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区段站通过能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一个咽喉区有两个以上的衔接方向,应分别按各衔接
方向接车进路和发车进路上工作量最大的道岔组作为咽喉道 岔组。该咽喉区通过能力等于该咽喉各衔接方向咽喉道岔组
通过能力之和。 (2)同一方向的列车经由各个不同的进路到发时,该方向 咽喉的通过能力等于该方向各条进路咽喉道岔组通过能力之 和。
二、咽喉道岔(组)的选定
3.车站办理各方向的列车种类和数量,计划行车量的 分配方案等
第二节 车站咽喉区通过能力计算
一、占用咽喉时间标准
1.接车占用咽喉道岔组的时间
自开始准备接车进路起,至列车进入到发线警冲标内方停 车时止占用咽喉区的时间。
t 接= t 准 + t 进
t 进 = 0 .0 6
L进 V进
= 0 .0 6
N 编 发=
1 4 4 0 m
编发
- t固 1- 空 t编 发

空费系数:0.15~0.2 t编发-一列车平均占用编发线的时间
第四节
区段站改编能力计算
改编能力指在合理使用技术设备条件下,车站固定调车设 备一昼夜能够解体和编组的货物列车数或车数。 一、改编能力计算方法 一般采用利用率法。
二、咽喉道岔(组)的选定
1.确定到发场线路合理分工方案
(1)货物列车到发线均衡使用,各股道接发列车数相等或大 致相等,总占用时间相近; (2)合理利用咽喉的平行进路,减轻咽喉道岔的负担和进路 的交叉干扰,提高通过能力。
二、咽喉道岔(组)的选定
2.咽喉区道岔分组
(1)沿基线寻找“ ”的N形结构(两道岔尾部相对并分 别在基线两侧),凡N结构上的两岔,必不在同一组。 (2)当其中一岔或几岔被占用,其余岔均不能再做它用,这 些岔应合并在一组。若某岔仍能做它用,并不能并入相邻的任 何岔组,则该岔应单独成组。
一、占用咽喉时间标准
4.写实法计算接、发列车,调车作业时间
一般分为写实、资料汇总和定标三个步骤。
(1)写实 写实一般连续3个昼夜进行采集数据。
一、占用咽喉时间标准
4.写实法计算接、发列车,调车作业时间
(1)写实
作业项目:简单记明有关作业名称。 准备进路:记录扳道员或信号员开通进路或控制台上该进路 亮白色光带的时刻。 开始占用:接车时记录列车接近或进入预告信号机的时刻; 发车时记录列车起动时刻;调车时记录车列或机车起动时刻。
三、咽喉通过能力计算
A方向货物列车接车能力:
A方向货物列车发车能力: B方向货物列车接车能力:
B方向货物列车发车能力:
第三节
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
一、占用到发线时间标准
t中 t 接 t 技 + t 待 发 + t 发
t中 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t 技 + t 待 发 + t 发


t 解 t 接 t 技 + t 待 解+ t 牵 t编 t转 t技 + t待 发+ t发
一、占用咽喉时间标准
8.咽喉道岔(组)空费系数确定
(2)影响咽喉道岔组空费时间的因素 ①衔接区间的闭塞方式;
②衔接区间既有行车量及其旅客列车数量;
③车站咽喉区的构造及平行进路数量; ④咽喉区的作业种类和进路交叉。 α -空费系数。双线自动闭塞,取0.15~0.20;双线半自 动闭塞,取0.20~0.25;单线半自动闭塞,取0.25~0.30。
一、占用咽喉时间标准
4.写实法计算接、发列车,调车作业时间
(1)写实
一、占用咽喉时间标准
4.写实法计算接、发列车,调车作业时间
(2)资料汇总 写实结束后,应对写实表中各项数字进行分析,保留其中合 理部分,剔除不合理部分,然后按照不同作业项目(接车、发车、 调车)分别汇总。接车和发车还应按衔接方向、客货分别汇总。
一、占用咽喉时间标准
8.咽喉道岔(组)空费系数确定
咽喉道岔组一昼夜不能利用进行任何作业的空闲时间称为 该咽喉道岔组的空费时间,空费时间( t空 )占一昼夜时间的比 重称为空费系数( r空 )。
一、占用咽喉时间标准
8.咽喉道岔(组)空费系数确定
(1)产生道岔组空费时间的原因 ①列车到发的不均衡,列车密集到发期间,咽喉道岔组占满 的可能性大,空费时间少;而列车非密集到发期间,则产生不 能利用的空闲时间,占满的可能性小,空费时间增多。 ②占用咽喉道岔组的各项作业不可能紧密衔接,作业时间不 可避免产生不能利用的空闲时间。 ③占用咽喉道岔组的作业时间,大部分是接、发车作业,占 用的时刻是由运行图决定的,其间隔不可能被其它作业占用而 产生空档。
l列 + l 确+ l 制 + l 进 V进
一、占用咽喉时间标准
2.发车占用咽喉道岔组的时间
自开始准备发车进路起,至列车整列腾空到发线时止占用 咽喉区时间。
t 发= t 准 + t 出
t出= 0 .0 6
L出 V出
= 0 .0 6
l 列 + l出 V出
一、占用咽喉时间标准
3.调车占用咽喉道岔组的时间 (1)车列牵出时间( t 牵 )
2.咽喉区道岔分组
二、咽喉道岔(组)的选定
2.咽喉区道岔分组
二、咽喉道岔(组)的选定
2.咽喉区道岔分组
3.计算咽喉区各道岔总占用时间 A端咽喉区占用时间计算表
二、咽喉道岔(组)的选定
4.负荷量最大的咽喉道岔组的选定
车站咽喉接发列车的能力,由咽喉区内负荷量最大的道岔
组(最繁忙的道岔组),一昼夜能办理的到发列车数所决定。

到发线空费系数,根据站细规定,取0.15~0.2
三、计算
三、计算
到发场Ⅰ:
到发场Ⅱ:
三、计算
三、计算
四、车站通过能力汇总
五、编发线发车能力 在调车场内划出一部分调车线,与正线接通,兼作发车线, 称为编发线。 编发线发车能力确定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通过车站作业规 律和完成实绩分析确定;二是采用直接计算法计算。


t机
单机占用到发线时间
t固
固定作业占用到发线时间
t 其 他 其他作业占用到发线时间
第三节
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
二、到发线通过能力利用率的计算
T - t固
K=
1 4 4 0 M - t固 1- 空

N
n k
T n中 t中 n中 ' t 中 ' n 解 t 解 + n 编 t 编 + n 机 t 机 + t 固 + t 其 它
二、计算车站通过能力的具体方法
2.图解法——车站工作日计划图
二、计算车站通过能力的具体方法
3.计算车站能力的目的
①为了有效利用现有技术设备,正确组织列车接发、合理 分配列车解编任务;
②查明车站工作组织和技术设备中的薄弱环节,采取相应 措施,挖掘设备潜力、提高作业效率和加强车站能力;
③加强车站技术管理,为编制列车编组计划和列车运行图, 以及对现有技术设备进行改建或扩建提供依据。
一、定义
1.车站通过能力
(2)咽喉通过能力
②车站咽喉区通过能力:车站某咽喉区各进路咽喉道岔组 一昼夜能够接、发各方向的货物(旅客)列车数和运行图规 定的旅客(货物)列车数之和。
(3)到发线通过能力: 到发场中办理列车到发作业的线路,一昼夜能够接、发该 方向的货物列车数和运行图规定的旅客列车数。
2.车站改编能力
(3)交叉渡线道岔一般情况下应分在一组。
(4)不能单独划为一组,而可以并入相邻两组道岔中任何 一组道岔,可以并入其中一组,说明道岔分组方案不止有一 个。
二、咽喉道岔(组)的选定
2.咽喉区道岔分组
二、咽喉道岔(组)的选定
2.咽喉区道岔分组
二、咽喉道岔(组)的选定
2.咽喉区道岔分组
二、咽喉道岔(组)的选定
I~IV为写实表转抄; 实际占用(V)等于第IV栏减去第II 栏;
最小占用时分(VI )等于第IV栏减去第III栏。
一、占用咽喉时间标准
4.写实法计算接、发列车,调车作业时间
(2)资料汇总
一、占用咽喉时间标准
4.写实法计算接、发列车,调车作业时间
(3)定标 将连续3昼夜的写实资料填入汇总表内,检查无误后,即可 求出接车、发车、调车一次占用咽喉道岔组的平均时间。进一 步分析,参考作业中常出现的、符合安全操作要求的时分标准, 最后确定平均作业时间,此项作业称为定标。
一、占用咽喉时间标准
7.妨碍时间
(2)间接妨碍时间:当开通敌对进路,使该咽喉道岔只有定 位或反位一个方向需中断使用,另一个方向不受影响,这个 中断时间称间接妨碍时间。(列入空费时间扣除) A B C b a
C’ A’
B’
当AA’有列车通过时,b岔组只能用于BB’通行。若BB’无车, CC’有车时不能通行,则对b生成间接妨碍时间。
5.机车占用咽喉时间
包括机车出段、入段占用咽喉的时间,是指自准备进路时起 至机车进入到发线警冲标内方或机务段内进路解锁时止占用咽喉 的时间,可用写实查定的方法确定。
一、占用咽喉时间标准
6.固定作业占用时间:与作业量增减无关的作业
(1)旅客列车(计算客运站咽喉能力时为货物列车)到、发、 调移及其机车出入段等作业; (2)向车辆段、机务段及货场、专用线装卸地点定时取送车 辆的作业; (3)调车机车定时出入段作业。
第五章
区段站通过能力
第一节
一、定义
概述
1.车站通过能力 (1)车站通过能力
车站现有设备条件下,采用合理的技术作业过程,一昼 夜能够接发各方向的货物(旅客)列车数和运行图规定的旅 客(货物)列车数。车站通过能力包括咽喉通过能力和到发 线通过能力。
(2)咽喉通过能力 ①咽喉道岔组通过能力:在合理固定到发线使用方案及作 业进路条件下,某方向接、发车进路上最繁忙的道岔组一昼 夜能够接、发该方向的货物(旅客)列车数和运行图规定的 旅客(货物)列车数。
7.妨碍时间
由于列车、调车车列和机车占用与咽喉道岔组有关进路上 的其他道岔而妨碍了该道岔组的使用时间。 (1)直接妨碍时间:当开通敌对进路,使该咽喉道岔在定、 反位两个方向,均有中断使用的时间称为直接妨碍时间。 (看作直接占用)
一、占用咽喉时间标准
A端咽喉往10道接下行到达列车,占用1、3、7、11、13号 咽喉道岔组,这时5、9号道岔组虽然不直接占用,但必须 全部停止使用,产生直接妨碍。
一、占用咽喉时间标准
4.写实法计算接、发列车,调车作业时间
(1)写实
道岔解锁:记录道岔占用表示灯(光带)熄灭或解除进路锁 闭时刻。 占用咽喉道岔组:为作业实际占用道岔,写实时,可在各该 进路经过的咽喉道岔组的空格记录“√”。 备注:填记需要说明的情况。例如,因站内办理调车作业致 使进站信号机开放过晚造成机外停车,或因列车多次起动(或 其它原因)使发车占用时间过长等情况。
三、影响车站能力主要因素
1.车站现有设备情况
站场类型和咽喉进路布置、到发线数量和有效长、调车设 备类型和数量、信号联锁闭塞设备类型等。货运站还涉及货 物线、装卸站台长度,货场、仓库的面积和装卸能力等。
2.车站作业组织情况
各种列车的技术作业过程,所采用的工作方法,各项作业 占用设备的时间标准,各车场分工和线路固定用途,列车到 发的均衡程度等。
调车机车由牵出线指定地点起动时起,进入到发场连挂车列, 将车列牵出,至车列尾部腾空该到发线时止占用咽喉的时间, 可用查定方法或公式计算。
(2)车列转线时间( t 转 )
调车车列由牵出线起动时起至将车列转往到发线,摘机后返 回牵出线时止占用咽喉的时间,可用查定方法或公式计算。
(3)取车(送车)占用时间( t 取 ( 送 ) ) 自准备取(送)进路起,至车列离开该咽喉区进路解锁时止 占用咽喉的时间,可用写实法查定。
合理使用技术设备条件下,车站固定调车设备一昼夜能解 体和编组各方向的货物列车数或车数。
二、计算车站通过能力的具体方法
1.分析计算法 (1)直接计算法
二、计算车站通过能力的具体方法
1.分析计算法 (2)利用率法
二、计算车站通过能力的具体方法
1.分析计算法 (2)利用率法
计算精度要求
①能力利用率K,保留小数点后两位,第三位四舍五入; ②作业时间标准,保留小数点后一位,第二位四舍五入; ③按方向别和列车种类别计算的能力值,以列数表示时, 保留小数点后一位,第二位四舍五入;以辆数表示时,小数 点后舍去不计。 特别说明 当车站通过能力利用率达到85%,改编能力达到90%时, 应按阶段或小时计算能力并作图解验算分析,采取加强能力 的措施。
1.计算一昼夜占用驼峰或牵出线的总时间
T = n解 t解
n
编 编
t

n
调 调
t

t


t


t

n 调 ——除解编作业外,占用驼峰或牵出线作业次数,如
取送禁溜车,转场车交换等;
t ——由于进路交叉干扰,一昼夜必须停止占用驼峰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