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和随笔的阅读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讨论:—“—秦推观《”浣溪还沙》是“敲”好?为什么?
题李凝幽居(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唐诗鉴赏辞典》如是说:
正由于月光皎洁,万籁俱寂,因此老 僧(或许即指作者)一阵轻微的敲门声, 就惊动了宿鸟,或是引起鸟儿一阵不安的 噪动,或是鸟从窝中飞出转了个圈,又栖 宿巢中了。作者抓住了这一瞬即逝的现象, 来刻画环境之幽静,响中寓静,有出人意 料之胜。倘用“推”字,当然没有这样的 艺术效果了。
——贾平凹《明月清泉自在怀》
文章列举了哪些事例来说咬文嚼字的道理?
郭老改字 (句式——情感) 李广射虎 (字数——意味) 贾岛推敲 (文字——意境) 苏轼写诗(正——善用联想) 套板反应(反——易生流弊)
套板反应
晋名将谢安,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辈 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 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 差可拟。”兄女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 起。”公大笑乐。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 曹雪芹《红楼梦》
套板反应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东家之女, 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 白,施朱则太赤。”
乐府民歌《陌上桑》:“行者见罗敷, 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 但坐观罗敷。”
套板反应
1.这是一对孪生小姐妹,看样子也就十岁左右,个子长得差不多 高矮,穿戴也都完全一样。两个人都是苹果脸儿,樱桃嘴儿,浓 黑的眉毛下镶嵌着一双乌黑的杏核儿眼,一笑两个小酒窝,两个 人都扎着两个羊角辫,辫上都扎着粉红绸结…… 2.两个小姑娘个头一般高,模样差不多,都穿着粉红色连衣裙, 扎着马尾辫儿,辫上扎着红绸蝴蝶结,跑起来就像一对蝴蝶追着 两朵鲜花飞。这是一对孪生小姐妹,不细看很难分清谁是姐姐谁 是妹妹;一个眼睛虽大,却显得沉静秀气,一个大眼睛乌溜溜地 左顾右盼,显得更天真活泼……
轻风 细柳,淡月 梅花。






“轻风”徐徐,若有若无,使“细柳”动态 不显,唯有“扶”字才恰到好处地描绘出轻风 徐来柳枝不堪的柔美之态,与“轻”、“细” 相宜,和谐自然。“扶”字又把风人格化了, 写出了风与柳的亲昵之态,形象生动。
既然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映大地,梅花自然 就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映照下,也就淡 然失色了。这样,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 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
C.形容强词夺理或狡辩。
1、学习马列主义理论要领会其精神实质,切不可一味地
咬文嚼字 。( A )
2、此君肚里学识稀薄,但在人前说起话来却常常咬文嚼
字,极尽哗众取宠之能事。( B ) 3、此事明明是你错了,你再咬文嚼字也毫无用处。( C)
《咬 文 嚼 字》
咬书咬报咬刊,咬天下该咬之错; 嚼字嚼词嚼句,嚼世上耐嚼之文。
主要著作:《西方美学史》《文艺 心理学》 《诗论》 《悲剧心理学》 《谈美书简》等。
座右铭: 以出世的精神 做入世的事业
• 歇后语: 老鼠啃书本——
• 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有以下几个意思,请选择每句中 的“咬文嚼字”的正确意思:
A.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B.形容卖弄才学。
qìn
没镞 剥啄 岑寂 清沁
yùn
làn bà

蕴藉 俗滥 灞桥 付梓
qiáng dú 王嫱 尺牍
咬 文嚼 字
在文中的意思
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
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卢延让
求得一字稳,耐褥五更寒。 ——欧阳修
文艺评论和随笔的阅读方法:
1、从标题入手,抓关键语句,理清思路。 2、联系已有知识和体验,理解主要观点。 3、对观点和材料作出判断,进行阐发、评 价或质疑。
4、在平时的阅读鉴赏中加以运用。
作者简介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 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安徽桐城 人。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之一。
咬 文嚼 字
--朱光潜
意思 作用 目的 做法 ……
阅读要求
掌握考场文艺评论、随笔三遍阅读法: 第一遍:了解大意,理清思路(层次) 第二遍:圈点勾画关键词句,把握观点主旨 第三遍:指读判断问题题干要求,结合材料做
出选择或分点对应作答。
xián míng zī zhū
倒 涎 茗 烟 锱铢必较
zú bō cén
来独 试携 人天 间上 第小 二团 泉月
联想的意义: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范仲淹《岳阳楼记 》
联想的意义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明月松间照”,照一片娴静淡泊,寄寓我 无所栖息的灵魂;“清泉石上流”,流一江春水 细流,淘洗我劳累庸碌之身躯。浣女是个好,渔 舟是个好,好的质地在于劳作,在于独立,在于 思想。这是物质的创造,更是精神的明月清泉。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贾岛
炼字、炼句
文章最后一段:“以上只是随便举 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 筛选信息,理解分析(6分) 1、文章举了哪几个“实例”? 2、说明了哪些“道理”?
文章列举了哪些事例来说咬文嚼字的道理?
郭老改字 李广射虎 贾岛推敲 苏轼写诗 套板反应 (完成课后第一题)
(善用联想) (易生流弊)
目的不同、思路严谨
咬文嚼字
准确的写作语言 严密的行文逻辑 严谨的治学精神
作者提倡“咬文嚼字”,实质上是 说语言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文 字的优劣要从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 现的意境上去辨别,文字的运用要从思 想感情的透彻、凝练、创新入手。
咬文嚼字
文学是艰苦的精炼与吻合,你才会 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主旨句)
读一读 品一品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你是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 你这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
文章列举了哪些事例来说咬文嚼字的道理?
郭老改字 (句式——情感) 李广射虎 (字数——意味) 贾岛推敲 苏轼写诗 套板反应
塞下曲
(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学以致用:
明末皇帝曾送给重臣洪承畴一副对 联以表彰他,后来洪承畴变节降清, 有人在此对联上各加一个字来讽刺他。 怎么加呢?
皇恩浩荡(矣!)
臣节如山(乎?)
细节描写“一对蝴蝶追着两朵鲜花飞”,活灵活现。 有关眼睛的描写,同中有别,抓住了人物的特征。 第一段文字虽然也文通字顺,描写细致,但有点 “千人一面”之嫌。
文章列举了哪些事例来说咬文嚼字的道理?
角度不同、论证严密
郭老改字 (句式、情感)
修 改
李广射虎 贾岛推敲
(字数、意味) (文字、意境)
联想 苏轼写诗 意义 套板反应
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 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
• 郑谷曰:“数枝,非早也,未若一 枝。” 郑谷将其中的“数”字改为
“一”字,更渲染了深雪的意境,烘 托了早梅的品格,这一字之师当之无 愧。
文章列举了哪些事例来说咬文嚼字的道理?
郭老改字 (句式 ——情感) 李广射虎 (字数——意味) 贾岛推敲 (文字——意境) 苏轼写诗 套版反应
郭老改字李广射虎贾岛推敲苏轼写诗套板反应句式情感字数意味文字意境善用联想易生流弊修改联想意义角度不同论证严密目的不同思路严谨准确的写作语言严密的行文逻辑严谨的治学精神咬文嚼字作者提倡咬文嚼字实质上是说语言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文字的优劣要从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现的意境上去辨别文字的运用要从思想感情的透彻凝练创新入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