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读物进校园遴选推荐与审核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外读物进校园遴选推荐与审核制度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课外读物进校园成为了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为了确保进入校园的课外读物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建立科学合理的课外读物进校园遴选推荐与审核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遴选推荐原则
1、教育性原则
推荐的课外读物应具有明确的教育目的,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2、适宜性原则
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阶段,选择内容难易适度、形式生动活泼、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读物。
3、多样性原则
涵盖不同的学科领域、文化背景和体裁形式,包括文学、科普、历史、艺术等,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阅读需求。
4、经典性原则
优先推荐经过时间考验、具有广泛影响力和较高艺术价值的经典作品,让学生接触到人类优秀文化的精华。
二、遴选推荐标准
1、内容积极健康
读物内容应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正能量,无宣扬暴力、恐怖、色情、封建迷信等不良内容。
2、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水准
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
的精神成长。
3、语言规范优美
文字表达准确、流畅,富有感染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
用能力。
4、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阅读水平
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阅读能力,推荐难度适中、富
有吸引力的读物。
三、推荐主体与程序
1、推荐主体
(1)教师: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阅读素养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
实际情况,推荐适合的课外读物。
(2)学生: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阅读体验,向学校推荐优秀的课外读物。
(3)家长:家长可以结合家庭阅读氛围和孩子的需求,向学校推荐有益的课外读物。
2、推荐程序
(1)个人推荐:推荐主体填写《课外读物推荐表》,详细说明推荐理由和读物的基本信息。
(2)小组审核:学校成立由教师、家长代表和学生代表组成的审核小组,对推荐的读物进行初步审核。
(3)专家评审:对于通过小组审核的读物,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评审,确保读物的质量和适宜性。
(4)学校审批:学校根据专家评审意见,综合考虑学校的教育教学需求和学生的发展需要,最终确定入选的课外读物。
四、审核制度
1、审核机构
成立由学校领导、学科教师、图书馆管理员等组成的课外读物审核委员会,负责对拟进校园的课外读物进行审核。
2、审核内容
(1)思想性审核:审查读物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存在有害思想和不良导向。
(2)知识性审核:评估读物的知识内容是否准确、科学,是否具
有教育价值。
(3)适应性审核:考量读物是否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阅读水平
和心理需求。
(4)规范性审核:检查读物的语言文字是否规范,排版装帧是否
符合出版要求。
3、审核流程
(1)初审:审核委员会成员对读物进行初步审查,提出初步意见。
(2)复审:对于初审中存在争议或需要进一步审查的读物,进行
复审,必要时可征求相关专业人士的意见。
(3)终审:审核委员会集体讨论,做出最终审核决定。
4、审核结果处理
(1)通过审核的课外读物,列入学校推荐书目,供学生借阅和阅读。
(2)未通过审核的课外读物,及时通知推荐人,并说明原因。
五、监督与管理
1、建立公示制度
学校定期公布通过审核的课外读物目录,接受师生和家长的监督。
2、加强日常巡查
学校图书馆管理员和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阅读情况的观察和了解,及时发现并处理学生阅读不良读物的情况。
3、定期评估与更新
定期对进入校园的课外读物进行评估,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实际阅读效果,对推荐书目进行更新和调整。
4、责任追究
对于违规推荐或审核不严导致不良课外读物进入校园的相关人员,要进行严肃的责任追究。
总之,课外读物进校园遴选推荐与审核制度的建立,旨在为学生提供优质的阅读资源,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教师、家长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确保这一制度的有效实施,让学生在书香中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