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金色的鱼钩》同步练习(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金色的鱼钩》同步练习(含答案)一、单选题。

1.下列各组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威胁碗筷红锈喜出往外 B.弥曼鱼饵疙瘩搪瓷碗
C.脆弱皱纹照料奄奄一息 D.谗救粗糙瞻仰炊事员
2.下面对课文题目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鱼钩”,本文指老班长用缝衣针弯成的钓鱼钩,是老班长的遗物。

B.老班长曾用“鱼钩”给病号钓鱼吃,挽救了四个战士的生命。

C.“金色的”借指老班长忠于革命、尽职尽责、舍己为人的精神。

D.文章以此为题,点明了中心,升华了主题。

二、用“√”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颧.骨(guàn quán) 青稞.(kē guǒ) 搪.瓷(tāng táng) 威胁.(xié xiē) 煎熬.(āo áo) 抽噎.(yí yē) 收敛.(jiǎn liǎn) 疙.瘩(chī gē)
三、选字填空。

(钩、钓)鱼鱼垂
(绣、锈)铁刺花
(历、厉、励)鼓史严
(哀、衷、衰)弱悲心
四、辨字组词。

棵脸搪锈
稞敛糖绣
五、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光:①光线;②景物;③光彩;④光大;使显耀;⑤一点儿不剩;
风光.增光.精光.阳光.
(2)端:①端正;正派;②东西的一头;③事情的起因;④用手平着拿东西;
端.坐端.茶开端.无端.生事
六、判断下列句子中省略号的作用,选择相应的答案
A.表示话未说完;
B. 表示声音的延长;
C.表示声音断断续续。

(1)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

看,你们都瘦得……
(2)小梁,别浪费东西了。

我……我不行啦。

(3)嗒嗒嗒……从一座桥上,突然喷出六条火舌,封闭了我军前进的道路。

七、选词填空
严厉严格严峻严肃
(1)望着他那十分的脸,我一句话也说不上来,竟扑倒在他怀里哭了。

(2)共产党员要遵守党的纪律,服从党的分配。

(3)他板起了脸,一声不吭,显得特别。

(4)老班长忽然地说:“你的任务是坚持走路,安定两个小同志的情绪。

”八、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老班长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

(2)我接受了指导员交给我的任务,得把你们带出草地。

(3)我们找不到东西吃,无法走出这茫茫的草地。

九、理解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叙述了红军在,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
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的崇高品质。

课文用
“”做课题,意义深刻。

“鱼钩”记录着
英雄历程,闪耀着思想光辉,象征着的革命精神水垂不朽。

十、按要求改写下面的句子。

(1)飞离地球、遨游太空是中华民族很久以来的梦想。

(改为双重否定句)
(2)还有什么节目比得上这种顽强而鲜明的高歌曼舞?(改为陈述句)
(3)郝副营长点燃了那本书。

(改为被字句)
(4)加上恰当的关联词:我与人类隔绝,仿佛一个隐士,我并未因为没有粮食,饿死在这不毛之地。

十一、阅读理解,完成练习。

(一)课内阅读
第二天,老班长端来的鱼汤特别少,每个搪瓷碗里只有小半条猫鱼,上面漂着一丁点儿野菜。

他笑着说:“吃吧,就是少了点儿。

唉!一条好大的鱼已经上了钩,又跑啦!”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两个小同志不知道为什么,也端着碗不往嘴边送。

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

他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

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

小梁,你不要大脆弱!”最后这句话是严厉的,意思只有我知道。

我把碗端到嘴边,泪珠大颗大颗地落在热气腾腾的鱼汤里。

我悄悄背转身,擦擦眼睛,大口大口地咽着鱼汤。

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1)鱼汤特别少,老班长还笑的原因是()
A.笑是因为多少还有一点野菜和鱼汤,可以充饥
B.笑是因为鼓励小战士们,让他们吃下去
C.笑是因为让小战士原谅他钓得少
(2)“最后这句话是严厉的,意思只有我知道。

”这句话中的“意思”指的是。

(3)从“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能看出。

(4)用波浪线画出与画横线句子相照应的句子。

(5)当看到老班长嘴边露出一丝笑意时,“我”的心里为什么沉重极了?当时,“我”的心里一定有很多话想说,请你展开想象,把“我”想说而没说出的话写出来。

(二)课外阅读
魂驻小红桥
一个清瘦干练的姑娘穿梭在长征队伍里,像踩着风火轮似的,跑前跑后,安排抬担架的,照顾负伤的。

这是她的职责,她是担架队队长——20岁的英子。

随着战事的吃紧,担架不够用,伤员有增无减!她对担架员的任务进行了分配,尽量安顿好每个伤员。

可安排到最后,再也匀不出担架和人来抬一个伤势严重、生命垂危的小战士了。

看着奄奄一息的小战士,英子决定背着他走。

她背着他在崎岖泥泞的路上,迈开了沉重的步子……伤员的手无力地搭在她的肩上,微弱地声音说:“放——下——我,放——下——我吧……”英子充耳不闻,薄薄的嘴唇坚强地抿起。

是奇迹吗?弱小的她,背着比她高、比她重的战士,翻山越岭,竟然走过了许多路程。

而受伤的战士,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居然开始好转!而英子却越来越瘦弱,她总是将少得可怜的食物分给担架员和伤员……
队伍来到山里的一座小桥时,仿佛春天正好等在这里,娇嫩的小花与新绿扑面而来。


个重伤的战士已经可以拄着棍子走了,他走到英子队长面前,说:“队长,我要编个花环给你!”英子笑了,那开心而生动的笑脸让人想起她也只是个孩子,她点点头回答:“嗯,好。

”可接着又故意板起脸说:“但是,你现在还需要休息。

”这是她一生中所说的最后一句话。

为了给伤员舀水喝,她坠到了桥下的河水里。

她坠落的声音那么小,她甚至没有挣扎,就顺水飘去……
七十年后,一个垂暮老人,站在小桥边,凝视远方。

他的眼睛湿润了,半晌才说:“如果英子队长多吃一点东西,可能就能坚持下去,可能就……”老人缓缓地在草地上采来缤纷的野花,用颤抖的手认真地编起一个花环,轻轻挂在桥头……
(1)解释下列词语。

充耳不闻:化险为夷:
(2)“是奇迹吗?弱小的她,背着比她高、比她重的战士,翻山越岭,竟然走过了许多路程。

”你觉得这是奇迹吗?为什么?
(3)“她坠落的声音那么小,她甚至没有挣扎,就顺水飘去……”对这句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句话说明英子的身体太瘦弱了,她已没有挣扎的力气了。

B.这句话说明英子实在太累了,所以放弃了挣扎,选择了死亡。

C.从这句话中更反衬出英子背伤员走那么远的路是何等伟大。

(4)从这篇文章中,你感受到了英子的哪些可贵品质?
(5)老人为什么编一个花环挂在桥头?写出你的理解吧。

答案
一、1.C 2.B
二、quán;kē;táng;xié;áo;yē;liǎn;gē
三、钓;钩;钓;锈;绣;绣;励;历;厉;衰;哀;衷
四、一棵树;笑脸;搪瓷碗;生锈;青稞;收敛;冰糖;绣花
五、(1)②;③;⑤;①(2)①;④;②;③
六、(1)A (2)C (3)B
七、(1)严峻(2)严格(3)严肃(4)严厉
八、(1)虽然;但是(2).既然;就(3)如果;就
九、长征途中;嘱咐,照顾生病的战士,最后献出宝贵生命;忠于革命、舍己为人;金色的鱼钩;老班长一路上尽职尽责当好“上级、保姆、勤务员”的;金色的;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
十、(1)不能不说飞离地球、遨游太空是中华民族很久以来的梦想。

(2)没有什么节目比得上这种顽强而鲜明的高歌曼舞。

(3)那本书被郝副营长点燃了。

(4)虽然;但是
十一、(一)课内阅读(1)B
(2)①让“我”不要感情用事,应顾全大局;②如果“我”不吃,老班长吃鱼骨的秘密就会暴露,让“我”赶紧吃,给两位小同志做榜样
(3)老班长心中只有战友,唯独没有自己的高尚品质
(4)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5)“我”知道鱼来之不易且老班长将鱼让给三个病号,自己只能硬咽草根,用鱼骨充饥,“我”不忍心喝下鱼汤,却又迫不得已,所以很沉重。

(意思对即可)
(二)课外阅读(1)一点儿也听不进去,继续做自己的事情;文中是指英子不听伤员的话,继续背着他前进。

;化危险为平安,比喻转危为安。

(2)不是。

英子是凭着自己高度的责任感,以顽强的毅力背着伤员走过了许多路程的。

(3)B
(4)英子是一个有责任心,有爱心、不怕吃苦,英勇顽强的红军战士。

(5)这位老人就是当年被英子背的那位伤员,他在这里为英子编一个花环是兑现当年的话语,以此表达对英子烈士的敬仰和祭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