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戴村片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戴村片八年级(下)期中物
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3分)如图所示的四个装置可以用来演示物理现象或原理,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图a可用来演示电磁感应现象
B.图b可用来演示电动机原理
C.图c可用来演示发动机原理
D.图d可用来演示电磁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
2.(3分)小华为辨认电池的正极和负极,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案,其中能够达到目的是()
A.B.
C.D.
3.(3分)为了判断一根铁棒是否具有磁性、小明进行了如下四个实验,根据实验现象不能确定该铁棒具有磁性的是()
A.将悬挂的铁棒多次转动,静止时总是南北指向
B.将铁棒一端靠近小磁针,相互吸引
C.将铁棒一端靠近大头针,大头针被吸引
D.水平向右移动铁棒,弹簧测力计示数有变化
4.(3分)如图所示,为一个有趣的科学实验“磁悬浮陀螺”。

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块较大的环形磁铁,再将一个由磁铁制成的陀螺旋转起来,细心地调整两个磁铁的相对位置,就可以使陀螺悬浮在大磁铁上方的某个位置。

对于正处在悬浮状态的陀螺,有以下一些说法,其中正确的()
A.陀螺受到竖直向上的磁力作用
B.陀螺受到竖直向下的磁力作用
C.给陀螺粘上一块铁皮,它仍然能在该处悬浮
D.给陀螺粘上一块橡皮泥,它仍然能在该处悬浮
5.(3分)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的磁体上方,有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小磁体(下部N极).小辉提着弹簧测力计向右缓慢移动,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小磁体下端,沿图示水平路线从A缓慢移到B.则图乙中能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随位置变化的是()
A.B.
C.D.
6.(3分)如图所示是一种水位自动报警器的原理示意图,当水位达到金属块B时,出现的
情况是()
A.红灯亮B.绿灯亮
C.红、绿灯同时亮D.红、绿灯都不亮
7.(3分)如图所示,教室内两盏日光灯由一个开关控制,并且每盏灯两端的电压都能达到220伏,以下电路中能反映它们正确连接的是()
A.B.
C.D.
8.(3分)如图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导管的末端伸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手捧住试管,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则烧杯内导管处的现象(画圈部分放大)是()
A.B.
C.D.
9.(3分)家用漏电保护器是在用电器发生漏电故障或人体触电时实施保护的设备,家庭电路漏电时,通过火线与零线的电流不相等,漏电保护器中有一特殊装置(在图中虚线框内,未画出)检测到这一差异后,便切断电源,起到保护作用。

漏电保护器中还有实验电路,由一只开关S与电阻R组成,闭合开关S就能模拟漏电情形,试验电路的连接符合要求的是()
A.B.
C.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0.如图所示,当电源开关接通后,会发现小磁针的S极向(填“左或“右”)偏转,同时发现可移动的A、B两螺线管相互(填“靠近”或“远离”)。

11.有些商场的衣服上都有一个衣服磁扣如右图所示,当未拔掉磁扣的衣服通过商场门口的安全门时,安全门上的线圈会产生电流触发警报器,达到防盗目的。

商场防盗装置的工
作原理是。

12.如图是家庭电路的一个局部,其中三孔插座准备接大功率用电器,请将电路元件连入电
路。

13.如图是小明家中的部分电路,开始时各部分工作正常,将电饭锅的插头插入三孔插座后,正在烧水的电热壶突然不能工作,但电灯仍正常工作。

拔出电饭锅的插头,电热壶仍不能工作,把测电笔分别插入插座的左、右孔,氖管均能发光,可以判断如果用手接触电路中的C点,他触电(选填“会”或“不会”);该电路中的故障原因及位置是。

三、实验探究分析题(每空2分,40分)
14.小明小组在探究“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场”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

实验时
(1)可通过观察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

(2)实验发现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相似。

图中磁极间的磁感线的分布情况,正确的是。

(3)小明猜想通电螺线管磁场强弱可能与线圈匝数和电流大小都有关系。

实验中,他将开关S从l换到2上时,调节变阻器的滑片P,再次观察电流表示数及吸引的回形针数目,此时调节滑动变阻器是为了,研究的问题是。

15.材料一: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发现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材料二:1825年,瑞士物理学家科拉顿做了如下实验:他将一个能反映微小变化的电流表,通过导线与螺旋线圈串联成闭合电路,并将螺旋线圈和电流表分别放置在两个相连的房间,如图1.他将一个条形磁铁插入螺旋线圈内,同时跑到另一个房间里,观察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偏转。

进行多次实验,他都没有发现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

材料三: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用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里切割磁感线的时候,发现导体中产生电流,从而实现了利用磁场获得电流的愿望。

(1)在静止的小磁针上方,分别用图2甲和乙两种方式放置一根导线。

当导线通电时,小磁针发生明显偏转的是(选填“甲”或“乙”)。

(2)科拉顿、法拉第等物理学家相继进行如材料所说的实验研究,是基于的科学猜想。

(3)科拉顿的实验中,(选填“已经”或“没有”)满足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要使他能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偏转,你提出的一种改进方法是。

四、分析计算题(30分)
16.(8分)现代家庭电器化程度越来越高,用电安全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如图甲所示是测电笔的结构,图乙和图丙中,正确使用试电笔的是图,测电笔内部有一个大电阻,它的作用是。

若测电笔氖管发光放电时的电流为0.36毫安,人体的安全电压为36伏,则当测电笔的笔尖接触家庭电路的火线时要使人能处于安全状态,此大电阻
的阻值至少应为多少?(不计氖管发光时的电阻)
17.(10分)小明利用热敏电阻设计了一个“过热自动报警电路”,如图甲所示。

将热敏电阻R安装在需要探测温度的地方,当环境温度正常时,继电器的上触点接触,下触点分离,指示灯亮;当环境温度超过某一值时,继电器的下触点接触,上触点分离,警铃响。

图甲中继电器的供电电压U1=3V,继电器线圈用漆包线绕成,其电阻R0为30Ω.当线圈中的电流大于等于50mA时,继电器的衔铁将被吸合,警铃响。

图乙是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象。

(1)图甲中警铃的接线柱C应与接线柱相连(均选填“A”或“B”相连)
(2)热敏电阻R的阻值与环境温度的关系是。

(3)请计算说明,环境温度在什么范围内时,警铃报警。

2016-2017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戴村片八年级(下)
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3分)如图所示的四个装置可以用来演示物理现象或原理,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图a可用来演示电磁感应现象
B.图b可用来演示电动机原理
C.图c可用来演示发动机原理
D.图d可用来演示电磁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
【解答】解:A、是奥斯特实验,演示电流的磁效应的实验装置,故A错误;
B、此图中没有电源,即是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故B错误;
C、此图中有电源,是演示磁场对电流作用的实验装置,故C错误;
D、是演示电磁铁中线圈匝数的多少与磁性强弱的关系的实验装置,故D正确。

故选:D。

2.(3分)小华为辨认电池的正极和负极,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案,其中能够达到目的是()
A.B.
C.D.
【解答】解:A、中灯泡的亮或灭,可以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而不能判断电路中电流的方向,也就不能判断电源的正负极;
B、通电线圈周围存在磁场,通过吸引铁屑的多少只可以证明有磁性,无法判断电源的正负
极;
C、测电笔是来辨别家庭电路中的火线和零线的,由于测电笔内部高阻的特点,无法辨别电
池正负极;
D、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有关,由此也可判断出电源的正负极;
故选:D。

3.(3分)为了判断一根铁棒是否具有磁性、小明进行了如下四个实验,根据实验现象不能确定该铁棒具有磁性的是()
A.将悬挂的铁棒多次转动,静止时总是南北指向
B.将铁棒一端靠近小磁针,相互吸引
C.将铁棒一端靠近大头针,大头针被吸引
D.水平向右移动铁棒,弹簧测力计示数有变化
【解答】解:
A、具有磁体由于受到地磁场的作用,当其自由静止时,要指向南北方向,即磁体的指向性,
故A说明铁棒具有磁性;
B、小磁针靠近铁棒,即使铁棒没有磁性,小磁针也会吸引铁棒,故B不能确定铁棒是否具
有磁性;
C、铁棒能够吸引大头针,说明了铁棒具有磁体才具有的性质: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即
铁棒有磁性,故C说明铁棒具有磁性;
D、将铁棒从挂有铁块的弹簧秤下向右移动,会发现铁棒两端对铁块的作用比中间对铁块的
作用大,即弹簧测力计示数有变化,故D可以判断铁棒具有磁性。

故选:B。

4.(3分)如图所示,为一个有趣的科学实验“磁悬浮陀螺”。

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块较大的环形磁铁,再将一个由磁铁制成的陀螺旋转起来,细心地调整两个磁铁的相对位置,就可以使陀螺悬浮在大磁铁上方的某个位置。

对于正处在悬浮状态的陀螺,有以下一些说法,其中正确的()
A.陀螺受到竖直向上的磁力作用
B.陀螺受到竖直向下的磁力作用
C.给陀螺粘上一块铁皮,它仍然能在该处悬浮
D.给陀螺粘上一块橡皮泥,它仍然能在该处悬浮
【解答】解:
(1)地球周围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陀螺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同时陀螺处于悬浮状态,所以还受到竖直向上的磁力的作用,故A正确,B错误;
(2)陀螺原来处于悬浮状态,说明竖直方向的重力和磁力是一对平衡力,当在陀螺上粘上一块铁皮或橡皮泥,重力增大,但磁力不变,所以陀螺竖直方向受力不再平衡,因此不可能继续悬浮,故CD错误。

故选:A。

5.(3分)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的磁体上方,有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小磁体(下部N极).小辉提着弹簧测力计向右缓慢移动,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小磁体下端,沿图示水平路线从A缓慢移到B.则图乙中能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随位置变化的是()
A.B.
C.D.
【解答】解:条形磁体两极磁性最强而中间磁性最弱,且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当挂着的磁体向右移动时,相互吸引力逐渐减小,而过了大磁体中点后,相互排斥力逐渐增大,故可以得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从A端到B端是逐渐变小的。

故选:C。

6.(3分)如图所示是一种水位自动报警器的原理示意图,当水位达到金属块B时,出现的
情况是()
A.红灯亮B.绿灯亮
C.红、绿灯同时亮D.红、绿灯都不亮
【解答】解:当水位达到金属块B时,控制电路接通。

电路中有了电流,电磁铁有磁性,向下吸引衔铁,使动触点与绿灯所在电路的静触点分开,绿灯灭。

与红灯所在电路的静触点接通,导致了红灯所在的电路接通,红灯亮。

故现象为:红灯亮,绿灯灭。

故选:A。

7.(3分)如图所示,教室内两盏日光灯由一个开关控制,并且每盏灯两端的电压都能达到220伏,以下电路中能反映它们正确连接的是()
A.B.
C.D.
【解答】解:一只开关同时控制2盏日光灯,每盏灯两端的电压都能达到220伏、等于家庭电路的电压,它们之间一定是并联的;开关接在火线灯之间。

故A正确、BCD错。

故选:A。

8.(3分)如图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导管的末端伸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手捧住试管,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则烧杯内导管处的现象(画圈部分放大)是()
A.B.
C.D.
【解答】解:将导管的末端伸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手捧住试管,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由于装置中的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变大,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烧杯内导管处的现象是B。

故选:B。

9.(3分)家用漏电保护器是在用电器发生漏电故障或人体触电时实施保护的设备,家庭电路漏电时,通过火线与零线的电流不相等,漏电保护器中有一特殊装置(在图中虚线框内,未画出)检测到这一差异后,便切断电源,起到保护作用。

漏电保护器中还有实验电路,由一只开关S与电阻R组成,闭合开关S就能模拟漏电情形,试验电路的连接符合要求的是()
A.B.
C.D.
【解答】解:AB、闭合开关S时,通过虚线框内火线和零线的电流相等,此时无法模拟漏电情形,故AB不正确;
C、闭合开关时,通过虚线框内火线的电流小于通过该装置零线的电流,可以模拟漏电情形,
故C正确;
D、闭合开关时,虚线框内火线电流仍然等于零线电流,因为导线将电阻R短路,所以闭合
开关不影响电路,故D不正确。

故选: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0.如图所示,当电源开关接通后,会发现小磁针的S极向右(填“左或“右”)偏转,同时发现可移动的A、B两螺线管相互靠近(填“靠近”或“远离”)。

【解答】解:对于B螺线管,根据右手定则,伸出右手四指弯曲指向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方向﹣﹣螺线管的右端为N极,左端为S。

同样,对于A螺线管,根据右手定则可判断出螺线管的右端为N极,左端为S。

所以两个螺线管相靠近的一端为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故可移动的A、B两螺线管相互靠近。

由于通电螺线管相当于条形磁铁,周围存在着磁场,又A螺线管的左端为S,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小磁针的S极会向右偏转。

故答案为:右;靠近。

11.有些商场的衣服上都有一个衣服磁扣如右图所示,当未拔掉磁扣的衣服通过商场门口的安全门时,安全门上的线圈会产生电流触发警报器,达到防盗目的。

商场防盗装置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

【解答】解:当未拔掉磁扣的衣服通过商场门口的安全门时,安全门上的线圈会产生感应电流,因此该现象属于电磁感应现象。

故答案为:电磁感应。

12.如图是家庭电路的一个局部,其中三孔插座准备接大功率用电器,请将电路元件连入电
路。

【解答】解:(1)三孔插座的左端接零线,右端经过保险丝后接火线,中间接地线;(2)开关接在火线与灯之间,灯的中间的接线柱与开关相接,螺旋套与零线相接,如下图所示:
13.如图是小明家中的部分电路,开始时各部分工作正常,将电饭锅的插头插入三孔插座后,正在烧水的电热壶突然不能工作,但电灯仍正常工作。

拔出电饭锅的插头,电热壶仍不能工作,把测电笔分别插入插座的左、右孔,氖管均能发光,可以判断如果用手接触电路中的C点,他会触电(选填“会”或“不会”);该电路中的故障原因及位置是CD 处断路。

【解答】解:电灯仍正常工作,说明不是保险丝烧坏了,没有发生短路,而把测电笔分别插入插座的左、右插孔,氖管均能发光,说明火线没有断路,D点经电热水壶可以与火线相连,而电热壶不能工作、电灯仍正常工作说明C、D之间断路了;
由于灯泡发光,C点和火线时相连的,如果用手接触电路中的C点,就会有电流经过人体,就会触电。

故答案为:会;CD处断路。

三、实验探究分析题(每空2分,40分)
14.小明小组在探究“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场”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

实验时
(1)可通过观察小磁针N极所指的方向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

(2)实验发现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相似。

图中磁极间的磁感线的分布情况,正确的是A。

(3)小明猜想通电螺线管磁场强弱可能与线圈匝数和电流大小都有关系。

实验中,他将开关S从l换到2上时,调节变阻器的滑片P,再次观察电流表示数及吸引的回形针数目,此时调节滑动变阻器是为了控制变量,保持电流不变,研究的问题是通电螺线管磁场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

【解答】解:(1)利用通电螺线管周围的小磁针N极的指向可以确定通电螺线管的极性;(2)由图3根据安培定则可知,通过螺线管的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根据周围小磁针N极指向与该点磁感线方向一致可知:在通电螺线管外部,磁感线是从北极发出,最后回到南极,故A正确;
(3)实验中,他将开关S从l换到2上时,连入电路的线圈匝数发生了变化,为了保证电
流不变,应调节变阻器的滑片P,控制两次实验的电流大小不变,再次观察电流表示数及吸引的回形针数目,这样才能探究出通电螺线管磁场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

故答案为:(1)小磁针N极所指的方向;(2)A;(3)控制变量,保持电流不变;通电螺线管磁场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

15.材料一: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发现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材料二:1825年,瑞士物理学家科拉顿做了如下实验:他将一个能反映微小变化的电流表,通过导线与螺旋线圈串联成闭合电路,并将螺旋线圈和电流表分别放置在两个相连的房间,如图1.他将一个条形磁铁插入螺旋线圈内,同时跑到另一个房间里,观察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偏转。

进行多次实验,他都没有发现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

材料三: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用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里切割磁感线的时候,发现导体中产生电流,从而实现了利用磁场获得电流的愿望。

(1)在静止的小磁针上方,分别用图2甲和乙两种方式放置一根导线。

当导线通电时,小磁针发生明显偏转的是甲(选填“甲”或“乙”)。

(2)科拉顿、法拉第等物理学家相继进行如材料所说的实验研究,是基于磁能产生电的科学猜想。

(3)科拉顿的实验中,已经(选填“已经”或“没有”)满足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要使他能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偏转,你提出的一种改进方法是将电流表等器材置于同一房间(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解答】解:(1)当通电导线与小磁针平行时,小磁针发生明显偏转;
(2)科拉顿、法拉第等物理学家相继进行如材料所说的实验研究,是基于磁能产生电的科学猜想;
(3)由所给材料可知在科拉顿的实验中已经满足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要使他能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偏转可以将电流表等器材置于同一房间。

故答案为:(1)甲;(2)磁能产生电;(3)已经;将电流表等器材置于同一房间(其他合理
答案均可)。

四、分析计算题(30分)
16.(8分)现代家庭电器化程度越来越高,用电安全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如图甲所示是测电笔的结构,图乙和图丙中,正确使用试电笔的是丙图,测电笔内部有一个大电阻,它的作用是分压保护作用。

若测电笔氖管发光放电时的电流为0.36毫安,人体的安全电压为36伏,则当测电笔的笔尖接触家庭电路的火线时要使人能处于安全状态,此大电阻的阻值至少应为多少?(不计氖管发光时的电阻)
【解答】解:(1)使用测电笔时,手要接触测电笔尾部的金属体,笔尖接触电线,氖管发光表明接触的是火线,不发光是零线,在图乙和图丙中,正确使用试电笔的是图丙;
当笔尖接触火线时,人体电阻与试电笔电阻串联接在220V的电源上,根据欧姆定律可知,要使通过人体电流不超过安全电流,试电笔的电阻阻值要很大,起到分压保护作用;(2)人体接触安全电压最大为36V,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大电阻两端的电压:U R=U﹣U人=220V﹣36V=184V,
由I=可知,大电阻的最小值:
R===5.11×105Ω。

答:丙;分压保护作用;大电阻的阻值至少应为5.11×105Ω。

17.(10分)小明利用热敏电阻设计了一个“过热自动报警电路”,如图甲所示。

将热敏电阻R安装在需要探测温度的地方,当环境温度正常时,继电器的上触点接触,下触点分离,指示灯亮;当环境温度超过某一值时,继电器的下触点接触,上触点分离,警铃响。

图甲中继电器的供电电压U1=3V,继电器线圈用漆包线绕成,其电阻R0为30Ω.当线圈中的电流大于等于50mA时,继电器的衔铁将被吸合,警铃响。

图乙是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象。

(1)图甲中警铃的接线柱C应与接线柱B相连(均选填“A”或“B”相连)
(2)热敏电阻R的阻值与环境温度的关系是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3)请计算说明,环境温度在什么范围内时,警铃报警。

【解答】解:(1)由题中“当环境温度超过某一值时,继电器的下触点接触,上触点分离,警铃响”,所以警铃的接线柱C应与接线柱B连,指示灯的接线柱D应与接线柱A相连;(2)由图乙可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3)当线圈中的电流I=50mA=0.05A时,继电器的衔铁将被吸合,警铃报警
由欧姆定律,控制电路的总电阻:
R总===60Ω
根据电阻的串联,热敏电阻:
R=R总﹣R0=60Ω﹣30Ω=30Ω
由图乙可知,此时t=80℃
所以,当温度t≥80℃时,警铃报警。

故答案为:(1)B;(2)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3)当温度t≥80℃时警铃报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