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地震应急工作检查的通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凉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地震应急工作检查的
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1.07.31
•【字号】凉府办函[2011]190号
•【施行日期】2011.07.3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
正文
凉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地震应急工作检查的通知
(凉府办函〔2011〕190号)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级有关部门: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地震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民政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地震应急工作检查管理办法>的通知》(中震救发〔2011〕4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做好地震应急准备工作,州政府决定开展全州地震应急工作检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检查对象
重点是13个地震重点危险区县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重要基础设施和人员密集场所的经营管理单位,以及可能发生次生灾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和基层组织。

二、检查内容
重点是检查“五大”体系、“两大”机制、“两个基础”的落实情况。

即,地震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地震应急救援法制标准体系、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地震灾害应急基础体系、地震应急救援队伍体系、灾情速报体系等“五大”体系建设情况,地震应急救援科普宣传与社会动员工作机制等“两大”机制推进情况,地震应急救
援物资装备和基础设施建设等“两个基础”建设情况。

三、检查时间
2011年8月15-26日,对各县市检查的具体时间由检查组确定后临时通知县市政府办公室。

四、检查方法
采取抽样检查与现场听汇报、看材料、查资料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查阅文件、会议记录等资料为主。

五、检查组的人员组成
地震应急工作检查由州防震减灾领导小组牵头,人员由州防震减灾局、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州民政局、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州政府应急办抽调,分为三个工作组。

第一组:西昌市、冕宁县、越西县、甘洛县
组长单位:州防震减灾局
成员单位: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州民政局、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联络员:王学琼州防震减灾局应急救援科副科长
电话:139****3081
第二组:昭觉县、布拖县、金阳县、雷波县、美姑县
组长单位:州民政局
成员单位:州防震减灾局、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联络员:罗锐州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协调办公室主任
电话:139****2527
第三组:普格县、宁南县、会东县、会理县
组长单位: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成员单位:州防震减灾局、州民政局、州政府应急办
联络员:袁远亮州防震减灾局应急救援科科长
电话:139****2266
附件:2011年凉山州地震应急工作检查实施方案
二〇一一年七月三十一日附件:
2011年凉山州地震应急工作检查实施方案
2011年,我州面临着严峻而复杂的震情形势。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全州防震减灾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地震应急管理工作,做好地震重点危险区应急准备,全面提升地震应急救援综合能力,根据凉山州防震减灾局、凉山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凉山州民政局、凉山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转发四川省地震局等四部门《关于印发<地震应急工作检查管理办法>的通知》的通知(凉震防发〔2011〕12号)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一、检查对象
重点是13个地震重点危险区县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重要基础设施和人员密集场所的经营管理单位,以及可能发生次生灾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和基层组织。

二、检查内容
重点是检查“五大”体系、“两大”机制、“两个基础”的落实情况。

即,地震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地震应急救援法制标准体系、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地震灾害应急基础体系、地震应急救援队伍体系、灾情速报体系等“五大”体系,地震应急救援科普宣传与社会动员工作机制等“两大”机制,地震应急救援物资装备和基础设施建设等“两个基础”。

三、任务分解
(一)地震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建设:一是成立县市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并根据人员变动情况及时调整;二是定期召开县市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贯彻落实上级防
震减灾工作精神,并组织相关单位就防震减灾各项工作及地震应急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汇报、交流,及时研究部署县市地震应急检查工作。

三是成立县市防震减灾局,地震应急救援工作专人负责。

(二)地震应急救援法制标准建设:一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突发事件应对法》、《防震减灾法》、《地震现场工作管理规定》、《地震现场工作管理规定实施细则》、《地震灾情速报工作规定》、《地震灾情速报工作实施办法》、《地震现场工作》、《地震应急规程》等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技术标准。

二是结合实际制定转发相关政策文件,完善地震应急管理制度。

三是制定和完善应急准备工作方案及地震应急工作流程,应急工作职责落实到部门,工作任务落实到人。

(三)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建设:一是编制地震应急预案并实行备案制度。

二是加强指导,开展县市地震应急预案和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地震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与备案管理工作。

三是县市防震减灾局汇总地震应急预案,适时汇编成册。

四是组织地震应急培训。

五是组织地震应急演练。

(四)地震灾害应急基础体系建设。

一是及时完成对地震应急救灾基础数据库的全面更新和完善。

二是对学校、医院、厂矿、影剧院、商场、酒店、体育场馆、城乡结合部等人员密集场所及时开展安全隐患排查。

三是对重大基础设施、生命线工程和次生灾害源等进行险情排查。

四是积极推进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和示范社区建设。

(五)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一是发展专业应急救援队伍。

二是发展壮大志愿者队伍。

三是加大投入,强化应急救援设备配备。

四是建设管理联动机制。

三是狠抓培训与演练。

(六)灾情速报系统建设。

一是继续加强“三网一员”建设,依托县市防震减灾机构,建立州、县市、乡镇三级地震灾情速报网络。

二是加强各种应急通讯设备、设施、通讯网络的建设、管理和维护工作。

三是认真落实《地震灾情速报工作
规定》、《地震灾情速报工作实施办法》,进一步完善地震灾情速报制度,规范灾情速报程序,确保及时快速上报震情与灾情、应急与救援等动态信息。

(七)地震应急救援物资装备和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地震应急救援装备物资储备。

二是地震应急救援专用物资装备信息。

三是地震应急救援物资装备征用机制。

四是县市财政落实防震减灾及地震应急救援投入。

五是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与建设。

(八)地震应急救援科普宣传教育:一是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计划方案。

二是科普示范学校建设。

三是科普示范社区建设。

四是大型科普宣传活动。

五是“六进”活动开展。

(九)地震应急救援社会动员:一是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基层组织等应急救援能力建设。

二是社会公众防震避险与自救互救援能力建设。

三是地震应急救援工作制度建设。

四是震情灾情公告、通报、发布机制建设。

五是地震应急资源与信息共享机制建设。

六是地震应急救援联动协调工作机制建设。

四、检查步骤
(一)成立全州地震应急工作检查组。

8月15日前,由州政府组织州防震减灾局、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州民政局、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州政府应急办等部门,召开全州地震应急检查工作会,成立地震应急检查工作组。

(二)分组开展地震应急检查工作。

8月26日前,分三个地震应急检查工作组深入13个地震重点危险区县市,实地开展检查工作。

(三)检查总结。

8月30日前,地震应急检查工作组完成检查工作总结,及时向有关县市人民政府反馈情况,并报州政府后,通报全州。

五、工作要求
一是开展地震应急工作检查,做到内紧外松,防止引发地震谣传等影响社会稳定。

二是检查工作应严守纪律,检查活动要轻车简从,节俭安排。

参与检查的人员应当秉公办事,认真负责。

受检地区、部门和单位,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杜绝弄虚作假和形式主义。

三是地震应急检查工作,采取自查和抽查相结合方式,实事求是,注重实效,使地震应急各项具体工作落到实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