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育课题申报书:普通高中英语核心素养培养实践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高中英语核心素养培养实践研究学科分类:基础教育
课题类别:一般课题
关键词:高中英语;核心素养;教学实践
预期研究成果:
课题设计论证
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1
一、问题的提出新课程背景下,围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对普通高中教学改革的相关研究,能够为普通高中英语教学在实际教学实践与管理中的应用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

本研究试图以X市X高中为例,总结英语核心素养培养的成效,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评析,提出教学改革的方向,并推动教学改革实践,完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体系,丰富普通高中教学研究的理论体系。

1.2 课题界定本研究将调查X市X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现状,找出并分析影响高中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因素,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探讨整体效果机制,对所发现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旨在让进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特色化培养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式方法,真正推动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1 国外研究现状从上个世纪末开始,国际组织和世界各国大力开展了对核心素养的研究。

具有代表性的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经合组织(OECD)、欧盟(EU)以及美国和日本。

1997 年 12 月,OECD启动了“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项目(De SeCo),该项目指出了核心素养的三方面内涵,遴选了核心素养的内容结构,即互动地使用工具、自主行动和在社会异质团体中互动。

2002 年,欧盟专门针对核心素养的研制和建设而设立的“工作组 B”发布了第一份工作进展报告中首次提出了“Key Competencies”这一概念,并给出了第一个版本的核心素养。

2006 年,欧盟发布了核心素养的最终版本,并确定了八项核心素养。

最终,该版本成为推进终身学习和教育与培训改革的参照框架。

美国的核心素养研究主要是针对课程展开的,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由指标成分、内容和四大支持系统组成。

其中,核心素养的指标成分主要包括“学习和创新素养”、“信息、媒体与技术素养”、“核心科目生活与职业素养”三个方面。

美国这种综合性的建构方式更有助于指导课程改革,推进核心素养的实施。

日本的核心素养研究是以能力为目标的教育改革。

2002年,日本国立教育研究所以“成功生活”为取向,构建了日本的核心素养理论模型,即“21 世纪型能力”框架。

21世纪能力包括基础能力、思维能
力以及实践能力。

无论什么课程,都必须强调以上三种能力的培养,而实践能力与21世纪型能力关系最为紧密。

1.3.2 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学者对核心素养的研究主要从 2013 年开始,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

国内学者对核心素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第一,研究了核心素养的概念与内涵。

柳夕浪(2014)、施久铭(2015)、成尚荣(2015)等结合国外的理论和国内的实际,试图对核心素养进行概念界定和意义探讨。

第二,核心素养的国际研究成果梳理。

张娜(2013)、裴新宁(2013)、辛涛(2015)分别对De SeCo项目、欧盟国际经合组织、美国和日本的各自的学生核心素养主要研究的内容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基于国际经验对我国应当如何构建核心素养体系提出了建议。

左璜(2016)将核心素养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结合,分析了国际上已有的“核心素养体系”的四大类型,然后介绍了各国或地区开展的以核心素养为本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第三,尝试构建核心素养模型。

辛涛(2013)、常珊珊(2015)、吴岱峰(2015)、程晓堂(2016)等人在阐明构成核心素养包括哪些内容的基础上,阐明了核心素养培养的基本理念。

第四,分析了核心素养与课程体系的关系。

夏雪梅(2013)以学生核心素养与课程的关联一致性作为划分标准,建立了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框架。

辛涛(2014)着眼于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出要以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来推动课程改革的发展。

窦桂梅(2015)则以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开展的“1+X 课程”改革为依托,指出了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开展课程体系整合的重要性以及应当如何进行课程体系整合。

总体来看,国内对国际上关于核心素养研究的分析,已经慢慢从单一的对某一国际组织或国家的分析介绍转变为对核心素养研究进行国际分析。

这一变化更具整合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通过对国际经验的研究,我国学者开始尝试结合我国的实际,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核心素养体系。

另外,在对核心素养体系有了整体把握之后,对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的研究开始成为国内学者关注的重点,他们试图通过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

虽然专家和学者在核心素养领域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但是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第一,对核心素养内涵研究的力度有待深入。

第二,缺乏以文化为引领的核心素养研究。

当前对核心素养的研究大多是对外国核心素养模型的解读,缺少从中国特色的角度进行核心素养体系的建构,以中国文化为引领的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具有紧迫性、前瞻性和意义性。

第三,缺少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证研究。

因此,必须着眼于当前的学科教学进行核心素养的研究。

这也是本研究将重点突破的方向。

1.4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本研究在分析和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高中英语教学实践,理清高中英语核心素养的概念,了解目前我国高中英语核心素养培养的实施状况,揭示其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并分析其原因,在相关课程理论的指导下结合英语学科的特点,研究总结高中英语核心素养培养的一些规律,为建构我国科学合理的高中英语教学理论体系,为推动英语核心素养培养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在实践方面,本研究立足于普通高中英语教师教学实践,以主持人所在高中为样本,通过调查其高中英语核心素养培养的现实状况;系统分析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有针对性地提出高中英语核心素养的实施策略、方法及路线,为高中英语教学实施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为提升我国高中英语核心素养培养质量总结出一些可操作性的实施策略。

2、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重点和创新之处。

2.1研究目标本研究在进行英语核心素养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深入调查X市X高中英语教学现状,总结取得的成效,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评析,力图推动教学改革,完善普通高中英语核心素养培养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框架,对普通高中英语核心素
养培养提出实施策略。

2.2 研究内容 1) 理论探讨对高中英语核心素养进行概念探讨,回顾国内外有关核心素养的研究以及国内有关英语核心素养的研究。

2) 实践分析结合具体的高中英语教学实际,研究分析英语核心素养在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操作实际,分析其主要的效果机制,探讨当前机制的优缺点,针对目前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提出解决方案。

3) 教学改革根据理论研究的结果,有针对性的提出具体的措施,在此基础上实施教学改革,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成体系的校本教学材料,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理论总结。

2.3 研究重点本研究的重点是以核心素养理论推动高中英语教学实践改革。

内容包括在英语核心素养相关理论梳理的基础上,结合高中英语教学的实际,运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以教学实践来印证理论,确定教学改革的方向,并形成教学改革的实际举措,制作有针对性的教学材料,达成高中英语教学质量的实质性提升。

2.4 创新之处国内与核心素养相关的理论研究已经较多,但是多数是建立在引进国外相关理论体系基础上的理论探讨。

本研究主要从实践出发,更加注重核心素养相关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和应用,更加注重本地化、特色化教学实践,试图以理论指导实践,并在相关理论指导下推动教学实践改革,形成有针对性的特色教学课程内容,指导未来的教学活动,并且为高中英语教学体系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操作的建议。

3、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实施步骤。

3.1 研究思路 1) 整理国内外有关英语核心素养的研究文献,研究相关核心概念,分析其对我国高中英语教学的指导作用。

2) 分析高中英语教学实践,结合英语核心素养的相关理论,确定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收集教学中的实际信息和数据,分析教学实践活动的优劣得失,在核心素养理论指导下发现当前教学模式的优点与缺点。

3) 在理论总结的基础上,根据原有教学模式的缺点寻找突破口,确定教学改革的方向,制定并实施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有针对性、有体系的制作有特色的教学材料。

3.2 研究方法本研究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课堂观察法、数据分析法和访谈法。

首先,以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有关英语核心素养的文献进行梳理,确定对高中英语教学有指导意义的理论内容。

其次,用案例分析法,对高中英语教学设计进行分析,发现教学设计中的不足。

基于英语学科核心能力,逐一分析英语教学设计,找出各自的问题。

通过对新课标高中英语的具体课例研究,确定不同设计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

第三,课堂观察法,为了得到更真实准确的英语教学数据,教师进行课堂观察。

收集获得更可靠的数据和结果。

第四,数据分析法,通过学生日常的课堂教学、作业、考试等收集核心素养的相关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获得量化的结果,用于指导教学改革和验证教学改革的成果。

最后,对英语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

通过访谈,了解教师和学生对于核心素养的真实想法和实际效果,进一步确定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理念。

3.3 实施步骤 1) 收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研读并且整理与高中英语教学直接关联的内容。

2) 以相关理论为指导,确定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需要进行数据收集的具体领域。

3) 通过观察、调查、访谈、数据分析等手段来分析高中英语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现状的第一手数据。

4) 根据数据分析目前教学体系对英语核心素养培养的优缺点,寻找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5) 确定教学改革的方向和具体措施,实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制作相关的教学材料。

总结教学改革的成果,对照相关的理论进行分析,形成总结报告和研究论文,确定以后的改革方向。

4、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前期相关研究成果、核心观点等。

XXX系XX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特长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跨文化研究、文化政策研究。

本科毕业于湖北师范学院(现湖北师范大学)英语系英语教育专业,硕士、博士均毕业于北京语
言大学比较文学专业,硕士研究方向为跨文化研究,博士研究方向为欧洲文化政策。

2018年访学于西班牙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

2010年晋升为讲师,2014年晋升为副教授。

出版学术专著1部,合著1部。

在国际国内报刊发表论文14篇,含A&HCI检索论文2篇。

参与完成市厅级科研项目2项,主持完成校级项目1项,参与完成省教学研究项目1项。

获得省级社科成果奖二等奖1次,市级社科成果奖三等奖1次。

合著获得文化部外联局采用1项。

5、开展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

1. 蔡清田. 国民核心素养:十二年国教课程改革的 DNA[M]. 台北: 高等教育出版公司, 2014:2-120.
2. 常珊珊, 李家清. 课程改革深化背景下的核心素养体系构建[J]. 课程·教材·教
法,2015(9):29-35.
3. 陈艳君,刘德军.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本土英语教学理论建构研究[J].课程•材•教
法,2016(03):50-57.
4. 成尚荣. 基础性:学生核心素养之核心[J].人民教育,2014(7):24-2
5.
5. 程晓堂. 关于当前英语教育政策调整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4(05):58-64.
6. 程晓堂. 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7. 程晓堂, 赵思奇.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 课程·教材·教法,2016(5): 79-86.
8. 李明远,彭华清.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
2016,(28):58-62.
9. 廖国荣.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J].亚太教育, 2016,56.
10. 林崇德.21 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2.
11. 王蔷.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J].英语教师, 2015(16):6-7.
课题编号:756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