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高中必修12011—2012学年会昌中学高一物理周练试题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2012学年会昌中学高一物理周练试题五
时间:45分钟 总分 100分 一、 选择题(60分,答案写在第二页表格里)
1、以下关于分力和合力的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合力和它的两个分力同时作用于物体上 B.合力的大小等于两个分力大小的代数和 C.合力可能小于它的任一个分力
D.合力的大小可能等于某一个分力的大小
2、某物体在四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若F4的方向沿逆时针方向转过90°角,但其大小保持不变,其余三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均保持不变,此时物体受到的合力的大小为( )
3、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可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匀速滑下,现使斜面倾角变为60°,为使物体能沿斜面匀速上滑,则所施力大小为( ) 2mg
3
mg
3mg
32
mg
4、如图所示,重物的质量为
m ,轻细线AO 和
BO 的A 、B 端是固定的。

平衡时AO 是水平的,BO 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 则AO 的拉力F 1与BO 的拉力F 2的大小是( )
A.F 1=mgcos θ
B.F 1=mgcot θ
C.F 2=mgsin θ
D.F 2=sin mg
5.两根等长的轻绳共同悬挂一个重物,如图所示,
若使两绳 夹角α( )
A B
C
D 、两绳拉力的合力变大
6.两个物体A 和B ,质量分别为M 和m ,如图3所示,A 静止
在水平地面上,不
计摩擦,绳对A 的作用力的大小与地面对A 的作用力的大小分
别是( ) A 、mg 、
Mg
B 、(M -m )g 、Mg
C 、mg 、
(M -m )g
D 、(M +m )g 、(M -m )g
图3 图4
7.如图4所示,物体受向上偏右的拉力F 作用而向右做匀速直
线运动,则物块受到的拉力F 与地面给它的摩擦力的合力方向是)( ) A 、向右偏上 B C 、竖直向上 D 、竖
直向下
8.将F =8 N 的力分解为F 1、F 2两个分力,其中F 1=4 N ,则F 2
大小可能是( ) A 、3 N B 、4 N C 、9 N D 、
13 N
9.两个共点力,大小都是50 N ,如果要使这两个力的合力也是
50 N
( )
A 、30°
B 、45°
C 、90°
D 、120°
10、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M 上叠放着物体m ,m 和M 间有一处于压缩
状态的轻质弹簧,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下面关于M 、m 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A .m 受到向水平右的摩擦力
B .M 受到m 对它有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C .地面对M 有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D .地面对M 没有摩擦力
高一( )班 姓名 座号
选择题答案(共60分
)
11、(8分)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10 kg 的木箱,地面与木箱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一人用与水平方向夹45°角、大小为20 N 的力推木箱,木箱向右运动,求木箱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g=10 m/s 2

12、(12分)如图,两块固定的竖直平行板A 、B 间夹着一块
长方体木块C ,C 重6 N ,A 、B 对C 的压力大小都是N=10 N 。

现对C 施一外力F ,将C 从两板间水平匀速拉出,求F 的大小和方向。

(已知C 与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4)
13.(8分)物体沿倾角为α的斜面匀速下滑,画出该物体受力图。

试据此求物体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

14、(12分)如图所示,轻绳OA 一端系于天花板上,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O
,水平轻绳OB 的一端系于竖直墙上,O 点挂一重物.(已知cos37O
=0.8,cos
53O
=0.6) (1)如果绳OA 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500N ,那么在O 点最多能挂多重的重物?
(2)若重物重力只有300N ,A 点可以左右移动,则θ在什么范围内可以保证绳OA 不被拉断且OB 始终处于拉直状态?(已知OB 能承受的最大拉力足够大)
高一物理周练试题五答案
1CD 、2B 、3D 、4BD 、5A 、6C 、7C 、8BC 、9D 、10ABD
11、推力的竖直分量F y =20sin45°N=14N ,地面受到压力F N =G+F y =114N ,F f = F N =11.4N
12、
13、解:如图所示对物体受力分析 物体匀速下滑,则有F f =Mg sin α F N =Mg cos α F f =μFN 联立以上方程 得μ=tan α
14、解:(1)利用矢量三角形如图:当FOA 取最大值时,G 达到最大值。

所以: cos37O =G/FOA ,G= FOA* cos37O
=500*0.8=400(N )
(2)G=300N ,要保证OB 始终拉直, A 点向右最多只
能移动到使OA 为竖直方向的位置,此时,θ=0 O
设A 点向左移到最大值时,OA 与竖直方向成θ角,利用矢量三角形如图,有
cos θ=G1/FOA1=300/500=0.6所以,θ=53 O
因此,满足条件的θ 的范围是:0 O ≤θ≤53 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