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四川省简阳市镇金区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届四川省简阳市镇金区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统考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
1.如图中的水平桌面足够长,不计托盘质量和滑轮与绳的摩擦。

物体A重10N,当物体B重为3N时,物体A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要使物体A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应对A物体施加一个()
A.3N 水平向左的力B.6N 水平向左的力
C.3N 水平向右的力D.6N 水平向右的力
2.在抗击疫情期间,进出公共场所都要用测温枪测温,测出来的正常体温大约是()
A.30℃B.36℃C.38℃D.40℃
3.下面是用照相机拍摄(每0.ls拍摄一次)小球在四种不同运动状态下的照片,其中受力平衡的是()A.B.C.D.
4.用水平拉力先后两次拉着重为20 N的同一物体,沿同一水平面做直线运动。

第一次拉力为15 N,物体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对物体做了30 J的功;第二次将拉力增大为30 N,拉力对物体做了60 J的功,分析两次做功过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第一次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15 N,物体运动了1 m
B.第一次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30 N,物体运动了2 m
C.第二次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15N,物体运动了2m
D.第二次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30N,物体运动了4 m
5.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156~168座)。

已经下线的C919飞机正在各地进行验证试飞,如图是飞机正在加速起飞时的情景,则飞机的()
A.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B.动能增加,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增加
C.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不变
D.动能减小,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减小
6.用绳子系着木桶,手抓着绳子,从井中向上提水,此时手受到了向下的作用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A.手B.水C.水桶D.绳子
7.食堂为了确保师生健康,厨师把师生用过的餐具进行高温蒸煮消毒。

从把餐具放进冷水直至加热到水沸腾的过程中,关于餐具的下列相关物理量肯定没变的是()
A.质量B.体积
C.温度D.密度
8.如图所示简单机械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A.划龙舟的船桨B.剪铁皮的剪子
C.起重机的吊臂D.吃饭时用的筷子
9.下列关于机械和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动滑轮,既可以省力,又可以省功
B.使用省力杠杆,可以省力,也可以省功,但是费距离
C.使用定滑轮的目的是为了省功
D.若额外功一定,则有用功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10.如图所示的几个现象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A.篆刻刀很锋利
B.安全锤一端做成锥形C.针头做得很尖
D.骆驼的脚掌较大
11.对密度定义式
m
V
ρ=的下列几种解释中,属于正确表达的是()
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B.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C.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正比D.密度与物体的体积、质量无关
12.小明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

实验中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始终受到沿水平方向5N 的拉力F做直线运动,如图。

水平桌面O点两侧粗糙程度不同,物体运动过程中经过M点开始计时,每经过相同时间,频闪相机会自动拍摄记录物体的位置(用虚线框表示),物体在MO段做匀速直线运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OQ段做匀速直线运动
B.OQ段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等于5N
C.MN段接触面粗糙程度比PQ段大
D.MN段承受的压强比OQ段小
二、填空题
13.如图所示是演示“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的实验装置,U型管中装有水,直径相同的a、b两管中的水静止时液面相平.如果在右端c处往装置里用力吹气,导致b管上方气流速度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 管上方的气流速度,b管与a管的水面上方形成气压差,U型管中____(选填“a”或“b”)管水面升高,如果升高端的液面比原来升高了2cm,则此时U型管底部d处左右两侧液体压强差为____Pa.(g=10N/kg)
14.北极和南极是冰雪的世界,虽然降水量很小,但那里的空气比北京的空气还要湿润,因为冰雪可以________成水蒸气.
15.气球吊着重物正在匀速上升,如果二者的总重力为100牛,它们所受空气竖直向上的托力为120牛,则它们所受的阻力大小为_______牛,方向为_____。

如果托力大小不变,改变重物重力大小,可以使气球吊着重物以原来的速度匀速下降,则重物应该增加的重力为_________牛。

16.如图所示,当向两张纸中间吹气时,纸会向中间靠拢,这个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根据这一规律可制成右图所示装置,当向塑料管B中用力吹气时,细管A中液面将会____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动”).
三、实验题
17.(8分)小明在用压强计做“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 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图)所示的情景。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 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________大气压;(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调节的方法是: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小明再作图(b)所示的检查。

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 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

(3)下表是小明同学利用如图c 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液体压强规律时所测得的部分数据
实验次数深度h/(mm) 橡皮膜在水中的方向U 型管左右液面高度差△h/(cm)
1 3 朝上 2.6
2 6 朝上 5.4
3 9 朝上8.2
4 9 朝下8.0
5 9 朝左8.2
6 9 朝右8.2
a.实验所得的数据有一组是误差较大的,其实验序号为________;
b.比较序号1、2、3 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c.比较序号3、4、5、6 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在同一深度,液体向________的压强相等。

18.(8分)下面是小王利用刻度均匀的匀质杠杆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

(每个钩码重0.5N)
(1)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图所示,在杠杆A点处挂4个钩码,则在B点处应挂_______个同样的钩码,杠杆才能在水平位置平衡。

(3)如果小王又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考虑杠杆重力的影响,发现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上拉使杠杆仍然处于水平位置平衡时,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大于_________N。

19.(8分)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同学用一块海绵、一张小桌子和一个砝码,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注意观察、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比较海绵的___________程度来确定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
(2)分析比较图甲、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当_______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分析比较图乙、丙的实验现象,丙图中小桌子倒放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受力面积大小;可以得出结论:当__________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四、作图题
20.(8分)请将上面的滑轮组以最省力的一种方法绕出来.
(______)
21.(8分)如图是一轻质杠杆,O是支点,为了使杠杆在此位置平衡,请画出在A点所施加的最小动力F及其力臂L.
五、计算题
22.(10分)如图所示,放在水平面上装满水的一溢水杯,水深为20cm。

弹簧测力计挂着重为10N的物块。

现将物块浸没在装满水的溢水杯中,静止后溢出水的质量为0.4kg(g取10N/kg)。

求:
(1)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物体的体积;
(3)物体的密度。

23.(12分)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12cm 深的水,现有一轻质弹簧,下端固定着一个正方体A,正方体A的边长为10cm、质量为0.2kg,其下表面正好与水面相平,此时弹簧伸长了1cm.弹簧受到的弹力F跟弹簧的变化量△L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1)求正方体A 的重力:
(2)向容器内缓慢加水,直至正方体A 刚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水未溢出),立即停止加水,求此时正方体A 受到的浮力;
(3)求正方体A 刚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对正方体A 的作用力(弹簧只能沿竖直方向移动);
(4)求正方体A 刚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解析】
物体A水平向右匀速直线运动,物体A水平方向上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3N(物体B对物体A施加的)、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作用,摩擦力和拉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是3N,物体A水平向左运动和水平向右运动时,压力不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不变,所以物体A水平向左运动时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也是3N,物体A水平向右匀速直线运动时,水平方向上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水平向右的拉力3N (物体B对物体A施加的)、水平向右的摩擦力3N,水平向左的拉力和水平向右的拉力、水平向右的摩擦力是平衡力,则水平向左的拉力为
f
3N+3N=6N
故选B。

2、B
【解析】
测温枪测出的人的正常体温在37℃以下,大部分人波动在36℃到37℃之间,高于37℃即为发热。

故选B。

3、B
【解析】
A.小球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且其运动的轨迹是弯曲的,所以小球不是处于平衡状态,故不受平衡力。

故A错误。

B.小球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所以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故小球受平衡力。

故B正确。

C.小球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但其运动的轨迹是弯曲的,所以小球不是处于平衡状态,故不受平衡力。

故C错误。

D.小球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增大,所以小球做加速运动,不处于平衡状态。

故不受平衡力。

故D错误。

4、C
【解析】
AB.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在水平方向受拉力和摩擦力作用,并且二力是一对平衡力,故物体受到的拉力
F1=f=15N
根据W=Fs可知,第一次物体通过的距离
s1=1
130J 15N
W
F
==2m
故AB错误;
CD.若增大拉力,而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没有改变,因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不变,仍为15N;根据W=Fs 可知,第二次物体通过的距离
s2=2
260J 30N
W
F
==2m
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5、A
【解析】
飞机加速起飞时,速度增大,高度增加,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运动的速度有关,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所以飞机的动能增加;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被抬高的高度有关,质量越大、被抬高的高度越大,重力势能越大,所以飞机的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是动能和势能之和,飞机的动能和势能都增加了,所以,飞机的机械能也增加,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6、D
【解析】
用绳子系住水桶,手拿绳子从井中提水,手对绳子有向上的拉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绳子对手产生向下的拉力,所以手受到向下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绳子.故D正确.ABC错误;
7、A
【解析】
把餐具放进冷水直至加热到水沸腾的过程中,餐具的温度升高、体积增大、质量不变,根据密度公式ρ=
m V
可知,餐具的密度变小。

故A 符合题意,BCD 不符合题意。

8、B
【解析】
A .划龙舟的船桨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A 错误;
B .剪铁皮的剪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故B 正确;
C .起重机的吊臂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C 错误;
D .吃饭时用的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D 错误。

9、D
【解析】
A .使用动滑轮,省力,费距离,但不省功,故A 错误;
B .使用省力杠杆,省力,费距离,但不省功,故B 错误;
C .使用定滑轮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力的方向,故C 错误;
D .由 1100%100%100%1W W W W W W W η=⨯=⨯=⨯++有有额总有额有
知,若额外功一定,有用功越大,机械效率越高,故D 正确。

故选D 。

10、D
【解析】
A .篆刻刀很锋利,减小了受力面积,增大了压强,故A 不符合题意;
B .安全锤一端做成锥形,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容易扎进去,故B 不符合题意;
C .针头做得很尖,减小了受力面积,增大了压强,故C 不符合题意;
D .骆驼的脚掌较大,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压强,故D 符合题意。

故选D 。

11、D
【解析】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对于确定的某种物质,它的密度不随质量、体积的改变而改变,故D 符合题意,ABC 不符合题意。

12、C
【解析】
由题意,物体在MO段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在水平方向上拉力与摩擦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即摩擦力为5N:A.频闪相机每经过相同时间自动拍摄,由图可知,相同时间内物体在OP段与PQ段运动距离不同,故做非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由图可知,OQ段物体做加速运动,故受到的摩擦力小于拉力,即小于5N,故B错误;
C.MN段物体所受摩擦力为5N,PQ段物体所受摩擦力小于5N,物体在两段对接触面的压力不变,则MN段接触面粗糙程度比PQ段大,故C正确;
D.压强等于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物体在MN段、OQ段处的压力与受力面积不变,故承受的压强相同,故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
13、小于 a 400
【解析】
由题,如果在右端c处往装置里急吹气,由于b处比a处粗,导致b管上方气流速度小于a管上方的气流速度,b管与a管的水面上方形成气压差,U型管中a管水面升高,如果升高端的液面比原来升高了2cm,则下降端比原来下降2cm,此时U型管两端的高度差为4cm,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得,此时U型管底部d处左右两侧液体压强差:p=ρgh=1.0×103kg/m3×10N/kg×0.04m=400Pa.
14、升华
【解析】冰雪虽为固态,但可以升华,直接由固态变为气态,所以两极地区降水量很小,但冰雪的升华可以为空气中补充大量的水蒸气。

故答案为:升华
点睛:重点是物态变化过程的判断,从两种状态可以很容易看出物态变化的过程,另外要知道冰雪升华在任何温度下都会进行。

15、20 竖直向上40
【解析】
[1][2]气球吊着重物正在匀速上升,此时它们受到的空气阻力f方向竖直向下。

将气球和重物看成一个整体,则它们受平衡力作用,二者的总重力G为100牛,它们所受空气竖直向上的托力F为120牛,则:
F=G+f,
所以
f=F-G=120N-100N=20N。

[3]托力大小不变,改变重物重力大小,当气球吊着重物以原来的速度匀速下降时,空气对它们的阻力大小不变,但方向变为竖直向上。

则此时重物的重力为:
G′=F+f′=120N+20N=140N,
所以重物增加的重力为:
△G=G′-G=140N-100N=40N。

16、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上升
【解析】
当向两张纸中间吹气时,纸会向中间靠拢,是因为当向下垂的两张纸中间吹气时,中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增大,压强减小;使纸受到向内的压强大于向外的压强,即受到向内的压力大于向外的压力而向中间靠拢,此说明气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当向塑料管B吹气时,细管A的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所以,细管A中的液面在烧杯液面上方的大气压的作用下会上升.
三、实验题
17、大于压强计的气密性不好 4 同种液体,深度增加,液体压强增加各个方向
【解析】
第一空.当压强计的橡皮膜没有受到压强时,U形管中液面应该就是相平的,若U形管中的液面出现了高度差,就说明软管中的气体压强大于大气压,在压力差的作用下,U形管中的液面出现高度差;
第二空.若压强计的气密性不好,软管中的气体和大气相通,等于大气压强,橡皮膜受到压强时,软管内的气体压强不会发生变化,U形管中的液面就不会出现高度差;
第三空.a.在金属盒的深度相同时,U型管中液面应相同,实验3、4、5、6深度相同,第4次U型管高度差不同,误差大;
第四空.b.在1、2、3次实验中,金属盒深度不同,U型管中液面差不同,说明同种液体中,深度增加,液体压强变大;
第五空.c. 比较序号3、4、5、6 的实验数据,在同一深度处,金属盒的朝向不同,但压强相同,说明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18、右63
【解析】
(1)杠杆静止时,杠杆左端下沉,说明右端偏高,平衡螺母需向右调节;(2)设杠杆每个格的长度为L,每个钩码的重力为G,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 A L A=F B LB,4G•3L=F B•2L,解得F B=6G,需挂6个钩码.(3)若不计杠杆的重力,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向上L向上=F向下L向下,F′•3L=3G•6L,解得F′=6G=6×0.5N=3N,由于杆的重心在杆的中点,方向竖直向下,重力与钩码同时使杠杆向逆时针方向转动,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大于3N.
【点睛】
(1)在调平杠杆平衡时,杠杆的哪端高,平衡螺母要向哪端移动;(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计算出在B点挂的钩码个数或拉力的大小;(3)若杠杆的支点在杠杆的中点处,此时重力恰好作用在支点,若不在中点,此时杠杆的平衡会受重力的影响,根据重力的方向判断出重力是使杠杆向哪个方向转动,从而判断出测量结果偏差.
19、凹陷程度(形变程度)受力面积增大压力
【解析】
第一空.压力作用效果用物体形变大小来反映,实验中通过比较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作用效果大小;
第二空.比较图甲、乙的实验现象可知,受力面积相同,乙图中压力较大,海绵的凹陷程度较大,压力作用效果较明显,可以得到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第三空.比较图乙、丙的实验现象,丙图中小桌子倒放时受力面积增大;
第四空.乙、丙两图中,压力相同,乙图中受力面积小,海绵的凹陷程度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可以得到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四、作图题
20、
【解析】
从动滑轮的挂钩开始依次绕绳子,最后有五段绳子承担物重,这就是最省力的绕法。

如图所示。

21、
【解析】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当动力最小时,就是动力臂最大时,最大的力臂就是动力的作用点与支点的连线的线段,动力通过力的作用点与动力臂垂直,如下图所示.
五、计算题
22、(1)6N (2)4×10-4m 3(3) 2.5×103kg/m 3。

【解析】
(1)物块受到的浮力:0.4kg?10N /kg =4N F G m g===浮排排,由称重法求浮力可知弹簧测力计读数:10N -4N =6N F G -F ==浮 ;
(2)因为物块浸没,所以V 物=V 排,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33-434N =10kg /m ?10N /kg
4?10m F V V ρg ===浮物排水 ; (3)物体的质量为10N =1kg 10N /kg G m g == ,物体的密度为33-43 2.5?10kg /m 4?10m
1kg =m ρ=V = 。

23、(1)2N (2)10N (3)8N (4)1500pa
【解析】
(1).正方体 A 的重力为:
=0.2kg 10N/kg=2N G mg =⨯;
(2).正方体 A 刚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等于正方体的体积,即:
3-33==10cm =110m V V ⨯排正方体()
此时正方体 A 受到的浮力为:
33-33==110kg/m 10N/kg 110m =10N F gV ρ⨯⨯⨯⨯浮水排;
(3).A 受到的浮力为10N ,方向竖直向上;A 受到的重力为2N ,方向竖直向下;
所以弹簧对正方体 A 的作用力为:
10N-2N=8N A F F G =-=浮;
方向竖直向上.
(4).当向容器内缓慢加水时,弹簧会由伸长1cm 到恢复原长,此时弹簧的压缩量为:1cm L =; 由图乙可知,F =8N 时,弹簧的压缩量4cm L '=,
所以正方体A 刚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水上升的高度为:
10cm+1cm+4cm=15cm h L L L =++'=正方体;
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为:
333=110kg/m 10N/kg 0.15m=1.510pa p g h ρ∆=∆⨯⨯⨯⨯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