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轮驱动”促教师专业成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轮驱动”促教师专业成长
只有把“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作为队伍建设的目标,引导教师“师德水平、业务能力、良好心理、境界追求”四轮驱动,才能使教师“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标签:专业成长;教师;师德;培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一个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培养出的学生质量的优劣,其决定因素之一是教师队伍的建设。

一、高尚师德——教师成长的保证
高尚的师德是教师队伍建设的“船舵”,坚持“魅力育人,爱心育人”的师德建设理念,以教师继续教育为契机,多角度多形式全方位加强教师师德教育,以“促进和谐发展”为重点,让每位教职工把思想统一到学校工作发展大局上来,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我为学校骄傲,学校为我自豪”的观念,通过制度管理和情感管理的有效结合,让教师能做到“岗位建功,岗位成才,团结协作,教书育人,精细工作,争做典范”。

一是要建立师德学习培训制度,引导教师坚持自学,向书本学,向网络学、向同伴学,提高综合素质。

二是召开层面座谈会。

不定时召开“处室人员、年级主任、教研组长、新进教师、青年教师、骨干力量、入党积极分子、老年教师”会议,向大家征集师德建设意见和建议,寻求师德建设科学发展的有效措施。

三是通过家校促进会监督。

定期召开家校共育促进会理事会,开展“双进、双评、双奖”活动,即“家长进课堂,教师进家庭,家长评教师教学,家长评学校教育管理,学校奖励优秀家长,家校共育促进会奖励优秀教师和学生。

四是开展师德教育活动。

通过“师爱洒满课堂”、“教师关爱工程”、师德标兵评选、廉洁从教、谈心交流等活动,及时与之沟通疏导交流。

二、扎实内功——教师成长的基础
如果把良好的思想素质比作教师的“灵魂”,那么精深的业务能力则为教师的“血肉”。

教师的成长要达到“四个最”,即:班级管理最好、教育水平最高、教学质量最优、奉献精神最强。

树立“三种形象”,即:学生面前是大朋友形象,家长面前是最可信赖的人形象、社会上是最文明群体形象。

练就“五种功夫”,即:会说、会写、会画、会学、会用。

三、良好心理——教师成长的根本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教师成长的根本,有意识地组织教师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其良好的思维能力、组织创新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合理有效利用自己的生活空间,挑战性地工作,激发教师的潜在竞争力。

四、追求卓越——教师成长的境界
高尔基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

因此,教师成長不能满足现状,要向更高的境界——争当名师奋进。

通过学习、深入实践,不断获得新知识、新信息,完善自己。

学校通过制定《教师教学业绩考核奖励方案》、《名师评选考核奖励办法》,积极开展评优工作,评选优秀教学能手,优秀教育科研能手,优秀教研组长,优秀年级主任,优秀班主任,优质课评选,优秀论文评选等,大张旗鼓地培养宣传奖励骨干教师,实施“名师工程”,运用名师效应,强化教师专业成长。

总之,教师的专业成长要紧紧围绕“高尚的师德、扎实的内功、良好的心理素质”等方面苦下功夫,培养较强的“专业能力、知识优化能力、执教能力、教育工作能力”,学校要坚持“培养、重用、厚待”的原则,给教师一方奉献的热土、一个展示的舞台、一个自由飞翔的天空,让他们为实现成长目标自由驰骋。

参考文献
[1]龙宝新.论教师专业成长力[J].教育发展研究,2011(08).
[2]杨晓奇.生命美学观照下的教师专业成长[J].教育发展研究,2011(24).
[3]肖川;胡乐乐.论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成长[J].教师教育研究,2007(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