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中班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中班实践活动教案40篇

中班实践活动教案40篇《中班实践活动教案4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实践活动教案40篇!(1)中班社会教案《关心身边的人》含反思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通过讲述身边的人为自己做的事情,学会用感恩的心情去体会、感受他们对自己的爱。
2.引导幼儿学习通过实践来关心他人的技能。
3.引导幼儿学会关心身边的人,做个懂事的好孩子。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1.自编小故事:《奶奶和小孙女》2.娃娃一个,自理区中的玩具若干活动过程:一、讨论故事和身边的人对自己的关心,激活经验1.故事导入,引起幼儿人的注意。
(故事内容见附件)2.借助故事,描述身边的人为自己做的事情。
师:小朋友们,故事中的奶奶是怎么关心娇娇的?她为娇娇做了哪些事情啊?教师小结:原来奶奶每天会给娇娇扎上漂亮的辫子,穿上干净又好看的衣服。
然后送她去幼儿园,给娇娇洗衣服,打扫房间的卫生,收拾被娇娇扔的到处都是的玩具,去市场买娇娇最爱吃的菜。
天冷了,给娇娇缝一床暖和的小被子等等。
师:那么你们的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也这样地关心你们吗?他们又是怎样做的呢?(请3-4名幼儿说一说)(教师及时进行小结)二、借助故事,互换角色,讨论如何关心他人1.通过故事,讨论自己应当如何关心他人师:刚才听了这个故事,所有的小朋友都说到了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关心自己的事情。
(.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如果现在你是故事中的娇娇,你会怎样去照顾奶奶呢?(教师进行归纳)2.通过身边的事例,讨论如何关心他人师:爸爸妈妈上了一天的班很辛苦,下班回到家时,你们又会怎么做呢?教师小结:我们可以帮助他们拿拖鞋,背助他们捏捏肩,帮捶捶等。
三、设置情境,进行实践,强化认识1.渗入角色,操作实践师:假如你现在是爸爸妈妈,你有一个宝宝,你会怎样去关心她?为她做些什么呢?(邀请3—4位幼儿进行表演)师:宝宝哭的时候,你会做什么?宝宝饿的时候,你会做什么?宝宝冷的时候,你会做什么?2.引导幼儿,提升经验师:今天我们班的宝宝真的很能干,我们都学会了如何去关心别人,希望大家能多多关心身边的人,做个懂事的好宝宝。
幼儿园中班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幼儿园中班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幼儿园中班社会实践活动方案1社区是幼儿教育的生存环境,我们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多渠道对幼儿进行教育。
到社区附近的农贸市场进行参观,亲身感知体验在菜场买菜的生活内容,观察成人买卖交往的方法,积累相关的生活经验。
一、活动目标:1、孩子们初步了解菜场的功能,知道菜市场里有各种蔬菜、水果和其他食品。
2、亲身感知体验在菜场买菜的生活内容,观察大人买卖交往的方法,积累相关的生活经验。
3、能够体会到爸爸妈妈买菜的辛苦和市场工作人员的.辛劳,增进了孩子对社会的了解。
4、培养孩子们尊敬和爱戴劳动人民的意识,进一步懂得了今后更要好好珍惜我们的蔬菜粮食。
二、活动时间:20xx年5月上旬(视天气情况择日)。
三、活动地点:恒济镇农贸市场。
四、参加人员:中班组班幼儿、教师、分管本次活动的组织者和安全监管人员。
五、活动准备:1、选择参与活动的班级和活动地点,选择好活动时间和天气,观察活动地点的交通、安全、出入人员等常规现象。
2、做好购买计划(包括食材的种类、数量、所需金额)3、活动前让幼儿了解外出活动的注意事项,并向幼儿提出参观要求。
4、准备所需备品(小组标志、购物袋、钱)六、活动过程:1、上午九点,参加活动的班级在操场集合,准备出发。
2、分配小组任务(发任务条:本组要购买的水果和蔬菜)3、由组织者公布活动方案,并宣布活动开始——出发。
4、按计划,有序的开展活动。
⑴组织幼儿来到市场⑵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蔬菜和水果?你看到了哪些人?他们都在做什么?⑶指导幼儿进行买卖活动,鼓励幼儿大胆的与卖家沟通,完成任务。
5、实践活动后回到幼儿园进行活动分享。
幼儿园中班社会实践活动方案2一、班级情况分析:陈鹤琴老先生说过:“幼儿是好模仿的。
”那中班的孩子在好模仿的同时,又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所以老师要尽可能规范自己的言行,才能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给予正确的导向,学会辨别是非的能力。
中班幼儿正处于自我意识萌芽发展实际,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幼儿的长处,并创设幼儿展示的机会;另外中班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有所增强,喜欢帮助老师和小朋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等。
幼儿社会实践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社区的基本构成和功能;(2)认识社区内的公共设施和便民服务;(3)了解社区内的环保知识和垃圾分类方法。
2. 能力目标:(1)培养幼儿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2)提高幼儿的沟通、合作、协调能力;(3)增强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幼儿热爱社区、关爱他人的情感;(2)增强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3)激发幼儿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社区的基本构成和功能;2. 社区内的公共设施和便民服务;3. 社区内的环保知识和垃圾分类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带领幼儿参观社区,观察社区环境;(2)提问:你们知道我们生活的社区有哪些特点吗?2. 课堂讲解(1)讲解社区的基本构成和功能,如住宅区、商业区、公共服务设施等;(2)介绍社区内的公共设施和便民服务,如公园、超市、银行、医院等;(3)讲解社区内的环保知识和垃圾分类方法。
3. 实践活动(1)分组进行社区参观,每组选一名组长,负责协调和记录;(2)参观过程中,教师指导幼儿观察、提问、讨论;(3)参观结束后,每组汇报参观成果,分享所学知识。
4.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收获;(2)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提出改进意见;(3)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点评,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互动情况;2. 实践活动:评估幼儿在参观过程中的观察、提问、讨论能力;3. 总结与反思:评价幼儿对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和理解。
五、教学资源1. 社区环境图片、视频;2. 社区设施介绍资料;3. 环保知识、垃圾分类宣传资料。
六、教学时间1. 课堂讲解:40分钟;2. 实践活动:2小时;3. 总结与反思:20分钟。
七、教学注意事项1. 教师要提前了解社区环境,确保活动安全;2.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3. 教师要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4. 教师要做好活动总结,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社会实践活动计划13篇

社会实践活动计划13篇社会实践活动计划篇1一、设计意图:幼儿升入中班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合作意识已初步显露。
但在日常生活中,我发现他们在遇到困难时往往缺乏合作、互助的基本技能。
根据中班幼儿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结合《玩具总动员》的主题,我设计了此活动。
整个活动以关爱为主线,以提高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为目标,让孩子们通过说说做做,体验合作搬运玩具带来的成功感和喜悦感。
二、活动目标:1、在搬运玩具的过程中,体验合作、分享、关爱的快乐。
2、理解并遵守游戏规则,能够积极参与游戏活动中。
三、活动准备:幼儿玩具若干:有大的、小的、轻的、重的不同种类。
工具材料若干:大小塑料框、布等。
四、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小朋友们,新年好!今天我收到了一封孤儿院小朋友给我寄来的信,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你们想怎么帮助孤儿院的小朋友呢?——给孤儿院的小朋友送新年玩具是个好办法,请一个勇敢又有爱心的小朋友给能力爱心玩具厂的阿姨打个电话,请他们帮帮忙吧。
(打电话)——玩具厂的阿姨说,他们有许多好玩的玩具,要请你们自己搬回来,如果你们能够想办法一次把它们都搬完,这些玩具就送可以给孤儿院的小朋友作为新年礼物!”(二)第一次搬玩具1、打开遮布,请幼儿看看有些什么玩具。
2、尝试一次性将玩具全搬走。
交代要求:只能搬一次、要爱惜玩具,轻拿轻放、要等待同伴一起出发。
——你搬了几件玩具,你是怎样搬的?教师及时对活动中有合作行为的幼儿及责任心强玩具搬得多的幼儿给予赞赏,爱惜玩具的小朋友进行表扬3、与幼儿共同商讨没有成功的原因(1)要求幼儿玩具将全部收回,教师鼓励幼儿再争取一次机会,不怕失败。
(2)讨论第一次未成功的原因。
教师出示辅助的材料(筐子、布、小推车)让幼儿尝试借助辅助材料与同伴合作搬运(三)第二次尝试合作搬玩具1、在搬运过程中帮助幼儿进行合作2.教师再次与幼儿共同商讨,让幼儿明白与同伴合作才能成功。
3.与现实生活联系,迁移经验,体验关爱的快乐。
幼儿园中班社会实践教案

幼儿园中班社会实践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幼儿了解社会实践的意义和价值,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
2.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方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2. 引导幼儿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倾听、理解和尊重他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幼儿对社会生活的热爱和好奇心,增强幼儿的社会责任感。
2. 培养幼儿的自我价值感,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二、教学内容主题一:了解社区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社区的组成和功能,认识到自己在社区中的角色和责任。
2. 教学活动:参观社区设施(如图书馆、公园、超市等),向幼儿介绍各种设施的功能和作用。
主题二:关爱环境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2. 教学活动:组织幼儿参与社区环保活动(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引导幼儿学会保护环境。
主题三:体验职业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和意义,培养幼儿的职业认知和兴趣。
2. 教学活动:邀请社区内的职业人士到幼儿园进行职业分享,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体验不同职业。
主题四:学会合作1. 教学目标:让幼儿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教学活动:组织幼儿参与社区合作项目(如社区义卖、文艺演出等),引导幼儿学会合作和解决问题。
三、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估幼儿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进步。
同时,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社会实践表现,以全面评估幼儿的社会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1. 社区资源:图书馆、公园、超市、医院等社区设施和机构。
2. 教学材料:教案、PPT、活动记录表、评价表等。
五、教学安排每周安排一次社会实践课程,每次课程时长为1.5小时,包括0.5小时的理论教学和1小时的社会实践活动。
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用于向幼儿介绍社会实践的意义、目标和内容。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汇编8篇)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汇编8篇)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精选篇1活动目标:1、幼儿知道一些生活常用的礼貌用语,知道礼待他人。
2、幼儿将礼貌用语实践在生活中,并了解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样的礼貌用语。
3、幼儿能体验礼貌用语带给我们的乐趣。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图片,多媒体,铅笔,剪刀活动重难点:本次活动主要是让幼儿知道生活中的礼貌用语和将这些语言用于实践。
所以此次活动的重点是幼儿知道生活用语并能将礼貌用语实践在生活中;难点是幼儿将礼貌用语实践在生活中,并了解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样的礼貌用语。
活动过程:1、导入环节:老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发现了一个问题,有些小朋友在早上来幼儿园时见到老师什么都没说,小朋友知道早上见到老师要说什么吗?(幼儿答)哪下午的时候又要说什么呢?(幼儿答)小朋友都很聪明,哪小朋友们知道可以用哪一个词来形容这些语言吗?(幼儿讨论回答)所以我们将这些语言叫做礼貌用语;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礼貌用语,你们知道哪一些并且说说在什么时候用?(幼儿举手回答,老师总结幼儿的回答)2、活动环节:(1)(怎么说)宝贝们回答的都不错,原来呀,我们的生活中有这么多礼貌用语,现在我们来看一段视频,看完之后,请小朋友说说你都听到了那些礼貌用语?(视频是到朋友家去做客还有吃饭的场景)刚才你们说了你们看到的、听到的,小朋友有没有发现在我们于他人见面时要说什么呀?(幼儿答)对了,当我们与他人见面时要问好,哪与他人分开时要说什么?(幼儿答)宝贝们真聪明,小朋友发现没有,当大人给我们东西是我们该说什么?(幼儿答)你们到那些家里去做过客?有用到这些语言吗?(幼儿答)嗯,宝贝们说的都很好,现在呀我想来请几个小朋友来表演一下去朋友家做客。
(情景表演)(2)(怎么做)宝贝们有没有注意到视频中当大人给小朋友东西是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呀?(幼儿回答)小朋友真厉害,当大人给我们东西时我们不仅要说谢谢而且还要双手接过来。
幼儿园中班社会实践教案

幼儿园中班社会实践教案幼儿园中班社会实践教案1活动设计在孩子眼里,成人是多么了不起,每个孩子都希望长大,尽快进入成人的世界,模仿成人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必然的经历,从常吃的面包入手让孩子们进入成人的世界,孩子们很感兴趣,因此而主动参与,本节活动不仅为了孩子们开阔视野,还为了激发他们对成人劳动的感激之情。
活动目标1、了解制作面包的主要原料和工序。
2、对面包师傅的劳动产生感激的情感。
3、增强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感受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1、事先与幼儿园附近的面包房联系,为幼儿的`参观做好准备。
2、课件:各种不同花色的面包。
3、实物面包。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小朋友,你们喜欢吃面包吗?(喜欢)。
放课件,让幼儿观看各种不同花色的面包,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基本部分:1、面包哪里来孩子们,刚才我们看到的各种好吃的面包是从哪里来?怎么做出来的那?今天老师就领你们去参观面包房看一看,好吗?教师提出参观要求:不随便离开队伍,要有礼貌。
2、参观面包房带领幼儿来到面包房,观察面包房的环境布置。
面包房里各种各样的面包是怎样摆放的呢?(整整齐齐、分类摆放的)面包房里这么多好吃的面包是怎样做出来?做面包需要什么工具和材料那?是谁做出了好吃又好看的面包那?观看面包师现场制作面包,介绍做面包的主要原料和步骤。
(和面—做面包—摆面包—烤面包)让幼儿品尝制作好的新鲜面包。
产生对面包师的崇拜和感谢之情。
3、我来当回面包师回到教室,让幼儿回忆说说面包师是怎样做成一个面包的。
你能模仿一下面包师的动作吗?幼儿自由创编制作面包的动作。
教师带领幼儿念《面包歌》,边模仿制作面包的动作。
三、结束部分:香喷喷的面包是面包师傅辛勤劳动做出来的,我们吃到面包,应该谢谢这些面包师傅。
四、活动延伸在区角活动投放彩色彩泥,皱纸、牙签、模具等材料,鼓励幼儿学学面包师傅制作面包,并将面包投放到“面包屋”供做游戏用。
课后反思本节活动从幼儿身边最熟悉的面包入手,从幼儿的兴趣出发。
幼儿社会实践活动方案(精选14篇)

幼儿社会实践活动方案(精选14篇)幼儿社会实践活动方案第1篇一、设计思路:为了开拓幼儿的视野,增长知识、亲近自然、感受生活,让幼儿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感受春天的季节特征、感受植物的成长过程,走进田野感受农家的乐趣。
我班组织一次“相约春天、走进自然”的摘草莓社会实践活动。
二、活动时间:XX年4月23日(星期六)上午9:00三、活动目标:1、让幼儿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感受春天的季节特征、感受植物的成长过程。
2、培养幼儿积极动手、相互协调的能力。
3、通过活动增强亲子、同伴间的交流,充分体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喜悦心情。
四、活动地点:通富北路草莓园五、参加人员:报名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幼儿和家长六、活动流程:1、全体集合,教师谈话交代一些安全事项。
师;整个活动过程请大家首先要注意安全,照顾好自已的孩子,并服从集体安排,不得中途单独行动。
2、摘草莓活动开始家长向幼儿介绍草莓的知识,指导幼儿采摘熟透的草莓。
3、送草莓宝宝请爸爸妈妈吃自己采摘的草莓,增进亲子感情。
4、集合返回,全程结束。
幼儿社会实践活动方案第2篇一、活动目标:1、锻炼手部动作的灵活性,鼓励幼儿大胆制作,培养想象力、创造力。
2、了解做月饼的过程练习团、压、捏、刻、印等技能。
3、感受中秋节的欢乐气氛,体验自己的劳动成果二、活动准备:实物月饼、音乐(爷爷为我打月饼)请食堂师傅准备好作月饼的面团、馅泥等材料,各种形状的月饼卡片。
三、活动流程:歌唱(爷爷为我打月饼的歌曲),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1、师生谈话:刚才我们唱了(爷爷为我打月饼)的歌曲,小朋友们你们吃过月饼吗?(吃过)哪你们吃的月饼是什么形状的?什么味道的?里面都有些什么?(冰糖、红绿丝、花生米)等。
2、出示不同造型月饼让幼儿观擦,问: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做一个香甜的月饼送给你最喜欢的人吗?(愿意)现在老师就来教你们做月饼。
3、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月饼的做法:〈1〉、先将面揉好,用手团、压、然后包馅,一手托皮,一手沿皮的边缘包上、捏紧。
幼儿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方案(精选10篇)

幼儿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方案(精选10篇)幼儿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方案篇1设计意图:春风得意,春意盎然,春天的脚步已来到我们身边,为了让幼儿增长见识,更好的亲近大自然,开阔幼儿的眼界,感受大自然的美丽风景,体验社会实践活动带来的快乐,以此增进亲子感情,促进同伴间的友情,为家庭间的相互交流打下基础。
进一步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和大自然的丰富多彩。
活动时间:20--年4月12日(星期五)上午8∶30活动地点:口孜镇坝子南空地活动目标:1.让孩子、家长、老师共同分享参与游戏的乐趣,加深家园情、师生情、亲子情。
2.给孩子自我表现的机会,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促进孩子的交往能力的发展。
3.在活动中,让幼儿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无穷奥秘,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1.教师准备:铃鼓、照相机、游戏材料及奖品等。
2.家长准备:适合外出的衣服、垃圾袋、一次性桌布、湿巾等。
3.孩子准备:准备一个节目、适合外出的衣服。
4.其他准备:安全意识及环保意识的教育。
活动过程:一、家长到达目的地——坝子南空地集中(8:30——8:40)活动前谈话:教育幼儿要注意安全,拉着大人的手游园。
要爱护花草树木,讲卫生、有礼貌。
要求家长能照顾好自己的孩子,一切听从指挥,遵守活动规则。
鼓励幼儿去大胆地发现、大胆地提问。
二、亲子游戏(9:30——10:20)1.找宝宝准备:每位家长自己准备一块纱巾规则:宝宝大声的呼喊家长让家长知道自己在哪里。
玩法:家长蒙上纱巾站在圆圈中间,幼儿拉成圆圈。
音乐声起家长就蒙眼寻找自己的宝宝,音乐结束后家长拿掉纱巾,看看自己是不是找对了宝宝。
(找错的家庭为大家表演一个节目)2.玩报纸走小路:家长把两张报纸依次铺在地上,让幼儿从报纸上走到对面。
多组进行游戏,先到达目的地的一方为胜。
三、快乐分享(10:20——10:50)大家围坐在一起品味美食。
鼓励幼儿大方地与同伴交换食物,培养幼儿大胆、友好、个性活泼等良好品质。
四、集体留影(11:00)五、活动结束家长带幼儿回家。
中班幼儿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及总结

中班幼儿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及总结一、活动方案。
# (一)活动主题。
“走进超市,体验生活”# (二)活动目标。
1. 让幼儿了解超市的功能与布局,知道超市里有各种各样的商品。
2. 通过购物体验,初步认识货币的作用,学习简单的购物计算。
3. 培养幼儿的社会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 (三)活动时间。
[具体日期],上午9:00 11:00。
# (四)活动地点。
[附近超市名称]# (五)活动准备。
1. 与超市负责人提前沟通,确定活动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2. 为每个幼儿准备10元钱(纸币或硬币),装在小钱包里。
3. 制作幼儿姓名牌,方便管理。
4. 安全教育:在活动前,教师向幼儿讲解在超市里的安全规则,如不奔跑、不离开队伍、紧跟老师等。
# (六)活动流程。
1. 集合出发(9:00 9:15)幼儿在幼儿园集合,教师检查幼儿人数并佩戴姓名牌。
再次强调安全注意事项后,带领幼儿前往超市。
2. 超市参观(9:15 9:45)在超市入口处,由超市工作人员向幼儿介绍超市的布局,如食品区、日用品区、玩具区等。
教师带领幼儿有序地参观各个区域,引导幼儿观察货架上的商品,鼓励幼儿说出商品的名称和用途。
3. 购物体验(9:45 10:30)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3 4人),每组安排一名教师负责指导。
向幼儿提出购物要求:用10元钱购买自己喜欢的商品,可以是一件,也可以是多件,但总价不能超过10元。
幼儿在小组教师的带领下,挑选商品并计算价格。
如果遇到价格计算困难,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帮助。
在收银台,幼儿排队付款,体验付款的过程,了解货币的交换。
4. 分享交流(10:30 10:45)购物结束后,幼儿在超市休息区集合。
请幼儿互相分享自己购买的商品,说说为什么选择这些商品,以及在购物过程中的感受。
5. 活动结束(10:45 11:00)教师检查幼儿人数,带领幼儿离开超市,返回幼儿园。
在回园途中,简单回顾活动内容,强化幼儿的活动体验。
中班社会实践活动课扫地(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孩子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干净整洁。
为了培养中班幼儿的劳动意识和生活自理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我们特开展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课——扫地。
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了解扫地的重要性,学会扫地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活动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扫地的重要性,知道扫地可以保持环境整洁。
2. 技能目标:学会扫地的方法,掌握正确的扫地技巧。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三、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扫把、簸箕、垃圾袋、清洁剂等。
2. 经验准备:幼儿在生活中有见过大人扫地的经验。
四、活动过程(一)导入环节1. 教师出示扫把,引导幼儿观察:“这是什么?你们知道它的用途吗?”2. 幼儿自由发言,教师总结:“扫把是用来扫地的,扫地可以保持地面干净整洁。
”(二)讲解环节1. 教师向幼儿讲解扫地的重要性:“扫地可以让我们生活的环境更加美好,还能预防疾病。
”2. 教师示范扫地的方法,包括扫地时的姿势、用力程度、方向等。
3. 教师强调正确的扫地技巧:“扫地时,要用力均匀,从里向外、从上往下扫,不要遗漏角落。
”(三)实践环节1. 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把扫把、一个簸箕和一只垃圾袋。
2. 教师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不要将扫把横着扫,以免伤到脚。
3. 幼儿开始扫地,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四)总结环节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讨论:“今天我们学习了扫地,你们觉得扫地有什么好处?”2. 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扫地可以让我们生活的环境更加美好,还能培养我们的劳动意识和责任感。
”3. 教师表扬表现优秀的幼儿,鼓励其他幼儿继续努力。
五、活动延伸1. 在家中进行扫地实践活动,让家长监督幼儿的劳动过程。
2. 在幼儿园开展“小小卫生员”活动,让幼儿担任卫生员,负责班级的卫生工作。
3. 组织幼儿参观环境卫生整洁的场所,感受整洁环境的重要性。
六、活动反思本次社会实践活动课——“扫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中班社会实践活动马路上(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日益繁忙。
为了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培养他们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我们中班决定开展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走进马路上。
通过此次活动,让孩子们亲身体验马路上的交通状况,了解交通规则,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二、活动目标1. 了解马路上的交通设施,如交通信号灯、斑马线、人行道等。
2. 认识交通标志,知道各种交通标志的含义。
3. 熟悉马路上的交通规则,如行人要走人行道、过马路要遵守交通信号灯等。
4. 培养幼儿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三、活动准备1. 教师准备:制作活动课件、收集相关图片、交通标志等。
2. 幼儿准备:穿戴整齐,佩戴红领巾。
3. 家长准备:配合教师完成活动,确保幼儿安全。
四、活动过程(一)热身活动1. 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活跃气氛。
2.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马路是什么吗?”3. 幼儿回答,教师总结:马路是供车辆和行人通行的道路。
(二)认识马路上的交通设施1.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马路上的交通设施图片。
2.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些交通设施叫什么名字吗?它们有什么作用?”3. 幼儿回答,教师总结:(1)交通信号灯:指挥交通,确保交通安全。
(2)斑马线:行人过马路的地方。
(3)人行道:行人通行的专用道路。
(4)路标:指示道路方向。
(三)认识交通标志1. 教师出示交通标志图片,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认识这些交通标志吗?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思?”2. 幼儿回答,教师总结:(1)禁行标志:禁止通行。
(2)限速标志:规定车辆行驶速度。
(3)停车标志:允许停车。
(4)禁止停车标志:禁止停车。
(四)学习交通规则1. 教师讲解马路上的交通规则,如行人要走人行道、过马路要遵守交通信号灯等。
2. 幼儿跟读交通规则,教师检查。
(五)模拟过马路1. 教师组织幼儿模拟过马路,要求他们按照交通规则行动。
2. 教师指导幼儿正确过马路的方法。
中班幼儿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及总结

中班幼儿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及总结一、活动方案。
# (一)活动主题。
“走进超市,体验生活”# (二)活动目标。
1. 让中班幼儿了解超市的功能与布局,丰富社会认知。
2. 通过购物体验,锻炼幼儿的数学运算能力(如简单的价格计算)和沟通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自主意识和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
# (三)活动时间。
[具体日期]上午9:00 11:00。
# (四)活动地点。
[附近超市名称]# (五)活动准备。
1. 与超市提前沟通,确保活动当天的接待和安全保障工作。
2. 给每个幼儿准备10元钱(可以是模拟货币或者真币,真币需提前告知家长并做好安全管理)。
3. 制作任务卡片,上面写着要购买的物品(如一个苹果、一包小饼干等),每个幼儿一张任务卡。
4. 为幼儿佩戴好写有名字和幼儿园标识的胸牌。
5. 邀请部分家长志愿者参与活动,协助教师管理幼儿。
# (六)活动流程。
1. 出发前(9:00 9:15)在幼儿园集合幼儿,简单介绍今天的活动内容,强调安全和礼貌问题。
教师给幼儿分发任务卡片和钱。
2. 前往超市(9:15 9:30)幼儿和老师、家长志愿者一起步行前往超市(如果距离较近的话)。
一路上可以引导幼儿观察路边的商店、交通信号灯等。
3. 超市体验(9:30 10:30)到达超市后,先让超市工作人员简单介绍超市的各个区域,如食品区、日用品区、玩具区等。
幼儿根据任务卡片开始寻找自己要购买的物品。
教师和家长志愿者在旁边引导幼儿看商品标签、价格,鼓励幼儿自己去询问工作人员物品的位置。
幼儿找到物品后,引导他们去收银台排队结账。
在结账过程中,让幼儿尝试自己付钱、找钱,收银员可以适当地和幼儿互动,夸奖他们。
4. 活动结束(10:30 11:00)所有幼儿完成购物后,在超市门口集合。
让幼儿互相展示自己购买的物品,分享购物的过程和感受。
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简单总结,感谢超市工作人员和家长志愿者的支持,然后带领幼儿返回幼儿园。
二、活动总结。
# (一)活动成果。
中班社会实践活动计划方案大全8篇(精选)

中班社会实践活动计划方案大全8篇(精选)社会就像一个大染缸,现在的我们在里面都很难出淤泥而不染,那么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幼儿在以后进入到社会里面能够与之融合还能坚持自我呢? 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幼儿园中班社会领域教学方案,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阅读一下吧。
幼儿园中班社会领域教学方案1活动目标:1.根据农作物的特征尝试猜谜。
2.能积极参与,大胆想象,体验猜谜的乐趣。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1.谜语课件2.课前对于农作物的知识经验的准备。
3.男孩女孩分组做;小红旗若干。
活动过程:1.导入教师:今天老师想请我们小朋友参加一个很有趣的游戏——猜谜会。
我们先一起来学一学猜谜语然后再去参加游戏。
今天咱们的谜语都是跟农作物有关的哦!2.幼儿学习编谜语。
(1)教师念花生的谜语,让幼儿猜。
有个老头子,头上长胡子。
脱下绿袍子,满身是珠子。
分析谜面,让幼儿了解什么叫谜面。
启发幼儿发挥想象,尝试用形象的方式说说它的特征(形状、用途等等)再了解什么叫谜底。
教师小结:从外形、特征猜出来的。
(2)猜第二个农作物谜语。
像桃不是桃,桃里长白毛。
秋天咧嘴笑,白毛向外冒。
引导幼儿积极开动小脑筋猜谜语。
问:你是怎么猜出来的?(有什么特征)3.比一比、赛一赛。
(1)师:我们的猜谜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你们准备好了吗?(2)猜谜语比赛。
幼儿分成两组,分别是男孩子队和女孩子队。
老师按序出示谜面,请两队分别才谜底,如果一队没有正确猜出来可由另外一队帮助。
猜对的那组获得小红旗一面。
(3)谜语1: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
谜语2:青青藤儿长又长,桃形绿叶上边长。
藤在土中扎了根,一群娃娃围根上。
谜语3:身体长又长,开花黄又黄,脸蛋向太阳,籽儿香又香。
谜语4:小时青青像棵草,老来黄金是珠宝,珠宝脱下金黄衣,用它做饭吃个饱。
4.颁发奖励,照相留念。
给获得小红旗最多的一组颁发大大的笑脸娃娃,另外一组送上小小的笑脸娃娃给予鼓励。
中班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中班社会实践活动方案中班社会实践活动方案(通用8篇)为了确保活动能无误进行,常常需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是对具体将要进行的活动进行书面的计划。
活动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好呢?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中班社会实践活动方案(通用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社会实践活动方案1一、活动目的:知道5月1日是国际劳动节。
2、知道身边的人都是劳动者,他们用劳动为大家服务,有尊敬和热爱他们情感。
3、在活动中培养劳动意识,学习劳动技能,体验劳动生活。
二、活动准备:1、结合活动谈话:让幼儿懂得劳动的辛苦,尊重他人的劳动。
2、读报和收集关注社会新闻,关心身边的事。
3、大班幼儿积极参与制作宣传小旗。
4、创设环境:老师和幼儿共同收集材料,布置成人劳动成果展览会(可用实物也可用图片),预备一些成人劳动的照片和图片。
5、预备一些小水桶、抹布、小刷子等工具,供幼儿劳动之用。
6、选择人物(如商店售货员,汽车司机,厨房厨师,马路上的警察),带领幼儿观察成人劳动。
小班活动:《环保小卫士》1、通过晨间谈话、集体活动进行有关:“我会自己洗手”、“我会自己脱衣服”、“我会自己吃饭”等系列活动,让幼儿在日常的劳动中学会生活的自理能力,逐步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
2、通过我是环保小卫士的主题活动,为我们周围的环境进行捡垃圾活动。
中班活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1、通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题开展“我会自己叠被子”、“我会自己穿衣服”、“我会自己叠衣服”、“我能自己擦椅子”、“我会扫地”等活动,以促进幼儿的自理能力,以及热爱劳动的快乐;2、通过班级的各项活动后,进行年级组的自理能力竞赛活动,具体项目就是班级已经进行了的各项活动如:“叠被子”、“穿衣服”、“叠衣服”、“擦椅子”、“扫地”。
大班活动:《我是劳动小明星》1、进行关于“五一”劳动节的教学活动。
2、各班级充分利用“五一”劳动节的节日教育资源,进一步挖掘了潜在资源,开展“从小做个勤劳人”的德育活动,尊重并感谢劳动者,尝试体验成人的劳动。
中班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中班社会实践活动方案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常常需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方案,一份好的方案一定会注重受众的参与性及互动性。
那么问题来了,方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中班社会实践活动方案,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社会实践活动方案1活动目标:1、了解鞋子的种类和用途,知道根据不同场合、不同季节及脚的大小穿不同的鞋。
2、运用统计、测量、比较等方法理解大小、高低、软硬等概念。
3、学习穿鞋的正确方法,懂得爱护鞋子。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1、收集各种各样的鞋子,有关季节、场景等的图片和鞋子的图片各若干。
2、老师、幼儿围坐成一个圆。
活动过程:1、欣赏歌曲《大鞋和小鞋》,引出活动内容:不一样的鞋。
鞋子真有趣,有大的,有小的。
伸出自己的鞋:“这是我的鞋”。
今天你穿了什么鞋?(幼儿一起观察、交流)你还看到了哪些不一样的鞋?2、出示各种各样的鞋,引导幼儿观察、发现鞋子的相同点及不同之处。
今天,我们星星班有个鞋子展览会,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些鞋子一样吗?不一样在哪儿?(有的是拉链的、有的是系带的、有的是高跟的、有的硬的、有的软的、有的是布的有的是皮的……)3、幼儿分组活动,自由探索,并尝试用统计的方法记录活动结果。
这么多漂亮的鞋子,钱老师知道你们一定很想去摸摸、穿穿对吗?没问题。
只是我有一个小小的要求,你们摸过、穿过后要记录下你穿的不同的鞋,哪只大、哪只小?哪只鞋的鞋面软(硬)?哪只鞋的跟高(低)?……小结:大脚穿大鞋,小脚穿小鞋。
冬天穿棉鞋,夏天穿凉鞋。
运动穿球鞋,下雨穿雨鞋。
妈妈、阿姨爱美穿高跟鞋。
4、配对游戏:(分两组进行)(1)第一组小朋友要帮助我把鞋子左右两个好朋友找出来。
(2)第二组小朋友请你们告诉钱老师照片上的这些鞋子可以适合在哪个场景穿?并把照片贴到相应的图片上。
5、活动评价:请小朋友自己说说找到了什么一双鞋。
或把什么鞋子送到哪个场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中班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儿童不仅是认知者,而且是积极的行为者,他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交往、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认知社会的。
下面是5068儿童网橙子整理的关于亲子的活动方案,供大家学习和参阅!中班社会教案:输了也不哭活动意图幼儿心理发展尚不成熟,他们感情脆弱,意志力薄弱,对挫折的承受力很差,加上现在的孩子是家庭的“中心”,成人处处哄着他们,事事迁就他们,导致他们碰上事情赢了便罢,输了或号啕大哭,或灰心丧气。
这样下去,孩子会形成消极、不思进取等不良品质。
所以,成人要引导孩子正确看待生活中的输赢问题,让他们懂得“胜不骄,败不馁”的道理,鼓励幼儿敢于拼搏,用自已的努力去赢得胜利。
活动目标1.通过游戏、故事等形式,让幼儿感受到牛活中总会碰到“输”和“赢”,引导幼儿正确看待输赢问题。
2.培养幼儿敢于拼搏的精冲,鼓励幼儿遇到困难不灰心,努力争取胜利。
活动准备1.故事《输了也不哭》课件、2.幼儿活动用具:红旗、装有沙子的小桶、皮球、动物棋、塑料圈各若干。
活动过程一、猜一猜:让幼儿感受生活中遇到的输赢问题1.幼儿随音乐玩“猜拳游戏”。
幼儿在音乐声中去邀请一名同伴,音乐停,两人通过“石头、剪子、布”猜拳,谁赢谁做邀请者。
2.师:刚才游戏时,你是赢了还是输了?赢的感觉怎么样?输了的感觉又怎么样?3.引发讨论:生活中,你还遇到过哪些事情也有“输”和“赢”?二、听一听:引导幼儿正确看待输赢l.教师演示课件,请幼儿仔细观察,猜猜故事中讲了什么。
2.幼儿完整欣赏故事《输了也不哭》。
3.引发幼儿思考:妈妈为什么不和老篷下棋了?老篷这样做好不好?现在老篷输了棋还会哭吗?如果你遇到这样的事情会哭吗?光哭能取得胜利吗?平时你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吗?你是怎么做的?三、玩一玩:鼓励幼儿努力争取胜利1.幼儿自由结伴开展自选活动,请几位幼儿担任活动裁判。
插红旗:同时起跑,看谁最先插好红旗。
拍皮球:比比同一时间内谁拍的个数最多。
下棋:比比谁的棋艺高。
跳圈:双脚并拢,依次跳圈,看谁先到达终点。
2.教师观察、指导幼儿活动,看看他们是怎样对待输赢的。
3.游戏后,请幼儿讲一讲:刚才你和谁一起进行了什么比赛,你们的输赢怎样,你觉得输了应该怎么办,怎样才能取得胜利。
4.总结:在比赛中输了不要紧,如果今后能多多练习,锻炼本领,那么在以后的比赛中就会取得胜利,记住: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胜利。
四、唱一唱:激发幼儿日常生活中的自信心齐唱歌曲《嘿哟,加把劲》,鼓励幼儿在生活中也能“加把劲”,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胜利。
附:故事:输了也不哭老篷和妈妈下棋,他赢了就笑得合不拢嘴,要是输了,会顿着脚大哭。
妈妈只好说:“我不玩了,你一个人下吧!”老篷摆好棋子,对自己说:“红的棋子是我的,黑的是妈妈的。
”红子儿遇见黑的就吃,追得黑子儿没处逃。
如果黑子儿追上了红子儿,老篷就悔棋,重走,反正不让红子儿吃亏。
一会儿,老篷就赢了。
他又拍手又跳:“妈妈输喽!”这样连赢了三盘,老篷再也不想一个人下了,他觉得这样赢真没意思。
老篷去求妈妈:“还是我们一起来下吧!”“输了哭不哭?”妈妈问。
“保证不哭!”老篷真的不哭了。
不过他要是输了棋,脸还是涨得红红的,还是想哭。
他还嘟着嘴说:“再下一盘,反正我不哭!”中班社会教案:爱妈妈一、活动目标知道三月八日是妇女节,是妈妈的节目。
了解妈妈的工作和妈妈的喜好,喜欢妈妈。
通过表演节目和动手制作,表达对妈妈的祝贺。
二、重点和难点知道三八节,并向妈妈表示祝贺。
三、材料准备一些歌曲音带,如〈我的好妈妈〉、〈小乌鸦爱妈妈〉、〈世上只有妈妈好〉等。
妈妈在家里辛苦做事以及在单位辛苦工作的录象。
在家观察妈妈做的事,或和妈妈谈谈单位里做的事(教师可适当地交代任务:“看看你妈妈在家里做了什么事,”或者“妈妈在单位里做什么事”)。
老师创设环境:“妈妈喜欢”的物品展览会。
(可用实物也可用图片)。
准备好搭建舞台的材料。
如积木、桌布、花盆、彩色纸等等。
通知妈妈参加活动。
四、设计思路本活动通过三八妇女节,为妈妈开展庆祝活动,来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从而培养能力激发幼儿主动活动。
中班幼儿很依赖妈妈,单很少体会妈妈的辛苦,也很少想到为妈妈做事,所以,活动设计,尽可能激发幼儿体会情感;中班幼儿单独表现、表演的能力都较弱,所以,在设计时,尽可能引导幼儿共同来完成一件事。
五、活动流程讨论表演的节目——搭建大舞台——庆祝活动——送礼物(一)讨论表演的节目讨论表演节目的内容,确定节目单。
1、说说三月八日是什么节。
2、讨论表演节目的内容。
说明:告诉幼儿“我们为妈妈开一个庆祝会,说说庆祝会上,愿意为妈妈表演什么节目”。
3、制定节目单。
说明:老师可引导幼儿合作为妈妈表演。
中班社会教案:大家都来过新年设计意图:新年临近,各班都在忙忙碌碌地为新年晚会做准备,幼儿园处处洋溢着迎接新年的快乐气氛。
恰在此时,我园教职工接到了为灾区人民募捐冬衣冬被的通知。
那天,我利用幼儿午睡时间将捐赠物打包装箱。
起床时,孩子们不约而同地对我的捐赠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教育资源,于是设计了这个活动。
目标:1.尝试将物品归类并统计同类物品的数量。
2.积极参与交流讨论,了解灾区人民的需要,产生关心他人的情感。
准备:1.《新年好》音乐磁带,有关灾区受灾情况的课件。
2.超市的宣传资料,剪刀。
3.四只箱子。
统计用的纸和笔,各种物品的标记。
4.教师募捐时的录像片段。
5.简单了解邮寄的知识。
过程:一、激发情感1.幼儿在《新年好》的音乐声中想象过年的快乐。
2.快过年了,我们大家都很开心,可是有些地方的小朋友就不像我们这么开心了,为什么?请你们来看一段录像。
(播放有关灾区受灾情况的课件。
)3.他们遇到什么事情了?他们过年还能开心吗?你看了心里觉得怎么样?4.小结:这些地方的小朋友遇到水灾、火灾,他们在我们开开心心过新年的时候没有东西吃,没有衣服穿,没有房子住,有的还失去了亲人,实在是太可怜了。
我们一起来帮助他们好吗?二、了解需要1.想一想,他们现在最需要什么?为什么呢?(幼儿讲述自己的想法,如灾区人民需要食品、衣服、日用品、药品、钱等。
)2.超市给我们送来了许多资料,看看哪些是灾区人民需要的,请你们把它们剪下来。
(幼儿操作。
)三、尝试分类1.你们为灾区小朋友准备了什么?(教师在幼儿回答时有目的地引导幼儿将物品按功用分类,例如幼儿说到饼干,教师就说“这是吃的”。
)2.我们怎么把这些东西送到灾区呢?(教师在幼儿回答时可以追问,逐渐引导幼儿懂得要将物品装箱,以便运输。
)3.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几只箱子,你们想一想怎样装箱才能让灾区人民一看就知道哪个箱子里装的是什么?(幼儿讨论,教师引导幼儿将不同用途的物品分类摆放,并在箱子上做上标记。
)4.请你们为不同的箱子做标记,然后按标记把东西分类放在箱子旁边。
(教师提醒幼儿将物品摆放整齐,以便统计。
)四、完成心愿1.(播放老师募捐的画面)你看到了什么?袋子上的小标签上写了什么?想一想这些汉字和数字代表什么?(幼儿讨论。
)2.原来汉字是告诉别人箱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数字是告诉别人这些东西有多少。
有了这样的标签,救灾工作人员就方便多了。
3.幼儿自由结成小组进行统计,各组之间互相检查。
4.现在请每组小朋友将自己组的东西装进箱里,并在标签上写上数量。
5.东西都准备好了,接下来应该做什么?(送邮局。
)6.在送邮局之前,我们还要写上邮编、地址、收件人和寄件人等信息。
(教师示范。
)延伸活动:1.动员幼儿与家长为灾区人民捐献物资,注意物资要易保存、易邮寄。
教师协助幼儿将物品分类装箱,统计数量,并邮寄给灾区人民。
2.师幼一起欣赏红十字会颁发的捐助证书,分享体验助人的快乐。
评析/上海宝山区教师进修学院周金玉“大家都来过新年”是源于中班主题“过新年”中的一个集体教学活动,整个活动的设计组织体现了以下特点:1.捕捉教育契机当幼儿对已打包的捐赠物资表现出浓厚兴趣时,教师敏感地意识到让幼儿参与这样的募捐活动将使他们懂得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并愿意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
成人中全面发起的“捐赠救灾”活动,为幼儿开展活动创设了良好的环境氛围。
2.贯穿情感主线整个活动贯穿情感主线,通过看录像感受受灾地区小朋友的困苦,讨论灾区人民的需要以及怎样为灾区人们选择、准备合适的物品,尝试分类摆放物品,制作标签以便运输。
整个活动流程使孩子们沉浸在“用爱来关心他人”的情感氛围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操作能力、数理逻辑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3.回归真实生活在延伸活动中,教师将模拟的活动情景、场景还原为真实的生活,让幼儿将获得的经验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并利用家长资源帮助幼儿完成献爱心的心愿。
当红十字会的捐赠证书到达幼儿手中时,幼儿获得了“帮助他人自己也获得快乐”的真实体验,这提升了活动的价值,对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