的最坏结果的发生”应该是通过“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被“阻止”的,“结果”可以被“改变”,但“结果的发生”不能被“改变”,即“改变”+名词、“阻止”+动词,故排除D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河南省选调生考试行测真题解析:数量关系
华图教育
2013年河南省选调生考试行测职业能力测验科目已宣告结束,华图教育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河南省选调生考试研究资深专家第一时间对真题做出精准解析,供广大考生参考。
41.A【华图解析】统筹优化问题。
由题意,第一次付款144元可得商品原价为160元;第二
次付款为310元,可得原价为350元。
故总价510元,按照优惠,需付款300×0.9+210×0.8=438元,节省了454-438=16元。
42.B【华图解析】最值问题。
由题意,参加跳远的人数为50人,参加跳高的为40人,参加
赛跑的为30人;即参加项目的人次为120人次;故欲使参加不止一项的人数最少,则需要使只参加一项的人数最多为x,参加3项的人数为y;故x+3y=120,x+y=100,解得y=10。
43.C【华图解析】不定方程问题。
由题意两组学生名字字数相差10,两边人数相同,即其中
一组比另一组三名字人数多10人,则2名字人数少10人。
44.D【华图解析】代入排除思想。
由题意,最后两桶水中各有54公斤水。
代入D项60。
则
A桶原有水量为48公斤,48×1/4=12,12+60=72,72×1/4=18,72-18=54,满足题意。
45.B【华图解析】行程问题。
采用比例法。
由题意,两人从同地出发,则第一次相遇时两人
的路程和为2个全程,设其中小张走了x,小王走了y;第二次相遇时两人走了4个全
长,小张走了2y,小王走了x-y;由比例法x2y
y x y
=
-
,解得x=2y,故两人的速度比为
2:1。
46.B【华图解析】最值问题。
构造最不利,由题意,还剩30名员工没有投票,考虑最不利
的情况,乙对甲的威胁最大,先给乙5张选票,甲乙即各有15张选票,其余25张选票中,甲只要在获得13张选票就可以确定当选。
47.A【华图解析】代入排除思想。
代入A项,若相差2岁,则孙儿孙女分别为9岁和11岁,
11×11-9×9=40,满足题意。
48.C 【华图解析】考查整体思维。
前三年入学学生人数本质上就是第三年的在校生人数X3
(第三年在校生的初三、初二、初一分别为前三年的入学人数),类似的,X6即为后三年的入学人数。
故答案为X6-X3。
49.D 【华图解析】排列组合问题。
可采用代入排除(注意需采用最值代入原则)。
由题意,N
个汉字的全排列数为N N A ,故欲使成功率小于1/10000,即N
N A >10000,代入选项可知当
N=8时,8
8A 40320 ,满足要求。
50.B 【华图解析】工程问题。
采用赋值法,赋值每个农民割麦子的效率为1,由题意,甲组
割麦子的总量为20×1.5+10×1.5=45,故每个农民捆麦子的效率为45÷1.5÷10=3;设从10点之后经过x 小时,乙组的麦子全部捆好。
故乙组割麦子的总量为15×(3+x ),捆麦子总量为20×3×x ,二者应该相等,解得x=1小时;故11:00时麦子可以全部捆好。
(最后一步可以采用代入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