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第四章《物态变化》单元试题3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态变化》精选测试题(中考题精选)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态变化》精选测试题(中考题精选)

第四章 热现象 班级:姓名: 得分:一、选择题 1、【2009•北京市】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固的是【 】A.寒冷的冬天,湖水结成冰B.炎热的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C.初冬的清晨,地面上出现霜D.秋天的夜晚,草叶上出现露珠 2、【2009•北京市】下列措施中,为了减慢蒸发的是【 】A.将地面上的积水向周围扫开B.将湿手放在干手器下吹干C.将湿衣服晾在通风的地方D.将新鲜蔬菜装入保鲜袋 3、【多选】天津地区一年四季分明,严冬的早晨在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冰花主要是水凝固形成的 B .冰花主要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C .冰花出现在窗玻璃内侧 D .冰花出现在窗玻璃外侧4、沈括纪念馆要浇铸沈括纪念铜像.在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中,铜块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先升华,后凝华B .先凝华,后升华C .先熔化,后凝固D .先凝固,后熔化 5、【2009•河南省】图4是某物质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B 段表示该物质温度逐渐降低,凝固点也在降低B. BC 段表示该物质有一定的凝固点,因此它是晶体C. BC 段温度不随时间改变,说明该物质已完全凝固D.该图像可能是石蜡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6、【2009•长沙市】如图5是对冰加热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 】A .BC 段是一个放热过程B .冰的熔点是0℃C .CD 段该物质处于气态D .DE 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 7、【2009•泰安市】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A .雾的形成B .露的形成C .冰的形成D .霜的形成 8、【2009•济宁市】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用久了的电灯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 B 、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C 、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D 、人出汗后,微风吹过感到凉爽,是因为汗液蒸发加快,带走更多的热量 9、【2009•茂名市】白菜在存放过程中需要减慢蒸发,可采取的措施是【 】 A .升温 B .密封 C .摊开 D .通风 10、【2009•玉林市】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图5(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4)冬天,室外草地上出现了霜A .(1)(2) B.(2)(4) C.(3)(4) D.(1)(3)11、【2009•湛江市】下列过程中,属于凝华的是【】A.初春,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B.严冬,湖水结成冰C.深秋清晨草地上出现霜 D.仲夏,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12、【2009•福州市】北国的冬天,真的很美。

人教版物理第四章《物态变化》单元试题1

人教版物理第四章《物态变化》单元试题1

第四章《物态变化》能力训练题(一)编号姓名一、单项选择题1. 两支内径不同、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的温度计,同时插入一杯热水中,过一会儿则会看到 ( ) A. 两支温度计水银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数相同B。

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升得较低,两支温度计示数相同C. 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D。

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2。

温度计的玻璃泡的容积比它上面的玻璃管的容积大得多,这主要是为了 ( ) A。

使用时更加方便B. 温度计的玻璃泡离开被测液体后能表示该物体的温度C. 增加温度计与被测物体的接触面积D。

使玻璃泡内的体积有微小变化时就能使细管内的液柱高度发生明显的变化3. 两支经过消毒后没有把水银甩下去的体温计示数都是38℃,直接用来先后测量体温是36。

8℃和39.5℃的两个病人的体温,则最后这两支体温计的示数分别是() A. 36。

8℃、39。

5℃ B. 39.5℃、39.5℃C. 38℃、39。

5℃D. 38℃、38℃4. “翻砂"是将熔化好的铁水、铝水或铜水等倒到一个模具里,塑造成所需要的形状.能正确反映“翻砂”过程的物态变化的图象是()5. 冰雕艺术是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为了防止冰雕熔化。

陈列冰雕作品的房间温度要降到足够低,但是每多降温1℃,制冷系统的耗电量就要增加很多。

为了既不使冰雕熔化又能节约用电,房间的温度控制的最佳数值是()A. 5℃B. 0℃C. -5℃ D。

-10℃6. 室内温度为20℃,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以下各图象正确反映了温度计示数随时间的变化的是( ) t温/ ℃t温/ ℃t温/ ℃t温/ ℃7. 生活中常有“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说法,“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烧着的柴薪。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只能暂时止沸B.“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能彻底止沸C。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八年级初二物理物态变化测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1. 摄氏温度把 的温度规定为O℃,把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的温度规定为100℃。

2.在使用温度计时,要将温度计与被测物体_______,并保持足够长的_ ____;在读取数据时温度计不能 被测对象,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标尺_ ___。

3.图(1)是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情况,其读数为: ℃。

4.每年三月份,是黄河开凌季节,滚滚黄河水托带着冰凌顺流而下,蔚为壮观。

随着春天的脚步,河水里的冰越来越少,这种现象在物理学中叫 ;开凌季节,当地水温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5. 夏天,人们通常在屋子里放一些冰块可以用来降温,放冰块的容器中发生的物理现象有: 和 ,这两种物理现象都 热量。

6.固体分为__ __和__ __两类。

它们的重要区别是_ __有一定的熔点,而_ __没有一定的熔点。

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7. 蒸发要__ __热,使液体和周围物体温度__ __,有降温作用。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_ __、 和_ __。

8. 在实施人工降雨时,飞机在云层里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迅速 而吸热,使云层中水蒸气急剧遇冷而 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在下落过程中又 成小水滴落下来。

9. 根据温度测量实验,绘制了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2)所示。

由图象可知该物质是__ __(填“晶体”或“非晶体”);在4min 前,杯里的物质处于_____(填“固态”、“液态”或“固液混合态”);在4min —9min5分钟时间内,该物质处于__ __(填“固态”、“液态”或“固液混合态”);在9min以后,杯里的物质处于_ _(填“气态”、“液态”或“气液混合态”)。

初二物理单元卷(第四章_物态变化)

初二物理单元卷(第四章_物态变化)

八年级物理测试卷(物态变化)一、填空题:1、医生用的体温计量程是o C,它的分度值是。

体温计的一个侧面做成了凸起的形状,起到了的作用。

2、常用体温计是根据性质制成的,图1中所示为温度计的一部分,它的示数是。

3、如图2所示,请指出图中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两处错误:①;②;4、使用温度计前,要先观察它的,并认清它的;在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要使温度计的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

5、固体分为和两类;两者的一个重要区别是;6、同一个晶体,它的凝固点和相同,给冰水混合物加热,当冰水混合物未完全熔化之前,水的温度0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7、晶体熔化的过程中要大量吸热,它的温度将。

8、北方冬天天气寒冷,人们为了不让菜窖内的菜冻坏,常常在菜窖内放几桶水,这是利用水凝固时要热,而使菜窖内的气温不致。

9、一副“热学”对联的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不降”;下联是“盘中水冰,冰化水水温不降”。

在对联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和;反映了一个共同特点是。

10、要加快液体的蒸发,可以、或。

在皮肤上擦些酒精觉得比较凉,是因为。

11、日常生活中,炸麻花用油,煮饺子用水,这是因为油和水的不同,可以对不同烹饪手段提供各自所需的温度。

12、汽化有两种方式:和。

使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和。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用的方法使它成为液体储存在钢瓶里的。

13、烧红的铁块放入冷水中时会升腾起一团“白气”,这个过程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有和。

14、早春的冰河解冻会感到寒冷,这是因为的缘故;盛夏在地上洒水会感到凉爽,这是因为的缘故。

15、家用电灯泡用久了会发黑,这是因为灯丝中的钨后在灯泡壁上而形成的。

16、米饭烧熟,锅盖的内表面常有大量的小水珠,这是现象;落入手掌心的雪花很快变成小水滴,这是现象。

17、在检查牙病时,医生往往把口腔镜放在酒精灯上烧一下,这是为了。

18、戴眼镜的人喝开水时镜片变得模糊不清,这是现象;刚从冰箱拿出的冰棒,包装纸上会出现一层“白粉”,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而形成的。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物态变化测试题 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物态变化测试题 新人教版

第四章物态变化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1.如图的符号分别代表冰雹、小雪、雾和霜冻四种天气现象,其中主要通过液化形成的是()A B C D2.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3..如图所示是某晶体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该晶体在CD段是气态B.该晶体在BC段不吸收热量C.该晶体的熔点是48℃D.6min时该晶体己完全熔化4.在下列物态变化的过程中,放出热量的是()A.初春,河面上的冰雪消融成水B.秋天,雨后的早晨出现大雾C.夏天,教室里洒水后空气变得凉爽D.冬天,晾晒的衣服渐渐变干5.下列现象中利用了熔化吸热的是()A.天热时向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B.运输食品时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腐烂C.游泳离开泳池时身上会感到有点冷D.向可乐饮料中加冰块会使饮料的温度变低6.下列现象形成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早春,冰雪融化B.盛夏,冰棒冒“白气”C.深秋,田野花草挂露珠D.寒冬,霜打枝头7.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A.霜B.露C.雾D.雨8、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的“白气”是蒸发现象B.把糖放入水中,水变甜是熔化现象C.秋天,窗户玻璃表面形成的水雾是液化现象D.长时间使用的冰箱,冷冻室内壁容易结冰是凝固现象9.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固现象的是()A.初春,冰雪融化汇成溪流B.仲夏,刚从冰箱拿出的冰棍冒“白气”C.深秋,学校操场的小草上有露水D.严冬,湖水结成冰10.饮料瓶从冰箱里拿出后,其表面会“出汗”,这现象属于物态变化中的()A.液化B.汽化C.熔化D.凝华11.今年西南五省遭遇50年一遇的干旱,为缓解旱情,可以在高空云层中撒播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实现人工降雨.这一过程中干冰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汽化C.升华D.凝华12.如图所示,刚从酒精中拿出来的温度计示数会变小,这是因为温度计玻璃泡上的酒精()A.熔化吸热B.汽化吸热C.升华吸热D.液化放热13.如图所示,下列仪表不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是()14.妈妈在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测试题三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测试题三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测试题三班级 姓名 得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在两杯水中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杯放在阳光下,一杯放在阴凉处,此时,对两杯水的温度进行比较,判断正确的是( )A .在阳光下的水温度高B .在阴凉处的水温度高C .两杯水温度一样高D .无法比较 2.生活中常把碗放在普通锅内的水中蒸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当锅内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 A .稍后沸腾 B .同时沸腾C .温度能够达到沸点,但不沸腾D .温度总是低于锅里水的温度,因此不会沸腾 3. 下列说法是正确的是( )A .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B .松香、萘、玻璃、明矾都是非晶体C .晶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D .同一晶体的熔化温度与它的凝固温度相同 4. 寒冷的冬季,人们洗脸后,总爱往脸部或手上抹些油脂护肤品,这主要是为了 ( ) A .防止紫外线照射皮肤 B .防止有害气体污染皮肤C .防止脸或手上的热散出去D .防止脸或手上的水分蒸发,使脸或手上的皮肤变干而受冻5. 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情况是( )A .先汽化,后液化B .先液化,后汽化C .只有液化D .只有汽化 6. 关于湖面上出现雾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雾气是水蒸气,是湖水蒸发产生的B .雾气是细小的水珠,是湖水蒸发出来的C .雾气是细小的水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 .雾气是细小的水珠,是风将湖水吹起形成的 7. 有一支刻度均匀,但不准确的温度计.用它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其示数为-2℃;用它测标准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其示数为103℃.如果用它测得某液体的温度是19℃,那么该液体的实际温度为 ( )A .16.2℃B .18.1℃C .19℃D .20℃8. 如图2-3是给某种物质加热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情况,可知( ) A .一定是表示某种固态晶体升温并熔化情况B .一定是表示某种液体升温并沸腾情况C .可能是表示某种固态非晶体升温并熔化情况D .可能是表示某种液体升温并沸腾情况9. 如图2-4,对烧杯加热一段时间至水沸腾,然后再将盛有某种液体的试管插入沸水中,结果,一会儿试管中的液体也沸腾了.由此可以判断 ( ) A .试管中的液体也是水B .试管中液体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C .试管中的液体可能是水D.试管中液体的沸点高于水的沸点10. 牙科医生用来观察病人牙齿的小镜子,要放在火上烤一下才放进病人的口腔中,医生这样做是为了()A.消毒,防止将病毒带入口中B.把镜面上的水分烘干C.避免病人感觉镜子冷D.防止口腔中的水蒸气液化,便于观察11.雪天路面有厚厚的积雪,为了使雪很快融化,常在路面积雪上喷洒盐水,这是为了()A.盐水可使冰的熔点降低B.盐水可使冰的熔点升高C.盐水可使冰的温度升高D.盐水可使冰的温度降低12.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焰上烧,水烧开了纸盒仍不会烧着,这是因为()A.水能够灭火,所以纸盒不会烧着B.火焰的温度较低,低于纸的着火温度C.纸的着火温度较高,高于水的沸点D.水善于将热量迅速向外散发,所以纸盒不会烧着13. 今年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严重干旱,气象部门多次用火箭弹向适当云层中抛射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实施人工增雨。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物态变化》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物态变化》测试题及答案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有答案班级:姓名:得分: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30 分)1.以下图,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

而后,先把左手放入温水中,感觉温水的冷热程度;再把右手放入温水中,感觉温水的冷热程度。

先后两次对温水冷热程度的感觉是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左手感觉热些”、“右手感觉热些”或“同样热”)。

这一现象表示(选填“‘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只凭感觉判断温度是靠谱的” 或“只凭感觉判断温度是不行靠的” )甲第 2题图第 1题图乙丙2.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依据的性质制成的;以下图是几种温度计的示数,请你正确读出:甲:0C,乙:0C,丙:0C。

3.夏季,在室外放两支温度计,此中一支的玻璃泡包上湿布,并将湿布的另一端放入水中,以下图.能够发现两支温度计的示数有显然的差别,其原由是。

第 3题图第6题图(1)第6题图(2)4.我们从有没有将固体分为晶体与非晶体。

在沥青、水晶、白腊、橡胶、萘、铜、玻璃、食盐中,是晶体.5.填写以下现象中物态变化的名称:放在箱子里的卫生球变小了;黑板在潮湿天气里的“出汗”现象;铁水浇成铁杆。

6.学生在“研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依据实验数据, 画出如图( 1)所示图线.由图可知:水加热的初温度是 __ _℃;加热分钟后,水开始沸腾;段图线反应了水沸腾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水的温度(选填“上涨” 、“下降”或“不变” );如图( 2)所示中甲、乙是该同学察看水沸腾时看到气泡上涨状况的表示图,此中是沸腾时的气泡状况。

此实验中水的沸点是℃.造成水的水沸点低于1000C的原由可能是。

7.北方冬季的清早,我们常常看到玻璃窗上有漂亮的“冰花”,这是(选填“室内”或“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

8.以下图,让沸腾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A 中,水蒸气在试管中遇冷将,过一段时间,容器 B 中的水温(选填“高升” 、“降低”或“不变” ),这个实验说了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态变化测试题.doc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态变化测试题.doc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唐玲出品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物态变化测试题班级姓名得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

)1、物体的_______ 是用温度来表示的,可用_______ 来测量.2、读出右图所示的甲、乙温度计所示的温度值(0 ℃)甲是_____℃乙是_____℃3、如图所示,为某晶体的凝固图象,从A到D整个过程是________的(选填“吸热”或“放热”),在AB段物质处于_________状态,BC段是个________过程,物质处于_______状态,其对应的温度48℃代表此晶体熔液的_________,CD段物质处于__________状态.4、冬天北方农村的菜窖里放几桶水,菜就不易冻坏,这是因为水__________时会__________热,因此窖内温度不致太__________.5、炎热的夏天,人们发现中暑患者后,常常把患者扶到通风处,并在患者身上擦酒精,这里用到的主要物理道理是:(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6、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跟空气摩擦生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在火箭头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发生____________并且____________,这两种物态变化过程都要_________,使火箭温度_____________.7、把烧红的铁棒放入冷水中,可以看到水面上出现“白气”,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先是__________,后是___________.8、气体打火机里面的丁烷气体,是利用_________ 的办法使它成为液体贮存在打火机里的.9、日光灯用久了玻璃管的两头会发黑,这是由于钨丝受热产生了__________现象,然后降温在灯管上__________的缘故.10、下列现象,各属于哪一种物态变化(1)用钢水浇铸火车轮是__________;(2)把废铁块熔成铁水是__________;(3)春秋夜晚出现的“露”是__________;(4)冬夜出现的“霜”是__________.(5)大气中水蒸气凝成小水珠,形成降雨_________(6)冬天,冻了冰的衣服也变干了__________11、2001年开春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严重的干旱,为了缓解旱情,多次实施人工降雨.执行任务的飞机在高空投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云层,很快___________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则高空水蒸气就成为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就___________为雨点落到地面上.(本题每空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四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编号姓名评分一、单项选择题(13×3分=39分)1. 关于0℃的水和0℃的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0℃的水比0℃的冰热B. 0℃的冰比0℃的水冷C. 0℃的水和0℃的冰冷热程度一样D. 无法比较水和冰的冷热程度2. 一位经验不足的护士在忙碌中用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下去,结果测得三人的体温都是39.5 ℃。

有关三人的真实体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三个人体温都是39.5 ℃ B. 甲的体温一定是39.5 ℃C. 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5 ℃D. 乙、丙两人的体温都高于39.5 ℃3. 如图所示的是海波的熔化图象,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 海波在CD段是固态B. 海波的熔点是48℃C. 海波在BC段不吸收热量D. 海波熔化经历了12 min4.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所有的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B. 同一种晶体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C. 晶体在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不变D. 温度达到熔点的晶体,可能处于固态、固液共存态或液态5. 玻璃在200℃时开始熔化,温度升到300℃时还没有熔化完。

由此可知()A. 玻璃难熔化B. 玻璃太大了C. 玻璃是晶体D. 玻璃是非晶体6. 如图所示,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时,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

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多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A. 熔化一部分B. 全部熔化C. 一点儿也不熔化D. 无法判断7. 关于沸腾和蒸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沸腾时需要吸收热量,蒸发时不需要吸收热量B. 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无关,沸腾时汽化的快慢与温度有关C. 蒸发时液体温度降低,沸腾时液体温度升高D. 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液体表面进行8. 许多房间都有玻璃窗,在闷热的夏天开着空调的甲房间和寒冷的冬天开着暖气的乙房间,玻璃窗上都会出现“水雾”。

下列关于“水雾”是在玻璃窗的哪一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甲、乙两房间,“水雾”都在内表面B. 甲、乙两房间,“水雾”都在外表面C. 甲房间“水雾”在外表面,乙房间“水雾”在内表面D. 甲房间“水雾”在内表面,乙房间“水雾”在外表面9. 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物态变化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人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物态变化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人

第四章 物态变化单元综合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24分)1.(四川德阳改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气温低于水银凝固点的地方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B .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C .北方的冬天,为了除去路面的冰,护路工人常在路面上撒大量的盐D .衣柜中的樟脑球不断变小是因为发生了升华现象2.(广东湛江)如下图所示的符号分别代表小雪、霜冻、雾、冰雹四种天气现象,其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3.(江苏盐城)用滴管从瓶中吸取酒精,滴在手上,感觉凉凉的,小明就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两种猜想,猜想1:酒精的温度低于手的温度;猜想2:酒精蒸发时吸热,有致冷作用,随后,他在烧杯中倒入适量酒精,用相同的温度计分别测量手的温度t 1和烧杯中酒精的温度t 2,并重复多次,均发现t 1>t 2,由此,他( )A.只能验证猜想1B.只能验证猜想2C.既能验证猜想1,也能验证猜想2D. 既不能验证猜想1,也不能验证猜想24.(兰州)打开冰箱门,常常能看到冷藏室内壁上有水珠,这些水珠主要是由食物中的水分经过下列哪些物态变化形成的( )A .升华、凝华B .汽化、熔化C .凝华、熔化D .汽化、液化5.(南京)图2中甲、乙、丙、丁描述了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其中需要吸热的是( )图2A .甲、乙B .乙、丁C .甲、丙D .丙、丁6.(江苏宿迁)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烧开水时茶壶嘴上方出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B .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是升华现象A .小雪B .霜冻C .雾D .冰雹 图1 甲.屋檐上的冰棱正在消融 乙.铁丝网上出现霜 丙.食品盒中的干冰变小丁.草叶上出现露珠C .熔融状态的玻璃轧制成玻璃板的过程中需要吸热D .用冰块来保鲜食品是利用冰块熔化放热7.(广西玉林)以下给出的物质属于晶体的是( )A .松香B .沥青C .玻璃D .海波8.(广东茂名)下列做法能使水的蒸发加快的是( )A .将湿衣服晾在密闭的卫生间内B .将弄湿的作业本子打开放在向阳的窗台上C .将用后的墨水瓶盖拧紧D .用保鲜袋将水果包好放在冰箱内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计40分)9.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规律制成的,如图3所示,甲温度计的示数为 ℃;乙温度计的示数为 ℃;体温计的读数是 ℃。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第四章物质形态及其变化》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1.蒸发和沸腾是的两种方式。

右图中甲、乙是某同学做观察水沸腾实验时看到气泡上升情况的示意图,其中是沸腾时的情况。

2.火箭刚发射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到发射台的地面,很多物体遇到这样高温火焰将会__________。

为了保护发射台底,就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中,利用水的来吸收巨大的热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火箭升空瞬间,伴有迅速扩展的庞大的白色气团是__________形成的。

3.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a图线所示。

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

第3题图第4题图4.夏天,在室外放两支温度计,其中一支的玻璃泡包上湿布,并将湿布的另一端放入水中,如图所示.可以发现两支温度计的示数有明显的差异.其原因是。

5.家用电灯泡用久了会发黑,这是由灯丝中的钨升华后在灯的内壁上而成的。

6.日常生活中,炸麻花用油,煮饺子用水,这是因为油和水的__________不同,可以对不同烹饪手段提供各自所需的温度。

7.环戊烷是一种既容易液化又容易汽化的物质,而且环保。

有一种新型环保冰箱就是用环戊烷替代氟里昂进行工作的。

如图所示,环戊烷在管子里流动,当它流到冷冻室就会,流到冷凝器就会。

(选填“吸热”或“放热”)8.“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对于前一句,从物理学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__________.9.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作无规则的运动,密闭的气体总是充满整个容器就是很好的例证。

然而液体和固体却能保持一定的体积而不会散开,用分子动理论解释,这是由于。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3分)10.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3℃的是( ). A.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 B.南昌市冬季最冷的室外温度 C.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11.下图中,关于温度计的使用正确的是( )A B C D12.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是 ( )A.将湿衣服晾在阳光下通风的地方B.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C.晒粮食的时候,把粮食放在向阳的地方,并且把粮食摊开D.在缺水地区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13.炎热的夏天,戴眼镜的同学从空调房走到室外时,镜片上出现一层薄雾,过了一会儿,镜片又变得清晰起来.镜片上这两种现象对应的状态变化是( ).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凝固,后蒸发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凝固,后升华14.在下图中,描述晶体的熔化图象应为 ( )A B C D15.在下列过程中,—定要放热的是 ( )A.凝华 B.汽化 C.升华 D.熔化16.下列事例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冬天,玻璃窗上出现冰花 B.冻冰的衣服变干C.清晨,花草上出现露水 D.水结成冰17.用铁锅能熔化锡,而不能有用锡锅熔化铁,这是因为 ( )A.铁的密度比锡小 B.铁比锡硬C.铁传热比锡快 D.铁的熔点比锡高18.下面是小丽同学列举的一些物态变化的实例,其中错误的说法是: ( )A. 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B.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C. 利用干冰来获得低温是通过干冰升华来实现的D.从冰箱中取出的汽水瓶表面有水,是冰箱外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19.大气湿度是指大气中水蒸气含量的多少,用来表示大气的潮湿程度,它是许多天气现象形成的重要原因。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人教版

第四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一、选择题(1—6题单选每题3分,7—8不定项选择每题4分,共26分)1、以下温度最接近25℃的是 ( )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B.人的正常体温C.人感到舒适的房间温度D.泉州盛夏中午的室外温度2、物质的三态变化和温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物态变化中,吸热的一组是 ( )A .熔化、液化、升华B .熔化、汽化、升华C .升华、汽化、凝华D .液化、升华、汽化3、夏天,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物品,放一会就会在物品上有一层白色的东西,这是( )A.凝华所形成的霜B.凝固所形成的霜C.升华所形成的霜D.汽化所形成的霜4、测量液体的温度时,下列温度计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 )5、北方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使窖内的温度不会过低,菜不致冻坏,这主要是因为 ( )A 、 水是热的不良导体,不善于传热B 、水的温度比气温高C 、水结冰时要放热D 、水能供给蔬菜水分6、如图所示的四个图景,正确描述水沸腾现象的是 ( )7、小明在家过周末,联想到一些学过的物理知识的场景所包含的物理道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擦地后,开窗通风干的快,是加快空气流通,使蒸发加快B 、 从冰箱中取出的矿泉水瓶流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C 、 烧开水后,看到“白气”是汽化现象D 、 看到灯泡内壁变黑是先升华后凝华8、“分类法”是生活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下列选项中是分类法的是: ( )液气之间A B C DA、物态变化可以分为气固之间B、熔化固液之间液化蒸发相同点C、汽化D、比较蒸发和沸腾沸腾不同点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9、物理学中,把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叫做温度;常用温度计上的符号℃表示采用的是___________温标,这种温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温度为0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温度为100度。

人教版《第四章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第四章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四章单元同步测试题一、选择题1.O0C的冰和O0C的水相比较()A、O0C的冰比O0C的水冷B、O0C的水比O0C的冰冷C、O0C的冰与O0C的水冷热程度相同D、无法比较2.在寒冷的冬天夜晚,用手摸室外的铁棍和木棍,感觉铁棍比木棍冷,则()A、铁棍比木棍温度低B、木棍比铁棍温度低C、铁棍和木棍温度相同D、无法确定3.如图所示的四种“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4.小明测体温时,忘了甩体温计,也没有读体温计的示数,直接用这个体温计去测体温,测量结果是37.50C。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他的体温一定是37.50CB、他的体温一定高于37.50CC、他的体温可能是37.50C,也可能低于37.50CD、他的体温可能高于37.50C5.在1标准大气压下,将一支刻度模糊不清的温度计与一刻度尺平行地插入冰水混合物中,过适当时间温度计中水银面与刻度尺上的4cm刻度线对准,将这冰水混合物加热到沸腾时,水银面与204cm的刻度线对准,那么当沸水冷却到50℃时,水银面对准的刻度线是( )A、96cmB、100cmC、102cmD、104cm6.采用冷冻法可以把水与酒精从它们的混合液中分离出来,将混合液由常温降温直至产生冰晶,首先分离出来的晶体及原因是()A.冰,水的凝固点比酒精的低 B.冰,水的凝固点比酒精的高C.酒精,酒精的凝固点比水的高 D.酒精,酒精的凝固点比水的低7.在寒冷的北方,河水上面结了厚厚的冰,若冰面上方气温是-10℃,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整个冰层的温度都是-10℃ B.冰层上表面为-10℃,下表面是0℃C.整个冰层的温度都是0℃ D.无法确定冰层两表面的温度8.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0℃的房间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冰继续熔化,而熔化过程温度保持不变B.冰不再熔化,因为冰不能从周围吸收到热量C.因为熔化的温度高于0℃,所以冰不再继续熔化D.因为熔化的温度低于0℃,所以冰将继续熔化9.在寒冷的冬天,用手摸室外的金属,当手较潮湿时,会发生粘手的现象,好像手与金属表面之间有一层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金属的温度低,而产生金属吸引皮肤的感觉B.金属的温度高,而产生金属吸引皮肤的感觉C.手上的水凝固,产生极薄的冰,将手粘在金属上D.这只是人的一种错觉10.关于晶体的熔化和凝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晶体的温度达到熔点时一定熔化B.将食盐放到水中,一会儿水就变咸了,这是熔化现象C.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放出热量D.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可能上升11.雨的形成是与自然界中水循环相关的复杂过程. 地球上的水升腾到高空变成水滴,成为云的主要组成部分。

人教版初二物理达标测试卷第四章物态变化

人教版初二物理达标测试卷第四章物态变化

人教版初二物理达标测试卷第四章物态变化第四章 物态变化(100分 60分钟)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 总分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 冰常用来做冷却剂,这是因为( )A. 冰总是比水凉B. 冰善于传热C. 冰透亮洁净D. 冰在化成水时吸取大量的热,而温度保持不变 2. 在日常生活中,将面制品在水中煮,只要水不干,就可不能煮焦,而在油中炸,则会发黄,甚至炸糊了,这一现象说明( )A. 油的传热性能比水强B. 油炸食品的吸热能力比水强C. 油的沸点比水高D. 油沸腾时温度连续升高,而水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3. 将一块0℃的冰放入一桶0℃的水中,置于0℃的房间内,则( )A. 冰块的质量将减少B. 冰块的质量将保持不变C. 冰块的质量将增加D. 上述情形都不可能发生 4. 如图1A B C D图1温度时间 时间 时间 时间5. 下列物态变化中,都吸取热量的是( )A. 熔化、凝华和凝固B. 液化、升华和汽化C. 汽化、熔化和升华D. 凝华、液化和熔化 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霜在形成的过程中要吸热B. 冰必须先熔化成水,才能变成水蒸气C. 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要放热D. 樟脑丸在逐步变小的过程中要吸热 7. 冬天在户外的人呼出的“白气”是( )A. 人呼出的水蒸气B. 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C. 空气 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D. 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细小水珠 8. 冷天,在温顺的教室的玻璃窗上回“出汗”或结冰花。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玻璃窗上的“汗”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生成的C.“汗”出在玻璃窗上靠教室一面的玻璃上D.冰花结在玻璃窗上靠教室外一面的玻璃上9.在冬天,我们看到的霜是()A.由水蒸气在空气中先液化后凝固,最后降到地面上生成的B.地面上的小水珠凝固而成的C.地面上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D.高空中的水蒸气直截了当凝华成小冰晶,再降到地面上而形成的10.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A.水的沸点低于或者高于100℃B.-10℃的冰块放在0℃的水中,冰块会熔化C.在放开的锅中烧水,使水沸腾,再用猛火连续加热,则水的温度也可不能升高D.物体吸热,温度保持不变11.下列现象,属于凝华现象的小()A.放在火炉上的冰一会儿不见了B.我国北方冰冷的冬天地上显现一层白色的霜C.大堆纸燃烧后,只留下少量的纸灰D.冬天,湿衣服结冰后变干了12.甲、乙两盆水中都有冰块,甲盆里的冰块多些,乙盆里的冰块少些,甲盆放在阳光下,乙盆放在阴凉处,两盆里的冰块都未完全熔化,那么()A. 甲盆水的温度比乙盆的高B. 乙盆水的温度比甲盆的高C. 两盆水的温度相同D. 条件不足,无法判定13.牙科大夫在给病人检查时要用到一个小的平面镜,在放入病人口腔之前总是先放到酒精灯上烤一烤,再进入病人口中,如此做要紧是为了()A.为了卫生,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烧一下,能杀菌B.为了让病人不感到太凉,放在火焰上升温C.纯属职业适应,不烤也行D.为了防止口中水蒸气在平面镜上液化,阻碍看病14.如图2所示,甲试管装水,乙试管装酒精,同时放入盛水的大烧杯中,对大烧杯加热使里面的水沸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试管内的水和乙试管内的酒精都沸腾B.甲试管内的水和乙试管内的酒精都不沸腾C.甲试管内的水沸腾,乙试管内的酒精不沸腾D.甲试管内的水不沸腾,乙试管内的酒精沸腾15.在①水熔化;②酒精蒸发;③水沸腾;④铁水凝固的四个过程中,必须在一定温度下才能发生的是()A. ①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②④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6. 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__________来测量温度的,如图所示的温度计示数分别为:甲: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物态变化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冰常用来做冷却剂,这是因为()
A. 冰总是比水凉
B. 冰善于传热
C. 冰透明干净
D. 冰在化成水时吸收大量的热,而温度保持不变
2.在日常生活中,将面制品在水中煮,只要水不干,就不会煮焦,而在油中炸,则会发黄,
甚至炸糊了,这一现象说明()
A.油的传热性能比水强
B. 油炸食品的吸热能力比水强
C. 油的沸点比水高
D. 油沸腾时温度继续升高,而水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3.将一块0℃的冰放入一桶0℃的水中,置于0℃的房间内,则()
A. 冰块的质量将减少
B. 冰块的质量将保持不变
C. 冰块的质量将增加
D. 上述情况都不可能发生
4.下列物态变化中,都吸收热量的是()
A. 熔化、凝华和凝固
B. 液化、升华和汽化
C. 汽化、熔化和升华
D. 凝华、液化和熔化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霜在形成的过程中要吸热
B. 冰必须先熔化成水,才能变成水蒸气
C. 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要放热
D. 樟脑丸在逐渐变小的过程中要吸热
6.冬天在户外的人呼出的“白气”是()
A. 人呼出的水蒸气
B. 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
C. 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D. 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细小水珠
7.冷天,在暖和的教室的玻璃窗上回“出汗”或结冰花。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玻璃窗上的“汗”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 C 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
华生成的
B.“汗”出在玻璃窗上靠教室一面的玻璃上D冰花结在玻璃窗上靠教室外一面的玻
璃上
8.在冬天,我们看到的霜是()
A.由水蒸气在空气中先液化后凝固,最后降到地面上生成的
B.地面上的小水珠凝固而成的 C 地面上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D 高空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成小冰晶,再降到地面上而形成的
9.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A.水的沸点低于或者高于100℃ B -10℃的冰块放在0℃的水中,冰块会熔化
C 在敞开的锅中烧水,使水沸腾,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也不会升高
D 物体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10.下列现象,属于凝华现象的小()
A.放在火炉上的冰一会儿不见了 B 我国北方寒冷的冬天地上出现一层白色的

B.大堆纸燃烧后,只留下少量的纸灰 D 冬天,湿衣服结冰后变干了
11.甲、乙两盆水中都有冰块,甲盆里的冰块多些,乙盆里的冰块少些,甲盆放在阳光下,
乙盆放在阴凉处,两盆里的冰块都未完全熔化,那么()
A. 甲盆水的温度比乙盆的高
B. 乙盆水的温度比甲盆的高
C. 两盆水的温度相同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2. 牙科医生在给病人检查时要用到一个小的平面镜,在放入病人口腔之前总是先放到酒精
灯上烤一烤,再进入病人口中,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
A. 为了卫生,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烧一下,能杀菌 B 为了让病人不感到太凉,放在
火焰上升温
C 纯属职业习惯,不烤也行
D 为了防止口中水蒸气在平面镜上液化,影响看病
13. 如图2所示,甲试管装水,乙试管装酒精,同时放入盛水的大烧杯中,对大
烧杯加热使里面的水沸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试管内的水和乙试管内的酒精都沸腾
B. 甲试管内的水和乙试管内的酒精都不沸腾
C. 甲试管内的水沸腾,乙试管内的酒精不沸腾
D. 甲试管内的水不沸腾,乙试管内的酒精沸腾
14. 在①水熔化;②酒精蒸发;③水沸腾;④铁水凝固的四个过程中,必须在一
定温度下才能发生的是( )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5、在18 ℃的教室里,将温度计从装有18℃酒精的瓶中取出,则温
度计的示数将:( ) A 、立即上升; B 、先下降后上升; C 、先上升后下降; D 、不变。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5. 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__________来测量温度的,如图所示的
温度计示数分别为:甲: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

16. 我们知道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松香、柏油、明矾、铝、玻璃中,属于晶体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

17. 蒸发和沸腾都是__________现象。

液体在蒸发和沸腾时都要______热(填“吸”或“放”),
在沸腾时温度___________(填“降低”、“升高”或“不变”)。

18. 晒粮食时,把粮食放在向阳的地方可以提高粮食的____________,把粮食摊开可以增大
粮食的______________,这样有利于粮食中水分的__________,干燥得快。

19. 碘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因此现在人们都食用碘盐,为了防止盐中的碘_______,
盛装食盐的容器一定要有盖子。

20. 用塑料薄膜把田地覆盖起来,是农业生产的一项新技术——地膜覆盖法。

地膜的主要作
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学校组织学生打肝炎预防针时,医生用酒精棉在同学的手臂要注射的部位擦拭消毒,这
时被擦的部位会有___________的感觉,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

三、简答题:(每题3分,共9分)
22.

100
23. 夏天,打开电风扇人会感到凉快,是因为电风扇降低了气温,所以人感到凉快吗?
24. 有人说:“物体的温度不变,它一定没有吸热,也没有放热”。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
么?
四、实验题:(25题2分、26题7分,27题5分,28题2分,29题5分
30题5分共分)
25. (验证性实验)如图4所示是小明正在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的情
景,请指出他的做法中的错误之处:一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观察性实验)某种晶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如象如
图5所示,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 该晶体的熔点是______________;
(2) 该晶体从300℃到开始熔化共用了________分
钟时间;
(3) 该晶体熔化熔化用了_______分钟时间;
(4) 该晶体熔化后温度最高升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图象上________段物质处于固态,_________段物质是液态,BC 段物质处于____________状态。

27. (验证性实验)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某个实验小
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
如图6所示,则图_________是水沸腾前的情况,图
___________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实验小组还得到下列的实验数据(见下表示):
(1) 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某一次观察记录中明显错误的是第_____min 时的数据;
(2) 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此时水沸腾的温度为_______℃;
(3) 在沸腾过程中水_________热(填“吸”或“放”)。

28. 图7是石蜡的熔化图象,由图象可知这种物质_____晶体
(填“是”或“不是”)。

它________熔点(填“有”或“没
有”)。

图4
29、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在实验时画出的一种固体的熔化-凝固图象,请根据图象回答:这种固体的名称是_______,它是_______体,它的熔点
是_______℃,熔化时间是_______分钟,凝固点是_______℃ ,它在AB是_______态,BC段是_______态,CD段是_______态,在整个过程中吸热的有_______段,放热的有_______段
30。

如图所示,是锡的熔化和凝固的图象,根据图象回答:(1)
锡的熔点是______,凝固点是______。

(2) 在BC 段,锡处于____________状态;在DE 段,锡处于
________状态。

(3) 锡的熔化用了______min ,它熔化过程中要______热,但
温度_______。

(4) 锡从10min 到12min 这段时间间隔内处于___________状
态。

五、创新设计题:(5分)
31夏天的野外,晓明要防止鲜牛奶高温变质,他手中只有毛巾、矿泉水、饭盒、书包等物品,请你利用所学的知识帮他设计一个“土冰箱”来使鲜奶保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