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坝一中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

合集下载

完整版(完整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 百度文库

完整版(完整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 百度文库

完整版(完整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 百度文库一、选择题1.4的平方根是()A .±2B .2C .﹣2D .±22.如图为一只小兔,将图进行平移,得到的图形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 )A .B .C .D .3.点()3,5A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所在的象限是(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4.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 )A .对顶角相等B .8的立方根是±2C .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D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5.如图,////AF BE CD ,若140∠=︒,250∠=︒,312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00F ∠=︒B .140C ∠=︒ C .130A ∠=︒D .60D ∠=︒ 6.有个数值转换器,原理如图所示,当输入x 为27时,输出的y 值是( )A .3B .33C .3D .327.如图,ABC 中,32A ∠=︒,50B ∠=︒,将BC 边绕点C 按逆时针旋转一周回到原来位置,在旋转过程中,当//CB AB '时,求BC 边旋转的角度,嘉嘉求出的答案是50°,琪琪求出的答案是23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嘉嘉的结果正确B .琪琪的结果正确C .两个人的结果合在一起才正确D .两个人的结果合在一起也不正确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对于点P (x ,y ),我们把P 1(y ﹣1,﹣x ﹣1)叫做点P 的友好点,已知点A 1的友好点为A 2,点A 2的友好点为A 3,点A 3的友好点为A 4,这样依次得到各点.若A 2021的坐标为(﹣3,2),设A 1(x ,y ),则x +y 的值是( )A .﹣5B .3C .﹣1D .5二、填空题9.如果1x +和2y -互为相反数,那么xy =________.10.已知点A (2a +3b ,﹣2)和点B (8,3a +1)关于y 轴对称,那么a +b =_____. 11.已知100AOB ∠=︒,射线OC 在同一平面内绕点O 旋转,射线,OE OF 分别是AOC ∠和COB ∠的角平分线.则EOF ∠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_.12.如图,已知直线EF ⊥MN 垂足为F ,且∠1=138°,则当∠2等于__时,AB ∥CD .13.如图为一张纸片沿直线AB 折成的V 字形图案,已知图中140∠=︒,则2∠=______°.14.如图,在纸面上有一数轴,点A 表示的数为﹣1,点B 表示的数为3,点C 表示的数为3.若子轩同学先将纸面以点B 为中心折叠,然后再次折叠纸面使点A 和点B 重合,则此时数轴上与点C 重合的点所表示的数是_______.15.已知点A (0,0),|AB|=5,点B 和点A 在同一坐标轴上,那么点B 的坐标是________.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有点A (1,0),第一次点A 跳动至点A 1(﹣1,1),第二次点A 1跳动至点A 2(2,1),第三次点A 2跳动至点A 3(﹣2,2),第四次点A 3跳动至点A 4(3,2),…依此规律跳动下去,则点A 2021与点A 2022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三、解答题17.计算:(1)|﹣2|+(﹣3)2﹣4; (2)23252+-;(3)220183|3|27(4)(1)-+---+-. 18.求下列各式中的x 的值.(1)21(1)24x -=; (2)32(2)160x --=.19.如图,已知∠1+∠AFE =180°,∠A =∠2,求证:∠A=∠C +∠AFC证明:∵ ∠1+∠AFE =180°∴ CD ∥EF ( , )∵∠A=∠2 ∴( )( , )∴ AB ∥CD ∥EF ( , )∴ ∠A = ,∠C = ,( , )∵ ∠AFE =∠EFC +∠AFC ,∴ = .20.已知:如图,把△ABC 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A ′B ′C ′,(1)画出△A ′B ′C ′,写出A ′、B ′、C ′的坐标;(2)点P 在y 轴上,且S △BCP =4S △ABC ,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21.已知21a -的平方根是3,31a b ±+-的立方根是2,c -是46的整数部分,求2a b c ++的算术平方根.22.已知在44⨯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1)计算图①中正方形ABCD 的面积与边长.(2)利用图②中的正方形网格,作出面积为8的正方形,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适当的数轴,在数轴上表示实数8和8-.23.如图,已知AM //BN ,点P 是射线AM 上一动点(与点A 不重合),BC BD 、分别平分ABP ∠和PBN ∠,分别交射线AM 于点,C D .(1)当60A ∠=︒时,ABN ∠的度数是_______;(2)当A x ∠=︒,求CBD ∠的度数(用x 的代数式表示);(3)当点P 运动时,ADB ∠与APB ∠的度数之比是否随点P 的运动而发生变化?若不变化,请求出这个比值;若变化,请写出变化规律.(4)当点P 运动到使ACB ABD =∠∠时,请直接写出14DBN A +∠∠的度数.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解析:A【分析】依据平方根的定义:如果x 2=a ,则x 是a 的平方根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2)2=4,∴4的平方根是±2.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平方根的定义,掌握平方根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2.C【分析】根据平移的特点即可判断.【详解】将图进行平移,得到的图形是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平移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平移的定义.解析:C【分析】根据平移的特点即可判断.【详解】将图进行平移,得到的图形是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平移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平移的定义.3.B【分析】根据坐标的特点即可求解.【详解】点()3,5A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所在的象限是第二象限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坐标所在象限,解题的关键是熟知直角坐标系的特点.4.B【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对顶角、立方根和实数与数轴关系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A 、对顶角相等,是真命题;B 、8的立方根是2,原命题是假命题;C 、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是真命题;D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是真命题;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平行线的判定、对顶角、立方根和实数与数轴,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5.D【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进行求解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BE ∥CD∴∠ 2+∠C =180°,∠ 3+∠D =180°∵∠ 2=50°,∠ 3=120°∴∠C =130°,∠D =60°又∵BE ∥AF ,∠ 1=40°∴∠A =180°-∠ 1=140°,∠F =∠ 3=120°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6.B【分析】利用立方根的定义,将x 的值代入如图所示的流程,取27的立方根为3,为有理数,再次代入,得33,为无理数符合题意,即为y 值.【详解】根据题意,x=27,取立方根得3,3为有理数,再次取3的立方根,得33,为无理数.符合题意,即输出的y 值为33.故答案选:B. 【点睛】此题考查立方根、无理数、有理数,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对有理数与无理数的判定. 7.C【分析】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周角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求解即可.【详解】解:当点B '在点C 的右边时,如下图:B CB '∠为CB 旋转的角度,∵//B C AB '∴50B B CB '∠=∠=︒,即旋转角为50︒当点B '在点C 的左边时,如下图:∵//B C AB '∴32A B CA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可得18098ACB A B ∠=︒-∠-∠=︒旋转的角度为360230B CA ACB '︒-∠-∠=︒综上所述,旋转角度为50︒或230︒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周角的性质,熟练掌握相关基本性质是解题的关键.8.C【分析】列出部分An点的坐标,根据坐标的变化找出变化规律,依此规律即可得出结论;根据以上结论和A2021的坐标为(﹣3,2),找出A1的坐标,由此即可得出x、y的值,二者相加即可得出结论.【解析:C【分析】列出部分A n点的坐标,根据坐标的变化找出变化规律,依此规律即可得出结论;根据以上结论和A2021的坐标为(﹣3,2),找出A1的坐标,由此即可得出x、y的值,二者相加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A2021的坐标为(﹣3,2),根据题意可知:A2020的坐标为(﹣3,﹣2),A2019的坐标为(1,﹣2),A2018的坐标为(1,2),A2017的坐标为(﹣3,2),…∴A4n+1(﹣3,2),A4n+2(1,2),A4n+3(1,﹣2),A4n+4(﹣3,﹣2)(n为自然数).∵2021=505×4•••1,∵A2021的坐标为(﹣3,2),∴A1(﹣3,2),∴x+y=﹣3+2=﹣1.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规律型中的点的坐标的变化,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友好点的定义列出部分点的坐标,根据坐标的变化找出变化规律是关键.二、填空题9.-2【分析】利用相反数的性质列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得到x与y的值,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和|y-2|互为相反数,∴,∴x+1=0,y-2=0,解得:x=-1,y=2,∴xy解析:-2【分析】利用相反数的性质列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得到x 与y 的值,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y-2|互为相反数, ∴20y +=,∴x+1=0,y-2=0,解得:x=-1,y=2,∴xy=-1×2=-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绝对值和平方数的非负性.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等于0和|y-2|都是非负数,所以这个数都是0.10.-3.【分析】关于y 轴对称点的坐标特点: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不变.据此可得a ,b 的值.【详解】解:∵点A (2a+3b ,﹣2)和点B (8,3a+1)关于y 轴对称,∴,解得,∴a+b =解析:-3.【分析】关于y 轴对称点的坐标特点: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不变.据此可得a ,b 的值.【详解】解:∵点A (2a +3b ,﹣2)和点B (8,3a +1)关于y 轴对称,∴238312a b a +=-⎧⎨+=-⎩, 解得12a b =-⎧⎨=-⎩, ∴a +b =﹣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关于y 轴对称的两个点的坐标关系,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1.50°【分析】分射线OC在∠AOB的内部和射线OC在∠AOB的外部,分别画出图形,结合根据角平分线定义求解.【详解】解:若射线OC在∠AOB的内部,∵OE,OF分别是∠AOC和∠COB的解析:50°【分析】分射线OC在∠AOB的内部和射线OC在∠AOB的外部,分别画出图形,结合根据角平分线定义求解.【详解】解:若射线OC在∠AOB的内部,∵OE,OF分别是∠AOC和∠COB的角平分线,∴∠EOC=12∠AOC,∠FOC=12∠BOC,∴∠EOF=∠EOC+∠FOC=12∠AOC+12∠BOC=50°;若射线OC在∠AOB的外部,①射线OE,OF只有1个在∠AOB外面,如图,∠EOF=∠FOC-∠COE=12∠BOC-12∠AOC=12(∠BOC-∠AOC)=12∠AOB=50°;②射线OE,OF都在∠AOB外面,如图,∠EOF=∠EOC+∠COF=12∠AOC+12∠BOC=12(∠AOC+∠BOC)=12(360°-∠AOB)=130°;综上:∠EOF 的度数为50°或130°,故答案为:50°或130°.【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角的计算,角平分线的定义,熟知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注意分类思想的运用. 12.48°【分析】先假设,求得∠3=∠4,由∠1=138°,根据邻补角求出∠3,再利用即可求出∠2的度数.【详解】解:若AB//CD ,则∠3=∠4,又∵∠1+∠3=180°,∠1=138°,解析:48°【分析】先假设//AB CD ,求得∠3=∠4,由∠1=138°,根据邻补角求出∠3,再利用EF MN 即可求出∠2的度数.【详解】解:若AB //CD ,则∠3=∠4,又∵∠1+∠3=180°,∠1=138°,∴∠3=∠4=42°;∵EF ⊥MN ,∴∠2+∠4=90°,∴∠2=48°;故答案为:48°.【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垂直,平角定义,解题思维熟知邻补角、垂直的角度关系.13.70【分析】根据∠1+2∠2=180°求解即可.【详解】解:∵∠1+2∠2=180°,,∴∠2=70°.故答案为:70.【点睛】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角的和差计算,由图得出∠1+2∠解析:70【分析】根据∠1+2∠2=180°求解即可.【详解】解:∵∠1+2∠2=180°,140∠=︒,∴∠2=70°.故答案为:70.【点睛】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角的和差计算,由图得出∠1+2∠2=180°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4.4+或6﹣或2﹣.【分析】先求出第一次折叠与A重合的点表示的数,然后再求两点间的距离即可;同理再求出第二次折叠与C点重合的点表示的数即可.【详解】解:第一次折叠后与A重合的点表示的数是:3+解析:62【分析】先求出第一次折叠与A重合的点表示的数,然后再求两点间的距离即可;同理再求出第二次折叠与C点重合的点表示的数即可.【详解】解:第一次折叠后与A重合的点表示的数是:3+(3+1)=7.与C重合的点表示的数:3+(36第二次折叠,折叠点表示的数为:12(3+7)=5或12(﹣1+3)=1.此时与数轴上的点C重合的点表示的数为:5+(5﹣11)=2故答案为:6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数轴上的点和折叠问题,掌握折叠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5.(5,0)或(﹣5,0)或(0,5)或(0,﹣5)【分析】根据点A(0,0)及点B和点A在同一坐标轴上可知点B在x轴上或在y轴上,再根据坐标轴上到一点距离相等的点有两个,可得答案.【详解】解解析:(5,0)或(﹣5,0)或(0,5)或(0,﹣5)【分析】根据点A(0,0)及点B和点A在同一坐标轴上可知点B在x轴上或在y轴上,再根据坐标轴上到一点距离相等的点有两个,可得答案.【详解】解:∵点A(0,0),点B和点A在同一坐标轴上,∴点B在x轴上或在y轴上,∵|AB|=5,∴当点B在x轴上时,点B的坐标为(5,0)或(﹣5,0),当点B在y轴上时,点B的坐标为(0,5)或(0,﹣5);故答案为:(5,0)或(﹣5,0)或(0,5)或(0,﹣5).【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注意坐标轴上到一点距离相等的点有两个,以防遗漏.16.2023【分析】根据图形观察发现,第偶数次跳动至点的坐标,横坐标是次数的一半加上1,纵坐标是次数的一半,奇数次跳动与该偶数次跳动的横坐标的相反数加上1,纵坐标相同,可分别求出点A2021与点A2解析:2023【分析】根据图形观察发现,第偶数次跳动至点的坐标,横坐标是次数的一半加上1,纵坐标是次数的一半,奇数次跳动与该偶数次跳动的横坐标的相反数加上1,纵坐标相同,可分别求出点A2021与点A2022的坐标,进而可求出点A2021与点A2022之间的距离.【详解】解:观察发现,第2次跳动至点的坐标是(2,1),第4次跳动至点的坐标是(3,2),第6次跳动至点的坐标是(4,3),第8次跳动至点的坐标是(5,4),…第2n次跳动至点的坐标是(n+1,n),则第2022次跳动至点的坐标是(1012,1011),第2021次跳动至点的坐标是(-1011,1011).∵点A2021与点A2022的纵坐标相等,∴点A2021与点A2022之间的距离=1012-(-1011)=2023,故答案为:2023.【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性质,以及图形的变化问题,结合图形得到偶数次跳动的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变化情况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7.(1)9;(2)-;(3)-3.【解析】【分析】根据运算法则和运算顺序,依次计算即可.【详解】解:(1)原式=2+9﹣2=9,(2)原式=(1+3﹣5)=﹣,(3)原式=3﹣3﹣4解析:【解析】【分析】根据运算法则和运算顺序,依次计算即可.【详解】解:(1)原式=2+9﹣2=9,(2)原式=(1+3﹣5,(3)原式=3﹣3﹣4+1=﹣3.【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18.(1)或;(2).【分析】(1)两边开平方即可得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2)先整理变形为(x﹣2)3=8,开立方根得出x﹣2=2,求出即可.【详解】解:(1),,,或解析:(1)52x=或12x=-;(2)4x=.【分析】(1)两边开平方即可得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2)先整理变形为(x ﹣2)3=8,开立方根得出x ﹣2=2,求出即可.【详解】解:(1)29(1)4x -=, 312x -=±, 312x =±, 52x =或12x =-; (2)32(2)160x --=,32(2)16x -=,3(2)8x -=,22x -=,4x =.【点睛】本题是根据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定义解方程,将方程系数化为1变形为:x 2=a (a ≥0)或x 3=b 的形式,再根据定义开平方或开立方,注意开平方时,有两个解.19.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AB ∥C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则这两直线也互相平行;∠AFE ,∠EFC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 ,∠C+∠AFC .【分析】根据同旁解析: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AB ∥C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则这两直线也互相平行;∠AFE ,∠EFC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 ,∠C +∠AFC .【分析】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可得 CD ∥EF ,根据∠A=∠2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B ∥CD ,根据平行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可得AB ∥CD ∥EF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 =∠AFE ,∠C =∠EFC ,根据角的和可得 ∠AFE =∠EFC +∠AFC 即可.【详解】证明:∵ ∠1+∠AFE =180°∴ CD ∥EF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A=∠2 ,∴( AB ∥CD )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AB ∥CD ∥EF (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则这两直线也互相平行)∴ ∠A = ∠AFE ,∠C = ∠EFC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FE =∠EFC +∠AFC ,∴ ∠A = ∠C +∠AFC .故答案为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AB∥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则这两直线也互相平行;∠AFE,∠EF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C+∠AFC.【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角的和差,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是解题关键.20.(1)作图见解析,A′(1,5),B′(0,2),C′(4,2);(2)P(0,10)或(0,-12).【分析】(1)分别作出A,B,C的对应点A′,B′,C′即可解决问题;(2)设P(0,m解析:(1)作图见解析,A′(1,5),B′(0,2),C′(4,2);(2)P(0,10)或(0,-12).【分析】(1)分别作出A,B,C的对应点A′,B′,C′即可解决问题;(2)设P(0,m),构建方程解决问题即可.【详解】解:(1)如图,△A′B′C′即为所求,A′(1,5),B′(0,2),C′(4,2);(2)设P(0,m),由题意:12×4×|m+2|=4×12×4×3,解得m=10或-12,∴P(0,10)或(0,-12).【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性质,平移变换,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移变换的性质.21.【分析】首先根据平方根与立方根的概念可得2a−1与a+3b−1的值,进而可得a、b的值;接着估计的大小,可得c的值;进而可得a+2b+c,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求法可得答案.【详解】解:根据题意,【分析】首先根据平方根与立方根的概念可得2a−1与a+3b−1的值,进而可得a、b的值;接着估c的值;进而可得a+2b+c,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求法可得答案.【详解】解:根据题意,可得2a−1=9,a+3b−1=-8;解得:a=5,b=-4;又∵67,可得c=6;∴a+2b+c=3;∴a+2b+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立方根、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及无理数的估算能力,“夹逼法”是估算的一般方法,也是常用方法.22.(1)正方形的面积为10,正方形的边长为;(2)见解析【分析】(1)利用正方形的面积减去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即可求出正方形的面积,然后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即可求出边长;(2)根据(1)的方法画解析:(1)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10,正方形ABCD2)见解析【分析】(1)利用正方形的面积减去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即可求出正方形ABCD的面积,然后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即可求出边长;(2)根据(1)的方法画出图形,然后建立数轴,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即可表示出结论.【详解】×3×1=10解:(1)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4×4-4×12则正方形ABCD;×2×2=8,所以该正方形即为所求,如图建立(2)如下图所示,正方形的面积为4×4-4×12数轴,以数轴的原点为圆心,正方形的边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数轴于两点∴8∴弧与数轴的左边交点为8888【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求网格中图形的面积和实数与数轴,掌握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和利用数轴表示无理数是解题关键.23.(1)120°;(2)90°-x°;(3)不变,;(4)45°【分析】(1)由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可得;(2)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BN=180°-x°,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知∠解析:(1)120°;(2)90°-12x°;(3)不变,12;(4)45°【分析】(1)由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可得;(2)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BN=180°-x°,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知∠ABP=2∠CBP、∠PBN=2∠DBP,可得2∠CBP+2∠DBP=180°-x°,即∠CBD=∠CBP+∠DBP=90°-12x°;(3)由AM∥BN得∠APB=∠PBN、∠ADB=∠DBN,根据BD平分∠PBN知∠PBN=2∠DBN,从而可得∠APB:∠ADB=2:1;(4)由AM∥BN得∠ACB=∠CBN,当∠ACB=∠ABD时有∠CBN=∠ABD,得∠ABC+∠CBD=∠CBD+∠DBN,即∠ABC=∠DBN,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ABP=∠PBN=12∠ABN=2∠DBN,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12∠A+12∠ABN=90°,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1)∵AM∥BN,∠A=60°,∴∠A+∠ABN=180°,∴∠ABN=120°;(2)∵AM∥BN,∴∠ABN+∠A=180°,∴∠ABN=180°-x°,∴∠ABP+∠PBN=180°-x°,∵BC平分∠ABP,BD平分∠PBN,∴∠ABP=2∠CBP,∠PBN=2∠DBP,∴2∠CBP+2∠DBP=180°-x°,∴∠CBD=∠CBP+∠DBP=12(180°-x°)=90°-12x°;(3)不变,∠ADB:∠APB=12.∵AM∥BN,∴∠APB=∠PBN,∠ADB=∠DBN,∵BD平分∠PBN,∴∠PBN=2∠DBN,∴∠APB:∠ADB=2:1,∴∠ADB:∠APB=12;(4)∵AM∥BN,∴∠ACB=∠CBN,当∠ACB=∠ABD时,则有∠CBN=∠ABD,∴∠ABC+∠CBD=∠CBD+∠DBN,∴∠ABC=∠DBN,∵BC平分∠ABP,BD平分∠PBN,∴∠ABP=2∠ABC,∠PBN=2∠DBN,∴∠ABP=∠PBN=2∠DBN=12∠ABN,∵AM∥BN,∴∠A+∠ABN=180°,∴12∠A+12∠ABN=90°,∴12∠A+2∠DBN=90°,∴14∠A+∠DBN=12(12∠A+2∠DBN)=4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完整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 百度文库

完整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 百度文库

完整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 百度文库 一、选择题 1.4的平方根是()A .2B .2±C .2D .2± 2.下列运动中,属于平移的是( )A .冷水加热过程中,小气泡上升成为大气泡B .急刹车时汽车在地面上的滑动C .随手抛出的彩球运动D .随风飘动的风筝在空中的运动3.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2,3P -所在的象限是(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4.下列四个命题:①两条直线相交,若对顶角互补,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②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③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④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其中是真命题的个数是( )A .1B .2C .3D .45.一副直角三角尺叠放如图1所示,现将45°的三角尺ADE 固定不动,将含30°的三角尺ABC 绕顶点A 顺时针转动,使两块三角尺至少有一组边互相平行,如图2,当15BAD ∠=︒时,//BC DE ,则BAD ∠(0180BAD ︒<∠<︒)其它所有可能符合条件的度数为( )A .60°和135°B .60°和105°C .105°和45°D .以上都有可能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3的平方根是3B .﹣1的立方根是﹣1C .0.1是0.01的一个平方根D .算术平方根是本身的数只有0和17.如图,将直尺与含45°角的三角尺叠放在一起,其两边与直尺相交,若∠1=25°,则∠2的度数为( )A .120°B .135°C .150°D .160°8.已知点()3129,5079A --,将点A 作如下平移:第1次将A 向右平移1个单位,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1A ;第2次将1A 向右平移2个单位,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到2A ,,第n 次将点1n A -向右平移n 个单位,向上平移1n +个单位得到n A ,则100A 的坐标为( ) A .()2021,71 B .()2021,723 C .()1921,71 D .()1921,723二、填空题9.计算:4﹣1=___.10.已知点()12P m -,与点()1,2Q 关于y 轴对称,那么m =________. 11.如图,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 ⊥AB ,垂足为E ,若△ABC 的面积为15,DE =3,AB =6,则AC 的长是 _______12.如图,已知a //b ,∠1=50°,∠2=115°,则∠3=______.13.如图,在△ABC 中,将∠B 、∠C 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点B 、C 均落于边BC 上的点Q 处,MN 、EF 为折痕,若∠A=82°,则∠MQE= _________14.已知M 是满足不等式36a -<<的所有整数的和,N 是满足不等式x≤3722-的最大整数,则M +N 的平方根为________. 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的坐标为()22,1a ---,则点P 在第________象限.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动点从原点O 出发,每次移动1个单位长度,依次得到点P 1(0,1),P 2(1,1),P 3(1,0),P 4(1,﹣1),P 5(2,﹣1),P 6(2,0)⋯,则P 2020的坐标是___.三、解答题17.(133181254(2)3|12427+(3)2(22)3(21)+-+18.已知a +b =5,ab =2,求下列各式的值.(1)a 2+b 2; (2)(a ﹣b )2.19.如图,点D ,F 分别是BC 、AB 上的点,//DF AC ,FDE A ∠=∠.(1)对//DE AB 说明理由,将下列解题过程补充完整.解://DF AC (已知)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FDE ∠=∠(已知)FD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E A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AED ∠比BFD ∠大40︒,求BFD ∠的度数.20.如图,已知AB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1)写出ABC 三个顶点的坐标;(2)求出ABC 的面积;(3)在图中画出把ABC 先向左平移5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所得的A B C '''.21.阅读下面的文字,解答问题:大家知道2是无理数,而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因此2的小数部分我们不可能全部地写出来,于是小明用2﹣1来表示2的小数部分,因为2的整数部分是1,将这个数减去其整数部分,差就是小数部分又例如:因为4<7<9,即2<7<3,所以7的整数部分为2,小数部分为(7﹣2)请解答:(1)10的整数部分是,小数部分是;(2)如果5的小数部分为a,13的整数部分为b,求a+b﹣5的值.22.观察下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1)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边长是多少?(2)估计边长的值在哪两个整数之间.23.如图1,把一块含30°的直角三角板ABC的BC边放置于长方形直尺DEFG的EF边上.(1)根据图1填空:∠1=°,∠2=°;(2)现把三角板绕B点逆时针旋转n°.①如图2,当n=25°,且点C恰好落在DG边上时,求∠1、∠2的度数;②当0°<n<180°时,是否会存在三角板某一边所在的直线与直尺(有四条边)某一边所在的直线垂直?如果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n的值和对应的那两条垂线;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解析:D【分析】依据平方根的定义、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进行解答即可.【详解】解:∵42,∴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的定义,熟练掌握相关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2.B【详解】解:A 、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变大,不属于平移;B 、急刹车时汽车在地面上的滑动属于平移;C 、随手抛出的彩球运动既发生了平移,也发生了旋转,不属于平移;D 、随风飘动的树叶在空中的运动,解析:B【详解】解:A 、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变大,不属于平移;B 、急刹车时汽车在地面上的滑动属于平移;C 、随手抛出的彩球运动既发生了平移,也发生了旋转,不属于平移;D 、随风飘动的树叶在空中的运动,既发生了平移,也发生了旋转.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移,关键是掌握平移时图形中所有点移动的方向一致,并且移动的距离相等.3.D【分析】根据点在各象限的坐标特点即可得答案.【详解】∵点的横坐标2>0,纵坐标-3<0,∴点()2,3P -所在的象限是第四象限,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直角坐标系,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记住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各个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4.C【分析】根据对顶角的性质和垂直的定义判断①;根据内错角相等的判定方法判定②;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对③进行判断;根据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判断④即可【详解】解:两条直线相交,若对顶角互补,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所以①正确;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所以②错误;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所以③正确;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所以④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命题的真假判断,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熟练掌握相关性质是解题的关键.5.D【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如图当AC ∥DE 时,45BAD DAE ∠=∠=︒;当BC ∥AD 时,60DAB B ∠=∠=︒;当BC ∥ AE 时,∵60EAB B ∠=∠=︒,∴4560105BAD DAE EAB ∠=∠+∠=︒+︒=︒;当AB ∥DE 时,∵ 90E EAB ∠=∠=︒,∴4590135BAD DAE EAB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及直角三角板的性质求解是解答此题的关键.6.A【分析】根据平方根、立方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A 、3的平方根是3B 、﹣1的立方根是﹣1,原说法正确,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 、0.1是0.01的一个平方根,原说法正确,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 、算术平方根是本身的数只有0和1,原说法正确,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立方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掌握平方根、立方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7.D【分析】如图,利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求出∠3,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得结论.【详解】解:如图,∵∠4=45°,∠1=25°,∠4=∠1+∠3,∴∠3=45°-25°=20°,∵a ∥b ,∴∠2+∠3=180°,∴∠2=180°-20°=160°,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问题.8.C【分析】解:从到的过程中,找到共向右、向上平移的规律、,令,则共向右、向上平移了:、,即可得出的坐标.【详解】解:可将点看成是两个方向的移动,从到的过程中,共向右平移了,共向上平移解析:C【分析】解:从A 到n A 的过程中,找到共向右、向上平移的规律(1)123(1)2n n n n +⋅++++-+=、(3)234(1)2n n n n +⋅++++++=,令100n =,则共向右、向上平移了:(1100)10050502+⨯=、(3100)10051502+⨯=,即可得出100A 的坐标. 【详解】 解:可将点A 看成是两个方向的移动,从A 到n A 的过程中,共向右平移了(1)123(1)2n n n n +⋅++++-+=, 共向上平移了[]2(1)(3)234(1)22n n n n n n ++⋅+⋅++++++==, 令100n =,则共向右平移了:(1100)10050502+⨯=, 共向上平移了(3100)10051502+⨯=, (3129,5079)A --, 又312950501921,5079515071-+=-+=,故100(1921,71)A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规律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找到向右及向上平移的规律,再利用规律进行解答.二、填空题9.1【分析】先计算算术平方根,然后计算减法.【详解】解:原式=2-1=1.故答案是:1.【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x2=a ,那么这个正数x解析:1【分析】先计算算术平方根,然后计算减法.【详解】解:原式=2-1=1.故答案是:1.【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x 2=a ,那么这个正数x 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10.0;【分析】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一点,关于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依此列出关于的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根据对称的性质,得,解得.故答案为:0.【点睛】考查了关于轴、轴对称的点的坐标,解析:0;【分析】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一点(,)P x y ,关于y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x y -,依此列出关于m 的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根据对称的性质,得11m -=-,解得0m =.故答案为:0.【点睛】考查了关于x 轴、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这一类题目是需要识记的基础题,解决的关键是对知识点的正确记忆.11.4【分析】过点D 作DF ⊥AC,则由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F ⊥AC , DE ⊥AB ,可以得到DE=DF,可由三角形的面积的,,进而解得AC 的长.【详解】过点D 作DF ⊥AC∵AD 是△AB解析:4【分析】过点D 作DF ⊥AC,则由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F ⊥AC , DE ⊥AB ,可以得到DE=DF,可由三角形的面积的ADB ADC ABC S S S ∆∆∆+=,⨯+⨯=11AB DE AC DF 1522,进而解得AC 的长.【详解】过点D 作DF ⊥AC∵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F ⊥AC , DE ⊥AB ,∴DE=DF,又三角形的面积的ADB ADC ABC S S S ∆∆∆+=, 即⨯+⨯=11AB DE AC DF 1522, 解得AC=4【点睛】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及三角形的面积是解题的关键.12.65°【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4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解:如图:∵a//b ,∠1=50°,∴∠4=∠1=50°,∵∠2=115°,∠2=∠3+∠4,解析:65°【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4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解:如图:∵a //b ,∠1=50°,∴∠4=∠1=50°,∵∠2=115°,∠2=∠3+∠4,∴∠3=∠2﹣∠4=115°﹣50°=65°.故答案为:65°.【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熟练掌握相关基本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3.【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再根据的度数即可求出的度数,再根据求解即可.【详解】解:∵折叠,∴,,∵,∴,∴.故答案是:.【点睛】本题考查折叠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折叠的性质解析:82︒【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B MQN ∠=∠,C EQF ∠=∠,再根据A ∠的度数即可求出MQN EQF ∠+∠的度数,再根据()180MQE MQN EQF ∠=︒-∠+∠求解即可.【详解】解:∵折叠,∴B MQN ∠=∠,C EQF ∠=∠,∵82A ∠=︒,∴1808298MQN EQF B C ∠+∠=∠+∠=︒-︒=︒,∴()1801809882MQE MQN EQF ∠=︒-∠+∠=︒-︒=︒.故答案是:82︒.【点睛】本题考查折叠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折叠的性质.14.±2【分析】首先估计出a 的值,进而得出M 的值,再得出N 的值,再利用平方根的定义得出答案.【详解】解:∵M 是满足不等式-的所有整数a 的和,∴M =-1+0+1+2=2,∵N 是满足不等式x≤的解析:±2【分析】首先估计出a 的值,进而得出M 的值,再得出N 的值,再利用平方根的定义得出答案.【详解】解:∵M a <a 的和,∴M =-1+0+1+2=2,∵N是满足不等式x∴N=2,∴M+N的平方根为:±2.故答案为:±2.【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估计无理数的大小,得出M,N的值是解题关键.15.三【分析】先判断出点P的纵坐标的符号,再根据各象限内点的符号特征判断点P所在象限即可.【详解】解:∵a2为非负数,∴-a2-1为负数,∴点P的符号为(-,-)∴点P在第三象限.故答案解析:三【分析】先判断出点P的纵坐标的符号,再根据各象限内点的符号特征判断点P所在象限即可.【详解】解:∵a2为非负数,∴-a2-1为负数,∴点P的符号为(-,-)∴点P在第三象限.故答案为:三.【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象限内的点的符号特点,注意a2加任意一个正数,结果恒为正数.牢记点在各象限内坐标的符号特征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16.(673,-1)【分析】先根据P6(2,0),P12(4,0),即可得到P6n(2n,0),P6n+4(2n+1,-1),再根据P6×336(2×336,0),可得P2016(672,0),进而解析:(673,-1)【分析】先根据P 6(2,0),P 12(4,0),即可得到P 6n (2n ,0),P 6n +4(2n +1,-1),再根据P 6×336(2×336,0),可得P 2016(672,0),进而得到P 2020(673,-1).【详解】解:由图可得,P 6(2,0),P 12(4,0),…,P 6n (2n ,0),P 6n +4(2n +1,-1), ∵2016÷6=336,∴P 6×336(2×336,0),即P 2016(672,0),∴P 2020(673,-1).故答案为:(673,-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坐标变化规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根据图形的变化规律得到P 6n (2n ,0).三、解答题17.(1);(2);(3)【分析】(1)先化简后计算即可;(2)先化简后计算即可;(3)首先去括号,然后再合并即可.【详解】解:(1)原式(2)原式(3)原式【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实解析:(1)172;(22;(3)1-【分析】(1)先化简后计算即可;(2)先化简后计算即可;(3)首先去括号,然后再合并即可.【详解】解:(1)原式1112577222=++=+=(2)原式1232=+-=(3)原式23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运算,关键是掌握数的开方,正确化简各数.18.(1)21;(2)17【分析】(1)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变形,得到a2+b2=(a+b )2﹣2ab ,即可求解; (1)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变形,得到(a ﹣b )2=a2+b2-2ab ,即可求解.【详解】解析:(1)21;(2)17【分析】(1)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变形,得到a 2+b 2=(a +b )2﹣2ab ,即可求解;(1)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变形,得到(a ﹣b )2=a 2+b 2-2ab ,即可求解.【详解】解:(1)∵a +b =5,ab =2,∴a 2+b 2=(a +b )2﹣2ab =52﹣2×2=21;(2))∵a +b =5,ab =2,∴(a ﹣b )2=a 2+b 2-2ab =21-2×2=17.【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熟练掌握()2222a b a ab b +=±+ 及其变形公式是解题的关键.19.(1)∠BFD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BFD ;等量代换;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70°【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 =∠BFD ,求出∠BFD =∠FDE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出即可解析:(1)∠BFD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BFD ;等量代换;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70°【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 =∠BFD ,求出∠BFD =∠FDE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出即可;(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 +∠AED =180°,∠A =∠BFD ,再求出∠AED ﹣∠A =40°,即可求出答案.【详解】(1)证明:∵DF //AC (已知),∴∠A =∠BFD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A =∠FDE (已知),∴∠FDE =∠BFD (等量代换),∴DE //AB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答案为:∠BFD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BFD ;等量代换;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解:∵DF //AC ,∴∠A =∠BFD ,∵∠AED 比∠BFD 大40°,∴∠AED ﹣∠BFD =40°,∴∠AED ﹣∠A =40°,∴∠AED =40°+∠A ,∵DE //AB ,∴∠A +∠AED =180°,∴∠A +40°+∠A =180°,∴∠A =70°,∴∠BFD =7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能熟练地运用定理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平行线的性质有: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反之亦然.20.(1);(2);(3)图见解析.【分析】(1)根据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即可得;(2)利用一个长方形的面积减去三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即可得;(3)根据平移作图的方法即可得.【详解】解:解析:(1)()()()4,3,3,1,1,2A B C ;(2)52;(3)图见解析. 【分析】(1)根据点,,A B 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即可得;(2)利用一个长方形的面积减去三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即可得;(3)根据平移作图的方法即可得.【详解】解:(1)由点,,A B 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4,3,3,1,1,2A B C ;(2)ABC 的面积为1152312213222⨯-⨯⨯⨯-⨯⨯=; (3)如图所示,A B C '''即为所求.【点睛】本题考查了点坐标、平移作图,熟练掌握平移作图的方法是解题关键.21.(1)3,﹣3;(2)1.【分析】(1)根据解答即可;(2)根据2<<3得出a,根据3<<4得出b,再把a,b的值代入计算即可.【详解】(1)∵,∴的整数部分是3,小数部分是﹣3,解析:(1)3,103;(2)1.【分析】(1)根据3104解答即可;(2)根据253得出a,根据3134得出b,再把a,b的值代入计算即可.【详解】(1)∵3104<<,∴10310﹣3,故答案为:310﹣3;(2)∵253,a52,∵3134,∴b=3,a+b552+351.【点睛】此题考查无理数的估算,正确掌握数的平方是解题的关键.22.(1)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17,边长是;(2)边长的值在4与5之间【分析】(1)由图形可以得到阴影正方形的面积等于原来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周围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由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乘以边长,可解析:(1)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17;(2)边长的值在4与5之间【分析】(1)由图形可以得到阴影正方形的面积等于原来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周围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由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乘以边长,可以得到阴影正方形的边长;(2【详解】(1)由图可知,图中阴影正方形的面积是:5×5−1442=17答: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17(2)∵所以45∴边长的值在4与5之间;【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估算及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解题主要利用了勾股定理和正方形的面积求解,有一定的综合性,解题关键是无理数的估算.23.(1)120,90;(2)①∠1=120°-n°,∠2=90°+n°;②见解析【分析】(1)根据邻补角的定义和平行线的性质解答;(2)①根据邻补角的定义求出∠ABE,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解析:(1)120,90;(2)①∠1=120°-n°,∠2=90°+n°;②见解析【分析】(1)根据邻补角的定义和平行线的性质解答;(2)①根据邻补角的定义求出∠ABE,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1=∠ABE,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求出∠BCG,然后根据周角等于360°计算即可得到∠2;②结合图形,分A B、B C、AC三条边与直尺垂直讨论求解.【详解】解:(1)∠1=180°-60°=120°,∠2=90°;故答案为:120,90;(2)①如图2,∵∠ABC=60°,∴∠ABE=180°-60°-n°=120°-n°,∵DG∥EF,∴∠1=∠ABE=120°-n°,∠BCG=180°-∠CBF=180°-n°,∵∠ACB+∠BCG+∠2=360°,∴∠2=360°-∠ACB-∠BCG=360°-90°-(180°-n°)=90°+n°;②当n=30°时,∵∠ABC=60°,∴∠ABF=30°+60°=90°,AB⊥DG(EF);当n=90°时,∠C=∠CBF=90°,∴BC⊥DG(EF),AC⊥DE(GF);当n=120°时,∴AB⊥DE(GF).【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角的计算,垂线的定义,主要利用了平行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读懂题目信息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

完整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 百度文库

完整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 百度文库

完整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 百度文库 一、选择题 1.4的平方根是()A .2B .2±C .2D .2±2.下列哪些图形是通过平移可以得到的( )A .B .C .D .3.点()5,4A --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4.下列四个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A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B .互补的两个角一定是邻补角C .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D .相等的角是对顶角5.如图,已知AP 平分BAC ∠,CP 平分ACD ∠,1290∠+∠=︒.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 ①//AB CD ;②180ABE CDF ∠+∠=︒;③//AC BD ;④若2ACD E ∠=∠,则2CAB F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6.下列说法:①两个无理数的和可能是有理数:②任意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③33mn π-+是三次二项式;④立方根是本身的数有0和1;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7.直角三角板与两边平行的纸条如图所示放置,下列结论不一定正确的是( )A .12∠=∠B .34∠=∠C .2490∠+∠=D .14∠=∠ 8.如图,将边长为1的正方形OAPB 沿x 轴正方向连续翻转2021次,点P 依次落在点P 1、P 2、P 3……P 2021的位置,由图可知P 1(1,1),P 2(2,0),P 3(2,0),P 4(3,1),则P 2021的坐标( )A .(2020,0)B .(2020,1)C .(2021,0)D .(2021,1)二、填空题9.324-=________.10.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3,1)--关于y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________.11.如图,在△ABC 中,∠ACB =90°,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BC =10cm ,BD :DC =3:2,则点D 到AB 的距离为_____.12.已知//AB CD ,ABE α∠=,FCD β∠=,CFE γ∠=,且BE EF ⊥,请直接写出α、β、γ的数量关系________.13.将一张长方形纸条折成如图的形状,已知1110∠=︒,则2∠=___________°.14.当1x ≠-时,我们把11x -+称为x 为“和1负倒数”.如:1的“和1负倒数”为11112-=-+;-3的“和1负倒数”为11312-=-+.若134x =-,2x 是1x 的“和1负倒数”,3x 是2x 的“和1负倒数”…依次类推,则4x =______;123•••x x x …•2021x = _____.15.已知AB ∥x 轴,A (-2,4),AB =5,则B 点横纵坐标之和为______.16.如图所示,已知A 1(1,0),A 2(1,﹣1)、A 3(﹣1,﹣1),A 4(﹣1,1),A 5(2,1),…,按一定规律排列,则点A 2021的坐标是________.三、解答题17.计算下列各式的值:(1)23(7)--(2)313(3)83+-18.求下列各式中的x 值:(1)16(x +1)2=25; (2)8(1﹣x )3=12519.完成下面的证明:已知:如图, //AB CD , CD 和BE 相交于点O , DE 平分CDF ∠,DE 和BE 相交于点E ,2E ∠=∠.求证:22B ∠=∠.证明:2E ∠=∠(已知),//BE DF ∴(______________),CDF ∴∠=∠________(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AB CD (已知),B ∴∠=∠______(________)B CDF ∴∠=∠(等量代换) .DE 平分CDF ∠(已知) ,2CDF ∴∠=∠_______(角平分线的定义).22B ∴∠=∠(_________).20.在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下面各点:()0,3A ;()3,5B -;()3,5C --;()3,5D ;()5,7E ;(1)A 点到原点O 的距离是________;(2)将点B 向x 轴的负方向平移6个单位,则它与点________重合;(3)连接BD ,则直线BD 与y 轴是什么关系?(4)点E 分别到x 、y 轴的距离是多少?21.在学习《实数》内容时,我们通过“逐步逼近”的方法可以计算出2的近似值,得出1.4<2<1.5.利用“逐步逼近“法,请回答下列问题:(1)17介于连续的两个整数a 和b 之间,且a <b ,那么a = ,b = . (2)x 是17+2的小数部分,y 是17﹣1的整数部分,求x = ,y = . (3)(17﹣x )y 的平方根.22.工人师傅准备从一块面积为25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工料上裁剪出一块18平方分米的长方形的工件.(1)求正方形工料的边长;(2)若要求裁下来的长方形的长宽的比为3:2,问这块正方形工料是否合格?(参考数据:2=1.414,3=1.732,5=2.236)23.如图1,已知直线m ∥n ,AB 是一个平面镜,光线从直线m 上的点O 射出,在平面镜AB 上经点P 反射后,到达直线n 上的点Q .我们称OP 为入射光线,PQ 为反射光线,镜面反射有如下性质: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等于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即∠OPA=∠QPB .(1)如图1,若∠OPQ=82°,求∠OPA的度数;(2)如图2,若∠AOP=43°,∠BQP=49°,求∠OPA的度数;(3)如图3,再放置3块平面镜,其中两块平面镜在直线m和n上,另一块在两直线之间,四块平面镜构成四边形ABCD,光线从点O以适当的角度射出后,其传播路径为O→P→Q→R→O→P→…试判断∠OPQ和∠ORQ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解析:D【分析】依据平方根的定义、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进行解答即可.【详解】解:∵2=,∴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的定义,熟练掌握相关概念是解题的关键.2.B【分析】根据平移、旋转、轴对称的定义逐项判断即可.【详解】A、通过旋转得到,故本选项错误B、通过平移得到,故本选项正确C、通过轴对称得到,故本选项错误D、通过旋转得到,故本选项错误解析:B【分析】根据平移、旋转、轴对称的定义逐项判断即可.【详解】A、通过旋转得到,故本选项错误B、通过平移得到,故本选项正确C、通过轴对称得到,故本选项错误D、通过旋转得到,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移、旋转、轴对称的定义,熟记定义是解题关键.3.C【分析】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象限的符合特点可直接进行排除选项.【详解】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一象限的符合为“+、+”,第二象限的符合为“-、+”;第三象限的符合为“-、-”,第四象限的符合为“+、-”,由此可得点()5,4A --在第三象限;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象限的符合特点,熟练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象限的符合特点是解题的关键.4.C【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以及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判断即可.【详解】解:A 、两条平行的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原命题错误,是假命题,不符合题意;B 、互补的两个角不一定是邻补角,原命题错误,是假命题,不符合题意;C 、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原命题正确,是真命题,符合题意;D 、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原命题错误,是假命题,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命题的真假判断,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假命题,判断命题的真假关键是要熟悉课本中的性质定理.5.C【分析】由三个已知条件可得AB ∥CD ,从而①正确;由①及平行线的性质则可推得②正确;由条件无法推出AC ∥BD ,可知③错误;由2ACD E ∠=∠及CP 平分ACD ∠,可得∠ACP =∠E ,得AC ∥BD ,从而由平行线的性质易得2CAB F ∠=∠,即④正确.【详解】∵AP 平分BAC ∠,CP 平分ACD ∠∴∠ACD =2∠ACP =2∠2,∠CAB =2∠1=2∠CAP∵1290∠+∠=︒∴∠ACD +∠CAB =2(∠1+∠2)=2×90゜=180゜∴//AB CD故①正确∵//AB CD∴∠ABE =∠CDB∵∠CDB +∠CDF =180゜∴180ABE CDF ∠+∠=︒故②正确由已知条件无法推出AC ∥BD故③错误∵2ACD E ∠=∠,∠ACD =2∠ACP =2∠2∴∠ACP =∠E∴AC ∥BD∴∠CAP =∠F∵∠CAB =2∠1=2∠CAP∴2CAB F ∠=∠故④正确故正确的序号为①②④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掌握这些知识是关键.6.A【分析】根据无理数的运算、数轴的定义、多项式的定义、立方根的运算逐个判断即可.【详解】①两个无理数的和可能是有理数,说法正确(0=,0是有理数②有理数属于实数,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关系,则任意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说法正确③3327mn mn ππ=-+-+是二次二项式,说法错误④立方根是本身的数有0和±1,说法错误综上,说法正确的是①②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无理数的运算、数轴的定义、多项式的定义、立方根的运算,熟记各运算法则和定义是解题关键.7.D【分析】直接利用平行线性质解题即可【详解】解:∵直尺的两边互相平行,∴∠1=∠2,∠3=∠4,∵三角板的直角顶点在直尺上,∴∠2+∠4=90°,∴A ,B ,C 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基本性质,基础知识扎实是解题关键8.D【分析】观察规律可知,每4次翻折为一个循环,若的余数为0,则;若的余数为1,则;若的余数为2,则;若的余数为3,则;由此进行判断是在第505次循环完成后再翻折一次,那么横坐标即为.【详解】解析:D【分析】观察规律可知,每4次翻折为一个循环,若4n 的余数为0,则1n x n =-;若4n 的余数为1,则n x n =;若4n 的余数为2,则n x n =;若4n 的余数为3,则1n x n =-;由此进行判断2021P 是在第505次循环完成后再翻折一次,那么横坐标即为20212021x =.【详解】解:由题意得:P 1(1,1),P 2(2,0),P 3(2,0),P 4(3,1)P 5(5,1),P 6(6,0),P 7(6,0),P 8(7,1),……由此可以得出规律:每4次翻折为一个循环,若4n 的余数为0,则1n x n =-,n P (n -1,1);若4n 的余数为1,则n x n =,n P (n ,1);若4n 的余数为2,则n x n =,n P (n ,0);若4n 的余数为3,则1n x n =-,n P (n -1,0); ∵2021÷4=505余1,∴横坐标即为20212021x =,2021P (2021,1),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坐标的规律,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准确地根据图形找到坐标的规律进行求解.二、填空题9.6【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有理数的乘方运算即可得.【详解】故答案为:6.【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有理数的乘方运算,熟记各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 解析:6【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有理数的乘方运算即可得.【详解】32826-=故答案为:6.【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有理数的乘方运算,熟记各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10.(3,-1)【分析】让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互为相反数可得所求点的坐标.【详解】解:∵-3的相反数为3,∴所求点的横坐标为3,纵坐标为-1,故答案为(3,-1).【点睛】本题考查关于y轴解析:(3,-1)【分析】让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互为相反数可得所求点的坐标.【详解】解:∵-3的相反数为3,∴所求点的横坐标为3,纵坐标为-1,故答案为(3,-1).【点睛】本题考查关于y轴对称的点特点;用到的知识点为:两点关于y轴对称,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不变.11.4cm【详解】∵BC=10cm,BD:DC=3:2,∴BD=6cm,CD=4cm,∵AD是△ABC的角平分线,∠ACB=90°,∴点D到AB的距离等于DC,即点D到AB的距离等于4cm.解析:4cm【详解】∵BC=10cm,BD:DC=3:2,∴BD=6cm,CD=4cm,∵AD是△ABC的角平分线,∠ACB=90°,∴点D 到AB 的距离等于DC ,即点D 到AB 的距离等于4cm .12.(上式变式都正确)【分析】过点E 作,过点F 作,可得出(根据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出各个角之间的关系,利用等量代换、等式的性质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如图解析:90γαβ+=︒+(上式变式都正确)【分析】过点E 作//EM AB ,过点F 作//FN AB ,可得出//////AB EM FN CD (根据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出各个角之间的关系,利用等量代换、等式的性质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如图所示,过点E 作//EM AB ,过点F 作//FN AB ,∵//AB CD ,∴//////AB EM FN CD ,∵//AB EM ,∴ABE BEM ∠=∠,∵//EM FN ,∴MEF EFN ∠=∠,∵//NF CD ,∴NFC FCD ∠=∠,∴ABE EFN NFC BEM MEF FCD ∠+∠+∠=∠+∠+∠,∴ABE EFC BEF FCD ∠+∠=∠+∠,∵ABE α∠=,FCD β∠=,CFE γ∠=,且BE EF ⊥,∴90αγβ+=︒+,故答案为:90αγβ+=︒+.【点睛】题目主要考察平行线的性质及等式的性质,作出相应的辅助线、找出相应的角的关系是解题关键.13.55【分析】依据平行线的性质以及折叠的性质,即可得到∠2的度数.【详解】解:如图所示,∵ABCD,∴∠1=∠BAD=110°,由折叠可得,∠2=∠BAD=×110°=55°,故答案为:解析:55【分析】依据平行线的性质以及折叠的性质,即可得到∠2的度数.【详解】解:如图所示,∵AB//CD,∴∠1=∠BAD=110°,由折叠可得,∠2=12∠BAD=12×110°=55°,故答案为:5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题时注意: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14.【分析】根据“和1负倒数”的定义分别计算、、、…,可得到数字的变化规律:从开始每3个数为一周期循环,由此即可解答.【详解】解:由“和1负倒数”定义和可得:,,,……由此可得出从开解析:34-【分析】根据“和1负倒数”的定义分别计算2x 、3x 、4x 、5x …,可得到数字的变化规律:从1x 开始每3个数为一周期循环,由此即可解答.【详解】解:由“和1负倒数”定义和134x =-可得: 214314x =-=--+, 311413x =-=-+, 4131413x =-=-+,514314x =-=--+ ……由此可得出从1x 开始每3个数为一周期循环,∵2021÷3=673…2,∴20214x =-,202034x =-,又1x ·2x .3x = 31(4)43-⨯-⨯=1, ∴123•••x x x …•2021x =3(4)4-⨯-=3, 故答案为:34-;3. 【点睛】本题考查新定义的实数运算、数字型规律探究,理解新定义的运算法则,正确得出数字的变化规律是解答的关键.15.-3或7【分析】由AB ∥x 轴可知B 点的纵坐标和A 点的纵坐标相同,再根据线段AB 的长度为5,B 点在A 点的坐标或右边,分别求出B 点的坐标,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AB ∥x 轴,∴B 点的纵坐标解析:-3或7【分析】由AB ∥x 轴可知B 点的纵坐标和A 点的纵坐标相同,再根据线段AB 的长度为5,B 点在A点的坐标或右边,分别求出B点的坐标,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AB∥x轴,∴B点的纵坐标和A点的纵坐标相同,都是4,又∵A(-2,4),AB 5,∴当B点在A点左侧的时候,B(-7,4),此时B点的横纵坐标之和是-7+4=-3,当B点在A点右侧的时候,B(3,4),此时B点的横纵坐标之和是3+4=7;故答案为:-3或7.【点睛】本题考查了与坐标轴平行的线上点的坐标特征以及分情况讨论的思想,要注意根据B点位置的不确定得出两种情况分别求解.16.(506,505)【分析】经过观察可得在第一象限的在格点的正方形的对角线上的点的横坐标依次加1,纵坐标依次加1,在第二象限的点的横坐标依次加﹣1,纵坐标依次加1;在第三象限的点的横坐标依次加﹣1解析:(506,505)【分析】经过观察可得在第一象限的在格点的正方形的对角线上的点的横坐标依次加1,纵坐标依次加1,在第二象限的点的横坐标依次加﹣1,纵坐标依次加1;在第三象限的点的横坐标依次加﹣1,纵坐标依次加﹣1,在第四象限的点的横坐标依次加1,纵坐标依次加﹣1,第二,三,四象限的点的横纵坐标的绝对值都相等,并且第三,四象限的横坐标等于相邻4的整数倍的各点除以4再加上1,由此即可求出点A2021的坐标.【详解】解:根据题意得4的整数倍的各点如A4,A8,A12等点在第二象限,∵2021÷4=505…1;∴A2021的坐标在第一象限,横坐标为|(2021﹣1)÷4+1|=506;纵坐标为505,∴点A2021的坐标是(506,505).故答案为:(506,505).【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阅读理解及总结规律的能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找到所求点所在的象限,难点是得到相应的计算规律.三、解答题17.(1);(2)【分析】(1)先求绝对值,同时利用计算,再合并即可;(2)利用乘法的分配率先进行乘法运算,同时求解的立方根,再合并即可.【详解】解:(1)(2)【点睛】本题考解析:(1)4-;(2)2.【分析】(1)先求绝对值,同时利用()20a a =≥计算2,再合并即可; (2)利用乘法的分配率先进行乘法运算,同时求解8的立方根,再合并即可.【详解】解:(1)23--37 4.=-=-(2312=+-2.=【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实数的运算,考查()20a a =≥,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绝对值的运算,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8.(1)或;(2)【分析】(1)根据平方根,即可解答;(2)根据立方根,即可解答.【详解】解:(1)等式两边都除以16,得.等式两边开平方,得.所以,得.所以,解析:(1)14x =或94x =-;(2)3.2x =- 【分析】(1)根据平方根,即可解答;(2)根据立方根,即可解答.【详解】解:(1)等式两边都除以16,得()225116x +=. 等式两边开平方,得514x +=±. 所以,得5511-44x x +=+=或. 所以,19-44x =或 (2)等式两边都除以8,得()31251-8x =. 等式两边开立方,得51-2x =. 所以,3.2x =- 【点睛】本题考查平方根、立方根,解题关键是熟记平方根、立方根..19.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等量代换.【分析】由可判定,即得出,再根据得出,等量代换得到,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等量代换即可得解.【详解】证明:(已知),(内解析: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等量代换.【分析】由2E ∠=∠可判定//BE DF ,即得出1CDF ∠=∠,再根据//AB CD 得出1B ∠=∠,等量代换得到B CDF ∠=∠,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等量代换即可得解.【详解】证明:2E ∠=∠(已知),//BE DF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CDF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AB CD (已知),1B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B CDF ∴∠=∠(等量代换). DE 平分CDF ∠(已知),22CDF ∴∠=∠(角平分线的定义).22∴∠=∠(等量代换).B故答案为: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等量代换.【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记“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0.(1)3;(2)C;(3)平行;(4)7,5【分析】先在平面直角坐标中描点.(1)根据两点的距离公式可得A点到原点O的距离;(2)找到点B向x轴的负方向平移6个单位的点即为所求;(3)横坐解析:(1)3;(2)C;(3)平行;(4)7,5【分析】先在平面直角坐标中描点.(1)根据两点的距离公式可得A点到原点O的距离;(2)找到点B向x轴的负方向平移6个单位的点即为所求;(3)横坐标相同的两点所在的直线与y轴平行;(4)点E分别到x、y轴的距离分别等于纵坐标和横坐标的绝对值.【详解】解:(1)∵A(0,3),∴A点到原点O的距离是3;(2)将点B向x轴的负方向平移6个单位,则坐标为(-3,-5),与点C重合;(3)如图,BD与y轴平行;(4)∵E(5,7),∴点E到x轴的距离是7,到y轴的距离是5.【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内点的坐标的概念、平移时点的坐标变化规律,及坐标轴上两点的距离公式.本题是综合题型,但难度不大.21.(1)4;5;(2);3;(3)±8.【分析】(1)首先估算出的取值范围,即可得出结论;(2)根据 (1)的结论,得到,即可求得答案;(3)根据(2)的结论代入计算即可求得答案.【详解】解析:(1)4;5;(24;3;(3)±8.【分析】(1的取值范围,即可得出结论;(2)根据 (1)的结论45<<,得到627<<,即可求得答案;(3)根据(2)的结论代入计算即可求得答案.【详解】解:(1)∵16<17<25, ∴45<,∴a =4,b =5.故答案为:4;5(2)∵45<<, ∴627<<,2的整数部分为64, ∴4x =,3y =.4;3(3)当4x ,3y =时,代入,)33)4464y x ⎤===⎦. ∴64的平方根为:8±.【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和平方根估算无理数大小应用,正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平方根是一对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22.(1)正方形工料的边长是 5 分米;(2)这块正方形工料不合格,理由见解析.【详解】试题分析:(1)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求出的值即可;(2)设长方形的长宽分别为3x 分米、2x 分米,得出方程3解析:(1)正方形工料的边长是 5 分米;(2)这块正方形工料不合格,理由见解析.【详解】试题分析:(1的值即可;(2)设长方形的长宽分别为3x分米、2x分米,得出方程3x•2x=18,求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和5比较即可得出答案.试题解析:(1)∵正方形的面积是 25 平方分米,∴正方形工料的边长是 5 分米;(2)设长方形的长宽分别为 3x 分米、2x 分米,则3x•2x=18,x2=3,x1,x2=5,,即这块正方形工料不合格.23.(1)49°,(2)44°,(3)∠OPQ=∠ORQ【分析】(1)根据∠OPA=∠QPB.可求出∠OPA的度数;(2)由∠AOP=43°,∠BQP=49°可求出∠OPQ的度数,转化为(1)来解解析:(1)49°,(2)44°,(3)∠OPQ=∠ORQ【分析】(1)根据∠OPA=∠QP B.可求出∠OPA的度数;(2)由∠AOP=43°,∠BQP=49°可求出∠OPQ的度数,转化为(1)来解决问题;(3)由(2)推理可知:∠OPQ=∠AOP+∠BQP,∠ORQ=∠DOR+∠RQC,从而∠OPQ=∠ORQ.【详解】解:(1)∵∠OPA=∠QPB,∠OPQ=82°,∴∠OPA=(180°-∠OPQ)×12=(180°-82°)×12=49°,(2)作PC∥m,∵m∥n,∴m∥PC∥n,∴∠AOP=∠OPC=43°,∠BQP=∠QPC=49°,∴∠OPQ=∠OPC+∠QPC=43°+49°=92°,∴∠OPA=(180°-∠OPQ)×12=(180°-92°)×1244°,(3)∠OPQ=∠ORQ.理由如下:由(2)可知:∠OPQ=∠AOP+∠BQP,∠ORQ=∠DOR+∠RQC,∵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等于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AOP=∠DOR,∠BQP=∠RQC,∴∠OPQ=∠ORQ.【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定,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注意问题的设置环环相扣、前为后用的设置目的.。

(完整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 百度文库

(完整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 百度文库

(完整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 百度文库 一、选择题1.9的值是()A .﹣3B .3C .±3D .﹣92.下列运动中,属于平移的是( )A .冷水加热过程中,小气泡上升成为大气泡B .急刹车时汽车在地面上的滑动C .随手抛出的彩球运动D .随风飘动的风筝在空中的运动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3,0)在( )A .第二象限B .第三象限C .x 轴上D .y 轴上 4.下列命题中:①若0mn =,则点(,)A m n 在原点处;②点2(2,1)m --一定在第四象限③已知点(,)A m n 与点(,)B m n -,m ,n 均不为0,则直线AB 平行x 轴;④已知点A (2,-3),//AB y 轴,且5AB =,则B 点的坐标为(2,2).以上命题是真命题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5.如图,//AB CD ,将一个含30角的直角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若1∠的度数为25︒,则2∠的度数为( )A .35︒B .65︒C .145︒D .155︒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个数的立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B .负数没有立方根C .任何一个数都有平方根和立方根D .任何数的立方根都只有一个7.在同一平面内,若∠A 与∠B 的两边分别平行,且∠A 比∠B 的3倍少40°,则∠A 的度数为( )A .20°B .55°C .20°或125°D .20°或55° 8.某校数学课外小组,在坐标纸上为学校的一块空地设计植树方案如下:第k 棵树种植在点(),k k k P x y 处,其中11x =,11y =,当2k ≥时,111215551255k k k k k k x x k k y y --⎧⎛⎫--⎡⎤⎡⎤=+--⎪ ⎪⎢⎥⎢⎥⎪⎣⎦⎣⎦⎝⎭⎨--⎡⎤⎡⎤⎪=+-⎢⎥⎢⎥⎪⎣⎦⎣⎦⎩,[]a 表示非负实数a 的整数部分,例如[]2.82=,[]0.30=.按此方案,第2021棵树种植点的坐标为( ).A .()1,405B .()2,403C .()2,405D .()1,403二、填空题9.若x =x ,则x 的值为______.10.已知点(),2019A a 与点202()0,B b 关于y 轴对称,则+a b 的值为__________. 11.如图,在ABC 中,90C ∠=︒,30B ∠=︒,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 AB ⊥,垂足为E ,1DE =,则BC =__________.12.如图,//AB CD ,点F 在CD 上,点A 在EF 上,则132∠+∠-∠的度数等于______.13.如图,将一张长方形纸条折成如图的形状,若170∠=︒,则2∠的度数为____.14.对于有理数x 、y ,当x ≥y 时,规定x ※y =y x ;而当x <y 时,规定x ※y =y -x ,那么4※(-2)=_______;如果[(-1)※1]※m=36,则m 的值为______.15.点31,25()P m m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则m =________.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由原点O 出发,第一次跳动至点()11,1P ,第二次向左跳动3个单位至点()22,1P -,第三次跳动至点()32,2P ,第四次向左跳动5个单位至点()43,2P -,第五次跳动至点()53,3P ,…,依此规律跳动下去,点P 的第2020次跳动至点2020P 的坐标是_______.三、解答题17.计算:(1)3116+84-; (2)32|32|--.18.求下列各式中x 的值:(1)2360x -=;(2)31348x -=-. 19.根据下列证明过程填空:已知:如图,AD BC ⊥于点D ,EF BC ⊥于点F ,4C ∠=∠.求证:12∠=∠.证明:∵AD BC ⊥,EF BC ⊥(已知)∴______=90ADC ∠=︒(______________)∴//AD EF (_____________)∴1______∠=(_____________)又∵4C ∠=∠(已知)∴//______AC (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12∠=∠(__________)20.如图,AB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1)写出ABC 各顶点的坐标;(2)求出ABC 的面积;(3)若把ABC 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后得111A B C △,请画出111A B C △,并写出1A ,1B ,1C 的坐标.21.阅读下面的对话,解答问题:事实上:小慧的表示方法有道理,因为2的整数部分是1,将这个数减去其整数部分,差就是小数部分.又例如:∵ 479<< ,即 273<< ,∴ 7 的整数部分为2,小数部分为 72- .请解答:(1)15 的整数部分_____,小数部分可表示为________.(2)已知:10-3=x+y ,其中x 是整数,且0<y<1,求x -y 的相反数.22.如图是一块正方形纸片.(1)如图1,若正方形纸片的面积为1dm 2,则此正方形的对角线AC 的长为 dm . (2)若一圆的面积与这个正方形的面积都是2πcm 2,设圆的周长为C 圆,正方形的周长为C 正,则C 圆 C 正(填“=”或“<”或“>”号)(3)如图2,若正方形的面积为16cm 2,李明同学想沿这块正方形边的方向裁出一块面积为12cm 2的长方形纸片,使它的长和宽之比为3:2,他能裁出吗?请说明理由?23.已知//AM CN ,点B 为平面内一点,AB BC ⊥于B .(1)如图1,求证:90A C ∠+∠=︒;(2)如图2,过点B 作BD MA ⊥的延长线于点D ,求证:ABD C ∠=∠;(3)如图3,在(2)问的条件下,点E 、F 在DM 上,连接BE 、BF 、CF ,且BF 平分DBC ∠,BE 平分ABD ∠,若AFC BCF ∠=∠,3BFC DBE ∠=∠,求EBC ∠的度数.【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解析:B【分析】 99的算术平方根,而9的算术平方根是3,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因为32=9, 9,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理解算术平方根的意义是正确解答的前提.2.B【详解】解:A 、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变大,不属于平移;B 、急刹车时汽车在地面上的滑动属于平移;C 、随手抛出的彩球运动既发生了平移,也发生了旋转,不属于平移;D 、随风飘动的树叶在空中的运动,解析:B【详解】解:A 、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变大,不属于平移;B 、急刹车时汽车在地面上的滑动属于平移;C 、随手抛出的彩球运动既发生了平移,也发生了旋转,不属于平移;D 、随风飘动的树叶在空中的运动,既发生了平移,也发生了旋转.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移,关键是掌握平移时图形中所有点移动的方向一致,并且移动的距离相等.3.C【分析】根据点的坐标特点判断即可.【详解】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3,0)在x 轴上,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熟练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特征是解本题的关键. 4.B【分析】利用有理数的性质和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可对①进行判断;利用0m =或0m ≠可对②进行判断;利用A 、B 点的纵坐标相同可对③进行判断;通过把A 点坐标向上或向下平移5个单位得到B 点坐标可对④进行判断.【详解】解:若0mn =,则0m =或0n =,所以点(,)A m n 坐标轴上,所以①为假命题;210m --<,点2(2,1)m --一定在第四象限,所以②为真命题;已知点(,)A m n 与点(,)B m n -,m ,n 均不为0,则直线AB 平行x 轴,所以③为真命题; 已知点3(2,)A -,//AB y 轴,且5AB =,则B 点的坐标为(2,2)或(2,8)-,所以④为假命题.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命题的“真”“假”是就命题的内容而言.任何一个命题非真即假.要说明一个命题的正确性,一般需要推理、论证,而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需举出一个反例即可.5.A【分析】过三角板60°角的顶点作直线EF ∥AB ,则EF ∥CD ,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到∠3+∠4=∠1+∠2=60°,代入计算即可.【详解】如图,过三角板60°角的顶点作直线EF ∥AB ,∵AB ∥CD ,∴EF ∥CD ,∴∠3=∠1,∠4=∠2,∵∠3+∠4=60°,∴∠1+∠2=60°,∵∠1=25°,∴∠2=35°,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辅助线构造,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三角板的意义,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6.D【分析】根据负数没有平方根,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且互为相反数,一个数的立方根只有一个,结合选项即可作出判断.【详解】A、一个数的立方根只有1个,故本选项错误;B、负数有立方根,故本选项错误;C、负数只有立方根,没有平方根,故本选项错误;D、任何数的立方根都只有一个,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7.C【分析】根据∠A与∠B的两边分别平行,可得两个角大小相等或互补,因此分两种情况,分别求∠A得度数.【详解】解:∵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这两个角大小相等或互补,①这两个角大小相等,如下图所示:由题意得,∠A=∠B,∠A=3∠B-40°,∴∠A=∠B=20°,②这两个角互补,如下图所示:由题意得,180A B ∠+∠=︒,340A B ∠=∠-︒,∴55B ∠=︒,125A ∠=︒,综上所述,∠A 的度数为20°或125°,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找出图中角度之间的关系. 8.A【分析】根据所给的xk 、yk 的关系式找到种植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变化规律,然后将2021代入求解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可知,,,,,……,将以上等式相加,得:,当k=20解析:A【分析】根据所给的x k 、y k 的关系式找到种植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变化规律,然后将2021代入求解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可知,11x =,211015555x x ⎡⎤⎡⎤-=-+⎢⎥⎢⎥⎣⎦⎣⎦, 322115555x x ⎡⎤⎡⎤-=-+⎢⎥⎢⎥⎣⎦⎣⎦,4332 15555x x ⎡⎤⎡⎤-=-+⎢⎥⎢⎥⎣⎦⎣⎦,……112 1555k k k kx x---⎡⎤⎡⎤-=-+⎢⎥⎢⎥⎣⎦⎣⎦,将以上等式相加,得:155kkx k-⎡⎤=-⎢⎥⎣⎦,当k=2021时,20212020 202152021540415x⎡⎤=-=-⨯=⎢⎥⎣⎦;11y=,2110 55y y ⎡⎤⎡⎤-=-⎢⎥⎢⎥⎣⎦⎣⎦,3221 55y y ⎡⎤⎡⎤-=-⎢⎥⎢⎥⎣⎦⎣⎦,4332 55y y ⎡⎤⎡⎤-=-⎢⎥⎢⎥⎣⎦⎣⎦,……112 55k k k ky y---⎡⎤⎡⎤-=-⎢⎥⎢⎥⎣⎦⎣⎦,将以上等式相加,得:11+5kky-⎡⎤=⎢⎥⎣⎦,当k=2021时,202120201+4055y⎡⎤==⎢⎥⎣⎦,∴第2021棵树种植点的坐标为()1,405,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点的坐标规律探究,根据题意,找出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变化规律是解答的关键.二、填空题9.0或1【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一般地说,若一个非负数x的平方等于a,即x²=a,则这个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求解.【详解】∵02=0,12=1,∴0的算术平方根为0,1的算术平方根解析:0或1【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一般地说,若一个非负数x的平方等于a,即x²=a,则这个数x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求解.【详解】∵02=0,12=1,∴0=0,1=1.故答案是:0或1.【点睛】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解题关键是利用算术平方根的定义(一般地说,若一个非负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x²=a ,则这个数x 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求解.10.-1【分析】直接利用关于y 轴对称点的性质得出a ,b 的值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点A (a ,2019)与点是关于y 轴的对称点,∴a=-2020,b=2019,∴a+b=-1.故答案为:解析:-1【分析】直接利用关于y 轴对称点的性质得出a ,b 的值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点A (a ,2019)与点202()0,B b 是关于y 轴的对称点,∴a=-2020,b=2019,∴a+b=-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性质,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横纵坐标的关系. 11.【解析】已知∠C=90°,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 ⊥AB ,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DC=DE=1;因,根据30°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D=2DE=2,所以BC=CD+DB=1+2=3.解析:【解析】已知∠C =90°,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 ⊥AB ,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DC=DE =1;因30B DE AB ∠=︒⊥,,根据30°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D =2DE =2,所以BC=CD+DB =1+2=3. 12.180°【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1=∠AFD ,从而得到∠EFC=180°-∠EFD ,∠ECF=180°-∠3,再根据∠2+∠ECF+∠EFC=180°,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AB∥解析:180°【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1=∠AFD,从而得到∠EFC=180°-∠EFD,∠ECF=180°-∠3,再根据∠2+∠ECF+∠EFC=180°,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AB∥CD,∴∠1=∠AFD,∵∠EFC=180°-∠EFD,∠ECF=180°-∠3,∠2+∠ECF+∠EFC=180°,∴∠2+360°-∠1-∠3=180°,∴∠1+∠3-∠2=180°,故答案为:18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平行线的性质,补角的定义,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进行求解13.55°【分析】依据平行线的性质以及折叠的性质,即可得到∠2的度数.【详解】解:如图所示,∵∠1=70°,∴∠3+∠4=180°-∠1=110°,又∵折叠,∴∠3=∠4=55°,解析:55°【分析】依据平行线的性质以及折叠的性质,即可得到∠2的度数.【详解】解:如图所示,∵∠1=70°,∴∠3+∠4=180°-∠1=110°,又∵折叠,∴∠3=∠4=55°,∵AB //DE ,∴∠2=∠3=55°,故答案为:5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题时注意: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14.或.【分析】根据新定义规定的式子将数值代入再计算即可;先根据新定义的式子将数值代入分情况讨论列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4※(-2)=;(-1)※1=[(-1)※1]※m=解析:6m =-或38m =.【分析】根据新定义规定的式子将数值代入再计算即可;先根据新定义的式子将数值代入分情况讨论列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42>-∴4※(-2)=()42=16-; 11-<∴(-1)※1=()11=2--∴[(-1)※1]※m=2※m=36当2m ≥时,原式可化为236m =解得:6m =±6m ∴=-;当2m <时,原式可化为:236m -=解得:38m =;综上所述,m 的值为:6m =-或38m =;故答案为:16;6m =-或38m =.【点睛】本题考查了新定义的运算,读懂新定义的式子,将值正确代入是解题的关键.15.或.【分析】根据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可知横纵坐标的绝对值相等,列方程即可.【详解】解:∵点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或,解得,或,故答案为:或.【点睛】本题考查了点到坐标轴的距解析:6-或45. 【分析】根据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可知横纵坐标的绝对值相等,列方程即可.【详解】解:∵点31,25()P m m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 ∴31=25m m +-,31=25m m +-或31=(25)m m +--,解得,=6m -或4=5m , 故答案为:6-或45. 【点睛】本题考查了点到坐标轴的距离,解题关键是明确到坐标轴的距离是坐标的绝对值. 16.【分析】根据点的坐标、坐标的平移寻找规律即可求解.【详解】解:因为P1(1,1),P2(-2,1),P3(2,2),P4(-3,2),P5(3,3),P6(-4,3),P7(4,解析:()1011,1010-【分析】根据点的坐标、坐标的平移寻找规律即可求解.【详解】解:因为P 1(1,1),P 2(-2,1),P 3(2,2),P 4(-3,2),P 5(3,3),P 6(-4,3),P 7(4,4),P 8(-5,4), …P 2n-1(n ,n ),P 2n (-n -1,n )(n 为正整数),所以2n =2020, ∴n =1010, 所以P 2020(-1011,1010),故答案为(-1011,1010).【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坐标的平移,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寻找点的变化规律.三、解答题17.(1)5;(2)4﹣.【分析】(1)直接利用二次根式以及立方根的性质分别化简得出答案;(2)直接去绝对值进而计算得出答案.【详解】(1)原式=4+2﹣=5;(2)原式=3﹣(﹣)=3解析:(1)512;(2)【分析】(1)直接利用二次根式以及立方根的性质分别化简得出答案;(2)直接去绝对值进而计算得出答案.【详解】(1)原式=4+2﹣12=512;(2)原式===【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运算,正确化简各数是解题关键.18.(1);(2)【分析】(1)方程整理后,利用开平方定义即可求解,即将一个正数开平方后,得到互为相反数的两个解;(2)方程整理后,将一个数开立方后,只得到一个解.【详解】解:(1)移项得,,解析:(1)6x =±;(2)12x =-【分析】(1)方程整理后,利用开平方定义即可求解,即将一个正数开平方后,得到互为相反数的两个解;(2)方程整理后,将一个数开立方后,只得到一个解.【详解】解:(1)移项得,236x =,开方得,6x =±;(2)移项得,33184x =-+, 合并同类项得,318x =-, 开立方得,12x =-.【点睛】此题考查了立方根,以及平方根,熟练掌握各自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19.;垂直的定义;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G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等量代换【分析】结合图形,根据已知证明过程,写出相关的依据即可.【详解】解析:FEC ∠;垂直的定义;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G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等量代换【分析】结合图形,根据已知证明过程,写出相关的依据即可.【详解】证明:证明:∵AD BC ⊥,EF BC ⊥(已知)∴=90ADC FEC ∠=∠︒(垂直的定义)∴//AD EF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4C ∠=∠(已知)∴//AC G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2∠=∠(等量代换)【点睛】本题考查证明过程中每一步的依据,根据推理过程明白相关知识点是解题关键. 20.(1)A (-1,-1),B (4,2),C (1,3);(2)7;(3)画图见解析,A1(0,1),B1(5,4),C1(2,5)【分析】(1)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确定出所求点坐标即可;(2)由长解析:(1)A (-1,-1),B (4,2),C (1,3);(2)7;(3)画图见解析,A 1(0,1),B 1(5,4),C 1(2,5)【分析】(1)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确定出所求点坐标即可;(2)由长方形面积减去三个直角三角形面积求出所求即可;(3)直接利用平移的性质进而得出对应点坐标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1)由图可知:A (-1,-1),B (4,2),C (1,3);(2)根据题意得:S △△ABC =11154243153222⨯-⨯⨯-⨯⨯-⨯⨯=7;(3)如图所示:△A 1B 1C 1为所求,此时A 1(0,1),B 1(5,4),C 1(2,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移变换以及三角形面积求法,正确得出对应点位置是解题关键. 21.(1)3,;(2)【分析】(1)先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求出的整数部分,则小数部分可求;(2)先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确定的整数部分,得出10- 的整数部分,即x值,则其小数部分可求,即y值,则x-解析:(1)33;(2)6-【分析】(1(2x值,则其小数部分可求,即y值,则x-y值可求.【详解】解:(1)∵∴34<,∴整数部分是3,.故答案为:3.(2)解:∵12<∴8 <9∵x是整数,且0<y<1,∴x=8,8=2,∴x-y=(826-=∵6的相反数为:(-=-66∴x-y的相反数是6-.【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代数式求值.解题的关键是确定无理数的整数部分即可解决问题.22.(1);(2)<;(3)不能;理由见解析.【分析】(1)由正方形面积,易求得正方形边长,再由勾股定理求对角线长;(2)由圆面积公式,和正方形面积可求周长,比较两数大小可以采用比商法;(3)采解析:(12)<;(3)不能;理由见解析.【分析】(1)由正方形面积,易求得正方形边长,再由勾股定理求对角线长;(2)由圆面积公式,和正方形面积可求周长,比较两数大小可以采用比商法;(3)采用方程思想求出长方形的长边,与正方形边长比较大小即可.【详解】解:(1)由已知AB 2=1,则AB =1,由勾股定理,AC ;(2,周长为2.1C C <圆正;即C 圆<C 正; 故答案为:<(3)不能;由已知设长方形长和宽为3xcm 和2xcm∴长方形面积为:2x •3x =12解得x∴长方形长边为>4∴他不能裁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算术平方根在正方形、圆、长方形面积中的应用,灵活的进行算术平方根的计算与无理数大小比较是解题的关键.23.(1)见解析;(2)见解析;(3).【分析】(1)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然后结合即可证明;(2)过作,先说明,然后再说明得到,最后运用等量代换解答即可; (3)设∠DBE=a ,则∠BFC=3解析:(1)见解析;(2)见解析;(3)︒=∠105EBC .【分析】(1)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C BDA ∠=∠,然后结合AB BC ⊥即可证明;(2)过B 作//BH DM ,先说明ABD CBH ∠=∠,然后再说明//BH NC 得到CBH C ∠=∠,最后运用等量代换解答即可;(3)设∠DBE =a ,则∠BFC =3a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ABD =∠C =2a ,∠FBC =12∠DBC =a +45°,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可得∠BFC +∠FBC +∠BCF =180°,可得∠AFC =∠BCF 的度数表达式,再根据平行的性质可得∠AFC +∠NCF =180°,代入即可算出a 的度数,进而完成解答.【详解】(1)证明:∵//AM CN ,∴C BDA ∠=∠,∵AB BC ⊥于B ,∴90B ∠=︒,∴90A BDA ∠+∠=︒,∴90A C ∠+∠=︒;(2)证明:过B 作//BH DM ,∵BD MA ⊥,∴90ABD ABH ∠+∠=︒,又∵AB BC ⊥,∴90ABH CBH ∠+∠=︒,∴ABD CBH ∠=∠,∵//BH DM ,//AM CN∴//BH NC ,∴CBH C ∠=∠,∴ABD C ∠=∠;(3)设∠DBE =a ,则∠BFC =3a ,∵BE 平分∠ABD ,∴∠ABD =∠C =2a ,又∵AB ⊥BC ,BF 平分∠DBC ,∴∠DBC =∠ABD +∠ABC =2a +90,即:∠FBC =12∠DBC =a +45°又∵∠BFC +∠FBC +∠BCF =180°,即:3a +a +45°+∠BCF =180°∴∠BCF =135°-4a ,∴∠AFC =∠BCF =135°-4a ,又∵AM //CN ,∴∠AFC +∠ NCF =180°,即:∠AFC +∠BCN +∠BCF =180°,∴135°-4a +135°-4a +2a =180,解得a =15°,∴∠ABE =15°,∴∠EBC =∠ABE +∠ABC =15°+90°=10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及角的计算,熟练应用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完整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 百度文库

完整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 百度文库

完整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 百度文库一、选择题1.2的平方根是()A .﹣1.414B .±1.414C .2D .2±2.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是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设计的.在下面如图的四个图中,能由如图经过平移得到的是( )A .B .C .D . 3.下列各点中,位于第三象限的是( )A .()1.5, 3.5-B .()2,4C .()3,2--D .()2.5,3- 4.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 ) A .对顶角相等B .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C .同旁内角互补D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5.如图,一副直角三角板图示放置,点C 在DF 的延长线上,点A 在边EF 上,//AB CD ,90ACB EDF ∠=∠=︒,则CAF ∠=( )A .10︒B .15︒C .20︒D .25︒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125的平方根是±15 B .﹣9是81的平方根C .0.4的算术平方根是0.2D .327-=﹣3 7.将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靠在直尺上,且斜边与这根直尺平行,那么,在形成的这个图中与α∠互余的角共有( )A .0个B .1个C .2个D .3个8.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半径均为1个单位长度的半圆O 1,O 2,O 3,… 组成一条平滑的曲线,点P 从原点O 出发,沿这条曲线向右运动,速度为每秒2π个单位长度,则第2021秒时,点P 的坐标是( )A .(2020,0)B .(2021,-1)C .(2021,1)D .(2022,0)二、填空题9.计算:﹣9=_____.10.若点()3,P m 与(),6Q n -关于x 轴对称,则2m 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如图,已知AB //DE ,BC ⊥CD ,∠ABC 和∠CDE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F ,∠BFD =__________°.12.如图,AB ∥DE ,AD ⊥AB ,AE 平分∠BAC 交BC 于点F ,如果∠CAD =24°,则∠E =___°.13.如图所示是一张长方形形状的纸条,1105∠=︒,则2∠的度数为__________.14.阅读下列解题过程:计算:232425122222++++++ 解:设232425122222S =++++++① 则232526222222S =+++++②由②-①得,2621S =-运用所学到的方法计算:233015555++++⋯⋯+=______________.15.已知点P 位于第一象限,到x 轴的距离为2,到y 轴的距离为5,则点P 的坐标为____.16.如图所示,动点P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箭头所示方向呈台阶状移动,第一次从原点运动到点(0,1),第二次接着运动到点(1,1),第三次接着运动到点(1,2),…,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经过2021次运动后,动点P 的坐标是________.三、解答题17.计算:(1);(2)18.求下列各式中x 的值:(1)23126x -=(2)()3180x --=19.阅读下列推理过程,在括号中填写理由.已知:如图,点D 、E 分别是线段AB 、BC 上的点,AE 平分BAC ∠,BED C ∠=∠,//DF AE ,交BC 于点F .求证:DF 平分BDE ∠.证明:AE ∵平分BAC ∠(已知)12∠∠∴=( )BED C ∠=∠(已知)//AC DE ∴( )13∠∠∴=( )23∴∠=∠(等量代换)//DF AE ( )25∴∠=∠( )34∠=∠( )45∴∠=∠( )DF ∴平分BDE ∠( )2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 (﹣2,2)、B (2,0),C (﹣4,﹣2).(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ABC ;(2)若将(1)中的△ABC 平移,使点B 的对应点B ′坐标为(6,2),画出平移后的△A ′B ′C ′;(3)求△A ′B ′C ′的面积.21.(阅读材料) ∵459<<,即25<<3,∴15-<1<2,∴5-1的整数部分为1,∴5-1的小数部分为5-2(解决问题)(1)填空:91的小数部分是 ;(2)已知a 是21-4的整数部分,b 是21-4的小数部分,求代数式(﹣a )3+(b +4)2的值.22.如图用两个边长为18cm 的小正方形纸片拼成一个大的正方形纸片,沿着大正方形纸片的边的方向截出一个长方形纸片,能否使截得的长方形纸片长宽之比为3:2,且面积为30cm 2?请说明理由.23.已知AB ∥CD ,线段EF 分别与AB ,CD 相交于点E ,F .(1)请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内容,完成下面的解答:如图1,当点P在线段EF上时,已知∠A=35°,∠C=62°,求∠APC的度数;解:过点P作直线PH∥AB,所以∠A=∠APH,依据是;因为AB∥CD,PH∥AB,所以PH∥CD,依据是;所以∠C=(),所以∠APC=()+()=∠A+∠C=97°.(2)当点P,Q在线段EF上移动时(不包括E,F两点):①如图2,∠APQ+∠PQC=∠A+∠C+180°成立吗?请说明理由;②如图3,∠APM=2∠MPQ,∠CQM=2∠MQP,∠M+∠MPQ+∠PQM=180°,请直接写出∠M,∠A与∠C的数量关系.【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解析:D【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求解即可.【详解】解:2的平方根是2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的定义.注意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2.C【分析】根据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形状与大小解答.【详解】解:观察各选项图形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形状与大小可知,A.是旋转180°后图形,故选项A不合题意;B.是【分析】根据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形状与大小解答.【详解】解:观察各选项图形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形状与大小可知,A .是旋转180°后图形,故选项A 不合题意;B .是轴对称图形,故选项B 不合题意;C .选项的图案可以通过平移得到.故选项C 符合题意;D .是轴对称图形,故选项D 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平移,掌握平移的定义及性质是解题的关键.3.C【分析】根据各象限的点的特征即可判断,第三象限的点的特征是:横纵坐标都是负数.【详解】位于第三象限的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都是负数,∴C ()3,2--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定义,掌握各象限的点坐标的符号是解题的关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各象限点的坐标特点:①第一象限的点:横坐标>0,纵坐标>0;②第二象限的点:横坐标<0,纵坐标>0;③第三象限的点:横坐标<0,纵坐标<0;④第四象限的点:横坐标>0,纵坐标<0.4.C【分析】利用对顶角相等、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进行判断选择即可.【详解】解:A 、对顶角相等,是真命题,不符合题意;B 、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是真命题,不符合题意;C 、同旁内角互补,是假命题,符合题意;D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真命题,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判断命题的真假,解答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对顶角相等、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难度不大.5.B【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知,BAF=EFD=45∠∠ ,由BAC=30∠ 即可得出答案。

完整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 百度文库

完整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 百度文库

完整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 百度文库一、选择题1.下列各式中,没有平方根的是()A .-22B .(-2)2C .-(-2)D .∣-2∣ 2.下列图案可以由部分图案平移得到的是( )A .B .C .D .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2,3P 所在的象限是(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4.下列命题中,假命题是( )A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B .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C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D .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5.如图,将一条对边互相平行的纸带进行两次折叠,折痕分别为AB ,CD ,若//CD BE ,若1∠=α,则2∠的度数是( )A .3αB .1803α︒-C .4αD .1804︒-α 6.对于有理数a .b ,定义min {a ,b }的含义为:当a <b 时,min {a ,b }=a ,当b <a 时,min {a ,b }=b .例如:min {1,﹣2}=﹣2,已知min {30,a }=a ,min {30,b }=30,且a 和b 为两个连续正整数,则a ﹣b 的立方根为( )A .﹣1B .1C .﹣2D .27.如图,将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 沿EF 折叠.使顶点C ,D 分别落在点C ',D 处,C E '交AF 于点G ,若70CEF ∠=︒,则GFD '∠=( )A .30B .40︒C .45︒D .60︒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一只蚂蚁从原点O 出发向右移动1个单位长度到达点P 1;然后逆时针转向90°移动2个单位长度到达点P 2;然后逆时针转向90°,移动3个单位长度到达点P 3;然后逆时针转向90°,移动4个单位长度到达点P 4;…,如此继续转向移动下去.设点P n (x n ,y n ),n =1,2,3,…,则x 1+x 2+x 3+…+x 2021=( )A .1B .﹣1010C .1011D .2021二、填空题9.算术平方根是5的实数是___________.10.已知点P (3,﹣1)关于y 轴的对称点Q 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11.如图,DB 是ABC 的高,AE 是角平分线,26BAE ∠=,则BFE ∠=______.12.如图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沿EF 折叠后,点A 、B 分别落在A ′、B ′的位置,如果∠2=70°,则∠1的度数是___________.13.如图,将长方形ABCD 沿DE 折叠,使点C 落在边AB 上的点F 处,若45EFB ∠=︒,则DEC ∠=________°14.实数a 、b 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如图所示,则|3﹣b |+|a +3|+2a 的值_____.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二象限内的点M 到横轴的距离为2,到纵轴的距离为3,则点M 的坐标是________.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4,0),B (0,3),对△AOB 连续作图所示的旋转变换,依次得到三角形(1),(2),(3),(4)…,那么第(2013)个三角形的直角顶点坐标是______三、解答题17.(116125-(2)计算: 3223(3310.0484-(41612218.求下列各式中的x 值.(1)2164x -=(2)3(1)64x -=19.完成下列证明:已知:如图,△ABC 中,AD 平分∠BAC ,E 为线段BA 延长线上一点,G 为BC 边上一点,连接EG 交AC 于点H ,且∠ADC +∠EGD =180°,过点D 作DF ∥AC 交EG 的延长线于点F .求证:∠E =∠F .证明:∵AD 平分∠BAC (已知),∴∠1=∠2( ),又∵∠ADC +∠EGD =180°(已知),∴EF ∥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E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3( ).∴∠E = (等量代换).又∵AC ∥DF (已知),∴∠3=∠F ( ).∴∠E =∠F (等量代换).20.如图,一只甲虫在5×5的方格(每小格边长为1)上沿着网格线运动.它从A 处出发去看望B 、C 、D 处的其它甲虫,规定:向上向右走为正,向下向左走为负.如果从A 到B 记为:A →B (+1,+4),从B 到A 记为:A →B (﹣1,﹣4),其中第一个数表示左右方向,第二个数表示上下方向,那么图中(1)A →C ( , ),B →D ( , ),C → (+1, );(2)若这只甲虫从A 处去甲虫P 处的行走路线依次为(+2,+2),(+1,﹣1),(﹣2,+3),(﹣1,﹣2),请在图中标出P 的位置.21.6的整数部分是a,小数部分是b,求a+1b的值。

七年级(下)期中考试试卷新人教

七年级(下)期中考试试卷新人教

初中 , 看到别人的父亲殷殷地关怀女儿,心里便有了比较,认为我这只知道春耕秋收的农民父亲不懂得什么叫“爱”。

②小学和初中在父亲的不经意间过去了,上学和放学就像他出工和收工一样,只是顺其自然的事。

他不关心我的学习亦如我不关心他的收成。

学习和收成原本没有太大的联系。

③可是, 我考上了县一中,这就意味着父亲的大半年收成都得被我一个人吃掉。

母亲望着已不年轻的父亲幽幽地说:“要不,别让妮子上了?”父亲脸上刀刻似的皱纹突然生动地一跳:“哪能!儿子娶媳妇花钱比妮子上学花钱多多了,咱们不能太偏心。

”就为这一句话, 我第一次被感动了。

④在一个骄阳似火的夏日,父亲一头挑着我的行李,一头挑着一筐桃子送我去上学。

我跟在父亲身后,望着颤悠悠的扁担和父亲那被扁担磨出老茧的双肩,我又一次被感动了。

在心里默默发誓: 不学出个样子来,无颜面对父亲。

等翻过两座山,骄阳更加炽烈,找到一块小树阴劝父亲休息一会儿。

A. 我随手抓起两个桃子,还不及放到嘴里,便被父亲劈手夺去,他瞪我一眼说:“这是卖的,有你吃的。

”说着他从兜里掏出几个歪裂的小桃子,在衣服上蹭了蹭递给我:“这不一样吃吗?”停了停又说:“住校可不比在家里,动一动就得花钱,饭可以吃差点,但一定得吃饱。

星期天不要往回跑,家里也不指望你干活,钱和干粮我会给你送去的。

”B. 接着他自个笑了:“没想到俺妮子还挺聪明,比你两个哥哥强多了。

我寻思把桃园好好侍弄侍弄,兴许能挣几个钱,你要有本事啊,考个大学让爹光荣光荣。

”这是父亲对我说得最多的一次,看得出他心里非常高兴。

⑤到学校门口,父亲让我一个人进去,他则去卖那筐桃子。

等到报到完去城里找他,父亲已经走了。

我想,他肯定是饿着肚子走的,翻山越岭,还得走二十里地啊!⑥三年高中,我真的很少回家。

父亲总是隔三差五地给我送干粮和桃子,当然都是些歪七裂八卖不出去的小桃子。

冬天天短,父亲每次来得起大早,见到我,往往是胡须上结了一层白霜,掏出母亲烙的白面饼,硬邦邦的全是冰棱茬。

完整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 百度文库

完整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 百度文库

完整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 百度文库一、选择题1.4的算术平方根是()A .2B .4C .2±D .4±2.下列运动属于平移的是( )A .汽车在平直的马路上行驶B .吹肥皂泡时小气泡变成大气泡C .铅球被抛出D .红旗随风飘扬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位于第二象限的点是( )A .()2,3B .()2,3-C .()2,3-D .()2,3-- 4.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A .两个角的和等于平角时,这两个角互为补角B .内错角相等C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D .对顶角相等5.下列几个命题中,真命题有( )①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②如果1∠和2∠是对顶角,那么12∠=∠;③一个角的余角一定小于这个角的补角;④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它的任一个内角.A .1个B .2个C .3个D .4 6.若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2m +6和m ﹣18,则5m +7的立方根是( )A .9B .3C .±2D .﹣9 7.如图所示,小明课间把老师的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黑板的两条平行线a ,b 上,已知∠2=35°,则∠1的度数为( )A .45°B .125°C .55°D .35°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1,1),B (﹣1,1),C (﹣1,﹣2),D (1,﹣2).把一条长为2017个单位长度且没有弹性的细线(线的粗细忽略不计)的一端固定在点A 处,并按A ﹣B ﹣C ﹣D ﹣A …的规律绕在四边形ABCD 的边上,则细线另一端所在位置的点的坐标是( )A .(﹣1,0)B .(1,﹣2)C .(1,1)D .(﹣1,﹣1)二、填空题9.计算()()2223-+-=_______________. 10.已知点()36,415A x y -+,点()5,B y x 关于x 轴对称,则x y +的值是____. 11.已知点A (3a+5,a ﹣3)在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a=__________. 12.如图,把一块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一直尺的一边上,若∠1=50°,则∠2的度数为_____.13.如图,将长方形ABCD 沿DE 折叠,使点C 落在边AB 上的点F 处,若44EFB ∠=︒,则EDC ∠=___º.14.a 是不为2的有理数,我们把2称为a 的“文峰数”如:3的“文峰数”是2223=--,-2的“文峰数”是()21222=--,已知a 1=3,a 2是a 1的“文峰数”, a 3是a 2的“文峰数”, a 4是a 3的“文峰数”,……,以此类推,则a 2020=______15.()2260a b +-=,则(),a b 在第_____象限. 16.如图,一只跳蚤在第一象限及x 轴、y 轴上跳动,第一秒它从原点跳动到点(0,1),第二秒它从点(0,1)跳到点(1,1),然后接着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跳动[即(0,0)→(0,1) →(1,1) →(1,0)→…],每秒跳动一个单位长度,那么43秒后跳蚤所在位置的坐标是________.三、解答题17.(1)计算:3317362271? 48-++-- (2)比较325- 与-3的大小18.已知6a b +=,4ab =-,求下列各式的值:(1)22a b +;(2)22a ab b -+.19.已知如图,//BC EF ,80AOB ∠=︒,1160C ∠+∠=︒,60B ∠=︒,求证:A D ∠=∠. 完成下面的证明过程:证明:∵80AOB ∠=︒,∴80COD AO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1180CO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00∠=︒.∵1160C ∠+∠=︒,(已知)∴1601______C ∠=︒-∠=又∵60B ∠=︒,∴B C ∠=∠,∴//AB C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 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如图,ABC 的顶点坐标分别为:(4,5)A ,(1,1)B ,(5,2)C ,将ABC 平移得到A B C ''',使点A 的对应点为(2,1)A '--.(1)A B C '''可以看作是由ABC 先向左平移 个单位,再向下平移 个单位得到的; (2)在图中作出A B C ''',并写出点B 、C 的对应点B '、'C 的坐标;(3)求A B C '''的面积.21.如图,数轴的正半轴上有A ,B ,C 三点,点A ,B 表示数1和2.点B 到点A 的距离与点C 到点O 的距离相等,设点C 所表示的数为c .(1)请你求出数c 的值.(2)若m 为()2c -的相反数,n 为()3c -的绝对值,求6m n +的整数部分的立方根.22.有一块正方形钢板,面积为16平方米.(1)求正方形钢板的边长.(2)李师傅准备用它裁剪出一块面积为12平方米的长方形工件,且要求长宽之比为3:2,问李师傅能办到吗?若能,求出长方形的长和宽;若不能,请说明理由.(参考数据:2 1.414≈,3 1.732≈).23.如图,//MN GH ,点A 、B 分别在直线MN 、GH 上,点O 在直线MN 、GH 之间,若116NAO ∠=︒,144OBH ∠=︒.(1)AOB ∠= ︒;(2)如图2,点C 、D 是NAO ∠、GBO ∠角平分线上的两点,且35CDB ∠=︒,求ACD ∠ 的度数;(3)如图3,点F 是平面上的一点,连结FA 、FB ,E 是射线FA 上的一点,若MAE ∠= n OAE ∠,HBF n OBF ∠=∠,且60AFB ∠=︒,求n 的值.【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解析:A【分析】依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解答即可.【详解】4的算术平方根是2,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求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的问题,解题关键是明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2.A【分析】根据平移的定义,对选项进行一一分析,排除错误答案.【详解】解:A、汽车在笔直公路上运动沿直线运动,符合平移定义,属于平移,故A 选项符合;B、吹肥皂泡时小气泡变成大气泡,不属于平移解析:A【分析】根据平移的定义,对选项进行一一分析,排除错误答案.【详解】解:A、汽车在笔直公路上运动沿直线运动,符合平移定义,属于平移,故A选项符合;B、吹肥皂泡时小气泡变成大气泡,不属于平移,故B选项不符合;C、铅球被抛出是旋转与平移组合,故C选项不符合;D、随风摆动的红旗,不属于平移,故D选项不符合.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移定义,平移是指图形的平行移动,平移时图形中所有点移动的方向一致,并且移动的距离相等.3.B【分析】第二象限的点的横坐标小于0,纵坐标大于0,据此解答即可.【详解】解:根据第二象限的点的坐标的特征:横坐标符号为负,纵坐标符号为正,各选项中只有B(-2,3)符合,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各象限的点的坐标的符号特点,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4.B【分析】根据内错角、对顶角、补角的定义一一判断即可.【详解】解:A、两个角的和等于平角时,这两个角互为补角,为真命题;B、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故错误,为假命题;C、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为真命题;D、对顶角相等,为真命题;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命题与定理、内错角、对顶角、补角的定义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属于基础题.5.B【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对①进行判断;根据对顶角的性质对②进行判断;根据余角与补角的定义对③进行判断;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对④进行判断.【详解】解: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所以①错误;如果∠1和∠2是对顶角,那么∠1=∠2,所以②正确;一个角的余角一定小于这个角的补角,所以③正确;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任何一个与之不相邻的一个内角,所以④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许多命题都是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一个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形式.有些命题的正确性是用推理证实的,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定理.6.B【分析】根据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定义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由题意可知:2m+6+m﹣18=0,∴m=4,∴5m+7=27,∴27的立方根是3,故选:B.【点睛】考核知识点:平方根、立方根.理解平方根、立方根的定义和性质是关键.7.C【分析】根据∠ACB =90°,∠2=35°求出∠3的度数,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1=∠3,代入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ACB =90°,∠2=35°,∴∠3=180°-90°-35°=55°,∵a ∥b ,∴∠1=∠3=55°.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邻补角的定义,解此题的关键是求出∠3的度数和得出∠1=∠3,题目比较典型,难度适中.8.B【分析】根据点、、、的坐标可得出、的长度以及四边形为长方形,进而可求出长方形的周长,根据细线的缠绕方向以及细线的长度即可得出细线的另一端所在位置.【详解】解:,,,,,,且四边形为长方形解析:B【分析】根据点A 、B 、C 、D 的坐标可得出AB 、BC 的长度以及四边形ABCD 为长方形,进而可求出长方形ABCD 的周长,根据细线的缠绕方向以及细线的长度即可得出细线的另一端所在位置.【详解】解:(1,1)A ,(1,1)B -,(1,2)C --,(1,2)D -,2AB CD ∴==,3AD BC ==,且四边形ABCD 为长方形,∴长方形ABCD 的周长()210ABCD C AB BC =+=长方形.2017201107=⨯+,7AB BC CD ++=,∴细线的另一端落在点D 上,即(1,2)-.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规律型中点的坐标、长方形的判定以及长方形的周长,根据长方形的周长结合细线的长度找出细线终点所在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9.11【分析】直接利用算术平方根的定义以及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法则分别化简得出答案.【详解】解:原式=2+9=11.故答案为:1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算术平方根以及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正解析:11【分析】直接利用算术平方根的定义以及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法则分别化简得出答案.【详解】解:原式=2+9=11.故答案为:1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算术平方根以及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正确化简各数是解题关键.10.-6【分析】让两点的横坐标相等,纵坐标相加得0,即可得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值即可.【详解】解:∵点,点关于x轴对称,∴;解得:,∴,故答案为-6.【点睛】本题考查平面直解析:-6【分析】让两点的横坐标相等,纵坐标相加得0,即可得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值即可.【详解】解:∵点()36,415A x y -+,点()5,B y x 关于x 轴对称,∴3654150x y y x -=⎧⎨++=⎩; 解得:33x y =-⎧⎨=-⎩, ∴=-6+x y ,故答案为-6.【点睛】本题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关于坐标轴成轴对称的两点的坐标之间的关系:关于横轴的对称点,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变成相反数.11.﹣【详解】∵点A (3a+5,a-3)在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且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之和为0,∴3a+5+a-3=0,∴a=﹣.故答案是:﹣.解析:﹣12【详解】∵点A (3a+5,a-3)在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且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之和为0,∴3a+5+a-3=0,∴a=﹣12. 故答案是:﹣12. 12.40°【分析】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求出∠3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直尺的两边互相平行,∴∠1=∠3=50°,∵∠2+∠3=90°,∴∠2=90°﹣∠3=40°,故答案为:40°.解析:40°【分析】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求出∠3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直尺的两边互相平行,∴∠1=∠3=50°,∵∠2+∠3=90°,∴∠2=90°﹣∠3=40°,故答案为:4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13.23【分析】根据∠EFB求出∠BEF,根据翻折的性质,可得到∠DEC=∠DEF,从而求出∠DEC 的度数,即可得到∠EDC.【详解】解:∵△DFE是由△DCE折叠得到的,∴∠DEC=∠FED解析:23【分析】根据∠EFB求出∠BEF,根据翻折的性质,可得到∠DEC=∠DEF,从而求出∠DEC的度数,即可得到∠ED C.【详解】解:∵△DFE是由△DCE折叠得到的,∴∠DEC=∠FED,又∵∠EFB=44°,∠B=90°,∴∠BEF=46°,∴∠DEC=1(180°-46°)=67°,2∴∠EDC=90°-∠DEC=23°,故答案为:23.【点睛】本题考查角的计算,熟练掌握翻折的性质,找到相等的角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4..【分析】先根据题意求得、、、,发现规律即可求解.【详解】解:∵a1=3∴,,,,∴该数列为每4个数为一周期循环,∵∴a2020=.故答案为:.【点睛】此题主要考查规律的探索,解析:43.【分析】先根据题意求得2a、3a、4a、5a,发现规律即可求解.【详解】解:∵a1=3∴222 23a==--,()321222a==--,4241322a==-,523423a==-,∴该数列为每4个数为一周期循环,∵20204505÷=∴a2020=44 3a=.故答案为:43.【点睛】此题主要考查规律的探索,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发现规律.15.二【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方程求出a、b的值,再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解答.【详解】解:由题意得,a+2=0,b-6=0,解得a=-2,b=6,所以,点(-2,6)在第二象限;故答解析:二【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方程求出a、b的值,再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解答.【详解】解:由题意得,a+2=0,b-6=0,解得a=-2,b=6,所以,点(-2,6)在第二象限;故答案为:二【点睛】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16.(5,6)【分析】根据题意判断出跳蚤跳到(n,n)位置用时n(n+1)秒,然后根据43秒时n 是偶数,即可判断出所在位置的坐标.【详解】解:跳蚤跳到(1,1)位置用时1×2=2秒,下一步向下跳解析:(5,6)【分析】根据题意判断出跳蚤跳到(n,n)位置用时n(n+1)秒,然后根据43秒时n是偶数,即可判断出所在位置的坐标.【详解】解:跳蚤跳到(1,1)位置用时1×2=2秒,下一步向下跳动;跳到(2,2)位置用时2×3=6秒,下一步向左跳动;跳到(3,3)位置用时3×4=12秒,下一步向下跳动;跳到(4,4)位置用时4×5=20秒,下一步向左跳动;…由以上规律可知,跳蚤跳到(n,n)位置用时n(n+1)秒,当n为奇数时,下一步向下跳动;当n为偶数时,下一步向左跳动;∴第6×7=42秒时跳蚤位于(6,6)位置,下一步向左跳动,则第43秒时,跳蚤需从(6,6)向左跳动1个单位到(5,6),故答案为:(5,6).【点睛】此题考查了点的坐标问题,解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能够正确确定点运动的规律,从而可以得到到达每个点所用的时间.三、解答题17.(1)-1;(2)【分析】(1)根据算数平方根,立方根化简,然后根据实数的运算法则计算即可;(2)求出-3= ,即可得出结果.【详解】解:(1)原式===-1;(2)∵∴即解析:(1)-1;(23-【分析】(1)根据算数平方根,立方根化简,然后根据实数的运算法则计算即可;(2)求出,即可得出结果.【详解】解:(1)原式==31 63()22 -++--=-1;(2)∵3(3)27-=-2527->-∴3-.故答案为(1)-1;(23>-.【点睛】本题考查实数的运算及实数的大小比较,熟练掌握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8.(1)44;(2)48【分析】(1)把a+b=6两边平方,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化简,将ab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原式的值;(2)将a2+b2与ab的值代入原式计算即可求出值.【详解】解:(1)把解析:(1)44;(2)48【分析】(1)把a+b=6两边平方,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化简,将ab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原式的值;(2)将a 2+b 2与ab 的值代入原式计算即可求出值.【详解】解:(1)把6a b +=两边平方得:()222236a b a b ab +=++=,把4ab =-代入得:()222436a b ++⨯-=, ∴2244a b +=;(2)∵2244a b +=,4ab =-,∴22a ab b -+=22a b ab +-=()444--=48.【点睛】此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19.见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定理以及对顶角相等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证明:∵∠AOB=80°,∴∠COD=∠AOB=80°(对顶角相等).∵BC ∥EF (已知),∴∠COD+解析:见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定理以及对顶角相等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证明:∵∠AOB =80°,∴∠COD =∠AOB =80°(对顶角相等).∵BC ∥EF (已知),∴∠COD +∠1=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100°.∵∠1+∠C =160°(已知),∴∠C =160°-∠1=60°.又∵∠B =60°,∴∠B =∠C .∴AB ∥C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 =∠D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也考查了对顶角的定义.20.(1)6;6;(2)图见解析,,;(3)【分析】(1)根据平移的性质,由对应点的坐标即可得到平移的方式;(2)根据平移的方式,即可画出平移后的图形.(3)利用间接求面积的方法,即可求出三角形解析:(1)6;6;(2)图见解析,(5,5)B -'-,(1,4)C -'-;(3)132 【分析】(1)根据平移的性质,由对应点的坐标即可得到平移的方式;(2)根据平移的方式,即可画出平移后的图形.(3)利用间接求面积的方法,即可求出三角形的面积.【详解】解:(1)∵(4,5)A 平移后对应点为(2,1)A '--,∴A B C '''可以看作是由ABC 先向左平移6个单位,再向下平移6个单位得到的 故答案为:6;6;(2)作出ΔA B C '''如图所示.∴点B 、C 的对应点B '、C '的坐标分别为:(5,5)B -'-,(1,4)C -'-;(3)将三角形ΔA B C '''补成如图所示的正方形,则其面积为:11113443414132222A B C S '''=⨯-⨯⨯-⨯⨯-⨯⨯=△.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移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平移的性质,正确求出平移的方式,画出平移的图形.21.(1);(2)2【分析】(1)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求出AB 之间的距离即为c 的值;(2)根据题意及c 的值求出m 和n 的值,再把m ,n 代入所求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1)点.分别表示解析:(11;(2)2【分析】(1)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求出AB 之间的距离即为c 的值;(2)根据题意及c 的值求出m 和n 的值,再把m ,n 代入所求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1)点A .B 分别表示1,1AB ∴=,1c ∴=;(2)21c =-,11m ∴=-=,13|4n =-=661(410m n +=⨯+= 122<<,21∴-<-,8109∴<,6m n ∴+的整数部分是8,∴2=.【点睛】此题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正确估算12<<及8109<是解题的关键. 22.(1)4米 (2)见解析【分析】(1)根据正方形边长与面积间的关系求解即可;(2)设长方形的长宽分别为米、米,由其面积可得x 值,比较长方形的长和宽与正方形边长的大小可得结论.【详解】解解析:(1)4米 (2)见解析【分析】(1)根据正方形边长与面积间的关系求解即可;(2)设长方形的长宽分别为3x 米、2x 米,由其面积可得x 值,比较长方形的长和宽与正方形边长的大小可得结论. 【详解】解:(1)正方形的面积是16平方米,∴4=米;(2)设长方形的长宽分别为3x 米、2x 米,则3212x x •=,22x =,x3324x =>,2224x =<,∴长方形长是32米,而正方形的边长为4米,所以李师傅不能办到.【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实际应用,灵活的利用算术平方根表示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边长是解题的关键.23.(1)100;(2)75°;(3)n=3.【分析】(1)如图:过O 作OP//MN ,由MN//OP//GH 得∠NAO+∠POA=180°,∠POB+∠OBH=180°,即∠NAO+∠AOB+∠OB解析:(1)100;(2)75°;(3)n =3.【分析】(1)如图:过O 作OP //MN ,由MN //OP //GH 得∠NAO +∠POA =180°,∠POB +∠OBH =180°,即∠NAO +∠AOB +∠OBH =360°,即可求出∠AOB ;(2)如图:分别延长AC 、CD 交GH 于点E 、F ,先根据角平分线求得58NAC ∠=︒,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58CEF ∠=︒;进一步求得18DBF ∠=︒,17DFB ∠=︒,然后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解答即可;(3)设BF 交MN 于K ,由∠NAO =116°,得∠MAO =64°,故∠MAE =641n n ︒⨯+,同理∠OBH =144°,∠HBF =n ∠OBF ,得∠FBH =1441n n ︒⨯+,从而=n BKA FBH n ∠∠=⨯︒+1441,又∠FKN =∠F +∠FAK ,得144606411n n n n ︒︒︒⨯=+⨯++,即可求n . 【详解】解:(1)如图:过O 作OP //MN ,∵MN //GHl∴MN //OP //GH∴∠NAO +∠POA =180°,∠POB +∠OBH =180°∴∠NAO +∠AOB +∠OBH =360°∵∠NAO =116°,∠OBH =144°∴∠AOB =360°-116°-144°=100°;(2)分别延长AC 、CD 交GH 于点E 、F ,∵AC 平分NAO ∠且116NAO ∠=︒,∴58NAC ∠=︒,又∵MN //GH ,∴58CEF ∠=︒;∵144OBH ∠=︒,36OBG ∠=︒∵BD 平分OBG ∠,∴18DBF ∠=︒,又∵,CDB ∠=︒35∴351817DFB CDB DBF ∠=∠-∠=-=︒;∴175875ACD DFB AEF ∠=∠+∠=︒+︒=︒;(3)设FB 交MN 于K ,∵116NAO ∠=︒,则MAO ∠=︒64; ∴641n MAE n ∠=⨯︒+ ∵144OBH ∠=︒, ∴+1n FBH n ∠=⨯︒144,=n BKA FBH n ∠∠=⨯︒+1441, 在△FAK 中,64601n BKA FKA F n ∠=∠+∠=⨯︒+︒+, ∴144646011n n n n ⨯︒=⨯︒+︒++, ∴3n =.经检验:3n =是原方程的根,且符合题意.【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及应用,正确作出辅助线、构造平行线、再利用平行线性质进行求解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及参考答案(精品)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及参考答案(精品)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及参考答案(精品)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累赘.(zhui) 菌.子(jùn) 驿.路(yì)B.竹篾.(miè) 喷.香(pèn) 监.督(jiān)C.修葺.(qì) 撵.走(niǎn) 草率.(shuài)D.妥帖.(tiě) 德馨.(xīn) 亵.玩(xi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默契海枯石烂诀别眼花瞭乱B.嘈杂人声鼎沸制裁轻而易举C.娴熟顾名思意幅射月明风清D.藉贯粗制滥造荣膺一泄千里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迷人的春天慷慨地散布着芳香的气息,带来了生活的欢乐和幸福。

B.撒哈拉沙漠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是不毛之地,沙漠中的绿洲生机勃勃。

C.我们平时应注意多观察多积累,这样写作时灵感才会源源不断地涌出来。

D.这方面我实在沉默寡言得很,不敢妄加评论,以免闹出笑话来。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6月初,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相继发生两起森林火灾,近千人赶赴扑救。

B.6月6日,北京大学生音乐节开幕,全市55所高校约4000余人参与了本次盛会。

C.2018年高考期间,全国天气复杂:南方台风来袭,北方高温炙烤……D.中国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三下南海探测,在深海探测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

B.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的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地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

C.光明啊,我景仰你,我景仰你,我要向你拜手,我要向你稽首。

D.你认为我会想旅鼠那样不顾一切地跳下去吗?6、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语文是学习,就是一段精彩的旅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在这些美味大餐中,我们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体味人生的千姿百态。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附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附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附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拖沓.(dá)妥帖.(tiē)商酌.(zhuó)B.契.约(qì)累.赘(léi)躬.行(gōng)C.监督.(dū)安分.(fēn)达.观(dá)D.譬.如(bì)循.环(xún)朦.胧(méng)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是哪一项()A.宛转嘹亮憔悴决然不同B.睫毛倜傥淅沥不求胜解C.草垛云霄侍弄咄咄逼人D.确凿寻觅逃窜翻来复去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活中正因为有了这种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人才会变得坚强,经得起挫折。

B.我们不应兀兀穷年....,否则便会碌碌无为了。

C.虽然他们是双胞胎,但他们的性格迥乎不同....。

D.老舍先生沥尽心血....,讴歌社会主义,受到群众的欢迎。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白衣天使奋战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他们动人的事迹和牺牲精神在广大人民心中传扬。

B.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C.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我们的家园——地球。

D.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中很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

5、选出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①秋冬之际,树上的叶子落光,抬头就能看到高树顶上的许多鸟窝,宛如一个个黑色蘑菇。

②丝瓜似乎心中有数,无言静观,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对秋阳。

③新荷初露田田叶,垂柳始曳丝丝烟。

④我仿佛能看到富士山的雪峰,听到恒河里的涛声,闻到牛津的花香。

A.比喻拟人对偶排比B.比喻排比对偶拟人C.排比对偶比喻拟人D.拟人排比比喻对偶6、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在深思和遐想中,我们会有所感悟。

②这时的景与物都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景与物了,它昭示着一种道理,喻示着一种理念。

完整版(完整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 百度文库

完整版(完整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 百度文库

完整版(完整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 百度文库一、选择题1.16的平方根是()A .4±B .4C .2±D .22.把“笑脸”进行平移,能得到的图形是( )A .B .C .D .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1,0所在的位置是( )A .x 轴B .y 轴C .第一象限D .第四象限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个数为( ).①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相交和垂直.②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③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④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⑤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A .2个B .3个C .4个D .5个5.直线12//l l ,125A ∠=︒,85B ∠=︒,115∠=︒,则2∠=( )A .15°B .25°C .35D .20° 6.下列关于立方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9-的立方根是3- B .立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有1,0,1-C .64-的立方根为4-D .一个数的立方根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7.如图,把一块含有45°角的直角三角板的两个顶点放在直尺的对边上.如果∠1=15°,那么∠2的度数是( )A .15°B .60°C .30°D .75°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动点从原点O 出发,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到达点1A ,再向上平移6个单位长度到达点2A ,再向左平移9个单位长度到达点3A ,再向下平移12个单位长度到达点4A ,再向右平移15个单位长度到达点5A ……按此规律进行下去,该动点到达的点2021A 的坐标是( )A .(3030,3030)--B .(3030,3033)-C .(3033,3030)-D .(3030,3033)二、填空题9.324-=________.10.已知点P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1)a -,关于y 轴的对称点为(2,)b -,那么点P 的坐标是________.11.如图,AD ∥BC ,∠ABC 的角平分线BP 与∠BAD 的角平分线AP 相交于点P ,作PE ⊥AB 于点E .若PE =2,则两平行线AD 与BC 间的距离为_____.12.如图所示,直线AB ,BC ,AC 两两相交,交点分别为A ,B ,C ,点D 在直线AB 上,过点D 作DE ∥BC 交直线AC 于点E ,过点E 作EF ∥AB 交直线BC 于点F ,若∠ABC =50°,则∠DEF 的度数___.13.如图,将一条对边互相平行的长方形纸带进行两次折叠,折痕分别为AB 、CD ,若//CD BE ,且156∠=︒,则2∠=_____.14.材料:一般地,n 个相同因数a 相乘:n a a a a a⋅⋅⋅⋅⋅个记为n a .如328=,此时3叫做以2为底的8的对数,记为2log 8(即2log 83=).那么3log 9=_____,()2231log 16log 813+=_____. 15.若点P (3,1)m m +-在x 轴上,则点P 的坐标为____. 16.如图所示,动点P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箭头所示方向呈台阶状移动,第一次从原点运动到点(0,1),第二次接着运动到点(1,1),第三次接着运动到点(1,2),…,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经过2021次运动后,动点P 的坐标是________.三、解答题17.计算:(1)()4129-⨯()432054⎛⎫-⨯- ⎪⎝⎭18.求下列各式中的x :(1)x 2﹣12149=0. (2)(x ﹣1)3=64.19.已知:AB BC ⊥,AB DE ⊥,垂足分别为B ,D ,12∠=∠,求证:180BEC FGE ∠+∠=︒,请你将证明过程补充完整.证明:∵AB BC ⊥,AB DE ⊥,垂足分别为B ,D (已知).∴90ABC ADE ∠=∠=︒(垂直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______________()又∵12∠=∠(已知)∴∠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0BEC FGE ∠+∠=︒()20.如图,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三角形ABC 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2,-2),(3,1),(0,2),若把三角形ABC 向上平移 3 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三角形A B C ''',点A 、B 、C 的对应点分别为A B C '''、、.(1)在图中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A B C ''';(2)写出点A '的坐标;(3)三角形ABC 的面积为 .21.222﹣12的小数部分,因为2的整数部分是1,将这个数减去其整数部分,差就是小数部分又例如:因为4<7<9,即2<7<3,所以7的整数部分为2,小数部分为(7﹣2)请解答:(1)10的整数部分是,小数部分是;(2)如果5的小数部分为a,13的整数部分为b,求a+b﹣5的值.22.小丽想用一块面积为400cm2的正方形纸片,沿着边的方向裁处一块面积为300cm2的长方形纸片.(1)请帮小丽设计一种可行的裁剪方案;(2)若使长方形的长宽之比为3:2,小丽能用这块纸片裁处符合要求的纸片吗?若能,请帮小丽设计一种裁剪方案,若不能,请简要说明理由.23.阅读下面材料:小亮同学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已知:如图甲,AB//CD,E为AB,CD之间一点,连接BE,DE,得到∠BED.求证:∠BED=∠B+∠D.(1)小亮写出了该问题的证明,请你帮他把证明过程补充完整.证明:过点E作EF//AB,则有∠BEF=.∵AB//CD,∴//,∴∠FED=.∴∠BED=∠BEF+∠FED=∠B+∠D.(2)请你参考小亮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如图乙,已知:直线a//b,点A,B在直线a上,点C,D在直线b上,连接AD,BC,BE平分∠ABC,DE平分∠ADC,且BE,DE所在的直线交于点E.①如图1,当点B在点A的左侧时,若∠ABC=60°,∠ADC=70°,求∠BED的度数;②如图2,当点B在点A的右侧时,设∠ABC=α,∠ADC=β,请你求出∠BED的度数(用含有α,β的式子表示).【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解析:A【分析】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则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即x2=a,那么x叫做a的平方根,记作x=±.【详解】解:16的平方根是4±.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的定义,熟练掌握平方根的定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0的平方根是0;正数有两个不同的平方根,它们是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2.D【分析】根据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对应点的连线相等且互相平行即可判断.【详解】解:观察图形可知图形进行平移,能得到图形D.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平移,图形的平移只改解析:D【分析】根据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对应点的连线相等且互相平行即可判断.【详解】解:观察图形可知图形进行平移,能得到图形D.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平移,图形的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而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3.A【分析】1,0的纵坐标为0,则可判断点(1,0)在x轴上.由于点()【详解】1,0的纵坐标为0,解:点()故在x轴上,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解题的关键是记住各象限内的点的坐标特征和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点.4.C【分析】根据在同一平面内,根据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垂直的性质、平行线平行公理及推论、点到直线的距离等逐一进行判断即可.【详解】∵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相交和平行,故①不正确;∵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故②不正确;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故③正确;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故④不正确;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故⑤不正确;∴不正确的有①②④⑤四个.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直线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直线相交、直线垂直、直线平行以及垂线的性质,从而完成求解.5.A【分析】分别过A、B作直线1l的平行线AD、BC,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完成.【详解】分别过A、B作直线1l∥AD、1l∥BC,如图所示,则AD∥BC∵l∥2l1∴l∥BC2∴∠CBF=∠2∵l∥AD1∴∠EAD=∠1=15゜∴∠DAB=∠EAB-∠EAD=125゜-15゜=110゜∵AD∥BC∴∠DAB+∠ABC=180゜∴∠ABC=180゜-∠DAB=180゜-110゜=70゜∴∠CBF=∠ABF-∠ABC=85゜-70゜=15゜∴∠2=15゜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等知识,关键是作两条平行线.6.B【分析】各项利用立方根定义判断即可.【详解】解:A、-9的立方根是39-,故该选项错误;B、立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有-1,0,1,故该选项正确;C、648-=-,-8的立方根为-2,故该选项错误;D、0的立方根是0,故该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立方根,熟练掌握立方根的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7.C【分析】直接利用平行线的性质结合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答案.【详解】解:如图所示:由题意可得:∠1=∠3=15°,则∠2=45°﹣∠3=30°.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的性质,需要注意隐含条件,直尺的对边平行,等腰直角三角板的锐角是45°的利用.8.C【分析】求出A1(3,0),A5(9,-6),A9(15,-12),A13(21,-18),•••,探究规律可得A2021(3033,-3030),从而求解.【详解】解:由题意A1(3,0解析:C【分析】求出A1(3,0),A5(9,-6),A9(15,-12),A13(21,-18),•••,探究规律可得A2021(3033,-3030),从而求解.【详解】解:由题意A1(3,0),A5(9,-6),A9(15,-12),A13(21,-18),•••,可以看出,9=1532+,15=2732+,21=3932+,得到规律:点A2n+1的横坐标为()32136622n n+++=,其中0n≥的偶数,点A2n+1的纵坐标等于横坐标的相反数+3,2021210101=⨯+,即1010n=,故A2021的横坐标为61010630332⨯+=,A2021的纵坐标为303333030-+=-,∴A2021(3033,-3030),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规律型问题,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探究规律的方法,属于中考常考题型.二、填空题9.6【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有理数的乘方运算即可得.【详解】故答案为:6.【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有理数的乘方运算,熟记各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解析:6【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有理数的乘方运算即可得.【详解】32826-=故答案为:6.【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有理数的乘方运算,熟记各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10.【分析】根据点坐标关于坐标轴的对称规律即可得.【详解】点坐标关于坐标轴的对称规律:(1)关于x轴对称,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变为相反数;(2)关于y轴对称,横坐标变为相反数,纵坐标不变点关于轴解析:(2,1)【分析】根据点坐标关于坐标轴的对称规律即可得.【详解】点坐标关于坐标轴的对称规律:(1)关于x轴对称,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变为相反数;(2)关于y轴对称,横坐标变为相反数,纵坐标不变点P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1)a-,则点P的纵坐标为1点P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2,)b-,则点P的横坐标为2则点P的坐标为(2,1)故答案为:(2,1).【点睛】本题考查了点坐标关于坐标轴的对称规律,掌握对称规律是解题关键.11.4【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出PM=PE=2,PE=PN=2,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过点P作MN⊥AD,∵AD∥BC,∠ABC的角平分线BP与∠BAD的角平分线A解析:4【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出PM=PE=2,PE=PN=2,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过点P作MN⊥AD,∵AD∥BC,∠ABC的角平分线BP与∠BAD的角平分线AP相交于点P,PE⊥AB于点E,∴AP⊥BP,PN⊥BC,∴PM=PE=2,PE=PN=2,∴MN=2+2=4.故答案为4.12.130°.【分析】先求出∠ABC=∠ADE=50°,再求出∠DEF=180°﹣50°=130°即可.【详解】解:∵DE∥BC,∴∠ABC=∠ADE=50°(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E解析:130°.【分析】先求出∠ABC=∠ADE=50°,再求出∠DEF=180°﹣50°=130°即可.【详解】解:∵DE∥BC,∴∠ABC=∠ADE=50°(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EF∥AB,∴∠ADE+∠DEF=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DEF=180°﹣50°=130°.故答案为:13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线段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定理是解题关键.13.68°【分析】利用平行线的性质以及翻折不变性即可得到∠5=∠DCF=∠4=∠3=∠1=56°,进而得出∠2=68°.【详解】解:如图,延长BC到点F,∵纸带对边互相平行,∠1=56°,解析:68°【分析】利用平行线的性质以及翻折不变性即可得到∠5=∠DCF=∠4=∠3=∠1=56°,进而得出∠2=68°.【详解】解:如图,延长BC到点F,∵纸带对边互相平行,∠1=56°,∴∠4=∠3=∠1=56°,由折叠可得,∠DCF=∠5,∵CD∥BE,∴∠DCF=∠4=56°,∴∠5=56°,∴∠2=180°-∠DCF-∠5=180°-56°-56°=68°,故答案为:68°.【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3; .【分析】由可求出,由,可分别求出,,继而可计算出结果.【详解】解:(1)由题意可知:,则,(2)由题意可知:,,则,,∴,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主解析:3; 1173. 【分析】由239=可求出2log 93=,由4216=,43=81可分别求出2log 164=,3log 814=,继而可计算出结果.【详解】解:(1)由题意可知:239=,则2log 93=,(2)由题意可知:4216=,43=81,则2log 164=,3log 814=, ∴223141(log 16)log 811617333+=+=, 故答案为:3;1173.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定义新运算,读懂题意,掌握运算方法是解题关键.15.(4,0).【分析】根据x 轴上点的纵坐标为0列方程求出m 的值,再求解即可.【详解】∵点P (m+3,m-1)在x 轴上,∴m-1=0,解得m=1,所以,m+3=1+3=4,所以,点P 的坐解析:(4,0).【分析】根据x 轴上点的纵坐标为0列方程求出m 的值,再求解即可.【详解】∵点P (m+3,m-1)在x 轴上,∴m-1=0,解得m=1,所以,m+3=1+3=4,所以,点P 的坐标为(4,0).故答案为:(4,0).【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熟记x 轴上点的纵坐标为0是解题的关键.16.(1010,1011)【分析】仔细观察图形,找到图形变化的规律,利用规律求解即可.【详解】解:观察发现:第一次运动到点(0,1),第二次运动到点(1,1);第三次运动到点(1,2),第四解析:(1010,1011)【分析】仔细观察图形,找到图形变化的规律,利用规律求解即可.【详解】解:观察发现:第一次运动到点(0,1),第二次运动到点(1,1);第三次运动到点(1,2),第四次运动到点(2,2);第五次运动到点(2,3),第六次运动到点(3,3),…,当n 为奇数时,第n 次运动到点(12n -,12n +), 当n 为偶数时,第n 次运动到点(2n ,2n ), 所以经过2021次运动后,动点P 的坐标是(1010,1011),故答案为:(1010,101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点坐标的变化规律,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读懂题意,能够正确确定点运动的顺序,确定运动的距离,从而可以得到每个对应点的坐标.三、解答题17.(1)-1;(2)-1【分析】(1)根据乘方及二次根式的化简即可求解;(2)根据乘法的分配率计算即可.【详解】(1)(2)【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实数的运算,掌握运算法则及乘法的分配率是解析:(1)-1;(2)-1【分析】(1)根据乘方及二次根式的化简即可求解;(2)根据乘法的分配率计算即可.【详解】(1)()412-⨯ (2)()()()434320=-20--20=-1615=-15454⎛⎫-⨯-⨯⨯+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实数的运算,掌握运算法则及乘法的分配率是关键.18.(1);(2)【分析】(1)用求平方根的方法解方程即可得到答案;(2)用求立方根的方法解方程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析:(1)117x=±;(2)5x=【分析】(1)用求平方根的方法解方程即可得到答案;(2)用求立方根的方法解方程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21210 49x-=,∴212149x=,∴117x=±;(2)∵()3164x-=,∴14x-=,∴5x=.【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和立方根,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求解方法.19.答案见详解.【分析】根据AB⊥BC,AB⊥DE可以得到BC∥DE,从而得到∠1=∠EBC=∠2,即可得到BE∥GF,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证明:∵AB⊥BC,AB⊥DE,垂足分别为B,D(己解析:答案见详解.【分析】根据AB⊥BC,AB⊥DE可以得到BC∥DE,从而得到∠1=∠EBC=∠2,即可得到BE∥GF,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证明:∵AB⊥BC,AB⊥DE,垂足分别为B,D(己知),∴∠ABC=∠ADE=90°(垂直定义),∴BC∥DE(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EB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又∵∠l=∠2 (已知),∴∠2=∠EBC(等量代换),∴BE∥G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EC+∠FGE=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垂直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进行求解.20.(1)见解析;(2);(3)【分析】(1)根据平移规律确定,,的坐标,再连线即为平移后的三角形;(2)根据平移规律写出的坐标即可;(3)可将三角形补成一个矩形,用矩形的面积减去三个直角形的面解析:(1)见解析;(2)()3,1-;(3)7【分析】(1)根据平移规律确定A ',B ',C '的坐标,再连线即为平移后的三角形A B C '''; (2)根据平移规律写出A '的坐标即可;(3)可将三角形补成一个矩形,用矩形的面积减去三个直角形的面积即可.【详解】(1)如图所示,三角形A B C '''即为所求;(2)若把三角形ABC 向上平移 3 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三角形A B C ''',点A '的坐标为(-3,1);(3)三角形ABC 的面积为:4×5-12×2×4-12×1×3-12×3×5=7.【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平移,以及三角形在坐标轴上的计算,切割法的运用,掌握平移规律和运用切割法求面积是解题的关键. 21.(1)3, ﹣3;(2)1.【分析】(1)根据解答即可;(2)根据2<<3得出a ,根据3<<4得出b ,再把a ,b 的值代入计算即可.【详解】(1)∵,∴的整数部分是3,小数部分是﹣3,解析:(1)3,3;(2)1.【分析】(1)根据34解答即可;(2)根据23得出a,根据34得出b,再把a,b的值代入计算即可.【详解】(1)∵34<<,∴3﹣3,故答案为:3﹣3;(2)∵23,a2,∵34,∴b=3,a+b2+31.【点睛】此题考查无理数的估算,正确掌握数的平方是解题的关键.22.(1)可以以正方形一边为长方形的长,在其邻边上截取长为15cm的线段作为宽即可裁出符合要求的长方形;(2)不能,理由见解析.【解析】(1)解:设面积为400cm2的正方形纸片的边长为a cm∴解析:(1)可以以正方形一边为长方形的长,在其邻边上截取长为15cm的线段作为宽即可裁出符合要求的长方形;(2)不能,理由见解析.【解析】(1)解:设面积为400cm2的正方形纸片的边长为a cm∴a2=400又∵a>0∴a=20又∵要裁出的长方形面积为300cm2∴若以原正方形纸片的边长为长方形的长,则长方形的宽为:300÷20=15(cm)∴可以以正方形一边为长方形的长,在其邻边上截取长为15cm的线段作为宽即可裁出符合要求的长方形(2)∵长方形纸片的长宽之比为3:2∴设长方形纸片的长为3x cm,则宽为2x cm∴6x 2=300∴x 2=50又∵x>0∴x=52∴长方形纸片的长为152又∵()2152=450>202即:152>20∴小丽不能用这块纸片裁出符合要求的纸片23.(1)∠B,EF,CD,∠D;(2)①65°;②180°﹣【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解答即可;(2)①如图1,过点E作EF∥AB,当点B在点A的左侧时,根据∠ABC=60°,解析:(1)∠B,EF,CD,∠D;(2)①65°;②180°﹣11 22 aβ+【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解答即可;(2)①如图1,过点E作EF∥AB,当点B在点A的左侧时,根据∠ABC=60°,∠ADC=70°,参考小亮思考问题的方法即可求∠BED的度数;②如图2,过点E作EF∥AB,当点B在点A的右侧时,∠ABC=α,∠ADC=β,参考小亮思考问题的方法即可求出∠BED的度数.【详解】解:(1)过点E作EF∥AB,则有∠BEF=∠B,∵AB∥CD,∴EF∥CD,∴∠FED=∠D,∴∠BED=∠BEF+∠FED=∠B+∠D;故答案为:∠B;EF;CD;∠D;(2)①如图1,过点E作EF∥AB,有∠BEF=∠EBA.∵AB∥CD,∴EF∥CD.∴∠FED=∠EDC.∴∠BEF+∠FED=∠EBA+∠EDC.即∠BED =∠EBA +∠EDC ,∵BE 平分∠ABC ,DE 平分∠ADC ,∴∠EBA =12∠ABC =30°,∠EDC =12∠ADC =35°,∴∠BED =∠EBA +∠EDC =65°.答:∠BED 的度数为65°;②如图2,过点E 作EF ∥AB ,有∠BEF +∠EBA =180°.∴∠BEF =180°﹣∠EBA ,∵AB ∥CD , ∴EF ∥CD . ∴∠FED =∠EDC . ∴∠BEF +∠FED =180°﹣∠EBA +∠EDC .即∠BED =180°﹣∠EBA +∠EDC ,∵BE 平分∠ABC ,DE 平分∠ADC ,∴∠EBA =12∠ABC =12α,∠EDC =12∠ADC =12β, ∴∠BED =180°﹣∠EBA +∠EDC =180°﹣1122a β+. 答:∠BED 的度数为180°﹣1122a β+.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完整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 百度文库

完整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 百度文库

完整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 百度文库一、选择题1.一个有理数的平方等于36,则这个数是()A .6B .6或6-C .36D .6-2.下列车标,可看作图案的某一部分经过平移所形成的是( )A .B .C .D . 3.若点P 在第四象限内,则点P 的坐标可能是( )A .()4,3B .()3,4-C .()3,4--D .()3,4-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个数为( ).①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②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③在同一平面内不平行的两条线段一定相交;④两条直线与第三条直线相交,那么这两条直线也相交.A .1个B .2个C .3个D .4个5.如图,//AB CD ,点E 为AB 上方一点,,FB CG 分别为,EFG ECD ∠∠的角平分线,若2210E G ∠+∠=︒,则EFG 的度数为( )A .140︒B .150︒C .130︒D .160︒ 6.若24,a =31b =-,则+a b 的值是( ) A .1 B .-3 C .1或-3 D .-1或3 7.如图:AB ∥CD ,OE 平分∠BOC ,OF ⊥OE ,OP ⊥CD ,∠ABO =40°,则下列结论:①OF 平分∠BOD ;②∠POE =∠BOF ;③∠BOE =70°;④∠POB =2∠DOF ,其中结论正确的序号是(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8.如图,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坐标是(1,1).若记点A 坐标为(a 1,a 2),则一个点从点A 出发沿图中路线依次经过B (a 3,a 4),C (a 5,a 6),D (a 7,a 8),…,每个点的横纵坐标都是整数,按此规律一直运动下去,则a 2016+a 2017+a 2018的值为( )A .1009B .1010C .1513D .2521二、填空题9.若21(2)30x y z -+-+-=,则x+y+z=________.10.若点A (1+m ,1﹣n )与点B (﹣3,2)关于y 轴对称,则(m +n )2020的值是_____.11.如图,,BO CO 是ABC ACB ∠∠、的两条角平分线,100A ∠=︒,则BOC ∠的度数为_________.12.如下图,C 岛在A 岛的北偏东65°方向,在B 岛的北偏西35°方向,则ACB =∠______度.13.如图所示,是用一张长方形纸条折成的,如果1128∠=︒,那么2∠=___°.14.[x )表示小于x 的最大整数,如[2.3)=2,[-4)=-5,则下列判断:①[385-)= 8-;②[x )–x 有最大值是0;③[x ) –x 有最小值是-1;④x 1-≤[x )<x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填编号).15.下列四个命题:①直角坐标系中的点与有序实数对一一对应;②若a 大于0,b 不小于0,则点(),P a b --在第三象限;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④若()214=--+y x ,则x y 的算术平方根是12.其中,是真命题的有______.(写出所有真命题的序号)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对于点(,)P x y 我们把(1,1)P y x -++叫做点P 的伴随点,已知1A 的伴随点为2A ,点2A 的伴随点为3A ,点3A 的伴随点为4A ,这样依次得到123,,,n A A A A ⋯,若点1A 的坐标为(3,1),则点2021A 的坐标为_______三、解答题17.计算:(1)3-(-5)+(-6)(2)()211162--⨯ 18.求下列各式中的x 值:(1)169x 2=144;(2)(x -2)2-36=0.19.如图,∠1=∠2,∠3=∠C ,∠4=∠5.请说明BF //DE 的理由.(请在括号中填上推理依据)解:∵∠1=∠2(已知)∴CF //BD ( )∴∠3+∠CAB =180°( )∵∠3=∠C (已知)∴∠C +∠CAB =180°(等式的性质)∴AB //CD ( )∴∠4=∠EGA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4=∠5(已知)∴∠5=∠EGA (等量代换)∴ED //FB ( )20.如图,已知AB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1)写出ABC 三个顶点的坐标;(2)求出ABC 的面积;(3)在图中画出把ABC 先向左平移5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所得的A B C '''. 21.已知:a 173的整数部分,b 173的小数部分.求:(1)a ,b 值(2)()()224a b -++的平方根.22.工人师傅准备从一块面积为36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工料上裁剪出一块面积为24平方分米的长方形的工件.(1)求正方形工料的边长;(2)若要求裁下的长方形的长宽的比为4:3,问这块正方形工料是否满足需要?(参考数2 1.414≈3 1.732≈)23.直线AB ∥CD ,点P 为平面内一点,连接AP ,CP .(1)如图①,点P 在直线AB ,CD 之间,当∠BAP =60°,∠DCP =20°时,求∠APC 的度数;(2)如图②,点P 在直线AB ,CD 之间,∠BAP 与∠DCP 的角平分线相交于K ,写出∠AKC 与∠APC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如图③,点P 在直线CD 下方,当∠BAK =23∠BAP ,∠DCK =23∠DCP 时,写出∠AKC 与∠APC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解析:B【分析】根据一个数a,如果2a b=,那么a就叫做b的平方根求解即可.【详解】±=,解:∵()2636∴36的平方根为6或-6,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平方根的定义.2.D【分析】根据平移定义:一个基本图案按照一定的方向平移一定的距离进行分析即可.【详解】解:A、不是经过平移所形成的,故此选项错误;B、不是是经过平移所形成的,故此选项错误;C、不是经过平解析:D【分析】根据平移定义:一个基本图案按照一定的方向平移一定的距离进行分析即可.【详解】解:A、不是经过平移所形成的,故此选项错误;B、不是是经过平移所形成的,故此选项错误;C、不是经过平移所形成的,故此选项错误;D、是经过平移所形成的,故此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利用平移设计图案,关键是掌握平移定义.3.B【分析】根据第四象限内点坐标的特点:横坐标为正,纵坐标为负即可得出答案.【详解】根据第四象限内点坐标的特点:横坐标为正,纵坐标为负,只有()3,4-满足要求,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的特点,掌握各个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4.D【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平行线公理,同一平面内,直线的位置关系,逐一判断各个小题,即可得到答案.【详解】①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故本小题错误,②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故本小题错误,③在同一平面内不平行的两条直线一定相交;故本小题错误,④两条直线与第三条直线相交,那么这两条直线不一定相交,故本小题错误. 综上所述:错误的个数为4个.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定义,平行线公理,掌握平行线的定义,平行线公理是解题的关键.5.A【分析】过G 作GM //AB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2=∠5,∠6=∠4,进而可得∠FGC =∠2+∠4,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等量代换可得3∠1=210°,求出∠1的度数,然后可得答案.【详解】解:过G 作GM //AB ,∴∠2=∠5,∵AB //CD ,∴MG //CD ,∴∠6=∠4,∴∠FGC =∠5+∠6=∠2+∠4,∵FG 、CG 分别为∠EFG ,∠ECD 的角平分线,∴∠1=∠2=12∠EFG ,∠3=∠4=12∠ECD ,∵∠E +2∠G =210°,∴∠E +∠1+∠2+∠ECD =210°,∵AB //CD ,∴∠ENB =∠ECD ,∴∠E +∠1+∠2+∠ENB =210°,∵∠1=∠E +∠ENB ,∴∠1+∠1+∠2=210°,∴3∠1=210°,∴∠1=70°,∴∠EFG =2×70°=140°.故选: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关键是正确作出辅助线,掌握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6.C【分析】根据题意,利用平方根,立方根的定义求出a ,b 的值,再代入求解即可.【详解】解:24,a =31,b -2,a ∴=±1b =-,∴当2,a =-1b =-时,213a b +=--=-;∴当2,a =1b =-时,211a b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平方根以及立方根的定义,根据定义求出a ,b 的值是解此题的关键. 7.A【分析】根据AB ∥CD 可得∠BOD =∠ABO =40°,利用平角得到∠COB =140°,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BOE =70°,则③正确;利用OP ⊥CD ,AB ∥CD ,∠ABO =40°,可得∠POB =50°,∠BOF =20°,∠FOD =20°,进而可得OF 平分∠BOD ,则①正确;由∠EOB =70°,∠POB =50°,∠POE =20°,由∠BOF =∠POF -∠POB =20°,进而可得∠POE =∠BOF ,则②正确;由②可知∠POB=50°,∠FOD=20°,则④不正确.【详解】③∵AB∥CD,∴∠BOD=∠ABO=40°,∴∠COB=180°-40°=140°,又∵OE平分∠BOC,∴∠BOE=12∠COB=12×140°=70°,故③正确;①∵OP⊥CD,∴∠POD=90°,又∵AB∥CD,∴∠BPO=90°,又∵∠ABO=40°,∴∠POB=90°-40°=50°,∴∠BOF=∠POF-∠POB=70°-50°=20°,∠FOD=40°-20°=20°,∴OF平分∠BOD,故①正确;②∵∠EOB=70°,∠POB=90°-40°=50°,∴∠POE=70°-50°=20°,又∵∠BOF=∠POF-∠POB=70°-50°=20°,∴∠POE=∠BOF,故②正确;④由①可知∠POB=90°-40°=50°,∠FOD=40°-20°=20°,故∠POB≠2∠DOF,故④不正确.故结论正确的是①②③,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要注意将垂直、平行、角平分线的定义结合应用,弄清图中线段和角的关系,再进行解答.8.B【分析】观察已知点的坐标可得,所有数列奇数个都是从1开始逐渐递增的,且都等于所在的个数加上1再除以2,则a2017=1009,偶数列等于所在的个数除以4,能够整除的,结果的相反数就是所求出的数解析:B【分析】观察已知点的坐标可得,所有数列奇数个都是从1开始逐渐递增的,且都等于所在的个数加上1再除以2,则a 2017=1009,偶数列等于所在的个数除以4,能够整除的,结果的相反数就是所求出的数,不能整除的,等于结果的整数部分加1,且符号为正,进而可得结果.【详解】解:由直角坐标系可知A (1,1),B (2,﹣1),C (3,2),D (4,﹣2), ……,即a 1=1,a 2=1,a 3=2,a 4=﹣1,a 5=3,a 6=2,a 7=4,a 8=﹣2,……,所有数列奇数个都是从1开始逐渐递增的,且都等于所在的个数加上1再除以2,则a 2017=1009,偶数列等于所在的个数除以4,能够整除的,结果的相反数就是所求出的数,不能整除的,等于结果的整数部分加1,且符号为正,∴a 2016=﹣504,2018÷4=504……2,∴a 2018=505,故 a 2016+a 2017+a 2018=1010,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规律型:点的坐标,探索数字与字母规律是解题关键.二、填空题9.6【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出方程求出x 、y 、z 的值,代入所求代数式计算即可.【详解】解:∵∴x-1=0,y-2=0,z-3=0,∴x=1,y=2,z=3.∴x+y+z=1+2+3=6解析:6【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出方程求出x 、y 、z 的值,代入所求代数式计算即可.【详解】解:∵21(2)0x y -+-=∴x-1=0,y-2=0,z-3=0,∴x=1,y=2,z=3.∴x+y+z=1+2+3=6.【点睛】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10.1【分析】直接利用关于y轴对称点的性质得出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等,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点A(1+m,1-n)与点B(-3,2)关于y轴对称,∴1+m=3,1-n=2,∴m=解析:1【分析】直接利用关于y轴对称点的性质得出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等,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点A(1+m,1-n)与点B(-3,2)关于y轴对称,∴1+m=3,1-n=2,∴m=2,n=-1,∴(m+n)2020=(2-1)2020=1;故答案为: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关于y轴对称点的性质,正确掌握点的坐标特点是解题关键.11.140°.【分析】△ABC中,已知∠A即可得到∠ABC与∠ACB的和,而BO和CO分别是∠ABC,∠ACB的两条角平分线,即可求得∠OBC与∠OCB的度数,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求解.【详解析:140°.【分析】△ABC中,已知∠A即可得到∠ABC与∠ACB的和,而BO和CO分别是∠ABC,∠ACB的两条角平分线,即可求得∠OBC与∠OCB的度数,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求解.【详解】△ABC中,∠ABC+∠ACB=180°−∠A=180°−100°=80°,∵BO、CO是∠ABC,∠ACB的两条角平分线.∴∠OBC=12∠ABC,∠OCB=12∠ACB,∴∠OBC+∠OCB=12(∠ABC+∠ACB)=40°,在△OBC中,∠BOC=180°−(∠OBC+∠OCB)=140°.故填:14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以及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定义.12.100【分析】根据方位角的概念,过点C 作辅助线,构造两组平行线,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如图,作CE ∥AD ,则CE ∥BF .∵CE ∥AD ,∴=65°.∵CE ∥BF ,∴=35°.解析:100【分析】根据方位角的概念,过点C 作辅助线,构造两组平行线,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如图,作CE ∥AD ,则CE ∥BF .∵CE ∥AD ,∴DAC ACE ∠=∠=65°.∵CE ∥BF ,∴B CBF E C =∠∠=35°.∴C C A B A E C B E =+∠∠∠=65°+35°=100°.故答案为:100.【点睛】本题考查了方位角的概念,解答题目的关键是作辅助线,构造平行线.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3.64【分析】如图,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求出∠3,再根据翻折变换的性质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长方形的对边互相平行,∴∠3=180°﹣∠1=180°﹣128°=52°,由翻解析:64【分析】如图,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求出∠3,再根据翻折变换的性质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长方形的对边互相平行,∴∠3=180°﹣∠1=180°﹣128°=52°,由翻折的性质得,∠212=(180°﹣∠3)12=(180°﹣52°)=64°.故答案为:64.【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翻折变换的性质,熟记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4.③,④【分析】①[x) 示小于x的最大整数,由定义得[x)x≤[x)+1,[)<<-8,[)=-9即可,②由定义得[x)x变形可以直接判断,③由定义得x≤[x)+1,变式即可判断,④由定义解析:③,④【分析】①[x) 示小于x的最大整数,由定义得[x)<x≤[x)+1,[385-)<385-<-8,[385-)=-9即可,②由定义得[x)<x变形可以直接判断,③由定义得x≤[x)+1,变式即可判断,④由定义知[x)<x≤[x)+1,由x≤[x)+1变形的x-1≤[x),又[x)<x联立即可判断.【详解】由定义知[x)<x≤[x)+1,①[385-)=-9①不正确,②[x)表示小于x的最大整数,[x)<x,[x) -x<0没有最大值,②不正确③x≤[x)+1,[x)-x≥-1,[x)–x有最小值是-1,③正确,④由定义知[x)<x≤[x)+1,由x≤[x)+1变形的x-1≤[x),∵[x)<x,∴x 1-≤[x )<x ,④正确.故答案为:③④.【点睛】本题考查实数数的新规定的运算 ,阅读题给的定义,理解其含义,掌握性质[x )<x≤[x )+1,利用性质解决问题是关键.15.①④【分析】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平行线,算术平方根的概念进行判断【详解】解:①直角坐标系中的点与有序实数对一一对应;正确;故此命题是真命题; ②若大于0,不小于0,则>0,≥0,点在第三象限解析:①④【分析】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平行线,算术平方根的概念进行判断【详解】解:①直角坐标系中的点与有序实数对一一对应;正确;故此命题是真命题; ②若a 大于0,b 不小于0,则a >0,b ≥0,点(),P a b --在第三象限或x 轴的负半轴上;故此命题是假命题;③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故此命题是假命题;④若4=y ,则x =1,y =4,则x y的算术平方根是12,正确,故此命题是真命题.故答案为:①④【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命题与定理,正确掌握相关定义是解题关键. 16.【分析】根据“伴随点”的定义依次求出各点,不难发现,每4个点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用2021除以4,根据商和余数的情况确定点A2021的坐标即可.【详解】解:∵A1的坐标为(3,1),∴A解析:()3,1【分析】根据“伴随点”的定义依次求出各点,不难发现,每4个点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用2021除以4,根据商和余数的情况确定点A 2021的坐标即可.【详解】解:∵A1的坐标为(3,1),∴A2(0,4),A3(−3,1),A4(0,−2),A5(3,1),…,依此类推,每4个点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2021÷4=505…1,∴2021A的坐标与A1的坐标相同,为(3,1).故答案是:(3,1).【点睛】考查点的坐标规律,读懂题目信息,理解“伴随点”的定义并求出每4个点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7.(1)2;(2)-1【分析】(1)利用加减法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2)先算乘方和平方根,再算乘法,最后进行加减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详解】(1)解:3-(-5)+(-6)=3+5-6解析:(1)2;(2)-1【分析】(1)利用加减法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2)先算乘方和平方根,再算乘法,最后进行加减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详解】(1)解:3-(-5)+(-6)=3+5-6=2(2)解:(-1)21 2=1-4× 1 2=1-2=-1【点睛】此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8.(1)x=±;(2)x=8或x=-4.【分析】(1)移项后,根据平方根定义求解;(2)移项后,根据平方根定义求解.【详解】解:(1)169x2=144,移项得:x2=,解得:x=±.解析:(1)x=±1213;(2)x=8或x=-4.【分析】(1)移项后,根据平方根定义求解;(2)移项后,根据平方根定义求解.【详解】解:(1)169x2=144,移项得:x2=144 169,解得:x=±12 13.(2)(x-2)2-36=0,移项得:(x-2)2=36,开方得:x-2=6或x-2=-6解得:x=8或x=-4.故答案为(1)x=±1213;(2)x=8或x=-4.【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平方根解方程,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平方根的概念.19.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分析】运用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可得结论.【详解】解:(已知)(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解析: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分析】运用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可得结论.【详解】解:12∠=∠(已知)//CF B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180CAB(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3C ∠=∠(已知),180C CAB ∴∠+∠=︒(等式的性质),//AB CD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4EGA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45∠=∠(已知), 5EGA (等量代换), //ED FB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答案为: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熟悉相关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0.(1);(2);(3)图见解析.【分析】(1)根据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即可得;(2)利用一个长方形的面积减去三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即可得;(3)根据平移作图的方法即可得.【详解】解:解析:(1)()()()4,3,3,1,1,2A B C ;(2)52;(3)图见解析. 【分析】(1)根据点,,A B 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即可得;(2)利用一个长方形的面积减去三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即可得;(3)根据平移作图的方法即可得.【详解】解:(1)由点,,A B 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4,3,3,1,1,2A B C ;(2)ABC 的面积为1152312213222⨯-⨯⨯⨯-⨯⨯=; (3)如图所示,A B C '''即为所求.【点睛】本题考查了点坐标、平移作图,熟练掌握平移作图的方法是解题关键.21.(1),.(2).【分析】(1)首先得出接近的整数,进而得出a ,b 的值;(2)根据平方根即可解答.【详解】,∴整数部分,小数部分.(2)原式,则的平方根为.【点睛】此题解析:(1)1a =,174b =.(2)32±【分析】(117接近的整数,进而得出a ,b 的值;(2)根据平方根即可解答.【详解】 1754<<∴ 132<<,∴整数部分1a =,小数部分314b -=.(2)()()224a b -++原式())22144=-++ 11718=+=,则()()224a b -++的平方根为±【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正确得出a ,b 的值是解题关键. 22.(1)6分米;(2)满足.【分析】(1)由正方形面积可知,求出的值即可;(2)设长方形的长宽分别为4a 分米、3a 分米,根据面积得出方程,求出,求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和6比较即可.【详解】解:(解析:(1)6分米;(2)满足.【分析】(1(2)设长方形的长宽分别为4a 分米、3a 分米,根据面积得出方程,求出a ,求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和6比较即可.【详解】解:(16分米;(2)设长方形的长为4a 分米,则宽为3a 分米.则4324a a ⋅=,解得:a =∴长为4 5.6566a ≈<,宽为3 4.242 6.a ≈<∴满足要求.【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算术平方根及实数大小比较,用了转化思想,即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23.(1)80°;(2)∠AKC =∠APC ,理由见解析;(3)∠AKC =∠APC ,理由见解析【分析】(1)先过P 作PE ∥AB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APE =∠BAP ,∠CPE =∠DCP,再根据∠解析:(1)80°;(2)∠AKC=12∠APC,理由见解析;(3)∠AKC=23∠APC,理由见解析【分析】(1)先过P作PE∥A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APE=∠BAP,∠CPE=∠DCP,再根据∠APC=∠APE+∠CPE=∠BAP+∠DCP进行计算即可;(2)过K作KE∥AB,根据KE∥AB∥CD,可得∠AKE=∠BAK,∠CKE=∠DCK,进而得到∠AKC=∠AKE+∠CKE=∠BAK+∠DCK,同理可得,∠APC=∠BAP+∠DCP,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BAK+∠DCK=12∠BAP+12∠DCP=12(∠BAP+∠DCP)=12∠APC,进而得到∠AKC=12∠APC;(3)过K作KE∥AB,根据KE∥AB∥CD,可得∠BAK=∠AKE,∠DCK=∠CKE,进而得到∠AKC=∠BAK﹣∠DCK,同理可得,∠APC=∠BAP﹣∠DCP,再根据已知得出∠BAK﹣∠DCK=23∠BAP﹣23∠DCP=23∠APC,进而得到∠BAK﹣∠DCK=23∠APC.【详解】(1)如图1,过P作PE∥AB,∵AB∥CD,∴PE∥AB∥CD,∴∠APE=∠BAP,∠CPE=∠DCP,∴∠APC=∠APE+∠CPE=∠BAP+∠DCP=60°+20°=80°;(2)∠AKC=12∠APC.理由:如图2,过K作KE∥AB,∵AB∥CD,∴KE∥AB∥CD,∴∠AKE=∠BAK,∠CKE=∠DCK,∴∠AKC=∠AKE+∠CKE=∠BAK+∠DCK,过P作PF∥AB,同理可得,∠APC=∠BAP+∠DCP,∵∠BAP与∠DCP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K,∴∠BAK+∠DCK=12∠BAP+12∠DCP=12(∠BAP+∠DCP)=12∠APC,∴∠AKC=12∠APC;(3)∠AKC=23∠APC理由:如图3,过K作KE∥AB,∵AB∥CD,∴KE∥AB∥CD,∴∠BAK=∠AKE,∠DCK=∠CKE,∴∠AKC=∠AKE﹣∠CKE=∠BAK﹣∠DCK,过P作PF∥AB,同理可得,∠APC=∠BAP﹣∠DCP,∵∠BAK=23∠BAP,∠DCK=23∠DCP,∴∠BAK﹣∠DCK=23∠BAP﹣23∠DCP=23(∠BAP﹣∠DCP)=23∠APC,∴∠AKC=23∠APC.【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作出平行线构造内错角相等计算.。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光的反射?A. 彩虹B. 镜子中的倒影C. 日食D. 月食2. 在下列选项中,哪个是化学反应?A. 磨碎石头B. 切断金属C. 燃烧木材D. 溶解食盐3.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鲨鱼B. 蜗牛C. 老虎D. 青蛙4. 下列哪种能源是可再生能源?A. 石油B. 天然气C. 太阳能D. 煤炭5. 下列哪个是行星?A. 太阳B. 月亮C. 地球D. 北极星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唯一行星。

(错)2.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会释放二氧化碳。

(错)3. 人体需要六大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对)4.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错)5. 青蛙的发育过程是变态发育。

(对)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上的水循环包括蒸发、______、降水和径流。

2. 在电路中,开关的作用是控制电路的______。

3. 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______。

4. 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______的生长和繁殖引起的。

5. 电流的单位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光合作用的过程。

2. 简述电路的基本组成。

3. 简述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及其作用。

4. 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5. 简述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10cm、6cm、4cm,求其体积。

2. 如果一辆汽车行驶100km耗油8L,那么行驶500km耗油多少升?3. 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其中有20名女生,求女生占班级总人数的百分比。

4. 一个数加上它的2倍,再减去3,结果是15,求这个数。

5.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是10cm,腰长是13cm,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影响蒸发速度的因素。

2. 分析为什么夏天比冬天更容易中暑。

大坝场镇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

大坝场镇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

大坝场镇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2分)如果7年2班记作,那么表示()A. 7年4班B. 4年7班C. 4年8班D. 8年4班【答案】D【考点】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解析】【解答】解:年2班记作,表示8年4班,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7 年2班记作(7 ,2 )可知第一个数表示年级,第二个数表示班,所以(8 ,4 )表示8年4班。

2、(2分)如图是根据淘气家上个月各项支出分配情况绘制的统计图.如果他家的生活费支出是750元,那么教育支出是()A. 2000元B. 900元C. 3000元D. 600元【答案】D【考点】扇形统计图【解析】【解答】解:750÷25%×20%=3000×20%=600(元),所以教育支出是600元.故答案为:D.【分析】把总支出看成单位“1”,它的25%对应的数量是750元,由此用除法求出总支出,然后用总支出乘上20%就是教育支出的钱数.3、(2分)若m<0,则m的立方根是()A.B.-C.±D.【答案】A【考点】立方根及开立方【解析】【解答】因为任何一个数都有一个立方根,所以无论m取何值,m的立方根都可以表示故答案为:A【分析】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零的立方根是零,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所以无论m为何值,m的立方根都可以表示为4、(2分)某商品的标价比成本价高m%,根据市场需要,该商品需降价n%出售,为了不亏本,n应满足()A. n≤mB. n≤C. n≤D. n≤【答案】B【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解析】【解答】解:设成本为a元,由题意可得:a(1+m%)(1﹣n%)﹣a≥0,则(1+m%)(1﹣n%)﹣1≥0,去括号得:1﹣n%+m%﹣﹣1≥0,整理得:100n+mn≤100m,故n≤.故答案为:B【分析】先设出成本价,即可用成本价表示出标价,再用根据“不亏本”即售价减去成本大于等于0即可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关于x的不等式即可求得n的取值范围.5、(2分)如果方程组的解中与的值相等,那么的值是()A.1B.2C.3D.4【答案】C【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析】【解答】解:∵方程组的解中与的值相等,∴x=y∴3x+7x=10解之:x=1∴y=1∴a+a-1=5解之:a=3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已知可得出x=y,将x=y代入第1个方程可求出x、y的值,再将x、y的值代入第2个方程,解方程求出a的值。

场坝镇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

场坝镇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

场坝镇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根是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是0B.一个数的立方根不是正数就是负数C.负数没有立方根D.一个不为零的数的立方根和这个数同号,0的立方根是0【答案】D【考点】立方根及开立方【解析】【解答】A选项中,一个数的立方根等于这个数本身的有1,-1和0,所以错误;B选项中,一个数的立方根不仅是正数或负数,还可能是零,所以错误;C选项中,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所以错误;D选项中,正数的立方根是正的,负的的立方根是负的,0的立方根是零,所以正确。

故答案为:D【分析】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零的立方根是零,1,-1和0的立方根都等于这个数本身。

2、(2分)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A【考点】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及开立方【解析】【解答】解:A、,故A选项符合题意;B、,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C、,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D、,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一个正数的算数平方根是一个正数,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任何数都只有一个立方根,正数的立方根是一个正数,根据定义即可一一判断。

3、(2分)如左下图,直线a∥b,直线c分别与a,b相交,∠1=50°,则∠2的度数为()A. 150°B. 130°C. 100°D. 50°【答案】B【考点】对顶角、邻补角,平行线的性质【解析】【解答】解:∵a∥b,∴∠2+∠3=180°∵∠1=∠3=50°∴∠2=180°-∠3=180°-50°=130°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证得∠2+∠3=180°,再根据对顶角相等,求出∠3的度数,从而可求出∠2的度数。

大坝场镇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

大坝场镇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

大坝场镇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2分)若∠A的两边与∠B的两边分别平行,且∠A的度数比∠B的度数的3倍少40°,则∠B的度数为()A. 20°B. 55°C. 20°或55°D. 75°【答案】C【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其他应用,平行线的性质【解析】【解答】解:∵∠A的两边与∠B的两边分别平行∴∠A=∠B,∠A+∠B=180°∵∠A的度数比∠B的度数的3倍少40°∴∠A=3∠B-40°∴或解之:或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A的两边与∠B的两边分别平行,得出∠A=∠B,∠A+∠B=180°,再根据∠A的度数比∠B 的度数的3倍少40°,建立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求得结果。

2、(2分)下列图形中,∠1和∠2不是同位角的是()A. B.C. D.【答案】D【考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解析】【解答】解:选项A、B、C中,∠1与∠2在截线的同侧,并且在被截线的同一方,是同位角;选项D中,∠1与∠2的两条边都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不是同位角.故答案为:D.【分析】同位角是指位于两条直线的同旁,位于第三条直线的同侧。

根据同位角的构成即可判断。

3、(2分)若2m-4与3m-1是同一个正数的平方根,则m为()A. -3B. 1C. -1D. -3或1【答案】D【考点】平方根【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2m-4=3m-1或2m-4=-(3m-1)解之:m=-3或m=1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正数的平方根由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建立关于x的方程求解即可。

4、(2分)如图所示,直径为单位1的圆从原点沿着数轴无滑动的逆时针滚动一周到达A点,则A点表示的数是().A.-2B.-3C.πD.-π【答案】D【考点】实数在数轴上的表示【解析】【解答】=π,A在原点左侧,故表示的数为负数,即A点表示的数是-π。

大坝场镇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

大坝场镇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

大坝场镇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2分)如果7年2班记作,那么表示()A. 7年4班B. 4年7班C. 4年8班D. 8年4班【答案】D【考点】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解析】【解答】解:年2班记作,表示8年4班,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7 年2班记作(7 ,2 )可知第一个数表示年级,第二个数表示班,所以(8 ,4 )表示8年4班。

2、(2分)如图是根据淘气家上个月各项支出分配情况绘制的统计图.如果他家的生活费支出是750元,那么教育支出是()A. 2000元B. 900元C. 3000元D. 600元【答案】D【考点】扇形统计图【解析】【解答】解:750÷25%×20%=3000×20%=600(元),所以教育支出是600元.故答案为:D.【分析】把总支出看成单位“1”,它的25%对应的数量是750元,由此用除法求出总支出,然后用总支出乘上20%就是教育支出的钱数.3、(2分)若m<0,则m的立方根是()A.B.-C.±D.【答案】A【考点】立方根及开立方【解析】【解答】因为任何一个数都有一个立方根,所以无论m取何值,m的立方根都可以表示故答案为:A【分析】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零的立方根是零,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所以无论m为何值,m的立方根都可以表示为4、(2分)某商品的标价比成本价高m%,根据市场需要,该商品需降价n%出售,为了不亏本,n应满足()A. n≤mB. n≤C. n≤D. n≤【答案】B【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解析】【解答】解:设成本为a元,由题意可得:a(1+m%)(1﹣n%)﹣a≥0,则(1+m%)(1﹣n%)﹣1≥0,去括号得:1﹣n%+m%﹣﹣1≥0,整理得:100n+mn≤100m,故n≤ .故答案为:B【分析】先设出成本价,即可用成本价表示出标价,再用根据“不亏本”即售价减去成本大于等于0即可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关于x的不等式即可求得n的取值范围.5、(2分)如果方程组的解中与的值相等,那么的值是()A.1B.2C.3D.4【答案】C【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析】【解答】解:∵方程组的解中与的值相等,∴x=y∴3x+7x=10解之:x=1∴y=1∴a+a-1=5解之:a=3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已知可得出x=y,将x=y代入第1个方程可求出x、y的值,再将x、y的值代入第2个方程,解方程求出a的值。

场坝镇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

场坝镇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

场坝镇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2分)在下列不等式中,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为()A. 8>6B. x²>9C. 2x+y≤5D. (x-3)<0【答案】D【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解析】【解答】A、不含未知数,不是一元一次不等式,不符合题意;B、未知数的指数不是1,不是一元一次不等式,不符合题意;C、含有两个未知数,不是一元一次不等式,不符合题意;D、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指数都为1,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含有一个未知数,含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的不等式,对各选项逐一判断。

2、(2分)对于等式2x+3y=7,用含x的代数式来表示y,下列式子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A【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的解【解析】【解答】解;移项得:3y=7-2x系数化为1得:故答案为:A【分析】先将左边的2x移项(移项要变号)到方程的右边,再将方程两边同时除以3,即可求解。

3、(2分)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等于它本身,则这个数应是()A. 1B. ﹣1C. 1或﹣1D. 1或0 【答案】D【考点】算术平方根【解析】【解答】∵12=1,∴1的算术平方根是1.∵0的算术平方根是0,∴算术平方根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0.故答案为:D.【分析】因为1的平方等于1,0的平方等于0,所以算术平方根等于它本身只有1和0.4、(2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8的立方根是22B. -8的立方根是-2C. 0的立方根是0D. 125的立方根是±5 【答案】D【考点】立方根及开立方【解析】【解答】A、8的立方根是2,故不符合题意;B、-8的立方根是-2,故不符合题意;C、0的立方根是0,故不符合题意;D、∵5的立方等于125,∴125的立方根等于5,故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立方根是指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叫作a的立方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场坝一中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一、基础运用(20分)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抖擞(sǒu)莽撞(mǎng)褪色(tuì)地窖(gào)B、聘用(pìn)龌龊(wù)牛犊(dú)跻身(jī)C、殷红(yīn)遴选(lín)剔透(tī)恣情(zì)D、摩挲(suō)颓唐(tuí)诅咒(zǔ)踌躇(chú)2、下列各句成语运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春天到了,小草五光十色,到处都生机勃勃。

B、张华的作业做得不堪设想,受到老师的批评。

C、夜深了,我一个人漫步在寂静的街头,在人声鼎沸中回忆过去。

D、那是一件鲜为人知的往事,老奶奶一直默默的把它记在心里。

3、下列四组对话中,说话的语言恰当的一项是()(2分)A、甲:昨天我生日,你送我一支笔,十分感谢!乙:那只笔挺贵的,是在精品商店买的,希望你喜欢。

B、甲:你的作文没话说,全班第一。

乙:你知道我付出了多大的代价,我是天天写日记的!C、甲:谢谢您给我让座!乙:没关系,帮助老人,这是我应该做的。

D、甲:欢迎你下次再次光临我们的商场!乙:你们这里服务态度不是很好,下次我才不来!4、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这是一片冲淘过的秋天,这是一条栉沐过的山谷,这是一处反璞归真的体闲去处。

你要住在溪边,;你要住在崖下,;你要住在林间,;你要住在村头,……这就是休闲山庄了。

①可听月下虫鸣夜鸟梦②可观石上生云③可看水中腾雾④田园牧歌就不再是画上的风景。

A.②③④①B.②③①④C.③②①④D.③①②○45、下列有关课文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巍巍中山陵》抓住中山陵“巍巍”的特点来选取材料,以空间顺序有条不紊地有重点地加以说明,语言准确、简明,生动形象。

B、《于园》按照由后到前的空间顺序来写,抓住于园山石和建筑的特征,营造了富有诗意的意境,兼雅趣与谐趣于一体。

C、《一面》对鲁迅作了三次集中的肖像描写,不避重复,由远到近,由粗到细,由略到详,由整体到部分,使人物形象随着“我”的观察和感受,逐渐丰富清晰起来。

D、《我们家的男子汉》生动细致地描写了一个男孩子成长的过程,刻画了一个逐渐成长的小男子汉的形象。

课文是按照人物的性格特点组织安排材料的。

6、名句默写。

(8分)(2)二、语文综合运用(6分)一手漂亮的钢笔字能让人赏心悦目。

写好钢笔字既是语文课的教学要求,也是同学们学习和生活的需要。

为了帮助同学们了解写钢笔字的知识,提高学钢笔字的水平,班上准备开展“走进硬笔(钢笔)书法”的主题活动。

7、如果同学们推荐你为本次活动的策划人,你打算设计哪些活动项目?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写出一项,并说明活动的目的。

(2分)示例:项目:硬笔(钢笔)书法比赛目的:激发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热情,促进同学们认真练字。

项目:目的:8、为了帮助同学们明确练习硬笔(钢笔)书法的意义,营造人人参与活动的氛围,请你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分)9、你在硬笔书法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在颁奖典礼上,面对着全校师生,请你发表一番感言。

(要求:50个字左右)(2分)三、理解(一)诗歌欣赏(3分)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0、“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写出了作者的什么情感?(3分)(二)文言文阅读(10分)(1)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既莞,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2)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

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

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1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2分)①习:②发:③为:④明日: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太祖常劝以读书。

译文:(2)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译文:13、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己任”,从文中看主要表现在哪两件事上?( 2分)答:4、对赵普的举荐,太祖的态度是“不用”、“亦不用”、“卒用”,你从太祖的这种变化中读出了什么?(2分)答:(三)阅读文字,回答问题(10分)中国的牛对于中国的牛,我有特别的尊敬感情。

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要算一回在田垅上的"相遇"。

一群朋友郊游,我领头在狭窄的阡陌走,怎奈迎面来了几头耕牛,狭道容不下人和牛,终有一方要让路。

它们还没有走近,我们已经预计斗不过畜生,恐怕难免踩到稻田泥水里,弄得鞋袜又泥又水了。

正在蜘躇的时候,带头的一只牛,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停下来,抬起头看看,稍迟疑一下,就自动走下田去,一对耕牛,跟着它全走离阡陌,从我们身边经过。

我们都呆了,回过头来,望着深褐色的牛队在路的尽头消失,忽然觉得自己受了很大恩惠。

中国的牛,永远沉默地为人民做着沉重的工作。

在大地上,晨光或烈日下,它拖着沉重的犁,低头一步又一步,拖出了身后一列又一列松土,好让人们下种。

等到满地黄金的时候,它可能还得担当搬运负重的工作,或终日绕着石磨,朝着一个方向,走不计程的路。

在它的默默劳动中,人便得到应得的收成。

那时候,也许,它可以松一肩重担,站在树下,吃几口嫩草。

偶尔摇摇尾巴,摆摆耳朵,赶走飞附身上的苍蝇,已经算是最闲适的生活了。

中国的牛,没有成群奔跑的习惯,永远沉沉实实的。

它们不像印度的牛,负着神圣之名,摇着尾巴在大街上闲荡。

它们不像荷兰乳牛、日本肉牛终日无事可做,悠闲只等一死。

它们不像西班牙的斗牛,全身精力,都尽付狂暴斗争中。

默默工作,平心静气,这就是中国的牛。

15、首段在全文中的作用:(2分)16、.说说"终日绕着石磨,朝着一个方向,走不计程的路"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2分)17、对中国的牛,"我"有特别尊敬的原因是什么?(3分)18、面对中国牛,你联想到什么?(3分)(四)阅读文字,回答问题(13分)我长大了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

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

”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

”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后来,搬了家。

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

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

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

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才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

许多人围了过来。

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

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

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

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

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

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

吃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

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

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

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19、第一段“小时候想长大”中“想长大”的具体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2分)20、文中说:“此时,已有很多人围拢来。

我有些惭愧……”“我”为什么会“有些惭愧”?(3分)21、家里“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我”想象中会有怎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象?(3分)22、为什么文中“撞人”和“吃晚饭”详写,而照顾老奶奶却略写呢?(3分)23、“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分)三、作文(40分,卷面分5分)24、亲爱的同学们,转眼间七年级的学习生活就快结束。

人们常常感叹“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然而,生活中往往有值得铭记的日子,并且正是“这一天”让你的生命更加丰富。

“这一天”可能是从清晨到日暮都那么不同寻常;也可能是某一个时刻让“这一天”变得不同凡响。

请以“这一天,让我铭记”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

立意正确,思想健康。

②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否则扣分。

○3请书写工整。

题目:参考答案基础运用1、D2、A3、D4、C5、C6、B 7略8略9略10、(1)第三部第一部(2)幸心(3)③句应改为:读了这本书,我深受感动。

④句应改为:我从中也知道了高尔基童年的许多故事。

11、看人不能只看外表,应注重心灵。

12、(1)硬笔书法讲座目的:了解硬笔书法的知识,明确硬笔书法的意义。

或名家硬笔书法作品鉴赏目的:欣赏和借鉴硬笔书法作品,激发练字兴趣。

(2)示例一:练好钢笔书法,传承汉字文化。

示例二:写漂亮字,做优秀人。

(3)略。

(符合语境,语言得体,内容相关即可)理解阅读(一)请见《同步导学》(二)文言文阅读1①,习:熟悉,精通。

②,发:打开。

③,为:担任,当。

④,明日,第二天。

2①,太祖常用读书勉励他。

②,关上门,打开书箱子,拿出书来,读一整天。

③,赵普脸色不变,跪在地上拾起来拿回去。

3、一是刚毅果断,不像其他为相的龌龊循默(固执己见不团结人或做好人不发表自己的意见)。

一是有识人之明,且不顾个人安危,坚持举荐合适的人。

(只要符合文意即可)4、赵普恪尽职守,为国家延揽人才,不以太祖好恶为准,可以看出赵普的大公无私。

太祖不用,赵普仍以天下事为己任,复奏,可以看出赵普的坚毅果敢。

太祖开始不理解,最后明白了他的心意,可以看出太祖能够知错就改,也可以看出太祖欣赏他的为人品格。

(只要在理就可)(三)现代文阅读中国的牛(18分)1、议论开头,直接点题。

2、宽厚3、表现了牛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