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品种】鲁棉研35常规棉棉花品种好不好?

合集下载

棉花各品种特性

棉花各品种特性

新陆早26号新陆早6号:125d,属特早熟陆地棉品种,霜前花率达90%以上。

单株结铃率高,丰产性好,棉铃卵圆形,铃壳薄,含絮力强,吐絮畅,易采收。

出苗好,苗期生长快,蕾花期生长稳健,后期不早衰,根系发达,抗逆性强。

单铃重5.5g,衣分42.7%,衣指7.7g,子指9.2g。

新陆早7号:生育期125d,比对照品种(新陆早1号,下同)长1 d,属陆地棉特早熟类型,霜前花率90%以上。

开花较集中,结铃性强,成铃率高。

棉铃中等偏大,五室铃稍多。

吐絮集中且畅快,含絮力适度,宜采期长,好摘花。

后期不早衰。

种子灰白,呈梨形,短绒量适中。

单铃重5.4~6.2g。

衣分39.0%~41.4%。

,衣指7.6g,子指10~11g。

新陆早13号:新陆早13号(97-65)是新疆兵团农七师农科所1989年以自育早熟、优质品系83-14为母本,抗病中5601和1639品系为混合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后代经过南繁北育及病圃定向选择培育而成。

1999~2001年参加西北内陆第八轮早熟棉品种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

2002年1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新审棉2002年024号),200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棉2003001)。

新陆早33号:(1)品种来源该品种由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所利用自育的石选87在天然重病地中的变异单株定向选择,通过南繁北育培育而成。

2003年参加本所品比试验,丰产性好,综合性状优良,并经多点试种,均表现良好。

2004年推荐参加西北内陆棉区棉花区域试验(早熟组)。

2007年2月通过自治区品种审定。

(2)品种特性:生育期125天左右,霜前花率90%,属早熟陆地棉。

植株筒型,Ⅰ式分枝,株型紧凑,茎杆粗壮坚硬。

普通叶型,叶片中等偏大,叶色深绿,果枝叶量小,植株清秀,通透性好。

中后期生长势较强,不早衰。

棉铃卵圆形,结铃性强,铃中等偏大,吐絮畅,絮色洁白,含絮力适中,易摘拾。

株高65cm左右,果枝始节5-6节,始节高度15-20cm,其形态特征适宜机械采收。

短季棉夏播稳产技术

短季棉夏播稳产技术

35短季棉(夏棉)是指生长季节相对春棉较短的棉花类型,其生育期短,生长发育过程快、早熟,一般全生育期在110天左右。

短季棉对于提高山东棉区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现将短季棉夏播稳产技术介绍如下。

1.品种选择。

选择生育期在110天左右的已审短季棉(夏棉)品种。

鲁棉研19号、鲁棉研35号、鲁54、鲁棉241、鲁棉2387、鲁棉532、德0720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2.播前准备。

⑴土地准备:播前整地,在待播时使用48%氟乐灵乳油每667平方米100~150毫升兑水50千克后均匀喷雾,然后通过耘地或耙耢混土,以防治多年生和一年生杂草。

⑵种子准备:商品种子播前晴天晒种2天,以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非商品种子(含自留种)除晒种外,应用咯菌腈、萎锈●福美双、吡唑醚菌酯或嘧菌酯等悬浮种衣剂拌种。

3.播种时期。

山东棉区短季棉无论是间作套种还是接茬直播,适宜播种期在5月中下旬,以5月20号前后为最佳播期。

滨海盐碱地可在5月中旬雨后抢墒晚春播种植。

播种时(后)选用43%拉索乳油每667平方米200~300毫升兑水50千克后均匀喷雾,或每667平方米用50%乙草胺120~150毫升兑水30~45千克,均匀喷洒在苗床上,注意施药后勿用脚踩施药区。

4.密度配置。

⑴间苗定苗:1叶1心间苗,2叶1心定苗。

⑵密度配置:山东棉区留苗密度每667平方文/ 菏泽市成武县农业农村局 马勇短季棉夏播稳产技术编辑:杨风光nyzszz@ 大田作物米以5000~7000株,地力肥宜取下限,地力差宜取上限;播种早宜取下限,播种晚宜取上限。

以密植拿产量,充分发挥群体优势。

行距配置0.5~0.7米。

5.灌排施肥中耕。

⑴灌排措施:播前10~12天造墒,墒情好可省此工序;生育期间,遇旱及时浇水,遇涝及时排水。

⑵合理施肥:播种时,种肥同播,每667平方米施复合肥35千克或二胺25千克加钾肥7.5千克。

盛蕾至见花期间重施花铃肥,667平方米可追施尿素10~15千克。

转基因抗虫短季棉新品种鲁棉研35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转基因抗虫短季棉新品种鲁棉研35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参加全国黄河流域夏棉区试 , 0 2 7年生产试验 , 0 并获转基因安全评价生产应用证书, 0 年国家 2 8 0 农作物评审委员会审定( 国审棉 200 5 。 0 81 )
3.8 一 0 5% , 85 % 4 .0 单铃重 49 ~ .6g公顷铃 .0 52 ,
数 比中棉 所 3 0多 90 % , .2 与鲁 棉研 l 相 当 , 9号
摘 要: 利用 2 0 20 05 ̄ 0 7年国家黄河流域夏播棉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资料, 对转基 因抗虫 短季棉新品
种鲁棉研 3 5号的主要农艺性状 和经济性状进行了分析 , 提出了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 鲁棉研 3 5号; 选育 ; 产量 ; 纤维品质 中图分类号 :52 04 ¥6 .3 文献标识号 : B 文章编号:1 1 44 (09 0 — 11 0 10 — 92 20 )4 0 1 — 3 3
山东农 业科 学
20 ,:1 ~13 094 11 1
Sadn gi l r c ne hnogA r ut a Si cs c ul e
转 基 因抗虫 短季棉 新 品种 鲁棉研 3 的 5号
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申贵芳, 李汝忠, 王宗文, 王景会, 赵逢涛
( 山东棉花研究中心 , 山东 济南 2 00 ) 5 10
收稿 日期:0 9 0 —4 20 —10 基金项 目: 国家“6 ” 83 计划子课题( 06 10 1 5 、 20 0 10 0 ) 山东省农业 良种工程项 目资助。 4 作者简介: 申贵芳(9 3 ) 女, 17 一 , 学士, 实验师, 主要从事棉花育种 与棉纤维检测工作 。
l2 l
表2
鲁棉研 3 5号在黄河流域夏棉 区试 中的产量性状表现

山东省农业厅关于山东省第三十五批农作物审定品种的通告

山东省农业厅关于山东省第三十五批农作物审定品种的通告

山东省农业厅关于山东省第三十五批农作物审定品种
的通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山东省农业厅
•【公布日期】2007.04.10
•【字号】鲁农种字[2007]5号
•【施行日期】2007.04.10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
正文
山东省农业厅关于山东省第三十五批农作物审定品种的通告
(鲁农种字〔2007〕5号)
2007年4月3日,第五届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三次常委会议审定通过了玉米、棉花、水稻、大豆、花生、大白菜6种作物40个新品种(详见附件)。

特此通告。

附件:山东省第三十五批农作物审定品种目录
山东省农业厅
二〇〇七年四月十日附件:。

5个棉花品种的耐盐鉴定与筛选试验

5个棉花品种的耐盐鉴定与筛选试验

5个棉花品种的耐盐鉴定与筛选试验作者:王桂峰魏学文贾爱琴来源:《山东农业科学》2013年第10期摘要:为验证室内棉花苗期耐盐性鉴定结果的可靠性,在大田条件下对5个棉花品种在3个盐胁迫水平下的出苗率,3个生育期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钠钾离子含量以及产量进行测定。

结果显示,低盐浓度对棉花种子发芽影响较小,高盐浓度下的发芽势、发芽率才能较准确地反映棉花苗期的耐盐性,耐盐品种的筛选需要进行全生育期生理数据和终产量的综合评价才更可靠。

本试验中仁和39号和中棉44号较其它3个品种在苗期有较好的耐盐性,泗棉3号耐盐性最差;重度盐碱相对轻度盐碱条件下产量下降比例,仁和39号、鲁棉研28号、中棉49号、泗棉3号和中棉44号分别为25.2%、26.7%、31.9%、32.2%和26.4%,说明仁和39号受盐胁迫影响最小,中棉44号和鲁棉研28号次之,中棉49号和泗棉3号耐盐性较差。

关键词:棉花;苗期;耐盐性鉴定;产量中图分类号:S562.037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3)10-0051-05棉花是较耐盐的作物之一,是盐碱地的先锋作物[ 1,3]。

一般来说,含盐量在0.3% 以下的盐碱地均可植棉,但土壤含盐量过高时就会影响棉花生产[1],尤其是在重度盐碱地,棉花出苗率低、产量不高是影响盐碱地棉花生产的重要因素[4]。

虽然通过改进栽培技术措施也可提高棉花的耐盐性,但筛选利用耐盐棉花品种是促进盐碱地棉花生产最经济有效的方法。

在棉花品种耐盐鉴定方面,前人已进行过许多研究[5~10]。

由于种子萌发和出苗阶段是棉花对盐分最敏感的时期,所以于室内进行单盐胁迫下的发芽势、发芽率测定成为鉴定棉花品种耐盐性最常用的指标。

该方法主要存在以下3个问题:①由于是单盐胁迫,棉花的盐胁迫程度易受环境条件和操作方法因素的影响,结果准确性差;②单盐溶液条件下耐盐性好的品种,在大田盐碱条件下未必表现出较强的耐盐能力和适应性;③不同棉花品种的不同发育阶段对盐碱敏感程度不同,苗期耐盐性未必能代表其全生育期的耐盐性。

山东省2012年中央财政棉花良种推广补贴项目主导品种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山东省2012年中央财政棉花良种推广补贴项目主导品种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山东省2012年中央财政棉花良种推广补贴项目主导品种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山东省2012年中央财政棉花良种推广补贴项目主导品种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一、杂交棉(16个)1.瑞杂816:国审棉2007002特征特性:转抗虫基因中熟杂交一代品种,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生育期120天,出苗好,前中期长势强,后期长势一般,整齐度好。

株形松散,株高100厘米,茎秆紫红色,果枝长,茸毛少,叶片较大、绿色,第一果枝节位7.1节;单株结铃15.8个,铃卵圆形,吐絮畅,单铃重6.6克,衣分39.8%,子指11.8克,霜前花率94.1%。

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3毫米,断裂比强度30.9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9,断裂伸长率6.7%,反射率73.9%,黄色深度8.1,整齐度指数85.3%,纺纱均匀性指数150。

栽培技术要点:(1)黄河流域棉区4月10~20日播种,单作地膜覆盖栽培或育苗移栽与西瓜、大蒜、小麦等作物套种。

(2)一般地块每亩留苗密度3000株。

(3)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早施重施花铃肥,适时喷施氮磷钾复合肥,后期进行叶面补肥。

(4)缩节胺化控掌握早施、多次和适量的原则。

(5)二代棉铃虫一般年份不需防治,三、四代棉铃虫卵孵化高峰期应及时进行药剂防治,全生育期注意防治棉蚜、红蜘蛛、盲蝽蟓等非鳞翅目害虫。

审定意见:该品种已取得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转基因生物名称为sGKz20(瑞杂816)),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

属转抗虫基因中熟杂交一代品种,适宜在河北中南部,山东,河南东部、北部和中部,江苏、安徽淮河以北,天津,山西南部,陕西关中的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2.鲁棉研15号:国审棉2005002特征特性:转基因抗虫杂交一代种,黄河流域棉区作春棉种植全生育期129天,株高90.5厘米,茎秆粗壮坚韧、茸毛多,叶片中等大小、深绿色,第一果枝节位7.3节,单株果枝数13.0台,单株结铃16.8个,铃卵圆形,铃壳薄,吐絮肥畅集中,单铃重5.7克, 籽指10.3克,衣分40.7%,霜前花率88.5%。

“鲁棉研34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鲁棉研34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 丝 ”混 杂 ,保 证 质 量 。 三
7 — 0 —
2 个大桃 时施尿素 30 g h 氯化钾 10 g h 作第二次 0k / m 、 5 k / m
花 铃 肥 ;8 1 月 0日前 后 , 尿 素 10 g h 作 盖 顶 肥 。 速 效 施 2 k / m2 肥 都 应 带 水 打 塘 深 施 。 ( ) 据 长 势 , 缩 节 胺 化调 。 开花 6根 用
收 稿 日期 :2 —0 2 01 0 8 6
— —
喷施活性磷酸二氢钾液和4 2 0 抗菌剂。防治盲蝽蟓用毒死蜱 、 马拉硫磷等药剂 。防治蚜虫用吡虫啉 、 灭多威 等药剂。防治
红蜘蛛用哒螨灵 、 氯杀螨醇等药剂。防治棉铃虫用辛硫磷 、 三 氰戊菊酯等药剂 。防治烟粉 虱用阿维菌素 、 啶虫脒等药剂。 2 4 适时采收 . 棉 桃充分开裂后 及时采摘 ,严格分级 ,防
棉花 ) 株距 0 3 m打塘 移栽 ( 、 .6 钵塘也可于冬春农闲时打开 ) ,
每h m 约栽 3 万株 。
3 .c tx,麦克隆值 4 8 0 9 N/e . ,伸长率 6 7 .%,反射 率 7 .%, 54
黄度 7 7 整齐度 8 .%, ., 5 4 纺纱均 匀指数 l4 。国家黄河流域 5 区试抗病 、抗虫鉴定 :耐枯萎病 ,病指 l . ;耐黄萎病 , 48 病 指 2 .; 6 3 高抗棉铃虫 , T抗虫蛋 白量 为4 18 g g B 6 .n / 鲜重 。在 盐城地 区, 该品种麦后接茬移栽种植 表现出明显产量优势 。

关键 词 : 鲁 棉 研 34 号 ; 特 征 特 性 ;栽 培 技 术
“ 棉 研 3 号 ” 山东 棉 花 研 究 中 心 与 中 国农 科 院 生 物 鲁 4 是 技 术 研 究 所 合 作 选 育 的集 丰 产 、优质 、抗 病 、 虫 于 一 体 的 抗

棉花知识介绍

棉花知识介绍

棉花知识介绍棉花品种介绍一、棉花基本知识1、棉花的生长特性和生长期。

棉花是一种重要的天然植物纤维,它原产于热带干燥的草原地区,最初为多年生木本植物,后来逐步引种到亚热带和温带的湿润地区,发展成今天的一年生作物。

目前,由于育种和栽培技术的进步,棉花的种植范围已有较大扩展,在北纬45度到南纬35度的范围内都有种植。

棉花生长应具备一定的热量、水分、日照、土壤等条件。

如要求全年日照时数不小于1300个小时;需要深厚的活土层;棉田一般以中性及微碱性土壤为好;要求地下水位最好在1.5米以下。

棉花的生长分为萌芽出苗、苗期、蕾期、花铃期和吐絮成熟期5个阶段。

棉花生长历经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春分到立冬16个节气。

相对于其他农产品来讲,棉花生长期较长,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

2、棉花的分类。

棉花为锦葵目棉属,棉属有四个栽培棉种组成,即亚洲棉、非洲棉、陆地棉(又叫细绒棉)、海岛棉(有叫长绒棉),我国不是棉花原产地,棉种是由国外引进的。

我国植棉大约有2000年的历史。

但到20世纪50年代末,陆地棉成为我国的主要品种。

其次是长绒棉,长绒棉纤维较长,在我国新疆地区有一定产量。

3、棉花的加工与检验。

棉农从棉棵上摘下的棉花叫籽棉,籽棉经过加工后去掉棉籽的棉花叫皮棉,习惯上所说的棉花产量,一般都是指的皮棉产量。

锯齿轧花机加工出来的皮棉叫锯齿棉,皮辊轧花机加工出来的皮棉叫皮辊棉,皮辊棉轧工质量不好,生产效率低;齿轧花机加工出来的皮棉轧工质量好,但对棉花纤维有一定的损伤,目前陆地棉的加工基本上都用锯齿轧花机,长绒棉的加工使用皮辊轧花机。

籽棉加工成皮棉的比例是10:3,即每10吨籽棉可加工成3吨皮棉。

轧花机加工成的皮棉经打包机打成符合国家标准的棉包。

国家标准皮棉包装有三种包型:85公斤/包(±5公斤);200公斤/包(±10公斤);227公斤/包(±10公斤)。

棉花检验是严格按照国家标准GB1103----1999进行的。

介绍几个棉花新品种

介绍几个棉花新品种

介绍几个棉花新品种作者:毛瑞喜来源:《农业知识·乡村季风》2016年第04期1. LM-1审定编号鲁农审2015020号。

育种者济南飞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该品种为常规品种,是94-361系(鲁棉研20号后代选系)与GK-12杂交后选育。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转基因中早熟品种。

出苗较快,中前期长势稳健。

植株塔形、紧凑,成株茎秆较硬,无茸毛。

叶功能较好,叶片中等大小。

铃卵圆形,吐絮畅。

生育期124天,第1果枝节位7.0个,株高110厘米,果枝数13.9个,单株结铃18.0个,铃重6.2克,霜前衣分40.8%,子指10.9克,霜前花率92.1%,僵瓣花率9.1%。

纤维主体长度30.2毫米,比强度30.2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9,整齐度84.8%,纺纱均匀性指数143.4。

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高抗棉铃虫。

产量表现在2011~2013年山东省中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子棉、霜前子棉、皮棉、霜前皮棉667平方米(1亩)产量256.0千克、235.0千克、102.8千克和95.2千克,分别比对照鲁棉研28号增产5.6%、7.5%、4.1%和5.5%;2014年生产试验子棉、霜前子棉、皮棉、霜前皮棉667平方米产量分别为327.6千克、315.1千克、134.5千克和129.6千克,分别比对照鲁棉研28号增产6.3%、6.5%、3.6%和3.8%。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4月20日前后,适宜密度为每667平方米3000~3500株。

其他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适宜范围在山东省适宜地区作为春棉品种种植利用。

2.冀863审定编号鲁农审2015021号。

引种者山东德盛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该品种为常规品种,是599系(新陆中8号/GK-12)与1086系(89-127[中117选系]/海岛棉)杂交后选育。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转基因中早熟品种。

出苗较快,中后期长势稳健。

植株塔形,成株茎秆较硬,主茎茸毛较少。

叶功能好,叶片中等大小。

高产的棉花品种大盘点

高产的棉花品种大盘点

高产的棉花品种大盘点棉花为锦葵科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主副产品都有较高的利用价值,正如前人所说“棉花全身都是宝”,既是最重要的纤维作物,又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也是含高蛋白的粮食作物。

要想把这些作用发挥到最大,就需要很高的产量。

那么有哪些高产的棉花品种呢?就让小编来告诉你吧!高产棉花品种:中棉所50【种植区域】中棉所50是转抗虫基因早熟常规品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培育而成,据全国区试站、黄河流域抗虫夏棉品种区试和河南省抗虫夏棉品种区试结果表现适于黄河流域棉区作麦(油)棉两熟夏套种植。

【植株特性】黄河流域棉区夏播全生育期110天,出苗快,苗齐、苗壮,前、中期长势强,后期长势转弱,整齐度好。

植株塔形、紧凑。

【高产性能】2002~2003年参加国家黄河流域和河南省抗虫夏棉品种区试,其中国家夏棉品种区试,平均霜前皮棉每公顷1024.5千克,比对照中棉所30增产29.4%,达极显著水平,居参试品种的第一位,霜前花率90%以上。

河南省短季棉品种区试,平均霜前皮棉868.65千克,比对照中棉所30增产32.03%,霜前花率80%以上。

全国夏棉生产试验,每公顷产皮棉1032千克,比对照中30增产14.9%,霜前皮棉922.5千克,均比对照品种有较大幅度增产,位居参试品种的第一位,霜前花率达91.6%。

河南省抗虫夏棉生产试验,两年平均霜前皮棉每公顷796.5千克,比对照中30增产20.4%,达极显著水平。

【抗性鉴定】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品种,抗棉铃虫,抗红铃虫。

高产棉花品种:冀棉958【种植区域】冀棉958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属转基因抗虫常规春棉品种,适宜在河北中南部、山东、河南东部、北部和中部、江苏、安徽淮河以北、山西南部、陕西关中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种植。

【植株特性】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生育期139天,植株塔形、稍紧凑,株高102.5厘米,茎秆粗壮、茸毛较多,叶片中等大小、深绿色,苞叶较大,果枝始节位7.2节,单株结铃15.3个,铃卵圆形,单铃重5.3克,衣分40.3%,子指10.4克,霜前花率86.3%。

棉花育种资料

棉花育种资料

课件(一)我国棉花生产概况1.三大棉区黄河流域棉区:包括山东、河北、河南两省大部,陕西关中,山西晋南,江苏徐淮地区、安徽淮北地区,京津郊区长江流域棉区:包括四川、湖北、湖南、江西等省,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南及河南省南部新疆棉区(三)我国自育棉花品种改良过程1.亚洲棉及陆地棉改良阶段(20-50年代)2.以提高丰产性为主(50-70年代)3.丰产、优质、抗病性的综合提高阶段(80-90年代)4.高强纤维、转基因抗虫棉育种阶段(90年代后)(二).产量与面积全国8500万亩,单产78公斤/亩,自给率65%,新疆面积1980万亩,单产114公斤/亩三纺织工业发展我国占世界纺织贸易额24.1%,06年的产值2.4亿元,利润928亿元.06年纺纱1722万吨,较05年高20%,耗棉系数0.6,棉花用量1000万吨.苏新棉858新品系介绍苏新棉858是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新洋试验站新近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虫棉花新品系。

该品系为杂交棉,生育期128天。

出苗好,长势强。

株高中等,株型疏朗,通透性好,叶片较小,铃卵圆形,丰产性、稳产性、早熟性好,纤维品质优,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中抗棉铃虫。

江苏省2006~2007两年区试的平均结果:铃重5.61克,大样衣分40.01%,小样衣分41.20%,霜前花率90.30%,籽棉产量较对照增产2.70~10.60%,皮棉产量较对照增产2.35~11.50%。

2.5%跨长30.20mm,比强度30.40cN /tex,马克隆值4.80。

2008年进入江苏省杂交棉生产试验。

一、产量组成铃数、铃重、衣分、籽棉、皮棉二、品质指标长度、细度、比强度、成熟度三、抗病性枯萎病、黄萎病(病株率、病指)四、早熟性(播种-吐絮的天数)五、抗虫性棉铃虫、红铃虫主要概念籽棉、皮棉、衣分(40%)生育期:播种-吐絮的天数铃数,铃重,籽指,衣指六、四大栽培种陆地棉、海岛棉、草棉、亚洲棉陆地棉,2n=4x=52,(AD)1起源于墨西哥南部及加勒比地区,又称高原棉(upland cotton)18-19世纪引入美国,选出大量的品种,故又称为美棉常异花作物:遗传纯合难棉酚:种子蛋白利用难棉花育种面临的主要问题:1、高产、抗病、优质协调困难2、黄萎病抗源缺少3、优质棉品质指标不协调4、棉花抗高温、后期低温、抗旱、抗涝等较差5、适于简化栽培品种少棉花生产面临的问题:1、花工多、机械化操作难,农民不愿种2、棉花品质单一,不适合纺织工业要求3、棉花中杂质多,三丝含量高,不适合纺织工业要求4、抗病性特别是抗黄萎病性差一、目标1、产量高结铃性强,脱落率低棉铃大,吐絮畅衣分高上述三个指标有负相关。

128团2015年棉花品种简介

128团2015年棉花品种简介

128团2015年棉花品种简介一、中棉所75号中棉所75号(国审棉2009009)是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和生物技术所用常规陆地棉新品系"中41"为母本,抗虫棉新品种改良系.中9425¡±选系为父本,配制成的抗虫棉杂交种。

大铃,衣分高,适应范围广,增产潜力大。

始果节位20cm以上,吐絮快,集中,更适应机采,在新疆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二、特征特性生育期126天左右,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

植株塔形,II式果枝,稍紧凑,茎杆坚硬粗壮,叶片中等大小,叶片绿色,始果节位6节左右,始果节位高度20cm以上,铃卵圆形,果枝上举夹角小,结铃性强,上中下结铃均匀。

吐絮畅,单铃重6.7g,衣分44%,霜前花率90%以上,尤其是始果节位高,吐絮畅,含絮力好,更适应机采。

绒长30.2mm,比强度31.4CN.tex-1,马值4.2,纺纱指数145。

三、栽培技术要点施足底肥,早施花铃肥,适当补施盖顶肥。

根据棉花长势及天气情况合理化控。

棉铃虫一般年份不需防治,全生育期注意防治棉蓟马、棉蚜、红蜘蛛、盲蝽象等其他害虫。

枯、黄萎病重病地不宜种植。

最佳播期4月10日至4月20日。

1.2米膜每膜播2行。

1.8米膜、2.05米膜,每膜播3行。

必须用精量播种机播种,每亩播种量1-1.5公斤,每穴都下种,每穴播种1-2粒。

每亩保苗密度6000-8000株。

该品种苗期长势强,稳健,对缩节胺不太敏感。

化控的原则是“早控、轻控、勤控、打顶后重控”一般6月25日开始打顶,7月5日前打顶结束。

打顶后保持株高75cm左右,果枝9-10台。

综合表现好,长势稳健,单株结铃性强结铃比较集中,适合机采。

2014年在130团7连种植,单铃重为6.7克,衣分为42.2、籽指为12.3克,平均单产为551.8公斤吐絮畅、集中、含絮好,絮色洁白,朵大好拾,机采效果好2012年农七师部分团场示范种植200亩,平均亩产籽棉502公斤,最高亩产556公斤。

新疆棉花品种审定标准

新疆棉花品种审定标准

棉花品种主要指标1 Ⅰ型品种1.1 丰产性、稳产性1.1.1 Ⅰ型常规棉品种对照为Ⅱ型常规棉品种,两年区域试验皮棉平均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0.0%,且区域试验较低年份比对照增产≥-5.0%;生产试验皮棉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5.0%。

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皮棉产量增产≥-5.0%试验点比例≥60%。

对照为Ⅱ型杂交棉品种,两年区域试验皮棉平均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5.0%,且区域试验较低年份增产≥-10.0%;生产试验皮棉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10.0%。

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皮棉产量增产≥-10.0%试验点比例≥60%。

1.1.2 Ⅰ型杂交棉品种对照为Ⅱ型常规棉品种,两年区域试验皮棉平均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8.0%,且区域试验较低年份增产≥5.0%;生产试验皮棉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5.0%。

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皮棉产量增产≥5.0%试验点比例≥60%。

对照为Ⅱ型杂交棉品种,两年区域试验皮棉平均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5.0%,且区域试验较低年份增产≥-5.0%;生产试验皮棉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3.0%。

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皮棉产量增产≥-3.0%试验点比例≥60%。

1.2 抗病性每年区域试验,枯萎病接种鉴定病指≤15.0,黄萎病接种鉴定病指≤35.0或鉴定结果为耐病及以上。

枯萎病病指≤5.0且黄萎病病指≤20.0的品种,皮棉产量水平可比上述规定的指标降低3个百分点。

1.3 早熟性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霜前花率≥85.0%,特殊年份与对照相当。

2 Ⅱ型品种2.1 丰产性、稳产性2.1.1 Ⅱ型常规棉品种对照为Ⅱ型常规棉品种,两年区域试验皮棉平均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7.0%,且区域试验较低年份增产≥5.0%;生产试验皮棉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5.0%。

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皮棉产量增产≥5.0%试验点比例≥60%。

对照为Ⅱ型杂交棉品种,两年区域试验皮棉平均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5.0%,且区域试验较低年份增产≥-8.0%;生产试验皮棉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8.0%。

常规棉花品种比较试验

常规棉花品种比较试验

常规棉花品种比较试验作者:王彦,李鲁华来源:《新疆农垦科技》 2016年第10期摘要:通过对10个棉花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筛选适宜哈密垦区种植的常规棉品种,结果表明,除JF1822外,其余参试品种虽然有的在品质上优于CK,但其产量比CK低,而JF1822虽在产量上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但品质较差,所以推荐哈密垦区种植CK常规品种(即大铃148)。

关键词:常规棉;品种;比较试验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和消费国,棉花种植面积占种植业的3%,产值达10%[1]。

目前,随着哈密垦区棉花生产的不断提高,对选育适宜哈密垦区种植的高产、优质、抗病、适宜机械采收的棉花品种需求日益迫切。

鉴于哈密地区特殊的生态条件,选育多纤维类型的丰产、优质、多抗、吐絮集中、含絮较好、适于机械采收的陆地棉品种,是哈密垦区棉花今后发展的必然选择[2-4]。

为此选择全师具有代表性的条田开展常规棉花品种比较试验,通过相关指标的测定,并进行分析,以期得到适宜哈密垦区种植的常规棉品种。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前茬作物为棉花,土壤类型为草甸土,土壤质地为砂壤土。

播种时间:4月20 ~ 26日,播种方式:先机械铺膜,后人工推播;打顶、定苗时间均为同一时间。

1.2试验材料通过连续多年棉花品比试验选出表现优良的10个参试品种,为保障试验的精准性,避免人为因素对品种筛选的影响,对10个参试品种进行编号,具体见表1。

其中大铃148(A10)为对照品种。

1.3试验设计试验在具有代表性的4个区域开展,分别为红星一场、红星二场、火箭农场和黄田农场。

试验采取随机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22.2 m2,每个区域试验面积667 m2,4个区域试验地面积合计2 668 m2。

1.4指标的测定试验中指标的测定主要包括生育期的调查、经济性状指标调查(单铃重、衣分、衣指、籽指)、产量以及品质(马克隆值、纤维长度、断裂比强度)的调查。

2结果与分析2.1各参试品种生育进程从表2可以看出,所有参试品种的生育期在114 ~ 131 d,所有处理中A5的生育期最短,A1和A2的生育期最长。

我国主要棉花品种简介

我国主要棉花品种简介

我国主要棉花品种简介以下为我国各主产棉省推广面积50万亩以上的主要品种及新育成品种(系)的介绍1)鲁棉品种鲁棉11号:山东省棉花研究中心育成,属中熟陆地棉品种。

丰产性好,纤维品质符合纺织工业要求,在黄萎病轻的年份或田块种植具有一定的增产潜力。

鲁棉12号:山东省棉花研究中心育成,属中熟偏早低酚棉品种。

优质、抗枯萎耐黄萎。

适于山东棉区春播或麦棉大垅春套种植。

鲁棉13号:山东省种子管理总站牵头育成,属利用雄性不育系育成的中熟陆地棉一代杂交种。

该品种综合性状好,纤维品质符合纺织工业的要求,是山东省目前较为理想的推广品种,适于轻(无)病地麦棉春套或直播。

鲁742系:山东省棉花研究中心育成,属短季棉新品系。

丰产、优质,抗枯萎病,对棉铃虫也有一定的抗性。

1994年4月山东省审定,并确定在本省适宜地区示范推广。

2)豫棉品种豫棉4号: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育成,属中熟陆地棉抗枯萎病品种。

1989年和1991年分别由河南和全国审定,该品种早熟性与综合性状好,丰产优质,符合纺织工业要求,适于黄河下游棉区种植。

1993年河南省种植57万亩。

豫棉9号: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育成,属早熟陆地棉品种。

早熟形状突出,霜前花率高,高产稳产,纤维品质各项指标比较协调,符合纺织工业要求,抗枯萎耐黄萎。

适于黄淮海地区麦棉两熟夏套种植。

该品种1993年通过国家级审定。

豫棉10号:郑州市农科所和商丘地区农科所协作育成,属中早熟陆地棉品种。

高产、稳产、抗病,纤维品质符合纺织工业要求。

霜前花率高,衣分高,适于河南省麦棉套种。

豫棉11号: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育成,该品种为陆地棉和中棉(亚洲棉)的杂种后代,但其形态特征表现为陆地棉型,属春播品种。

它综合了陆地棉和中棉的优良特征,成熟较早,霜前花率高,结铃性强,产量高,兼抗黄萎病,抗干旱,耐贫瘠,适应性广。

适于河南省及黄淮流域麦棉春套或春直播。

3)新疆棉品种新陆早1号:新疆石河子试验站育成,属特早熟陆地棉品种,1991年通过国家审定。

棉花优异品质及抗性基因挖掘与分子育种

棉花优异品质及抗性基因挖掘与分子育种

棉花优异品质及抗性基因挖掘与分子育种商海红;袁有禄;于霁雯;石玉真;巩万奎;李俊文;吴曼;葛群;龚举武;范森淼【摘要】棉花品质、产量、抗性等均是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其表现型受基因型和环境的共同影响,且纤维品质和产量性状之间存在较大的负相关,采用常规育种手段实现棉花纤维品质与产量的同步改良具难度很大,针对棉花品质、产量、抗性等性状形成的遗传基础这一关键科学问题,棉花品种分子设计研究团队以陆陆种内分离群体、陆海种间分离群体等材料,交叉利用分子数量遗传学、功能基因组学和分子育种学等研究手段,在陆地棉优质品质及抗性基因挖掘、海岛棉优质品质及抗性基因挖掘以及分子标记辅助方法开发及棉花新品种培育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为棉花品质、产量、抗性性状形成的同步改良奠定了重要基础.%The fiber quality,yield and resistance of cotton were all the quantitative traits which were controlled by multi-genes and affected by the genotype and environment.As the fiber quality traits and yield traits showed negative correlation,improving the fiber quality and yield of cotton is difficult synchronously.Aiming at the key scientific problem that the hereditary basis of fiber quality,yield and resistance,the team of molecular design of cotton varieties used the population which were constructed by two Gossypium hirsutum of intraspecific and population constructed by one G.hirsutum and one G.barbadense of interspecific,combined the subject of molecular quantitative genetics,functional genomics and molecular breeding the genes related to high fiber quality and resistance inG.hirsutum,and G.barbadense were discovered,the method of molecular mark assisted breeding was developed and the new cotton varieties werecultivated.These results could provide new data and material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large scientific problem that the hereditary basis of fiber quality,yield and resistance.【期刊名称】《棉花学报》【年(卷),期】2017(029)0z1【总页数】10页(P62-71)【关键词】棉花;纤维品质;抗性基因;种子品质;分子育种【作者】商海红;袁有禄;于霁雯;石玉真;巩万奎;李俊文;吴曼;葛群;龚举武;范森淼【作者单位】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河南安阳455000;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河南安阳455000;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河南安阳455000;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河南安阳455000;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河南安阳455000;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河南安阳455000;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河南安阳455000;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河南安阳455000;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河南安阳455000;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河南安阳45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2.03棉花品质、产量、抗性等性状均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其表现型受基因型和环境的共同影响,且纤维品质和产量性状之间存在较大的负相关,采用常规育种手段实现棉花纤维品质与产量的同步改良难度很大。

【棉花品种】鲁棉研36号常规棉棉花品种好不好?

【棉花品种】鲁棉研36号常规棉棉花品种好不好?

【棉花品种】鲁棉研36号常规棉棉花品种好不好?鲁棉研36号审定编号:鲁农审2009022号育种者:山东棉花研究中心品种来源:常规品种。

系鲁棉研21号与N9100系{[中12/(冀538/鲁742)]/川2802}/鲁55复合杂交后系统选育。

特征特性:属中早熟品种。

出苗好,长势旺而稳健,叶片中等大小。

区域试验结果:生育期123天,株高108厘米,植株塔形,第一果枝节位7.4个,果枝数14.1个,单株结铃18.3个,铃重6.1克,铃卵圆形。

霜前衣分43.3%,籽指10.5克,霜前花率97.4%,僵瓣花率7.7%。

2006、2007两年经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试(HVICC):纤维长度29.5mm,比强度28.1cN/tex,马克隆值5.3,整齐度85.0%,纺纱均匀性指数138.6。

山东棉花研究中心抗病性鉴定:抗枯萎病,感黄萎病,高抗棉铃虫。

产量表现:在全省棉花中熟品种区域试验中,2006年籽棉、霜前籽棉、皮棉、霜前皮棉亩产263.3公斤、249.1公斤、111.7公斤、108.5公斤,分别比对照新棉99B减产0.7%、增产2.7%、13.3%和17.0%;2007年籽棉、霜前籽棉、皮棉、霜前皮棉亩产228.9公斤、223.4公斤、99.9公斤、97.8公斤,分别比对照鲁棉研21号增产2.0%、3.0%、4.5%和5.5%。

在2008年生产试验中,籽棉、霜前籽棉、皮棉、霜前皮棉亩产256.3公斤、233.0公斤、106.8公斤和97.4公斤,分别比对照鲁棉研21号增产1.9%、2.8%、4.2%和5.1%。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每亩3000-3500株。

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审定意见:在全省适宜地区作为春棉品种推广利用。

杂交棉在新疆棉区推广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杂交棉在新疆棉区推广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杂种优势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棉花杂种F 1无论在出苗、生长势,还是在产量、品质和抗性上都有明显的优势。

一个强优势的杂交种可比常规种增产10%~30%。

目前,杂交棉在全国各棉区的推广面积逐年扩大,尤其是在长江流域棉区,杂交棉种植面积占90%以上。

新疆是我国最重要的棉区,产量超过全国棉花总产的1/3,而且品质优良。

在棉花的单产上,从推广“矮”、“密”、“早”的种植模式,新疆棉花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单产最高纪录。

但近年来,新疆选育的60多个常规品种的产量增幅平均在5%,常规种产量遗传改良不显著,出现徘徊现象,利用常规种进一步提高单产的难度越来越大。

这使人们更加关注和寻求发展杂交棉之路。

1 杂交棉在新疆推广应用现状“十五”初期,北疆棉区开始初步示范推广杂交棉品种标杂A1,由于其产量显著高于当时推广的新陆早12号和新陆早13号,种植杂交棉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各地争相引入内地生产的杂交种。

进入“十一五”,新疆杂交棉发展迅速,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07年种植面积3.3万hm 2,2008年种植面积已达6.7万hm 2,其中80%集中在兵团。

“十一五”末期,北疆杂交棉种植有所减缓,主要原因有3点:(1)2008年以河北为代表的黄河流域棉区的常规抗虫棉品种(代表品种为冀棉958),因其抗虫性好、衣分高、产量较高,使杂交棉的产量及抗逆优势被弱化;(2)引进的杂交棉种子价格高,种子纯度及发芽率难以保证,许多一代种子掺入二代,有相当数量的种子纯度不及85%、发芽率不足80%,杂交棉产量优势难以全面发挥;(3)新疆杂交棉的制种实践成效不佳,由于杂交棉种子生产管理机制不完善、劳动力成本很高,加之各地制种技术参差不齐,制种成效较差,农户种植杂交棉的积极性受到挫伤。

目前在新疆种植的杂交棉品种数量较多,多以引进的为主,如标杂、鲁棉研、中杂、冀杂等系列,占杂交棉种植面积的80%左右。

这些杂交种衣分普遍高于大田推广的常规棉品种,但皮棉产量除了鲁棉研25等极少数品种比常规品种增产5%左右外,大部分丰产性不显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棉花品种】鲁棉研35常规棉棉花品种好不好?
审定编号:国审棉2008015
品种名称:鲁棉研35号
选育单位:山东棉花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品种来源:鲁4404×鲁棉研19号选系鲁1357后代系统选育
特征特性:转抗虫基因早熟常规品种,黄河流域棉区夏播生育期105天,出苗好,苗壮,整个生育期长势强,叶功能好,不早衰,整齐度好。

株型较紧凑,株高79.0厘米,茎秆较坚韧,果枝上冲,叶片较大、浅绿色,第一果枝节位7.0节,单株结铃9.0个,铃卵圆形,吐絮畅,单铃重5.1克, 衣分39.3%,子指9.9克,霜前花率92.8%。

耐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7.9毫米,断裂比强度28.7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3,断裂伸长率6.7%,反射率74.4%,黄色深度8.4,整齐度指数83.7%,纺纱均匀性指数136。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早熟组区域试验,2005年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198.9千克、76.7千克和70.2千克,分别比对照中棉所30增产14.6%、12.8%和10.7%;2006年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02.4千克、81.0千克和76.1千克,分别比对照鲁棉研19号增产6.2%、1.5%和0.5%;2007年生产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166.3千克、67.3千克和61.1千克,分别比对照鲁棉研19号增产5.5%、1.2%和1.9%。

栽培技术要点:1. 黄河流域棉区5月下旬小麦地小垄套种,也可于5月上旬营养钵育苗,6月上旬小麦(油菜)收获后移栽。

2.每亩种植密度5000~6000株,单株留果枝10~12个。

3.麦收后应立即浇水、灭茬、追肥、治虫,促苗早发,盛蕾至见花期重施花铃肥,一般每亩施尿素10~15千克,遇旱及时浇水,7月下旬打顶。

4.根据田间长势和天气情况,盛蕾期至花铃期化控2~3次。

5.及时防治棉蚜、棉红蜘蛛、盲蝽蟓等非鳞翅目害虫。

6.枯萎病、黄萎病重病地不宜种植。

审定意见:转抗虫基因早熟常规品种,已取得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转基因生物名称为鲁154),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

适宜在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夏播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