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石桥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大石桥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目眩.(xuàn)寻觅.(mì)吞噬.(sì)疲惫.不堪(bèi)
B.蛊.惑(gǔ)褴褛.(lǚ)蹂.躏(róu)毛骨悚然(sǒng)
C.帯挈.(qì)殉.职(xùn)忻.然(xīn)悲天悯.人(mǐn)
D.颓.唐(tuí)狼藉.(jí)琐屑.(xuè)自怨自艾.(yì)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略胜一筹闻明遐迩海阔天空苦心孤诣B.长吁短叹任重道远孤注一致恍然大悟C.振耳欲聋自暴自弃见异思迁触目伤怀D.鸦雀无声唯命是从滔滔不绝不能自已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村民集中居住区内有医院、幼儿园、便民服务站等,现在的乡村已今非昔比
....。

B.学校合唱团的同学们正严阵以待
....,迎接歌唱比赛的到来。

C.托尔斯泰的墓地没有墓碑,不留姓名。

然而恰恰是不留名的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
的大理石和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
....。

D.中考在即,我不但没有紧张感,反而很平静,甚至有一种如释重负
....的感觉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文化是民族的根。

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它________在春节缤纷的花炮中,_________在京剧斑斓的脸谱中,__________在书法醇美的墨香中,__________在二胡凄美的弓弦上,传扬在诗词浪漫的意境里。

A.绽放闪烁跳动飘散 B.飘散绽放跳动闪烁
C.闪烁跳动绽放飘散 D.绽放闪烁飘散跳动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2分)
1
诗,是中国文学极具特色的一朵奇葩。

唐诗绚烂、宋诗清新,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真实反映古代社会的人情风貌,易为人们所接受,流传十分广泛。

①所选诗歌题材十分广泛,内容非常丰富
②它们既表现了中国文字的艺术魅力
③又代表了中华文化的雍容典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④从感时怀伤到离别赠友、从凭古吊今到故园之思、从写景状物到羁旅之愁
⑤《千家诗》选取唐、宋各朝名家名诗,每一首都朗朗上口,浅显易懂;咏物拟人,富有情趣
A.①④②③⑤ B.③①②④⑤ C.②③⑤①④ D.①③②④⑤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在“一带一路”的推进过程中,中国将同哈萨克斯坦一道圆梦、筑梦、追梦。

B.通过哈桑的誓言“为你,千千万万遍”,使我懂得了朋友间友谊的珍贵。

C.航天员举着国旗,通过摄像机镜头送出了节日的问候。

D.共享单车具有快捷、方便、灵活,已成为广大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

7.依照例句,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句。

(2分)
我喜欢旅行,喜欢在别人的思想里旅行。

我想与陶渊明一起重访桃花源,想与范仲淹携手登临岳阳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想追随孙犁先生走近那美丽感人的芦花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想跟随琦君女士去品尝那地道纯正的春酒。

8.阅读下面名著选段,根据要求填空。

(4分)
他慢慢地掏出了手枪,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

他把枪放在膝盖上,狠狠地骂了起来:“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

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懦弱最容易的一种办法。

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

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为了挣脱这个铁环,你已经竭尽全力了吗?你是不是已经忘了,在沃伦斯基新城附近,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不是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手枪收起来吧,这件事永远也不要告诉任何人。

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意义而充实。


选文出自原苏联著名作家__________________所著的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的“他”是指_______________,他在疾病缠身、丧失战斗能力的艰难处境下,内心经历了严峻的考验。

节选部分表现了他由绝望、动摇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历程。

9.文言诗文填空(每小题1分,共12分)
(1)风一更,雪一更, ,故园无此声。

(2) ,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的《归园
2
田居》)
(3) 我报路长嗟日暮,。

(李清照的《渔家傲》)
(4) ,八年风味徒思浙。

(秋瑾《满江红》)
(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诗人借用典故含蓄表达希望张丞相引荐自己做官的两句诗

(6) 《终南别业》)中自然舒缓地抒写出诗人身心无所束缚,自由自在的感受的诗句
是:
(7)《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的句子是:
(8)《醉翁亭记》中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阅读(满分20分)
(一)阅读文言文选段,然后回答10—15题(共16分)
【甲】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其
3
所以不得之故,乃狗劣也。

欲得良狗,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

”猎者曰:“何为?”人不对。

猎者自思,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疾耕。

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得良犬,于是猎兽之获,常过人矣。

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注释〕旷日:荒废时日。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每空1分,共4分)
(1)连月不开.()(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3)不人对.()(4)家富则市.得良犬()11.选出下列句中“然”字的意思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2分)
A .屋舍俨然
B .满目萧然
C .百事也尽然
D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
1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于是猎兽之.获
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家富则.市得良犬
C.是进亦忧,退.亦忧。

于是退.而疾耕
D.感极而.悲者矣旷日持久而.不得兽13.翻译下面句子。

(2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与范仲淹一样关注国家命运、关注民众疾苦的历史人物很多。

请你从下面提供的人物
中任选两位,并写出其与此相关的名句。

(4分)
杜甫顾炎武周恩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2分)
A .甲文前两段采用对比的写法。

一阴一晴,一悲一喜,两相对照。

B .“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对古仁人的向往和对朋友的劝勉之情。

C .乙文是一篇寓言故事,通篇叙事,借事说理。

D .乙文说明了人在遇到困难时,不可勉为其难,有时退是为了更好地进的道理。

4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4分)
村晚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①,山衔落日浸寒漪②。

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③信口吹。

【注释】①陂(bēī):水岸。

②漪:水波纹。

③:腔:曲调。

16.诗中的“衔”“横”两字富有表现力,请选择其中一字作简要赏析。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17.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8—22题。

(14分)
那时·那人·那书
张淑娟
①十多年前,我出生在农村,我的童年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在大清河边度过的。

②记得那时,爷爷每天都去河边放羊,我特别愿意跟着爷爷,尤其到了夏天,河堤上的树木枝叶浓密,整条河水都被树荫包围着。

我在河边捉蚯蚓找田螺,常常玩得不亦乐乎。

爷爷抱着他的收音机,一听就是一下午。

有一次,爷爷把我叫到他跟前:“这条河叫什么河,你知道吗?”“大清河”,我脱口而出。

“会写吗?”说着,爷爷用手拿起一截小木棍儿,另一只手轻轻抚平被水浸过的沙地,然后一笔一画地写了一个字。

“古人啊,早就知道人是最厉害的,他们以人为大,所以,这个字造得很像一个站立的人。

”看着地上的字,听爷爷这么一说,我突然觉得,原来认字也可以这样有意思。

③慢慢地,我认识的字越来越多,大概七岁的时候,我就能和爷爷一起听评书了。

因为喜欢评书,所以我特别爱看连环画,《岳飞传》《大战爱华山》《小商河》这些好看的小人书,曾让我痴迷了好长时间。

有一次,我因为太专心竟然忘记了吃饭。

奶奶嗔怪我变成了书呆子,爷爷反而乐呵呵地说:“爱看书是好事儿啊!多读书,别人抢不走。

不读书,别人也替不了。

”爷爷鼓励我多读书,但是他反对我死读书。

小学二年级的那个寒假,爷爷拿起我的小人儿书翻开岳飞激战的一页,他用大手盖住下面的小字然后问我:“这一页讲的是什么?”凭着超强的记忆力,我得意洋洋地复述出那些烂熟于心的文字。

满以为爷爷会夸奖我,可是,爷爷却不停地反问我追问我,我只好调动全部词汇,尽力把那张图说得更完整更详细。

最后,爷爷用爽朗的笑声肯定了我。

油然而生的成就感像个顽皮的孩子在我小小的心里上蹿下跳。

④这段时光对我来说是难忘的,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里我从未感到过枯燥或孤单。

直到后来上了大学,我依然喜欢把大把的时间花在图书馆。

读书慢慢变得和一日三餐一样重要,一些感触开始在心里慢慢累积,我也开始尝试写一些文字。

2001年,我的一首小
5
诗和一篇散文先后在两家刊物发表,我开心地领到了一百多元的稿酬,那次回家,我特意向爷爷炫耀了一番。

读大二的那个冬天,外面飘着鹅毛大雪,我赶到家的时候,爷爷已经到了弥留之际,我泪流满面地喊他,他才勉强睁了一下眼,很快,那眼神就望向了奶奶。

我只顾伤心地哭,却不知道这临终的一眼饱含着怎样的深意。

直到爷爷下葬后的第三天,奶奶才把我叫到屋里,她手里攥着几张皱巴巴的钱。

“这是你爷爷卖羊剩下的钱,让我留给你……”话还没说完,我和奶奶已经泣不成声。

那群羊跟了爷爷很多年,那是他这辈子唯一的积蓄。

爷爷子孙满堂却只有我一个人还在读书。

直到临终,他什么都没有对我说,可是,他又好像把什么都告诉了我。

⑤如今,走到了中年,突然发现,小时候的经历对我的影响竟是那样深远:当初,爷爷用小木棍儿教给我的字,每天还活跃在我的眼前,我依然很享受翻开新书的瞬间。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读过书才能在琐碎庸常的生活里妥善地安置自己。

爷爷只是一个地道的庄稼汉,他没有说过太高深的道理。

可是,他却让我明白:世界上没有白读的书,就如同没有白受的苦。

爷爷走了,永远地离开了。

可是,他给我留下了一个可靠的朋友,一个清明的世界,还有一个温暖的春天!
(选自《河北新闻网》2017-12-12)18.选文写了我与爷爷之间的哪些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19.选文以“那时·那人·那书”为题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0.请从修辞角度简要分析下面的句子。

(3分)
“爷爷用爽朗的笑声肯定了我。

油然而生的成就感像个顽皮的孩子在我小小的心里上蹿下跳。

”这个句子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6
21.选文第④段说“直到临终,他什么都没有对我说,可是,他又好像把什么都告诉了我。

”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2.文中的爷爷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段内容作简要分析。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23—29题。

(16分)
在阅读中拥有心力量
⑴我们看到的世界,总是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

而阅读,就是那副帮助我们清晰看世界的眼镜。

⑵人的生活,包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两个方面。

伟大的书,本身就同时拥有安顿灵魂和激发创造的力量。

物质的发展永远会受到各种制约,精神的蓬勃才是不竭的源泉。

毫无疑问,阅读正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精彩、更有条理、更有方向、更有智慧。

更重要的是,阅读让我们的心灵有一个安身立命之所。

⑶我们需要用阅读来重建信仰。

社会需要诚信,人们需要信仰。

读书会让人知道世界的深奥,会让人明白自己的无知与渺小,会让人产生敬畏之心。

而敬畏之心是建立信仰的重要基础。

阅读不是为了帮助我们逃避生活,逃避与人打交道,而是为了帮助我们更积极地面对生活,拥有更和谐的人际关系。

共读共行,才能同心同行。

⑷我们需要用阅读来创新创造。

好的书会让我们更年轻、更有活力。

读书,应该是一种挑战,向未知世界、同时向自己智力的一种挑战。

虽然批评式的阅读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不过读书不是为了批评书中的缺点与错误,而是为了创新创造。

尤其对于研究问题与建构理论而言,阅读应该以学其所长为主。

⑸我们需要用阅读探索世界。

我们看到的世界,总是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比如“近视”“老花”等原因,或者“粗心”“马虎”等心理,让我们无法清晰把握这个世界。

而阅读,就是那副帮助我们清晰看世界的眼镜。

⑹我们需要用阅读来反思自我。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本书里,每个读者所读到的,所汲取的,都带有个人色彩。

每个真正用心阅读的人,总是能够在书中寻找到自己,从而通过行动,去寻找有意义的人生。

⑺当然,读书需要循序渐进。

不同的书会组成一个自然的阶梯,引导我们去攀登思想与智慧的高峰。

所以,当我们被一本书阻拦的时候,不要自暴自弃,可以寻找另外更合适的书作为再次攀越这本书的阶梯。

⑻没能养成阅读习惯的人,不妨从现在行动。

即使不能以书为友,也应对阅读的好处有所了解,对爱书人、读书人保持尊敬。

我们的古人对于书籍、阅读、读书人,都是
7
尊敬的。

在古代,连有字的纸张也不能随便乱扔。

对这些保持必要的尊敬,本身就是对文化的尊敬,是一种修养。

⑼对于已经养成阅读习惯的人,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要提高标准。

读书也是思维与智力的体操。

如果不能读一些有挑战性的书、能够刺激自我超越的书,很难有真正的成长。

跳一跳才能摘智慧之果。

同时还要注意读书方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在朱子24字读书法中,熟读精思是最主要内容。

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是很难真正把握书中精髓的,正如饮食,只有细嚼慢咽才能有补于身体。

⑽虽然,现在很多人说书价贵,但毕竟还有公共图书馆和网上阅读等途径,对于想读书的人来说,不会因为没有钱而无法读书。

把阅读当做像吃饭、睡觉一样的基本需要与日常习惯,对财力的要求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高。

读书,不是无奈的选择,不是为了打发无聊的光阴。

最伟大的知识总是藏在最伟大的著作中,只有通过我们的阅读才能转化为力量。

⑾以阅读重建心态,从而拥有“心力量”,必然创造新未来。

23.下列对本文中心论点的概述,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我们要用阅读来重建信仰、创新创造、探索世界、反思自我。

B.我们要从现在开始养成读书的习惯。

C.我们要提高读书的标准。

D.我们要以阅读重建心态,从而拥有“心力量”,创造新未来。

24.文中所说的“心力量”指的什么是?(1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25.文章第⑸段划线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6.下列名言可以作为第⑹段论据的一项是()(2 分)
A.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B.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C.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而是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检查自己。

D.读书时要深思多问。

只读而不想,就可能人云亦云,沦为书本的奴隶,或者走马观花,所获甚微。

27.下面两段文字,哪一段放在第⑧段画线句后更合适?请具体阐述。

(3 分))
甲:据《燕京旧俗志》载:“污践字纸,即系污蔑孔圣,罪恶极重,倘敢不惜字纸,几乎与不敬神佛,不孝父母同科罪。


乙:民国高僧印光大师曾言:“字为至宝,远胜金珠,人由字智,否则愚痴。

世若无字,一事莫成,人与禽兽,所异唯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8
八年级语文第6页共8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28. “⑶—⑹”段与“⑺—⑼”段的顺序能否互换,请说明理由。

(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29. 请你谈谈对文章第⑽段中划线句的理解。

(2 分)
30.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⑴站点,既是匆匆而过的栖息处,也是暂时的落脚点;既是旧行旅的终点,又是新行程的起点……人生就是这样,一个又一个的站点组成了一个人生命的完整链条。

以上文字给你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以《每个站点都有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

(2)头顶一片蓝天,脚踏一方热土,我们处在一个共享时代。

朋友间的交往,亲人间的欢聚,课堂上的掌声,网络世界的畅游……最难忘,我们一起走过的那段美好时光。

请以《共享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如果选择⑵,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写文章。

②有真情实感;文体自选;字数不少于600字。

③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9
10
11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八年语文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
1.B 2.D 3.B 4.D 5.C 6.C
7.想与苏东坡相约夜游承天寺;想跟随竺可桢先生去解读那复杂多变的大自然的语言;
8.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 (保尔·柯察金)
战胜自我 (战胜懦弱、摆脱困境、坚定信念)
9. (1)聒碎乡心梦不成 (2) 晨兴理荒秽(3)学诗谩有惊人句(4) 四面歌残终破楚 (5)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6)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7)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8)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二、古诗文阅读(满分20分)
10.(1)放晴(2)探求(3)回答(4)买11.C 12.B
13.(1)不因外物之优、个人之得而喜,也不因外物之劣、个人之失而悲
(2)在家里就感到愧对他的家人,在外面就感到愧对他的朋友。

14.(1)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15.C
16.“衔”字运用拟人手法,写活了山,写出落日将沉未沉的情态。

“横”字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而是随意横坐在牛背上,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可爱(天真活泼、淳朴无邪等)。

评分标准:2分。

意对即可。

若两字均赏析,按前一个评改。

17.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或:表达了诗人对悠然宁静的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评分标准:2分。

言之成理,意对即可。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8.(3分)①爷爷教“我”认字;②爷爷让“我”给他讲连环画等故事并多次提问“我”;
③“我”发表文章爷爷夸“我”;④爷爷临终给“我”毕生的积蓄让“我”读书。

(任选3点作答,意思对即可。

共3分)
19.(2分)用三个短语加间隔号做标题有含蓄、意韵深远的效果,同时也提示了文章涉及到的内容;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0.(3分)运用比喻的修辞。

把“油然而生的成就感”比作“顽皮的孩子”生动形象的写出“我”受到爷爷的肯定时喜悦、骄傲、兴奋的感情,表现了我的幸福感、成就感和开心激动。

21.(3分)看似矛盾的话语其实大有深意。

爷爷临终前由于临近去世,身体虚弱得说不出话,可是我已经在爷爷精心教育下明白爷爷想给“我”说的话“世界上没有白读的书”,他想让“我”继续读书写作,有一个灿烂的人生!
22.(3分)爷爷是一个有远见、会教育孩子、有智慧的老人。

23. D 24.心灵中安身立命的力量。

(1分)
25.比喻论证,(1分)将阅读比作看世界的眼镜,生动形象的论述了我们需要用阅读探索世界的观点,(1分)使抽象的道理变得通俗易懂。

(1分)26.C
27.甲段文字更合适(1分),甲段文字表述了人们对字纸的尊敬,与画线句论述的内容相符合(1分),而乙段文字侧重论述字对人们的重要性, 所以不合适。

(1分)(如答与后一句“在古代,连有字的纸张也不能随便乱扔”连接紧密得1分)
28.不能互换,“③-⑥”论述了阅读的意义(1分),“⑦-⑨”论述了阅读的方法态度(1分),这两部分内容从认识到阅读的意义,从而端正态度,掌握方法,这符合人们认知事物的客观规律。

(1分)29.阅读最伟大的著作,可以使我们获取伟大的知识,获得伟大的力量,我们要多阅读最伟大的著作。

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