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课件共36张PPT

合集下载

《三国鼎立》PPT课件

《三国鼎立》PPT课件
3.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 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过渡阶段。
素养积累
1.图1、图2分别反映了哪一重大战役?这两场战役分别有什么影 响? 图1:官渡之战;图2:赤壁之战。影响: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 方打下基础;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从图1到图3反映了什么历史趋势? 国家由分裂走向局部统一。
5.结果: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打败曹军。 6.影响:赤壁之战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三国鼎立局 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三、三国鼎立
1.背景: (1)曹操:赤壁之战后,扫平了关中的割据势力,完成了北方 的统一。
(2)刘备:占领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后,又向西南发展,占 取 四川 、云贵地区。
(3)孙权:把统治范围延伸到福建、广东;抢夺了刘备在湖北 、湖南的势力范围。
2.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1)当时无论是经济基础,还是能够完成统一的力量对比条件, 都不成熟,这是最根本的原因。 (2)曹、刘、孙三方军事力量相对均衡,任何一方都无法吞并另 两方以实现统一。
【例题】《三国志》载:“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
并力,与曹公战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与吴军水陆并
三国鼎立
课程标准
1.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和 北魏孝文帝改革、人口迁徙和区域开发,认识 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 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2.通过了解这一期时期的科技和艺术成就,如 祖冲之的数学成就,认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 新。
单元综述
• 三国两晋南北朝绝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分裂割据状态,但在此 期间,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推动了民族交往、交流与交 融;北方人民大量南迁,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发展迅速, 农业技术也取得很大进步;科技文化领域更是成就璀璨。

三国鼎立- ppt完整版

三国鼎立- ppt完整版

三国鼎立- ppt完整版

2.尽管美、印、巴三者关系何其暧昧 ,但是 美国和 印度走 向军事 合作的 态度相 当明朗 。

3.乔冠华是个从不设防的人,他能够 在国际 舞台上 叱咤风 云,却 无法应 对政治 生活中 的阴谋 和陷阱 ,最后 付出的 宝贵的 生命为 代价。

4.国庆假日是人们休闲的大好机会, 那段时 间里, 我市解 放路上 到处都 是游玩 购物的 人,直 到深夜 ,大街 上还是 不绝如 缕,热 闹极了
吴 孙权
222年建业
三国鼎立- ppt完整版
曹魏重视农耕、兴修水利
三国鼎立- ppt完整版
三国鼎立- ppt完整版
吴船远航夷洲
三国鼎立- ppt完整版
三国鼎立- ppt完整版
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
三国鼎立- ppt完整版
8
三国鼎立- ppt完整版

1.口语交际能力不仅显示着一个人的 语言水 平,更 体现着 一个人 的自信 、智慧 和风度 。
5、作用: 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奠定了基础
战术:上失误 心理上:骄傲轻敌 地理上:将士水土 不服,传染病盛行
220年
曹丕 魏 洛阳

刘备 221年 成都

孙权 222年 建业
三国鼎立- ppt完整版
曹丕
曹操是不是三国
魏 时22期0年的洛历阳史人物?
刘备 蜀
221年成都
三国鼎立- ppt完整版
三国鼎立
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重用人才
经济上: 实行屯田 奖励农耕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
匈 奴
袁袁绍绍
曹曹操操
刘璋
刘表
袁术
1、时间: 公元200年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共36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共36张PPT)
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
(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 (约前1600年——前1046年)
(前1046年——前771年) (春秋时期) (公元前770~前476年)
(战国时期) (公元前475~前221年)
(前221年——前207年)
(前202年——9年) (25年——220年)
第16课 三国鼎立
袁绍骄傲轻敌,听不进正确意见。
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势 的曹操为何会失败?
1.组成联军,战略得当
孙、刘 2.采取火攻,战术得当
3.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客观:官兵来自北方,不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曹操
水战,水土不服。
主观: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 松懈、轻敌;战术失误。
动 脑 筋:
你从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 壁之战一胜一败的不同结局中 吸取了什么经验教训呢?
多方面延揽人才,使
江东的统治日益巩固。
第16课 三国鼎立
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对比表
名称
时间
交战 双方
结果 影响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200年 208年
为统一北 曹操—袁绍 曹操胜利 方奠定了
基础
曹操—孙刘
曹操失败
为三国鼎立 局面的形成
奠定了基础
第16课 三国鼎立
三、三国鼎立
1、三国建立的背景:
赤壁之战以后,曹操转而经营关中, 扫平关中的割据势力,完成了北方的统 一;刘备得到两湖大部分地区,又占取 四川、云贵地区:孙权把他的统治范围 延伸到福建、广东、胡南、湖北。这样, 三个军阀的势力相当,但任何一方又都 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
意义: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刘备简介
刘备:祖先是西汉宗亲,

《三国鼎立》ppt课件(30张PPT)

《三国鼎立》ppt课件(30张PPT)

时间 交战双方
公元208年 孙刘联军和曹操
战争特点
以少胜多
结果
作用
孙刘联军胜利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分析赤壁之战
孙刘联军 胜
①组成联军,战略得当(人和)
②采用火攻,战术得当(地利)
③利用气候、地理条件(天时)
曹操 败
①北方官兵,不习水战(客观) ②连环战船,战术失误(主观) ③骄傲自满,松懈轻敌(主观)
根本原因:统一的条件不成熟。
分析赤壁之战
孙刘联军取胜原因:
曹操方面: 1、官兵多是北方人,水土不服,不习水战。 2、因实力强大而松懈轻敌;战术失误 孙刘联军方面: 周瑜采纳部下黄盖的建议,向曹操诈降并用火攻 (策略得当)。
客观方面:南北统一的条件不成熟。
战争 时间 交战双方 结果
原因
影响
官渡之战
曹操统一全国的壮志
课后活动
1.阅读曹操的诗句,回答问题。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诗中的“壮心”指的是什么?
曹操想要统一全国的愿望。 他实现了吗? 没有 原因又是什么? 因为随着刘备、孙权势力的上升和赤壁之战中曹操的失 败,最终形成的是三分天下的局面。 表现了曹操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了曹操老当益壮、志在千里的积极进取精神,抒 发了他统一国家的豪情壮志。
3.孙权把他的统治范围延伸到福建、广东、湖 南、湖北。
三、三国鼎立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原因
曹操惨败---无力南下 三方都
பைடு நூலகம்赤壁 之战
孙权---巩固江南
不具备 统一全 国的条
刘备---巩固与发展

直接原因: 赤壁之战
根本原因: 魏、蜀、吴三国经济、军事实力势均 力敌,缺乏统一全国的条件。

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件ppt (29张PPT)

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件ppt (29张PPT)

——
汉跨土“
室有,益
《 可荆高州
三 兴、祖险
国 矣益因塞
志 。,之,
……··” 以沃蜀成野志 则帝千
霸业里
诸 业。,
……
葛 可天
亮 成府
传 ,若之

三、三国鼎立
220年,曹丕建立魏国, 定都洛阳。
221年,刘备建立蜀汉, 定都成都。
229年,孙权建立吴国,
定都建业。
➢229年,三国鼎立局面
正式形成。
翻 车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历史意义
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虽没有 改变政权割据的状况,但它形成局 部性统一,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 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 促进了经济发展,也为后来的全国 统一奠定了基础。
课堂小结
东 曹操 官渡之战(200年) 统一北方
汉 末 年 军 阀
孙权
魏 赤壁之战(208年) 蜀
官渡之战
一、官渡之战(公元200年)
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 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 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
——曹操《述志令》
经过
袁绍
十万人
延津
● 曹操
三四万人
夜袭乌巢,烧 毁袁军粮草
以少胜多
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 大败袁军。为曹操统一北方 奠定了基础。
2070年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 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兵马沿江西 进。
赤壁初战,曹操水军失 败,退至乌林,会合陆 军,隔江与孙刘联军对 峙。
赤壁之战概况
时间
公元208年
交战双方
曹操和孙刘联军
战争特点
以少胜多
曹操败(孙刘出奇制胜,火烧赤壁)

《三国鼎立》PPT精品课件

《三国鼎立》PPT精品课件
赤壁
二、官赤逐鹿英雄出:
曹 操
孙刘权联 备合 Nhomakorabea智

赤壁之战曹操失败原因:
水土不服、流行疾病
不习水战、船舰相连(军事失误) 骄傲轻敌
赤壁之战孙刘联军胜利原因:
孙刘联军 战术正确, 重用人才
诸 葛 亮
三顾茅庐
三、三分天下谋统一:
三国鼎立
政权名称 时间 创建者
魏 220年 曹丕 蜀(汉)221年 刘备
定都
政治:挟天子以令诸侯 材料二: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魏书》
经济:采用屯田措施,重视农业生产
材料三:负污辱之名,……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各举 所知,勿有所遗。——《三国志·武帝纪》注引《魏书》
人才:重用人才,唯才是举
《龟虽寿》
曹操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二、官赤逐鹿英雄出:
战役 时间 地点
官渡之战 公元200年
官渡
作战双方
曹操VS袁绍
特点
以少胜多
结果
曹操胜利
影响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 基础

十万人
袁绍
黎阳 白马津
延津
白马
官渡
夜乌巢袭乌巢 ,烧毁袁 军粮草
三四万人 曹操
二、官赤逐鹿英雄出:
➢阅读教材,思考曹操的势力是如何壮大起来的?
材料一: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 业可成也。——《三国志·魏书·毛玠传》
船大国蜀汉:丝绸大国
期应有3000万人。 人口由“少”到“多”
三、三分天下谋统一:
三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屯田 翻车

《三国鼎立》ppt课件

《三国鼎立》ppt课件

军事特点
拥有强大的水军和精锐的步兵 ,善于水战和山地战。
政治特点
实行世袭制,注重发展海外贸 易和文化交流,加强中央与地
方的联系。
11
三方势力关系演变
初期关系
曹操、刘备、孙权各自为 政,相互竞争。
2024/1/28
中期关系
刘备与孙权联合抵抗曹操 的进攻,形成孙刘联盟。
后期关系
孙刘联盟破裂,三国各自 为政,形成鼎立之势。
2024/1/28
势力范围
占据益州、荆州部分地区。
军事特点
以仁义为本,善于联合各方势 力共同抗敌,拥有五虎上将等
勇猛将领。
政治特点
实行仁政,注重发展经济和文 化教育,加强中央集权。
10
孙权势力巩固及特点
巩固过程
继承父兄基业,稳定江东局势 ,与刘备联合抵抗曹操。
2024/1/28
势力范围
占据江东地区及交州部分地区 。
重要地位。
2024/1/28
14
赤壁之战:奠定三国格局重要战役
战役背景
曹操在统一北方后,企图南下统一江东,孙权、刘备联军共同抵 抗。
战役过程
周瑜采用黄盖的火攻计策,利用东风天时,于赤壁大败曹军。
2024/1/28
战役意义
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使曹操失去了短时间内统一全 国的可能性。
15
夷陵之战:东吴保卫战及影响
2024/1/28
三国时期的政治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明清时 期的内阁制等都可以看到三国时期政治制度的影子。
31
三国故事在后世文学艺术中的传承和发展
三国故事在后世文学艺术中得到 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如小说《 三国演义》、京剧《三国戏》等

第16课_三国鼎立课件(共36张PPT)

第16课_三国鼎立课件(共36张PPT)

第16课 三国鼎立
三、三国鼎立
3、魏、蜀、吴三国经济的发展 〔1魏国经济的发展
魏国建立之前,曹操就重视农耕,大兴 屯田,使流民生活稳定下来.魏国建立 之后,统治者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北方出现"家家丰足,仓库盈溢"的景象.
第18课 三国鼎立
三、三国鼎立的形成
3、魏、蜀、吴三国经济的发展
〔2吴国经济的发展
1.阅读曹操的诗句,回答问题. 〔1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里行》 诗中所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诗地极千的战 量百中大方里人姓乱 死所 破军之有大连亡阀描 坏内如量割绘,,年都百出死社的据现听分不亡混景会了不之战象断,百荒生到一是,,姓导野鸡,:造产想流致上鸣东成遭起离生白汉之失产来人到骨末声所力就年累民严.、遭让幸,累大重死到因人存, 者感破相到坏籍苍.的凉场.景.
第16课 三国鼎立 第一学习主题 第1课 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一、官渡之战
背景: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生 产遭到严重破坏.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曹操
第16课 三国鼎立
第16课 三国鼎立
曹操像 曹操势力日益壮 大的原因:
政治上:"挟天子以 令诸侯";重用 人才.
经济上: 采用屯田的措施,组织军 队和流亡的民众从事农 业生产.
二、赤壁之战
时间: 公元208年 交战双方: 曹操和孙刘联军
结果: 曹操失败退回北方 特点: 以少胜多
意义: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曹20万大军
刘 刘
刘20刘8年刘 赤壁之孙战刘联军
不足五万 孙
念奴娇·赤壁怀古

《三国鼎立》课件(共36张)

《三国鼎立》课件(共36张)

刘备
蜀汉开国皇帝,鸟樽涧公,是 中国历史上备受尊敬的君主之 一,因为其仁义的形象而被后 世所传颂。
曹操
魏国的奠基人之一,权力至高 无上的人物,被后世视为一个 谋略高妙的政治家,也是中国 历史上最有争议的政治人物之 一。
孙权
吴国的创建者和统治者之一, 被后世称为“大智大勇的小霸 王”,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 人。
三国鼎立: 中华文化的巅峰之 作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时期之一,本课程将为您介绍关于这段历史 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以及其文化遗产的价值和影响。
三国鼎立的背景和时期概述
三国时期
中国历史上以东汉末年黄巾起义至西晋年间 中原地区政治上独立的三个政权盛衰的历史 时期。
背景介绍
三国时期是汉末时期一系列战争和动荡的结 果,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包括政治腐败、经济 衰退和民众不满,导致了中央政府的分裂。
三国鼎立的文化和遗产
文化价值与影响
三国时期的历史和文化给中国历史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填补了历史上的一个 空白,而且囊括了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的内涵。
结束语
三国鼎立的意义
三国时期因为其战争、英雄和传说而倍受世 人的喜爱。其历史和文化价值不仅对中国, 而且对世界上其他的文化遗产都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结束语
我们的课程结束了,但希望您对三国鼎立有 更深入的了解。感谢您的参与,谢谢大家!
三国鼎立的战争和对抗
1
重要战争与战略
三国时期的数百场冲突中,有几场战争对前后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最 有名的包括赤壁之战和官渡之战。
2
对抗局势和战争影响
三国鼎立的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动荡和战乱的时期之一,对于当时的社会、政治 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给后代留下了大量的历史传说和文化遗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县自明本志令》
名人眼中的曹操
说曹操是白脸奸臣,书上这么写,剧里 这么演,老百姓这么说,那是封建正统 观念制造的冤案……这个案要翻……
——毛泽东
……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 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 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鲁迅
百姓眼中的曹操
乱治 世世 之之 奸能 雄臣 。,
元直走马荐诸葛 第三十七回 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茅庐 第三十八回 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
《三国志》的记载: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 乃见。
辨认“三国”真假——草船借箭
辨认“三国”真假——草船借箭
《三国演义》的描述: 用奇谋孔明借箭
(第四十六回)
献密计黄盖受刑
《三国志》的记载:(孙)权乘大船来观军,公(曹 操)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 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刘备 诸葛亮 孙权
关羽
一分为二、客观公正,看其是否对
当时的社会有贡献。
再现“三国”风云——三国鼎立 曹操死,三国始
220年,曹丕 自称皇帝, 国号魏,定
都洛阳。

蜀 221年,刘备称 帝,国号汉,史 称蜀或蜀汉,定
都成都。
吴 222年,孙 权称王,国 号吴,定都 建业。
再现“三国”风云——三国鼎立
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水战
曹操
骄傲自满轻敌;战术失误
发言人:诸葛亮
孙刘联军
孙、刘
正确的战术
再现“三国”风云——赤壁之战
战役 时间 双方 兵力 结果
作用
官渡
袁绍 10余万 曹操 为统一北方
之战 200年 曹操 3-4万 以少胜多 奠定了基础
赤壁
曹操 20多万 孙刘联军 为三国鼎立
之战 208年 孙权
刘备
再现“三国”风云——三国鼎立 曹魏重视农耕
屯田

曹操和他的后继者一
直重视屯田,发展农
翻 车
业生产,大力兴修水 利,注意兴修水利,
保护农桑。
再现“三国”风云——三国鼎立 蜀国的治理与开发

蜀国的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
再现“三国”风云——三国鼎立 孙吴开发江南

230年,孙权派 卫温率船队到 达夷洲,这是 大陆与台湾联 系的最早记录。
勿宁 教可 天我 下负 人天 负下 我人 。,
你眼中的曹操
老师眼中的曹操
*曹操戎马一生,统一北方,对北方经济 的恢复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符合人民 的愿望,这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一面。
*当然,曹操的性格也有另一面,即凶 残、奸诈,但我们认为他统一北方之大 业是最主要的,所以我们评价曹操是一 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曹操《龟虽寿》
要统一天下,主要对手是谁?
再现“三国”风云——剑指天下
曹操统一北方后天下形势
曹操
“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生子当如孙仲谋”
刘备
孙权
再现“三国”风云——赤壁之战
曹 二十多万人
赤壁 大战 刘
五万人
孙、刘联军 孙
再现“三国”风云——赤壁之战
看图说史
再现“三国”风云——赤壁之战
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 而在赤壁之战中却以强而失败, 你能分析原因吗?
二十二中 胡泽席
再现“三国”风云
辨认“三国”真 假 感悟“三国”情 怀
再现“三国”风云——民不聊生
结合材料,当时人民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材料一:经“光武中兴”到105年,全国人口 达5300万,可东汉末年,只剩下760万。
材料二:铠甲生虮(jǐ)虱,百姓以死亡。白骨露 于野, 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 念之断人肠。
再现“三国”风云——渐露锋芒
材料一:曹操多谋善断,很有眼光。在人们都为 汉朝的命运担心时,曹操迎合人心,于196年去 洛阳,迎献帝到许,用皇帝的名义向其他军阀发 号施令,“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有政治优势。
材料二:三次发布求贤令 ,选拔和任用一些有 才能的人。他们辅佐曹操成就大业。
材料三:曹操在北方实行屯田招募农民垦荒,组 织兵士耕田,既保证了军粮又赢得了民心,实力 不断增强。
吴国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
图示小结

曹操(官渡之战 统一北方) 魏


赤壁之战

军 阀
刘备 ( 208年)
联合抗曹

西 晋


孙权

辨认“三国”真假
辨认“三国”场景 三顾茅庐 辨认“三国”事件 草船借箭
辨认“三国”真假——三顾茅庐
《三国演义》里是如何 描述“三顾茅庐”的?
《三国演义》的描述: 第三十六回 玄德用计袭樊城
5万
局面的形成 以少胜多 奠定基础
启示:骄兵必败,战争需要天时、地利、 人和及正确的战略战术等。
再现“三国”风云——曹操
★ 曹操眼中的曹操 ★ 百姓眼中的曹操 ★ 名家眼中的曹操
★ 你 眼中的曹操
曹操眼中的曹操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龟虽寿》
曹操说:……设使国家无有孤, 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曹操《蒿[hāo]里行》
再现“三国”风云——群雄逐鹿
东汉末年,宦官外戚专权,统治黑暗, 各地爆发农民起义。东汉政府为了镇 压农民起义,先后给予一些重要地方 的州长官领兵治民之权,地方势力趁 机扩充,割据一方。他们彼此长期混 战,生产遭到破坏,民不聊生…
再现“三国”风云——渐露锋芒
曹操能够异军突起、势力增强的原因?
再现“三国”风云——北方统一
曹操能够以较少的兵力战胜袁 绍,您能分析一下胜利的原因 吗?
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重用人才 经济上,实行屯田,重视农业 军事上,战术得当
发言人:曹操 袁绍不善用人,骄傲轻敌
再现“三国”风云——剑指天下 老骥伏枥, 《龟虽寿》提到“…志在千 志在千里。 里,…壮心不已”,那么统一北 烈士暮年, 方后,他又有怎样的雄心壮志? 壮心不已。
受访者:司马懿
从东汉统一到三国分裂,是历史的 倒退吗?你觉得呢?
三国鼎立局面,虽然属于政治上的分裂, 但与东汉末年相比,却是历史的一个进 步。这是因为: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统 治黑暗,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三 国鼎立局面是局部区域的统一,各国统 治者重视发展生产,给社会生产和人民 生活提供了相对安定的环境。
再现“三国”风云——官渡之战
袁绍马腾曹操刘表袁术孙策
再现“三国”风云——官渡之战
袁绍

公元200年
十万人
渡 之
夜袭乌巢,烧 毁袁军粮草
乌巢

官渡
曹操
三四 万人
以少胜多
再现“三国”风云——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
时间 地点 交战双方 结果 战争特点 影响
公元200年 官渡 袁绍和曹操 曹操胜利 以少胜多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