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海洋大学水生生物博物馆馆长劳赞 一位致力于延续生命价值的“收藏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丨劳赞I
广东海洋大学水生生物博物馆馆长、高级工程师,主持科研项目(省、市级科 •a项目,国外资助项目和横 向项目)二十多项。

丨广东海洋大学水生生物博物馆馆长劳赞丨
一位致力于延续
生命价值的“收藏家”
文I<海洋与渔业〉记者李易珊
起广东海洋大学,不得不提水生生物博物馆;说起水生生物博
物馆,不得不提馆长劳赞。

自从2016年接任馆长一职以来,劳
赞坚持以标本建设为主的发展方针,不惜时间、人力到全国各地收集积累水
生生物标本,带领博物馆走对外开放的道路,提升影响力。

在短短4年间,劳赞为博物馆搜罗到很多珍稀且宝贵的标本。

2017年,
首条巨型动物大白鲨“进馆”;2018年,鲸鱼等待处理的五天四夜;2019年,
因为砗磲而触发的跨省行政手续办理……劳赞向记者分享了他“收集标本的
那些事”。

时隔18年重回博物馆
据了解,广东海洋大学水生生物博物馆是一座集收藏、研究、展览于
一体的水生生物类博物馆,以多、全、齐、珍四大特点而享有“融万里海疆
于一室,聚千种水族于一馆”的美誉。

其前身是湛江水产学院水生生物博物 馆,由蔡英亚教授倡导组建,于1991年7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1998年,劳赞是教研室副主任,年轻且对相关业务熟悉,经老馆长蔡
英亚教授提议,学校任命他为副馆长,协助时任馆长处理相关工作。

日子渐 长,劳赞在不知不觉间与博物馆结下了情缘。

虽然,劳赞在往后的日子里履
新离开了任职三年的副馆长岗位,但他依然惦记着博物馆的事务,每年都捐
赠标本。

2016年,馆长一职出现空缺,学校决定任命劳赞为博物馆馆长。

在其位谋其事,劳赞日思夜想,希望能把博物馆带上更大的舞台。


认为,标本建设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和核心,调整管理方针是突破口。

劳赞以
标本建设为主线,开展了制度订立、发展规划制定等行政工作。

近年来,经过相关工作人员的努力,博物馆的实力得到明显提升,更
多不同种类的标本相继“加盟”。

现在,博物馆建筑面积共5000多平方米,
室内三层,首层设有科技成果展示厅、水族厅、露天观赏鱼室等,展览的水
生生物物种超3200个。

大白鲨、鲸鱼标本“落户”博物馆
2017年的一天,劳赞出任馆长还不到半年时间,他得到一个消息:渔
58
2020年1丨月刊丨
民在雷州市东里镇发现一条大白鲨搁浅死亡。

按照 规定,大白鲨尸体交由原湛江市海洋与渔业局下属 的环境监测站处理。

在劳赞的眼里,这条死亡的大白鲨是个不可多得的“宝物”,若能成为博物馆馆藏,可以延续 其“生命的价值”。

确认具体地点后,劳赞立刻连 夜启程出发。

虽然是第一时间掌握消息,但劳赞到 达之时,却发现大白鲨正在装车,即将被运走。

为 了争取大白鲨,他到当地政府、边防、渔政、环境 监测站等多个部门进行反复沟通交涉。

据他介绍,大白鲨重1吨,长约4米。

到达湛江市区后,他联 系到相熟的虾类加工厂,借用他们的冰库将大白鲨 进行急冻处理。

但是,接下来该如何处理?“这是 我们第一次遇到大白鲨尸体,本地找不到有处理经 验的专家。

”这时,劳赞经多方联系找到了一位青 岛的专家,并向他咨询难题。

后续,通过对大白鲨 进行剥皮、脱脂、鞣制等工艺处理,建立假体模型 附上“真皮”,大白鲨标本成型。

劳赞补充道,除 了上述标本,还另外制作了长2米的肝脏标本。

制 作这些标本前后花费了三个月时间,最终赶在当年 6月8日全国海洋日展出。

2018年6月,劳赞接到求助电话,受邀到雷州 市纪家镇参与救助一头搁浅鲸鱼。

到达现场后,劳 赞发现该鲸鱼尚有明显的生命迹象,肌体能动,还 会喷水。

可能由于其中一个鱼鳍受伤,它被海浪冲 至沙滩上,不时被浪所淹没。

根据现场环境分析,事发地风浪较大、离深水区远,必须借助工具实施 救助。

救助人员用绳索将鲸鱼包围固定,结合潮汐 动力,利用船只将其带回大海。

看着鲸鱼回到大海,劳赞一行结束任务驱车回程。

然而,他们发车不到半小时,鲸鱼再一次出现在原本搁浅的地方。

“这一次,它已经是濒死的 状态,无法实施救助。

”劳赞感到深深的惋惜与不舍,经向海洋与渔业管理部门争取,学校获得鲸鱼标本 的处置权。

他决定用另外一种方式将鲸鱼“永久保 存”。

据初步测量,这头布氏鲸全长13.1米,重约 16吨。

面对如此庞然大物,劳赞无计可施,同样打 了一通电话给青岛的专家,对方团队将在第二天下 午达到。

当晚,劳赞从附近拉了电,接上照明灯,将车开到鲸鱼旁边,做起了“守卫者”。

他解释道,鲸鱼是保护动物,为了确保尸体的完整,必须彻夜 看守。

“那里蚊子很多,我让其他人先行休息,自己留在车里看着。

”在正式开始解剖前,他们整齐 站在鲸鱼前,奠酒鞠躬,致敬海洋精灵逝去的生命。

第三天晚上9点,流程进人剥皮和取骨架操作。

“当地人有忌讳,500元一天都请不到工人,切割 的时候味道很大。

”通过私人关系,劳赞托人从乌
石镇临聘了 20多名工人配合推土机和挖掘机进行剥皮和取骨架。

第四天,解剖告一段落,材料被运 回湛江市区。

因鲸鱼死亡已四天,臭味很重,起初,没有一家冰厂愿接收急冻鲸鱼皮,劳赞紧急找人制 作出用于封存尸体的大铁皮箱,并喷洒大量酒精消 毒,在确保没有异味、包装严实且不会污染其他材 料后,终于有一家冰厂同意人库。

同时,他们将鲸 鱼骨头埋在了校内空地。

完成这些工作后,已经是第五天的凌晨2点了,劳赞才得以回家休息。

他回忆道,五天四夜里几乎 没休息,整个人晕头转向。

2019年,学校立项出资150多万元,对鲸鱼标 本制作进行立项招标,预计将于2021年8月完成工 作。

持续提升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
“博物馆是我的老师一手创办的,我有责任将其发扬光大,传承老一辈的精神。

”自劳赞人职 以来,致力于增加馆藏标本。

20丨9年,为争取被海 南省海警局查扣的砗磲作为标本,他四处奔走,申办海南省农业农村厅批文、保护动物经营许可证等。

2〇16年至今,在劳赞和干部职工的努力下,博物馆 增加了 10多头鲸豚类标本。

每一个标本都凝聚着团队人员的心血,劳赞 总戏称自己“是个收破烂的”,但在熟悉的人眼里,他就是个不折不扣的收藏家。

一点一滴的积累,是 为了更美好的绽放。

2017年,博物馆被评为2016 年全国优秀科普教育基地。

2019年,博物馆又被评 为2018年广东省十佳科普教育基地。

湛江海关一 位副关长参观后评价:博物馆不仅是广东海洋大学 的名片,更是湛江市的名片。

近年来,劳赞还积极推动博物馆举办多项对外开放活动,如全国科普日活动、全国海洋日活动、海洋知识竞赛、海洋科普实践活动等,通过互动性、趣味性的活动传播水生生物知识,激发群众的喜爱 和保护意识。

作为对外展示的窗口,博物馆每年接 待数十万人次观众,以中小学生为主。

疫情期间,博物馆还引人了 720全景V R技术,观众可以通过 微信客户端进行线上“云”逛馆。

这些年间,博物 馆接待了一批又一批的观众,也培育了一批优秀的 学生讲解员。

“博物馆的门票象征性收费,按比例 提成给勤工俭学的学生讲解员作为奖励。


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逐渐成为业界权威。

劳赞说,中国科技馆、南海博物馆、深圳 博物馆等经常邀请博物馆代表出席会议。


59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