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财政收支缺口扩大原因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减税降费效应削减地方财力 近两年,从完善促进“双创”普惠 性税收政策落实,到推动以“营改增” 为代表的结构性减税,再到效果显著的 普遍性降费,国家减税降费的步伐铿锵 有力,对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社会稳定、 增强经济活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减税 降费政策在减轻企业税负、促进高质量 发展的同时,短期内难以对财政增收起 到正向拉动作用。2017年,地方一般公 共预算收入占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 比重较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其中, 地方税收收入占全国税收收入的比重为 47.5%,同比下降2.0个百分点。 (三) 刚性支出占比提高 在财政增收潜力和减收因素并存的 背景下,地方刚性支出需求压力继续加 大,导致收支矛盾十分突出。2017年,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17.32万亿元, 其中,地方政府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 就业支出、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 住房保障支出分别为2.86万亿元、2.36 万亿元、1.43万亿元、0.61万亿元,较 上年分别增加1979.73亿元、2909.70亿 元、1275.42亿 元、-206.95亿元,占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分别为 16.5%、13.6%、8.3%、3.5%,地方财政
(二)推进分税制改革 构建主辅分明、结构合理的地方税 种体系,提高地方政府在分享税中的比 例,充实地方政府财源。赋予地方政府 一定的税收调整权限,由中央制定地方 税基本税法,规定税基、税收减免条件、
基本税率和允许调整的幅度等,地方可 结合当地具体经济状况因地制宜调整税 率,壮大地方自主财力。构造保有和使 用环节持续性税源。以房地产税的推行 为契机,逐步丰富我国财产税的内涵和 开征范围,将流转环节的一次性税源转 化为保有和使用环节的多次税源,既可 增强税收可持续性,又可抑制财产泡沫 的产生。
理论探研 THEORY RESEARCH
地方财政收支缺□扩大原囲分析
■人民银行牡丹江市中心支行课题组/文
红摘要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已连续十 年出现财政收支缺口,并且缺□数额呈现不 断扩大趋势。党的十八大以来推出了一系列 财税体制改革措施,在预算管理制度、税收 征管体制、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 划分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有效缓解了 财政收支矛盾,但随着国内经济增速放缓, 我国地方财政收支缺□仍存在进一步扩大的 风险,应持续关注。
》关键词
地方财政;收支缺口;风险;原因
基本情况 (一)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量、
规模占比双降 2017年,地方•般公共预算收入为
9.14万亿元,同比增长4.8%、增收4253 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量的比重 为32.7%,较上年回落24.7个百分点, 增量占比自2014年以来连续3年回落;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 收入的比重为52.9%,较上年下降1.7个 百分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量、
(三)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和转 移支付占比提升
随着收支矛盾的加剧,地方政府将 依赖转移支付来弥补收支缺口。因此, 转移支付规模居高不下。2017年,中 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为6.51 万亿元,较上年增加5651.08亿元、 增长9.5%;占地方综合财力 的比重为 27.0%,较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为当 前地方综合财力最重要的资金来源,地 方对其依赖程度逐步加深。短期看,在 一定程度上充实了地方财力,弥补了财 政赤字,但长期看并未从根本上解决财 政收支缺口问题。
收支缺口刚性增强。 (四)地方政府主观增收意愿不强 1994年分税制改革实行至今,使中
央政府脱离了财力虚空、控制力薄弱的 状况,形成了目前的中央与地方税收收 入分配格局,但也带来了地方政府财力 不足、过度依赖转移支付等弊端。地方 政府在拥有转移支付等较为稳定而丰厚 的“财政收入”的同时,自主扩充税源 的意愿减弱;在地方刚性支出增加、转 移支付规模基本固定的背景下,收支矛 盾加大局面得以延续。
对策建议 (-)进一步推动央、地财政事权
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 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公共服务职能,
适度增加中央政府事权,地方政府在中 央的授权范围内履行相应的事权,逐步 实现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缓解 地方财政收支矛盾。出台与《基本公共 服务领域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和支 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国办发[2018]6 号)协同配套的措施,明确相关部门的 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作用,实 现《方案》精准落地。加强对履行财政 事权的监督考核和绩效评价。在改革的 具体过程中,中央对地方提供的公共服 务进行严格监督,并通过补助和奖励等 方式,激发地方政府提供高质量公共服 务的积极性。
规模占比均下降,地方自给能力明显不 足。
(二)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支缺口 逐年扩大
2017年,地方收支缺口达8.21万 亿元,较上年扩大0.89万亿元、增长 12.2%;收支缺口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 出的比重为47.3%,该比重自2014年以 来连续第3年上升。其中,西部地区、 县域地区收支矛盾尤为突出。2017年, 西部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缺口较上年 扩大0.35万亿元、增长10.7%;占地方 一般公共预算收支缺口的37.8%、较上年 提高0.7个百分点,分别高于东部和中 部地区4.0个、9.4个百分点。县域地区 一般公共预算收支缺口较上年扩大0.72 万亿元、增长13.0%,缺口规模为省级 和地市级-般公共预算收支缺口之和的 1.8倍;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支缺口的 64.6%、较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分别 高于省级和地市级51.7个、42.0个百分 点O
地方财政收支缺口扩大原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屡次提出理
顺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中央、地方财 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有所改善,但从 整体结构看,央、地权责关系划分不规
28
理论探研 THEORY RESEARCH
范现象仍在延续。主要体现为适宜地方 负责的事务由中央承担过多,而应由中 央直接负责的公共服务又下放地方承担。 尤其教育支出、社会保障与就业、医疗 卫生等支出项目,地方政府支出责任都 在90%以上,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地方政 府支出责任。现阶段,在中央、地方财 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不规范的背景下, 地方政府自求平衡压力大,财政收支矛 盾依然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