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月考试题及答案-四川省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4月月考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
4月月考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哲学、世界观、具体知识之间联系的正确说法是()
A.哲学是世界观和具体知识的统一
B.哲学就是科学的世界观和具体知识
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具体知识
2、下列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②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③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④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⑤世界观是哲学,方法论是各门具体科学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3、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先由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下列观点中,违背这一根本思想的一组是()
①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②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③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④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⑤存在即被感知⑥物是观念的集合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②⑤⑥
4、甲认为:我在故我思。

乙认为:我思故我在。

对此正确的理解有()
①两者的观点反映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②甲的观点是唯物辩证的,乙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的
③甲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乙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
④两者的根本分歧在于物质与意识谁决定谁的问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恩格斯说:“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

”这表明()
①哲学属于思想文化的范畴,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②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③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④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恩格斯说:“正像在18世纪的法国一样,在19世纪的德国,哲学革命也作了政治崩溃的前导。

”这表明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下列能体现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的有
①它可以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②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的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
③它培养人们面向现实的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唤起人们积极进取的创造意识和科学精神,为人们提供精神动力
④它可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7、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②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③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④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的对象归根到底是物质世界,精神和思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对物质世界的反映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两个对子”相对应的是
①指鹿为马乐极生悲②形谢神灭理生万物
③盲人摸象削足适履④沧海桑田断章取义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
9、庄子《大宗师》:“夫道……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

与这一思想不相符合的观点是
A.未有这事,先有这理B.道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
C.绝对理念是事物存在的根据D.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
10、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0年5月10日起再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分析人士认为,央行年内第三次上调准备金率,是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向常态的进一步回归。

央行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对货币政策的调整,体现了
A、物质和意识不可分
B、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C、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D、意识能促进事物向前发展
11、某学校论坛中流行着一句话“上学时,铃声是紧迫的;放学时,铃声是悦耳的;考试时,铃声是紧张的。

”这说明:
A.真理是有条件的B.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C.正确的意识对个人活动具有决定作用D.价值观是在个人主观选择基础上形成的
12、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从哲学看
①夸大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夸大了运动绝对性②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③符合唯物主义的运动观点④否认了事物的运动,是不可知论的观点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②
13、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级地震,地震引发海啸,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加上之前的智利、海地及中国汶川大地震,地震的频繁发生让民众产生恐慌情绪。

有关专家指出:“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

”从现有研究水平来看,根据已有的历史地震资料,进行中长期的地震预报是完全可能的。

上述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①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②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④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从哲学的角度,下列说法与漫画《心中有笼便有笼,心中
无笼便无笼》寓意一致的是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心外无物,天下无一物非吾度内者
C.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D.若在理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15、据报载,“久耕托市”,“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欺实码”
等选入2009年十大网络流行语。

每个网络流行语背后无一不是
对当下社会某种现象的理性思考。

这说明
A .物质是客观的 B.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
C .物质决定意识 D.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16、2010年12月12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内生动力。

这说明
A.人类实践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
B.实践是检验真理性认识的标准
C.事物内部结构总具有优化趋向
D.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是无限的
17、2010年12月22日,连接湖北宜昌和重庆万州的宜万铁路正式建成并投入运营。

宜万铁路是国内铁路建设中施工难度很大的山区铁路,岩溶、滑坡、断层破碎带和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分布广泛,工程之艰、难度之大,前所未有。

铁路建设者们发扬“挑战禁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克难攻艰,拼搏进取,创造了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

这表明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实践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②人们可以利用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条件性为前提和基础
④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有效指导实践活动的开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当今世界石油资源日益紧缺,寻找其他可再生资源代替石油已是大势所趋。

南京工业大学两位在读的博士生李恒和孙鹏经过无数次试验,最终在秸秆、薯干、甘蔗等价格低廉的植物中找到了石油的替代品。

这说明
①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科学实验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19、2010年10月6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嫦娥二号第一次近月制动成功,顺利进入环月轨道。

这说明
A.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按规律办事的前提和基础
B.人的意识具有预见性和超前性的特点,能够把握世界的本质
C.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D.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办事情就能成功
20、“我们已经走的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

”下列与之所蕴涵的哲理相一致的选项是
A.“我们的事业,需要的是手,而不是嘴”(童第周)
B.“从学习中寻求真理,从独立中体验自主,从实践中赢得价值”(李开复)
C. “不能用经济学知识去帮助穷人消除贫困是经济学家的耻辱”(穆罕默德·尤努斯)
D.“实践高于认识,因为不仅具有普遍性的性格,而且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列宁)
21、2011年2月17日《自然》杂志发表了中国科学家的“埃迪卡拉纪早期具形态分异的宏体真核生物组合”科研论文,该课题组通过对安徽省休宁县蓝田镇附近的“蓝田生物群”化石进行的大规模挖掘和深入研究,为宏体真核生物的早期演化学说提供了最古老的证据,证明了它们是地球上迄今最早的宏体生物。

这充分说明
A.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们可以通过认识证明规律
B.真理具有相对性,人们的对真理的认识具有局限性
C.认识具有目的性,认识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真理
D.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和能动性,实践能够检验真理
22、2010年10月28日温家宝总理在出席东亚领导人会议中,就如何推进东亚合作一体化进程、提高竞争能力水平,共同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与各国交换了意见。

中国积极参与区域合作的哲学依据是
A.人类实践活动具有客观性
B.人类实践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
C.人类实践活动具有社会性
D.人类实践活动具有历史性
23、2010年11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要求各地和有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进一步做好价格调控监管工作,稳定市场价格,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恬。

这体现了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②一定条件下意识对物质具有决定作用
③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④追求真理是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4、科基蛙是生活在大洋洲热带地区的一种青蛙,在原有的生态环境中与其他生物“和平共处”,但在“入侵”夏威夷岛后,科基蛙却打破了那里的生态平衡。

这一事例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联系是普遍的,因而具体事物在联系系统中的作用是确定不变的②联系是普遍的,但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特殊的、可变的③联系是普遍的,因而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绝对的、无条件的④联系是普遍的,但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相对的、有条件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5、《淮南子·说山训》中说:“走不以手,缚手不能疾。

飞不以尾,屈尾不能远。

”这句话表明()
A.事物内部各个部分、各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
B.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是相互联系的
C.人们不能否认和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
D.事物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26、一位父亲在生命行将终结时,把他的十个孩儿叫到床前。

父亲让孩儿们每人拿起一根筷子,然后用力折,结果孩儿们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将筷子折断了。

父亲再让孩儿们拿十根筷子合成一把,然后用力折,结果无论如何使力也折不断这把筷子。

“一根筷子容易折,十根筷子坚如铁”的故事,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①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②表明局部之和必定大于整体
③注重整体内部优化组合④团结就是力量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27、电影《2012》描述了世界末日来临的场面,而日本大地震的爆发、富士山因附近地质活动频繁出现可能喷发的迹象,甚至是由于地月距离接近而出现的“超级月亮”等等这样那样的自然现象,让一些人不由自主地想起了《2012》,以至有人怀疑:世界末日真的快到了么?若你物质才是世界的本原要劝慰这些人,你可以对他们说()
A.,人的主观精神并非是唯一实在
B.现实世界仅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而已,它是不会灭亡的
C.矛盾具有普遍性,这些现象只是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上的不同矛盾的表现
D.联系具有客观性,不能仅抓住事物表面的相似之处,主观臆造不存在的联系
28、下边漫画《刚出壳的鸡》的哲学寓意是()
A.要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B.敢于破除落后思想观念的束缚
C.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D.要看到事物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
29、一片临河的草丛突然起火,火焰形成一个火圈,向一个丘陵包围过来,丘陵上无数蚂蚁眼看就要葬身火海。

这时,蚂蚁们迅速聚集,抱成一团,滚成一个黑色的“蚂蚁球”,尽管被烧得噼啪作响,“蚂蚁球”却越滚越快,终于穿过火海,大多数蚂蚁得以绝处逢生。

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①办事情要树立全局观念、整体观念②搞好局部就能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③整体功能离不开部分原有的功能④必须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30、为了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参与今年的“两会”,人民专门开通“两会”专题页,你只要点击,就会及时了解关于“两会”的有关信息。

这表明()
A.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规律的前提和基础
B.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C.坚持与时俱进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
D.工作能否取得成效取决于工作方式的创新
第II卷(非选择题,40分)
注意事项:
1.请用蓝黑钢笔或签字笔在第II卷答题卡上作答,不能答在此试卷上。

2.试卷中横线及框内注有的地方,是需要你在第II卷答题卡上作答的内容或问题。

31、根据党和国家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成都市进行了形式多样的探索和实践。

其中“幸福梅林”、“荷塘月色”等“五朵金花”被专家喻为新农村建设的成功典范。

值得称道的是“五朵金花”,在特殊的地理环境中,结合自身实际,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该区域和成都群众生活方式紧密结合,发展观光农业和旅游休闲业,将劣势变优势,走出了自己的路子,展现出了和谐社会的雏形。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2分)观光农业和旅游休闲业的发展思路是如何体现哲学的基本问题的?(6分)
32、农村消费乏力一直是制约我国内需扩大的关键因素。

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1.9%,而欧美发达国家则达到或超过80%。

据有关方面研究,在我国城镇化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就意味着约有2 000万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居住、生活、就学、就业;而每增加1个城镇人口,可以带动至少10万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房地产开发等。

预计到203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5%左右,城镇人口将新增3亿多,这意味着超过30万亿元的内需驱动力,将极大解决我国内需不振特别是农村消费乏力的问题。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社会主义中国,推进城镇化面临更为复杂的局面。

中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

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央这一要求的依据。

(8分)
33
工不富”的经验,建起了一些小型机械厂,但由于原材料和资金匮乏,结果收效甚微。

经过认真分析,他们认识到该地区山场面积大,适宜发展林果业和养殖业,于是因地制宜地种上了果树、中药材,养殖了牛、羊、兔等,经济情况很快有了改观。

在此基础上,他们又办起了果品和肉类加工厂,几年就摆脱了贫困,走上了富裕之路。

该地区在脱贫致富道路上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8分)
34、1928年,弗莱明第一个发明了抗生素——青霉素,当时被誉为人类医学史上的一个重大的里程碑。

抗生素问世后,创造了许多医学奇迹,使许多疾病消失无踪,如肺炎、脑膜炎、产褥热、败血症、结核等。

许多人因此而相信疾病从根本上是可以治愈的。

如今,抗生素已成为应用最广泛的治疗药品。

然而抗生素的大规模应用使其潜在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一是它的副作用,如氯霉素会导致血液疾病等;二是它的耐药现象。

日益严重的耐药菌、顽固的超级细菌的诞生使得细菌耐药问题成为全球最紧迫的公共卫生问题。

现在医学界也不再把抗生素看成是灵丹妙药,而是慎重使用抗生素。

运用认识论观点分析材料中的这种现象给我们的启示。

(8分)
用最典型的就是沼气,将人与畜禽的粪便、农业的废弃物通过微生物发酵产生沼气,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清洁能源。

沼气的残留物——沼液可以代替农药、沼渣可以代替化肥,是广大农村发展安全优质农产品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点的?(8分)
参考答案
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求我们既要坚持真理、又要发展真理。

对抗生素的认识过程体现了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

启示我们坚持和发展真理,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和历史的统一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要求我们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发现、检验和发展真理。

对抗生素的认识是发展的,启示我们要不断发展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