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滴加液体
B .稀释浓硫酸
C .检查气密性
D .测溶液 pH
2023 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及答案
湖北省十堰市 2023 年中考化学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以下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衣服晾干 B .冰雪溶化 C .钢铁生锈
2. 以下试验操作正确的选项是〔 〕
D .海水晒盐
3. 以下有关说错误的选项是〔
〕 A .氮气常用作保护气,说明氮气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B .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C .气焊时用纯氧代替空气使气体燃烧更猛烈,以获得更高温度D .将食物放置冰箱冷藏,以延长它的保质期
4. 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 A .河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净化过程得到自来水B .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汽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
C .CO 2 和 CO 的化学性质差异较大是由于分子构成不同
D .电解水试验中得到氢气与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5. 近年来,我国科学家利用型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
CH 3OH 〕,这不仅可以削减“碳排放”,还将成为抱负能源的补充形式,该化学反响的微观过程如以下图。

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反响中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 1:1
B .该反响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变
C .该反响中元素化合价都没有转变
D .该反响可以使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
2

试验目的 试验方案

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有气体的集气
A
区分 O 2 和 CO 2
瓶中
先加水溶解,然后参与适量氢氧化钠溶
B 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氯化镁
液,过滤,最终将滤液蒸发结晶
C 除去铜粉中的少量碳粉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区分四种白色固体:碳酸钙、氢氧 D 分别取样,加适量水,观看现象
化钠、硝酸铵、氯化钠
6. 分析、推理、归纳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故混合物确定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 B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均一稳定的物质确定是溶液 C .氯化钠、硫酸锌等盐中都含有金属离子,故盐中确定含有金属元素 D .某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H 2O 和 CO ,则该物质中确定含C ,H ,可能含O
7. 为了到达试验目的,以下试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A .A
B .B
C .C
D .D
8. 为了验证镁、锌、铁、铜四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某同学进展了如下试验〔如
图甲所示〕,充分反响后觉察试管中均有少量固体残留。

试验完毕后,将三支试管中的 物质全部倒入一只干净的烧杯中,最终得到无色溶液 a 和固体 b 〔如图乙所示〕。

由此得 出以下结论:①反响前后三支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均发生明显变化;②固体 b 中至少含 有
1 种金属;③固体 b 中最多含有四种金属;④溶液 a 中至少含有
2 种金属离子;⑤ 该试验能得出 4 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挨次:Mg>Zn>Fe>Cu 。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二、选择题组
阅读材料,完成以下小题
2023 年北京冬奥会秉承“绿色、开放、共享、廉洁”理念,是首个真正实现“碳中和” 的奥运会。

中国奥运健儿奋力拼搏,实现了全工程参赛,金牌和奖牌数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本届冬奥会是在全球冠肺炎病毒蔓廷的背景下我国举办的一届精彩、安全的全球性体育盛会,彰显了中国才智和大国担当。

9. 生活中的以下常见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A. 牛奶
B .生理盐水
C .苏打水
D .碘酒
10.以下做法没有表达绿色理念的是〔

A .承受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为北京冬奥会场馆供给电力支持
B .承受清洁低碳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技术制冰造雪
C .在赛事场馆四周和四周大力植树植草
D .鼓舞市民乘坐私家车观看奥运赛事
11. 以下冬奥会竞赛用品的材料不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A. 冰壶壶体——自然石材C .护目镜镜片——聚碳酸酯
B. 滑雪板根底材料——聚乙烯
D .冰球——合成橡胶
12. 冬奥会期间,“戴口罩、不聚拢、常消杀”仍是把握疫情传播的有效措施。

酒精〔C 2H 5OH 〕溶液是最常用的消毒剂之一、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 常用 75%的酒精溶液消毒
B. 酒精由 C ,H ,O 三种元素组成
C .酒精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2
D .酒精是由 2 个碳原子、6 个氢原子和 1 个氧原子构成的
三、填空题
13. 用化学用语填空:
〔1〕3 个氢原子 。

(2) 自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3) 标注四氧化二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4) 小苏打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构成它的阴离子是。

14. 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答复
(1) 最近,中国科学家不利用光合作用,直拉以二氧化碳和氢气为原料,经过一系
列反响成功合成了淀粉。

淀粉属于大大养分素中的 。

(2) 小明同学帮妈妈做饭,刮山药皮时手上皮肤奇痒难忍〔山药中含有的碱性皂角
素所致〕。

常用厨房中的 〔填调味品名称〕来止痒。

饭菜做好后,关闭阀门以熄灭燃气,其灭火原理是。

〔3〕2023 年 6 月 5 号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放射升空,放射飞船的遥十四火箭的推动剂为液氢和液氧。

火箭推动时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15.图1 是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构造示意图,图2 是四种粒子的构造示意图。

请答复:
(1)图1 中x= 。

(2)图2 中的粒子对应的元素共有种。

(3)溴化镁由离子构成。

依据以上信息,请写出溴化镁的化学式。

16.甲、乙两种固体〔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 所示,请答复以下问题:
℃时,乙的溶解度是g。

(1)t
3
℃时,甲形成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

(2)t
3
℃,把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分别放入两只烧杯中,参与100g水,充分搅拌,(3)t
1
溶解状况如图1 所示,则B 烧杯内溶质是〔填“甲”或“乙”〕。

现对图1 中两烧杯内物质同时作如下处理,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均形成不饱和溶液
A.升温至t
2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样
B.升温至t
2
℃,再通过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使两溶液均刚好到达饱和,蒸发水的质
C.先升温至t
3
量:烧杯A>烧杯B
17.A、B、C、D 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B 由两种元素组成。

A 和B 反响生成C 和D〔如以下图,局部反响条件已省略〕。

请按要求作答:
(1)假设A 和C 为单质,B 和D 为化合物,该反响属于〔填根本反响类型〕。

(2)假设A、B、C、D 为同一类别的物质〔物质类别是指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下同〕。

任写一个符合条件的化学方程
式。

(3)假设A、B、C、D 均为不同类别的物质,任写一个符合条件的化学方
程式。

(4)假设A、B、C 为同一类别的物质,D 与它们不同类别。

则C 的化学式是。

18.依据如图答复以下问题:
(1)写出仪器a 的名称:。

(2)试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较纯洁氧气,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是,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填字
的装置来制取氧气,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母编号〕,假设用试验室制取CO
2
2
是 。

(3) 制取 CO 2 时,检验 CO 2 已收集满的方法
是 。

19.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时,设计并完成了如下试验:
(1) 【试验探究一】
℃、向滴加有酚酞的 NaOH 溶液中渐渐滴入稀盐酸〔如图 1 所示〕,边滴加边振荡,测得试管①中最终溶液的pH=2。

℃、分别称取 0.5g 氢氧化钙粉末置于两支试管中,各滴加 2mL 水,振荡;再向试管 ②中参与 2mL 水、试管③中参与 2mL 稀盐酸〔如图 2 所示〕。

振荡并观看现象。

℃、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④中参与少量硫酸铜溶液,振荡。

静置后测得上层 清液的 pH=12,连续向其中滴加几滴稀盐酸〔如图 3 所示〕,试管⑤中无明显现象。

试验℃中,能证明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响的试验现象 是 。

试管①最终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酚酞除外〕。

(2) 试验℃中用水作比照试验,其目的是 。

(3) 试管④中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是。

(4)
【分析争论】甲同学通过“试管⑤中无明显现象”得出“盐酸不能与Cu 〔OH 〕发生反响”的结论。

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正确,于是连续开展如下探究。

【试验探究二】取试管①反响后的溶液逐滴滴入试管⑤中,直至过量,边加边振荡。

试验探究二中依次观看到的现象 有。

【结论】盐酸能与 Cu 〔OH 〕 发生反响。

【沟通反思】最终试管⑤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 有。

四、计算题
20. 将 12.0g 大理石样品置于烧杯中,向其中渐渐参与稀盐酸〔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
与稀盐酸反响〕。

当参与 94.4g 稀盐酸,恰好不再有气体生成,此时烧杯内混合物的质量为 102.0g 〔假设 CO 2 全部逸出,不考虑水的损失〕。

试计算: (1)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g 。

2
(2)烧杯内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
2 4
2
参考答案
1.C 2.C 3.B 4.A 5.D 6.D 7.C 8.A 9.A 10.D 11.A 12.D
13.〔1〕3H 〔2〕CH 4
〔3〕+N 4 O
〔4〕HCO 3 14.
〔1〕糖类 (2) 食醋;去除可燃物
点燃
〔3〕2H 2 + O 2
_
2H O
_
15.
〔1〕18 〔2〕3 或三 (3) MgBr 2 16.〔1〕20 〔2〕1:3
(3) 甲;ABC
17.
〔1〕置换反响 〔2〕NaCl + AgNO 3 = NaNO 3 + AgCl ↓〔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3〕HCl + NaOH = NaCl + H 2O 〔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4)
CO 2 18.
〔1〕酒精灯
〔2〕2KClO 3 MnO 2 _ _ Δ
2KCl + 3O 2 ↑;AE ;2H 2O 2 MnO 2 _ _
O 2 ↑ +2H 2O
〔3〕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满了 19.
〔1〕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氯化钠和氯化氢 〔2〕证明盐酸和氢氧化钙发生了化学反响
〔3〕2NaOH + CuSO 4=Cu (OH )2 ↓ +Na 2SO 4
〔4〕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然后由红色渐渐又变成无色,接着蓝色沉淀渐渐消逝,溶液变为蓝色;钠离子、氯离子、氢离子、硫酸根离子、铜离子
20.
〔1〕4.4 〔2〕解:设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反响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y
CaCO 3+2HCl = CaCl 2+H 2O +CO 2 ↑
100 =
x
x=10g 100
x
111 44 y 4.4g 44 4.4g
111
= y y=11.1g 44 4.4g
烧杯内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1.1g
× 100% = 11.1% 10g +94.4g−4.4g
答:烧杯内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