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碳盘查与碳核证

合集下载

企业碳排放核查步骤指南2024

企业碳排放核查步骤指南2024

企业碳排放核查步骤指南2024-02碳排放核算是夯实碳排放统计基础数据,提高碳排放数据质量的关键。

加强企业碳排放核算能力建设,有利于为我国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可靠的数据保障,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

从企业层面来讲,加强碳排放核算能力建设,保证碳排放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有利于企业管理温室气体风险、识别减排机会,有利于参与碳交易市场,作为支撑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的数据基础。

一、我国企业碳排放核算能力建设现状由于我国企业碳核算工作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方法与制度还不够完善,企业碳核算相关的人员、流程、技术等方面均较为薄弱。

现阶段,国内需主动开展碳排放核算的企业包括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和部分上市企业,其他企业主动开展碳排放核算的数量很少。

企业碳排放核算积极性、主动性较差,且未配备相关的核算人员,未建立碳核算、披露相关的流程和制度,难以实现碳排放的准确核算。

碳核算方法是企业碳核算能力建设最重要、最基础的环节,因此,加快碳核算方法体系建设是提高我国企业碳排放核算能力的重要抓手。

现阶段,我国企业层面的碳排放核算方法主要借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核算方法与准则,包括2013-2015年国家发改委分三批发布的针对24个行业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指南;2015-2018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及发电、钢铁、民航、化工等12个重点行业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国家标准;生态环境部发布2021-2022年发布《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试点技术指南(试行)》、《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发电设施(2022年修订版)》。

除此之外,北京、上海、广东、深圳等地还制定了地方碳核算方法,如《北京市企业(单位)二氧化碳排放 核算和报告指南》(2017版)、《上海市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SH/MRV-001-2012)、《广东省企业( 单位) 二氧化碳排放信息报告指南( 2022年修订) 》、《组织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化和报告指南》(SZDB/Z 69-2018)。

企业碳排放审查和管理规定

企业碳排放审查和管理规定

企业碳排放审查和管理规定1. 总则为了响应国家关于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号召,加强企业碳排放管理,降低碳排放强度,推动企业绿色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应对法》、《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2. 审查对象和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我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具有明显碳排放排放行为的企业。

审查范围包括企业的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能源消耗、交通运输、废弃物处理等方面。

3. 审查内容3.1 碳排放核算企业应按照国家和地方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和标准,对其碳排放进行核算,包括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

企业应定期进行碳排放核算,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2 碳排放报告企业应编制碳排放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企业基本信息、碳排放核算方法、排放源识别、排放量计算、排放控制措施等。

企业应按照相关要求,及时提交碳排放报告。

3.3 碳排放核查企业应接受政府或者第三方机构的碳排放核查。

核查内容包括企业碳排放报告的准确性、完整性、合规性等。

企业应配合核查工作,提供相关数据和资料。

3.4 碳排放控制与减排企业应根据国家和地方的碳排放控制目标,制定并实施碳排放减少计划。

企业应采取技术改进、能源结构优化、管理提升等措施,降低碳排放强度。

4. 管理措施4.1 企业应建立健全碳排放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4.2 企业应定期开展碳排放培训和宣传,提高员工低碳意识和技能。

4.3 企业应建立碳排放数据管理和监测系统,实时掌握碳排放情况。

4.4 企业应定期进行碳排放内部审核,确保碳排放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

4.5 企业应按照国家和地方的碳排放政策,积极参与碳排放权交易。

5. 违规处理企业违反本规定的,由相关部门依法予以处罚,包括但不限于罚款、责令改正、暂停或者限制生产经营活动等。

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或者生态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6. 附则本规定由XX部门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原有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按照本规定执行。

碳盘查实施方案

碳盘查实施方案

碳盘查实施方案为了积极响应国家环保政策,减少碳排放,实施碳盘查已成为各行各业的必然选择。

碳盘查是指对企业、机构或个人在生产、生活和消费等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进行核查和统计,以便更好地管理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下面我们将就碳盘查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对于企业来说,建立健全的碳盘查机制至关重要。

企业应当明确责任部门,制定碳盘查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执行。

同时,企业应当配备专业的碳盘查人员,确保碳排放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此外,企业还应当建立完善的碳盘查档案,对碳排放数据进行长期保存和管理,以备日后核查和审计。

其次,对于机构和个人而言,加强碳排放意识和管理至关重要。

机构和个人应当积极参与碳盘查工作,如对能源消耗、交通出行、生活用水等方面进行核查和统计,了解自身碳排放情况,制定合理的减排措施。

同时,加强碳排放宣传和教育,提高全员参与碳盘查工作的意识和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再次,对于碳盘查数据的管理和利用也是至关重要的。

各单位应当建立统一的碳盘查数据平台,实现碳排放数据的实时采集、统计和分析。

同时,加强碳盘查数据的监测和评估,制定合理的碳排放指标,对碳排放数据进行动态管理和调整,确保碳排放目标的实现。

最后,对于碳盘查的实施方案,我们需要不断完善和提高。

在实际工作中,应当不断总结经验,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不断改进碳盘查技术和方法,提高碳排放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加强碳排放数据的公开和透明,接受社会监督,确保碳盘查工作的公正和公开。

总之,碳盘查的实施方案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参与。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管理和减少碳排放,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希望各单位和个人都能积极参与碳盘查工作,共同推动碳盘查工作的深入开展,为环保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碳盘查指南解读

碳盘查指南解读

碳盘查指南是一份关于企业碳排放情况的详细调查和评估指南,旨在帮助企业了解自身的碳排放量、排放源以及减排潜力,从而制定相应的减排措施和行动计划。

以下是对碳盘查指南的解读:1. 什么是碳盘查?碳盘查是指对企业碳排放情况的详细调查和评估,包括对各种排放源的监测、测量和记录,以及排放量的计算和比较。

通过碳盘查,企业可以了解自身的碳排放量、排放源以及减排潜力,从而制定相应的减排措施和行动计划。

2. 碳盘查的范围和重点碳盘查的范围通常包括所有直接和间接的温室气体排放,如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

重点排放领域包括能源消耗(如电力、热力和燃料)、交通运输、生产过程、废弃物处理等。

此外,碳盘查还应关注企业的供应链和物流环节的排放情况。

3. 碳盘查的方法和流程碳盘查的方法包括监测、测量和记录排放量,以及使用适当的计算方法进行排放量的计算和比较。

通常采用企业自查和第三方核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企业需要制定碳盘查计划,明确排放源和测量方法,并定期进行自我评估和记录。

第三方核查则是由具有专业资质的机构或专家对企业碳盘查结果进行核实和确认。

4. 碳盘查的意义和作用碳盘查对于企业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了解企业的碳排放情况,为制定减排措施和行动计划提供基础数据。

* 识别出减排潜力较大的领域和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减排措施,提高减排效果。

* 帮助企业实现碳中和目标,提高环保和社会责任形象。

* 为政府和企业之间的碳排放权交易提供数据支持和管理。

5. 碳盘查的挑战和建议碳盘查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如监测设备的购置和维护费用、测量技术的培训和掌握等。

因此,企业在开展碳盘查之前应充分考虑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监测设备和测量方法,并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和学习。

此外,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合作,共同推动碳减排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碳减排的效率和效果。

综上所述,碳盘查指南为企业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和方法,帮助企业了解自身的碳排放情况,制定相应的减排措施和行动计划。

企业碳盘查核算范围

企业碳盘查核算范围

企业碳盘查核算范围
企业碳盘查核算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直接排放:即企业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如工业生产中的燃烧过程(如燃煤、燃油等)产生的CO2、CH4等排放。

2. 间接排放:指企业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如企业购买的电力、蒸汽等能源消耗所产生的CO2排放。

3. 产品生命周期排放:指企业产品在生命周期内的温室气体排放,包括产品制造过程中消耗的能源、原材料的采购和转运、产品使用阶段产生的能源消耗等。

4. 员工交通和商务差旅:包括企业员工通勤和商务差旅过程中的交通方式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5. 动力设备和固定资产的排放:主要指企业固定资产和办公设备的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如空调、电脑等的能源消耗。

企业在进行碳盘查核算时,需要对以上范围内的排放情况进行调查和核算,并提交相应的数据报告。

这些数据将用于评估企业的碳排放水平,并制定相应的减排目标和行动计划。

碳盘查:企业实施碳管理的关键

碳盘查:企业实施碳管理的关键

碳盘查:企业实施碳管理的关键文/郭沛源近几年,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问题,降低碳强度(即单位产值的碳排放量)已被列入政府的政策目标。

2009年,国务院提出,中国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40%-45%,这是中国政府首次提出降低碳强度的目标。

2011年3月,政府颁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规定在“十二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要降低17%。

这是碳指标首次出现在政府的五年规划中,充分说明了政府在碳排放方面的政策决心和力度。

可以预见,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内,从中央到地方都会掀起一股碳减排的浪潮。

中国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将成为碳减排的主力军,他们已经或很快会感受到政策压力。

对此,企业应如何应对?从长远的角度看,笔者认为,企业应逐步建立完善碳管理。

所谓碳管理,是指对《京都议定书》中所涵盖的包含二氧化碳在内的6种温室气体进行主动管理。

商道纵横的《碳监测的商业价值白皮书》中,对碳管理做了全面的描述,指出碳管理的四大要点:一是碳盘查(或称碳监测),通过监测整个业务流程中的碳排放,我们才能找到减排空间,制定相应战略;二是低碳治理与战略,治理是指企业推进低碳经济的组织形式、决策机制及落实方式;战略是指在公司低碳增长转型过程中选择正确的道路、原则和行动,通常由高层制定并整合到业务流程中;三是信息披露,将推进低碳经济的治理结构、核心战略、具体行动及成效对外界进行系统的披露,以获得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方的认可;四是创造财务收益和降低风险,通过在碳市场上出售可核证的碳减排量,获得财务收益的机会,同时通过温室气体排放管理降低公司的合规风险。

如果能做到这四点,企业应对气候变化就能游刃有余。

然而,企业的碳管理体系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建立起来,这需要一段过程,甚至是好几年的时间。

因此,短期来说,企业最应该做的事情是碳盘查,这是碳管理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

碳盘查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应遵循一系列标准方法和原则。

企业碳排放如何核查核算

企业碳排放如何核查核算

企业碳排放如何核查核算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碳排放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企业作为社会的重要一员,其碳排放情况更是备受关注。

因此,企业碳排放的核查和核算变得尤为重要。

那么,企业碳排放如何进行核查和核算呢?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1. 碳排放核查**首先,企业需要对自身的碳排放情况进行核查。

碳排放核查的过程主要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核查报告编制等环节。

在数据收集阶段,企业需要收集各项能源消耗数据,包括燃料消耗、电力消耗等信息。

同时,还需要收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等数据。

在数据分析阶段,企业需要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汇总统计,计算出碳排放量。

最后,在核查报告编制阶段,企业需要将核查结果整理成报告形式,详细记录碳排放情况,并在必要时提交相关部门。

**2. 碳排放核算**除了碳排放核查外,企业还需要进行碳排放核算工作。

碳排放核算是对企业碳排放情况进行评估和管理的过程。

在碳排放核算过程中,企业需要制定并实施相关的减排措施,以降低碳排放量。

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购买碳排放权、参与碳交易等方式来弥补碳排放不足,从而实现碳排放的管理和控制。

**3. 碳排放管理**在进行碳排放核查和核算的同时,企业还需要制定碳排放管理计划。

这包括制定碳排放减排目标、建立碳排放监测机制、推动员工节能减排意识等措施。

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企业可以更好地控制碳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4. 未来展望**随着碳排放管理的不断深入,企业在碳排放核查和核算方面也将面临更多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随着碳排放权市场的逐渐完善,企业将面临更多碳排放管理方面的政策要求;另一方面,碳排放的减排技术也将不断创新,为企业提供更多减排选择。

因此,企业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碳排放管理知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综上所述,企业碳排放的核查和核算工作对于企业自身发展和社会环境保护都至关重要。

企业应该认真对待碳排放管理工作,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环境保护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企业碳排放核查总结

企业碳排放核查总结

企业碳排放核查总结企业碳排放核查总结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企业碳排放核查总结企业碳排放核查是评估企业碳排放量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企业的生产过程、能源消耗、废弃物排放等方面进行全面调查和评估,可以了解企业的碳排放情况,为制定相应的减排措施提供依据。

本次核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企业概况本次核查的企业是一家生产型企业,主要生产某类产品。

该企业拥有一定的规模,员工数量较多,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原材料。

二、碳排放核查方法本次核查采用现场调查和数据收集相结合的方法,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进行全面评估。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现场调查:对企业生产现场进行实地考察,了解企业的生产工艺、设备、原材料等情况,同时对企业的废弃物排放情况进行调查。

2. 数据收集:收集企业的能源消耗数据、废弃物排放数据等,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了解企业的碳排放情况。

3. 计算分析:根据收集的数据,采用一定的计算方法,计算出企业的碳排放量。

三、碳排放核查结果通过本次核查,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该企业的碳排放量较高,主要是由于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原材料。

2. 该企业在废弃物排放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加强废弃物处理和回收利用。

3. 该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碳排放量。

四、建议措施针对以上结论,我们提出以下建议措施:1. 加强能源管理和节能减排工作,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

2. 加强废弃物处理和回收利用工作,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3. 加强企业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积极推进环保工作。

重点企业碳排放报告核查

重点企业碳排放报告核查

重点企业碳排放报告核查摘要碳排放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为了减少全球温室效应,各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之一就是要求企业对自己的碳排放进行报告和核查。

本文将重点讨论企业碳排放报告的核查问题,旨在提高企业对碳排放数据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1. 介绍碳排放是指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到大气中的行为。

根据《巴黎协定》的目标,各国都致力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应对气候变化。

企业作为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之一,对其碳排放进行报告和核查显得尤为重要。

2. 重点企业碳排放报告的背景大部分国家都设立了碳排放的上限和限额,并要求企业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碳排放报告。

这些企业通常是能源、化工、制造等行业的重点企业,它们的碳排放量较大,对全球温室效应产生的影响较大。

3. 重点企业碳排放报告的核查问题由于碳排放涉及到庞大的数据统计和计算工作,以及复杂的数据收集和监测过程,所以企业碳排放报告的核查面临以下问题:3.1 数据真实性企业对碳排放量的报告通常是自己内部进行的,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

为了确保数据的真实性,需要建立独立的核查机制,对企业所报告的数据进行核实。

3.2 数据准确性碳排放数据的准确性是企业报告的关键问题。

一方面,企业需要确保自身的数据采集和监测体系完善,能够准确地测量和计算碳排放量;另一方面,核查机构也需要对企业所报告的数据进行独立审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3.3 数据一致性由于碳排放数据涉及到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的计量和报告,所以数据的一致性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核查机构需要确保企业的报告数据与其他企业、行业和国际标准保持一致,以便进行比较和分析。

3.4 数据披露和公开透明度为了提高碳排放数据的可信度和透明度,企业需要主动披露碳排放数据,并接受社会的监督和评估。

核查机构需要对企业的数据披露行为进行审核,确保数据的公开透明度。

4. 重点企业碳排放报告核查的方法与工具为了确保重点企业碳排放报告的准确性和可信度,需要采用多种方法与工具进行核查,包括但不限于:- 数据抽样与抽查:通过对企业的数据样本进行抽样和抽查,确认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企业碳排放核查总结

企业碳排放核查总结

企业碳排放核查总结碳排放核查是指对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情况进行调查和评估的一项重要工作。

它关乎企业的环境形象和可持续发展,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对企业A进行碳排放核查工作进行总结。

首先,对企业A的碳排放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和分析。

调查发现,主要的碳排放源来自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运输工具的使用以及废弃物处理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等。

通过对企业经营范围、设备与耗能设备的数量和规格、生产工艺以及能源消耗进行全面的调查,确定了碳排放的主要分布情况和排放潜力。

其次,针对碳排放的主要源,制定了一系列的碳减排措施。

针对能源消耗引起的碳排放,提出了替代传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强节能管理等措施。

针对运输工具的使用,提出了推广节能车辆、优化物流运输方式的措施。

针对废弃物处理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提出了强化废物分类处理、加强废气处理等措施。

同时,还建议企业加强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建立碳排放核查和报告制度,实施碳市场认证。

然后,实施了碳减排措施并进行了效果评估。

企业A采取了一系列的技术改造和管理措施,在能源消耗方面,通过替换传统能源为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强度。

在运输工具的使用方面,通过引进节能车辆和优化运输路线等方式,减少了碳排放量。

在废弃物处理方面,企业加强了废物分类处理和废气净化设备等措施,有效降低了排放潜力。

同时,建立了能源管理体系和碳排放核查和报告制度,使企业A的碳排放管理更加系统和规范。

最后,进一步分析了企业A的碳减排措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根据实际数据,企业A通过减少碳排放,有效降低了能源消耗和运输成本,提高了企业的整体效益。

此外,企业A的碳减排措施,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这对于企业形象的提升、社会责任的履行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总之,通过对企业A的碳排放核查工作的展开,我们对企业的碳排放情况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并针对碳排放的主要源制定了一系列的碳减排措施。

碳核算资质证书

碳核算资质证书

碳核算资质证书
碳核算资质证书是一个表明持有人具有从事碳核算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证书。

这个证书通常由政府、行业协会或专业机构颁发,其目的是确保持有人具备进行准确、可靠的碳核算的能力。

碳核算资质证书的持有人通常是在环境、能源、气候变化等领域工作的人员,他们需要了解和掌握碳核算的方法、标准和工具,以便为企业、组织或政府机构提供专业的碳核算服务。

碳核算资质证书的获得需要通过相关的考试或培训,并满足一定的条件。

持有该证书可以增加个人的职业竞争力,并有助于提高企业和组织在碳核算领域的专业水平。

业务知识碳盘查与碳核查有什么区别?

业务知识碳盘查与碳核查有什么区别?

业务知识碳盘查与碳核查有什么区别?随着过去⼀段时间⼀系列碳市场政策⽂件的陆续出台,全国碳市场预计会在6⽉份启动。

对于参与碳市场的控排企业以及刚接触碳市场的新⼈,在接触碳盘查和碳核查两个概念时,经常容易混淆,更有甚者将碳盘查说成碳排查。

其实两者是不同的概念,下⾯博明信德为⼤家做⼀个详细的解释。

⾸先说⼀下⼆者概念的区别碳盘查是以排放企业或组织为单位,计算其在社会⽣产活动中各个环节的直接或间接排放的温室⽓体,也可称作编制温室⽓体排放清单。

⼀般来说,企业进⾏碳盘查时,需要计算的温室⽓体主要包括《京都议定书》中要求的六种温室⽓体:⼆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合物、全氟碳化合物和六氟化硫。

由于这六种温室⽓体产⽣的温室效应的强弱各不相同,习惯上⼈们以⼆氧化碳作为参照⽓体,把不同⽓体产⽣的温室效应折算成同样温室效应的⼆氧化碳的量,然后进⾏统计。

再说⼀下碳核查的概念,碳核查是由具有资质的第三⽅核查机构对企业的碳盘查报告进⾏审核,并出具核查报告或声明的过程。

也就是说,碳盘查是企业⾃主的⾏为,⽽碳核查是由第三⽅机构对企业进⾏的审查,对企业来说是被动的⾏为。

第⼆点,核算对象不完全相同虽然同样是产⽣温室⽓体排放的企业,但碳盘查所覆盖的企业范围更⼴,严格来说只要有温室⽓体排放,⽆论排放量多少,均可以纳⼊碳盘查的⼯作范围。

⽽碳核查的对象仅包括纳⼊国家要求控排和碳交易的企业,即2013⾄2018年期间任⼀年度的温室⽓体排放量达2.6万吨⼆氧化碳当量(或综合能源消费约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

第三点,⼯作时间不同碳盘查是企业的⾃主⾏为,企业可以在任何时间委托咨询机构,对其某⼀时间段内的碳排放情况进⾏核算,提出整改意见。

但碳核查是企业的被动⾏为,是由政府根据碳减排⼯作的要求,在指定的时间委派具有资质和公信⼒的第三⽅,完成指定时间段的碳核查⼯作,包括企业组织边界内碳排放源的识别、数据收集、核算、查漏补缺、澄清和报告等⼀系列核查⼯作。

碳盘查及实施步骤简介

碳盘查及实施步骤简介

碳盘查、流程及项目意义碳盘查:亦即温室气体盘查,根据ISO14064-1标准的界定,是指针对企业所有可能产生温室气体的来源,进行排放源清查与数据归集,以了解组织温室气体排放源及量化所归集之数据资讯。

市场主体进行碳盘查意义:1、管理温室气体风险并找出减量机会,编撰一份全面性的温室气体排放清册可以让企业了解本身的温室气体排放状况,以及可能的责任与风险。

同时也能透过温室气体排放的估算、会计,协助企业将最具有成本有效性的减量机会挖掘出来。

2、提升能源与物料使用效率,降低营运成本。

更藉由开发新的商品与服务,来降低客户或供货商的温室气体排放。

3、树立良好社会责任形象:随着对气候变迁的关注愈来愈多,愈来愈多的非政府组织、投资人或其它的利害相关者都要求公司披露更多的温室气体排放相关信息。

公开披露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信息可以强化与利害相关者间的良好关系,来建立企业在顾客和一般大众间的"社会责任,环境经营"声望。

4、加入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市场:近年来在一些地区开始实行具备市场机制的方法,用以进行温室气体排放的抵减。

这些交易方案需要较实际的排放与既定的排放目标或上限,来决定是否要购买或可卖出排放权,且通常都会要求仅估算直接排放的部份。

同时,为了协助进行独立查验的工作,这些排放交易系统都要求参加的企业,对其提报的温室气体信息,建立一个可供认证的线索。

5、规避未来温室气体总量超标限额风险:实施标准的碳盘查将是企业提升能源使用效率,降低成本,满足客户环保要求,展现社会责任形象的必由之路,可以预见不远的将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在温室气体排放量及报告方面力求获得第三方认证,以增强在全球"绿色"采购中的竞争力,尽早在全球贸易中获得"绿色"通行证。

6、有利于获得政府更多的支持7、领先于对手,加强国际竞争能力碳盘查的依据标准:组织层级温室气体排放与移除之量化及报告附指引(ISO14064-1)与温室气体盘查议定书(GHG Protocol)。

碳 资质证书

碳 资质证书

碳资质证书:
在碳领域,存在多种资质证书,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碳资质证书:
1.碳排放管理师证:是指专门从事碳排放管理专业的人员,其职责包括制定碳排放管理计划、实施碳排放控制措施、监
督碳排放管理效果等。

2.碳中和承诺示范企业资质证书:是指企业通过减少自身的温室气体排放,采取节能减排措施,实现碳中和目标,并获
得相关认证的证书。

该证书可以用于企业宣传、招投标等场合,提高企业的环保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3.双碳管理能力服务企业资质证书:是指企业具备双碳管理的能力和资质,能够提供双碳管理服务,包括碳排放核算、
碳核查、碳足迹等。

该证书可以用于企业宣传、市场开拓等方面,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信誉度。

企业碳核查的基本流程

企业碳核查的基本流程

企业碳核查的基本流程企业碳核查是指对企业的碳排放量进行核查和评估的过程。

碳核查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身的碳排放情况,制定减排策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企业碳核查的基本流程如下:第一步:明确碳核查的目的和范围企业需要明确碳核查的目的和范围。

目的通常是为了了解企业的碳排放情况,为制定减排策略提供依据。

范围包括企业所有活动和流程,如生产、运输、办公等。

第二步:收集数据企业需要收集与碳排放相关的数据,包括能源消耗、废弃物处理、交通运输等方面的数据。

数据可以通过企业内部系统、供应商、能源公司等途径进行收集。

第三步:计算碳排放量企业需要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计算出自身的碳排放量。

计算方法通常是根据国家和行业标准进行计算,如《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指南》等。

第四步:分析结果企业需要对计算出来的碳排放量进行分析,了解哪些活动和流程产生了较大的碳排放量。

分析结果可以为制定减排策略提供依据。

第五步:制定减排策略企业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减排策略。

策略包括节能减排、使用清洁能源、优化流程等方面。

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可行性较高的减排策略。

第六步:实施减排策略企业需要按照制定的减排策略,实施减排措施。

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效率等方面。

第七步:监测评估企业需要对减排措施进行监测评估,了解减排效果。

监测评估可以为后续的减排工作提供依据。

以上就是企业碳核查的基本流程。

企业需要重视碳核查工作,加强环保意识,积极推进低碳经济发展。

企业碳汇证书

企业碳汇证书

企业碳汇证书
企业碳汇证书是指企业通过实施碳汇项目,以证明其在降低碳排放、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出的努力。

这种证书通常由第三方机构颁发,用于证明企业在减少碳排放、提高能源效率、采用可再生能源等方面所做的努力。

企业碳汇证书的主要作用包括:
提升企业形象:获得碳汇证书可以证明企业在环保方面的积极态度和实际行动,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品牌价值。

降低成本:通过实施碳汇项目,企业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增加经济效益。

获取政策支持:政府和社会对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越来越重视,获得碳汇证书可以证明企业符合相关政策和标准,有助于获得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投资者的青睐。

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获得碳汇证书可以促使企业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碳盘查与碳核证
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概念介绍
温室气体
京都议定书中控制的6种温室气体为: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 、氢氟碳化合物(HFCs) 、全氟碳化合物(PFCs) 、六氟化硫(SF6)。

气体GWP 主要排放源
CO2 1 燃烧化石燃料,砍伐森林
CH4 21 家畜反刍和养殖场粪便,水稻种植,湿
地开发,输气管道泄漏和垃圾填埋场
N2O 310 农业生产中化肥的使用
HFCs 11700 工业生产,空调制冷,灭火
电解铝生产,电子产品制造
PFCs 6500,
9200
SF6 23900 高压断路器的电介质,镁合金铸造过程
的保护气
概念介绍
⏹碳盘查
以政府、企业等为单位计算其在社会和生产活动中各环节直接或者间接排放的温室气体,称作碳盘查,也可称作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

⏹碳核证
由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对企业的碳盘查报告进行审核,并出具核查报告或声明的过程。

企业低碳发展路线图
企业碳盘查/碳核证的关注方
•发展低碳经济的基础工作
政府
•建立碳排放数据库,制定减排规划
•分配碳配额,试行碳交易
•推动供应商共同实现低碳、环保或可买家
持续发展目标
•控制供应链风险
•节约成本,发掘减排空间
企业自身
•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
•在碳交易中获益
•监督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
社会公众
•共同维护生存环境
“万家企业”碳盘查的重要性
⏹是“万家企业”完成“十二五”低碳节能目标的重要抓手
国务院印发的《“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也提出,重点排放企业要制定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方案,按照先进企业的排放标准确定排放控制要求,研究确定重点行业单位产品(服务量)温室气体排放标准,选择重点企业试行“碳披露”和“碳盘查”。

广东省十二五目标:单位GDP排放下降19.5%,能耗下降18%,居全国最高。

55家万家企业占据开发区总能耗量、总排放量的85%以上,是重中之重。

⏹是企业参与碳交易、合理争取碳配额的基础
碳交易涉及的企业主要是2011年-2014年任一年排放1万吨二氧化碳及以上(或综合能源消费量5000吨标准煤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广东省首批310家重点排放企业碳排放填报和审核工作即将开始,碳配额发放工作将在今年5月份进行,其他批次的企业将陆续开展相关工作。

碳排量的填报和额度分配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收益。

⏹是企业管理碳资产、发掘减排空间的基础和关键
津政办发〔2013〕12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
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天津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照此执行。

2013年2月5日
天津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二)明确市场范围。

将本市钢铁、化工、电力、热力、石化、油气开采等重点排放行
业和民用建筑领域中2009年以来排放二氧化碳2万吨以上的企业或单位(以下称纳入企业)纳入试点初期市场范围。

根据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进展及本市碳排放权交易能力建设情况,研究逐步扩大市场范围。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国资委、市建设交通委、市统计局等有关部门,各区县人民政府)
⏹(三)设定总量目标、合理分配配额。

举例:
“万家企业”碳核证的重要性
⏹是企业应对国际绿色壁垒、增强绿色竞争力的需要
大部分企业已经收到或面临国际买家(如沃尔玛、松下、
索尼、IBM等)提供碳核证声明的要求,必须采取应对措

⏹是控排企业必经的年度工作
借鉴欧美发达国家开展碳交易的经验,政府每年会对控排
企业进行数据核查,以此作为企业参与碳交易的依据。

⏹是企业提升自身社会责任感和品牌建设的重要路径
通常能够提供经过第三方核查的碳排放数据的企业,更
具公信力,更容易受到公众的一致认可。

在低碳经济时代,成为品牌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

低碳企业在行动
⏹绿色生活、低碳经济已成为发展趋势,而能把切实可行的环保理念
落实到创新中,对于企业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全球315个重量级法人投资机构于2000年,率先盘查并公布企业的
碳排放资料;
⏹HP,DELL,P&G,Pepsi,TESCO等国际大厂,联合组成“供应链领
导联盟”,向旗下供应商施压,要求供应商公布碳排放资料,提供其“碳披露”计划;
⏹索尼集团2010年4月宣布,2050年实现碳中和;
⏹2010年2月25日,沃尔玛宣布其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到2015年底
之前从其全球供应链中削减2千万吨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自2011年起,富士康、奇美电子、纬创资通等多家企业要求其供
应商提供碳核证声明
举例:
親愛的供應商:
感謝您此次來參加4/3緯創資通第四階段模範指定供
應商溫室氣體說明會,在此謹向您致上最大的謝意。

由於國際環境趨勢變化無常,緯創資通為了符合
客戶快速的需求及增加企業競爭力,從2010年起對
供應商之評鑑與管理進行部份內容之修正,相關修正
之要求將逐步與供應商溝通,期以共同打拼的精神來
完成客戶之需求。

緯創資通為了儘速完成客戶對於溫室氣體供應鏈管理
之期望,即將在供應商管理之評分要項中,加入溫室
氣體盤查與查證之重點差異化評分,據以快速應變國
際之趨勢與客戶之需求。

為落實供應鏈溫室氣體之管理並可在預期之期
間達到成果,於2012年緯創資通定議貴公司為第四階
段模範指定供應商,進行溫室氣體之盤查與查證,
參與此計劃並取得2011年基準年度溫室氣體(GHG)查
核報告或ISO 14064-1查證聲明書之供應商,將列入
年度績優供應商,並取得後續之優先採購權。

企业可能遇到的碳盘查/碳核证的难点
运营方面的问题:
⏹资金短缺
⏹非强制推行,暂不着急⏹缺乏管理层重视
技术方面的难点:
⏹排放边界确定
⏹基准年确定
⏹排放源分类、识别和量化⏹排放因子和GWP值选取⏹盘查清册及报告的编制
资金短缺
23%
缺乏上层重视
19%
人手紧缺,没有
余力
21%
缺少专业机构提
供相关服务
14%
非政府强制推
行,暂不着急
23%
第一期宣讲会企业反馈情况
⏹给予资金资助--安利
⏹培养专业人才,了解相关指示及法规--三菱电机⏹提供节能减排的项目资金支持--美维电子
⏹参加相关培训,提升专业知识--宏仁电子
⏹培训--百事饮料
⏹和公司高层加强沟通,便于工作开展--日正弹簧⏹专业的指导和实操的协助--天海花边
⏹提供相应培训以及资金支持--大旺食品
⏹促使企业上层重视,增加专人作此工作--普莱克斯⏹政府文件帮助,最好予以资金支持--太平洋马口铁⏹缺少专业人员--振隆药业
⏹多举办相关讲座--依利安达
相关文件
⏹国务院印发的《“十二五”控制温室气
体排放工作方案》(国发〔2011〕41
号)
⏹《关于印发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实
施方案的通知》(发改环资〔2011〕
2873号)
⏹《关于印发广东省“十二五”万家企
业节能低碳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省
经信节能〔2012〕95号)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碳
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粤府函〔2012〕264号)
THANK YOU!
请提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