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二】第2节 电磁波的海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
课题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
2.知道光是电磁波,以及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3.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电磁波产生的条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电磁波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物质,感受电磁波对科技和生活的作用。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电磁波产生、传播、应用。
2.教学难点:电磁波的产生条件。
教学
方法
讲授、讨论、实验、归纳、对比。
教具
学具
多媒体课件,电磁波产生条件演示仪、手持移动电视。
教学过程
引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入课题[用带移动电视的手机播放电视
节目,大屏幕投影]
用手机看电视,这在多年前还是
一个梦想,如今,这一梦想已经
成为现实。
移动电视信号的传
播,离不开电磁波。
电磁波是如
何产生的,电磁波在传播过程有
什么规律,电磁波有哪些应用?
电磁波看不见、摸不着,下面就
让我们“听听”电磁波。
学生观察,思考老师提
出的问题。
学生倾听。
通过移动电视这一新
生事物,激发学生的兴
趣,让他们对电磁波的
应用有一个初步的认
识。
肯定大家的想法,又指
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
激疑、提起学生学习的
愿望。
新课
讲授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板书]
一、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
[演示实验]
新课讲授电磁波的产生
实验器材:干电池、小灯泡、钢
锯条、直流电流表、收音机、导
线等。
在钢锯条的一面每间隔 2 左右
粘上一段透明胶带,如下图。
将收音机调至频段,用导线夹将
钢锯条接入电路,小灯泡发光、
电流表偏转。
用夹子在粘有透明
胶带的一面从左至右滑动,小灯
泡明暗交替,一闪一闪;同时电
流表指针往复摆动,收音机扬声
器发出“喀喀”声。
而在钢锯条未粘有透明胶条的
一面滑动导线夹时,收音机未发
出“喀喀”声。
实验现象:
小灯泡交替亮灭说明电流发生
变化。
收音机“喀喀”声说明产生了无
线电信号。
实验结论:
[板书]
学生听老师介绍实验器
材,观察小灯泡明暗、电
流表的示数变化,听收
音机的“喀喀”声,感受电
磁波的产生和传播。
和教师一起总结。
听老师讲解。
让事实和现象说话,突
破教学难点。
培养归纳总结的能力。
适当进行能量思想的
渗透。
1.变化的电流能在周围产生电磁波
2.实质:电磁场能量由近及远的传播
[提出问题]
声波和电磁波都是波,声波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而真空则不能传声;那么电磁波传播途径是否和声波一样呢?[板书]
二、电磁波的传播
演示实验:
①将一个手机置于空气中,拨打其号码,手机铃响。
②将该手机放入泡沫盒中,再进行拨打,手机铃响。
③再将手机用塑料袋密封好,并置于水中,第三次拨打手机,手机仍能够接通。
④最后将手机放置在透明的真空罩中,抽空内部气体,再拨打手机,手机仍然能够接通。
[板书]
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2.电磁波的几个要素
(1)波长:邻近的两个波峰(或波谷)的距离。
单位是米(m)。
(2)频率:1 s内有多少次波峰或波谷通过,波的频率就是多少。
单位是赫兹(),千赫()和兆赫()。
观察老师的实验操作。
知道光是一种电磁波,
以及电磁波传播的速
度。
用事实揭示电磁波可
以在真空中传播。
波峰波谷波长
波长
(3)波速:波传播的快慢。
单位是米/秒()。
3.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真空中
c =2.997 924 58×108
空气中,接近真空光速。
[电磁波发展简史]
1.法拉第磁感线的概念2.麦克斯韦预言电磁波的存在3.赫兹证明电磁波的存在4.马可尼应用电磁波通信拓展人文知识,激发学生向科学家学习的愿望。
阅读科学世界“微波炉”。
学生阅读。
培养自学能力。
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变化的电流在周围产生电磁
波。
2.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3.真空中电磁波传播速度:
3×108
认真倾听,记录并记忆
知识要点。
梳理本节课的知识框
架,掌握重点知识及相
关计算公式。
板书设计
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
一、电磁波的产生
1.变化的电流能在周围产生电磁波
2.实质:电磁场能量由近及远的传播
二、电磁波的传播
1.电磁波可在真空中传播
2.波长、频率
3.真空中电磁波传播速度:3×108
三、电磁波的应用:微波炉、雷达等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