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一课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备人
田忠岩
审核人
时间
2011/3/1
课题
马说(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通过反复练习,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力争读出文章的韵味和作者的情感。在此基础上背诵。
重难点
1、熟读课文,读出韵味。
2、背诵积累。
学习环节及时间
1、了解作者(2分钟)
2、朗读背诵(30分钟)
3、展示背诵(10分钟)
槽(cáo)枥(lì)粟(sù)石(dàn,古音为shí)
见(x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àn)邪(yé)
2、同学们端起课本,身正肩平,大声朗读课文。做到读音正确,节奏鲜明、富有韵味,初步感知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练习5—7遍。
3、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三、展示背诵
1、在小组内对子组互相比一比,看谁背的最精彩。
一、了解作者、文题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通常采以小见大的办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托物寓意”。
4.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孙中山
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仲
6.长才靡入用,大厦失巨楹。——邵谒
7.古人相马不相皮,瘦马虽瘦骨法奇;世无伯乐良可嗤,千金市马惟市肥。(欧阳修)
8.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才艺为末。——康熙
9.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胡瑗
10.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11.人才那得如金铜,长在泥沙不速朽。愿公爱士如爱尊,毋使埋渣嗟不偶。(袁枚)
《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但结果是“待命”40余日,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尽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后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二、朗读背诵
1、朗读课文,勾画疑难字词,借助课下注解或查阅工具书自行解决。同学们要特别注意一下字词的读音和句子节奏的划分。
2、每个小组自己确定展示的形式,准备在全班展示小组风采。
3、全班展示。
四、作业
背诵课文
五、拓展古诗文中的“人才”
1.人应尊敬他自己,并应自视能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黑格尔
2.不知道他自己的人的尊严,他就完全不能尊重别人的尊严。——席勒
3.人的天赋就象火花,它既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起来。而逼使它燃烧成熊熊大火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劳动,再劳动。——高尔基
田忠岩
审核人
时间
2011/3/1
课题
马说(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通过反复练习,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力争读出文章的韵味和作者的情感。在此基础上背诵。
重难点
1、熟读课文,读出韵味。
2、背诵积累。
学习环节及时间
1、了解作者(2分钟)
2、朗读背诵(30分钟)
3、展示背诵(10分钟)
槽(cáo)枥(lì)粟(sù)石(dàn,古音为shí)
见(x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àn)邪(yé)
2、同学们端起课本,身正肩平,大声朗读课文。做到读音正确,节奏鲜明、富有韵味,初步感知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练习5—7遍。
3、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三、展示背诵
1、在小组内对子组互相比一比,看谁背的最精彩。
一、了解作者、文题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通常采以小见大的办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托物寓意”。
4.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孙中山
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仲
6.长才靡入用,大厦失巨楹。——邵谒
7.古人相马不相皮,瘦马虽瘦骨法奇;世无伯乐良可嗤,千金市马惟市肥。(欧阳修)
8.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才艺为末。——康熙
9.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胡瑗
10.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11.人才那得如金铜,长在泥沙不速朽。愿公爱士如爱尊,毋使埋渣嗟不偶。(袁枚)
《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但结果是“待命”40余日,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尽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后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二、朗读背诵
1、朗读课文,勾画疑难字词,借助课下注解或查阅工具书自行解决。同学们要特别注意一下字词的读音和句子节奏的划分。
2、每个小组自己确定展示的形式,准备在全班展示小组风采。
3、全班展示。
四、作业
背诵课文
五、拓展古诗文中的“人才”
1.人应尊敬他自己,并应自视能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黑格尔
2.不知道他自己的人的尊严,他就完全不能尊重别人的尊严。——席勒
3.人的天赋就象火花,它既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起来。而逼使它燃烧成熊熊大火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劳动,再劳动。——高尔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