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某地铁站管线调查及迁改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市轨道交通x号线土建工程第xx标段xxx站管线调查及迁改方案
xxxx局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市轨道交通x号线土建工程xx标段项目部
2011年10月31日
武汉市轨道交通x号线土建工程xx标段
xxx站管线调查及迁改方案
1、工程概况
武汉轨道交通x号线土建工程xx标段为一站两区间:包括xxx站,后湖大街站~兴业路站区间,兴业路站~xxx站区间。

其中xxx站位于江岸区xxx与建设大道交叉口,沿建设大道及延长线南北向布置。

为地下二层岛式车站,两端分别有部分管理用房外挂,车站外包总长为174.6m,标准段宽为19.7m,换乘节点加宽段为20.7m,小里程端外挂部分宽度为52.4m,大里程端外挂部分宽度为47.6m,车站总建筑面积为10143.8m2,车站结构开挖采用明挖+局部盖挖施工。

车站共设四个出入口,Ⅰ号出入口设在第xx兵指挥学院围挡施工地块内,位于车站东南侧、建设大道东侧,与1号风亭结合建设;Ⅱ号出入口设在车站东北侧,位于规划路与建设大道交汇处。

Ⅲ号出入口设在车站西北侧,在xx长江大桥引桥下穿过,设置在规划路边;Ⅳ号出入口设置在第xx兵指挥学院围墙内绿化带内。

车站设有两组风亭。

两端各为4个风井,两个车站活塞、机械风井,一个排风井和一个新风井。

冷却塔及膨胀水箱设置在1号风亭的上方,如图1.1所示。

图 1.1 车站结构位置示意图
xxx站施工分四期进行,一期围挡施工车站主体与xxx相交的盖挖部分;二期围挡施工车站主体结构剩余部分;三期围挡施工3、4号出入口及2号风亭部分;四期围挡施工1、2号出入口及1号风亭部分。

2、管线调查的目的
(1)对业主及设计提供的管线资料进行认真整理和确认;
(2)走访施工区域影响范围内所有管线的业主及产权或主管单位,搜集全部的管线资料,对地下所有管线进行探查和确认;
(3)准确探查和测定出施工区域内所有管线的种类位置埋深形状尺寸等,并将核查结果报相应部门确认;
(4)向有关部门确认各类管线的允许变形量;
(5)将经过确认的所有地下管线资料标注到区间平面及剖面上;
(6)编制施工期间各类管线临时迁改和保护方案,并以此为依据指导施工;
(7)避免工程施工中造成地下管线责任施工发生。

3、管线调查
委托专业管线探测公司(武汉科岛地理信息工程有限公司)进行车站及区间区域内管线探测并结合设计图纸复核各类管线的种类、埋深、直径、材质等。

专人负责周边单位走访,查找图纸未标注的各类管线。

管线探测单位于2011年8月21日进场开始管线探测,采用现场踏勘结合超声波探测仪的方法查找管线。

截止8月25日已经完成全部管线探测工作并绘制出本标段内现状管线图。

如附图1所示。

已探明影响施工的管线如附表1所示。

xxx站西侧为xxxxxxx炮兵指挥学院。

据了解,在xxx站施工范围内有包括xx指挥学院、解放军雷达学院、空军、后勤等多兵种的专用光缆和管线在车站内通过。

但此为军事保密,不能透露管线类别、走向及埋深,必须由业主协调调查和改迁工作。

xx长江大桥施工期间,曾在地表以下6米位置发现管径超过1000mm的市政给水管,但管线探测期间未发现。

4、管线临时迁改和保护
(1)地下管线处理程序
图4.1 地下管线处里程序
xxx站管线迁改根据施工安排分两期进行:
一期主要迁改影响车站主体结构施工的管线,其中包括:军用管线、给水、排水、天然气、电力、电信、信息网络等,如表4.1所示。

管线采用临时迁出施工范围,待主体结构完成后回迁至原位置及原地悬挂保护两种方案。

一期各管线临时迁改平面布置图见附图2所示。

表4.1 一期管线改迁及悬挂保护统计表
二期主要迁改影响车站附属结构出入口及风亭施工的管线,其中包括一期临时迁改管线的回迁,给水、排水、军用管线、电信、电力、信息网络等,如表4.2所示。

二期各管线临时迁改平面布置图见附图3所示。

表4.2 二期管线改迁及悬挂保护统计表
(2)迁改前期工作
施工单位负责前期管线调查并上报业主,由业主主持召集涉及的各管线产权单位,确认现状管线数量、直径、埋深及走向;确定需要迁出施工范围的管线;临时改迁管线的平面布置及施工工期等。

(3)管线改迁
地下管线改移和保护分段进行,根据现有施工条件分段开挖,分段进行箱涵及预埋管的埋设工作。

由于周边建筑物与基坑距离较小,车站地下管线利用建筑物与结构边线之间空间进行改移,部分管线需要预留工作井、检查井,断面冲突部位根据现场条件错开留设。

改移后地下管线仍在车站深基坑开挖影响范围内,同时承受上部荷载压力和较大的侧向压力,为了确保施工安全,施工过程中均需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危害,如附图2、3所示。

① xxx东西向与车站主体结构正交的管线:给水铸铁Ф400、Ф1000;排水砼Ф1000;一条在xx小路上过街BH700X350的电力电缆;一条电信铜质光纤线路绕
过车站主体结构北侧,在xx小路两侧人行道绿化带内临时铺设,根据各管线埋置深度叠加铺设,如图4.2,4.3所示。

西侧非机动车道下通过,在车站主体南侧30m外与原管道相接;
xxx上与车站主体结构正交的管线:天然气铸铁Ф400、给水铸铁Ф200;这两
条管线与给水铸铁Ф300一同临时改迁至建设大道西侧非机动车道下通过,在车站南端30m处过街然后在建设大道东侧非机动车道下向北与原管相接;其中天然气铸铁Ф400在车站主体南端30m处与建设大道上天然气钢Ф325设接驳点一处。

xxx上与车站主体结构正交的一根铜质10kv电力电缆临时改迁至现状建设大道西侧电缆走廊内向南至一电缆预留管内过街在建设大道东侧电缆走廊内向北与原电缆相接,如图4.4,4.5所示。

图4.5 建设大道东侧改迁管线布置图
③xxx上与车站主体结构正交的:电信铜质光纤BH650X350 18/3;信息通信BH600X350 ;电信铜质光纤BH650X350 18/4在车站主体刚便桥下悬挂保护,如图4.6,4.7,4.8所示。

图 4.6 管线悬挂保护示意图
图4.7 管线悬挂保护A—A断面示意图
图4.8 管线采用钢便梁悬挂保护实例
(4)管线改迁施工
管线改迁由各管线产权单位组织施工,依照管线埋置深度及顺序安排由下向上施工,下层管线单位负责管沟开挖并安装所属管线,回填至上层管线管低标高
即可安排上层管线单位进场施工。

回填采用中粗砂夯填密实,管线上部(沟槽外延1.0米)路面布置φ14@200的钢筋网片,采用25cm厚C30混凝土硬化。

网片钢筋与导墙或路面硬化钢筋网连接,加强基坑外侧路面的整体性。

5、管线保护措施
(1)地下管线施工监测
地下管线监测主要采用观察和仪器监测的方法。

电力、电信、通信、交通控制等管线受沉降影响不大,在不出现很大沉降或位移的情况下,管线一般不会被破坏,因此可采用观察路面的方法进行监测。

针对沉降变形比较敏感的燃气管道和自来水、排污管道,应在管道接头和中部位置设置沉降监测点,安装形式详见图5.1、图5.2所示。

图5.1 抱箍式埋设示意图
图5.2 模拟式埋设示意图
同时根据权属单位要求设置变形限值,定期对管道变形进行监视测量,如果变形速率过快或累计变形量超限,均应及时处理。

天然气泄露通常伴有气味、声音、管道压力表变化等现象,观测时注意这些常见现象是有效的监测手段。

管线变形较大的时候可采用燃气检测仪表进行密切监测。

给水管监测可参考输气管道。

由于给水承压较大,一旦泄露容易造成土体崩塌,通过观察土体渗漏水、软化、滑动等现象能够较早发现问题。

排水管渗漏也容易造成土方崩塌,危害性较自来水较小,观测方法可参照给水管道。

(2)地下管线变形处理
①燃气管道
燃气管道一旦变形过大,会造成破损或接头脱落,燃气泄露。

发现泄露后应立即切断附近施工用电、用火,现场进行紧急处理的同时并立即通知相关部门进行维修。

管道造成破损的,可先采用管箍或管卡进行包裹处理,街头脱落的可将接头回复原位,在管口缠上密封胶带。

处理后应查明管道破损或接头脱落的原因,排除危害物,再进行管道复位。

施工过程中应避免管道弯曲过大,管道恢复后对管道四周基础进行加固,避免再次移位。

②给水管道
给水管道破损可使用快速接头处理。

给水管道在管道错动较大时,容易出现接头漏水,可将管道调直后,有快干水泥封堵接头部位,直到无水渗出再进行处理。

拐弯处还需要重新制作支墩固定。

③排水管
排水管处理可参照给水,接头部位也可采用注入聚氨酯堵漏。

④电力管线
电力电缆发生泄露时应立即疏散附近人员,在安全距离外设置好警示装置,禁止靠近,并联系供电部门切断电源后进行维修。

⑤其他管线
其他管线发现损坏时应保护好现场,避免人员靠近,同时联系相关部门进行维修。

安全。

(3)管理组织措施
为了做好公用管线保护工作,强化“谁承包、谁负责”的原则,本工程实行公用管线保护责任制,项目经理部经理为本工程的公用管线保护责任人。

①明确项目地下管线工作的责任人和专职管线保护监督员,熟悉周边地下管线原始及改移后埋设情况,并在施工平面图上详细标明,同时根据施工需求及时提出具体的保护措施。

②坚持按照政府有关要求办理有关手续和对管线的监护,要求有关单位进行现场交底监护工作。

③对需进行加固保护的管线,召开管线协调会,拟定加固方案。

工程施工中,严格按照确定的管线加固方案进行实施。

并有管线监护人员和施工单位专职管线监护员进行双监护。

出现问题,立即停止施工,并上报业主及有关单位。

④进行信息化施工,严格执行信息反溃机制,加强对因施工而影响范围的构筑物和地下管线动态变化的监控,根据监测数据变化的情况,及时调整施工方案,确保道路与地下管线的正常运行。

⑤定期召开与有关管线单位的配合会,随时掌握有关管线的情况,为施工服务。

⑥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管线有异常现象或管位有差异,可能对地下管线的安全和维修产生影响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同时与相关管线单位联系,落实保护管线的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

⑦施工时,施工管理人员必须向现场施工人员作好保护地下管线的交底工作,如因管理不善,措施不当而造成管线事故的有关人员,公司将进行严格处理,以确保地下管线和构筑物的安全。

(4)其他保护措施
①电气、焊接等容易产生火花的施工场地与燃气管道应保证安全距离。

②在管线位置设置明显标志牌,防止碰撞管线,尽量避免重型机械和车辆靠近。

③在管线外侧设置截排水沟,减少地面水流渗入,避免土体浸水沉降,造成管线破坏。

④有条件的情况下应配备各种检测仪器,对燃气泄露、电力泄露等进行重点检查,尽早发现问题。

⑤设置专人负责管线日常巡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形成纪录。

⑥与相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一旦出现问题,尽快通报,协商处理方案,进行问题处理。

⑦管道处理施工需委托专业的施工单位进行,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