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英语学习的不良习惯及矫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第236期
2013年3月(中)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 Total.236
March2013(B)学生英语学习的不良习惯及矫正
任贞嫦
(遵义师范学院大外部贵州·遵义563002)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3)08-0079-03
摘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培养目标。

本文对多年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存在的不良习惯作了一定深入的分析,就课堂教学中学生英语学习不良习惯的矫正策略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的一些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英语学习不良习惯矫正策略
Students'Bad Habits in English Learning and the Correc鄄tion//Ren Zhenchang
Abstract To cultivate good learning habits is the basis and premise for students to learn English well and is also the cultiva-tion goal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advocates.Through a further analysis of students'bad habits in English learning summarized in years'teaching practice,the writer explores the correction strategy,and proposes some feasible measures to cultivate stu-dents'good learning habits.
Key words English learning;bad habits;correction strategy
1引言
所谓习惯,指由重复和不断地强化而长期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更改的行为和倾向。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主体在较长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学习行为。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课程学习的主要任务之一。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

”可见,习惯的培养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古今中外历来如此。

教学是“教”与“学”相互协调发展的过程。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提高教学质量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但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良好习惯的养成和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导致教学失败的主要原因。

在英语教学中,贯彻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除学生自身努力外,更需要教师在课堂中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克服不良的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此,本文对多年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存在的不良习惯加以分析,并就不良习惯的矫正策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作了探讨,以期与大家分享讨论。

2学生英语学习中的不良习惯
2.1课前不重视预习
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方法,是现代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然而,当前英语课的预习状况却不容乐观。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认为课前预习费时多,难度大,以为只要上课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和作业,积极练习,就能学好英语,这种认识是极端错误的。

还有的学生只是被动地把英语课前预习当成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走马观花,敷衍了事,不求预习质量,谈不上形成自发的预习习惯。

2.2课堂轻视综合能力训练
2.2.1孤立死记单词
早读课上,经常看到学生拿着单词表,背得摇头晃脑,声嘶力竭。

也经常听到学生发牢骚:单词前面背,后面就忘记了。

殊不知盲目孤立地死背单词,很难在脑子里生根,不是很快忘掉,就是搅成一团乱麻。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曾拿自己做过实验:记住18个有意义的音节,只需要9遍,而记住18个无意义的音节,却用了80遍。

不仅如此,孤立地背“死”单词,还难以掌握它在句子中的灵活用法。

2.2.2忽略听力和口语的训练
受应试教育影响,英语教学往往偏重于单词与语法概念的分析和训练,课堂以教师讲述为主,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机会,忽视了学生口语和听力训练。

造成学生尤其是来自农村的学生只注重书面英语的学习与考试,很少重视英语听力口语的练习,听说能力很弱。

久而久之,导致学生英语学习普遍处在一种“哑巴英语”、“聋子英语”的尴尬境地。

2.2.3轻视综合练习
很多学生只重视基本知识的单项训练而忽略了综合练习,有些老师在布置作业时也只注重布置基础知识的练习,在讲练习时也往往只讲基础知识,像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和作文,干脆只讲答案或者根本不讲,很不利于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3课后忽视作业的矫正与复习巩固
2.3.1忽视作业的矫正
在学习中很少有学生能认识到作业对其学习的重要性。

对老师发下来的作业,学生很少去认真查阅,去总结出现错误的原因,学生对知识点不能彻底掌握。

长此以往,学生不懂的问题就会越积越多。

2.3.2不重视复习巩固
教学中学生对待复习的态度令人担忧。

好多学生上完
作者简介:任贞嫦(1980—),女,贵州印江人,遵义师范学院大外部教师,主要从事英语教学法研究,电话:182****9295。

79 . All Rights Reserved.
英语课后,万事大吉,不愿复习,即使马上要进行考试,有些同学也不会去认真复习。

3学生英语学习不良习惯的矫正
学生不良英语学习习惯的矫正以及良好英语学习习惯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

除学生的自身努力外,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对学生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进行及时检查和督促,经过科学方法的训练,为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做好铺垫。

3.1课前加强预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

课前预习就是找“疑”。

安排课前预习时,教师要清楚地向学生指出预习的内容、方法、速度和达到的要求,让学生明确预习要解决的问题,并严格检查。

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对学生的预习提供必要的方法指导,使学生在预习时能够得心应手。

预习中指导学生的做法有:(1)查生词。

把文中出现的生词注上音标,随后找到且记住与生词有关的派生词、合成词、同义词、反义词与其搭配的词组。

(2)找介词、副词。

见到介词、副词圈起来,同时要掌握与之搭配的动词或其他词类,不可孤立死记。

(3)画词组。

在初步了解新单词后,从文中找到词组,且用横线画出来,同时找到与之类似的词组。

(4)懂语法。

预习时注意每句话的时态、语态和语法规则。

注意不同句型运用和使用的语言环境。

(5)用日常用语。

预习时从文中找到不同环境所使用的不同习语,先画出来,再摘抄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记住它们,同时运用到合适的环境中。

(6)读全文。

做到多读,熟读,反复读,读深读透,同时边读边思。

边画边批,画出重要的句子,理解全文。

(7)做作业。

做适量的预习作业,是自测的一种手段。

新课通过这样的预习,学生学起来轻松,长期坚持下去,有助于学生养成勤动手查资料,勤动脑思考问题的习惯,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3.2加强综合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学习习惯
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打下较扎实的语言基础,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使其具有较强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读、写的能力,并在实际的社会交往中能使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

为此,加强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

3.2.1良好的“听”的习惯的培养
学习英语从“听”开始,“听”是“说”的前提。

只有听得清,听得懂,才能说得准,说得好。

可见,培养学生认真听教师或者录音的示范发音,用心听他人说英语是相当重要的。

因此,教师要训练学生养成静心听的习惯,教给学生听的方法。

当教师示范发音时,学生要边观察教师嘴形,边仔细听。

当教师发音完毕,学生才能跟说,这样发音才会到位,模仿效果才会好。

在听磁带跟读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模仿磁带中地道的原汁原味的语音、语调,不要只满足于听到了录音内容。

在布置活动任务时,老师一定要在任务开始前把要求交代清楚,要学生听清、听懂、听得完整,不要没等老师说完学生就急于行动。

3.2.2良好的“说”的习惯的培养
积极参加语言实践活动,是英语学习所必需的。

教师应该抓住时机,充分运用教材,自始至终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说”的习惯而不懈努力。

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克服紧张心理,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学会宽容,不能有错必纠。

对一些语言能力稍逊色的学生要多给予鼓励和表扬,增强其说英语的自信心,激起其说英语的内心欲望。

需要注意的是在鼓励学生大声说英语的同时要让学生明白:说英语不是喊英语,一旦发现喊英语的情况就应给予纠正。

语言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之中进行交流的,教师要在课前精心设计好教学,创设情景,寓教于乐,让学生身置语境,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开口练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说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2.3良好的“读”的习惯的培养
阅读能力是一种领会理解能力,是学生吸取知识,积累词汇,熟悉英语表达习惯的重要途径。

阅读根据其方法和要求可分精读和泛读,根据其是否出声又可分为朗读和默读。

对英语学习来说,应注重朗读的训练及朗读习惯的养成。

朗读英语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音、语调、节奏、语感的重要途径。

听说在前,朗读在后。

朗读有助于说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也是对说的能力的强化。

因此,教师必须十分注重泛读和领读。

授课前,教师最好先试听、跟读录音带进行自身整音,尽量与录音带取得一致。

在课堂上泛读、领读时,教师可配以手势以示升调、降调、重读等,并要求学生在朗读时也配以手势,以加深理解。

在训练朗读的同时教师也要强调听的要求,只有听清了才能读好。

无论是跟着老师读还是跟着录音机读,都必须静听、听清。

3.2.4良好的“写”的习惯的培养
英语学习中的“写”是指书写和写作。

写的技能包括书写规范、语句通顺、语法正确、内容完整、详略得当等。

首先,听写是促进学生加强书写练习的措施之一。

尤其是对听写正确率高及书写规范漂亮进行讲评,更能促进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

其次,多举行英语诗歌朗读比赛或故事演讲比赛。

对于优美的英语诗歌,学生肯定会倍加珍惜,认真地抄写在笔记本上;对于有趣的故事演讲就更不例外了。

它既能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又能锻炼综合能力。

再次,做好英语作文的讲评工作。

对于每单元交上的习作,教师都要进行认真地讲评。

学生的文章得到老师的称赞时,写作激情和水平将会大幅提高。

3.3开展课后复习交流与讨论,培养学生良好的复习习惯
课后复习交流与讨论和课前预习一样重要。

没有阶段性的复习和整理,知识难以条理化、系统化,知识得不到有效地积累,就会影响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复习整理也是教师指导学生系统梳理知识、发展能力、深化理解的教学手段。

为组织好复习,教师向学生提出复习任务要力求具体准确;要安排好复习的时间及时进行,不要仅为考试而复习;要注意复习方法的多样化,如抄写、朗读、背诵等;要运用多种感官协同复习,做到脑动、眼看、耳听、口讲、手写,五官并举。

4结语
总之,习惯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和强化的结果。

当前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状况虽不容乐观,但教学中要使学生克服不良的英语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
(下转第84页)
外语翻译80
. All Rights Reserved.
教师2:学案、多媒体。

教师3:多媒体、实物、黑板等。

教师4:多媒体、各种辅助教具。

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现状如何
教师1:一小部分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每班大约有10多名学生很感兴趣,大部分学生觉得无所谓。

教师2:一年级学生对英语充满热情,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高。

教师3:大部分学生感兴趣,但是对阅读不感兴趣。

教师4:学生对口语感兴趣,喜欢轻松的学习氛围。

教师5:大部分感兴趣,但是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问:你认为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英语能力的方法有哪些?
教师1:选择适合学生的教材,内容衔接紧密,英语知识、目标互相呼应。

教师2:教材要系统,能锻炼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教师3:改变教学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

教师4:充分发挥学生特长,即专业特点。

教师5:加强对学生学习动机指导和课堂管理。

教师6: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问:如何才能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1:经常鼓励学生,使学生有成就感。

教师2:设计有意义的任务,让学生完成。

教师3:增强教学趣味性。

教师4:合作学习。

教师5:教学内容要有现实性、实用性。

问:您认为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英语课堂?
教师1:肯定是轻松的,最好做英语游戏。

教师2:有的学生在英语课上不喜欢发言,我想只要不让她回答问题,她就喜欢。

教师3: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有所要求与追求的,大部分学生还是希望能在课堂上多学点知识,最重要的是教师能通过教学方法让学生理解知识点。

教师要能做到化难为易。

4访谈结果分析
4.1教师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了解不够深入
大部分英语教师只是通过班级的课程表知道课程名称,但是对五年的课程设置并不了解。

教师们对课程设置也没有做过深入系统的研究。

4.2师生对现有英语教材内容看法不一
幼教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现用的英语精读教材共有三种,分别为《五年制高等师范教材英语教程》、《牛津高中英语》、《灵通高职高专英语·读写译教程》。

三种教材各有特点,有的注重阅读理解,有的体现英语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培养。

4.3学生缺乏英语学习兴趣是关键
通过访谈了解到学生对英语教材、教师教学方法等要求最多的是“有趣”,可见学生学习兴趣的缺乏是导致学生英语学习不用功的关键。

5改善现状的方法
笔者认为要解决目前本校幼教专业英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方法:
5.1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对我国高职高专教育明确提出了“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的教学思想,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不同专业的学生应用英语的范畴不一样,幼教专业英语教学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即英语教学与学生幼教专业特点相结合。

5.2制定校本教材,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
针对学生特点制定教材,做到因材施教,选择与幼教专业相关的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与综合素质。

5.3改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元教学手段
从访谈可知,现有英语教师有先进的教学理念、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上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例如可以在教学上更突出地使用任务型教学法。

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提出:“教师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

”“任务型”活动就是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的能力,即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除了使用多媒体、学案等辅助教学手段外,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使用各种教具,如服装道具、实物、手工制作材料等。

5.4加强教师个人素质
改善现有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个人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既要专注于英语专业知识和教学方式的提升也要关注学生专业发展,在教育教学中要更注重过程性评价。

同时,教师还要积极参与各类教研活动、继续教育,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与方法,通过各种途径提升自我。

6结论
要改善本校幼教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突出职教特色,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整堂课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通过交际法、任务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形成英语教学中渗透幼教特色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
范大学出版社,2004,8.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S].北
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0.
[3]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王蔷,程晓堂,等.英语教学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李森.教学交往观的确立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教育研究,2002
(9).
长期积累的过程。

除学生自身努力外,教师更要多在课堂上帮助学生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了解和掌握记忆的规律,循序领悟,运用科学的指导和训练方法,让学生克服不良的学习英语的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能力的目的,真正做到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文春.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成就感[J].新课程研究,2012
(3).
[2]黄伟菊.浅谈在化学教学中学习习惯的培养[J].商情:科学教育家,
2008(1).
[3]李玉云.解决英语课前预习不良现状的实践探索[J].中国教师,
2010(16).
[4]陈琳.学英语请远离这些不良的做法[J].中学英语之友,2008(9).
[5]刘孝标.浅谈英语教学中读和写的技能及其培养[J].试题与研究:
新课程论坛,2010(2).
(上接第80页)
外语翻译84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