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蛇舌草的鉴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花蛇舌草的鉴别
目的:区别白花蛇舌草的伪品伞房花耳草,纠正市场的混乱用药。

方法:从二者的性状、显微(包括粉末)进行鉴别。

结果:二者有较大的区别。

结论:建议广大医疗机构、医药商严格区分二者,为患者负责。

【關键词】白花蛇舌草;鉴别
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 Willd.是茜草科耳草属植物,现行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规定为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Oldenlandia diffusa(Willd.)Rorb.的干燥全草,正文未收载。

它广泛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海南、浙江一带。

别名有蛇舌草、目目生珠草、鹤舌草等数十个,但通称二叶律。

是一种民间常用中草药,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未有记载。

其功用主治及应用散见各种地方志中,诸如《广西中药志》、《泉州本草》、《潮州志.地方志》等。

白花蛇舌草性凉,味甘、淡。

主要作用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水渗湿,消肿止痛等。

广用于热证、肠胃病、肿瘤、泌尿系疾病、疮肿蛇咬等的治疗。

经部分地区调查及文献记载,一些地区使用的白花蛇舌草实为同科同属植物伞房花耳草,或两者混在一起药用。

为使用药准确,本文就二者在性状、显微两方面做一详细的比较。

1白花蛇舌草
植物形态:为一年生披散草本。

茎扁圆柱形,从基部分枝。

叶对生,无柄,条形,长1-3cm,顶端急尖,.面有时粗糙,无侧脉;托叶合生,长1-2mm,上部芒尖。

花4数,单生或对生于叶腋,常具短而略粗的花梗,稀无柄;花冠白色,筒状,长3.5-4mm宽约2mm。

蒴果双生,膜质,扁球形,直径2-2.5mm,具宿存萼片,开裂。

药材性状:本品全草交错缠绕成团状。

全长10-20cm;表面灰绿色、灰褐色或灰棕色。

茎纤细、柔软,圆柱形,微扁,基部常分枝,直径达2mm,粗糙无毛。

叶对生,无柄,多破碎,皱缩,常脱落,完整叶片呈条形或条状披针形,长1-4mm,宽1-4mm,顶端渐尖,边缘略反卷,光滑无毛。

花偶见,细小,单一或少数双生于叶腋,具短柄。

蒴果扁球形,直径2-2.5mm,两侧各有一条纵沟,宿存萼顶端4齿裂,边缘具短刺毛。

气微,味微苦。

显微特征:茎横切面:呈圆形而略扁,表皮细胞一列,类方形或长方形,外壁略增厚,角质化,单细胞非腺毛,具乳头状突起,可见气孔;皮层稍宽,薄壁细胞类方形、内含草酸钙针晶呈轴向排列,内皮层明显,韧皮部窄;木质部导管少,呈放射状排列,大小显著,直径7-48um,纤维多;髓部薄壁细胞较大,偶见或不含草酸钙簇晶,常中空。

叶横切面:上表皮细胞一列,较大、排列较规则,类方形或类圆形,可见乳状突起细胞;下表皮细胞一列,较小,排列不规则,具气孔;栅栏组织2-3列,
内含草酸钙簇晶,直径8-13um;海绵组织排列疏松,多见草酸钙针晶散在,主脉维管束外韧型,木质部导管梯纹或螺纹。

粉末特征:灰绿色,叶肉组织众多,上表皮细胞较大,可见乳状突起细胞,栅栏组织内含草酸钙簇晶;海绵组织内含草酸钙针晶,长49-70um;纤维众多,成束或单个散在,直径8-23um,可见镶嵌或斜向交错排列的纤维束或碎片状;导管梯纹或螺纹,直径7-48um,木化。

种子表皮细胞多见,表面密布红棕色或黄棕色颗粒状物;花粉粒淡黄色,圆形,表面密布颗粒状突起,直径约28um,萌发孔3个。

2伞房花耳草Hedyotis corymbosa (L.)Lam. 别名:蛇舌草、水线草
植物形态:为一年生分枝多的披生草本。

茎、枝四棱形,无毛或在棱上被疏短毛。

叶对生,近无柄,条形或条状披针形,长1-2cm,两面稍粗糙;托叶合生,长1-1.5mm,顶部有短刺数条。

花序腋生,伞房花序式排列;花小,2-4朵,总花梗丝状,长5-10mm,具短小的苞片,花4数,具梗;花冠白色或淡红色筒状;蒴果膜质,球形,直径1.5-1.8mm,具宿存萼裂片,开裂。

药材性状:与白花蛇舌草外观性状很相似,区别点是全草缠绕成团状,有分枝,茎四棱形,比白花蛇舌草粗大而硬;花腋生,伞房花序式排列,2-4朵;蒴果球形,2-4个,腋生,呈石榴状,直径1.5-1.8mm。

气微,味微苦。

显微鉴别:茎横切面:呈不规则四棱形;表皮细胞一列,排列整齐,类圆形或类方形,可见气孔;皮层稍宽,多见皮薄壁细胞含草酸钙针晶束,呈纵向排列,偶见浅黄色油滴;内皮层可见;韧皮部窄;木质部导管呈放射状排列,大小较均匀,木化;髓部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

叶横切面:叶较小,上表皮细胞一列较大,类方形、长方形或不规则形,下表皮细胞一列,较小,排列不规则,具气孔;栅栏组织细胞1-2列,内含草酸钙簇晶;海绵组织细胞排列疏松,多见草酸钙针晶束散在;主脉维管束外韧型,木质部导管微木化。

粉末特征:灰绿色,叶肉组织众多,上表皮细胞大,可见乳状突起细胞;栅栏组织2-3列细胞,内含草酸钙簇晶;海绵组织细胞排列疏松,内含草酸钙针晶束;纤维众多,可见镶嵌或斜向交错排列纤维束,多呈碎片状;导管梯纹或螺纹,木化。

种子表皮细胞表面散在黄棕色颗粒状物;偶见花粉粒、萌发孔3个。

综上所述,不论药品性状还是显微鉴别上二者都有较大的区别,关于二者在临床应上,明间用药伞房花耳草也可做为白花蛇舌草使用,但伞房花耳草的疗效远不如白花蛇舌草。

鉴于此,为提高广大患者的用药安全和疗效,建议医疗机构和医药商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规定,在应用白花蛇舌草时宜与伞房花耳草严格区分。

参考文献
[1]崔树德.中药大全.黑龙江: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302
2 《中药鉴定学》任仁安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