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走向高考》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必修4-2-4探究世界的本质(Word有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4探究世界的本质
一、选择题
1.美国斯坦福大学宣布,他们用金属镝造出世界上第一个双极量子费米子气体。
研究人员认为,该费米子气体兼具晶体和超流液二者看似矛盾的特征,是一种全新的量子物质形态。
这一事实说明()
A.人能有意识地制造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东西
B.科技的发展使物质不再具有客观实在性
C.发挥主观能动性能改变物质的根本属性
D.人们可以改变物质并创造具体的物质形态
[答案] A
[解析]美国斯坦福大学制造出双极量子费米子气体体现了A。
B错误,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错误,该费米子气体是用金属镝造出的,物质的根本属性并没有改变。
D错误,人们可以改变或创造具体的物质形态,但不可以改变和创造物质。
2.作为中国海洋领域的改革实验区,山东率先探步海洋综合管控,积极推进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
这样做的哲学依据是()
①人类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
②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③海洋决定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④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A.①②B.③④
C.②④D.①④
[答案] C
[解析]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②④;①与材料无关;
③表述错误。
3.下图书法“天人合一”表明了一种处世态度。
“天人合一”作为太极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国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强调人与自然密切相连,不可分割。
这一观点的现实意义在于能够引导人们()
①承认人与自然的客观联系
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规律
③征服自然,造福人类
④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答案] B
[解析]“创造规律”的提法错误,②不选,③中征服自然的说法错误,故选①④对应的B项。
4.我国城市建筑中出现了一种“高度崇拜”现象。
盲目攀比,你盖多高的楼,我就盖更高的楼,而不论人文、自然要求,一时间超高层建筑层出不穷。
这一做法()
A.没有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B.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变害为利
C.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作出预测
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答案] A
[解析]B、C两项的观点与材料中的做法不吻合,D项的认识不正确,A项正确分析了材料中做法错误的原因。
5.诗仙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写道:“遥看瀑布挂前川”,后人评述此句中意境全在“挂”字之上,是因为此字体现了()
①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②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③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④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挂”字体现了流水蕴含的“静”,体现了①③;②④不是材料的强调点。
6.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云:“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该诗所蕴涵的辩证唯物论道理是()
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B.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C.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D.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应该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答案] A
[解析]李白的诗强调了世界是物质的,故选A。
B项说的是物质的含义;C项强调的是世界是可知的;D项属于辩证法。
7.苏东坡在《赤壁赋》中写到:“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下列说法中与苏东坡观点相近的是()
A.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C.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D.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答案] C
[解析]苏东坡的观点体现了动与静的辩证关系,C项正确。
A、B、D三项与题意不符。
8.脑科学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因学习而产生的“西塔波”可促进脑神经细胞生成。
这为“大脑越用越灵”的观点找到了科学依据。
“大脑越用越灵”的事实表明()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固有属性
C.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D.量的积累会引起质的飞跃
[答案] B
[解析]“大脑越用越灵”强调了运动的重要性,故选B。
A强调的是运动的主体,不选。
C、D均不符合题意。
9.任何物体在占据一个与自身体积相等的空间时是静止的。
飞着的箭在任何一个瞬间都占据着与自身相等的空间,所以它是静止的。
下列说法中,与此哲学观点对立的是()
A.古之善用兵者,因天地之常,与之俱行
B.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活力、我的经验
C.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D.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答案] D
[解析]题干中的观点属于形而上学的不变论,D体现了唯物论中运动与静止的观点,故与之对立的是D。
A体现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属于主观唯心主义,C属于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10.“天有其时,地有其材,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
”《荀子·天论》中的这段话意思是说,天有时令变化,地有丰富资源,人能治理并利用天时地利,这就叫做能与天地相配合。
这其中包含的哲理有()
①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②运动和静止是统一的
③物质是运动的固有属性
④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①④
[答案] D
[解析]题干说明了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故选D。
②材料没有体现。
③说法错误,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11.兔子擅长奔跑,可是不会游泳,人们认为这是兔子的弱点。
于是,兔子的父母和老师就强制它去学游泳。
可耗费了大半生也没学会,兔子很疑惑而且非常痛苦。
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事物都有自己的优点与缺点
B.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
C.有些事情人无法发挥主观能动性
D.客观与主观难以实现统一
[答案] B
[解析]这则寓言讽刺的是盲目蛮干的错误做法,启示我们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但不等于所有事物都有优缺点,A错误。
C说法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错误。
D说法错误。
12.有人认为,科学技术进步是无止境的。
因此,地球供养人类的能力是无限的,没有必要怀疑自然资源的潜在力量。
上述观点()
A.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B.片面强调尊重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
C.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D.片面强调主观能动性而忽视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
[答案] D
[解析]认为地球供养人类的能力是无限的,没有必要怀疑自然资源的潜在力量,明显是片面强调了主观能动性而忽视了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答案为D。
二、非选择题
13.“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鸡儿跑”,这是内蒙古半农半牧草原上恢复生态、建设“美丽中国”的新鲜场景。
草原散养牧鸡,鸡吃草籽、昆虫,不用饲料添加剂,提高了肉蛋品质、增加了牧民收益,又能有效控制草原虫害。
牛羊改吃农田秸秆,既可让过度放牧的草场得到休息,又把大量秸秆变废为宝,避免其田间焚烧带来的空气污染,而粪便或沼渣还田又增加了农田地力。
这一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运用把握规律的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中“草原牧鸡、农田秸秆喂牛羊”这一建设“美丽中国”新模式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答案]①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人们必须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
草原牧鸡、农田秸秆喂牛羊这一新模式,恢复草原生态和农田地力,保护自然界生态平衡,体现了人在生产活动中对自然规律的遵循与利用,促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在认识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这一新模式体现了人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大胆创新打破传统生产模式,趋利避害地改造自然,实现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和可持续发展。
14.“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请探寻“水”中的哲理。
水多——洪涝灾害频繁。
2012年,我国437条河流发生了超警以上洪水,损失巨大。
水少——人多水少,是必须面对的基本国情。
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且时空分布不均,全国近2/3的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
水脏——我国地表水污染依然较重。
黄河、辽河为中度污染,海河为重度污染。
一些地区“有河皆污,有水皆脏”。
定水策——严守“三条红线(用水总量、用水效率、限制纳污)”,推动发展方式转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水利现代化道路。
兴水利——珠江调水,引江济太,南水北调,一个个调水工程使江河成网,水系连通,犹如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动脉,为城乡发展提供着不竭动力。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唯物论的知识简要说明我们如何才能取得治水事业的成功?
[答案](1)必须了解和尊重客观实际情况。
材料中我们治水必须从我国的水多、水少、水脏的实际情况出发。
(2)必须尊重规律的客观性。
我国地表水污染依然较严重,这是不尊重客观规律的结果,而定水策正是尊重客观规律的表现。
(3)必须重视正确意识的指导作用。
定水策必将推动我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水利现代化道路。
(4)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从水多、水少、水脏的实际情况出发,我国定水策、兴水利,这些都体现了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规律改造世界,造福自身。
[纠错笔记]
我做错的题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因及改进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师支招]
老师讲评的题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笔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心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