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丹顶鹤》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丽的丹顶鹤》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美丽的丹顶鹤》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讨论、写写画画的结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

3、知道丹顶鹤是一种美丽的珍禽,使学生树立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通过读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从小树立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温故
1、读生字组词:遥传引所论却虑显之度
(提醒学生注意:虑是虎字头,半包围结构;却是单耳旁,左宽右窄)
2、读四字词语:鲜红鲜红逗人喜爱引吭高歌展翅飞翔
第二故乡黄海之滨三五成群无忧无虑
【设计意图:字词的再现为新知的学习奠定基础,简单而实在。


二、知新
(一)冬天至翩翩而迁
1、指名读第1小节
2、指名说,读了第1小节,你知道了什么。

(丹顶鹤是一种候鸟,从北方飞来,飞行时唱着嘹亮的歌儿)
3、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第1小节简洁明了,二年级学生虽小,但能够通过朗读自主获得一定的信息量,教师无需讲解,学生学文的信心便能够自主建立。

】(二)颜色美与众不同
过渡:(师配乐诵,学生闭眼体味)在祖国遥远的北方黑龙江,天气越来越冷,冬天快要到了,一群群美丽的丹顶鹤唱着嘹亮的歌儿,从这里出发,向南方飞去。

它们飞呀飞呀,飞过田野,飞过小河,飞过大山,渐渐地,一只小丹顶鹤累了,越飞越慢,它找不到自己的妈妈,急得哭了起来。

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帮它吗?
1、丹顶鹤太小了,它说不出妈妈长什么样子,你知道吗,是从哪儿知道的?(指导学生读书要图文结合)
2、指名读第2小节,你认为丹顶鹤称得上美丽吗?你认为它哪儿最美?
相机出示以下两句话:
a:丹顶鹤有一身洁白的羽毛,而脖子和翅膀边儿却是黑的。

①读悟:脖子和翅膀边儿的黑色多一点儿嫌多,少一点儿嫌少,恰似洁白衣裙的美丽花边儿
②指导朗读
b:它的头顶就像嵌着一颗红宝石,鲜红鲜红的,怪不得人们都叫它丹顶鹤。

①读悟:头顶嵌着的红宝石,使丹顶鹤显得更加美丽,你觉得美丽的丹顶鹤像什么?
②指导朗读:注意读好“红宝石”、“鲜红鲜红”。

3、板书:白黑红
4、练习说话:小组讨论,小丹顶鹤该如何向别人描述自己的妈妈。

5、发现名字的秘密,完成填空题
因为它的,所以人们都叫它。

6、名字中表示颜色的字是哪一个?将板书题目中的“丹”描成红色。

【设计意图:写物的__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美丽中缺乏一份趣味,为学生创设小丹顶鹤找妈妈的情境,学生更加乐学。

抓住“白”、“黑”、“红”三色来体味色彩的明丽,想象头戴红宝石的美丽端庄,入情入境入味。

破解名字的秘密会使学生体会到高手的自豪与信心,将板书中的“丹”描成红色,加深了学生对名字的理解与记忆。


(三)姿态美高雅端庄
过渡:为了帮助小丹顶鹤寻找妈妈,我们除了向别人询问,还可以采用什么办法?
1、出示录像,练习说话:
丹顶鹤有的,有的,有的。

2、自由读第3小节,说一说你认为丹顶鹤哪一点最逗人喜爱?
相机出示三句话。

《美丽的丹顶鹤》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教学重点
1.学习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丹顶鹤是一种美丽的珍禽,初步树立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2.能结合图文理解感悟“引吭高歌”、“高雅”等词语的意思,通过多种语文实践活动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上一课我们认识了丹顶鹤,你们想再一次走进丹顶鹤的世界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师叙述(课件播放丹顶鹤边飞边歌录像):冬天快要到了,一群群美丽的丹顶鹤唱着嘹亮的歌儿从遥远的北方飞来。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提问:1、小朋友,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歌声怎么样?“嘹亮”一词可用哪一个词来换一换?
3、刚才你们不只是听到了丹顶鹤的歌声,还听到了老师的朗读,你能模仿老师读一读这一自然段吗?
4、指名读。

5、理解“遥远的北方”。

师介绍(课件展示黑龙江扎龙丹顶鹤自然保护区的图片):这是黑龙江扎龙保护区,这里冬天非常寒冷,每到深秋的时候丹顶鹤就要迁徙到南方去过冬,第二年春天再回来。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在天空中飞翔的丹顶鹤很美,但离我们太远了,让我们走近看。

(一)、学习第一句。

1、课件出示丹顶鹤羽毛特写以及句子:丹顶鹤有一身洁白的羽毛,脖子和翅膀边儿却是黑的。

齐读。

2、提问:你感觉到丹顶鹤的羽毛怎么样?像什么一样白?脖子和翅膀边儿呢?
3、这一白一黑互相映衬,多美呀!你能用最动听的声音读出这美吗?
提示:注意读好“洁白”和“黑的”这两个词。

4、指名读。

表扬读得好的。

(二)、学习第二句。

过渡:丹顶鹤的羽毛美,但最美的还是它的头顶。

1、课件出示丹顶鹤头部特写和红宝石图片以及句子:它像嵌着一颗红宝石,鲜红鲜红的,怪不得人们都叫它丹顶鹤。

齐读句子。

2、把红宝石和丹顶鹤头顶对比并理解“嵌”字。

3、指导朗读“红”、“鲜红鲜红的”。

4、指名读。

齐读第二自然段。

(三)、打扮丹顶鹤。

过渡:小朋友,老师课前发下去的丹顶鹤的剪图上少了点什么?让我们拿起水彩笔,给它打扮打扮。

学生涂色,老师指导。

涂好后,每个学习小组选一个涂得最好的,展示在画好白云、绿草、清水的黑板上。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看,它们回到了清清的湖水边,飞到了蓝蓝的天空中,多悠闲自在呀!你们觉得丹顶鹤的姿态美吗?
1、找出“引吭高歌”、“展翅飞翔”的丹顶鹤。

2、课件出示丹顶鹤引吭高歌和展翅飞翔的丹顶鹤图片以及句子:丹顶鹤无论在地上引吭高歌,还是在天上展翅飞翔,都显得那么高雅。

3、自由读句子,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4、学生提问。

5、共同讨论解决。

6、教师利用课件帮助理解“高雅”一词。

7、指导朗读这句话。

8、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9、丹顶鹤的高雅还在于它腿长、脖子长,嘴巴也长,真是逗人喜爱。

(点示1—3句)指导读出其特点“长”。

齐读。

10、传说丹顶鹤是神仙的旅伴,所以人们又叫它“仙鹤”(点示完整的第三节)让我们用最美的声音大声地读出丹顶鹤那高雅的姿态,逗人喜爱的'模样,让它的美深深地印在大家脑海中。

齐读第三节。

五、教学第四自然段
(1)你们喜欢丹顶鹤吗?黄海之滨的人们也很喜欢,他们早早为丹顶鹤准备好了家。

(2)江苏省的盐城沿海滩涂珍禽自然保护区是丹顶鹤的第二故乡,这儿有水有草,高高的芦苇丛使它们相当快活要在这儿居住整整一个冬天。

如果你想去看一看的话,坐汽车沿204国道往北里两三个小时就可以到了。

(3)(点图片)瞧它们在第二故乡生活得多好呀,它们(点:三五成群、无忧无虑)谁能读好这两个词。

(4)(点示第四节)一起读好这一自然段。

六、总结
1、学到这儿,丹顶鹤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让我们一起把课文完整地读读边读边想像丹顶鹤那高雅的姿态,美丽的样子。

齐读。

七、延伸
1、今天我们看到了丹顶鹤美丽的外形,优雅的姿态,可是这么美的丹顶鹤全世界只有1200多只了。

我们该怎么办呢?
2、在黄海之滨的盐城已经设立了一个丹顶鹤的自然保护区,在那里曾经发生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点图片)听歌曲。

3、这个真实的故事非常让人感动,相信在座的每位小朋友都会像歌中的女孩那样关心、爱护丹顶鹤,在大家的努力下丹顶鹤一定会生活得越来越好。

4、老师这里有一些丹顶鹤的资料大家可以看看,上面还出了一些知识问答,大家课后可以上网或查阅图书来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了解丹顶鹤。

《美丽的丹顶鹤》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创设情境,借助媒体,引导学生读读悟悟,了解丹顶鹤的特征,感受丹顶鹤的美丽,激发喜欢丹顶鹤,保护丹顶鹤的情感。

3、初步树立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创设情境,借助媒体,引导学生读读悟悟,了解它的特征,感受丹顶鹤的美丽。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丹顶鹤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美丽的丹顶鹤(学生齐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生字新词,你们还认识吗?
(将课文中的生词及几个关键词编辑成词串,遥远传说丹顶鹤洁白鲜红逗人喜爱无忧无虑三五成群度过展翅飞翔引吭高歌高雅学生开火车巩固)师:同学们真棒,已经和这些词语成为好朋友了,字音读得真准确。

二、学习第2段
师:瞧!有两只丹顶鹤都被你们给吸引来了。

1、出示丹顶鹤的图片。

师:仔细看看,你觉得丹顶鹤怎么样?(学生看着图自由地描述)美在哪?怎么美?
师:同学们真会观察,让我们一起打开课文,自己读一读第2段,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学生自由读)谁来为我们读一读?(指名读)
2.师:读得真好,字正腔圆。

谁来说一说,从第二段,你知道了什么?
(1)如果学生说到:“我知道了丹顶鹤有一身洁白的羽毛。

”(结合板书“羽毛洁白”)丹顶鹤羽毛的颜色是?读一读这个词好吗?(点红“洁白”)给你的感觉是?能把丹顶鹤羽毛的美读出来吗?
(2)如果学生说到:“我知道了丹顶鹤的脖子和翅膀边儿是黑的”。

(结合板书“脖子翅膀边儿黑”)给你的感觉是?能把丹顶鹤脖子和翅膀边儿的美读出来吗?
(3)如果学生说到“我知道丹顶鹤的头顶就像嵌着一颗红宝石,鲜红鲜红的”(结合板书“头顶鲜红鲜红”)丹顶鹤的头顶什么颜色?给你的感觉是?文中用什么来作比喻?(红宝石)为什么要用红宝石来比喻呢?能把丹顶鹤头顶的美读出来吗?
3.现在知道为什么人们都叫它丹顶鹤吗?“丹”的意思是?(红)
4.喜欢丹顶鹤吗?让我们带着满腔的喜爱来一起读一读第二段(配乐)
5.师:你们读书的声音真好听,能把第二段背诵出来吗?试试看!(学生背诵)
三、学习第三段
过渡:师:同学们刚才背书的样子真逗人喜爱。

美丽的丹顶鹤,也很逗人喜爱。

下面老师请小朋友自己读读第三段,边读边想:还有哪些句子使你感受到了丹顶鹤的美丽?
1、现在把你想到的和小组里的小朋友说说
2、交流:哪个小组的小朋友愿意先来说说?
(1)第二句:(出示相关图片),看,它的腿——,脖子——,嘴巴也——。

师:你为什么选这一句?生答。

(板书:形体美)
还有谁也从这一句感受到了丹顶鹤的美丽?能把它的美丽读出来吗?
那么修长的身材,真的很漂亮,太让人喜爱了。

让我们漂亮的女生们一起来读一读。

哪个小组也想来说说?
(2)第三句(不论——还是——)出示词语“引吭高歌”和“展翅飞翔”,出示图:哪一张是引吭高歌?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师指图:你觉得它的动作怎么样?多像个歌唱家。

谁来读好这个词?谁能一边读词语一边学学动作吗?齐模仿读
边读边做动作这就是丹顶鹤在——(出示“展翅飞翔”),谁会读?让我们来做丹顶鹤展翅飞翔吧。

齐读,边读边做动作学得真好!你觉得丹顶鹤展翅飞翔的动作怎样?(优美)多像一个舞蹈家呀!
其实丹顶鹤的姿态不止这两种,指导看图,用有的……有的……说话。

丹顶鹤的姿态那么美丽、那么高贵,那么典雅,文中有个词语叫……高雅(出示词语,齐读)
教师引读:丹顶鹤不论是……,还是……,都显得……。

(板书:姿态美)你能读好这一句吗?先自己试试,谁来读?你肯定是很喜欢丹顶鹤优美的姿态,所以读得那么好听。

哪位同学也能试试用“不论…还是…”来说一个句子?(学生练习造句)
3、这么美丽、高雅的丹顶鹤,不论是我们小朋友,还是天上的神仙都很喜欢它。

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动画片。

你看到了什么?对,丹顶鹤象征长寿!神话中的太乙真人就是这样乘鹤而来,乘鹤而去。

所以说丹顶鹤是神仙的-----。

点红“旅伴”,它还有一个名字叫-------?点红“仙鹤”。

多么美丽的传说呀!(板书:传说美)
4、你们喜欢丹顶鹤吗?(喜欢)愿意和老师来个比赛吗?看谁先把这一段背诵下来。

(师生共背)
出示填空练习:
丹顶鹤很。

它的长,长,也长。

丹顶鹤不论是在,
还是在,都显得。

传说丹顶鹤是,所以人们又叫它“”。

自己试一试,指名练习,一起练习。

5、教师背诵(耶!我背诵出来了!谁愿意来试试!)
美丽的色彩加上修长的体型、高雅的动作,丹顶鹤真是太美了!老师给你提个建议,你背的时候,如果能加上一些动作,一定会更好。

(学生试背)
6、评价,老师给你们配上动听的音乐,想展示自己的小朋友一起来背这一段,好吗?(学生齐背)
四、读读想想,学习第四段
1、当冬天快要到来的时候,这些美丽的丹顶鹤便会从遥远的黑龙江飞到盐城的黄海之滨,它们在那儿生活的怎么样呢?自己读读第四段,说说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2、学生交流。

是呀,丹顶鹤的生活是那么的无忧无虑,小朋友,如果此时有人要伤害这些美丽的丹顶鹤,你想对这些人说些什么?(学生答)
师总结:同学们,保护野生动物,维护自然环境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行动起来,关爱野生动物,好吗?让我们带着美好的祝福,一起来读一读第4段。

五、拓展延伸
1、师:同学们今天课堂上的表现特别出色,老师奖励你们二份作业套餐,每个同学都可以自选一份自己喜爱的来完成。

1)、给丹顶鹤涂上正确的颜色+补充材料,介绍丹顶鹤,制作一张丹顶鹤的名片。

2)、给美丽的丹顶鹤画上一幅画+一句精彩的宣传标语,制作成一张精美的警世牌,告诫那些伤害丹顶鹤的人们。

2、学生自选作业,领取作业纸,自主完成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配上音乐《一个真实的故事》)
3、简单点评,展示。

板书设计:
20.美丽的丹顶鹤
羽毛洁白
脖子翅膀边儿黑
头顶鲜红鲜红
体形修长
姿态高雅
教学反思
《美丽的丹顶鹤》这篇课文生动地描写了丹顶鹤美丽的外形和姿态,引起了学生对丹顶鹤的喜爱,渗透了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全文共4个自然段,第二、三自然段是重点段。

其中第二自然段抓住丹顶鹤的颜色展开了生动细致的描写,表现出丹顶鹤亮丽和谐的色彩。

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层层引导的:
一、以读为主,读中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我在教学中十分重视读的训练。

朗读的形式多样,并在读后给予了鼓励性评价,逐步引导学生由读通到读懂,再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主动的个性化的行为。

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学生获得了情感体验,激发起对丹顶鹤的喜爱之情,充分感受到了课文语言的美。

二、激发想象,培养学生语言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丹顶鹤在黄海之滨生活得怎样?我惊讶地发现学生的想象是那样的丰富多彩。

三、绘画和语文学习的整合。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学科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

美术和语文在对学生进行美育方面的教育完全是可以融为一体的。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色彩缤纷的图画比文字能更形象地直接作用于他们的感官,符合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

我在学生充分朗读感悟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作画,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把已经感受到的丹顶鹤的美,对丹顶鹤的喜爱通过画再次表现出来,促进和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美丽的丹顶鹤》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丹顶鹤是一种珍稀禽类,初步认识保护野生动物的意义。

教学重点: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懂得保护野生动物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这堂课老师将和小朋友们继续学习《美丽的丹顶鹤》。

齐读课题。

提醒:读好“美丽的”,读准“鹤”he和后鼻音“顶”。

2、复习词语。

二、创设情境,朗读感悟。

(媒体出示丹顶鹤图)过渡语:同学们,冬天快要到了,一群群美丽的丹顶鹤,唱着嘹亮的歌儿,从遥远的北方飞来了。

瞧,多可爱的丹顶鹤呀!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丹顶鹤,来细细欣赏丹顶鹤。

丹顶鹤到底美在哪儿?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课文哪两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丹顶鹤的美丽?
(一)(媒体出示)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自由朗读。

边读边画出描写丹顶鹤美丽的句子。

同桌之间可以交流交流。

不懂的地方打上小问号。

2、引导学生交流回答。

问:你是从课文哪一段看出来的?
(1)出示第二自然段。

指名朗读。

问:__抓住丹顶鹤的哪几个部位来写的?(羽毛——翅膀、脖子——头顶)抓住了这些部位的颜色。

“洁白、黑、鲜红”相机变红。

指名朗读第一句,读好“洁白”“却”。

理解“却”的意思。

师:同学们,丹顶鹤还有一个更可爱的地方是什么呀?指导朗读第二句比喻句,这里把丹顶鹤的头顶比作什么?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师:丹顶鹤身上的色彩多美呀,谁能把这种美读出来吗?指名读。

齐读第二段。

板书:色彩美
师小结过渡:同学们,学到这儿,我们对丹顶鹤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下面请同学们拿出画笔和纸,也来画一只丹顶鹤,好吗?
(教师巡视指导)师:请×××同学把画的丹顶鹤给大家欣赏欣赏,顺便介绍一下丹顶鹤。

(2)师:丹顶鹤除了色彩美,你觉得还有什么地方美?指名交流。

相机出示第三自然段。

自由朗读。

师: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看图理解三个“长”,体会丹顶鹤的身材修长的特点。

借助语言文字理解丹顶鹤的动态的美。

着重理解词语“引吭高歌”(看图理解)、“展翅飞翔”(看录象——演一演’),体会它的“高雅”(动作舒展优美,给人美的享受)感受丹顶鹤的逗人喜爱。

相机板书:姿态美
竞赛朗读。

男女同学分读第三段。

师小结过渡:丹顶鹤色彩美、姿态美,非常逗人喜爱。

黄海边的人们都非常珍爱丹顶鹤,为它的生活创设了舒适的环境。

每年冬天快到的时候,一群群丹顶鹤就会从北方飞到第二故乡——黄海之滨。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媒体出示第四自然段)默读,思考:(1)从哪儿可以看出丹顶鹤把黄海之滨当成了“第二故乡”?相机理解第二句话。

媒体出示丹顶鹤生活的情景。

录象后问:你觉得丹顶鹤在这里生活得怎么样?
相机体会“三五成群”(很快乐)“无忧无虑”(没有烦恼)“整整一个冬天”(时间长)的含义。

师小结:同学们,这里没有喧嚣嘈杂,没有高楼大厦,蓝天白云、清山绿水,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正因为黄海的人们珍惜丹顶鹤、爱护自然环境,所以丹顶鹤特别喜爱这里。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我们怎样才能和动物们交朋友呢?指名交流。

(引导从环境、人们两个方面来谈。


(鼓励语:同学们懂得真多)
三、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出示:“遥、虑、却”
1、读读生字,想想怎样记忆生字并和同桌交流彼此的方法。

指名交流。

2、师范写。

3、学生描红、临写。

四、布置作业。

课后搜集有关鹤类的资料及野生动物的资料。

在第三课时咱们来交流交流。

板书设计:20美丽的丹顶鹤
色彩美
姿态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