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3--物料搬运系统的实例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输入因素分析。 该车间长年稳定生产139种锻件的 热处理件。经过ABC分类法,确定轴件、齿轮件和连杆共10 条物流为A类和B类物料,其物流状态将决定全车间系统状态。 由于锻件表面状态要求不高,属于毛坯件,故取当量系数为 1,即以t为当量t。搬运工位器具基本标准化,料箱、料架、 托盘均为2当量t承载容积。
四、编制现状物流图(现状分析)
对现有工厂改造,物流图是分析现状、找出问题的重要工 具。该图是将物料类别、流量大小、流动路线等在工厂现有的总 平面上绘制而成的(是流程图与平面布置叠加的结果)。
流程说明:
(1)a类物流量最大,涉及到装配、试车两个生产部门和 两个成品库 ;
(2)b类物流量居第二位。物料进厂后流经铸件毛坯库、机 加工车间、半成品库及装配车间。
(仅供参考)
无数经验说明,企业在进行任何技术改造时,都将引起设施间 相互关系及布置上的变化。没有一个合理的总体物料流程图为指 导,只能迁就现状,搞“填平补齐”。
应该认识到物流图式是合理设施布置的基础,一个正确的物流 规划是有效生产活动的首要条件;按照物流图式有效布置设施将 使各有关作业高效运转.
必须指出的是,这项工作只是一次性的,随着市场的需求变化及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应经常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使目前尚不合 理的流程逐渐地过渡到提高企业总生产能力而设计的规划流程。 对此,工业化国家极为重视,并提出,一个企业有50%一70% 的设施在于布置的合理性。往往在布置上做合理的调整,即可提 高10%以上的生产效率,在节约投资方面则仅次于新设备的添置, 成为第二位的技术措施。物流图式不但是工厂设计的基础,而且 是企业成功的基础。
从规划物流图上可明显看出,全厂33条线路中。距离超过300米 的仅剩下一条,流量大的线路缩短了,突出的迂回交叉现象减少了。 从整体上看,调整了搬运系统中各环节,密切了设施之间的关系,明 显地增强了企业的运营机制,大大有利于企业素质的提高。
物流因素方面:计算表明,现状物流量为22000吨公里,31000当量 吨 公 里 ; 规 划 后 为 14000 吨 公 里 和 19000 当 量 吨 公 里 , 分 别 下 降 了 36%和38%,装卸次数共减少34000吨次
(3)C类物流量居第三位。板材库位于这段流程的中段, 钣材向北流经下料工段、冲压车间、冲压件库、焊接车间,然 后向南到达油漆车间、装配车间及出口成品库。
(4)d类物料流量居第四位,它由东门进厂后进入装配车 间。
(5)e类物料从东门进厂后,存放在北面库房,然后再运 到南面装配车间 。
(6)f类物料主要供应机加工车间 。
(3)物料流程在全厂形成了两个回路。
新增厂大门→钢材库、毛坯库→机加工厂车间→半成品库、 配件库→装配车间→试车场→成品库、随车工具库→新增厂大 门.
新增厂大门→钣材库→冲压车间→冲压件库→焊接车间→焊接 件库→油漆车间装配车间→新增厂大门。
由上可见,通过相关图的分析组合;得出了三个活动中心 和两个回路。简洁而有条理的物料流程,奠定了合理布置的基础, 为工厂组成了紧凑而顺畅的生产系统。
非物流因素方面:办公部门与主要生产部门之间保持适当距离, 既便于相互联系又消除了运输活动所引起的干扰。经济方面,明显可 见的有:
1、运输量减少36%,估计可省3万元/年;
2、装卸搬运量减少,估计可省6万元/年;
3、仓库调整合并后,可省地17亩,估计可节省上百万元。
八、初步效益
1、从规划物流图上可明显看出,全厂33条线路中。距离 超过300 米的仅剩下一条,流量大的线路缩短了,突出的迂回 交叉现象减少了。
公路 物
汽车库
思考: 1.该改进方案主要对哪些部门进行了调整,
其好处在哪儿? 2. 老厂的布置改造应注意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此方案中主要还是就仓库进行了调整,所涉及的工作量和费用 较小。对于老厂,一般难于进行一次性全面改造,需要在合理的设施 规划指导下,结合需要与可能,分期予以实行。
(初步效益)
七、绘制规划总平面布置及物流图 绘制的规划物流图与工厂现状布置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1、轮胎库迁至原随车工具库中; 2、随车工具库搬至成品库中; 3、汽车库迁至厂界南面新征土地; 4、钣材库搬到新建钣材库中; 5、钣材厍在原地重建; 6、工具车间移到机修车间南面; 7、冲焊车间及其仓库合并重建; 8、原轮眙库为简易建筑,应予以拆除,改为新产品车间; 9、原工具车间改为试制中心; 10、南面增设一厂大门,作为物料出入口。
五、编制现状物流量——距离图
该图能简明地说明总体布置的合理程度,做到一目 了然。同时,图中的曲线可显示出采取不同措施的状况, 本例中全厂38条路线的运量和运距同时出现在一张座标图 上,从图上可见,运距超过三百米的有14条路线.显然, 这对采用“托盘+叉车”的搬运系统是很不利的.
六、编制综合相关表、综合相关图
油料库
空压站 配电站
12 配件库 随车工具库
厂大门 公路
分析与讨论: 对现状物流图进行分析,找出工厂平面
布置中的问题,提出改善意见。
(参考答案)存在的问题:
1、a类物料涉及到装配、试车两个生产部门和两个成品库, 局部上看相互位置尚合理,但从全厂看并不合理.因为他们的 物流量最大,而运距又最长。
2、C类物流量居第三位。板材库位于这段流程的中段,钣 材向北流经下料工段、冲压车间、冲压件库、焊接车间,然后 向南到达油漆车间、装配车间及出口成品库,流程迂回严重。
通过上述步聚,对工厂物流系统进行分析,发现工 厂现状布置中存在若干问题,就需要进行改进设计,对现 有布置进行调整。调整的主要依据是各设施之间的密切程 度,并据其相互密切程度编制综合相关表。该厂是大量生 产类型的机械工厂,设施之间的密切度以物流因素为主, 非物流因素次之。根据该厂特点,两者加权值定为2:1, 即物流因素的A级为4分,非物流因素的A级为2分,其余 类推。
24
(3)流程分析。 首先,绘制反映该车间布置 情况的平面图,对主要工作设备(热处理炉、油压校正机、 检验站、清理设备、酸冼池)、储存地、转运车等进行编 码,共编定19个物流设施。根据A、B类物料工艺路线和 物流设施编码绘制系统物流流程表。根据该表绘制物流 流程图,如图所示,物流图和相关分析图省略。
(1)增加了一个厂大门,人流物流分开。
(2)机加工车间、装配车间和新增厂大门是全厂三个重要的 活动中心.其中,机加工车间与十一个部门有联系,而与半成品 库、毛坯库及棒料库最为密切.装配车间与半成品库、油漆车间、 试车场及新增大门等五个部门有重要的物流关系;新增大门与八 个部门有重要的物流关系,与一个部门有重要的非物流关系,它 们是成品库、装配车间、钣材库、钢材库及汽车库等;
三、划分物流量等级
物流量从大到小排队,理论上依次定为五个等级,即:A (Absolutely)超大流量 E(Especially)大流量 I(Important) 较大流量O(Ordinary)一般流量 U(Unimportant)可忽略不 计。其系数分别为4、3、2、1、0。在本例中流量等级的划分结 果是:A级三对,E级八对,I级九对,其余为O级。
一、物料分类:
物料类别 成品
机加工半成品 冲压件、焊接件、油漆件
柴油机 轮胎、橡胶件
金属板材 外构件 木材、配件
代号
当量系数
a
4
b
1
c
2、3、4
d
3
e
2
f
0
g
2
h
二、绘制流程图和搬运活动一览表
流程图记录物料的类型、数量、流动路线及加工与处理的 工序。(略)
搬运活动一览表把全部物料搬运的活动的主要数据汇总在一张 表上,便于查询计算,是各设计步骤不可少的基础资料。(略)
课堂讨论:
问题1:该厂搬运系统存在哪些问题? 问题2:如何改善该厂的物料搬运系统?
实例2:某机械厂设施布置与物流系统分析
★步骤:
1、物料分类; 2、绘制工艺流程图; 3、划分物流量等级; 4、编制现状物流图(现状分析); 5、绘制现状物流量—距离图; 6、编制综合相关表、综合关系图; 7、绘制规划总平面布置及物流图; 8、初步效益。
实例分析3:车间物料搬运分析
某汽车制造厂热处理车间多年来物流系统不佳,常常影响 正常生产。为了提高效益,最近对该车间物流系统进行了全 面调查与分析,并做了相应调整。该车间主要工作是对已锻 造工件进行热处理,之后清理氧化皮、校正、检验、入库等。
(1)系统环境及外部衔接分析。 该车间是该厂生产流程 中的一部分,夹在锻造车 间与成品库之间。物料的输入依靠 转运车1和转运车2,输入频率较高。输出依靠转运车18和转 运车19,车间内搬运由两个5t行车完成。
2、从整体上看,调整了搬运系统中各环节,密切了设施 之间的关系,明显地增强了企业的运营机制,大大有利于企业 素质的提高。
3、物流因素方面:计算表明,现状物流量为22000吨公 里,31000当量吨公里;规划后为14000吨公里和19000当量吨 公里,分别下降了36%和38%,装卸次数共减少34000吨次
工序虽然简单,但搬运工作量大,经过分析发现:从卡 车交货到检验搬运总距离为30米,从卡车交货到下一道工序 搬运移动共4次,装卸车次数达7次之多。其中搬运工序分析 如图1所示
卡车交货 装手推车 搬运至台秤 卸车 秤重 装手推车
搬运至检验台 装手推车 压接加工 卸车
搬运至压接台
检验 装手推车 搬运至下一工序 卸车 下一工序
4、非物流因素方面:办公部门与主要生产部门之间保持 适当距离,既便于相互联系又消除了运输活动所引起的干扰。
5、经济方面,明显可见的有:
1、运输量减少36%,可省3万元/年;
2、装卸搬运量减少,可省6万元/年;
3、仓库调整合并后,可省地17亩,可节省上百万元。
思考: 你从该案例中能总结出哪些经验? 如何看待本企业的设施布局?
25
车间原始物流流程图
19
18

15
14
17
13
12
16
11
9
10
8
7
2003年8月
6
5
2
4
3
1
26
(4)物流系统状态分析。
①该车间物流交叉,迂回严重.其中设施7、8、9、 10为连续式热处理炉,每天处理锻件几百吨,主要工 作量在7、8、9三个炉上。处理后锻件的清理氧化皮 工作绝大部分在设施16酸洗部完成。由于风向等环境 因素的约束,设施16只能设在车间最西部。而轴l、轴 2、轴3都需要从最东边的转运车3入成品库,造成物 流迂回和混乱状态;
实例分析
实例目录
案例1 电机厂线圈搬运系统的改善 案例2 某机械厂设施布置与物流系统分析
实例1:某电机厂线圈搬运的改善
某电机厂要验收并压接厂外制造的线圈。交来的线圈每 件重量达10-40千克。搬运很困难,尤其是女工,而且也不 安全,因此决定研究改进物料搬运系统。该作业的工艺过程 为:卡车交货—称重——压接——检验——下一道工序。
现状物流图:

6
具试制车间
铸造车间 车
3
间 2理化计量
汽车库
2
钢材库
外购件库 工
1 轮胎库
具 库
热处理

新产品车间
1 3 1
1办公室
机修车间
精铸 4 成品库
9

2 焊接车间件
冲压车间
3
毛5 冲压件库 胚

板材库 锅炉房
7 油漆车间
机加车间
1
半成品库
8 装配车间
8 10
1 焊接件库
13 试车厂
出口出品库
31 12源自冲压件库7焊接车间
3
冲压车间
2
板材库
2
1
试车场
出口成品库
10
工具库 成品库
11
9
办公室
5
1
4
油漆车间
1
半成品库 6 4 装配车间
12
配件库
4
3
厂大门
1
机加车间
热处理车间
5
6
3
4
外协件库
5
1
钢材库
计算室
2
5
汽车库
讨论: 从综合相关图中,你看出了哪些改进后布置上的特征?
(参考答案)改进后具有如下特征:
6 1
1办公室 1
6
板材库 机修车间
工具车间
成品库
9
随车工具库
13
油料库
6
5 试制车间
铸造车间
2理化 计量
2
钢材库
新产品车间 热处理
2 冲压车间
冲压件库
机加车间
3 焊接车间
焊接件库半成品库
锅炉房
油漆车间 6.3
外购件库
8 装配车间
10
出口出品库
轮胎库
空压站 配电站
4 12 配件库

食堂 厂大门 公路
3、d类物料流量居第四位,它由东门进厂后进入装配车间, 路线长.
4、e类物料从东门进厂后,存放在北面库房,然后再运到 南面装配车间,流程不顺。
5、f类物料主要供应机加工车间,而仓库与车间相距较远。
6、从全厂看,物料流过份集中在一条主干道上,因而交叉 多,流程混乱.全厂仅有东面—个出口,人流、物流交混,既 不安全又影响办公区的工作环境,各运输路线均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