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80后”青年的社会认同及影响因素分析
“80后”新生代社会认同与社会建设参与现状研究——以河南8个城市的调查数据为例

出较 高认 同。
6 职业认 同。职业认 同是指一个人从 内心认 为 自 .
一 圭 窒塑 坌 皇堑
( 一)社会认 同现状
己从 事 的职业 有价值 、有 意义 ,并能从 中找 到乐趣 。
职业认 同的内容包含 :职业能力 、职业意义 、职业人
20 — 0 0元 9 %,30 00 30 . 9 00元 以上 67 . %。用 ssl. ps6 0
的社会认同与社会建设参与现状及二者之间的相关关
系,以期为国家在提升 “0 8 后”新生代社会认 同、
促 进 “0后 ”新 生代社 会建 设参 与 的政策制 定 提供 8 实证性的支持 。
本研究使用的数据来 自国家社会科学研究项 目
“8 后 ’新生代社会认 同与社会 建设参 与研究 ” ‘0 ,这 是 由河南 师范大 学青少 年 问题研究 中心 于 2 1 0 0年 7 月在河南省境 内 8 个城市组织实施 的问卷调查 。在每
所在地社会 的有机 团结 和全 面发展 ,实现其 积极 社会
现状8o后新生代由于自身具有不同于前人的新的时代特质使得他们与父辈的社会认同产生了错位或一壅皇冲突这必然会对他们介人社会建设的思想模式产生影响当他们成为社会建设的主导力量后必将给本研究使用的数据来自国家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我国的社会建设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h—Zh n D o lS l eg i Ya a n
现 出建制性 边缘 化危机 ,他 们 的社会 认 同与社 会建 设 参与之 间 的关 系并 不显
著。
关键 词 : “0 ”新生代 ;社 会认 同;社会 建设参与 ;现状 8后
研究论文:新时代青少年社会化存在的问题及因素分析

149486 社会其它论文新时代青少年社会化存在的问题及因素分析一、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全国六类重点青少年群体研究报告》显示,新时代中国青少年社会化总的来说是积极向上的,但在转型期这个复杂的过程时期,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待解决,下面是转型期青少年出现的几个典型问题。
(一)自我认识不够准确。
青少年因为年龄的限制,他们的心理仍然处于断乳期,心智非常的不成熟,对成长过程中的遇到的问题想的过于简单化、理想化,对于自己,认识不够准确,有些自信甚至自我膨胀,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身上的优点和缺点,特别是许多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足够的管理、控制能力,既不会照顾自己又不会顾及他人,缺乏集体意识,这些都会使青少年在同他人交往过程中造成困难。
此外,现在的青少年从小到大有父母和祖辈们的呵护,成长道路顺风顺水,一旦遇到挫折,极有可能会一蹶不振,在自己成长经历中留下极大阴影。
青少年的成长非常关键,只有学会正确认识自己,才能不被社会上的消极因素影响,遇到困难时给自己带来希望,顺利成长。
(二)价值观念存在偏差。
转型期的中国在高速经济。
发展的同时,国内外的意识也随之而来,这些都给社会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首当其冲的就是价值观念的功利化,正如上面调查研究所知,许多青少年已经有了功利化趋势,部分青少年的行为远远超过了他们这个年龄段所应该具有的,部分青少年表现出了对金钱和关系的极大崇拜,网络上多次出现“炫富”、“拼爹”的内容,而且他们的语言、行为、谈吐也显得相当成年化。
青少年时期是人成长的重要阶段,而上述这些都是因为他们缺乏正确的是非判断能力,而使价值观形成的偏差,这些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极为不利,甚至受到国外资产阶级价值观念的影响,这些危机关系民族的兴衰。
(三)信息鉴别能力较弱。
根据之前统计分析,目前中国上网的青少年比例已经非常之大,这说明当代青少年基本都能使用现代化通信工具,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大众传媒特别是网络的信息安全问题,现在的社会方方面面都有网络的影子,比如普遍使用的网络用语、火星字、口号等。
社会学角度看当代青年群体

社会学角度看当代青年群体当代青年群体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群体,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青年群体有着独特的社会属性和价值观念,不同年代的青年群体也存在着差异。
下面就让我们从几个方面来探究当代青年群体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一、社会属性1.经济状况:当代青年群体的经济状况相对较好,随着经济的发展,多数年轻人都能够获得普通教育和进入职场的机会。
在生活方式方面,他们越来越注重品质、文化、休闲娱乐和旅游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
2.文化背景:当代青年群体接受了更为广泛和多元的文化,他们喜欢追求新鲜感、创新和个性化。
与传统的文化观念不同,他们反感一成不变的东西,更喜欢多元、丰富和具有个性化的文化体验。
3.社会责任感:当代青年群体普遍具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以个人的行动来推动社会变革。
他们在环境保护、反贪反腐、反战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具有较高的社会参与度。
二、价值观念1.消费观念:当代青年群体有一定的消费习惯和风格,他们注重品质、文化和服务,不再追求单纯的物质享受。
他们更加倾向于消费那些能够提供个性化服务和体验的品牌,反对公式化、标准化和拼命赚钱的商业行为。
2.对工作的态度:当代青年群体注重的不仅是自己的职业发展,还关注工作的意义和社会价值。
他们追求有意义和贡献的工作,而非单纯追求物质利益。
他们希望能够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推动社会进步。
3.社交方式:当代青年群体比较看重网络社交,各种社交应用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传统社交方式对比,他们更加注重多元和跨界的社交模式,追求真实、积极、开放的社交环境。
三、发展趋势1.多元化:当代青年群体表现出多元、多变的特点。
他们走出传统教育和工作模式的限制,朝向更为多元化的发展方向。
未来,这些多元的发展趋势将被更加突出的展现出来。
2.自主性:当代青年群体具有较强的自主性,他们在面对挑战和困境时,更加善于通过自己的力量或者协同合作来解决问题。
新时代青少年社会化存在的问题及因素分析

新时代青少年社会化存在的问题及因素分析【摘要】在新时代,青少年社会化面临诸多问题。
首先是社交网络的影响,青少年沉迷于虚拟世界,影响现实社交能力。
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家庭关系紧张或缺乏父母关注会给青少年带来负面影响。
学校教育体系的影响表现在应试教育导致学生缺乏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风气的影响使得青少年易受负面价值观的影响。
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则是青少年普遍存在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综合认识新时代青少年社会化问题的根源,我们需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关注,提出更多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与保障。
【关键词】关键词:新时代、青少年、社会化、问题、因素分析、社交网络、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风气、心理健康、对策建议、展望1. 引言1.1 新时代青少年社会化存在的问题及因素分析新时代青少年社会化存在的问题及因素分析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社会化问题逐渐凸显,这些问题不仅涉及到个体的成长和发展,也与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密切相关。
在当今社会,社交网络的影响日益显现。
青少年在社交网络上暴露于各种信息和影响之下,易受到虚拟世界的干扰和影响,存在社交孤立、沉迷网络等问题。
与此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家庭是青少年最主要的成长环境,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方式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
除了家庭教育环境,学校教育体系的影响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学校不仅是学习的场所,更是社会化的重要载体。
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教育理念会影响学生的认知和行为,进而影响其社会化能力的培养。
社会风气对青少年社会化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社会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对青少年的行为方式和认知模式有着重要的塑造作用。
心理健康问题也是制约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会面临着各种心理压力,心理健康问题的存在会影响其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关系。
新时代青少年社会化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影响因素,只有深入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和社会和谐发展。
社会学论文当代青年自我认同的本体透视与纠偏

社会学论文当代青年自我认同的本体透视与纠偏当代青年自我认同的本体透视与纠偏引言:自我认同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是一个人形成自我概念的基础。
在当代社会,青年群体的自我认同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家庭环境、教育背景、社交媒体等。
然而,由于信息爆炸和社会变迁的加剧,青年自我认同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惑。
本文将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当代青年自我认同的本体透视与纠偏。
一、家庭环境对青年自我认同的影响家庭是个体成长的第一社会环境,对青年的自我认同起着重要作用。
在传统家庭中,父母往往扮演着权威和指导者的角色,他们的期望和价值观会对青年的自我认同产生深远影响。
然而,在现代社会,家庭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变化,父母的期望和价值观也出现了多样化。
这种多样性既给了青年更多自由选择的机会,也增加了他们自我认同的困惑。
二、教育背景对青年自我认同的影响教育是社会传承文化和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对青年的自我认同具有深远影响。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校往往强调知识传授和规范行为,这种模式容易导致青年在自我认同中产生焦虑和迷茫。
然而,在当代社会,教育模式正朝着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这为青年提供了更多自我认同的可能性。
三、社交媒体对青年自我认同的影响社交媒体的兴起给青年的自我认同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
通过社交媒体,青年可以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生活和观点,获得他人的认同和赞同。
然而,社交媒体也容易造成虚假的自我呈现和社会比较,使青年对自我认同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和焦虑。
因此,青年在使用社交媒体时应保持理性思考,不盲目追求他人的认同。
四、本体透视与纠偏当代青年自我认同的困惑和偏差需要通过本体透视来纠正。
本体透视是指个体对自我认同的深入思考和反省,以寻求真实的自我。
青年应该从内心出发,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和兴趣,不盲从他人的期望和评价。
同时,青年也可以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了解不同观点和经历,拓宽自己的认知边界。
结语:当代青年自我认同的本体透视与纠偏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
浅谈影响青少年成长的社会因素

浅谈影响青少年成长的社会因素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我对连云港及周边的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成长影响作了调研与分析,以期抛砖引玉,引起社会对青少年成长的关注。
一、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亟待解决青少年成长,学校教育很重要,但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影响巨大,其中社会环境对青少年成长的消极影响越来越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社会不良倾向严重侵蚀着青少年的肌体。
这些倾向表现在,社会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及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无时不在侵蚀着广大青少年的肌体;网吧、游戏机室等青少年活动的场所,是导致学生沉迷网络,甚至成为传染疾病的直接病源;部分报刊、电视和音像等宣传媒体渲染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导致一些青少年模仿港澳台的黑社会组织拉帮结伙甚至实施抢劫、盗窃、敲诈勒索、寻衅滋事等犯罪行为,严重影响着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二)畸形家庭的增多使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失去了良好的家庭教育。
留守孩子增多,离婚家庭的比例逐年攀高。
一所农村学校某年级160名学生,单亲家庭或再婚家庭、留守子女高达89名。
这些青少年的家庭教育问题十分突出,我们的中小学校对留守子女给予了很多的关怀,学校对这些学生登记造册,教师也给予很多关心和帮助。
但这些学生走出校园后,一般靠家中的老人或亲戚来照顾,畸形的家庭教育必然导致扭曲的人生轨迹。
(三)一些地方重视经济的发展,忽视了精神文明的建设。
不可否认,学校是青少年成人成才教育的主阵地,但社会是一个大染缸,社会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影响越来越突出,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后约束力减小,社会上的一些消极因素,极易影响一些青少年走向歧途。
调查显示,一是部分青少年人生目标功利化,22%的青少年把人生目标定为成名成家、升官发财;二是部分青少年私欲膨胀,以自我为中心。
20%的青少年崇尚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信奉宁可我负他,不可他人负我;三是少数生活态度消极,理想信念缺乏。
《80后思想和现状浅析5400字(论文)》

80后思想和现状浅析目录引言 (1)1 80后思想和现状的心理界定 (2)1.1 80后的消费心理 (2)1.2 80后消费心理的情绪类型 (2)2 80后思想特征 (3)2.1 80后员工的优点 (3)2.2 80后工作后性格缺陷 (3)2.3 80后工作后的压力 (3)3 转变对80后的管理观念措施 (4)3.1 80后的心理检测 (4)3.2 80后换工作频繁问题的原因 (5)4 反思:如何评价80后的思想道德行为水平 (6)结论 (6)参考文献 (6)引言现有研究成果表明80后一代人思想道德发展水平较为关注,由于当代社会中80后为主题,我们不妨做以下总结:其一80后普遍表现出思想开放活跃,乐观进取,张扬的个性,多数人热爱社会主义制度以及理想信念鉴定,主流向好,但少数人表现出模糊认识或者不认同的态度,其三价值取向明显表现出多元化,务实,功力特点。
其四,网络生活是这个群体的常态生活工具,习惯于网络上表达自己的主张,张扬另类,意识并以之挑战传统,伸张和获取自己的主题快乐权力80后一代人人格上比较独立独立意识比较强,自我效能感强,但以流与自我中心主义里。
1 80后思想和现状的心理界定80后心理学与经济学两个学科的融合,20世纪70年代以来,卡尼曼和特维斯基等人从心理和行为的角度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规律,开创了行为决策学和行为经济学,试图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传统经济理论假设进行修正,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很多分支。
各心理学分支均能为理解消费者行为提供某些帮助。
比如,生理心理学中通过测量脑电波的变动,就可以探测消费者对广告的反应;另外一些心理学家则通过研究记忆机制来了解消费者是如何对信息予以加工和处理的。
运用心理学方法有助于了解很多消费行为与现象,如广告如何才能获得消费者的注意,广告主如何才能发出便于记忆的广告信息,哪些因素促使消费者购买某些产品和寻求某类体验活动,哪些因素导致消费者在购买决策上的差异,等等。
80后人群分析报告

80后人群分析报告导言本报告旨在对80后人群进行全面分析,以便了解他们的特征和行为习惯。
通过对他们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满足他们的需求,为市场营销和产品开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 人口统计数据80后人群是指出生于1980年至1989年之间的人群。
根据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中国的80后人群约占总人口的15%。
具体的人口统计数据如下:•性别比例:男性占比51%,女性占比49%。
•年龄分布:1982年至1984年之间出生的人数最多,占总80后人群的30%。
•地域分布:80后人群主要分布在一线和二线城市,占总人数的60%。
2. 教育背景80后人群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接受高等教育程度最高的一代人。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80后人群中有超过70%的人拥有本科以上学历。
他们在教育背景方面的特点有以下几点:•留学经历:约有10%的80后人群有过留学经历,其中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是最受青睐的留学目的地。
•研究生学历:约有30%的80后人群持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其中经济学、管理学和计算机科学是最热门的专业。
3. 职业发展80后人群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见证者和受益者,他们在职业发展方面有以下特点:•创业意愿:相对于其他年龄段的人群,80后更加倾向于创业。
调查数据显示,约有40%的80后人群表示有过创业经历或有意向创业。
•互联网行业:80后人群在互联网行业有较高的从业率,约占该行业总从业人数的30%。
这主要得益于80后人群对新技术的敏感度和创新精神。
4. 消费行为80后人群对消费的态度和行为习惯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收入水平、家庭状况和个人价值观。
以下是80后人群在消费行为方面的一些特点:•网购热度:80后人群是中国网购的主力军,约有70%的80后人群在过去一年中有过网购经历。
他们更加注重购物的便捷性和个性化。
•品牌忠诚度:80后人群在品牌选择上较为注重品质和口碑,大部分人会对自己喜欢的品牌保持长期忠诚。
•旅游消费:80后人群热衷于旅游,他们愿意花费较多的时间和金钱去体验不同的旅行方式和目的地。
青年人的社会认同与个人身份800字

青年人的社会认同与个人身份800字青年人的社会认同与个人身份在当今社会,青年人的社会认同与个人身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青年人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认同与身份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发展,还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一、青年人的社会认同青年人的社会认同是指他们在社会中形成的自我认知和归属感。
在多元化的现代社会,青年人面临着多种文化、价值观和信仰的冲击,这使得他们的社会认同更加复杂和多样化。
首先,教育对青年人的社会认同具有重要影响。
学校作为青年人成长的主要场所,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民族认同。
通过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民族历史教育和国家意识教育,帮助青年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社会环境对青年人的社会认同也具有重要影响。
在现代社会中,网络媒体和社会舆论对青年人的思想观念产生深远影响。
我们应当加强网络监管,防止不良信息对青年人的思想观念产生消极影响。
同时,我们还应当鼓励和支持青年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通过实践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二、青年人的个人身份青年人的个人身份是指他们在社会中形成的个人特征和个性特点。
在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中,青年人的个人身份也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点。
首先,家庭对青年人的个人身份具有重要影响。
家庭是青年人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的教育方式、家庭氛围等都会对青年人的个性特点产生深远影响。
我们应当注重家庭教育,通过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提高父母的教育素养等方式,帮助青年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个性特点。
其次,职业对青年人的个人身份也具有重要影响。
在选择职业时,青年人应当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选择,并努力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
同时,我们还应当鼓励和支持青年人在不同领域中尝试和探索,通过实践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结论总之,青年人的社会认同与个人身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我们应当注重培养青年人的文化自觉和民族认同,加强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同时鼓励和支持青年人在不同领域中尝试和探索,通过实践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最后我们还应当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保护和支持青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和社会融入让他们成为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才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青春力量不断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80后”新生代的社会认同建构与社会建设参与

笔 者认为 , 会建 设指顺应社 会发展趋势 , 循 社 遵
一
、
社会 发展规 律 , 有组 织、 目的、 有 有计 划地动 员各 种
社会力量 , 社会领域从事 的各项建设。 在
( )社 会建设 一 ( )社会 认 同 二 1 .国外社 会认 同研究 的梳理 社 会 认 同理 论作 为 群体 关 系研 究 中最 有影 响
目前 , 会建 设 的研 究有 两 大 主线 , 是 以波 社 一
拉 尼为代 表 的 “ 动社 会 能 的研 究 , 二是 以葛 兰西为
收稿 日期 :2 1.90 0 00 .l 基 金 项 目:国家 社 会 科 学 基 金 项 目资助 (9 S O 9 0B H 1) 作 者 简介 :高 中建 (9 2 , , 南 南 阳人 , 16 一) 男 河 河南 师 范大 学 青 少 年 问题 研 究 中心 教 授 , 士 生 导 师 。 硕
在着相互的 内在逻辑 和机理。抽样调查数据表 明,8 后 “0 新生代存 在着积极的社会认 同, 然而社会建设参 与现
状并不乐观, 因此 , 要 建 立 合 理 有 效 的 参 与体 制 与机 制 , 通 过 社 会 制 度 、 义 系 统 、 会组 织 等 方 面促 进 他 们 需 并 意 社
Vo.0 N . 1 o6 1
De. 0 0 c 2 1
“0后 " 生代 的社 会认 同建构 与社会建设参与 木 8 新
高 中 建
(河南 师范 大 学 青 少 年 问题 研 究 中心 ,河 南 新 乡 4 3 0 ) 50 7
摘
要 :从 “ 体 一 社 会 ” 域 情 境 、 会 运 行 系 统 看 , 8 个 场 社 “0后 ” 生 代 社 会 认 同建 构 与社 会 建 设 参 与之 间确 实存 新
青少年社会认同危机

青少年社会认同危机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非常关键的阶段,这个阶段的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同时也在不断探索自我、建立自我认同。
然而,在当今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交媒体的普及,青少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社会认同危机。
本文将探讨青少年社会认同危机的成因、表现以及如何有效地帮助他们建立积极健康的社会认同。
成因分析青少年社会认同危机的成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社交媒体影响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青少年在虚拟世界中接触到大量信息和各种社交互动。
然而,社交媒体上存在着大量的虚假信息、标准化美好生活展示,这容易让青少年产生自我认同焦虑,觉得自己与他人存在差距,从而导致社会认同危机。
2. 家庭教育方式家庭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社会化环境之一。
家庭教育方式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社会认同建立。
如果家庭教育缺乏沟通、理解和支持,青少年可能感到孤独、无助,进而产生社会认同危机。
3. 学校环境压力学校作为青少年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问题都可能对青少年的社会认同产生负面影响。
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的学习环境下,一些青少年可能因为无法达到外界期望而感到自卑和挫败,加剧了社会认同危机。
表现特征青少年社会认同危机的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自我否定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出现消极情绪,怀疑自己能力和价值,产生自我否定情绪。
2. 社交障碍对他人产生不信任感、回避社交活动、缺乏亲密关系等表现,导致与他人隔阂。
3. 行为问题出现攻击性行为、逃避行为、沉迷网络等问题行为,表现出对现实生活的逃避和不适应。
应对策略针对青少年社会认同危机,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帮助他们建立积极健康的社会认同:1.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和家庭应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心理韧性。
2. 提供情感支持家长和老师应给予青少年充分的情感支持和理解,在他们遇到困难时给予及时帮助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被关爱和支持。
青年群体在社会中的地位与影响力

青年群体在社会中的地位与影响力青年群体是一个国家和社会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群体之一。
随着时代的变迁,青年群体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逐渐得到提升。
本文将从教育、就业、社会参与和专业领域等方面探讨青年群体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教育方面在教育领域,青年群体占据着重要地位。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青年学子享有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机会。
高等教育的普及使得更多的青年人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近年来,青年群体在国际和国内学术界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们的研究成果和创新思维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从而提升了青年群体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二、就业方面就业是青年群体在社会中发挥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就业市场呈现出多元化和竞争激烈的特点。
青年群体作为最年轻、最富激情和最有活力的一群,他们在就业市场上具有独特优势。
他们接受过较高水平的教育,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
许多青年群体通过自主创业,成为了创新创业的中坚力量,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三、社会参与方面青年群体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等,提高了自身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现代社会各界对青年群体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在社会组织和公共政策制定中,越来越多地听取和采纳了青年群体的意见和建议。
青年群体通过社会参与,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为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四、专业领域方面青年群体在专业领域中展现出优秀才华和创造力,对行业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在科技领域,越来越多的年轻科学家和工程师通过自己的研究和发明,为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文化艺术领域,青年艺术家和文化创作者通过自己的创作和表演,传递着青春力量,引领时尚潮流。
青年群体在专业领域的发展成就不仅提高了其自身的地位,也为整个社会的进步创造了更多的价值。
总结起来,青年群体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正不断提升。
教育的普及使得青年人接受更优质的教育;就业市场的活力使得青年群体成为创新创业的中坚力量;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提高了青年的社会地位;在专业领域中展现出的才华与潜力使得青年群体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社会认同的形成与影响因素

社会认同的形成与影响因素在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社会认同。
社会认同是指个体对于自身身份、归属和价值观的认同。
它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建立和维系归属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认同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经历、群体归属和社会环境等。
首先,个人经历是社会认同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个体的经历和亲身经历通常会对其社会认同产生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例如,一个人在童年时期可能经历了种族歧视的伤害,这种经历会影响他对于自己民族身份的认同。
同样,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接受的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影响也会对其社会认同产生重要影响。
教育的内容和价值观会对个体的认同意识产生深远的影响,塑造他们的社会认同。
其次,群体归属也是塑造社会认同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个人所属的群体、社会团体和社交网络会对其社会认同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例如,一个人可能因为出生在一个特定的地方而对该地的文化和价值观产生认同感。
同时,群体归属也可以通过与特定社交群体互动来塑造个体的社会认同。
通过与同侪的互动,个体可以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和共享价值观,进而产生共同的社会认同。
另外,社会环境也是社会认同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社会环境包括文化传统、媒体和社会价值观等。
文化传统是一个社会共同的信仰和实践的集合,它规定了社会成员之间的行为模式和价值观。
文化传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通过社会化过程逐渐塑造个体的社会认同。
媒体是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它可以通过塑造公众舆论和价值观来影响个体的社会认同。
社会价值观是社会对于什么是好与坏、对于行为规范和期望的共同看法。
社会价值观的变化和演变会直接影响个体的社会认同。
最后,个体的社会认同不仅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个人的社会认同可以激发集体行动和社会变革,促使社会进步和公平。
例如,一些受到特定社群歧视的人可能会积极争取平等权益,通过集体行动来改变社会的不公正现象。
综上所述,社会认同的形成与个人经历、群体归属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密不可分。
青少年自我认同的形成和影响因素

青少年自我认同的形成和影响因素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形成自我认同的重要阶段。
在这一阶段,青少年开始探索自我身份并试图了解自己与社会的关系。
自我认同的形成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身体和性别特征、亲友关系、学校环境、文化价值观等等。
本文将探讨青少年自我认同的形成过程,并分析影响自我认同的因素。
一、身体和性别特征对自我认同的影响在青少年期,身体和性别特征对自我认同起着重要的作用。
身体发育和性别意识的增强,使青少年开始思考自己是谁,与别人有何不同。
对于男性青少年来说,他们可能会寻求体力上的优势和独立性,因为这些特征在男性社会中被强调。
而女性青少年可能会追求外貌上的吸引力和社交能力,因为这些特征在女性社会中被看重。
二、亲友关系对自我认同的影响亲友关系在青少年的自我认同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家庭环境和父母的期望对青少年的认同感和自尊心产生深远的影响。
亲友关系中的支持和理解使得青少年能够建立积极的自我认同。
同时,当亲友关系存在冲突和不和谐时,青少年可能会感到困惑和不安,阻碍了理解和接纳自我的过程。
三、学校环境对自我认同的影响学校环境是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对自我认同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学校提供了学习和社交的框架,通过学习活动和与同伴的互动,青少年逐渐建立社会角色和身份认同。
教师的指导和同学的认同也是青少年自我认同的关键因素。
同时,学校环境中的歧视和排斥对青少年的自我认同产生负面影响,使得他们感到不被接受和孤立。
四、文化价值观对自我认同的影响文化价值观是青少年自我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对个体的身份认同和行为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
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观和期望,这些价值观塑造了青少年的自我认同。
文化背景对性别角色、职业选择、婚姻观念等方面的认同具有强烈的影响力。
青少年在不同文化背景下,面临着融入主流文化和保持传统文化的困扰,这对自我认同形成产生复杂的影响。
总结而言,青少年自我认同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过程,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
青少年的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

青少年的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是青少年发展过程中两个重要的方面。
自我认同指的是个体对自己的价值观、需求和特点的认识和接受程度,而社会认同则是指个体对所处社会群体的接纳和认同程度。
青少年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两者相互作用既可以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可能导致问题的产生。
一、自我认同的形成青少年的自我认同是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自我认同的形成与个体的基因、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首先,个体的基因对自我认同的形成起着一定的影响。
个体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遗传因素会对其自我认同产生影响。
其次,家庭教育对自我认同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和教育方式会影响他们对自我的认识和接受程度。
家庭环境中的沟通、支持和鼓励,能够促进青少年建立积极的自我认同。
再次,社会环境对自我认同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同伴间的交往、学校的教育、社会的价值观等因素都会对青少年的自我认同产生影响。
社会对个体的期望、评价和认同程度也会影响青少年对自我的认识和接受程度。
二、社会认同对自我认同的影响社会认同是指个体对所处社会群体的接纳和认同程度。
社会认同对青少年的自我认同产生重要的影响。
首先,社会认同可以促进青少年对自我的认识和接受。
社会认同是通过同伴间的交往和社会群体的认同来实现的。
当青少年感到被社会接纳和认同时,他们会更加自信和满意,从而形成积极的自我认同。
其次,社会认同对青少年的行为和心理发展产生影响。
社会认同是青少年建立自我身份和定位的重要依据。
当青少年在所处的社会群体中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时,他们会更加愿意接受群体中的规范和价值观,并且愿意为其付出努力。
然而,社会认同也可能对青少年的自我认同产生负面的影响。
当社会群体中存在偏见、歧视等不利于个体发展的因素时,青少年可能会面临自我认同的危机。
他们会感到自己与社会的不适应,产生自卑和焦虑等问题。
三、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的平衡为了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需要找到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的平衡点。
社会认同对社会影响力的影响研究

社会认同对社会影响力的影响研究社会认同是指个人对待自身所属社群的认同感和认同程度。
社会影响力是指个人或团体对社会的影响能力。
社会认同对社会影响力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社会认同对社会影响力的影响,并分析其中的关联和原因。
一、社会认同对社会影响力的积极影响社会认同对社会影响力具有积极的影响。
当个人对于自己所属社群的归属感强烈时,他们更愿意参与社会活动,并主动与他人互动。
这种积极的参与态度增加了他们对社会的影响力。
例如,如果一个人对于某个慈善组织具有强烈的社会认同感,他会主动参与该组织的活动,大力宣传该组织的理念和目标,从而扩大该组织的影响力。
另外,社会认同还能够激发个人更强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
当个人对于自己所属社群的认同感强烈时,他们会更加关心社群的发展和福祉。
通过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他们能够以自己的力量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这种责任心和奉献精神使得他们能够在社会中起到示范和引领的作用,进而增强了个人的社会影响力。
二、社会认同对社会影响力的负面影响然而,社会认同对社会影响力也存在负面影响。
当个人高度认同自己所属的社群时,他们可能会对其他社群持有偏见和歧视。
这种偏见和歧视会导致对其他社群的不公正对待,从而影响了个人的社会影响力。
例如,如果一个人对于某个种族或文化群体存在偏见,他可能会因此对其进行歧视,造成社会分裂和不和谐。
此外,过度强调个人社会认同也容易导致排他性思维。
当个人过于关注自己所属社群的利益和权益时,他们可能忽视了其他社群的需求和利益。
这种排他性思维限制了个人的社会影响力的扩大,而且也容易引发社会冲突和矛盾。
三、社会认同与社会影响力的关联和原因社会认同与社会影响力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
个人的社会认同感会影响他们对社会的态度和行为,进而影响他们的社会影响力。
社会影响力作为个人的一种资源,可以通过社会认同来获取和增强。
社会认同对社会影响力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社会认同强化了个人对于社群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为什么年轻人更容易受到社会价值观的冲击

为什么年轻人更容易受到社会价值观的冲击年轻人作为社会的主力军,在现代社会中更容易受到社会价值观的冲击。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年轻人更易受到社会价值观冲击的几个原因,并分析其影响和应对方法。
一、信息时代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年轻人面临着海量的信息输入。
社交媒体、新闻和网络平台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其中蕴含着许多对年轻人来说新颖而富有吸引力的观点。
年轻人常常通过社交媒体接触到各种观点,而这些观点可能与他们的传统价值观存在冲突,从而对其产生冲击。
二、群体认同感的追求年轻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渴望被社会接纳和认同,因此更加注重与周围同伴的群体认同感。
他们倾向于追随主流潮流,追求与他人的共性,从而更容易受到社会价值观的影响。
例如,当某个观点在社交媒体上被大量讨论和推崇时,年轻人往往会受到群体行为的影响,从而改变自己原本的价值观。
三、教育体制的变革随着教育体制的变革,年轻人接受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传统教育中,家庭和学校往往是传递价值观的主要渠道。
然而,随着新时代的来临,传统的家庭和学校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而社交媒体等新兴媒介则成为了年轻人获取信息和价值观的主要途径。
这使得年轻人更容易受到社会价值观的冲击。
四、经济发展和消费主义的冲击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消费主义观念的普及,使得年轻人面临着巨大的物质诱惑。
社会上普遍追求物质享受和个人成功,这种价值观对年轻人产生强烈的冲击。
年轻人常常被社会对成功的定义所左右,这种定义往往是基于物质和表面的因素,而忽略了内在的人格和精神价值。
这导致年轻人更容易受到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产生焦虑和迷茫。
对于年轻人更容易受到社会价值观冲击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应对:一、加强教育引导教育部门应当加强对年轻人的教育引导,培养他们对于价值观的独立思考和分辨能力。
提供全面而客观的教育内容,帮助年轻人理解和接受不同的价值观,并且鼓励他们形成自己的独立思想。
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鼓励家庭对年轻人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传递正确的价值观。
年轻人为什么更容易受到社会观念的束缚

年轻人为什么更容易受到社会观念的束缚在当今社会,年轻人更容易受到社会观念的束缚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尽管我们生活在一个自由开放的时代,但社会观念仍然对年轻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本文将从教育、家庭、媒体等多个方面探讨年轻人为何更容易受到社会观念的束缚。
一、教育影响教育对于每个人的成长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它对塑造个体价值观和世界观有着重要影响。
年轻人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常常受到传统价值观念的灌输,这些价值观念与社会观念紧密相连。
学校教育注重对知识的传授,但却较少关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这种教育方式容易使年轻人变得保守,注重遵循传统观念,而容易受到社会观念的束缚。
二、家庭因素家庭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最早接触到的社会环境,家庭观念往往对年轻人的影响深远。
在传统观念较为浓厚的家庭中,父母往往对子女的言行进行限制,这种限制使得年轻人更容易受到传统社会观念的束缚。
因为家庭是一个孩子形成基本观念的场所,不少年轻人在面对社会观念时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难以解脱束缚。
三、媒体与社交网络媒体和社交网络在当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塑造社会观念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年轻人对媒体和社交网络的过度依赖使他们更容易受到社会观念的束缚。
媒体渲染的美好形象和价值观往往会让年轻人对自身形象和行为产生怀疑和不满。
另外,社交网络上的舆论压力和追求热点事件的冲动,也让年轻人更加易受社会观念的影响。
四、人际交往压力年轻人在社会交往中难免会面临各种压力,尤其是由于社会观念对外表、地位、职业选择等方面的要求,更容易受到社会观念的束缚。
由于年轻人对他人的评价和认同感较为敏感,因此他们会更加注重符合社会观念的行为,以获取他人的赞同和认可。
这种压力会使年轻人放弃自我价值和想法,追求社会观念所设定的标准。
综上所述,年轻人更容易受到社会观念的束缚主要是因为受到教育的影响、家庭因素、媒体与社交网络的影响以及人际交往中的压力等方面的综合作用。
80后调查报告

80后调查报告80后调查报告随着时间的推移,80后逐渐成为了社会的中坚力量。
他们在中国的改革开放时期出生和成长,经历了社会的巨大变革。
为了更好地了解80后群体的生活和价值观,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
本报告将对这些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教育与职业发展80后是全球化时代的一代人,他们在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接受教育。
调查显示,超过80%的80后受访者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
教育对他们的职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然而,调查也发现,超过50%的受访者认为教育并没有完全满足他们的就业需求。
他们普遍认为,现行的教育体系过于注重理论知识,而缺乏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职业发展方面,80后更加注重个人发展和工作的平衡。
他们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而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而工作。
调查显示,超过6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会选择一个有挑战性和发展空间的工作,而不仅仅是为了薪水而工作。
这表明80后更加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和职业发展的长远规划。
二、家庭与婚姻观念80后是中国家庭观念发生变化的一代。
调查发现,相比于前几代人,80后更加注重个人的独立和自主。
他们更倾向于在事业和婚姻之间寻找平衡,而不是完全以结婚生子为重。
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希望能够在事业稳定之后再考虑结婚和生育的问题。
此外,80后对于婚姻的理解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他们更加强调婚姻的平等和伴侣之间的共同成长。
调查显示,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夫妻之间应该平等地分担家庭责任和经济负担。
这一观念的改变反映了80后更加注重个人权利和自由的价值观。
三、消费观念与生活方式80后是中国消费观念发生变化的一代。
他们成长在物质条件逐渐改善的时代,对于消费有着更多的选择和需求。
调查显示,80后更加注重产品的品质和品牌的口碑。
他们愿意为质量和服务好的产品支付更高的价格。
与此同时,80后也更加注重个人的生活品质。
调查发现,他们更愿意将收入用于旅行、健身、美食等方面,而不仅仅是购买物质产品。
青少年身份认同的形成和发展

青少年身份认同的形成和发展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身份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这一时期,青少年会逐渐建立对自己的认同感,形成自己独特的身份特征。
青少年身份认同的形成与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环境、家庭背景、个人经历等。
本文将探讨青少年身份认同的形成和发展,并分析其中的影响因素。
社会环境对青少年身份认同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社会环境是指青少年所处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
青少年经历的社交交往、所接触到的价值观念和榜样,都会对其身份认同产生影响。
例如,青少年在朋友圈子中接受的社会评价、对成功和失败的态度等,都会对其身份认同产生塑造作用。
此外,社会对性别、种族、宗教等身份标签的态度和期望也会对青少年的身份认同产生影响。
因此,社会环境是青少年身份认同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外部影响因素之一。
家庭背景也对青少年身份认同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家庭是青少年最重要的社会化环境,家庭成员对青少年的言传身教对其身份认同产生深远影响。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赋予的角色定位等都会影响青少年对自己的认同感。
例如,父母对孩子的成绩、能力、性格等方面的评价和期待,都会对青少年的自我认同产生影响。
家庭中的教育方式、亲子沟通等也会影响青少年的身份认同。
因此,家庭背景是青少年身份认同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内部影响因素之一。
个人经历是青少年身份认同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个人经历包括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各种经历,如学习经历、社交经历、成就经历等。
个人经历对青少年的自我认同起到重要作用。
例如,通过一次成功的比赛或者一次团队活动,青少年可能会增强对自己能力的认识和信心,进而对自己的身份特征产生更明确的认知。
此外,青少年面临的挑战和困境也会对其身份认同产生影响。
比如,青少年在面对学业挫折或社交问题时,会思考自己的特点和价值观,并逐渐形成自己的身份认同。
因此,个人经历是青少年身份认同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青少年身份认同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首先,教育者和家长应积极提供正面鼓励和支持,帮助青少年建立积极的自我认同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分的研究都是 以社会弱势群体作为关注和研究对 象的 , 如农 民工 、 流动儿童 的研 究等¨ J 。研究 的重
点 在 于揭示 这 类群 体 的特 征 , 缺 少 对 整个 群 体 一 般 问题 的研究 。第二 , 在研 究 方法 上 , 多 是从 有 限的样 本 出发得 出有 限 的结论 , 研究 结 果很难 具 有普遍 性 。 第三, 在社 会 认 同 的研 究 中 , 研 究 者 虽 然 都 采 用 了 “ 社 会认 同 ” 、 “ 民族认 同 ” 、 “ 文 化 认 同” 及“ 组 织 认 同” 等相 同 的概 念 , 但 实 际 上 每 位 研 究 者 对 这 些 概
( 一) 样 本 与资料
文章使 用 的数 据来 源 于 国家社 科 基 金 项 目
“ ‘ 8 0后 ’ 青年 社会 认 同建构 与社 会 建设 参 与 研究 ” 的 问卷 调 查 。该 调 查采 用 多层次 多 阶段立 意配 额抽
收稿 日期 : 2 0 1 5— 0 2—1 0
选 举权 和 如何处 理 国家利 益 与个人 利益 两个 方 面的
身份认 同操 作化 为 “ 自我 与社会 建设 的关 系 ” 。
2 . 乡土 身份 认 同 : 以“ 您 是 否喜 欢 自己的 家 乡 ”
面 了解“ 8 0后 ” 青年 的社 会认 同及 其影 响 因 素 , 探 究 他 们 在社会 参 与过 程 中 的所 知 、 所感 、 所需 , 把 握 其
社会认同及其得分均值假设检验方面样本均值总体均值标准差标准误差dfsi群体身份认同3180683001325278929510000社会建设身份认同3741002001920227929280000乡土认同4380711001333478629490000社区环境认知2420981001813532530030000社区互助2561008001813903930030000情感联结2711031001914452530030000政治身份国家认同3890655001232039129010000政治身份自我认同3970609001135158029000000经济地位认同3810905001723081230030000职业声望认同386248300458530930030000青年社会认同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与logistic分析beta自变量归属性身份认同乡土身份认同社区身份认同政治身份认同社会地位身份认同性别001009064009056婚姻状况021059072007086是否独生子女049003010003017年龄042064090004164月收入等级011029091017000文化程度018039041003232职业地位交通信息005009013022086商业服务023027043014086文化福利005000001022087男性以女性为参照
念的理解和界定却存 在很 大差异 , 这就使得人们很
难 在相 同术 语 和语义 下 对所进 行 的研究作 进 一步 的 区分 和 比较 。本文 拟 通 过 全 面深 入 的社 会 调 查 , 全
包括群体身份认同和建设性身份认同。群体身份认 同的评 价包 括 “ 正性 、 中性 、 负性 ” 三个 维 度 , 建 设性
关系。
5 . 社 会 地位 身 份 认 同 : 具 体表 现 为 职业 地 位 认
作者简介 : 赵 明( 1 9 8 2 一) , 女, 河南新 乡人 , 讲师 、 硕士 , 主要从事青少年教育研究 ;
高中建 ( 1 9 6 2 一) , 男, 河南南 阳人 , 教授 、 博士 、 硕士生导师 , 主要从事社会学 与青少年问题研 究。
区互 助 ” 、 “ 情 感联 结 ” 三个 问题 。 4 。 政 治 身份 认 同 : 操作 化 为是 否 应该 积 极 行 使
认 同的过 程 和机制 研 究 铺 垫 基 础 , 在 实 践 上促 进 他 们 获得 自我认 同 和 自我实 现 , 促 进青 年健 康发 展 。
一
、
研 究设 计
我 国“ 8 O后 ’ ’ 青 年 的 社 会 认 同及 影 响 因素 分 析
赵明 高 中建
( 河南师范大学 青少年 问题研究 中心 , 河南 新乡 4 5 3 0 0 7 )
摘 要: 基 于全 国 1 2个城 市 3 0 0 0多个样 本 的统计 分析 , 结 果发现 : “ 8 O后 ” 青年 的社 会认 同处 于 “ 转 型期 ” , 存在 “ 断裂 ” 现 象与 内群 体偏 好 效应 。其社 会 认 同主要 受社 会 结构 的影 响较 大 , 受人 口
心理倾 向和思 想动 态 , 在 理论 上 为“ 8 0后 ” 青 年社 会
为主要 指标 , 根 据 回答 的程度依 次 赋值 5 、 4 、 3、 2 、 1 。 3 . 社 区身 份认 同 : 主要考 察“ 8 O后 ” 青 年 对 目前 所居 住社 区的认 同程度 , 包括“ 社 区环 境 认 知”、 “ 社
学变量及个体社会经济地位影响较 小且具有差异性。 关键词: “ 8 0后 ” 青年 ; 社 会认 同 ; 影 响 因素
中图分类号: C 9 1 2 ; G 4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2— 3 6 0 0 ( 2 0 1 5 ) 0 5— 0 1 2 0~ 0 4
第3 1卷第 5期
2 0 1 5 年 5 月
商 丘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S H A N G Q I U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Vo 1 . 31 No . 5 Ma v 2 01 5
目前 , 有 关青 年社 会认 同 的研 究 , 无论 是在 理论 方 面还是 在 实践方 面都 具 有 了一 定 的学 术 积 累 , 但 仍 然存在 着 一些 不 足 : 第一 , 就 研 究 对 象 而言 , 绝 大
样设计 , 调查范围涉及全国 1 2 个 大中小城市 , 调查 对象 为 1 9 8 0—1 9 8 9年 出生 的青 年 , 涵 盖 了 国 民经 济
第 5期
赵明 , 等: 我 国“ 8 O后” 青年 的社会认 同及影 响因素分析
1 2 1
同与 经济 地位认 同 。 自变 量有 6个 。1 . 性别 。2 . 婚姻 状 况 。3 . 是 否 独 生子 女 。4 . 文化 程 度 ( 细化为五类 : 初 中及 以下 ,
后” 青 年的实 际 情 况 。该 调 查 共发 放 问卷 3 1 0 0份 , 回收 3 0 1 7份 , 回收率 为 9 7 . 3 %。
( 二) 指 标 测 量
张文 宏 、 雷 开 春依 据 塞缪 尔 ・ 亨 廷 顿 对人 们 社
会身份/ 特性的划分方法 , 将个体的社会认同置于多
维度 的社会 身 份认 同之 上 来 理 解 。基 于 此 , 本 文 从 五个维 度对 “ 8 O后 ” 的社 会认 同予 以考 量 。
1 . 归 属性 身份 认 同 : 是 指我 国 “ 8 0后 ” 青 年 对其 年龄、 性别 、 民族及 其 建 设 性 身 份 所 持 的 态度 , 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