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疗法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治疗中的作用及临床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结合疗法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治疗中的作用及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22-06-04T12:39:19.538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2月24期作者:宋娜[导读]
宋娜
(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蚌埠233000)【摘要】目的:研究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治疗中予以中西医结合疗法的作用。
方法:纳入本院于2020年1月-2021年1月间进行内固定手术治疗的40例胫骨平台骨折病患为观察对象,依据摸球法进行分组,均为20例。
单数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方法治疗,双数为研究组术后接受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 Lysholm 评分情况。
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跛行、承受能力、疼痛、上下楼能力、关节肿痛、下蹲起立以及其Lysholm评分总分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3个月内骨折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可有效加快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骨折愈合速度,改善其关节功能,对其格后康复有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推广。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治疗;中西医结合疗法;作用胫骨平台骨折((fracture of tibial plateau)是指因受到高能量外力碰撞或挤压时所造成的一种严重性的关节内骨折或塌陷,严重患者可合并韧带或半月板损伤,从而造成膝关节功能严重障碍,胫骨平台骨折属膝关节内骨折的中较常见类型,涉及到关节面,常常伴随有结构性损伤,包括交叉韧带损伤和半月板损伤。
目前临床主要采取手术方式治疗,据有资料表明,术后康复治疗水平对骨关节功能的恢复及骨折部位的愈合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对该类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1]。
近年来中医在慢性病以及需长时间康复治疗的疾病上发挥了独特优势[2]。
本院特针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实行中西医结合疗法,以期为后续临床提供更强有力的理论及实践依据,具体如下:1研究内容
1.1基线资料
纳入本院于2020年1月-2021年1月间进行内固定手术治疗的40例胫骨平台骨折病患为观察对象,依据摸球法进行分组,均为20例。
研究组中男女比例13:7,年龄31-58岁,年龄均值(42.01±3.66),骨折类型:4例Ⅰ型、7例Ⅱ型,9例Ⅲ型。
对照组男女比例14:8,年龄均值(42.34±2.95)岁,骨折类型:5例Ⅰ型、7例Ⅱ型,8例Ⅲ型。
两组观察对象基线资料在统计学方面均衡性佳,存在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方法治疗,予以抗感染、消肿、止痛等常规基础治疗,患肢进行弹力绷带包扎,手术部位局部冰敷24 h以上,常规留置负压引流管,并做好预防和控制并发症工作。
治疗的同时加强病患卧床康复期的呼吸训练,病情稳定再开展肌力训练、关节活动训练、步态训练及平衡训练等康复训练。
研究组术后接受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①手术第14、21、28 天后,于膝关节腔内注射2%利多卡因 1mL 以及玻璃酸钠2mL。
②根据中医三期辨证论治原则,于早、中、晚三个阶段分别实施中医辨证治疗。
伤后1周~2 周为早期,可实施化瘀止痛汤治疗,从而达到止痛消肿、化瘀活血的作用;伤后 3 周~6 周为中期,可实施续骨活血汤治疗,从而达到接骨续筋、活血化瘀的作用;受伤 7 周以后为后期,可实施仙灵骨葆胶囊治疗,从而达到促进骨折愈合、壮筋骨、补肝肾、养气血的作用。
③对于手术甲级愈合的患者,手术 2 周后拆线,实施推拿疗法治疗。
1~2 次/d,15 min/次,力度从轻至重,1个疗程为10 d;常用手法包括拿法、揉法、一指禅推法等。
④手术3 周后可开始针灸疗法,取病患患肢侧阳陵泉、阴陵泉、膝眼、鹤顶等穴位,择选1 cm~15 cm 适合毫针进穴1.5寸,得气后留置30 min,1次/d。
1.3评价指标
两组均随访6个月进行以下指标的评定工作。
(1)观察对比两组患者 Lysholm 评分情况。
主要包括:跛行、承受能力、疼痛、上下楼能力、关节肿痛、下蹲起立以及总分。
(2)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
1.4统计学管理
SPSS 25.0处理数据,以()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行2检验,P<0.05为检验水准。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Lysholm 评分情况对比
研究组患者术后跛行、承受能力、疼痛、上下楼能力、关节肿痛、下蹲起立以及其Lysholm评分总分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表1)
3讨论
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患者中常由于无法忍受疼痛,造成功能锻炼依从性较差,对患者预后及康复进程造成影响。
中医学认为,骨折愈合属“瘀去、新生、骨合”的过程,在临床治疗中需依据“活血化瘀、续筋接骨、补益肝肾”的三期治疗原则。
早期患者脉络受损、血溢脉外、气滞血瘀,因而需进行活血化瘀;中期患者气滞血瘀逐渐消退,但骨折端未完全愈合,因而需予以续筋接骨的药物治疗;骨折后期患者新骨形成,疼痛基本消除,但肝肾亦亏虚,因而需要实施补益肝肾的药物治疗[3]。
弹筋拨络、推拿揉捏有助于膝关节周围韧带和肌腱放松,从而减轻膝关节的紧张程度,避免发生肌肉萎缩。
针灸治疗具有操作简单,促进骨折愈合等优势,因而更加容易被患者接受,有助于患者疼痛程度的减轻。
同时,针刺阳陵穴还能够达到舒筋活络的作用[4]。
本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术后跛行、承受能力、疼痛、上下楼能力、关节肿痛、下蹲起立以及其Lysholm评分总分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3个月内骨折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该结论充分说明中西医结合疗法在该类患者术后康复中的优势。
综上,中西医结合疗法可有效加快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骨折愈合速度,改善其关节功能,对其格后康复有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郑仕强, 雷奕祥, 伍汉强,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骨平台骨折51例[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2(17):33-33.
[2]廖康林. 中西医结合疗法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中的应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 19(09):150-150.
[3]曾垂林. 中西医结合疗法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 v.19(84):209+211.
[4]敬正英, 王勇, 杜馥馨,等. 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治疗中的中西医结合应用效果观察研究[J]. 健康必读, 2020, 000(004):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