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试卷(附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试卷(附参考答案)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花苞.(bāo) 娇媚.(mèi) 诱惑.(huò) 彩棱.镜(lèng)
B.睫.毛(jié) 掩饰.(shì) 高邈.(miǎo) 绿茵.茵(yīn)
C.莅.临(lì) 吝.啬(lìn) 干涩.(sè) 淅.淅沥沥(xī)
D.粗犷.(guǎng) 静谧.(mì) 晒.干(shài) 咄.咄逼人(duō)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莅临朗润烘托秋风潇瑟
B.健壮澄清骄媚倾盆瓢泼
C.淅沥草垛干涩花枝招展
D.缭亮静谧蓑衣咄咄逼人
3、下面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
....表示赞成。

B.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
....,留下了辛酸的眼泪。

C.老师语重心长
....地给我讲了沉迷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晚会结束前,她献上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诫子书》这篇课文的学习,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B.自从兴化创建文明城市以来,兴化警方开展了整治非机动车违法行为的专项行动。

C.随着我校“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同学们的身体素质有了明显改善。

D.这篇报道列举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5、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霎时间,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

B.我那坚如磐石的信念被震开了一道细微的裂痕。

C.看着身边熟悉的风景,我仿佛回到了久违的故乡。

D.骤雨过后,荷叶上留下一颗颗珍珠。

6、下面一段文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春日踏青,青芜如毯,___________________;夏日听雨,雨声淅沥,
___________________;秋日看花,花叶相辉,_____________;冬日观雪,雪意阑珊, ______________。

好诗如四季,岁岁不相同。

①诗是千缕缤纷下那一丝虚幻的朦胧
②诗是玉田琼屋上那一份惊艳的洁白
③诗是绿茵遍野时那抹久违的清新
④诗是红叶清风里那一派无尽的潇洒
A.③①④②B.④③①②C.④②③①D.③④②①
7、句子积累——默写句子。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

(2)《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__________。

(3)《峨眉山月歌》:______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

(4)《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__________。

(5)《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__________。

(6)《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达作者急迫的思乡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__________,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8)《〈论语〉十二章》中说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9)《〈论语〉十二章》中说明学习既要“学”又要“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

(15分)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
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

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

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

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

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

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

前树又鸣,又转奔之。

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动。

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注释)①牧竖:牧童。

竖,童仆。

②跑:兽类用足扒土。

同“刨”。

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1.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两狼之并驱如故./故.令嗥B.目似瞑,意.暇甚/.意.甚仓皇
C.狼不敢前./跑号如前.状D.相去.数十步一狼径去.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②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3.比较阅读(甲)(乙)两文,下面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甲文主要表现狼的贪婪、凶残、狡诈和愚蠢;乙文则从大狼身上体现伟大的母爱。

B.甲乙两文在刻画狼时,都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

C.甲文表现狼的狡诈时主要写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诱敌”;乙文中开篇写“谋分捉之”,以下从狼的侧面处处体现了“谋”的结果。

D.两文的语言都简练而生动,都运用了比喻和描写。

4.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
三、现代文阅读。

(30分)
1、邻居阿麻
①我与邻居阿麻结怨已经很久了。

瞧他那副样子,够你烦心:脸麻,腿跛,背驼。

因为这副尊容,他已经四十多岁了,还是个“快乐的单身汉”。

②单身汉有空闲,管闲事管到我的头上。

我和我的伙伴们在玩的方面个个都是天才,下雪天,我们拆别人的篱笆学大人烧炭,他提起一桶水,“噗”的一声,将窑炭冲得稀烂。

“烧了镇上的房屋,你们去坐牢!”秋天,我们用“土炸药”炸别人家菜园里的南瓜,炸得“瓜肉横飞”,我们高兴得直翻跟头。

正当我们得意忘形之时,阿麻的手钳住我:“看我不告诉你们爷娘!”回家后,我们都挨了一顿打。

皮肉受苦,奇痛难忍,我们奈何不了阿麻,只能编歌谣泄恨:“麻子麻叮当,骑马上洪江,听到锣鼓响,麻子脸上痒。

”这时,麻子便要追击,我们“哗”的一声跑散,望着他一跛一跛的样子,我们开心得像喝了可口可乐。

③我们不喜欢他,小镇上的大人们也不怎么喜欢他,这中间有个缘故。

④小镇的西边有一条河,是学生上学和大人外出的必经之地。

河上有座年久失修的桥。

桥上木板朽了,常常跌倒人,木桥墩烂了,走在上面摇摇晃晃像荡秋千。

终于,一场大雨,猛涨的山溪水把它冲走,还带走了我的一个小伙伴春山。

我庆幸那天贪玩旷课,捡得了一条小命。

阿麻请人做了个小木船,干起了摆渡的行当。

第一天,过渡免费,镇里的人都说他在积德。

可是,第二天收费一角。

后来竟涨到了四角,阿麻“发”了,腰包涨鼓鼓。

有人骂他“黑良心,赚昧心钱”。

但他默默地忍受了。

⑤风里来,雨里去,阿麻摆渡六年。

操劳过度,脸色蜡黄,日渐消瘦。

人们担心,他总有一天会栽倒在小河里。

⑥后来,小河上砌起了一座石拱桥,小巧玲珑,像一把小金锁,锁住了放荡不羁的小河。

从此,小镇的人们过河如履平地,都说修桥人泽被后世。

⑦小桥落成的前两天,阿麻死了,医生说他患的是癌症。

⑧小桥落成那天,正逢小镇赶集,人山人海,好不热闹。

桥上没有彩灯,没有横幅,没有红绸。

一挂两千响,响过之后,镇长讲话了:“今天,我们在这里
举行小桥落成典礼暨阿麻同志追悼会。

阿麻同志摆渡六年,劳动所得全部捐献,修了这座石拱桥。

他在病重住院期间,仍念念不忘小桥,念念不忘小镇的人们。

”镇长的眼圈红了,嘱秘书拿出骨灰盒,打开,说:“这座石拱桥,就是阿麻的纪念碑。

”他顿了顿,人群中有人哭泣。

“根据阿麻遗嘱,将他的骨灰撒在小河里。

”他抓起一把骨灰,撒向空中,随着骨灰抖落,人们的泪珠也纷纷抖落。

⑨不知是哪一个能工巧匠,雕了个阿麻的半身石像,嵌在桥头的石墩上,从此后,阿麻每天目送着孩子们上学,目送着过往的车马行人。

1.儿时的“我”和孩子们为什么不喜欢阿麻?
2.小镇上的大人们为什么也不喜欢阿麻?
3.有人骂阿麻“黑良心,赚昧心钱”,阿麻为什么不为自己辩解,反而“默默地忍受了”?
4.作者为了塑造阿麻这个人物,用了_______的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

5.文章中的阿麻是一个既平凡又伟大的小人物,结合自己的感受谈谈阿麻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2、剩下半碗饭
王韭
①14岁那年,父亲给我找了个继母。

继母带来了一个男孩,比我大几个月,我叫他“喂”。

②家里陡然增加了两张嘴与“喂”的学费,父亲的脸开始阴沉起来。

每到吃饭时,“喂”总是低着头一粒粒地扒着碗里的饭,吃完了也不敢再去盛第二碗,因为父亲在旁边冷眼瞪着。

只有等我和父亲先后离开桌子后,继母才会趁我们不注意,迅速将我剩下的那半碗饭倒进“喂”的碗里。

③一天,我照例剩下半碗饭,但我却悄悄溜进厨房,舀了一勺盐倒进碗里,然后回到桌边,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放下碗筷。

等我走后,继母照例将那半碗饭给了“喂”。

这一幕被幸灾乐祸的我,躲在一旁看得清清楚楚。

不知有诈的“喂”,猛扒了一大口饭,没嚼几下,就表情痛苦地吐个不停。

“哈哈哈!”我终于忍不住笑出声来。

然而上了当的“喂”,却并不生气,只是默默起身倒了些开水在碗里,然后继续埋头吃了起来。

④高中时,我的数理化成绩非常差,排名落到班上的最后几名。

我开始颓废
起来,索性连写文章的爱好也放弃了。

父亲很着急,却毫无办法。

⑤就在这时,一个报社的编辑写信给我,告诉我他接到了几个学生的来信,说很喜欢我不久前发表的某篇文章,鼓励我多写。

我迅速振作起来,成绩好了,人也开朗起来。

我再度趾高气扬,每天都与父亲高谈阔论,成心要气气数理化比我好的“喂”,不过“喂”并不在意。

⑥一个周日,“喂”在学校打篮球,我无意中走进他的房间里,发现他的书桌上散落着几个信封。

我拿起来一看,都是写给报社编辑的。

我再抽出信一看,上面说我最近发表的那篇文章让他深感共鸣,并向编辑打听我的通讯方式。

每一封信,笔迹不同,内容不同,落款也不同,是市里各个学校的名称和地址:一中、二中、三中、职中……我呆呆地看着,有点糊涂。

正好“喂”推门而入,我举着信问他:“谁写的?”他本能地说:“我的一些朋友。

”我忽然明白过来,那位编辑收到的信,一定全是他求朋友写的,然后自己骑着车,去各个学校附近的邮筒发信,难怪他的自行车最近总是爆胎。

⑦我发疯似地对他拳打脚踢:“骗子,骗子!原来我的文章没人喜欢。

”他情急地大叫:“不是的,我们班就有好多人喜欢。

就是他们说要写信给编辑,我才想到这个招的!”我停下手,泪眼朦胧:“真的?”“千真万确,否则我这个只攻数理化的人,哪里知道你文章的好坏?”
⑧那天饭桌上,他依然慢慢地数着碗里的饭粒,而很久都不再剩饭的我却端着故意剩下的半碗饭平静地说:“哥,我吃不完,给你吧。

”瞬间,大家都愣住了,为我叫的那声“哥”。

继母首先反应过来,马上把我的剩饭接过去倒在他碗里。

他想笑却哽咽道:“妹妹的剩饭本来就应该是哥哥吃的。


⑨他埋头欢快地吃起来。

虽然我泪眼模糊,但还是看清了他脸上的喜悦之色。

1.理清文章思路,在下面空白处补全情节。

继母趁我和父亲不注意,将我的剩饭倒进“喂”的碗里→______我无意间发现“喂”为了帮我树立学习信心,暗中抽同学们写的信给编辑→______。

2.文中的“喂”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中实例加以说明。

3.如何理解第⑧段加横线句子的含义。

4.为什么“我”最后不再称他为“喂”了?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四、写作题(4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成长的路上难免有许多的不尽人意,但我们不要钻牛角尖。

有时我们不妨换个角度去观察去思考,也许你会发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并悟出一些不一样的道理。

请以《换个角度》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
.........,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自定立意,写出你的经历、感悟、认识。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

(4)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A
C
C
B
C
A
(1)我寄愁心与明月(2)行舟绿水前(3)夜发清溪向三峡(4)崔九堂前几度闻(5)受降城外月如霜(6)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7)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二
1.B
2.(1)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2)牧童从树上下来看大狼,它的气息已经断绝了。

3.D
4.示例:我更赞同甲文中屠户的做法。

因为屠户面对的是恶狼,被迫自卫,除恶务尽,杀狼是正当的;而乙文中两牧竖“杀狼”则出于一种无聊的残忍,张扬的是人性中恶的一面。

点拨:本题属于开放性题,在回答时,首先要把握住文章的主旨,只有在正确把握主旨的前提下,才能够保证自己的观点不会偏离方向,也才能使自己在陈述观点时能够自圆其说。


1.①阿麻外貌丑陋不讨人喜欢;②阿麻不了解孩子的顽皮和恶作剧。

2.因为他占河口收“买路钱”,得罪了大伙,被人责怪也不吭声,是个死皮赖脸赚昧心钱的主儿。

3.说明他心地善良、气量大,反衬突出了他之后善举的伟大。

4.欲扬先抑使文章有悬念、有起伏,在真相大白后使阿麻的形象陡然高大起来
5.示例:阿麻的故事告诫人们对周围的人应有更多的理解与谅解,人与人之间应有更多的宽容和爱心。

【答案】
1.我故意将舀有一勺盐的半碗饭留给“喂”吃;我终于接受了“喂”,并真诚留给他半碗饭.
2.懂事:每到吃饭时,“喂”总是低着头一粒粒地扒着碗里的饭;善良:他情急地大叫:“不是的,我们班就有好多人喜欢.就是他们说要写信给编辑,我才想到这个招的!”;宽容:然而上了当的“喂”,却并不生气,只是默默起身倒了些开水在碗里,然后继续埋头吃了起来
3.“笑”和“哽咽”表明因终于得到“我”的认可与接纳而产生的喜悦满足之情.也表现了“喂”的宽容与善良.
4.是“喂”的真诚善良和宽容打动了“我”,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于是“我”由称他“喂”到称他“哥”,表现了“我”内心的转变.生活中,只要与人真诚相处,宽容待人,一切都会变得十分美好.
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