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训练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合集下载

2020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基础考点及题型专题23 圆(解析版)

2020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基础考点及题型专题23 圆(解析版)

专题23 圆考点总结【思维导图】【知识要点】知识点一与圆有关的概念圆的概念:在一个平面内,线段OA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A所形成的图形叫圆.这个固定的端点O叫做圆心,线段OA叫做半径.以O点为圆心的圆记作⊙O,读作圆O.特点:圆是在一个平面内,所有到一个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组成的图形.确定圆的条件:⑴圆心;⑵半径,⑶其中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长确定圆的大小.补充知识:1)圆心相同且半径相等的圆叫做同圆;2)圆心相同,半径不相等的两个圆叫做同心圆;3)半径相等的圆叫做等圆.弦的概念:连结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

经过圆心的弦叫做直径,并且直径是同一圆中最长的弦.⏜,读作弧AB.在同圆或等弧的概念: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以A、B为端点的弧记作AB圆中,能够重合的弧叫做等弧.圆的任意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把圆分成两条弧,每一条弧都叫做半圆.在一个圆中大于半圆的弧叫做优弧,小于半圆的弧叫做劣弧.弦心距概念:从圆心到弦的距离叫做弦心距.弦心距、半径、弦长的关系:(考点)圆心角概念: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圆周角概念:顶点在圆上,并且两边都和圆相交的角叫做圆周角.三角形的外接圆1)经过三角形三个顶点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外接圆的圆心是三角形三条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外心,这个三角形叫做这个圆的内接三角形.2)三角形外心的性质:①三角形的外心是指外接圆的圆心,它是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它到三角形各顶点的距离相等; ②三角形的外接圆有且只有一个,即对于给定的三角形,其外心是唯一的,但一个圆的内接三角形却有无数个,这些三角形的外心重合.3)锐角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在它的内部(如图1);直角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在斜边中点处(即直角三角形外接圆半径等于斜边的一半,如图2);钝角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在它的外部(如图3).圆内接四边形概念:如果一个四边形的所有顶点都在一个圆上,那么这个四边形叫做圆内接四边形。

九年级数学专题复习圆的有关概念、性质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

九年级数学专题复习圆的有关概念、性质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

总复习圆的有关概念、性质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考纲要求】1. 圆的基本性质和位置关系是中考考查的重点,但圆中复杂证明及两圆位置关系中证明会有下降趋势,不会有太复杂的大题出现;2.中考试题中将更侧重于具体问题中考查圆的定义及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对应用、创新、开放探究型题目,会根据当前的政治形势、新闻背景和实际生活去命题,进一步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知识网络】【考点梳理】考点一、圆的有关概念及性质 1.圆的有关概念圆、圆心、半径、等圆;弦、直径、弦心距、弧、半圆、优弧、劣弧、等弧;三角形的外接圆、三角形的内切圆、三角形的外心、三角形的内心、圆心角、圆周角. 要点进阶:等弧:在同圆或等圆中,能够互相重合的弧叫做等弧. 2.圆的对称性圆是轴对称图形,任何一条直径所在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圆具有旋转不变性. 3.圆的确定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要点进阶: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4.垂直于弦的直径垂径定理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推论 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要点进阶:在图中(1)直径CD ,(2)CD ⊥AB ,(3)AM =MB ,(4)C C A B =,(5)AD BD =.若上述5个条件有2个成立,则另外3个也成立.因此,垂径定理也称“五二三定理”.即知二推三.注意:(1)(3)作条件时,应限制AB不能为直径.5.圆心角、弧、弦之间的关系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也相等.推论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也相等.6.圆周角圆周角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推论1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推论2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要点进阶:圆周角性质的前提是在同圆或等圆中.7.圆内接四边形(1)定义: 圆内接四边形:顶点都在圆上的四边形,叫圆内接四边形.(2)性质: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外角等于内对角(即它的一个外角等于它相邻内角的对角).考点二、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1.点和圆的位置关系设⊙O的半径为r,点P到圆心的距离OP=d,则有:点P在圆外⇔d>r;点P在圆上⇔d=r;点P在圆内⇔d<r.要点进阶:圆的确定:①过一点的圆有无数个,如图所示.②过两点A、B的圆有无数个,如图所示.③经过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不能作圆.④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如图所示.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1)切线的判定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会过圆上一点画圆的切线)(2)切线的性质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3)切线长和切线长定理切线长经过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这点和切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叫做这点到圆的切线长.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可以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要点进阶:直线l是⊙O的切线,必须符合两个条件:①直线l经过⊙O上的一点A;②OA⊥l.(4)三角形的内切圆:与三角形各边都相切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内切圆.(5)三角形的内心:三角形内切圆的圆心是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 三角形的内心到三边的距离都相等.要点进阶:(1) 任何一个三角形都有且只有一个内切圆,但任意一个圆都有无数个外切三角形;(2) 解决三角形内心的有关问题时,面积法是常用的,即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周长与内切圆半径乘积的一半,即(S为三角形的面积,P为三角形的周长,r为内切圆的半径).(3) 三角形的外心与内心的区别:名称确定方法图形性质外心(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 三角形三边中垂线的交点(1)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即OA=OB=OC;(2)外心不一定在三角形内部内心(三角形内切圆的圆心) 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1)到三角形三边距离相等;(2)OA、OB、OC分别平分∠BAC、∠ABC、∠ACB; (3)内心在三角形内部.3.圆和圆的位置关系(1)基本概念两圆相离、相切、外离、外切、相交、内切、内含的定义.(2)请看下表:要点进阶:①相切包括内切和外切,相离包括外离和内含.其中相切和相交是重点.②同心圆是内含的特殊情况.③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可以从两个圆的相对运动来理解.④“R-r”时,要特别注意,R>r.考点三、与圆有关的规律探究1.和圆有关的最长线段和最短线段了解和圆有关的最长线段与最短线段,对有关圆的性质的了解极为重要,下面对有关问题进行简单论述.(1)圆中最长的弦是直径.如图①,AB是⊙O的直径,CD为非直径的弦,则AB>CD,即直径AB是最长的弦.过圆内一点最短的弦,是与过该点的直径垂直的弦,如图②,P是⊙O内任意一点,过点P作⊙O的直径AB,过P作弦CD⊥AB于P,则CD是过点P的最短的弦.(2)圆外一点与圆上一点的连线中,最长的线段与最短的线段都在过圆心的直线上.如图所示,P在⊙O外,连接PO交⊙O于A,延长PO交⊙O于B,则在点P与⊙O上各点连接的线段中,PB最长,PA最短.(3)圆内一点与圆上一点的连线中,最长的线段与最短的线段也都在过圆心的直线上.如图所示,P为⊙O内一点,直径过点P,交⊙O于A、B两点,则PB最长、PA最短.2.与三角形内心有关的角(1)如图所示,I是△ABC的内心,则∠BIC1902A =+∠°.(2)如图所示,E是△ABC的两外角平分线的交点,1902BEC A ∠=-∠°.(3)如图所示,E是△ABC内角与外角的平分线的交点,12E A ∠=∠.(4)如图所示,⊙O是△ABC的内切圆,D、E、F分别为切点,则∠DOE=180°-∠A.(5)如图所示,⊙O是△ABC的内切圆,D、E、F为切点,1902DFE A ∠=-∠°.(6)如图所示,⊙O是△ABC的内切圆,D、E、F为切点,P为DE上一点,则1902 DPE A ∠=+∠°.【典型例题】类型一、圆的性质及垂径定理的应用例1.已知:如图所示,⊙O中,半径OA=4,弦BC经过半径OA的中点P,∠OPC=60°,求弦BC的长.例2.如图所示,在⊙O 中,弦AB 与CD 相交于点M ,AD BC =,连接AC . (1)求证:△MAC 是等腰三角形;(2)若AC 为⊙O 直径,求证:AC 2=2AM ·AB .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在⊙O 中,AB =2CD ,则( )A .2AB CD > B .2AB CD <C .2AB CD = D .AB 与2CD 的大小关系无法确定例3.已知:如图所示,△ABC 内接于⊙O ,BD ⊥半径AO 于D .(1)求证:∠C =∠ABD ;(2)若BD =4.8,sinC =45,求⊙O 的半径.类型二、圆的切线判定与性质的应用例4.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是⊙O上一点,AD与过点C的切线垂直,垂足为点D,直线DC与AB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P,弦CE平分∠ACB,交AB于点F,连接BE.(1)求证:AC平分∠DAB;(2)求证:△PCF是等腰三角形;(3)若AC=8,BC=6,求线段BE的长.举一反三:【变式】如图,以△ABC的BC边上一点O为圆心的圆,经过A,B两点,且与BC边交于点E,D为BE的下半圆弧的中点,连接AD交BC于F,AC=FC.(1)求证:AC是⊙O的切线;(2)已知圆的半径R=5,EF=3,求DF的长.类型三、切线的性质与等腰三角形、勾股定理综合运用例5.如图所示,⊙O是Rt△ABC的外接圆,AB为直径,∠ABC=30°,CD是⊙O的切线,ED⊥AB于F.(1)判断△DCE的形状;(2)设⊙O的半径为1,且312OF-=,求证△DCE≌△OCB.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PQ=3,以PQ为直径的圆与一个以5为半径的圆相切于点P,正方形ABCD的顶点A、B在大圆上,小圆在正方形的外部且与CD切于点Q,则AB=________.例6.如图所示,⊙O的直径AB=4,点P是AB延长线上的一点,PC切⊙O于点C,连接AC.PM平分∠APC交AC于M.(1)若∠CPA=30°,求CP的长及∠CMP的度数;(2)若点P在AB的延长线上运动,你认为∠CMP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说明理由;若不变化,请求出∠CMP的度数;(3)若点P在直径BA的延长线上,PC切⊙O于点C,那么∠CMP的大小是否变化?请直接写出你的结论.举一反三:A的中点,CD⊥AB于D,CD与AE相交于F.【变式】如图所示,AB是⊙O的直径,C是E(1)求证:AC2=AF·AE;(2)求证:AF=CF.【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 在△ABC中,,∠C=45°,AB=8,以点B为圆心4为半径的⊙B与以点C为圆心的⊙C相离,则⊙C的半径不可能为()A.5 B.6 C.7 D.152.如图,AB为⊙ O 的直径,CD 为弦,AB⊥CD,如果∠BOC=70°,那么∠A的度数为()A. 70°B.35°C. 30°D. 20°3.已知AB是⊙O的直径,点P是AB延长线上的一个动点,过P作⊙O的切线,切点为C,∠APC的平分线交AC于点D,则∠CDP等于()A.30°B.60°C.45°D.50°第2题第3题第4题第5题4.如图,⊙O的半径为5,弦AB的长为8,M是弦AB 上的动点,则线段OM长的最小值为()A. 5B. 4C. 3D. 25.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中,DC∥AB,BC=1,AB=AC=AD=2.则BD的长为()A. 14B. 15C. 32D. 236. 如图,O 为原点,点A 的坐标为(3,0),点B 的坐标为(0,4),⊙D 过A 、B 、O 三点,点C 为0AB 上一点(不与O 、A 两点重合),则cosC 的值为( )A .34B .35 C .43D .45二、填空题7.已知⊙O 的半径为1,圆心O 到直线l 的距离为2,过l 上任一点A 作⊙O 的切线,切点为B ,则线段AB 长度的最小值为 .8.如图,AD ,AC 分别是⊙O 的直径和弦.且∠CAD=30°.O B⊥AD,交AC 于点B .若OB=5,则BC 的长等于 .9.如图所示,已知⊙O 中,直径MN =10,正方形ABCD 的四个顶点分别在半径OM 、OP 以及⊙O 上,并且∠POM =45°,则AB 的长为________.第8题 第9题 第10 题10.如图所示,在边长为3 cm 的正方形ABCD 中,1O 与2O 相外切,且1O 分别与,DA DC 边相切,2O 分别与,BA BC 边相切,则圆心距12O O = cm .11.如图所示,,EB EC 是O 的两条切线,,B C 是切点,,A D 是O 上两点,如果∠E=46°,∠DCF=32°那么∠A 的度数是 .12.如图,在⊙O 中,AB 是直径,点D 是⊙O 上一点,点C 是的中点,CE⊥AB 于点E ,过点D 的切线交EC 的延长线于点G ,连接AD ,分别交CE 、CB 于点P 、Q ,连接AC ,关于下列结论:①∠BAD=∠ABC;②GP=GD;③点P 是∠ACQ 的外心,其中正确结论是 (只需填写序号).三、解答题13.如图所示,AC 为⊙O 的直径且PA⊥AC,BC 是⊙O 的一条弦,直线PB 交直线AC 于点D ,DB DC 2DP DO 3==.(1)求证:直线PB 是⊙O 的切线; (2)求cos∠BCA 的值.14.如图所示,点A、B在直线MN上,AB=11厘米,⊙A、⊙B的半径均为1厘米.⊙A以每秒2厘米的速度自左向右运动,与此同时,⊙B的半径也不断增大,其半径r(厘米)与时间t(秒)之间的关系式为r =1+t(t≥0).(1)试写出点A、B之间的距离d(厘米)与时间t(秒)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问点A出发后多少秒两圆相切?15.已知⊙O的直径AB=10,弦BC=6,点D在⊙O上(与点C在AB两侧),过D作⊙O的切线PD.(1)如图①,PD与AB的延长线交于点P,连接PC,若PC与⊙O相切,求弦AD的长;(2)如图②,若PD∥AB,①求证:CD平分∠ACB;②求弦AD的长.16. 如图1至图4中,两平行线AB、CD间的距离均为6,点M为AB上一定点.思考如图1,圆心为0的半圆形纸片在AB,CD之间(包括AB,CD),其直径MN在AB上,MN=8,点P 为半圆上一点,设∠MOP=α.当α=度时,点P到CD的距离最小,最小值为.探究一在图1的基础上,以点M为旋转中心,在AB,CD 之间顺时针旋转该半圆形纸片,直到不能再转动为止,如图2,得到最大旋转角∠BMO=度,此时点N到CD的距离是.探究二将如图1中的扇形纸片NOP按下面对α的要求剪掉,使扇形纸片MOP绕点M在AB,CD之间顺时针旋转.(1)如图3,当α=60°时,求在旋转过程中,点P到CD的最小距离,并请指出旋转角∠BMO的最大值;(2)如图4,在扇形纸片MOP旋转过程中,要保证点P能落在直线CD上,请确定α的取值范围.(参考数椐:sin49°=34,cos41°=34,tan37°=34.)。

2020年九年级数学中考《圆》综合专题复习试题(含答案)

2020年九年级数学中考《圆》综合专题复习试题(含答案)
1 ∴∠AOH=2∠AOC=60°.
1 ∵AH=2AC= 3,
AH ∴OA=sin60°=2. ∴⊙O 半径的长为 2. (2)证明:在 BM 上截取 BE=BC,连接 CE, ∵∠ABC=120°,BM 平分∠ABC, ∴∠MBA=∠MBC=60°. ∵BE=BC, ∴△EBC 是等边三角形.
∴CE=CB=BE,∠BCE=60°. ∴∠BCD+∠DCE=60°. ∵∠ACM=∠ABM=60°,∴∠ECM+∠DCE=60°. ∴∠ECM=∠BCD. ∵∠CAM=∠CBM=60°,∠ACM=∠ABM=60°. ∴△ACM 是等边三角形.∴AC=CM. ∴△ACB≌△MCE(SAS).∴AB=ME. ∵ME+EB=BM, ∴AB+BC=BM.
基础题组
1.(2019·保定一模)已知⊙O 的半径 OA 长为 2,若 OB= 3,则可以得到的正确图形可
能是(A)
2.(2019·广州)平面内,⊙O 的半径为 1,点 P 到 O 的距离为 2,过点 P 可作⊙O 的切线条
数为(C)
A.0 条
B.1 条
C.2 条
D.无数条
3.如图,在 Rt△ABC 中,∠C=90°,AC=3,BC=4,以点 A 为圆心作圆.如果⊙A 与线
则∠D=27°.
基础题组
1.(2019·柳州)如图,A,B,C,D 是⊙O 上的点,则图中与∠A 相等的角是(D)
A.∠B
B.∠C
C.∠DEB
D.∠D
A︵B
A︵B
2.(2019·吉林)如图,在⊙O 中, 所对的圆周角∠ACB=50°.若 P 为 上一点,
∠AOP=55°,则∠POB 的度数为(B)
A.30°
3 切,连接 OC,则 tan∠OCB= 5 .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4.2《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知识点+例题+练习(精品)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4.2《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知识点+例题+练习(精品)

点、直线、圆与圆的位置关系_知识点+例题+练习1.点和圆的位置关系2.(1)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有3种.设⊙O的半径为r,点P到圆心的距离OP=d,则有:3.①点P在圆外⇔d>r4.②点P在圆上⇔d=r5.①点P在圆内⇔d<r6.(2)点的位置可以确定该点到圆心距离与半径的关系,反过来已知点到圆心距离与半径的关系可以确定该点与圆的位置关系.7.(3)符号“⇔”读作“等价于”,它表示从符号“⇔”的左端可以得到右端,从右端也可以得到左端.2.确定圆的条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注意:这里的“三个点”不是任意的三点,而是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而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不能画一个圆.“确定”一词应理解为“有且只有”,即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有且只有一个圆,过一点可画无数个圆,过两点也能画无数个圆,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能画且只能画一个圆.3.三角形的外接圆与外心(1)外接圆:经过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2)(2)外心: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是三角形三条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外心.(3)(3)概念说明:(4)①“接”是说明三角形的顶点在圆上,或者经过三角形的三个顶点.(5)②锐角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的内部;直角三角形的外心为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点;钝角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的外部.(6)③找一个三角形的外心,就是找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三角形的外接圆只有一个,而一个圆的内接三角形却有无数个.4.反证法(了解)(1)对于一个命题,当使用直接证法比较困难时,可以采用间接证法,反证法就是一个间接证法.反证法主要适合的证明类型有:①命题的结论是否定型的.②命题的结论是无限型的.③命题的结论是“至多”或“至少”型的.(2)(2)反证法的一般步骤是:(3)①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4)②从这个假设出发,经过推理论证,得出矛盾;(5)③由矛盾判定假设不正确,从而肯定原命题的结论正确.5.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1)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①相离:一条直线和圆没有公共点.②相切:一条直线和圆只有一个公共点,叫做这条直线和圆相切,这条直线叫圆的切线,唯一的公共点叫切点.③相交:一条直线和圆有两个公共点,此时叫做这条直线和圆相交,这条直线叫圆的割线.(2)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设⊙O的半径为r,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d.①直线l和⊙O相交⇔d<r②直线l和⊙O相切⇔d=r③直线l和⊙O相离⇔d>r.6.切线的性质(1)切线的性质(2)①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3)②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4)③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5)(2)切线的性质可总结如下:(6)如果一条直线符合下列三个条件中的任意两个,那么它一定满足第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是:①直线过圆心;②直线过切点;③直线与圆的切线垂直.(7)(3)切线性质的运用(8)由定理可知,若出现圆的切线,必连过切点的半径,构造定理图,得出垂直关系.简记作:见切点,连半径,见垂直.7.切线的判定8.(1)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9.(2)在应用判定定理时注意:10.①切线必须满足两个条件:a、经过半径的外端;b、垂直于这条半径,否则就不是圆的切线.11.②切线的判定定理实际上是从”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时,直线和圆相切“这个结论直接得出来的.12.③在判定一条直线为圆的切线时,当已知条件中未明确指出直线和圆是否有公共点时,常过圆心作该直线的垂线段,证明该线段的长等于半径,可简单的说成“无交点,作垂线段,证半径”;当已知条件中明确指出直线与圆有公共点时,常连接过该公共点的半径,证明该半径垂直于这条直线,可简单地说成“有交点,作半径,证垂直”.8.切线的判定与性质(1)切线的性质①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②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③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2)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3)常见的辅助线的:①判定切线时“连圆心和直线与圆的公共点”或“过圆心作这条直线的垂线”;②有切线时,常常“遇到切点连圆心得半径”.9.切线长定理(1)圆的切线定义:经过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这点和切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叫做这点到圆的切线长.(2)(2)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3)(3)注意:切线和切线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切线是直线,不能度量;切线长是线段的长,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分别是圆外一点和切点,可以度量.(4)(4)切线长定理包含着一些隐含结论:(5)①垂直关系三处;(6)②全等关系三对;(7)③弧相等关系两对,在一些证明求解问题中经常用到.10.三角形的内切圆与内心(1)内切圆的有关概念:与三角形各边都相切的圆叫三角形的内切圆,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内心,这个三角形叫做圆的外切三角形.三角形的内心就是三角形三个内角角平分线的交点.(2)任何一个三角形有且仅有一个内切圆,而任一个圆都有无数个外切三角形.(3)三角形内心的性质:三角形的内心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三角形的内心与三角形顶点的连线平分这个内角.11.圆与圆的五种位置关系(1)圆与圆的五种位置关系:①外离;②外切;③相交;④内切;⑤内含.如果两个圆没有公共点,叫两圆相离.当每个圆上的点在另一个圆的外部时,叫两个圆外离,当一个圆上的点都在另一圆的内部时,叫两个圆内含,两圆同心是内含的一个特例;如果两个圆有一个公共点,叫两个圆相切,相切分为内切、外切两种;如果两个圆有两个公共点叫两个圆相交.(2)圆和圆的位置与两圆的圆心距、半径的数量之间的关系:①两圆外离⇔d>R+r;②两圆外切⇔d=R+r;③两圆相交⇔R-r<d<R+r(R≥r);④两圆内切⇔d=R-r(R>r);⑤两圆内含⇔d<R-r(R>r).12.相切两圆的性质相切两圆的性质:如果两圆相切,那么连心线必经过切点.这说明两圆的圆心和切点三点共线,为证明带来了很大方便.13.相交两圆的性质(1)相交两圆的性质:(2)相交两圆的连心线(经过两个圆心的直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3)注意:在习题中常常通过公共弦在两圆之间建立联系.(4)(2)两圆的公切线性质:(5)两圆的两条外公切线的长相等;两圆的两条内公切线的长也相等.(6)两个圆如果有两条(内)公切线,则它们的交点一定在连心线上.4. 判断圆的切线的方法及应用判断圆的切线的方法有三种:(1)与圆有惟一公共点的直线是圆的切线;(2)若圆心到一条直线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则该直线是圆的切线;(3)经过半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例4】如图,⊙O的直径AB=4,∠ABC=30°,BC=34,D是线段BC的中点.(1)试判断点D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过点D作DE⊥AC,垂足为点E,求证:直线DE是⊙O的切线.【例5】如图,已知O为正方形ABCD对角线上一点,以O为圆心,OA的长为半径的⊙O与BC相切于M,与AB、AD分别相交于E、F,求证CD与⊙O相切.【例6】如图,半圆O为△ABC的外接半圆,AC为直径,D为劣弧上一动点,P在CB 的延长线上,且有∠BAP=∠BDA.求证:AP 是半圆O 的切线.【知识梳理】1.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 切线的定义和性质:3.三角形与圆的特殊位置关系:4.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两圆圆心距为d ,半径分别为21,r r )相交⇔2121r r d r r +<<-; 外切⇔21r r d +=;内切⇔21r r d -=; 外离⇔21r r d +>; 内含⇔210r r d -<<【注意点】与圆的切线长有关的计算.【例题精讲】例1.⊙O 的半径是6,点O 到直线a 的距离为5,则直线a 与⊙O 的位置关系为( )A .相离B .相切C .相交D .内含例 2. 如图1,⊙O 内切于ABC △,切点分别为D E F ,,.50B ∠=°,60C ∠=°,连结OE OF DE DF ,,,,则EDF ∠等于( )A .40°B .55°C .65°D .70°例3. 如图,已知直线L 和直线L 外两定点A 、B ,且A 、B 到直线L 的距离相等,则经过A 、B 两点且圆心在L 上的圆有( )A .0个B .1个C .无数个D .0个或1个或无数个例4.已知⊙O 1半径为3cm ,⊙O 2半径为4cm ,并且⊙O 1与⊙O 2相切,则这两个圆的圆心距为( ) A.1cm B.7cm C.10cm D. 1cm 或7cm例5.两圆内切,圆心距为3,一个圆的半径为5,另一个圆的半径为 例6.两圆半径R=5,r=3,则当两圆的圆心距d 满足___ ___•时,•两圆相交;•当d•满足___ ___时,两圆不外离.例7.⊙O 半径为6.5cm ,点P 为直线L 上一点,且OP=6.5cm ,则直线与⊙O•的位置关系是____例8.如图,PA 、PB 分别与⊙O 相切于点A 、B ,⊙O 的切线EF 分别交PA 、PB 于点E 、F ,切点C 在弧AB 上,若PA 长为2,则△PEF 的周长是 _.例9. 如图,⊙M 与x 轴相交于点(20)A ,,(80)B ,,与y 轴切于点C ,则圆心M 的坐标是例10. 如图,四边形ABCD 内接于⊙A ,AC 为⊙O 的直径,弦DB ⊥AC ,垂足为M ,过点D 作⊙O 的切线交BA 的延长线于点E ,若AC=10,tan ∠DAE=43,求DB 的长.【当堂检测】1.如果两圆半径分别为3和4,圆心距为7,那么两圆位置关系是( )A .相离B .外切C .内切D .相交2.⊙A 和⊙B 相切,半径分别为8cm 和2cm ,则圆心距AB 为( )A .10cmB .6cmC .10cm 或6cmD .以上答案均不对3.如图,P 是⊙O 的直径CB 延长线上一点,PA 切⊙O 于点A ,如果PA =3,PB =1,那么∠APC 等于( )A. 15B. 30C. 45D. 60O O2O14. 如图,⊙O 半径为5,PC 切⊙O 于点C ,PO 交⊙O 于点A ,PA =4,那么PC 的长等于( ) A )6 (B )25 (C )210 (D )2145.如图,在10×6的网格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A 半径为2,⊙B 半径为1,需使⊙A 与静止的⊙B 相切,那么⊙A 由图示的位置向左平移 个单位长.6. 如图,⊙O 为△ABC 的内切圆,∠C = 90,AO 的延长线交BC 于点D ,AC =4,DC =1,,则⊙O 的半径等于( )A. 45B. 54C. 43D. 657.⊙O 的半径为6,⊙O 的一条弦AB 长63,以3为半径⊙O 的同心圆与直线AB 的位置关系是( )A.相离B.相交C.相切D.不能确定8.如图,在ABC △中,12023AB AC A BC =∠==,°,,A ⊙与BC 相切于点D ,且交AB AC 、于M N 、两点,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保留π).9.如图,B 是线段AC 上的一点,且AB :AC=2:5,分别以AB 、AC 为直径画圆,则小圆的面积与大圆的面积之比为_______.10. 如图,从一块直径为a+b 的圆形纸板上挖去直径分别为a 和b 的两个圆,则剩下的纸板面积是___.11. 如图,两等圆外切,并且都与一个大圆内切.若此三个圆的圆心围成的三角形的周长为18cm .则大圆的半径是______cm .12.如图,直线AB 切⊙O 于C 点,D 是⊙O 上一点,∠EDC=30º,弦EF ∥AB ,连结OC 交EF 于H 点,连结CF ,且CF=2,则HE 的长为_________.13. 如图,PA 、PB 是⊙O 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A 、B ,若直径AC=12cm ,∠P=60°.求弦AB 的长. 【中考连接】 一、选择题 1. 正三角形的内切圆半径为1,那么三角形的边长为( )A.2B.32C.3D.3 2.⊙O 是等边ABC △的外接圆,⊙O 的半径为2,则ABC △的边长为( )A .3B .5C .23D .253. 已知⊙O 的直径AB 与弦AC 的夹角为 30,过C 点的切线PC 与AB 延长线交于P 点.PC =5,则⊙O 的半径为 ( )A. 335 B. 635 C. 10 D. 54. AB 是⊙O 的直径,点P 在BA 的延长线上,PC 是⊙O 的切线,C 为切点,PC =26,PA =4,则⊙O 的半径等于( )A. 1B. 2C. 23D. 265.某同学制做了三个半径分别为1、2、3的圆,在某一平面内,让它们两两外O D C B ABPA OC 第3题图 第4题图 第5题图 第6题图 第8题图 第9题图 第11题图 第10题图 第12题图切,该同学把此时三个圆的圆心用线连接成三角形.你认为该三角形的形状为( )A.钝角三角形B.等边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6.关于下列四种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有( )①圆心距小于两圆半径之和的两圆必相交 ②两个同心圆的圆心距为零③没有公共点的两圆必外离 ④两圆连心线的长必大于两圆半径之差A.1个B.2个C.3个D.4个二、填空题 6. 如图,AB 、AC 是⊙O 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B 、C ,D 是优弧BC 上的一点,已知∠BAC =80°,那么∠BDC =__________度.7. 如图,AB 是⊙O 的直径,四边形ABCD 内接于⊙O ,,,的度数比为3∶2∶4,MN 是⊙O 的切线,C 是切点,则∠BCM 的度数为________.8.如图,在△ABC 中,5cm AB AC ==,cos B 35=.如果⊙O 的半径为10cm ,且经过点B 、C ,那么线段AO = cm .9.两个等圆⊙O 与⊙O ′外切,过点O 作⊙O ′的两条切线OA 、OB ,A 、B 是切点,则∠AOB = .10.如图6,直线AB 与⊙O 相切于点B ,BC 是⊙O 的直径,AC 交⊙O 于点D ,连结BD ,则图中直角三角形有 个.11.如图,60ACB ∠=°,半径为1cm 的O ⊙切BC 于点C ,若将O ⊙在CB 上向右滚动,则当滚动到O ⊙与CA 也相切时,圆心O 移动的水平距离是__________cm .12.如图, AB 与⊙O 相切于点B ,线段OA 与弦BC 垂直于点D ,∠AOB =60°,B C=4cm ,则切线AB = cm.13.如图,⊙A 和⊙B 与x 轴和y 轴相切,圆心A 和圆心B 都在反比例函数1y x =图象上,则阴影部分面积等于 .14. Rt △ABC 中,9068C AC BC ∠===°,,.则△ABC的内切圆半径r =______.15.⊙O 的圆心到直线l 的距离为d ,⊙O 的半径为r ,当d 、r 是关于x 的方程x 2-4x+m=0的两根,且直线l 与⊙O 相切时,则m 的值为_____.16.已知:⊙A 、⊙B 、⊙C 的半径分别为2、3、5,且两两相切,则AB 、BC 、CA 分别为 .17.⊙O 的圆心到直线l 的距离为d ,⊙O 的半径为r ,当d 、r 是关于x 的方程x 2-4x+m=0的两根,且直线l 与⊙O 相切时,则m 的值为_____.三、解答题18. 如图,AB 是⊙O 的弦,OA OC ⊥交AB 于点C ,过B 的直线交OC 的延长线于点E ,当BE CE =时,直线BE 与⊙O 有怎样的位置关系?请说明理由. 第3题图 第6题图 第7题图 第8题图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第13题图19.如图1,在⊙O 中,AB 为⊙O 的直径,AC 是弦,4OC =,60OAC ∠=. (1)求∠AOC 的度数;(2)在图1中,P 为直径BA 延长线上的一点,当CP 与⊙O 相切时,求PO 的长;(3)如图2,一动点M 从A 点出发,在⊙O 上按A 照逆时针的方向运动,当MAO CAO S S =△△时,求动点M 所经过的弧长.第18题图。

备战中考数学(浙教版)巩固复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含解析)

备战中考数学(浙教版)巩固复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含解析)

备战中考数学(浙教版)巩固复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含解析)一、单选题1.已知AB是两个同心圆中大圆的弦,也是小圆的切线,设AB=a,用a表示这两个同心圆中圆环的面积为()A.πa2B.πa2C.πa2D.πa22.已知⊙O的半径为5,直线l上有一点P满足PO=5,则直线l与⊙O 的位置关系是()A.相切 B.相离 C.相离或相切 D.相切或相交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与圆只有一个交点的直线是圆的切线B.通过半径的外端,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C.与圆心的距离等于那个圆的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D.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4.如图,⊙O内切于△ABC,切点为D,E,F,若∠B=50°,∠C=60°,连接OE,OF,DE,DF,∠EDF等于()A.45°B.55°C.65°D.70°5.到三角形三条边的距离相等的点是三角形()的交点.A.三个内角平分线B.三边垂直平分线C.三条中线 D.三条高线6.△ABC中,∠C=90°,AC=6,BC=8,△ABC的外接圆半径为R,内切圆半径为r,则R与r的比值是()A.B.C.2D.7.AB是⊙O的直径,点D在AB的延长线上,DC切⊙O于点C,若∠BAC=25°,则∠ADC等于()A.20°B.30°C.40°D.50°8.如图,AB是⊙O的直径,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直线AT是⊙O的切线的是()A.AB=4,AT=3,BT=5B.∠B=45°,AB=A TC.∠B=55°,∠TAC=55° D.∠ATC=∠B二、填空题9.⊙O直径为8cm,有M、N、P三点,OM=4cm,ON=8cm,OP=2cm,则M点在________,N点在圆________,P点在圆________。

10.如图,PA、PB是⊙O的切线,切点分别是A、B,若∠APB=60°,PA=3.则⊙O的半径是________。

备考2020年中考数学复习专题 《圆》综合练习题(含答案)

备考2020年中考数学复习专题 《圆》综合练习题(含答案)

备考2020年中考数学复习专题《圆》综合练习题一.选择题1.如图,一个小圆沿着一个五边形的边滚动,如果五边形的各边长都和小圆的周长相等,那么当小圆滚动到原来位置时,小圆自身滚动的圈数是()A.4 B.5 C.6 D.102.如图,在⊙O中,弦AB长6cm,圆心O到AB的距离是3cm,⊙O的半径是()A.3cm B.C.4cm D.3.如图为球形灯笼的截面图,过圆心的CD垂直弦AB于D,AB=2dm,CD=4dm,则⊙O半径为()A.2dm B.dm C.dm D.dm4.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A.半圆是弧,但弧不一定是半圆B.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C.在平面内,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的点都在圆上D.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弦相等5.如图,点A、B、C在⊙O上,D是的中点,若∠ACD=20°,则∠AOB的度数为()A.60°B.70°C.80°D.90°6.在菱形ABCD中,记∠ABC=∠α(0°<∠α<90°),菱形的面积记作S,菱形的周长记作C,若AD=2,则()A.C与∠α的大小有关B.当∠α=45°时,S=C.A,B,C,D四个点可以在同一个圆上D.S随∠α的增大而增大7.如图在一次游园活动中有个投篮游戏,活动开始时四个人A、B、C、D在距篮筐P都是5米处站好,篮球放在AC和BD的交点O处,已知取篮球时A要走6米,B要走3米,C要走2米,则D要走()A.2米B.3米C.4米D.5米8.⊙O半径为5,圆心O的坐标为(0,0),点P的坐标为(3,4),则点P与⊙O的位置关系是()A.点P在⊙O内B.点P在⊙O上C.点P在⊙O外D.点P在⊙O上或外9.给定下列条件可以确定一个圆的是()A.已知圆心B.已知半径C.已知直径D.不在同一直线上三点10.如图,△ABC是⊙O的内接三角形,半径OE⊥AB,垂足为点F,连结弦AE,已知OE =1,则下面的结论:①AE2+BC2=4 ②sin∠ACB=③cos∠B=,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11.若半径为5m的圆,其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是5m,则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为()A.相离B.相交C.相切D.无法确定12.如图,圆上有A、B、C三点,直线l与圆相切于点A,CD平分∠ACB,且与l交于点D,若=80°,=60°,则∠ADC的度数为()A.80°B.85°C.90°D.95°二.填空题13.如图,在正方形纸片ABCD中,EF∥AD,M,N是线段EF的六等分点,若把该正方形纸片卷成一个圆柱,使点A与点D重合,此时,底面圆的半径为2cm,则此时M、N两点间的距离是cm.14.如图,⊙O的半径OA垂直于弦BC,垂足是D,OA=5,AD:OD=1:4,则BC的长为.15.在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记载了这样一个问题:“今有圆材,埋在墙壁中,不知大小,以锯锯之,深一寸,锯道长一尺,问径几何?”问题题意为:如图,有一圆柱形木材埋在墙壁中,不知其直径大小.用锯去锯这木材,锯口深1寸(即CD=1寸),锯道长1尺(即AB=1尺),问这圆形木材直径是多少?(注:1尺=10寸)由此,可求出这圆形木材直径为为寸.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扇形OAB的圆心角∠AOB=60°,点A在x轴正半轴上且OA=2,带你C为弧AB的中点,D为半径OA上一点,点A关于直线CD的对称点为E,若点E落在扇形OAB内(不含边界),则点E的横坐标x取值范围为.17.如图,以等边△ABC的一边AB为直径的半圆O交AC于点D,交BC于点E,若AB =4,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8.在一个圆内接四边形ABCD中,已知∠A=100°,则∠C的度数为.三.解答题19.如图AB=3cm,用图形表示:到点A的距离小于2cm,且到点B的距离不小于2cm 的所有点的集合(用阴影表示,注意边界上的点是否在集合中,如果在,用实线表示,如果不在,则用虚线表示).20.如图,⊙O直径AB和弦CD相交于点E,AE=2,EB=6,∠DEB=30°,求弦CD长.21.一条排水管的截面如图所示,已知排水管的半径OA=10m,水面宽AB=12m,某天下雨后,水管水面上升了2m,求此时排水管水面的宽CD.22.如图,已知⊙O的弦AB,E,F是弧AB上两点,=,OE、OF分别交于AB于C、D两点,求证:AC=BD.23.如图,CD为⊙O的弦,P为⊙O上一点,OP∥CD,∠PCD=15°(1)求∠POC的度数;(2)若=,AB⊥CD,点A在CD的上方,直接写出∠BPA的度数.24.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ABC=135°,AC=4,求⊙O的半径长.25.已知圆O,弦AB、CD相交于点M.(1)求证:AM•MB=CM•MD;(2)若M为CD中点,且圆O的半径为3,OM=2,求AM•MB的值.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解:因为五边形的各边长都和小圆的周长相等,所以小圆在每一边上滚动正好一周,在五条边上共滚动了5周.由于每次小圆从五边形的一边滚动到另一边时,都会翻转72°,所以小圆在五个角处共滚动一周.因此,总共是滚动了6周.故选:C.2.解:如图所示,由题意知OC=3,且OC⊥AB,∵AB=6,∴AC=AB=3,则OA===3,故选:B.3.解:∵过圆心的CD垂直弦AB于D,AB=2dm,CD=4dm,∴BD=AD=1dm,在Rt△ODB中,OD2+DB2=OB2,即(4﹣r)2+12=r2,解得:r=dm,故选:C.4.解:A、半圆是弧,但弧不一定是半圆,正确;B、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不正确.需要添加条件:此弦非直径;C、在平面内,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的点都在圆上,正确;D、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弦相等,正确,故选:B.5.解:连接OD,∴∠AOD=2∠ACD,∵D是的中点,∴∠AOB=2∠AOD=4∠ACD=80°,故选:C.6.【解答】解:A、错误.菱形的周长=8,与∠α的大小无关;B、错误,∠α=45°时,菱形的面积=2•2•sin45°=2;C、错误,A,B,C,D四个点不在同一个圆上;D、正确.∵0°<α<90°,S=菱形的面积=2•2•sinα,∴菱形的面积S随α的增大而增大.故选:D.7.解:根据题意得:A、B、C、D在以P为圆心,半径是5米的圆上.∴OA•OC=OB•OD,即6×2=3×OD.解得OD=4.故选:C.8.解:∵点P的坐标为(3,4),∴由勾股定理得,点P到圆心O的距离==5,∴点P在⊙O上,故选B.9.解:A、不能确定.因为半径不确定,故不符合题意;B、不能确定.因为圆心的位置不确定,故不符合题意;C、不能确定,因为圆心的位置不确定,故不符合题意;D.不在同一直线上三点可以确定一个圆.故符合题意;故选:D.10.解:连接AO,延长AO交⊙O于M,连接BM、CM、EM.∵AM是直径,∴∠AEM=90°,∴AE2+EM2=AM2,∴AE2+EM2=4,显然无法判定BC=EM,故①错误,∵∠ACB=∠AMB,∴sin∠ACB=sin∠AMB==,故②正确,∵∠ABC=∠AMC,∴cos∠ABC=cos∠AMC==,显然无法判断CM=AE,故③错误,故选:D.11.解:根据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则直线和圆相切.故选:C.12.解:设圆心为O,连接OA、OC,∵=80°,=60°,∴∠AOC=140°,∠ACB=40°,∵OA=OC,∴∠OAC=20°,∵直线l与圆相切于点A,∴OA⊥l,∴∠OAD=90°,∴∠CAD=70°,∵CD平分∠ACB,∴∠ACD=∠ACB=20°,∴∠ADC=180°﹣∠CAD﹣∠ACD=90°,故选:C.二.填空题(共6小题)13.解:根据题意得:EF=BC,MN=EF,把该正方形纸片卷成一个圆柱,使点A与点D重合,则线段BC形成一半径为2cm的圆,线段BC是圆的周长,BC=EF=2π×2=4π,∴的长=EF==,∴n=120°,即∠MON=120°,∵OM=ON,∴∠M=30°,过O作OG⊥MN于G,∵OM=2,∴OG=1,MG=,∴MN=2MG=2,故答案为:2.14.解:连接OB,∵OA=5,AD:OD=1:4,∴AD=1,OD=4,OB=5,在Rt△ODB中,由勾股定理得:OB2=OD2+BD2,52=42+BD2,解得:BD=3,∵OD⊥BC,OD过O,∴BC=2BD=6,故答案为:6.15.解:延长CD,交⊙O于点E,连接OA,由题意知CE过点O,且OC⊥AB,则AD=BD=AB=5(寸),设圆形木材半径为r,则OD=r﹣1,OA=r,∵OA2=OD2+AD2,∴r2=(r﹣1)2+52,解得r=13,所以⊙O的直径为26寸,故答案为:26.16.解:当点E落在半径OA上时,连接OC,如下图1所示,∵∠ADC=90°,∠AOB=60°,点C为弧AB的中点,点A(2,0),∴∠COD=30°,OA=OC=2,∴CD=OC•sin30°=2×=1,∴OD=O C•cos30°=2×=,∴AD=OA﹣OD=2﹣,∵DE=DA,∴OE=OD﹣OE=﹣(2﹣)=2﹣2,即点E的坐标为(2﹣2,0);当点E落在半径OB上时,连接OC,CD,如图2所示,由已知可得,CE=CA=CB,由上面的计算可知,OE=2﹣2,∴点E的横坐标为:(2﹣2)×cos60°=﹣1,点E的纵坐标为:(2﹣2)×sin60°=3﹣,∴E(﹣1,3﹣),∴满足条件的点E的横坐标x取值范围为﹣1<x<2﹣2.故答案为﹣1<x<2﹣2.17.解:如图,连接OD,OE,DE.∵△ABC是等边三角形,∴∠A=∠B=60°,∵OA=OD=OB=OE=2,∴△AOD,∠EOB都是等边三角形,∴∠AOD=∠EOB=60°,∴∠DOE=60°,△DOE是等边三角形,∴∠DOE=∠EOB,∴弓形DE与弓形BE的面积相等,∵CD=DE=CE=2,∴△CDE是等边三角形,∴S阴=S△CDE=×22=,故答案为.18.解:∵四边形ABCD是⊙O的内接四边形,∴∠C+∠A=180°,∴∠C=180°﹣100°=80°.故答案为:80°三.解答题(共7小题)19.解:到点A的距离小于2cm,且到点B的距离不小于2cm的所有点的集合如图所示:20.解:过O作OF⊥CD,交CD于点F,连接OD,∴F为CD的中点,即CF=DF,∵AE=2,EB=6,∴AB=AE+EB=2+6=8,∴OA=4,∴OE=OA﹣AE=4﹣2=2,在Rt△OEF中,∠DEB=30°,∴OF=OE=1,在Rt△ODF中,OF=1,OD=4,根据勾股定理得:DF==,则CD=2DF=2.21.解:如图:作OE⊥AB于E,交CD于F,∵AB=12m,OE⊥AB,OA=1m,∴OE=8m.∵水管水面上升了2m,∴OF=8﹣2=6m,∴CF==8m,∴CD=16m.22.证明:连接OA、OB,∵OA=OB,∴∠A=∠B,∵=,∴∠AOC=∠BOD,在△AOC和△BOD中,,∴△AOC≌△BOD,∴AC=BD.23.解:(1)∵OP∥CD,∴∠OPC=∠PCD=15°,∵OP=OC,∴∠OPC=∠OCP=15°,∴∠OCD=30°.(2)①如图1中,当AB在点O的左侧时,连接PA,PB,OD,OA,OB.∵OC=OD,∴∠OCD=∠ODC=30°,∴∠COD=120°,∵=,∴∠AOB=∠COD=120°,∴∠APB=∠AOB=60°.②如图2中,当AB在点O的右侧时,同法可得∠ACB=60°,∵∠APB+∠ACB=180°,∴∠APB=120°,综上所述,∠APB=60°或120°.24.解:∵四边形ABCD内接于⊙O,∠ABC=135°,∴∠D=180°﹣∠ABC=45°,∴∠AOC=2∠D=90°,∵OA=OC,且AC=4,∴OA=OC=AC=2,即⊙O的半径长为2.25.解:(1)连接AD、BC.∵∠A=∠C,∠D=∠B,∴△ADM∽△CBM∴即AM•MB=CM•MD.(2)连接OM、OC.∵M为CD中点,∴OM⊥CD在Rt△OMC中,∵OC=3,OM=2 ∴CD=CM===由(1)知AM•MB=CM•MD.∴AM•MB=•=5.。

中考数学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专题含答案

中考数学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专题含答案

【知识梳理】1、点与圆的位置关系:设⊙O的半径是r,点P到圆心O的距离为d,则有:d<r⇔点P在⊙O内;d=r⇔点P在⊙O上;d>r⇔点P在⊙O外。

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直线和圆有三种位置关系,具体如下:知识点梳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______ ______ ______ 图形公共点的个数______ ______ 0公共点的名称交点______ 无直线名称割线______ 无d与r的关系d________r d________r d________r 【经典例题1】在矩形ABCD 中,AB=5,BC=12,点 A 在⊙B 上.如果⊙D 与⊙B 相交,且点 B 在⊙D 内,那么⊙D 的半径长可以等于.(只需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数)【解析】∵矩形ABCD中,AB=5,BC=12,∴AC=BD=13,∵点A在B上,∴B的半径为5,∵如果D与B相交,∴D的半径R满足8∵点B在D内,∴R>13,∴14符合要求,故答案为:14(答案不唯一).练习1-1在公园的O处附近有E,F,G,H四棵树,位置如图所示(图中小正方形的边长均相等).现计划修建一座以O为圆心,OA为半径的圆形水池,要求池中不留树木,则E,F,G,H四棵树中需要被移除的为 ()A.E,F,GB.F,G,HC.G,H,ED.H,E,F练习1-2已知☉O的直径等于12,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恰好为一元二次方程2x2-10x+3=0的两根的和,那么直线l和☉O的位置关系是.练习1-3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P与x轴分别交于A、B两点,点P的坐标为(3,-1),AB=23.将⊙P沿着与y轴平行的方向平移,使⊙P与x轴相切,则平移距离为_____.练习1-4(20上海中考)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6,BC=8,点O 在对角线AC 上,⊙O 的半径为2,如果⊙O 与矩形ABCD 的各边都没有公共点,那么线段AO 长的取值范围是 .320310<<x练习1-5如图,已知矩形ABCD 中,AB=2,BC=32,O 是AC 上一点,AO=m ,且O 的半径长为1,求:(1)线段AB 与O 没有公共点时m 的取值范围。

中考数学复习《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专题训练含答案

中考数学复习《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专题训练含答案

中考复习专题训练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一、选择题1.⊙O1的半径为1cm,⊙O2的半径为4cm,圆心距O1O2=3cm,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A. 相交B. 内切C. 外切D. 内含2.⊙O的半径为4,线段OP=4,则点P与⊙O的位置关系是()A. 点P在⊙O外B. 点P在⊙O内C. 点P在⊙O上D. 不能确定3.两圆外离,作它们的两条内公切线,四个切点构成的四边形是()A. 矩形B. 等腰梯形C. 矩形或等腰梯形D. 菱形4. 已知线段AB=7cm,现以点A为圆心,2cm为半径画⊙A;再以点B为圆心,3cm为半径画⊙B,则⊙A 和⊙B的位置关系()A. 内含B. 相交C. 外切D. 外离5.下列四个命题中,真命题是( )A. 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两条弦相等;B. 圆既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C. 平分弦的直径一定垂直于这条弦;D. 相切两圆的圆心距等于这两圆的半径之和.6.在△ABC中,cosB=,∠C=45°,AB=8,以点B为圆心4为半径的⊙B与以点C为圆心的⊙C相离,则⊙C的半径不可能为()A. 15B. 5C. 6D. 77. 如图,已知⊙O的半径为4,点D是直径AB延长线上一点,DC切⊙O于点C,连接AC,若∠CAB=30°,则BD的长为()A. 4B. 8C. 4D. 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任意三点可以确定一个圆B. 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该弦所对的弧C. 同一平面内,点P到⊙O上一点的最小距离为2,最大距离为8,则该圆的半径为5D. 同一平面内,点P到圆心O的距离为5,且圆的半径为10,则过点P且长度为整数的弦共有5条9.如图,AB为⊙O的直径,P为AB延长线上一点,PT切⊙O于T,若PT=6,PB=2,则⊙O的直径为()A. 8B. 10C. 16D. 1810.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中,O为底边BC的中点,以O为圆心作半圆与AB,AC相切,切点分别为D,E.过半圆上一点F作半圆的切线,分别交AB,AC于M,N.那么的值等于()A. B. C. D. 111.如图,⊙O的半径为2,点O到直线L的距离为3,点O是直线L上的一个动点,PQ切⊙O于点Q,则PQ的最小值为()A. B. C. 3 D. 512.已知如图,PA、PB切⊙O于A、B,MN切⊙O于C,交PB于N;若PA=7.5cm,则△PMN的周长是()A. 7.5cmB. 10cmC. 15cmD. 12.5cm二、填空题13.已知⊙P在直角坐标平面内,它的半径是5,圆心P(﹣3,4),则坐标原点O与⊙P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14.已知点P在半径为5的⊙O外,如果设OP=x,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5.如图,已知扇形AOB的半径为6,圆心角为90°,E是半径OA上一点,F是上一点.将扇形AOB沿EF对折,使得折叠后的圆弧恰好与半径OB相切于点G.若OE=4,则O到折痕EF的距离为________.16.如图,在Rt△ABC中,∠C=90°,AC≠BC,点M是边AC上的动点.过点M作MN∥AB交BC于N,现将△MNC沿MN折叠,得到△MNP.若点P在AB上.则以MN为直径的圆与直线AB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17.如图,在⊙O中,OB为半径,AB是⊙O的切线,OA与⊙O相交于点C,∠A=30°,OA=8,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18. 如图,在⊙O中,AB是直径,点D是⊙O上一点,点C是的中点,CE⊥AB于点E,过点D的切线交EC的延长线于点G,连接AD,分别交CE、CB于点P、Q,连接AC,关于下列结论:①∠BAD=∠ABC;②GP=GD;③点P是∠ACQ的外心,其中正确结论是________ (只需填写序号).19.如图,AE、AD、BC分别切⊙O于E、D、F,若AD=20,则△ABC的周长为 ________20.如图,在Rt△ABC中,∠C=90°,∠A=30°,AB=4 .若动点D在线段AC上(不与点A、C重合),过点D作DE⊥AC交AB边于点E.点A关于点D的对称点为点F,以FC为半径作⊙C,当DE=________时,⊙C与直线AB相切.21.如图,在△ABC中,BC=4,以点A为圆心,2为半径的⊙A与BC相切于点D,交AB于点E,交AC于点F,点P是⊙A上的一点,且∠EPF=45°,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三、解答题22.如图,已知PA、PB是⊙O的切线,A、B为切点,∠OAB=30°.(1)求∠APB的度数;(2)当OA=3时,求AP的长.23.如图所示,在梯形ABCD中,AD∥BC,AB⊥BC,以AB为直径的⊙O与DC相切于E.已知AB=8,边BC 比AD大6.(1)求边AD、BC的长;(2)在直径AB上是否存在一动点P,使以A、D、P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CP相似?若存在,求出AP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4.在⊙O中,AB为直径,C为⊙O上一点.(Ⅰ)如图①,过点C作⊙O的切线,与A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P,若∠CAB=32°,求∠P的大小;(Ⅱ)如图②,D为优弧ADC上一点,且DO的延长线经过AC的中点E,连接DC与AB相交于点P,若∠CAB=16°,求∠DPA的大小.25.解答题(1)如图1,已知⊙O的半径是4,△ABC内接于⊙O,AC=4 .①求∠ABC的度数;②已知AP是⊙O的切线,且AP=4,连接PC.判断直线PC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2,已知▱ABCD的顶点A、B、D在⊙O上,顶点C在⊙O内,延长BC交⊙O于点E,连接DE.求证:DE=DC.参考答案一、选择题B C C D B D C D C B B C二、填空题13.点O在⊙P上14.x>515.216.相交17.8 ﹣π18.②③19.4020.或21.4﹣π三、解答题22.解:(1)∵在△ABO中,OA=OB,∠OAB=30°,∴∠AOB=180°-2×30°=120°,∵PA、PB是⊙O的切线,∴OA⊥PA,OB⊥PB,即∠OAP=∠OBP=90°,∴在四边形OAPB中,∠APB=360°-120°-90°-90°=60°.(2)如图,连接OP;∵PA、PB是⊙O的切线,∴PO平分∠APB,即∠APO=∠APB=30°,又∵在Rt△OAP中,OA=3,∠APO=30°,∴AP=.23.解:(1)方法1:过D作DF⊥BC于F,在Rt△DFC中,DF=AB=8,FC=BC﹣AD=6,∴DC2=62+82=100,即DC=10.设AD=x,则DE=AD=x,EC=BC=x+6,∴x+(x+6)=10.∴x=2.∴AD=2,BC=2+6=8.方法2:连OD、OE、OC,由切线长定理可知∠DOC=90°,AD=DE,CB=CE,设AD=x,则BC=x+6,由射影定理可得:OE2=DE•EC.即:x(x+6)=16,解得x1=2,x2=﹣8,(舍去)∴AD=2,BC=2+6=8.(2)存在符合条件的P点.设AP=y,则BP=8﹣y,△ADP与△BCP相似,有两种情况:①△ADP∽△BCP时,有即∴y=;②△ADP∽△BPC时,有即∴y=4.故存在符合条件的点P,此时AP=或4.24.解:(Ⅰ)连接OC,如图①,∵PC为切线,∴OC⊥PC,∴∠OCP=90°,∵OA=OC,∴∠OCA=∠CAB=32°,∴∠POC=∠OCA+∠CAB=64°,∴∠P=90°﹣∠POC=90°﹣64°=26°;(Ⅱ)如图②,∵点E为AC的中点,∴OD⊥AC,∴∠OEA=90°,∴∠AOD=∠CAB+∠OEA=16°+90°=106°,∴∠C= ∠AOD=53°,∴∠DPA=∠BAC+∠C=16°+53°=69°25.(1)解:①连结OA、OC,如图1,∵OA=OC=4,AC=4 ,∴OA2+OC2=AC2,∴△OCA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OC=90°,∴∠ABC= ∠AOC=45°;②直线PC与⊙O相切.理由如下:∵AP是⊙O的切线,∴∠OAP=90°,而∠AOC=90°,∴AP∥OC,而AP=OC=4,∴四边形APCO为平行四边形,∵∠AOC=90°,∴四边形AOCP为矩形,∴∠PCO=90°,∴PC⊥OC,∴PC为⊙O的切线(2)证明:∵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AB∥CD,AD∥BC,∴∠B+∠A=180°,∠DCE=∠B,∵∠E+∠A=180°,∴∠E=∠B,∴∠DCE=∠E,∴DC=DE.。

2020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之圆中考真题训练(含解析)

2020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之圆中考真题训练(含解析)

2020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之圆1.(2019•北京)在△ABC 中,D ,E 分别是△ABC 两边的中点,如果上的所有点都在△ABC 的内部或边上,则称为△ABC 的中内弧.例如,图1中是△ABC 的一条中内弧.(1)如图2,在Rt △ABC 中,AB =AC =,D ,E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画出△ABC 的最长的中内弧,并直接写出此时的长;(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0,2),B (0,0),C (4t ,0)(t >0),在△ABC 中,D ,E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①若t =,求△ABC 的中内弧所在圆的圆心P 的纵坐标的取值范围;②若在△ABC 中存在一条中内弧,使得所在圆的圆心P 在△ABC 的内部或边上,直接写出t 的取值范围.2.(2019•荆州)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为⊙O上一点,点P是半径OB上一动点(不与O,B重合),过点P作射线1⊥AB,分别交弦BC,于D,E两点,在射线l上取点F,使FC=FD.(1)求证:FC是⊙O的切线;(2)当点E是的中点时,①若∠BAC=60°,判断以O,B,E,C为顶点的四边形是什么特殊四边形,并说明理由;②若tan∠ABC=,且AB=20,求DE的长.3.(2019•广元)如图,AB是⊙O的直径,点P是BA延长线上一点,过点P作⊙O的切线PC,切点是C,过点C作弦CD⊥AB于E,连接CO,CB.(1)求证:PD是⊙O的切线;(2)若AB=10,tan B=,求P A的长;(3)试探究线段AB,OE,OP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4.(2019•咸宁)如图,在Rt△ABC中,∠ACB=90°,D为AB的中点,以CD为直径的⊙O分别交AC,BC于点E,F两点,过点F作FG⊥AB于点G.(1)试判断FG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AC=3,CD=2.5,求FG的长.5.(2019•广东)如图1,在△ABC中,AB=AC,⊙O是△ABC的外接圆,过点C作∠BCD =∠ACB交⊙O于点D,连接AD交BC于点E,延长DC至点F,使CF=AC,连接AF.(1)求证:ED=EC;(2)求证:AF是⊙O的切线;(3)如图2,若点G是△ACD的内心,BC•BE=25,求BG的长.6.(2019•宜昌)已知:在矩形ABCD中,E,F分别是边AB,AD上的点,过点F作EF的垂线交DC于点H,以EF为直径作半圆O.(1)填空:点A(填“在”或“不在”)⊙O上;当=时,tan∠AEF的值是;(2)如图1,在△EFH中,当FE=FH时,求证:AD=AE+DH;(3)如图2,当△EFH的顶点F是边AD的中点时,求证:EH=AE+DH;(4)如图3,点M在线段FH的延长线上,若FM=FE,连接EM交DC于点N,连接FN,当AE=AD时,FN=4,HN=3,求tan∠AEF的值.7.(2019•淮安)如图,AB是⊙O的直径,AC与⊙O交于点F,弦AD平分∠BAC,DE ⊥AC,垂足为E.(1)试判断直线DE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O的半径为2,∠BAC=60°,求线段EF的长.8.(2019•毕节市)如图,点P在⊙O外,PC是⊙O的切线,C为切点,直线PO与⊙O 相交于点A、B.(1)若∠A=30°,求证:P A=3PB;(2)小明发现,∠A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始终有∠BCP=(90°﹣∠P)成立.请你写出推理过程.9.(2019•十堰)如图,△ABC中,AB=AC,以AC为直径的⊙O交BC于点D,点E为AC延长线上一点,且∠CDE=∠BAC.(1)求证:DE是⊙O的切线;(2)若AB=3BD,CE=2,求⊙O的半径.10.(2019•随州)如图,在△ABC中,AB=AC,以AB为直径的⊙O分别交AC,BC于点D,E,点F在AC的延长线上,且∠BAC=2∠CBF.(1)求证:BF是⊙O的切线;(2)若⊙O的直径为3,sin∠CBF=,求BC和BF的长.11.(2019•常德)如图,⊙O与△ABC的AC边相切于点C,与AB、BC边分别交于点D、E,DE∥OA,CE是⊙O的直径.(1)求证:AB是⊙O的切线;(2)若BD=4,EC=6,求AC的长.12.(2019•益阳)如图,在Rt△ABC中,M是斜边AB的中点,以CM为直径作圆O交AC 于点N,延长MN至D,使ND=MN,连接AD、CD,CD交圆O于点E.(1)判断四边形AMC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求证:ND=NE;(3)若DE=2,EC=3,求BC的长.13.(2019•天门)已知△ABC内接于⊙O,∠BAC的平分线交⊙O于点D,连接DB,DC.(1)如图①,当∠BAC=120°时,请直接写出线段AB,AC,AD之间满足的等量关系式:;(2)如图②,当∠BAC=90°时,试探究线段AB,AC,AD之间满足的等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3)如图③,若BC=5,BD=4,求的值.14.(2019•河北)如图1和2,▱ABCD中,AB=3,BC=15,tan∠DAB=.点P为AB 延长线上一点,过点A作⊙O切CP于点P,设BP=x.(1)如图1,x为何值时,圆心O落在AP上?若此时⊙O交AD于点E,直接指出PE 与BC的位置关系;(2)当x=4时,如图2,⊙O与AC交于点Q,求∠CAP的度数,并通过计算比较弦AP与劣弧长度的大小;(3)当⊙O与线段AD只有一个公共点时,直接写出x的取值范围.15.(2019•咸宁)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且对角互补的四边形叫做等补四边形.理解:(1)如图1,点A,B,C在⊙O上,∠ABC的平分线交⊙O于点D,连接AD,CD.求证:四边形ABCD是等补四边形;探究:(2)如图2,在等补四边形ABCD中,AB=AD,连接AC,AC是否平分∠BCD?请说明理由.运用:(3)如图3,在等补四边形ABCD中,AB=AD,其外角∠EAD的平分线交CD的延长线于点F,CD=10,AF=5,求DF的长.参考答案1.解:(1)如图2,以DE为直径的半圆弧,就是△ABC的最长的中内弧,连接DE,∵∠A=90°,AB=AC=,D,E分别是AB,AC的中点,∴BC===4,DE=BC=×4=2,∴弧=×2π=π;(2)如图3,由垂径定理可知,圆心一定在线段DE的垂直平分线上,连接DE,作DE 垂直平分线FP,作EG⊥AC交FP于G,①当t=时,C(2,0),∴D(0,1),E(1,1),F(,1),设P(,m)由三角形中内弧定义可知,圆心在线段DE上方射线FP上均可,∴m≥1,∵OA=OC,∠AOC=90°∴∠ACO=45°,∵DE∥OC∴∠AED=∠ACO=45°作EG⊥AC交直线FP于G,FG=EF=根据三角形中内弧的定义可知,圆心在点G的下方(含点G)直线FP上时也符合要求;∴m≤综上所述,m≤或m≥1.②如图4,设圆心P在AC上,∵P在DE中垂线上,∴P为AE中点,作PM⊥OC于M,则PM=,∴P(t,),∵DE∥BC∴∠ADE=∠AOB=90°∴AE===,∵PD=PE,∴∠AED=∠PDE∵∠AED+∠DAE=∠PDE+∠ADP=90°,∴∠DAE=∠ADP∴AP=PD=PE=AE由三角形中内弧定义知,PD≤PM∴AE≤,AE≤3,即≤3,解得:t≤,∵t>0∴0<t≤.如图5,设圆心P在BC上,则P(t,0)PD=PE==,PC=3t,CE=AC==由三角形中内弧定义知,∠PEC<90°,∴PE2+CE2≥PC2即+≥(3t)2,∵t>0∴0<t≤;综上所述,t的取值范围为:0<t≤.2.解:(1)证明:连接OC,∵OB=OC,∴∠OBC=∠OCB,∵PF⊥AB,∴∠BPD=90°,∴∠OBC+∠BDP=90°,∵FC=FD∴∠FCD=∠FDC∵∠FDC=∠BDP∴∠OCB+∠FCD=90°∴OC⊥FC∴FC是⊙O的切线.(2)如图2,连接OC,OE,BE,CE,①以O,B,E,C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理由如下:∵AB是直径,∴∠ACB=90°,∵∠BAC=60°,∴∠BOC=120°,∵点E是的中点,∴∠BOE=∠COE=60°,∵OB=OE=OC∴△BOE,△OCE均为等边三角形,∴OB=BE=CE=OC∴四边形BOCE是菱形;②若tan∠ABC=,且AB=20,求DE的长.∵=tan∠ABC=,设AC=3k,BC=4k(k>0),由勾股定理得AC2+BC2=AB2,即(3k)2+(4k)2=202,解得k=4,∴AC=12,BC=16,∵点E是的中点,∴OE⊥BC,BH=CH=8,∴OE×BH=OB×PE,即10×8=10PE,解得:PE=8,由勾股定理得OP===6,∴BP=OB﹣OP=10﹣6=4,∵=tan∠ABC=,即DP=BP==3∴DE=PE﹣DP=8﹣3=5.3.解:(1)证明:连接OD,∵PC是⊙O的切线,∴∠PCO=90°,即∠PCD+∠OCD=90°,∵OA⊥CD∴CE=DE∴PC=PD∴∠PDC=∠PCD∵OC=OD∴∠ODC=∠OCD,∴∠PDC+∠ODC=∠PCD+∠OCD=90°,∴PD是⊙O的切线.(2)如图2,连接AC,∵AB是⊙O的直径,∴∠ACB=90°,∴tan B==设AC=m,BC=2m,则由勾股定理得:m2+(2m)2=102,解得:m=,AC=2,BC=4,∵CE×AB=AC×BC,即10CE=2×4,∴CE=4,BE=8,AE=2在Rt△OCE中,OE=OA﹣AE=3,OC=5,∴CE===4,∵∴OP×OE=OC×OC,即3OP=5×5,∴OP =,P A =OP ﹣OA =﹣5=. (3)AB 2=4OE •OP如图2,∵PC 切⊙O 于C ,∴∠OCP =∠OEC =90°,∴△OCE ∽△OPC∴,即OC 2=OE •OP∵OC =AB∴即AB 2=4OE •OP .4.解:(1)FG 与⊙O 相切,理由:如图,连接OF ,∵∠ACB =90°,D 为AB 的中点,∴CD =BD ,∴∠DBC =∠DCB ,∵OF =OC ,∴∠OFC =∠OCF ,∴∠OFC =∠DBC ,∴OF ∥DB ,∴∠OFG+∠DGF=180°,∵FG⊥AB,∴∠DGF=90°,∴∠OFG=90°,∴FG与⊙O相切;(2)连接DF,∵CD=2.5,∴AB=2CD=5,∴BC==4,∵CD为⊙O的直径,∴∠DFC=90°,∴FD⊥BC,∵DB=DC,∴BF=BC=2,∵sin∠ABC=,即=,∴FG=.5.解:(1)∵AB=AC,∴∠ABC=∠ACB,又∵∠ACB=∠BCD,∠ABC=∠ADC,∴∠BCD=∠ADC,∴ED=EC;(2)如图1,连接OA,∵AB=AC,∴=,∴OA⊥BC,∵CA=CF,∴∠CAF=∠CF A,∴∠ACD=∠CAF+∠CF A=2∠CAF,∵∠ACB=∠BCD,∴∠ACD=2∠ACB,∴∠CAF=∠ACB,∴AF∥BC,∴OA⊥AF,∴AF为⊙O的切线;(3)∵∠ABE=∠CBA,∠BAD=∠BCD=∠ACB,∴△ABE∽△CBA,∴=,∴AB2=BC•BE,∵BC•BE=25,∴AB=5,如图2,连接AG,∴∠BAG=∠BAD+∠DAG,∠BGA=∠GAC+∠ACB,∵点G为内心,∴∠DAG=∠GAC,又∵∠BAD+∠DAG=∠GAC+∠ACB,∴∠BAG=∠BGA,∴BG=AB=5.6.解:(1)连接AO,∵∠EAF=90°,O为EF中点,∴AO=EF,∴点A在⊙O上,当=时,∠AEF=45°,∴tan∠AEF=tan45°=1,故答案为:在,1;(2)∵EF⊥FH,∴∠EFH=90°,在矩形ABCD中,∠A=∠D=90°,∴∠AEF+∠AFE=90°,∠AFE+∠DFH=90°,∴∠AEF=∠DFH,又FE=FH,∴△AEF≌△DFH(AAS),∴AF=DH,AE=DF,∴AD=AF+DF=AE+DH;(3)延长EF交HD的延长线于点G,∵F分别是边AD上的中点,∴AF=DF,∵∠A=∠FDG=90°,∠AFE=∠DFG,∴△AEF≌△DGF(ASA),∴AE=DG,EF=FG,∵EF⊥FH,∴EH=GH,∴GH=DH+DG=DH+AE,∴EH=AE+DH;(4)过点M作MQ⊥AD于点Q.设AF=x,AE=a,∵FM=FEEF⊥FH,∴△EFM为等腰直角三角形,∴∠FE M=∠FMN=45°,∵FM=FE,∠A=∠MQF=90°,∠AEF=∠MFQ,∴△AEF≌△QFM(ASA),∴AE=FQ=a,AF=QM,∵AE=AD,∴AF=DQ=QM=x,∵DC∥QM,∴,∵DC∥AB∥QM,∴,∴,∵FE=FM,∴,∠FEM=∠FMN=45°,∴△FEN~△HMN,∴,∴.7.解:(1)直线DE与⊙O相切,连结OD.∵AD平分∠BAC,∴∠OAD=∠CAD,∵OA=OD,∴∠OAD=∠ODA,∴∠ODA=∠CAD,∴OD∥AC,∵DE⊥AC,即∠AED=90°,∴∠ODE=90°,即DE⊥OD,∴DE是⊙O的切线;(2)过O作OG⊥AF于G,∴AF=2AG,∵∠BAC=60°,OA=2,∴AG=OA=1,∴AF=2,∴AF=OD,∴四边形AODF是菱形,∴DF∥OA,DF=OA=2,∴∠EFD=∠BAC=60°,∴EF=DF=1.8.解:(1)∵AB是直径∴∠ACB=90°,∵∠A=30°,∴AB=2BC∵PC是⊙O切线∴∠BCP=∠A=30°,∴∠P=30°,∴PB=BC,BC=AB,∴P A=3PB(2)∵点P在⊙O外,PC是⊙O的切线,C为切点,直线PO与⊙O相交于点A、B,∴∠BCP=∠A,∵∠A+∠P+∠ACB+∠BCP=180°,且∠ACB=90°,∴2∠BCP=90°﹣∠P,∴∠BCP=(90°﹣∠P)9.解:(1)如图,连接OD,AD,∵AC是直径,∴∠ADC=90°,∴AD⊥BC,∵AB=AC,∴∠CAD=∠BAD=∠BAC,∵∠CDE=∠BAC.∴∠CDE=∠CAD,∵OA=OD,∴∠CAD=∠ADO,∵∠ADO+∠ODC=90°,∴∠ODC+∠CDE=90°∴∠ODE=90°又∵OD是⊙O的半径∴DE是⊙O的切线;(2)解:∵AB=AC,AD⊥BC,∴BD=CD,∵AB=3BD,∴AC=3DC,设DC=x,则AC=3x,∴AD==2x,∵∠CDE=∠CAD,∠DEC=∠AED,∴△CDE∽△DAE,∴=,即==∴DE=4,x=,∴AC=3x=14,∴⊙O的半径为7.10.(1)证明:连接AE,∵AB是⊙O的直径,∴∠AEB=90°,∴∠1+∠2=90°.∵AB=AC,∴2∠1=∠CAB.∵∠BAC=2∠CBF,∴∠1=∠CBF∴∠CBF+∠2=90°即∠ABF=90°∵AB是⊙O的直径,∴直线BF是⊙O的切线;(2)解:过点C作CH⊥BF于H.∵sin∠CBF=,∠1=∠CBF,∴sin∠1=,∵在Rt△AEB中,∠AEB=90°,AB=3,∴BE=AB•sin∠1=3×=,∵AB=AC,∠AE B=90°,∴BC=2BE=2,∵sin∠CBF==,∴CH=2,∵CH∥AB,∴=,即=,∴CF=6,∴AF=AC+CF=9,∴BF==6.11.(1)证明:连接OD、CD,∵CE是⊙O的直径,∴∠EDC=90°,∵DE∥OA,∴OA⊥CD,∴OA垂直平分CD,∴OD=OC,∴OD=OE,∴∠OED=∠ODE,∵DE∥OA,∴∠ODE=∠AOD,∠DEO=∠AOC,∴∠AOD=∠AOC,∵AC是切线,∴∠ACB=90°,在△AOD和△AOC中∴△AOD≌△AOC(SAS),∴∠ADO=∠ACB=90°,∵OD是半径,∴AB是⊙O的切线;(2)解:连接OD,CD,∵BD是⊙O切线,∴∠ODB=90°,∴∠BDE+∠ODE=90°,∵CE是⊙O的直径,∴∠CDE=90°,∴∠ODC+∠ODE=90°,∴∠BDE=∠ODC,∵OC=OD,∴∠OCD=∠ODC,∴∠BDE=∠OCD,∵∠B=∠B,∴△BDE∽△BCD,∴∴BD2=BE•BC,设BE=x,∵BD=4,E C=6,∴42=x(x+6),解得x=2或x=﹣8(舍去),∴BE=2,∴BC=BE+EC=8,∵AD、AC是⊙O的切线,∴AD=AC,设AD=AC=y,在Rt△ABC中,AB2=AC2+BC2,∴(4+y)2=y2+82,解得y=6,∴AC=6,故AC的长为6.12.(1)解:四边形AMCD是菱形,理由如下:∵M是Rt△ABC中AB的中点,∴CM=AM,∵CM为⊙O的直径,∴∠CNM=90°,∴MD⊥AC,∴AN=CN,∵ND=MN,∴四边形AMCD是菱形.(2)∵四边形CENM为⊙O的内接四边形,∴∠CEN+∠CMN=180°,∵∠CEN+∠DEN=180°,∴∠CMN=∠DEN,∵四边形AMCD是菱形,∴CD=CM,∴∠CDM=∠CMN,∴∠DEN=∠CDM,(3)∵∠CMN=∠DEN,∠MDC=∠EDN,∴△MDC∽△EDN,∴,设DN=x,则MD=2x,由此得,解得:x=或x=﹣(不合题意,舍去),∴,∵MN为△ABC的中位线,∴BC=2MN,∴BC=2.13.解:(1)如图①在AD上截取AE=AB,连接BE,∵∠BAC=120°,∠BAC的平分线交⊙O于点D,∴∠DBC=∠DAC=60°,∠DCB=∠BAD=60°,∴△ABE和△BCD都是等边三角形,∴∠DBE=∠ABC,AB=BE,BC=BD,∴△BED≌△BAC(SAS),∴DE=AC,∴AD=AE+DE=AB+AC;故答案为:AB+AC=AD.(2)AB+AC=AD.理由如下:如图②,延长AB至点M,使BM=AC,连接DM,∵四边形ABDC内接于⊙O,∴∠MBD=∠ACD,∵∠BAD=∠CAD=45°,∴△MBD≌△ACD(SAS),∴MD=AD,∠M=∠CAD=45°,∴MD⊥AD.∴AM=,即AB+BM=,∴AB+AC=;(3)如图③,延长AB至点N,使BN=AC,连接DN,∵四边形ABDC内接于⊙O,∴∠NBD=∠ACD,∵∠BAD=∠CAD,∴BD=CD,∴△NBD≌△ACD(SAS),∴ND=AD,∠N=∠CAD,∴∠N=∠NAD=∠DBC=∠DCB,∴△NAD∽△CBD,∴,∴,又AN=AB+BN=AB+AC,BC=5,BD=4,∴=.14.解:(1)如图1,AP 经过圆心O ,∵CP 与⊙O 相切于P ,∴∠APC =90°,∵▱ABCD ,∴AD ∥BC ,∴∠PBC =∠DAB∴=tan ∠PBC =tan ∠DAB =,设CP =4k ,BP =3k ,由CP 2+BP 2=BC 2, 得(4k )2+(3k )2=152,解得k 1=﹣3(舍去),k 2=3,∴x =BP =3×3=9,故当x =9时,圆心O 落在AP 上;∵AP 是⊙O 的直径,∴∠AEP =90°,∴PE ⊥AD ,∵▱ABCD ,∴BC ∥AD∴PE ⊥BC(2)如图2,过点C 作CG ⊥AP 于G ,∵▱ABCD ,∴BC ∥AD ,∴∠CBG =∠DAB∴=tan ∠CBG =tan ∠DAB =,设CG =4m ,BG =3m ,由勾股定理得:(4m )2+(3m )2=152,解得m =3,∴CG =4×3=12,BG =3×3=9,PG =BG ﹣BP =9﹣4=5,AP =AB +BP =3+4=7, ∴AG =AB +BG =3+9=12∴tan ∠CAP ===1,∴∠CAP =45°;连接OP ,OQ ,过点O 作OH ⊥AP 于H ,则∠POQ =2∠CAP =2×45°=90°,PH =AP=,在Rt△CPG中,==13,∵CP是⊙O的切线,∴∠OPC=∠OHP=90°,∠OPH+∠CPG=90°,∠PCG+∠CPG=90°∴∠OPH=∠PCG∴△OPH∽△PCG∴,即PH×CP=CG×OP,×13=12OP,∴OP=∴劣弧长度==,∵<2π<7∴弦AP的长度>劣弧长度.(3)如图3,⊙O与线段AD只有一个公共点,即圆心O位于直线AB下方,且∠OAD ≥90°,当∠OAD=90°,∠CPM=∠DAB时,此时BP取得最小值,过点C作CM⊥AB于M,∵∠DAB=∠CBP,∴∠CPM=∠CBP∴CB=CP,∵CM⊥AB∴BP=2BM=2×9=18,∴x≥1815.解:(1)证明:∵四边形ABCD为圆内接四边形,∴∠A+∠C=180°,∠ABC+∠ADC=180°,∵BD平分∠ABC,∴∠ABD=∠CBD,∴,∴AD=CD,∴四边形ABCD是等补四边形;(2)AC平分∠BC D,理由如下:如图2,过点A分别作AE⊥BC于点E,AF垂直CD的延长线于点F,则∠AEB=∠AFD=90°,∵四边形ABCD是等补四边形,∴∠B+∠ADC=180°,又∠ADC+∠ADF=180°,∴∠B=∠ADF,∵AB=AD,∴△ABE≌△ADF(AAS),∴AE=AF,∴AC是∠BCF的平分线,即AC平分∠BCD;(3)如图3,连接AC,∵四边形ABCD是等补四边形,∴∠BAD+∠BCD=180°,又∠BAD+∠EAD=180°,∴∠EAD=∠BCD,∵AF平分∠EAD,∴∠F AD=∠EAD,由(2)知,AC平分∠BCD,∴∠FCA=∠BCD,∴∠FCA=∠F AD,又∠AFC=∠DF A,∴△ACF∽△DAF,∴,即,∴DF=5﹣5.。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圆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圆

第六章圆第二十三讲圆的有关概念及性质【基础知识回顾】一、圆的定义及性质:1、圆的定义:⑴形成性定义:在一个平面内,线段OA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A随之旋转形成的图形叫做圆,固定的端点叫线段OA叫做⑵描述性定义: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的点的集合2、弦与弧:弦: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叫做弦弧:圆上任意两点间的叫做弧,弧可分为、、三类3、圆的对称性:⑴轴对称性: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条对称轴,的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⑵中心对称性: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名师提醒:1、在一个圆中,圆心决定圆的半径决定圆的2、直径是圆中的弦,弦不一定是直径;3、圆不仅是中心对称图形,而且具有旋转性,即绕圆心旋转任意角度都被与原来的图形重合】二、垂径定理及推论:1、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并且平分弦所对的。

2、推论:平分弦()的直径,并且平分弦所对的。

【名师提醒:1、垂径定理及其推论实质是指一条直线满足:⑴过圆心⑵垂直于弦⑶平分弦⑷平分弦所对的优弧⑸平分弦所对的劣弧五个条件中的两个,那么可推出其余三个,注意解题过程中的灵活运用2、圆中常作的辅助线是过圆心作弦的线(即弦心距)。

3、垂径定理常用作计算,在半径r、弦a、弦心d和弓高h中已知其中两个量可求另外两个量。

】三、圆心角、弧、弦之间的关系:1、圆心角定义:顶点在的角叫做圆心角2、定理:在中,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中有一组量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也分别【名师提醒:注意:该定理的前提条件是“在同圆或等圆中”】四、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1、圆周角定义:顶点在并且两边都和圆的角叫圆周角2、圆周角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圆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推论1、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周角那么它们所对的弧推论2、半圆(或直弦)所对的圆周角是,90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名师提醒:1、在圆中,一条弦所对的圆心角只有一个,而它所对的圆周角有个,是类,它们的关系是,2、作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圆中常作的辅助线】五、圆内接四边形:定义:如果一个多边形的所有顶点都在圆上,这个多边形叫做,这个圆叫做。

人教版2023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练习直线与圆的位置

人教版2023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练习直线与圆的位置

第27 讲直线与圆的位置一.切线的性质(共1小题)1.(2021•大连)如图1,△ABC内接于⊙O,直线MN与⊙O相切于点D,OD与BC相交于点E,BC∥MN.(1)求证:∠BAC=∠DOC;(2)如图2,若AC是⊙O的直径,E是OD的中点,⊙O的半径为4,求AE的长.二.切线与解直角三角形(共1小题)2.(2022•丹东)如图,AB是⊙O的直径,点E在⊙O上,连接AE和BE,BC平分∠ABE 交⊙O于点C,过点C作CD⊥BE,交BE的延长线于点D,连接CE.(1)请判断直线CD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sin∠ECD=35,CE=5,求⊙O的半径.三.切线的判定与性质(共9小题)3.(2022•锦州)如图,在⊙O中,AB为⊙O的直径,点E在⊙O上,D为BÊ的中点,连接AE,BD并延长交于点C.连接OD,在OD的延长线上取一点F,连接BF,使∠CBF=12∠BAC.(1)求证:BF为⊙O的切线;(2)若AE=4,OF=92,求⊙O的半径.4.(2022•阜新)如图,在Rt△ABC中,∠ACB=90°,O是BC边上一点,以O为圆心,OB为半径的圆与AB相交于点D,连接CD,且CD=AC.(1)求证:CD是⊙O的切线;̂的长.(2)若∠A=60°,AC=2√3,求BD5.(2021•锦州)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AB为⊙O的直径,过点C作CE⊥AD 交AD的延长线于点E,延长EC,AB交于点F,∠ECD=∠BCF.(1)求证:CE为⊙O的切线;(2)若DE=1,CD=3,求⊙O的半径.6.(2021•沈阳)如图,AB是⊙O的直径,AD与⊙O交于点A,点E是半径OA上一点(点E不与点O,A重合).连接DE交⊙O于点C,连接CA,CB.若CA=CD,∠ABC=∠D.(1)求证:AD是⊙O的切线;(2)若AB=13,CA=CD=5,则AD的长是.7.(2022•鞍山)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AB为⊙O的直径,点E为⊙O上一点,EF∥AC交AB的延长线于点F,CE与AB交于点D,连接BE,若∠BCE=12∠ABC.(1)求证:EF是⊙O的切线.(2)若BF=2,sin∠BEC=35,求⊙O的半径.8.(2022•沈阳)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AD是⊙O的直径,AD,BC的延长线交于点E,延长CB交P A于点P,∠BAP+∠DCE=90°.(1)求证:P A是⊙O的切线;(2)连接AC,sin∠BAC=13,BC=2,AD的长为.9.(2021•辽宁)如图,在Rt△ABC中,∠ACB=90°,延长CA到点D,以AD为直径作⊙O,交BA的延长线于点E,延长BC到点F,使BF=EF.(1)求证:EF是⊙O的切线;(2)若OC=9,AC=4,AE=8,求BF的长.10.(2021•盘锦)如图,△ABC内接于⊙O,AB是⊙O的直径,过⊙O外一点D作DG∥BC,DG交线段AC于点G,交AB于点E,交⊙O于点F,连接DB,CF,∠A=∠D.(1)求证:BD与⊙O相切;(2)若AE=OE,CF平分∠ACB,BD=12,求DE的长.11.(2022•盘锦)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点A,点B在⊙O上,边DA的延长线交⊙O于点E,对角线DB的延长线交⊙O于点F,连接EF并延长至点G,使∠FBG=∠F AB.(1)求证:BG与⊙O相切;(2)若⊙O的半径为1,求AF的长.四.切线与相似三角形(共5小题)12.(2022•辽宁)如图,在Rt△ABC中,∠ACB=90°,▱ODEF的顶点O,D在斜边AB上,顶点E,F分别在边BC,AC上,以点O为圆心,OA长为半径的⊙O恰好经过点D 和点E.(1)求证:BC与⊙O相切;(2)若sin∠BAC=35,CE=6,求OF的长.13.(2021•营口)如图,AB是⊙O直径,点C,D为⊙O上的两点,且AD̂=CD̂,连接AC,BD交于点E,⊙O的切线AF与BD延长线相交于点F,A为切点.(1)求证:AF=AE;(2)若AB=8,BC=2,求AF的长.14.(2022•朝阳)如图,AC是⊙O的直径,弦BD交AC于点E,点F为BD延长线上一点,∠DAF=∠B.(1)求证:AF是⊙O的切线;(2)若⊙O的半径为5,AD是△AEF的中线,且AD=6,求AE的长.15.(2021•鞍山)如图,AB为⊙O的直径,C为⊙O上一点,D为AB上一点,BD=BC,过点A作AE⊥AB交CD的延长线于点E,CE交⊙O于点G,连接AC,AG,在EA的延长线上取点F,使∠FCA=2∠E.(1)求证:CF是⊙O的切线;(2)若AC=6,AG=√10,求⊙O的半径.16.(2021•丹东)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点D是BĈ的中点,过点D作EF∥BC分别交AB、AC的延长线于点E和点F,连接AD、BD,∠ABC的平分线BM交AD于点M.(1)求证:EF是⊙O的切线;(2)若AB:BE=5:2,AD=√14,求线段DM的长.第 27 讲 直线与圆的位置参考答案一.切线的性质(共1小题)1.(1)见解答;(2)2√7.;二.切线与解直角三角形(共1小题)2.(1)结论:CD 是⊙O 的切线,证明见解析部分;(2)256.;三.切线的判定与性质(共9小题)3.(1)证明见解析;(2)3.; 4.(1)见解析;(2)43π.; 5.(1)证明见解答; (2)⊙O 的半径是4.5.; 6.12013; 7.(1)见解答过程; (2)⊙O 的半径为3.;8.6; 9.(1)见解析; (2)656.; 10.(1)证明见解答;(2)DE =6√5.;11.(1)见解析; (2)√2.;四.切线与相似三角形(共5小题)12.(1)见解析;(2)2√10.;13.(1)证明见解答过程; (2)8√155.; 14.(1)见解析; (2)365.; 15.(1)见解答过程;(2)5.;16.(1)见详解; (2)2.;。

最新中考数学-一轮复习: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

最新中考数学-一轮复习: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

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基础知识知识点一、点与圆的位置关系1. 点和直线有三种位置关系:①点在圆外,即这个点到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②点在圆上,即这个点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③点在圆内,即这个点到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2. 用数量关系表示位置关系:⊙O的半径为r,点P到圆心的距离OP=d,则有①点P在⊙O外d>r;②点P在⊙O上d=r;③点P在⊙O内d<r.知识点二、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1.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1)相离:直线和圆没有公共点,这时我们说这条直线和圆相离.(2)相切:直线和圆只有一个公共点,这时我们说这条直线和圆相切,这条直线叫做圆的切线,这个点叫做切点.(3)相交:直线和圆有两个公共点,这时我们说这条直线和圆相交.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性质与判断:设圆的半径为r,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d,则:①直线和圆相离 d < r②直线和圆相切 d = r③直线和圆相交 d > r.知识点三、切线的判定定理1.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在应用定理时,必须先弄清两个条件:一是经过半径的外端;二是垂直于这条半径,两者缺一不可.2. 切线的判定方法有以下几种:①可以直接应用定义:直线与圆有一个公共点时,直线是圆的切线.②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③切线的判定定理.当已知条件中没有指出圆与直线的公共点时,常运用方法②进行判定;当已知条件中明确指出圆与直线有公共点时,常运用判定定理进行判定.证题方法“有点连半径,无点作垂线”.知识点四、切线的性质定理与切线长定理1. 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当已知圆的切线时,常常连接过切点的半径,得两线垂直关系. 2.切线长定理(1)切线长的定义:过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这点和切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叫做这点到圆的切线长. (2)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可以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 知识点五、三角形的外接圆与外心1. 三角形的外接圆:经过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2. 三角形的外心: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是三角形三条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这个点叫做三角形的外心.3. 三角形外心的性质:①三角形的外心是外接圆的圆心,它到三角形各顶点的距离相等;②三角形的外接圆有且只有一个,即对于给定的三角形,其外心是唯一的;但一个圆的内接三角形却有无数个,这些三角形的外心重合.知识点六、三角形的内切圆与内心1.三角形的内切圆是指与三角形各边都相切的圆,内切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内心,这个三角形叫做圆的外切三角形.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且只有一个内切圆.但一个圆的外切三角形有无数个.2. 三角形的内心:三角形内切圆的圆心,是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 常见结论:(1)Rt △ABC 的三条边分别为:a 、b 、c (c 为斜边),则它的内切圆的半径2ab cr ; (2)△ABC 的周长为l ,面积为S ,其内切圆的半径为r ,则12S lr . 知识点七、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1. 正多边形的概念:各边相等,各角也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2. 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可以这样表述:把圆分成n (n≥3)等份,依次连接各分点所得的多边形就是这个圆的内接正n 边形.利用这一关系可以判定一个多边形是否是正多边形或作出一个正多边形.这个圆是这个正多边形的外接圆.正多边形的外接圆的圆心叫做这个正多边形的中心.外接圆的半径叫做这个正多边形的半径.正多边形每一边所对的圆心角叫做正多边形的中心角.3. 对称性:①正多边形的轴对称性:正多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一个正n 边形共有n 条对称轴,每条对称轴都通过正n 边形的中心.②正多边形的中心对称性:边数为偶数的正多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它的中心是对称中心. ③正多边形的旋转对称性:正多边形都是旋转对称图形,最小的旋转角等于中心角. 典型例题解析例1. 已知点P到⊙O上的点的最短距离为3cm,最长距离为5cm,则⊙O的半径为cm.例2. 已知⊙O的半径长为2cm,如果直线l上有一点P满足PO=2cm,那么直线l与⊙O的位置关系是()A.相切B.相交C.相离或相切D.相切或相交例3. Rt△ABC中,∠C=90°,AC=5,BC=12,如果以点C为圆心,r为半径,且⊙C与斜边AB仅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半径r的取值范围是.例4. (朝阳)如图,△MBC中,∠B=90°,∠C=60°,MB=23,点A在MB上,以AB为直径作⊙O与MC相切于点D,则CD的长为()A.2B.3C.2 D.3例5. (葫芦岛)如图,边长为a的正六边形内有一边长为a的正三角形,则SS阴影空白()A.3 B.4 C.5 D.6例6. 如图:⊙I是Rt△ABC的内切圆,∠C=90°,AC=6,BC=8,则⊙I的半径是.例7. (锦州)已知,⊙O为∆ABC的外接圆,BC为直径,点E在AB上,过点E作EF⊥BC,点G在FE 的延长线上,且GA=GE.(1)求证:AG与⊙O相切.(2)若AC=6,AB=8,BE=3,求线段OE的长.(2)过点O作OH⊥AB,垂足为H,例8. (来宾)如图,AB为⊙O的直径,BF切⊙O于点B,AF交⊙O于点D,点C在DF上,BC交⊙O 于点E,且∠BAF=2∠CBF,CG⊥BF于点G.连接AE.(1) 直接写出AE与BC的位置关系;(2) 求证:△BCG∽△ACE ;(3) 若∠F=60°,GF=1,求⊙O得半径.巩固训练1. (青岛)直线l与半径为r的⊙O相交,且点O到直线l的距离为6,则r的取值范围是()A.r<6 B.r=6 C.r>6 D.r≥62. 在⊙O中,圆心O在坐标原点上,半径为210,点P的坐标为(4,5),那么点P与⊙O的位置关系是()A.点P在⊙O外B.点P在⊙O上C.点P在⊙O内D.不能确定3. 已知正三角形外接圆半径为3,这个正三角形的边长是()A.2 B.3 C.4 D.54. (天津)如图,AB是⊙O的弦,AC是⊙O的切线,A为切点,BC经过圆心.若∠B=25°,则∠C的大小等于()A.20°B.25°C.40°D.50°△放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的网格中,点A、B、C均落在格点上,用一个圆面5. 如下图,将ABC△,能够完全覆盖这个三角形的最小圆面的半径是________.去覆盖ABC6. (曲靖)如图,正六边形ABCDEF的边长为2,则对角线AE的长是.7. (莱芜)如图,正五边形ABCDE中,连接AC、AD、CE,CE交AD于点F,连接BF,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CDF的周长等于AD+CDB. FC平分∠BFDC. AC2+BF2=4CD2D. DE2=EF·CE8. (广安)如图,矩形ABCD的长为6,宽为3,点O1为矩形的中心,⊙O2的半径为1,O1O2⊥AB于点P,O1O2=6,若⊙O2绕点P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60°,在旋转过程中,⊙O2与矩形的边只有一个公共点的情况一共出现()A.3次B.4次C.5次D.6次9. (日照)如图,在Rt△OAB中,OA=4,AB=5,点C在OA上,AC=1,⊙P的圆心P在线段BC上,且⊙P与边AB,AO都相切.若反比例函数kyx(k≠0)的图象经过圆心P,则k= .10. (德州)如图,⊙O的直径AB为10cm,弦BC为6cm,D、E分别是∠ACB的平分线与⊙O,AB的交点,P为AB延长线上一点,且PC=PE.(1)求AC,AD的长;(2)试判断直线PC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11. (河南)如图,CD是⊙O的直径,且CD=2cm,点P为CD的延长线上一点,过点P作⊙O的切线P A、PB,切点分别为点A、B.(1)连接AC,若∠APO=30°,试证明△ACP是等腰三角形;(2)填空:①当DP= cm时,四边形AOBD是菱形;②当DP=cm时,四边形AOBP是正方形.12. (抚州)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P经过x轴上一点C,与y轴分别相交于A,B两点,连接AP 并延长分别交⊙P、x轴于点D、点E,连接DC并延长交y轴于点F,若点F的坐标为(0,1),点D的坐标为(6,-1).(1)求证:DC=FC.(2)判断⊙P与x轴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3)求直线AD的解析式.中考预测1. 在直角坐标平面内,点A的坐标为(1,0),点B的坐标为(a,0),圆A的半径为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当a=-1时,点B在圆A上B.当a<1时,点B在圆A内C.当a<-1时,点B在圆A外D.当-1<a<3时,点B在圆A内2. 如图,△ABC的边AC与⊙O相交于C,D两点,且经过圆心O,边AB与⊙O相切,切点为B.已知∠A =30°,则∠C的大小是( )A.30°B.45°C.60°D.40°3.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半径为2的⊙P的圆心P的坐标为(-3, 0),将⊙P沿x轴正方向平移,使⊙P与y轴相切,则平移的距离为()A.1 B.1或5 C.3 D.54. 如图,P为⊙O的直径BA延长线上一点,PC与⊙O相切,切点为C,点D是⊙O上一点,连接PD. 已知PC=PD=BC. 下列结论:(1)PD与⊙O相切;(2)四边形PCBD是菱形;(3)PO=AB;(4)∠PDB=120°. 其中正确的个数为()A. 4个B. 3个C. 2个D. 1个5. ⊙O的半径为R,点O到直线l的距离为d,R,d是方程x2-4x+m=0的两根,当直线l与⊙O相切时,m的值为.6. 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16和12,则此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是.7. 已知∠BAC=45°,一动点O在射线AB上运动(点O与点A不重合),设OA=x,如果半径为1的⊙O与射线AC只有一个公共点,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8. 如图,两圆圆心相同,大圆的弦AB与小圆相切,AB=8,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__.(结果保留π)9. 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O的直径为AD,将正方形沿EC折叠,点B落在圆上的F点,则BE的长为.10. 如图,Rt△ABC中,∠ABC=90°.以AB的中点O为圆心、OA长为半径作半圆,交AC于点D.点E为BC的中点,连接DE.(1)求证:DE是该半圆的切线;(2)若∠BAC=30°,DE=2,求AD的长.11.如图,已知等腰三角形ABC的底角为30°,以BC为直径的⊙O与底边AB交于点D,过D作DE AC,垂足为E.(1)证明:DE为⊙O的切线;(2)连接OE,若BC=4,求△OEC的面积.12. 如图,AB 是⊙O 的直径,点C 在⊙O 上,与⊙O 相切, BD ∥AC . (1)图中∠OCD =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O 的半径为3,AC =4,求OD 的长.13. 阅读材料:已知,如图(1),在面积为S 的△ABC 中, BC =a ,AC =b , AB =c ,内切圆O 的半径为r.连接OA 、OB 、OC ,△ABC 被划分为三个小三角形. ∵r c b a r AB r AC r BC S S S S OAB OAC OBC )(21212121++=⋅+⋅+⋅=++=△△△.. ∴cb a Sr ++=2.(1)类比推理:若面积为S 的四边形ABCD 存在内切圆(与各边都相切的圆),如图(2),各边长分别为AB =a ,BC =b ,CD =c ,AD =d ,求四边形的内切圆半径r ;(2)理解应用:如图(3),在等腰梯形ABCD 中,AB ∥DC ,AB =21,CD =11,AD =13,⊙O 1与⊙O 2分别为△ABD 与△BCD 的内切圆,设它们的半径分别为r 1和r 2,求21r r 的值.参考答案:巩固训练∵∠ODE=∠DEA=90°,∴OD∥AC,∴11313222 OCES CE DE∆=⨯⨯=⨯=.13. 【解析】 (1)连接OA 、OB 、OC 、OD. ∵AOD COD BOC AOB S S S S S △△△△+++=dr cr br ar 21212121+++=r d c b a )(21+++=。

中考数学专题特训第二十四讲: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含详细参考答案)

中考数学专题特训第二十四讲: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含详细参考答案)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第二十四讲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基础知识回顾】一、点与圆的位置关系:1、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有种,若圆的半径为r点P到圆心的距离为d则:点P在圆内<=> 点P在圆上<=>点P在圆外<=>2、过三点的圆:⑴过同一直线上三点作用,过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圆⑵三角形的外接圆:经过三角形各顶点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这个三角形叫做这个圆的⑶三角形外心的形成:三角形的交点,外心的性质:到相等【赵老师提醒:1、锐角三角形外心在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外心是锐角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一、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种:当直线和圆有两个公共点时,叫做直线和圆直线叫圆的线,这的直线叫做圆的直线和圆没有公共点时,叫做直线和圆2、设Qo的半径为r,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d,则:直线l与Qo相交<=>d r,直线l与Qo相切<=>d r直线l与Qo相离<=>d r3、切线的性质和判定:⑴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赵老师提醒:根据这一定理,在圆中遇到切线时,常用连接圆心和切点,即可的垂直关系】⑵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且这条半径的直线式圆的切线【赵老师提醒:在切线的判定中,当直线和圆的公共点标出时,用判定定理证明。

当公共点未标出时,一般可证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r来判定相切】4、切线长定理:⑴切线长定义:在经过圆外一点的圆的切线上,这点和切点之间的长叫做这点到圆的切线长。

⑵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到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相等,并且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的夹角5、三角形的内切圆:⑴与三角形各边都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内切圆,内切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⑵三角形内心的形成:是三角形的交点内心的性质:到三角形各的距离相等,内心与每一个顶点的连接线平分【赵老师提醒:三类三角形内心都在三角形若△ABC三边为a、b、c面积为s,内切圆半径为r,则s= ,若△ABC为直角三角形,则r= 】二、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有种,若Qo1半径为R,Qo2半径为r,圆心距外,则Qo1 与Qo2 外距<=> Qo1 与Qo2 外切<=>两圆相交<=> 两圆内切<=>两圆内含<=>【赵老师提醒:两圆相离无公共点包含和两种情况,两圆相切有唯一公共点包含和两种情况,注意题目中两种情况的考虑圆心同是两圆此时d= 】三、反证法:假设命题的结论,由此经过推理得出由矛盾判定所作的假设从而得到原命题成立,这种证明命题的方法叫反证法【赵老师提醒:反证法正题的关键是提出即假设所证结论的反面成立,择推理论证得出的矛盾可以与相矛盾,也可以与相矛盾,从而肯定原命题成立】【典型例题解析】考点一:切线的性质线,证明:AB=4PD.考点:切线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圆心角、弧、弦的关系;圆周角定理.专题:几何综合题.分析:(1)PO与BC的位置关系是平行;(2)(1)中的结论成立,理由为:由折叠可知三角形APO与三角形CPO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可得出∠APO=∠CPO,再由OA=OP,利用等边对等角得到∠A=∠APO,等量代换可得出∠A=∠CPO,又根据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得到∠A=∠PCB,再等量代换可得出∠COP=∠ACB,利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出PO与BC平行;(3)由CD为圆O的切线,利用切线的性质得到OC垂直于CD,又AD垂直于CD,利用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得到OC与AD平行,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到∠APO=∠COP,再利用折叠的性质得到∠AOP=∠COP,等量代换可得出∠APO=∠AOP,再由OA=OP,利用等边对等角可得出一对角相等,等量代换可得出三角形AOP三内角相等,确定出三角形AOP为等边三角形,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内角为60°得到∠AOP为60°,由OP 平行于BC,利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出∠OBC=∠AOP=60°,再由OB=OC,得到三角形OBC为等边三角形,可得出∠COB为60°,利用平角的定义得到∠POC也为60°,再加上OP=OC,可得出三角形POC为等边三角形,得到内角∠OCP为60°,可求出∠PCD为30°,在直角三角形PCD中,利用30°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出PD为PC的一半,而PC等于圆的半径OP等于直径AB的一半,可得出PD为AB的四分之一,即AB=4PD,得证.解答:解:(1)PO与BC的位置关系是PO∥BC;(2)(1)中的结论PO∥BC成立,理由为:由折叠可知:△APO≌△CPO,∴∠APO=∠CPO,又∵OA=OP,∴∠A=∠APO,∴∠A=∠CPO,又∵∠A与∠PCB都为PB所对的圆周角,∴∠A=∠PCB,∴∠CPO=∠PCB,对应训练1.(2012•玉林)如图,已知点O为Rt△ABC斜边AC上一点,以点O为圆心,OA长为半径的⊙O与BC相切于点E,与AC相交于点D,连接AE.(1)求证:AE平分∠CAB;(2)探求图中∠1与∠C的数量关系,并求当AE=EC时,tanC的值.考点:切线的性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专题:探究型.分析:(1)连接OE,则OE⊥BC,由于AB⊥BC,故可得出AB∥OE,进而可得出∠2=∠AEO,由于OA=OE,故∠1=∠AEO,进而可得出∠1=∠2;(2)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知∠1+∠AEO=∠EOC,,因为∠1=∠AEO,∠OEC=90°,所以2∠1+∠C=90°;当AE=CE时,∠1=∠C,再根据2∠1+∠C=90°即可得出∠C的度数,由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得出tanC即可.解答:(1)证明:连接OE,∵⊙O与BC相切于点E,∴OE⊥BC,∴∠OBP+∠ABP=90°,∠ACP+∠APC=90°,∵OP=OB,∴∠OBP=∠OPB,∵∠OPB=∠APC,∴∠ACP=∠ABC,∴AB=AC;(2)延长AP交⊙O于D,连接BD,∵设圆半径为r,则OP=OB=r,PA=5-r,∴AB2=OA2-OB2=52-r2,AC2=PC2-PA2=(25)2-(5-r)2,∴52-r2=(25)2-(5-r)2,解得:r=3,∴AB=AC=4,∵PD是直径,∴∠PBD=90°=∠PAC,∵∠DPB=∠CPA,∴△DPB∽△CPA,∴CP AP PD BP=,∴2553 33BP-=+,解得:PB=655.考点二:切线的判定(2)解:作BG⊥CD,垂足是G,在Rt△ABD中∵AB=10,sin∠DAB=35,又∵sin∠DAB=BD AB,∴BD=6∵C是弧AB的中点,∴∠ADC=∠CDB=45°,∴BG=DG=BDsin45°=6×22=32,∵∠DAB=∠DCB∴tan∠DCB=BGCG=34,∴CG=42,∴CD=CG+DG=42+32=72,∴S△CBD=12CD•BG=7232212⨯=.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切线的判定定理,涉及到圆周角定理、解直角三角形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构造出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对应训练考点三:三角形的外接圆和内切圆例4 (2012•阜新)如图,在△ABC中,BC=3cm,∠BAC=60°,那么△ABC能被半径至少为cm的圆形纸片所覆盖.考点:三角形的外接圆与外心;圆周角定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专题:计算题.分析:作圆O的直径CD,连接BD,根据圆周角定理求出∠D=60°,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得出sin∠D= BCCD,代入求出CD即可.解答:解:作圆O的直径CD,连接BD,∵弧BC对的圆周角有∠A、∠D,∴∠D=∠A=60°,∵直径CD,A.r B.2r C.2r D.2r考点:三角形的内切圆与内心;矩形的判定;正方形的判定;切线长定理.专题:计算题.分析:连接OD、OE,求出∠ODB=∠DBE=∠OEB=90°,推出四边形ODBE是正方形,得出BD=BE=OD=OE=r,根据切线长定理得出MP=DM,NP=NE,代入MB+NB+MN得出BD+BE,求出即可.解答:解:连接OD、OE,∵⊙O是Rt△ABC的内切圆,∴OD⊥AB,OE⊥BC,∵∠ABC=90°,∴∠ODB=∠DBE=∠OEB=90°,∴四边形ODBE是矩形,∵OD=OE,∴矩形ODBE是正方形,∴BD=BE=OD=OE=r,∵⊙O切AB于D,切BC于E,切MN于P,∴MP=DM,NP=NE,∴Rt△MBN的周长为:MB+NB+MN=MB+BN+NE+DM=BD+BE=r+r=2r,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矩形的判定、正方形的判定、三角形的内切圆和内心、切线长定理等,主要考查运用这些性质进行推理和计算的能力,题目比较好,难度也适中.对应训练4.(2012•台州)已知,如图1,△ABC中,BA=BC,D是平面内不与A、B、C重合的任意一点,∠ABC=∠DBE,BD=BE.(1)求证:△ABD≌△CBE;∴sin∠D=BCCD=45,∴CD=25 4,答:三角形ABC外接圆的直径是254.(2)解:连接IC、BI,且延长BI交AC于F,过I作IE⊥AB于E,∵AB=BC=5,I为△ABC内心,∴BF⊥AC,AF=CF,∵sin∠A=45=BFAB,∴BF=4,在Rt△ABF中,由勾股定理得:AF=CF=3,AC=2AF=6,∵I是△ABC内心,IE⊥AB,IF⊥AC,IG⊥BC,∴IE=IF=IG,设IE=IF=IG=R,∵△ABI、△ACI、△BCI的面积之和等于△ABC的面积,∴12AB×R+12BC×R+12AC×R=12AC×BF,即5×R+5×R+6×R=6×4,∴R=32,在△AIF中,AF=3,IF=32,由勾股定理得:AI=352.答:AI的长是352.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三角形的内切圆和内心,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圆周角定理等知识点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性质进行推理和计算的能力,题目综合性比较强,有一定的难度.考点三: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例6(2012•毕节地区)第三十奥运会将于2012年7月27日在英国伦敦开幕,奥运会旗图案有五个圆环组成,如图也是一幅五环图案,在这个五个圆中,不存在的位置关系是()A.外离B.内切C.外切D.相交考点: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分析:根据两圆的位置关系易得到它们的位置关系有外切、外离、相交.解答:解:观察图形,五个等圆不可能内切,也不可能内含,并且有的两个圆只有一个公共点,即外切;有的两个圆没有公共点,即外离;有的两个圆有两个公共点,即相交.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若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r,圆心距为d,若d>R+r,两圆外离;若d=R+r,两圆外切;若R-r<d<R+r(R≥r),两圆相交;若d=R-r(R>r),两圆内切;若0≤d<R-r(R>r),两圆内含.对应训练6.(2012•德阳)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A(0,2),⊙A的半径是2,⊙P的半径是1,满足与⊙A及x轴都相切的⊙P有个.6.4考点: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坐标与图形性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分析:分两圆内切和两圆外切两种情况讨论即可得到⊙P的个数.解答:解:如图,满足条件的⊙P有4个,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考查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坐标与图形的性质及直线与圆的知识,能充分考虑到分内切和外切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聚焦山东中考】1.(2012•济南)已知⊙O1和⊙O2的半径是一元二次方程x2-5x+6=0的两根,若圆心距O1O2=5,则⊙O1和⊙O2的位置关系是()A.外离B.外切C.相交D.内切考点: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分析:先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可知圆心距=两圆半径之和,再根据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即可判断.解答:解:∵⊙O1和⊙O2的半径是一元二次方程x2-5x+6=0的两根,∴两根之和=5=两圆半径之和,又∵圆心距O1O2=5,∴两圆外切.故选B.点评:此题综合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及两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圆和圆的位置与两圆的圆心距、半径的数量之间的关系:①两圆外离⇔d>R+r;②两圆外切⇔d=R+r;③两圆相交⇔R-r<d<R+r(R≥r);④两圆内切⇔d=R-r(R>r);⑤两圆内含⇔d<R-r(R>r).2.(2012•青岛)已知,⊙O1与⊙O2的半径分别是4和6,O1O2=2,则⊙O1与⊙O2的位置关系是()A.内切B.相交C.外切D.外离考点: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分析:由⊙O1与⊙O2的半径分别是4和6,O1O2=2,根据两圆位置关系与圆心距d,两圆半径R,r的数量关系间的联系即可得出两圆位置关系.解答:解:∵⊙O1与⊙O2的半径分别是4和6,O1O2=2,∴O1O2=6-4=2,∴⊙O1与⊙O2的位置关系是内切.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此题比较简单,注意掌握两圆位置关系与圆心距d,两圆半径R,r的数量关系间的联系是解此题的关键.3.(2012•泰安)如图,AB与⊙O相切于点B,AO的延长线交⊙O于点C,连接BC,若∠ABC=120°,OC=3,则BC的长为()A.π B.2πC.3π D.5π考点:切线的性质;弧长的计算.分析:连接OB,由于AB是切线,那么∠ABO=90°,而∠ABC=120°,易求∠OBC,而OB=OC,那么∠OBC=∠OCB,进而求出∠BOC的度数,在利用弧长公式即可求出BC的长.解答:解:连接OB,∵AB与⊙O相切于点B,∴∠ABO=90°,∵∠ABC=120°,∴∠OBC=30°,∵OB=OC,∴∠OCB=30°,∴∠BOC=120°,∴ BC 的长为nπr 180 =120×π×3 180 =2π,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弧长公式,解题的关键是连接OB,构造直角三角形.4.(2012•潍坊)已知两圆半径r1、r2分别是方程x2-7x+10=0的两根,两圆的圆心距为7,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A.相交B.内切C.外切D.外离考点: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分析:首先解方程x2-7x+10=0,求得两圆半径r1、r2的值,又由两圆的圆心距为7,根据两圆位置关系与圆心距d,两圆半径R,r的数量关系间的联系即可得出两圆位置关系.解答:解:∵x2-7x+10=0,∴(x-2)(x-5)=0,∴x1=2,x2=5,即两圆半径r1、r2分别是2,5,∵2+5=7,两圆的圆心距为7,∴两圆的位置关系是外切.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此题比较简单,注意掌握两圆位置关系与圆心距d,两圆半径R,r的数量关系间的联系是解此题的关键.5.(2012•济南)如图,在Rt△ABC中,∠B=90°,AB=6,BC=8,以其三边为直径向三角形外作三个半圆,矩形EFGH的各边分别与半圆相切且平行于AB或BC,则矩形EFGH的周长是.5.4848考点:切线的性质;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分析:首先取AC的中点O,过点O作MN∥EF,PQ∥EH,由题意可得PQ⊥EF,PQ⊥GH,MN⊥EH,MN⊥FG,PL,KN,OM,OQ分别是各半圆的半径,OL,OK是△ABC的中位线,又由在Rt△ABC中,∠B=90°,AB=6,BC=8,即可求得个线段长,继而求得答案.解答:解:取AC的中点O,过点O作MN∥EF,PQ∥EH,∵四边形EFGH是矩形,∴EH∥PQ∥FG,EF∥MN∥GH,∠E=∠H=90°,∴PQ⊥EF,PQ⊥GH,MN⊥EH,MN⊥FG,∵AB∥EF,BC∥FG,∴AB∥MN∥GH,BC∥PQ∥FG,∴AL=BL,BK=CK,∴OL=12BC=12×8=4,OK=12AB=12×6=3,∵矩形EFGH的各边分别与半圆相切,∴PL=12AB=12×6=3,KN=12BC=12×8=4,在Rt△ABC中,AC= ,∴OM=OQ=12AC=5,∴EH=FG=PQ=PL+OL+OQ=3+4+5=12,EF=GH=MN=OM+OK+NK=5+3+4=12,∴矩形EFGH的周长是:EF+FG+GH+EH=12+12+12+12=48.故答案为:48.点评:此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矩形的性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此题难度较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辅助线的作法,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6.(2012•菏泽)如图,PA,PB是⊙O是切线,A,B为切点,AC是⊙O的直径,若∠P=46°,则∠BAC= 度.6.23考点:切线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由PA、PB是圆O的切线,根据切线长定理得到PA=PB,即三角形APB为等腰三角形,由顶角的度数,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底角的度数,再由AP为圆O的切线,得到OA与AP垂直,根据垂直的定义得到∠OAP为直角,再由∠OAP-∠PAB即可求出∠BAC 的度数.解答:解:∵PA,PB是⊙O是切线,∴PA=PB,又∠P=46°,∴∠PAB=∠PBA=180-462=67°,又PA是⊙O是切线,AO为半径,∴OA⊥AP,∴∠OAP=90°,∴∠BAC=∠OAP-∠PAB=90°-67°=23°.故答案为:23。

全国中考数学复习第六单元圆第28课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课件

全国中考数学复习第六单元圆第28课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课件
D,又∵AD⊥CD,
∴∠ADC=90°,∴∠OCD=∠ADC=90°,
∴直线 DC 是☉O 的切线.
(2)连接 BC,∵AB 是☉O 的直径,
∴∠ACB=90°,AB=2AO,∴∠ACB=∠ADC=
90°,又∵∠DAC=∠BAC,∴△ ADC∽△ACB,
∴������������
2.[2017·丽水] 如图 28-7,在 Rt△ ABC 中,∠C=90°,以 BC 为直径的☉O 交 AB 于点 D,切线 DE 交 AC 于点 E. (1)求证:∠A=∠ADE; (2)若 AD=16,DE=10,求 BC 的长.
解:(1)证明:如图,连接 OD, ∵DE 是☉O 的切线,∴∠ODE=90°, ∴∠ADE+∠BDO=90°. ∵∠ACB=90°,∴∠A+∠ABC=90°. ∵OD=OB,∴∠DBO=∠BDO. ∴∠ADE=∠A.
∠APD,∠BOC=2∠A,∠CPO=2∠APD,∠PCO =90°,∴∠CDP=12∠BOC+12∠CPO=12(∠BOC+ ∠CPO)=1×90°=45°.
2
课堂考点探究
针对训练
1.[2018·连云港] 如图 28-6,AB 是☉O 的弦,点 C 在过点 B
的切线上,且 OC⊥OA,OC 交 AB 于点 P,已知∠OAB=22°,
课前双基巩固
3.[九上 P102 习题 24.2 第 11 题改编] 如图 28-2,AB,BC,CD 分
别与☉O 相切于 E,F,G 三点,且 AB∥CD,BO=6 cm,CO=8 cm,
则 BC=
cm.
图 28-2
[答案] 10
[解析] ∵AB,BC,CD 分别与☉O 相切于 E,F,G

两年中考模拟2020年中考数学:圆的有关位置关系(学生版)

两年中考模拟2020年中考数学:圆的有关位置关系(学生版)

第四篇图形的性质专题23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知识点名师点晴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理解并掌握设⊙O的半径为r,点P到圆心的距离OP=d,则有:点P在圆外d>r;点P在圆上d=r;点P在圆内d<r及其运用.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切线的判定定理理解切线的判定定理,会运用它解决一些具体的题目切线的性质定理理解切线的性质定理,会运用它解决一些具体的题目切线长定理运用切线长定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圆和圆的位置关系理解两圆的互解关系与d、r1、r2等量关系的等价条件并灵活应用它们解题.归纳1:点和圆的位置关系基础知识归纳:设⊙O 的半径是r ,点P 到圆心O 的距离为d ,则有: d <r 点P 在⊙O 内; d =r 点P 在⊙O 上; d >r 点P 在⊙O 外.基本方法归纳:点的位置可以确定该点到圆心距离与半径的关系,反过来已知点到圆心距离与半径的关系可以确定该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注意问题归纳:符号“⇔”读作“等价于”,它表示从符号“⇔”的左端可以得到右端,从右端也可以得到左端.【例1】如图,在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中选取9个格点(格线的交点称为格点),如果以A为圆心,r 为半径画圆,选取的格点中除点A 外恰好有3个在圆内,则r 的取值范围为( )A .2217r <<B .1732r <<C .175r <<D .529r <<归纳 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基础知识归纳:直线和圆有三种位置关系,具体如下:(1)相交:直线和圆有两个公共点时,叫做直线和圆相交,这时直线叫做圆的割线,公共点叫做交点; (2)相切:直线和圆有唯一公共点时,叫做直线和圆相切,这时直线叫做圆的切线,(3)相离:直线和圆没有公共点时,叫做直线和圆相离.如果⊙O 的半径为r ,圆心O 到直线l 的距离为d ,那么: 直线l 与⊙O 相交 d <r ; 直线l 与⊙O 相切 d =r ;直线l与⊙O相离d>r;注意问题归纳: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解题的关键是了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与d与r的数量关系.【例2】(2019内蒙古通辽市,第23题,8分)如图,△ABC内接于⊙O,AB是⊙O的直径,AC=CE,连接AE交BC于点D,延长DC至F点,使CF=CD,连接AF.(1)判断直线AF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AC=10,tan∠CAE34=,求AE的长.【例3】(2019四川省遂宁市,第24题,10分)如图,△ABC内接于⊙O,直径AD交BC于点E,延长AD至点F,使DF=2OD,连接FC并延长交过点A的切线于点G,且满足AG∥BC,连接OC,若cos∠BAC13=,BC=6.(1)求证:∠COD=∠BAC;(2)求⊙O的半径OC;(3)求证:C F是⊙O的切线.归纳3: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基础知识归纳:如果两个圆没有公共点,那么就说这两个圆相离,相离分为外离和内含两种.如果两个圆只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就说这两个圆相切,相切分为外切和内切两种.如果两个圆有两个公共点,那么就说这两个圆相交.基本方法归纳:设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和r,圆心距为d,那么两圆外离d>R+r两圆外切d=R+r两圆相交R-r<d<R+r(R≥r)两圆内切d=R-r(R>r)两圆内含d<R-r(R>r)【例3】(2019上海,第6题,4分)已知⊙A与⊙B外切,⊙C与⊙A、⊙B都内切,且AB=5,AC=6,BC=7,那么⊙C的半径长是()A.11B.10C.9D.8【2019年题组】一、选择题1.(2019四川省乐山市,第10题,3分)如图,抛物线y14x2﹣4与x轴交于A、B两点,P是以点C(0,3)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上的动点,Q是线段P A的中点,连结OQ.则线段OQ的最大值是()A.3B.412C.72D.42.(2019四川省泸州市,第11题,3分)如图,等腰△ABC的内切圆⊙O与AB,BC,CA分别相切于点D,E,F,且AB=AC=5,BC=6,则DE的长是()A.31010B.3105C.355D.6553.(2019山东省泰安市,第9题,4分)如图,△ABC是⊙O的内接三角形,∠A=119°,过点C的圆的切线交BO 于点P,则∠P的度数为()A.32°B.31°C.29°D.61°4.(2019广西,第12题,3分)如图,AB为⊙O的直径,BC、CD是⊙O的切线,切点分别为点B、D,点E为线段OB上的一个动点,连接OD,CE,DE,已知AB=25,BC=2,当CE+DE的值最小时,则CEDE的值为()A.910B.23C.53D.555.(2019江苏省连云港市,第8题,3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AD2AB.将矩形ABCD对折,得到折痕MN;沿着CM折叠,点D的对应点为E,ME与BC的交点为F;再沿着MP折叠,使得AM与EM重合,折痕为MP,此时点B的对应点为G.下列结论:①△CMP是直角三角形;②点C、E、G不在同一条直线上;③PC62=MP;④BP22=AB;⑤点F是△CMP外接圆的圆心,其中正确的个数为()A.2个B.3个C.4个D.5个6.(2019河北,第10题,3分)根据圆规作图的痕迹,可用直尺成功找到三角形外心的是()A.B.C.D.7.(2019湖北省天门市,第10题,3分)如图,AB为⊙O的直径,BC为⊙O的切线,弦AD∥OC,直线CD交BA 的延长线于点E,连接BD.下列结论:①CD是⊙O的切线;②CO⊥DB;③△EDA∽△EBD;④ED•BC=BO •BE.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有()A.4个B.3个C.2个D.1个8.(2019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5题,3分)如图,P A、PB分别与⊙O相切于A、B两点,点C为⊙O上一点,连接AC、BC,若∠P=50°,则∠ACB的度数为()A.60°B.75°C.70°D.65°二、填空题9.(2019内蒙古包头市,第18题,3分)如图,BD是⊙O的直径,A是⊙O外一点,点C在⊙O上,AC与⊙O相切于点C,∠CAB=90°,若BD=6,AB=4,∠ABC=∠CBD,则弦BC的长为.10.(2019山东省菏泽市,第14题,3分)如图,直线y34=-x﹣3交x轴于点A,交y轴于点B,点P是x轴上一动点,以点P为圆心,以1个单位长度为半径作⊙P,当⊙P与直线AB相切时,点P的坐标是.11.(2019江苏省常州市,第17题,2分)如图,半径为3的⊙O与边长为8的等边三角形ABC的两边AB、BC都相切,连接OC,则tan∠OCB= .12.(2019江苏省连云港市,第16题,3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AB=4,AD=3,以点C为圆心作⊙C与直线BD相切,点P是⊙C上一个动点,连接AP交BD于点T,则APAT的最大值是.13.(2019浙江省宁波市,第17题,4分)如图,Rt△ABC中,∠C=90°,AC=12,点D在边BC上,CD=5,BD=13.点P是线段AD上一动点,当半径为6的⊙P与△ABC的一边相切时,AP的长为.14.(2019湖北省鄂州市,第16题,3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C(3,4),以点C为圆心的圆与y轴相切.点A、B在x轴上,且OA=OB.点P为⊙C上的动点,∠APB=90°,则AB长度的最大值为.15.(2019辽宁省盘锦市,第17题,3分)如图,△ABC内接于⊙O,BC是⊙O的直径,OD⊥AC于点D,连接BD,半径OE⊥BC,连接EA,EA⊥BD于点F.若OD=2,则BC=.16.(2019黑龙江省绥化市,第20题,3分)半径为5的⊙O是锐角三角形ABC的外接圆,AB=AC,连接OB、OC,延长CO交弦AB于点D.若△OBD是直角三角形,则弦BC的长为.三、解答题17.(2019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24题,9分)如图,以Rt△ABC的直角边AB为直径的⊙O交斜边AC于点D,过点D作⊙O的切线与BC交于点E,弦DM与AB垂直,垂足为H.(1)求证:E为BC的中点;(2)若⊙O的面积为12π,两个三角形△AHD和△BMH的外接圆面积之比为3,求△DEC的内切圆面积S1和四边形OBED的外接圆面积S2的比.18.(2019北京,第22题,6分)在平面内,给定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点A,B,C,如图所示,点O到点A,B,C的距离均等于a(a为常数),到点O的距离等于a的所有点组成图形G,∠ABC的平分线交图形G于点D,连接AD,CD.(1)求证:A D=CD;(2)过点D作DE⊥BA,垂足为E,作DF⊥BC,垂足为F,延长DF交图形G于点M,连接CM.若AD=CM,求直线DE与图形G的公共点个数.19.(2019四川省宜宾市,第23题,10分)如图,线段AB经过⊙O的圆心O,交⊙O于A、C两点,BC=1,AD为⊙O的弦,连结BD,∠BAD=∠ABD=30°,连结DO并延长交⊙O于点E,连结BE交⊙O于点M.(1)求证:直线BD是⊙O的切线;(2)求⊙O的半径OD的长;(3)求线段BM的长.20.(2019广安,第25题,9分)如图,在Rt△ABC中,∠ACB=90°,AC=6,BC=8,AD平分∠BAC,AD交BC于点D,ED⊥AD交AB于点E,△ADE的外接圆⊙O交AC于点F,连接EF.(1)求证:B C是⊙O的切线;(2)求⊙O的半径r及∠3的正切值.21.(2019四川省成都市,第20题,10分)如图,AB为⊙O的直径,C,D为圆上的两点,OC∥BD,弦AD,BC相交于点E.(1)求证:¶¶AC CD;(2)若CE=1,EB=3,求⊙O的半径;(3)在(2)的条件下,过点C作⊙O的切线,交BA的延长线于点P,过点P作PQ∥CB交⊙O于F,Q两点(点F在线段PQ上),求PQ的长.22.(2019四川省雅安市,第23题,10分)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AC,BC是⊙O的弦,OE∥AC交BC于E,过点B作⊙O的切线交OE的延长线于点D,连接DC并延长交BA的延长线于点F.(1)求证:D C是⊙O的切线;(2)若∠ABC=30°,AB=8,求线段CF的长.23.(2019天津,第21题,10分)已知P A,PB分别与⊙O相切于点A,B,∠APB=80°,C为⊙O上一点.(1)如图①,求∠ACB的大小;(2)如图②,AE为⊙O的直径,AE与BC相交于点D.若AB=AD,求∠EAC的大小.24.(2019宁夏,第23题,8分)如图在△ABC中,AB=BC,以AB为直径作⊙O交AC于点D,连接OD.(1)求证:OD∥BC;(2)过点D作⊙O的切线,交BC于点E,若∠A=30°,求CDBE的值.25.(2019山东省临沂市,第23题,9分)如图,AB是⊙O的直径,C是⊙O上一点,过点O作OD⊥AB,交BC的延长线于D,交AC于点E,F是DE的中点,连接CF.(1)求证:C F是⊙O的切线.(2)若∠A=22.5°,求证:A C=DC.26.(2019枣庄,第23题,8分)如图,在Rt△ABC中,∠ABC=90°,以AB为直径作⊙O,点D为⊙O上一点,且CD=CB,连接DO并延长交CB的延长线于点E.(1)判断直线CD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BE=2,DE=4,求圆的半径及AC的长.27.(2019山东省济南市,第23题,8分)如图,AB 、CD 是⊙O 的两条直径,过点C 的⊙O 的切线交AB 的延长线于点E ,连接AC 、BD . (1)求证;∠ABD =∠CAB ;(2)若B 是OE 的中点,AC =12,求⊙O 的半径.28.(2019莱芜区,第23题,10分)如图,已知AB 是⊙O 的直径,CB ⊥AB ,D 为圆上一点,且AD ∥OC ,连接CD ,AC ,BD ,AC 与BD 交于点M . (1)求证:C D 为⊙O 的切线; (2)若CD 2=AD ,求CMMA的值.29.(2019济宁,第20题,8分)如图,AB 是⊙O 的直径,C 是⊙O 上一点,D 是»AC 的中点,E 为OD 延长线上一点,且∠CAE =2∠C ,AC 与BD 交于点H ,与OE 交于点F . (1)求证:A E 是⊙O 的切线; (2)若DH =9,tanC 34=,求直径AB 的长.30.(2019山东省烟台市,第22题,9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CD=2,AD=4,点P在BC上,将△ABP沿AP折叠,点B恰好落在对角线AC上的E点,O为AC上一点,⊙O经过点A,P(1)求证:B C是⊙O的切线;(2)在边CB上截取CF=CE,点F是线段BC的黄金分割点吗?请说明理由.31.(2019聊城,第24题,10分)如图,△ABC内接于⊙O,AB为直径,作OD⊥AB交AC于点D,延长BC,OD交于点F,过点C作⊙O的切线CE,交OF于点E.(1)求证:EC=ED;(2)如果OA=4,EF=3,求弦AC的长.32.(2019山东省菏泽市,第22题,10分)如图,BC是⊙O的直径,CE是⊙O的弦,过点E作⊙O的切线,交CB 的延长线于点G,过点B作BF⊥GE于点F,交CE的延长线于点A.(1)求证:∠ABG=2∠C;(2)若GF3GB=6,求⊙O的半径.33.(2019广西河池市,第25题,10分)如图,五边形ABCDE内接于⊙O,CF与⊙O相切于点C,交AB延长线于点F.(1)若AE=DC,∠E=∠BCD,求证:D E=BC;(2)若OB=2,AB=BD=DA,∠F=45°,求CF的长.34.(2019广西百色市,第25题,10分)如图,已知AC、AD是⊙O的两条割线,AC与⊙O交于B、C两点,AD 过圆心O且与⊙O交于E、D两点,OB平分∠AOC.(1)求证:△ACD∽△ABO;(2)过点E的切线交AC于F,若EF∥OC,OC=3,求EF的值.[提示:(2+1)(2-1)=1]35.(2019广西贵港市,第24题,8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以BC边为直径作半圆O,OE⊥OA交CD边于点E,对角线AC与半圆O的另一个交点为P,连接AE.(1)求证:A E是半圆O的切线;(2)若P A=2,PC=4,求AE的长.36.(2019新疆,第22题,10分)如图,AB是⊙O的直径,CD与⊙O相切于点C,与AB的延长线交于点D,CE ⊥AB于点E.(1)求证:∠BCE=∠BCD;(2)若AD=10,CE=2BE,求⊙O的半径.¶AC的中点, 37.(2019江苏省泰州市,第24题,10分)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AC为⊙O的直径,D为过点D作DE∥AC,交BC的延长线于点E.(1)判断DE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O的半径为5,AB=8,求CE的长.38.(2019江苏省淮安市,第24题,10分)如图,AB是⊙O的直径,AC与⊙O交于点F,弦AD平分∠BAC,DE ⊥AC,垂足为E.(1)试判断直线DE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O的半径为2,∠BAC=60°,求线段EF的长.39.(2019江苏省盐城市,第24题,10分)如图,在Rt△ABC中,∠ACB=90°,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以CD 为直径的⊙O分别交AC、BC于点M、N,过点N作NE⊥AB,垂足为E.(1)若⊙O的半径为52,AC=6,求BN的长;(2)求证:NE与⊙O相切.40.(2019江苏省镇江市,第22题,6分)如图,在△ABC中,AB=AC,过AC延长线上的点O作OD⊥AO,交BC 的延长线于点D,以O为圆心,OD长为半径的圆过点B.(1)求证:直线AB与⊙O相切;(2)若AB=5,⊙O的半径为12,则tan∠BDO= .41.(2019江西省,第19题,8分)如图1,AB为半圆的直径,点O为圆心,AF为半圆的切线,过半圆上的点C作CD∥AB交AF于点D,连接BC.(1)连接DO,若BC∥OD,求证:C D是半圆的切线;(2)如图2,当线段CD与半圆交于点E时,连接AE,AC,判断∠AED和∠ACD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42.(2019浙江省温州市,第22题,10分)如图,在△ABC中,∠BAC=90°,点E在BC边上,且CA=CE,过A,C,E 三点的⊙O交AB于另一点F,作直径AD,连结DE并延长交AB于点G,连结CD,CF.(1)求证:四边形DCFG是平行四边形.(2)当BE=4,CD38=AB时,求⊙O的直径长.43.(2019湖北省十堰市,第22题,8分)如图,△ABC中,AB=AC,以AC为直径的⊙O交BC于点D,点E为C延长线上一点,且∠CDE12=∠BAC.(1)求证:D E是⊙O的切线;(2)若AB=3BD,CE=2,求⊙O的半径.44.(2019湖北省咸宁市,第21题,9分)如图,在Rt△ABC中,∠ACB=90°,D为AB的中点,以CD为直径的⊙O分别交AC,BC于点E,F两点,过点F作FG⊥AB于点G.(1)试判断FG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AC=3,CD=2.5,求FG的长.45.(2019湖北省孝感市,第23题,10分)如图,点I是△ABC的内心,BI的延长线与△ABC的外接圆⊙O交于点D,与AC交于点E,延长CD、BA相交于点F,∠ADF的平分线交AF于点G.(1)求证:D G∥CA;(2)求证:A D=ID;(3)若DE=4,BE=5,求BI的长.46.(2019湖北省恩施州,第23题,10分)如图,在⊙O中,AB是直径,BC是弦,BC=BD,连接CD交⊙O于点E,∠BCD=∠DBE.(1)求证:B D是⊙O的切线.(2)过点E作EF⊥AB于F,交BC于G,已知DE=210,EG=3,求BG的长.47.(2019湖北省鄂州市,第22题,10分)如图,P A是⊙O的切线,切点为A,AC是⊙O的直径,连接OP交⊙O 于E.过A点作AB⊥PO于点D,交⊙O于B,连接BC,PB.(1)求证:PB是⊙O的切线;(2)求证:E为△P AB的内心;(3)若cos∠P AB1010=,BC=1,求PO的长.48.(2019湖北省黄石市,第24题,10分)如图,AB是⊙O的直径,点D在AB的延长线上,C、E是⊙O上的两点,CE=CB,∠BCD=∠CAE,延长AE交BC的延长线于点F.(1)求证:C D是⊙O的切线;(2)求证:C E=CF;(3)若BD=1,CD2=,求弦AC的长.49.(2019湖南省常德市,第22题,7分)如图,⊙O与△ABC的AC边相切于点C,与AB、BC边分别交于点D、E,DE∥OA,CE是⊙O的直径.(1)求证:A B是⊙O的切线;(2)若BD=4,EC=6,求AC的长.50.(2019贵州省贵阳市,第23题,10分)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点P是⊙O上一点,连接OP,点A关于OP的对称点C恰好落在⊙O上.(1)求证:OP∥BC;(2)过点C作⊙O的切线CD,交AP的延长线于点D.如果∠D=90°,DP=1,求⊙O的直径.51.(2019辽宁省大连市,第23题,10分)如图1,四边形ABCD内接于⊙O,AC是⊙O的直径,过点A的切线与CD的延长线相交于点P.且∠APC=∠BCP.(1)求证:∠BAC=2∠ACD;(2)过图1中的点D作DE⊥AC,垂足为E(如图2),当BC=6,AE=2时,求⊙O的半径.52.(2019辽宁省朝阳市,第22题,8分)如图,四边形ABCD为菱形,以AD为直径作⊙O交AB于点F,连接DB交⊙O于点H,E是BC上的一点,且BE=BF,连接DE.(1)求证:D E是⊙O的切线.(2)若BF=2,DH5=,求⊙O的半径.53.(2019辽宁省本溪市,第24题,12分)如图,点P为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的一点,连接BP并延长交CD于点E,交AD的延长线于点F,⊙O是△DEF的外接圆,连接DP.(1)求证:D P是⊙O的切线;(2)若tan∠PDC12=,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求⊙O的半径和线段OP的长.54.(2019辽宁省沈阳市,第22题,10分)如图,AB是⊙O的直径,BC是⊙O的弦,直线MN与⊙O相切于点C,过点B作BD⊥MN于点D.(1)求证:∠ABC=∠CBD;(2)若BC=45,CD=4,则⊙O的半径是.55.(2019辽宁省营口市,第23题,12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E⊥BC,垂足为点E,以AE为直径的⊙O与边CD相切于点F,连接BF交⊙O于点G,连接EG.(1)求证:C D=AD+CE.(2)若AD=4CE,求tan∠EGF的值.56.(2019辽宁省铁岭市,第24题,12分)如图,在▱ABCD中,AD=2AB,以点A为圆心、AB的长为半径的⊙A 恰好经过BC的中点E,连接DE,AE,BD,AE与BD交于点F.(1)求证:D E与⊙A相切.(2)若AB=6,求BF的长.57.(2019辽宁省锦州市,第22题,8分)如图,M,N是以AB为直径的⊙O上的点,且¶¶AN BN,弦MN交AB于点C,BM平分∠ABD,MF⊥BD于点F.(1)求证:MF是⊙O的切线;(2)若CN=3,BN=4,求CM的长.58.(2019辽宁省鞍山市,第23题,10分)如图,在Rt△ABC中,∠ACB=90°,D是AC上一点,过B,C,D三点的⊙O交AB于点E,连接ED,EC,点F是线段AE上的一点,连接FD,其中∠FDE=∠DCE.(1)求证:D F是⊙O的切线.(2)若D是AC的中点,∠A=30°,BC=4,求DF的长.59.(2019黑龙江省绥化市,第26题,7分)如图,AB为⊙O的直径,AC平分∠BAD,交弦BD于点G,连接半径OC交BD于点E,过点C的一条直线交AB的延长线于点F,∠AFC=∠ACD.(1)求证:直线CF是⊙O的切线;(2)若DE=2CE=2.①求AD的长;②求△ACF的周长.(结果可保留根号)【2018年题组】一、选择题1.(2018浙江省嘉兴市,第6题,3分)用反证法证明时,假设结论“点在圆外”不成立,那么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只能是()A.点在圆内B.点在圆上C.点在圆心上D.点在圆上或圆内2.(2018湖北省宜昌市,第12题,3分)如图,直线AB是⊙O的切线,C为切点,OD∥AB交⊙O于点D,点E在⊙O上,连接OC,EC,ED,则∠CED的度数为()A.30°B.35°C.40°D.45°3.(2018江苏省常州市,第7题,2分)如图,AB是⊙O的直径,MN是⊙O的切线,切点为N,如果∠MNB=52°,则∠NOA的度数为()A.76°B.56°C.54°D.52°4.(2018江苏省无锡市,第8题,3分)如图,矩形ABCD中,G是BC的中点,过A、D、G三点的圆O与边AB、CD分别交于点E、点F,给出下列说法:(1)AC与BD的交点是圆O的圆心;(2)AF与DE的交点是圆O的圆心;(3)BC与圆O相切.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是()A.0B.1C.2D.35.(2018河北省,第15题,2分)如图,点I为△ABC的内心,AB=4,AC=3,BC=2,将∠ACB平移使其顶点与I重合,则图中阴影部分的周长为()A.4.5B.4C.3D.26.(2018湖北省荆门市,第9题,3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4,0),B(0,3),C(4,3),I是△ABC 的内心,将△ABC绕原点逆时针旋转90°后,I的对应点I'的坐标为()A.(﹣2,3)B.(﹣3,2)C.(3,﹣2)D.(2,﹣3)7.(2018湖北省鄂州市,第8题,3分)如图,P A、PB是⊙O的切线,切点为A、B.AC是⊙O的直径,OP与AB 交于点D,连接BC.下列结论:①∠APB=2∠BAC②OP∥BC③若tanC=3,则OP=5BC④AC2=4OD•OP.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A.4 个B.3个C.2个D.1个8.(2018湖南省湘西州,第15题,4分)已知⊙O的半径为5cm,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5cm,则直线l与⊙O 的位置关系为()A.相交B.相切C.相离D.无法确定9.(2018湖南省湘西州,第18题,4分)如图,直线AB与⊙O相切于点A,AC、CD是⊙O的两条弦,且CD∥AB,若⊙O的半径为5,CD=8,则弦AC的长为()A.10B.8C.43D.4510.(2018福建省A,第9题,4分)如图,AB是⊙O的直径,BC与⊙O相切于点B,AC交⊙O于点D,若∠ACB=50°,则∠BOD等于()A.40°B.50°C.60°D.80°11.(2018重庆市,第9题,4分)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点P在BA的延长线上,PD与⊙O相切于点D,过点B作PD的垂线交PD的延长线于点C,若⊙O的半径为4,BC=6,则P A的长为()A.4B.23C.3D.2.512.(2018重庆市,第10题,4分)如图,△ABC中,∠A=30°,点O是边AB上一点,以点O为圆心,以OB为半径作圆,⊙O恰好与AC相切于点D,连接BD.若BD平分∠ABC,AD=23,则线段CD的长是()A.2B.3C.32D.33213.(2018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5题,3分)如图,点P为⊙O外一点,P A为⊙O的切线,A为切点,PO交⊙O于点B,∠P=30°,OB=3,则线段BP的长为()A.3B.33C.6D.9二、填空题14.(2018江苏省南京市,第16题,2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AB=5,BC=4,以CD为直径作⊙O.将矩形ABCD 绕点C旋转,使所得矩形A'B'CD'的边A'B'与⊙O相切,切点为E,边CD'与⊙O相交于点F,则CF的长为.15.(2018江苏省泰州市,第16题,3分)如图,△ABC中,∠ACB=90°,sinA=513,AC=12,将△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C,P为线段A'B'上的动点,以点P为圆心,P A'长为半径作⊙P,当⊙P与△ABC的边相切时,⊙P的半径为.16.(2018江苏省连云港市,第14题,3分)如图,AB是⊙O的弦,点C在过点B的切线上,且OC⊥OA,OC交AB于点P,已知∠OAB=22°,则∠OCB=.17.(2018浙江省台州市,第14题,5分)如图,AB是⊙O的直径,C是⊙O上的点,过点C作⊙O的切线交AB 的延长线于点D.若∠A=32°,则∠D=度.18.(2018浙江省嘉兴市,第14题,4分)如图,量角器的0度刻度线为AB,将一矩形直尺与量角器部分重叠,使直尺一边与量角器相切于点C,直尺另一边交量角器于点A,D,量得AD=10cm,点D在量角器上的读数为60°,则该直尺的宽度为cm.19.(2018浙江省宁波市,第17题,4分)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8,M是AB的中点,P是BC边上的动点,连结PM,以点P为圆心,PM长为半径作⊙P.当⊙P与正方形ABCD的边相切时,BP的长为.20.(2018湖北省黄石市,第12题,3分)在Rt△ABC中,∠C=90°,CA=8,CB=6,则△ABC内切圆的周长为.21.(2018湖南省娄底市,第14题,3分)如图,P是△ABC的内心,连接P A、PB、PC,△P AB、△PBC、△P AC 的面积分别为S1、S2、S3.则S1S2+S3.(填“<”或“=”或“>”)22.(2018湖南省娄底市,第17题,3分)如图,已知半圆O与四边形ABCD的边AD、AB、BC都相切,切点分别为D、E、C,半径OC=1,则AE•BE=.23.(2018湖南省益阳市,第15题,4分)如图,在圆O中,AB为直径,AD为弦,过点B的切线与AD的延长线交于点C,AD=DC,则∠C=度.24.(2018湖南省长沙市,第18题,3分)如图,点A,B,D在⊙O上,∠A=20°,BC是⊙O的切线,B为切点,OD的延长线交BC于点C,则∠OCB=度.25.(2018黑龙江省大庆市,第14题,3分)在△ABC中,∠C=90°,AB=10,且AC=6,则这个三角形的内切圆半径为.26.(2018黑龙江省大庆市,第18题,3分)已知直线y=kx(k≠0)经过点(12,﹣5),将直线向上平移m(m >0)个单位,若平移后得到的直线与半径为6的⊙O相交(点O为坐标原点),则m的取值范围为.三、解答题27.(2018广西贵港市,第24题,8分)如图,已知⊙O是△ABC的外接圆,且AB=BC=CD,AB∥CD,连接BD.(1)求证:B D是⊙O的切线;(2)若AB=10,cos∠BAC=35,求BD的长及⊙O的半径.28.(2018广西贺州市,第25题,10分)如图,AB是⊙O的弦,过AB的中点E作EC⊥OA,垂足为C,过点B作直线BD交CE的延长线于点D,使得DB=DE.(1)求证:B D是⊙O的切线;(2)若AB=12,DB=5,求△AOB的面积.29.(2018新疆,第22题,12分)如图,P A与⊙O相切于点A,过点A作AB⊥OP,垂足为C,交⊙O于点B.连接PB,AO,并延长AO交⊙O于点D,与PB的延长线交于点E.(1)求证:PB是⊙O的切线;(2)若OC=3,AC=4,求sinE的值.30.(2018新疆乌鲁木齐市,第23题,10分)如图,AG是∠HAF的平分线,点E在AF上,以AE为直径的⊙O 交AG于点D,过点D作AH的垂线,垂足为点C,交AF于点B.(1)求证:直线BC是⊙O的切线;(2)若AC=2CD,设⊙O的半径为r,求BD的长度.31.(2018江苏省南通市,第24题,8分)如图,AB为⊙O的直径,C为⊙O上一点,AD和过点C的切线互相垂直,垂足为D,且交⊙O于点E.连接OC,BE,相交于点F.(1)求证:EF=BF;(2)若DC=4,DE=2,求直径AB的长.32.(2018江苏省宿迁市,第26题,10分)如图,AB、AC分别是⊙O的直径和弦,OD⊥AC于点D.过点A作⊙O的切线与OD的延长线交于点P,PC、AB的延长线交于点F.(1)求证:PC是⊙O的切线;(2)若∠ABC=60°,AB=10,求线段CF的长.33.(2018江苏省镇江市,第26题,8分)如图1,平行四边形ABCD中,AB⊥AC,AB=6,AD=10,点P在边AD上运动,以P为圆心,P A为半径的⊙P与对角线AC交于A,E两点.(1)如图2,当⊙P与边CD相切于点F时,求AP的长;(2)不难发现,当⊙P与边CD相切时,⊙P与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有三个公共点,随着AP的变化,⊙P与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的公共点的个数也在变化,若公共点的个数为4,直接写出相对应的AP的值的取值范围.34.(2018江西省,第20题,8分)如图,在△ABC中,O为AC上一点,以点O为圆心,OC为半径做圆,与BC相切于点C,过点A作AD⊥BO交BO的廷长线于点D,且∠AOD=∠BAD.(1)求证:A B为⊙O的切线;(2)若BC=6,tan∠ABC=43,求AD的长.35.(2018河南省,第19题,9分)如图,AB是⊙O的直径,DO⊥AB于点O,连接DA交⊙O于点C,过点C作⊙O的切线交DO于点E,连接BC交DO于点F.(1)求证:C E=EF;(2)连接AF并延长,交⊙O于点G.填空:①当∠D的度数为时,四边形ECFG为菱形;②当∠D的度数为时,四边形ECOG为正方形.36.(2018浙江省金华市,第21题,8分)如图,在Rt△ABC中,点O在斜边AB上,以O为圆心,OB为半径作圆,分别与BC,AB相交于点D,E,连结AD.已知∠CAD=∠B.(1)求证:A D是⊙O的切线.(2)若BC=8,tanB=12,求⊙O的半径.37.(2018湖北省十堰市,第23题,8分)如图,△ABC中,AB=AC,以AB为直径的⊙O交BC于点D,交AC于点E,过点D作FG⊥AC于点F,交AB的延长线于点G.(1)求证:FG是⊙O的切线;(2)若tanC=2,求GBGA的值.38.(2018湖北省咸宁市,第21题,9分)如图,以△ABC的边AC为直径的⊙O恰为△ABC的外接圆,∠ABC 的平分线交⊙O于点D,过点D作DE∥AC交BC的延长线于点E.(1)求证:D E是⊙O的切线;(2)若AB=25,BC=5,求DE的长.39.(2018湖北省天门市,第22题,8分)如图,在⊙O中,AB为直径,AC为弦.过BC延长线上一点G,作GD ⊥AO于点D,交AC于点E,交⊙O于点F,M是GE的中点,连接CF,CM.(1)判断CM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ECF=2∠A,CM=6,CF=4,求MF的长.40.(2018湖北省孝感市,第23题,10分)如图,△ABC中,AB=AC,以AB为直径的⊙O交BC于点D,交AC于点E,过点D作DF⊥AC于点F,交AB的延长线于点G.(1)求证:D F是⊙O的切线;(2)已知BD5CF=2,求AE和BG的长.41.(2018湖北省武汉市,第21题,8分)如图,P A是⊙O的切线,A是切点,AC是直径,AB是弦,连接PB、PC,PC 交AB于点E,且P A=PB.(1)求证:PB是⊙O的切线;(2)若∠APC=3∠BPC,求PECE的值.42.(2018湖北省荆门市,第23题,10分)如图,AB为⊙O的直径,C为⊙O上一点,经过点C的切线交AB的延长线于点E,AD⊥EC交EC的延长线于点D,AD交⊙O于F,FM⊥AB于H,分别交⊙O、AC于M、N,连接MB,BC.(1)求证:A C平分∠DAE;(2)若cosM=45,BE=1.①求⊙O的半径;②求FN的长.43.(2018湖北省鄂州市,第22题,10分)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BC为⊙O的直径,AC与BD交于点E,P为CB延长线上一点,连接P A,且∠P AB=∠ADB.(1)求证:P A为⊙O的切线;(2)若AB=6,tan∠ADB34,求PB长;(3)在(2)的条件下,若AD=CD,求△CDE的面积.44.(2018湖北省随州市,第21题,8分)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为⊙O上一点,CN为⊙O的切线,OM⊥AB于点O,分别交AC、CN于D、M两点.(1)求证:MD=MC;(2)若⊙O的半径为5,AC=45,求MC的长.45.(2018湖北省黄冈市,第18题,7分)如图,AD是⊙O的直径,AB为⊙O的弦,OP⊥AD,OP与AB的延长线交于点P,过B点的切线交OP于点C.(1)求证:∠CBP=∠ADB.(2)若OA=2,AB=1,求线段BP的长.46.(2018湖北省黄石市,第21题,8分)如图,已知A、B、C、D、E是⊙O上五点,⊙O的直径BE3∠¶BE的中点,延长BA到点P,使BA=AP,连接PE.BCD=120°,A为(1)求线段BD的长;(2)求证:直线PE是⊙O的切线.47.(2018湖南省常德市,第24题,8分)如图,已知⊙O是等边三角形ABC的外接圆,点D在圆上,在CD的延长线上有一点F,使DF=DA,AE∥BC交CF于E.(1)求证:EA是⊙O的切线;(2)求证:B D=CF.48.(2018湖南省永州市,第24题,10分)如图,线段AB为⊙O的直径,点C,E在⊙O上,¶¶BC CE=,CD⊥AB,垂足为点D,连接BE,弦BE与线段CD相交于点F.(1)求证:C F=BF;(2)若cos∠ABE45=,在AB的延长线上取一点M,使BM=4,⊙O的半径为6.求证:直线CM是⊙O的切线.49.(2018湖南省郴州市,第23题,8分)已知BC是⊙O的直径,点D是BC延长线上一点,AB=AD,AE是⊙O 的弦,∠AEC=30°.(1)求证:直线AD是⊙O的切线;(2)若AE⊥BC,垂足为M,⊙O的半径为4,求AE的长.50.(2018湖南省长沙市,第24题,9分)如图,在△ABC中,AD是边BC上的中线,∠BAD=∠CAD,CE∥AD,CE 交BA的延长线于点E,BC=8,AD=3.(1)求CE的长;(2)求证:△ABC为等腰三角形.(3)求△ABC的外接圆圆心P与内切圆圆心Q之间的距离.51.(2018兰州,第27题,9分)如图,AB为⊙O的直径,C为⊙O上一点,D为BA延长线上一点,∠ACD=∠B.(1)求证:D C为⊙O的切线;(2)线段DF分别交AC,BC于点E,F且∠CEF=45°,⊙O的半径为5,sinB=35,求CF的长.52.(2018甘肃省天水市,第23题,8分)如图所示,AB是⊙O的直径,点P是AB延长线上的一点,过点P作⊙O的切线,切点为C,连接AC,BC.(1)求证:∠BAC=∠BCP.(2)若点P在AB的延长线上运动,∠CP A的平分线交AC于点D,你认为∠CDP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没有变化,求出∠CDP的大小.53.(2018白银市,第20题,4分)如图,在△ABC中,∠ABC=90°.(1)作∠ACB的平分线交AB边于点O,再以点O为圆心,OB的长为半径作⊙O;(要求:不写做法,保留作图痕迹)(2)判断(1)中AC与⊙O的位置关系,直接写出结果.54.(2018白银市,第27题,8分)如图,点O是△ABC的边AB上一点,⊙O与边AC相切于点E,与边BC,AB 分别相交于点D,F,且DE=EF.(1)求证:∠C=90°;(2)当BC=3,sinA=35时,求AF的长.55.(2018贵州省安顺市,第25题,12分)如图,在△ABC中,AB=AC,O为BC的中点,AC与半圆O相切于点D.(1)求证:A B是半圆O所在圆的切线;(2)若cos∠ABC=23,AB=12,求半圆O所在圆的半径.56.(2018贵州省毕节市,第26题,14分)如图,在△ABC中,以BC为直径的⊙O交AC于点E,过点E作AB的垂线交AB于点F,交CB的延长线于点G,且∠ABG=2∠C.(1)求证:EG是⊙O的切线;(2)若tanC=12,AC=8,求⊙O的半径.57.(2018贵州省贵阳市,第23题,10分)如图,AB为⊙O的直径,且AB=4,点C在半圆上,OC⊥AB,垂足为点O,P为半圆上任意一点,过P点作PE⊥OC于点E,设△OPE的内心为M,连接OM、PM.(1)求∠OMP的度数;(2)当点P在半圆上从点B运动到点A时,求内心M所经过的路径长.58.(2018贵州省铜仁市,第24题,12分)如图,在三角形ABC中,AB=6,AC=BC=5,以BC为直径作⊙O交AB 于点D,交AC于点G,直线DF是⊙O的切线,D为切点,交CB的延长线于点E.(1)求证:D F⊥AC;(2)求tan∠E的值.59.(2018黔西南州,第22题,12分)如图,CE是⊙O的直径,BC切⊙O于点C,连接OB,作ED∥OB交⊙O于点D,BD的延长线与CE的延长线交于点A.(1)求证:A B是⊙O的切线;(2)若⊙O的半径为1,tan∠DEO2求AE的长.60.(2018辽宁省大连市,第23题,10分)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BAD=90°,点E在BC的延长线上,且∠DEC=∠BAC.(1)求证:D E是⊙O的切线;(2)若AC∥DE,当AB=8,CE=2时,求AC的长.61.(2018辽宁省抚顺市,第23题,12分)如图,Rt△ABC中,∠ABC=90°,以AB为直径作⊙O,点D为⊙O上一点,且CD=CB,连接DO并延长交CB的延长线于点E.(1)判断直线CD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BE=4,DE=8,求AC的长.62.(2018辽宁省朝阳市,第22题,8分)如图,AB是⊙O的直径,AC是⊙O的弦,OD⊥AB,OD与AC的延长线交于点D,点E在OD上,且CE=DE.(1)求证:直线CE是⊙O的切线;,AC=3,求CD的长.(2)若OA23。

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2022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满分突破精讲精练(全国通用) (解析版)

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2022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满分突破精讲精练(全国通用) (解析版)

2.19 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一、点与圆的位置关系1、设圆的半径为r,点到圆心的距离为d,则(1)点在圆内⇔d r<;(2)点在圆上⇔d r=;(3)点在圆外⇔d r>;2、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3、经过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可以作一个圆,这个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 外接圆的圆心是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叫做这个三角形的外心.二、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1、设圆的半径为r,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d,则(1)直线与圆相交(图1)⇔d r<⇔有两个交点;(2)直线与圆相切(图2)⇔d r=⇔有一个交点;(3)直线与圆相离(图3)⇔d r>⇔无交点;2、相关概念:(1)直线和圆有两个公共点,这时我们说这条直线和圆相交,这条直线叫做圆的割线.(2)直线和圆有一个公共点,这时我们说这条直线和圆相切,这条直线叫做圆的切线,这个点叫做切点.(3)直线和圆没有公共点,这时我们说这条直线和圆相离,(4)切线长:经过圆外一点的圆切线上,这点和圆的切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叫做这点到圆的切线长.(5)与三角形三边都相切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内切圆,内切圆的圆心是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3、相关定理:知识回顾(1)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外端且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 推论1:过圆心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过切点; 推论2:过切点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过圆心.以上三个定理及推论也称二推一定理:即:①过圆心;②过切点;③垂直切线,三个条件中知道其中两个条件就能推出最后一个.(3)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可以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三、圆和圆的位置关系1、设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 、r (R >r ),圆心距为d ,则(1)两圆外离(图1)⇔d R r >+⇒无交点;(2)两圆外切(图2)⇔d R r =+⇒有一个交点;(3)两圆相交(图3)⇔d R r R r -<<+⇔有两个交点;(4)两圆内切(图4)⇔d R r =-⇒ 有一个交点;(5)两圆内含(图5)⇔d R r <-⇒无交点;2、相关概念:(1)如果两个圆没有公共点,那么这两个圆相离,分为外离(图1)和内含(图5)两种情况;(2)如果两个圆只有一个公共点,那么这两个圆相切,分为外切(图2)和内切(图4)两种情况;(3)如果两个圆有两个公共点,那么这两个圆相交.考点一:点与圆的位置关系考点精讲O的半径为5cm,点P到圆心O的距离OP=6cm,则点P()A.在⊙O外B.在⊙O上C.在⊙O内D.不能确定【答案】A【解析】解:∵OP=6cm>5cm,∴点P在⊙O外.故选A.【点评】利用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求解.变式跟进1如图,△ABC中,∠C=90°,AB=5,AC=4,且点D,E分别是AC,AB的中点,若作半径为3的⊙C,则下列选项中的点在⊙C外的是()A.点BB.点DC.点ED.点A【答案】D【解析】解:∵∠C=90°,AB=5,AC=4,∴BC=3,∵且点D,E分别是AC,AB的中点,∴CD=2,CE= 52,∴点B在⊙C上,∴点E在⊙C内,∵BC=3,∴点D在⊙C内,∴点A在⊙C外,故选:D.【点评】分别求出AC、CE、BC、CD的长,根据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进行判断即可.考点二:确定圆的条件AB的垂直平分线交弧AB于点C,交弦AB于点D.已知:A B=24cm,CD=8cm.例1例2(1)求作此残片所在的圆(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求(1)中所作圆的半径.【答案】答案见解析【解析】(1)解:作弦AC的垂直平分线与弦AB的垂直平分线交于O点,以O为圆心OA 长为半径作圆O就是此残片所在的圆,如图.(2)解:连接OA,设OA=x,AD=12cm,OD=(x﹣8)cm,则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x2=122+(x﹣8)2,解得:x=13.答:圆的半径为13cm.【点评】(1)根据垂径定理作图即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CA第3题图2(第6题)2019-2020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训练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一、选择题1.如图,已知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2,0)、(0,2),⊙C 的圆心坐标为(-1,0),半径为1.若D 是⊙C 上的一个动点,线段DA 与y 轴交于点E ,则△ABE 面积的最小值是( )A .2 B .1 C .22-D .2 2.如图,正三角形的内切圆半径为1,那么这个正三角形的边长为A .2B .3 CD .第1题 第2题3.如图,在Rt△ABC 中,∠C = 90°,∠B = 30°,BC = 4 cm ,以点C 为圆心,以2 cm 的长为半径作圆,则⊙C 与AB 的位置关系是( ). A .相离 B .相切 C .相交 D .相切或相交 4.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 .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B .等腰梯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C .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D .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5.如图,在AABC 中,AB=BC=2,以AB 为直径的⊙0与BC 相切于点B ,则AC 等于( ) A .2 B.3 c .22 D .236.如图,直线l 1∥l 2,⊙O 与l 1和l 2分别相切于点A 和点B .点M 和点N 分别是l 1和l 2上的动点,MN 沿l 1和l2平移.⊙O 的半径为1,∠1=60°.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3MN =(B )若MN 与⊙O 相切,则AM =(C )若∠MON =90°,则MN 与⊙O 相切 (D )l 1和l 2的距离为27.如图,PA、PB是O的切线,切点分别是A、B,如果∠P=60°,那么∠AOB等于()A.60°B.90°C.120°D.150°8.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A.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B.等腰梯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C.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D.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点(3,2)为圆心、3为半径的圆,一定()A.与x轴相切,与y轴相切B.与x轴相切,与y轴相C.与x轴相交,与y轴相切D.与x轴相交,与y轴相10.如图,⊙O的圆心到直线l的距离为3cm,⊙O的半径为1cm,将直线l向右(垂直于l 的方向)平移,使l与⊙O相切,则平移的距离是()A.1 cm,B.2 cm,C.4cm,D.2 cm或4cm二、填空题1.如图,以O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中,大圆的弦AB是小圆的切线,C为切点,若两圆的半径分别为3cm和5cm,则AB的长为 cm。

第1题第2题2.如图, 已知△ABC,6∠90=C.O是AB的中点,⊙O与AC,BC分AC,︒==BC别相切于点D与点E.点F是⊙O与AB的一个交点,连DF并延长交CB的延长线于点G. 则CG= .3.已知直线l与⊙O相切,若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是5,则⊙O的半径是.4.已知⊙O的半径为3cm,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是4cm,则直线l与⊙O的位置关是.5.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 , BC=4,⊙O是以AB为直径的圆,则直线DC与⊙O的位置关系是 .A O DBFKEGMCK 6.如图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中,E,F,O 分别是AB,CD,AD的中点,以O为圆心,以OE为半径画弧EF.P是上的一个动点,连结OP,并延长OP交线段BC于点K,过点P作⊙O的切线,分别交射线AB于点M,交直线BC于点G. 若3BMBG,则BK ﹦ .第6题第7题7.如图,已知直线AB是⊙O的切线,A为切点,OB交⊙O于点C,点D在⊙O上,且∠OBA=40°,则∠ADC=.8.如图,直线AB与半径为2的⊙O相切于点C,点D、E、F是⊙O上三个点,EF∥AB,若,则∠EDC的度数为。

9.如图,AB切⊙O于点A,BO交⊙O于点C,点D是ACm异于点C、A的一点,若∠ABO=032,则∠ADC的度数是 .第11题10.P为⊙O外一点,PA、PB分别切⊙O于点A、B,∠APB=50°,点C为⊙O上一点(不与A、B)重合,则∠ACB的度数为。

11.如图,已知⊙O是边长为2的等边△ABC的内切圆,则⊙O的面积为__________.(第14题图)C(第12题)DBA12.如图,D 是半径为R 的⊙O 上一点,过点D 作⊙O 的切线交直径AB 的延长线于点C ,下列四个条件:①AD =CD ;②∠A =30°;③∠ADC =120°;④DC =3R .其中,使得BC =R 的有___________。

13.如图,已知在直角坐标系中,半径为2的圆的圆心坐标为(3,-3),当该圆向上平移 个单位时,它与x 轴相切.14.如图,已知AD 为⊙O 的切线,⊙O 的直径AB =2,弦AC =1,则∠CAD = . 15.如图,⊙O 的直径为20cm ,弦cm AB 16=,AB OD ⊥,垂足为D .则AB 沿射线OD 方向平移 cm 时可与⊙O 相切.2019-2020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训练直角三角形一、选择题1.如图,△ABC 中,∠C =90°,AC =3,点P 是边BC 上的动点,则AP 长不可能...是( )C(第1题)A BCD EFG第2题图A .2.5B .3C .4D .52.如图,ABC ∆和DCE ∆都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点B 、C 、E 在同一条直线上,连接BD ,则BD 的长为( ) (AB)C)D)3.在△ABC 中,AB =6,AC =8,BC =10,则该三角形为( )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等腰直角三角形4.如图是一张直角三角形的纸片,两直角边AC =6 cm 、BC =8 cm ,现将△ABC 折叠,使点B 与点A 重合,折痕为DE ,则BE 的长为( )(A )4 cm (B )5 cm (C )6 cm (D )10 cm第5题5.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ABC ∆的三边c b a ,,的大小关系式:(A )b c a << (B )c b a <<(C )b a c << (D )a b c << 6.下列四组线段中,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1,2,3 B.2,3,4 C.3,4,5 D.4,5,6 二、填空题1.如图,在△ABC 中,AB =AC =8,AD 是底边上的高,E 为AC 中点,则DE = . 2.已知△ABC 是边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以Rt △ABC 的斜边AC 为直角边,画第二个等腰Rt △ACD ,再以Rt △ACD 的斜边AD 为直角边,画第三个等腰Rt △ADE ,…,依此类推,第n 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是 .第1题图3.勾股定理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曾引起很多人的兴趣.l955年希腊发行了二枚以勾股图为背景的邮票.所谓勾股图是指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边向外作正方形构成,它可以验证勾股定理.在右图的勾股图中,已知∠ACB=90°,∠BAC=30°,AB=4.作△PQR 使得∠R=90°,点H 在边QR 上,点D ,E 在边PR 上,点G ,F 在边_PQ 上,那么∆PQR 的周长等于 .A第4题BCDE4.已知,在△ABC 中,∠A = 45°,AC = 2,AB = 3+1,则边BC 的长为 .5.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 =AC =AD ,E 是CB 的中点,AE =EC ,∠BAC =3∠DBC ,BD=则AB = .第5题 第6题 第7题6.如图,Rt △ABC 中,∠C=090, ∠ABC=030,AB=6.点D 在AB 边上,点E 是BC 边上一点(不与点B 、C 重合),且DA=DE ,则AD 的取值范围是 .7.两块完全一样的含30︒角的三角板重叠在一起,若绕长直角边中点M 转动,使上面一块的斜边刚好过下面一块的直角顶点,如图6,∠A =30︒,AC =10,则此时两直角顶点C 、C '间的距离是 。

8.一个承重架的结构如图所示,如果∠1=155°,那么∠2=_ _°.9.在,90,=∠∆ACB ABC Rt 中D 是AB 的中点,CD=4cm ,则AB= cm 。

10.Rt△ABC 中,∠BAC=90°,AB=AC=2,以AC 为一边,在△ABC 外部作等腰直角三角形 ACD ,则线段BD 的长为 。

三、解答题1.如图,AB = 3AC ,BD = 3AE ,又BD ∥AC ,点B ,A ,E 在同一条直线上.(1) 求证:△ABD ∽△CAE ;(2) 如果AC =BD ,AD =22BD ,设BD = a ,求BC 的长.12第8题ABC D2.如图所示,在Rt△ABC中,∠C=90°,∠A=30°,BD是∠ABC的平分线,CD=5㎝,求AB的长.压轴训练[问题情境]勾股定理是一条古老的数学定理,它有很多种证明方法,我国汉代数学家赵爽根据弦图,利用面积法进行证明,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提出把“数形关系”(勾股定理)带到其他星球,作为地球人与其他星球“人”进行第一次“谈话”的语言。

[定理表述]请你根据图1中的直角三角形叙述勾股定理(用文字及符号语言叙述);(3分)[尝试证明]以图1中的直角三角形为基础,可以构造出以a 、b 为底,以b a +为高的直角梯形(如图2),请你利用图2,验证勾股定理;(4分) [知识拓展]利用图2中的直角梯形,我们可以证明.2<+cba 其证明步骤如下: ADb a BC ,+= = 。

又∵在直角梯形ABCD 中有BC AD (填大小关系),即 ,.2<+∴cb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