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5月回扣课本知识点:必修三 第四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五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能量流动
1.生态系统的功能有哪3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包括哪些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般在什么水平上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规律及特点?_________________
4.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生态系统能量的源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输入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能量沿食物链(网)传递的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流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以什么形式散失掉?________________
9.生产者、各级消费者、分解者的能量来源
①生产者的能量来源:______________
②流入各级消费者的总能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排出的粪便中的能量不计入排便生物所同化的能量)
③分解者的能量来源:___________________
10.为什么各级消费者的总能量等于同化量而不是摄入量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如果在有限的时间内研究生态系统中各个营养级能量的去路,有哪几条
共有4条: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
12.如果不考虑时间的限制,生态系统中各个营养级能量的去路有哪几条?
共有3条: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能量流动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能量在两个相邻营养级之间传递的效率是多少?______________
15.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方法
下一营养级( )
能量传递效率= ×100%
上一营养级( )
16.能量金字塔的研究水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生物金字塔,各自的象征意义是什么?哪一种更稳定,哪一
种可能有倒置的情况?
能量金字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字金字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量金字塔——现存生物有机物的总质量沿食物链而逐级递减
_________金字塔最稳定,_________金字塔有倒置的可能性
18.生态系统中的捕食链一般不超过5—6个营养级,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桑基鱼塘”体现的生态学原理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研究草场的载蓄量有什么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循环
2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研究对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上述物质在什么范围内循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碳元素在自然界以什么形式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无机环境中的碳元素以什么形式,通过哪种生命活动进入生物群落,形成哪些产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生物群落中的碳元素以什么方式,通过哪种生命活动返回无机环境中,形成哪些产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生物群落中的碳元素以什么方式沿什么途径在生物类群之间传递,形成什么产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物质循环的特点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在碳循环中起其重要作用的生理过程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在碳循环中起其重要作用的生物类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引起“温室效应”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温室效应”的危害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传递
32.根据信息传输的方式把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分为哪3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举例说明物理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举例说明化学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举例说明行为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举例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5章生态环境的保护
1.我国人口发展的目标是什么?
2010年,人口总数控制在_____亿以内;
21世纪中叶,人口总数达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有哪些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球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物多样性内容及其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能量流动
1.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2. 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
3. 群体水平(营养级)
4. 太阳能
5.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6. 沿着食物链(网)
7. 太阳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
8. 热能
9. ①生产者的能量来源:太阳能
②流入各级消费者的总能量:各级消费者所同化的能量(排出的粪便中的能量不计入排便生物所同化的能量)
③分解者的能量:生产者和消费者
10. 消费者摄入食物的总量中,在消化道中未被消化吸收的部分以粪便形式排出体外,这部
分能量没有进入内环境,同化为消费者自身的能量,因此不能计算在消费者占有的总能量中
11. 共有4条:①自身呼吸消耗,其中产生的ATP用于生命活动,其中的热能散失了
②流入下一个营养级③尸体、残骸被分解者分解利用④未利用
12. 共有3条:①自身呼吸消耗,其中产生的ATP用于生命活动,其中的热能散失了
②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③尸体、残骸被分解者分解利用;
13.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14. 10~20%
15. 同化量同化量
16. 能量金字塔的研究水平营养级水平
17. 能量金字塔——能量随营养级的升高越来越少
数字金字塔——生物个体数目在食物链中随营养级升高而逐渐递减
生物量金字塔——现存生物有机物的总质量沿食物链而逐级递减
能量金字塔最稳定,数量金字塔有倒置的可能性
18. 是生态系统能量在流动中是逐级递减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营养级越高获得的
能量越少,当营养级太高,获得的能量不足以维持这个营养级生物的生命活动时,就很难存在。
19. 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能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同时帮助人
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20. 合理确定草场载畜量有利于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物质循环
21. 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
22. 在生物圈的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反复
23. 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以碳酸盐和二氧化碳形式存在
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以有机物形式存在
24. 二氧化碳,光合作用,有机物
25. 二氧化碳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古代动植物遗体形成的
煤炭、石油等化石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归还到环境中
26. 以有机物的形式,沿食物链(网)在生物类群之间传递,形成有机物
27. 全球性,循环性
28.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29. 生产者,分解者
30.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31. 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影响农业和粮食资源的生产信息传递
32. 物理信息②化学信息③行为信息
33. 萤火虫的闪光,植物五颜六色的花,鸟的鸣叫。
34. 动物的性外激素,狗利用尿液识路。
35. 蜜蜂跳舞,雄鸟的“求偶炫耀”,孔雀开屏。
36. 1) 有利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例如:蝙蝠回声定位,烟草等种子的萌发。
2) 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
例如:植物开花。
3) 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7. 1) 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2) 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第5章生态环境的保护
1. 2010年,人口总数控制在14亿以内;21世纪中叶,人口总数达到峰值(接近16亿)
以后,将开始缓慢下降,从而基本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发展。
2. 人口增长使粮食等物质和精神需求不断提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更大的压力。
人口增长
过快,还消耗大量自然资源的同时,加剧了对环境的污染,增加了治理的成本和难度。
3. 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
减等。
4. 生物圈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
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数十亿年生物进化的结果。
5. 潜在价值、间接价值、直接价值
6. 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
7. “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它追求的是自然、
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