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测量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ac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工程测量考试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人们建造的房屋、道路、堤坝、输电线路等称为( )。
A.自然地物 B.人工地物 C.地貌
答案:B
2.由几个共同一个顶点的三角形组成的多边形三角网,是( )。
A.线形三角锁 B.大地四边形
C.单三角锁 D.中点多边形
答案:D
3.导线边长应根据不同比例尺的测图要求,一般选择在( )米之间,导线边长最大大致相等,否则,测角精度会受到很大影响。
A.50~300 B.20~100 C.100~300 D.80~200
答案:A
4.在水准测量中,两点间高差的中误差与两点间测站数的平方根成( )比。
A.正 B.负
答案:A
5.在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其高程部( )。
A.相等 B.不等 C.0
答案:A
6.下列各测量术语的解释,(D)是错误的。
A.测站,指安置仪器的位置或地点
B.对中,指将水准仪的中心与地面点位放在同一铅垂线上
C.盘左,指仪器的竖直度盘位于观测者的左侧,又称正镜
D.测量误差,指测量过程中粗心大意发生的粗差
7.在下面这个水准仪的十字丝分划板示意图中,(C)是视距丝。
A.甲 B
.丁
8.将平均海水面延伸穿过大陆形成的闭合曲面称作(C)。
A.水平面 B.水准面 C.大地水准面 D.假定水准面
9.每个钢尺经过比长检定后都有一个(C),用来表达在标准拉力下,钢尺的实际长度随温度变化的函数关系。
A.检定结果 B.标准公式 C.尺长方程式 D.计算公式
10.衡量距离测量结果的精度,可以使用(D)。
A.往返测量的差值 B.往测精度 C.返测精度 D.相对误差
11.在进行竖直角观测时,应使视线离开地面(A)。
A.1m以上 B.1m以下 C.0.3m以上 D.0.3m以下
12.使用三个脚螺旋来调平测量仪器时,气泡的移动方向与(A)移动方向一致。
A.左手大拇指 B.右手大拇指 C.两手大拇指 D.左手食指
13.下列关于测量记录的叙述中,(D)是错误的。
A.必须直接在记录手薄上记录,不能记在草稿纸上再誊抄
B.记录数据不允许擦刮
C.估读数不得划改
D.前、后视读数可以同时修改
14.下图中的(C)是支线水准路线。
A.甲 B.乙 C.丙 D.丁
15.在大中型建筑施工场地上,施工控制网多用正方形或矩形网格组成,称之为(B)。
A.建筑基线 B.建筑方格网 C.控制基线 D.三角网或导线网
16.如果αAB=262°30′00″,则R AB=(C)。
A.N82°30′00″W B.N82°30′00″E C.S82°30′00″W D.S82°30′00″E
17.建筑物变形观测的任务是(C)对设置在建筑物上的观测点进行重复观测,求得观
测点的位置变化量。
A .一次性地
B .随机地
C .周期性地
D .多次地
18.竣工图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图幅大小、注记、图例符号及线条,( B )。
A .与实际情况一致 B .与原设计图一致 C .符合甲方的要求 D .必须美观大方
19.高层建筑轴线投测的目的是保证高层建筑的( C )。
A .标高 B .质量 C .垂直度 D .水平度
20.在A 、B 两点对向进行三角高程测量,两点间平距为100.00m 。
在A 点观测B 点:
'430, 1.50, 1.80i m m
αυ=+==。
;在B 点观测A 点:
'=-418, 1.40, 2.40i m m αυ==。
则B-A 的高差为( B )。
A .8.52m
B .-8.52m
C .7.52m
D .-7.52m
21.下表为一闭合水准路线观测成果,对这次测量叙述中的( A )是正确的。
A .高差闭合差为-33mm
B .观测高差总和为12.265m
C .高差闭合差为102mm
D .本次测量不合格
22.为了消除或减弱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的影响,三角高程一般应( A )。
A .进行对向观测 B .选择高精度仪器 C .由技术水平高的测量人员观测
D .选择良好的天气条件进行
23.某建筑场地上有一水准点A ,其高程为H A =138.416m ,欲测设高程为139.000m 的室内±0.000标高,若水准仪在水准点A 所立水准尺上的读数为 1.034m ,则前视读数应为( C ),才能在水准尺底部注出±0.000标记。
A.1.034m
B.0.584m
C.0.450m
D.-1.034m
24.钢尺的名义长度与实际长度不符,就产生尺长误差,( B )。
A .用该尺所量的距离越长,误差产生相互抵消,累计误差越小
A
B
C
C ′ B .用该尺所量的距离越长,累计误差越大 C .不能使用改尺量距
D .只能用该尺丈量较短的距离
25.在小于( B )km 2
的范围内建立的控制网,称为小区域控制网。
A .5
B .10
C .12
D .15
26.地形图上某一线段的长度与其在地面上的实际长度之比,称为( A )。
A .比例尺 B .数字比例尺 C .图示比例尺 D .比例尺精度
27.如下图所示,在地面上测设∠ABC ′以后,精确地测量其角值为89°59′30″已知BC 距离120m ,应该将C ′向外移动( C )到C ,才能使∠ABC 为90°。
A .30″
B .-30″
C .17.5mm
D .-17.5mm
28.下列关于地形图比例尺的说法中( D )是错误的。
A .地形图比例尺越大,精度越高 B .地形图比例尺越小,精度越低
C .在实际测量中,要根据工程需求来确定地形图的比例尺
D .测绘地形图的比例尺越大,精度越高,所以将比例尺定得越大越好
二、多项选择题
29.正五边形的特点是( )。
A .中心角α=72°
B .每个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其底角β=54°
C .半径R 与边长S 之间有相应关系, R=0.85·s 。
答案:A B C
30.下表是某(支线水准)水准测量手薄,根据记录所作的叙述中( AD )是正确的。
点 名 后视读数 前视读数
高 差
高 程 备 注 BMA 1.265
280.520
水准点
1 1.85
2 1.640 2 0.986
1.500 3 1.456
Σ
A.1-2的高差是0.352m B.2-3的高差是-0.514m
C.BMA-A的高差是280.520m D.1点的高程是280.145m
E.1-2的高差是0.212m
31.下列关于小区域控制测量的叙述中,(ABDE)是正确的。
A.在小于10km2的范围内建立的控制网,称为小区域控制网
B.在小区域内,水准面可视为水平面
C.在小区域内不能采用平面直角坐标系
D.建立小区域控制网时,应尽可能与国家控制网联测
E.小区域控制网与高级网联测有困难时,也可以建立独立平面控制网
32.下列有关方位角的说法,(BD)是正确的。
A.同一直线的正、反方位角相差360°
B.同一直线的正、反方位角相差180°
C.同一直线的正、反方位角相差90°
D.坐标方位角一般用α表示,角值范围0°~360°
E.坐标方位角一般用α表示,角值范围0°~90°
33.下列关于导线转折角的说法中,(ACD)是正确的。
A.导线的转折角有左、右角之分
B.在观测者左边的水平角称为左角
C.在导线前进方向右侧的水平角称为右角
D.在附和导线中,尽量观测左角
E.在闭合导线中,尽量观测左角
34.在某假定高程系统中,A、B、C三点的相对高程分别是80.0m、85.0m、100.0m,如果假定水准面的绝对高程是100.0m,则下列说法中的(ABE)是正确的。
A.A点的绝对高程是180.0m B.A点绝对高程是-20.0m
C.B点的绝对高程是185.0m D.B点的绝对高程是-15.0m
E.C点的绝对高程是200.0m
35.照准部是经纬仪水平度盘上部能绕仪器竖轴旋转的部分。
主要部件有(ACD)和光学读数显微镜及水准器等。
A.望远镜 B.支架 C.横轴 D.竖直度盘 E.水平度盘
36.水准测量时,尽量使仪器的前、后视距相等可以消除或减少(AC)。
A.水准管轴误差 B.水准尺刻划误差
C.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影响 D.读数误差 E.视差影响
37.钢尺丈量直线AB的水平距离,往测为57.230m,返测为57.245m;丈量直线CD的水平距离,往测为48.730m,返测为48.718m。
下面关于这两次测量的说法中(AD)是正确的。
A.D AB是57.238m B.D AB是57.245m
C.D CD是48.730m D.D CD是48.724m
E.D AB比D CD的测量精度高
38.下图为一水准路线的观测示意图,根据这图所作的叙述中(CD)是错误的。
A.TP1点的高程是214.789m B.TP1-TP2的高差是0.185m
C.第三测站的前视点是TP2点 D.第一测站的后视点是TP1点
E.B点的高程是215.191m
39.数学中的直角坐标系与测量学的直角坐标系的区别包括(ACD)。
A.测量坐标系的纵轴是X轴,数学坐标系的纵轴是Y轴
B.测量坐标系的横轴是X轴,数学坐标系的纵轴是X轴
C.测量坐标系的横轴是X轴,数学坐标系的纵轴是Y轴
D.测量坐标系象限顺时针编号,数学坐标系象限逆时针编号
E.测量坐标系象限逆时针编号,数学坐标系象限顺时针编号
40.在不同的测量工作中需要不同的测量坐标系统。
常用的测量坐标系统有(ABC)。
A.大地坐标系 B.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C.独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D.数学坐标系 E.矿山坐标系
三、填空题
41.建筑详图的索引标志是以一个直径为( )毫米的圆圈来表示。
在圆圈内需表示出该详图的编号及详图所在图纸的编号。
答案:8~0
42.在测绘地形图和建筑工程定位放线工作中,为了保证测量的精度,必须在测区内先选一些具有控制意义的点,采用比较精密的测量方法,测定这些控制点的( )和( ),称为控制测量。
答案:平面位置高程
43.小三角点构成的等边三角形,条件不容许时,三角形的内角应不小于( ),不大于( )。
答案:30° 120°
44.水准仪的检验和校正的项目有圆水准器的检校、十字丝横丝垂直与仪器竖直轴、水准管轴平行于仪器竖轴。
45.一般工程水准测量高程差允许闭和差为±40√L或±12√n。
46.经纬仪由照准部、水平度盘、基座三部分组成。
47.在进行水准测量时,对地面上A、B、C点的水准尺读取读数,其值分别为 1.325m,1.005m,1.555m,则高差h BA=-0.32m,h BC=-0.55m,h CA=+0.23m
48.整平经纬仪时,先将水准管与一对脚螺旋连线平行,转动两脚螺旋使气泡剧中,再转动照准部90°,调节另一脚螺旋使气泡剧中。
49.在同等条件下,对某一角度重复观测n次,观测值为l1、l1、…、l n,其误差均为m,则该量的算术平均值及其中误差分别为∑Li/n和±√([△△]/n)。
四、判断题
50.在小三角测量的外业工作中,相邻三角点间应通视良好,以便于观测竖直角。
( )答案:×
51.在温度t0=+20℃时,将一盘名义长l0=30m的钢尺,与一地实长(+20℃时)为30.003m的标准尺比较,结果比标准尺寸0.005m,则该尺在+20℃时的实际长度为30.005m。
( )
答案:×
52.钢尺的基本分划为分米,最小分划为毫米。
( )
答案:×
53.路基边坡的放样在分路施工中常采用两种方法是:绳索竹杆法边坡样板法。
( )
答案:√
54.在地形图上,每隔四条等高线加粗描绘一条等高线,这条等高线成为首曲线。
(×)
55.钢尺精密量距,必须使用经过比长检定的钢尺,并且对丈量结果进行三项改正计算。
56.系统误差不具有累积性。
(×)
57.为了提高观测精度,三角高程测量一般应进行对向观测,取两次观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
58.同一条直线的正,反坐标方位角相差90°。
(×)
五、解答题
59.怎样用罗盘仪进行直线定向?
答案:(1)将罗盘仪安置在某一点A处,挂上垂球对中。
(2)整平仪器。
(3)转动目镜对光螺旋,看清十字丝,放松刻度盘制动螺旋,转动罗盘仪照准直线另一端点B的标杆,转动对光螺旋,看清目标。
(4)放松杠杆螺旋,等磁针自由静止后,在刻度盘上进行读数,读出的角值就是直线AB的磁方位角或磁象限角。
60.精水准仪与普通水准仪有何区别?
答案:两者之间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又是精密水准仪增大望远镜放大倍数和附有光学测微器装置,另外望远锐内十字丝的水平中丝与普通仪器不同。
61.施工期变形观测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控制和调整建筑物的变形量,以确保建筑物的施工质量。
62.如何进行分段平量法?
答案:地面坡度较小时,可将尺的一端抬高(但不得超过肩高),保持尺身水平(用目测),用测钎或垂球架投点,按前面所述方法,分段量取水平距离,最后计算总长。
63.经纬仪的轴线有哪些?各轴线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什么?
答:经纬仪的主要轴线有:照准部水准管轴LL、仪器竖轴VV、望远镜视准轴CC、仪器横轴HH。
满足关系:(1)照准部水准管轴LL垂直于仪器竖轴VV;(2)视准轴CC垂直于仪器横轴HH;(3)仪器横轴HH垂直于仪器竖轴VV。
六、名词解释:
64.施工高程
答案:平土标桩刨光面上写明填挖高度,称为施工高程。
答案:在同一幅图上,按规定的等高距测绘的等高线。
66.注记符号
答案:地形图上用文字,数字标明的地名、高、按房层数,河流深度等叫注记符号。
67.圆水准器轴——圆水准器零点(或中点)法线。
68.地形——地物和地貌总称。
69.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差。
七、计算题
70.根据图2,列出的数据,计算自然地面的平均高程。
答案:解:H1=(26.86+76.77+76.88+76.68/ 4)=76.80
H2=(76.77+76.14+76.88+76.51/ 4)=76.58
H3=(76.68+76.88+76.75+76.32/ 4)=76.66
H4=(76.88+76.51+76.32+76.81/ 4)=76.63
H=(76.80+76.58+76.66+76.63 /4)=76.67
答:自然地面的平均高程H=76.67
71.已知α=90°,设计曲线半径K=110米,求:切线长T,曲线长L。
答案:解:T=Ktg(α/2)=110×tg45°=110米
L=kα(π/180)=110×π×(90°/ 180°)=172.7米
答:园曲线的切线长为110米, 曲线长L=172.7米。
72.如图4,设每一方格的面积为400m2, 求出挖方量和填方量。
答案:解: HAB12=(26.4+25.6+25.8+25.4/4)=25.80
HAB25=(25.6+25.4+25.2+24.8/4)=25.25
HAB34=(25.2+24.8+24.8+24.2/4)=24.75
HBC12=(25.8+25.4+25.4+24.8/4)=25.35
HBC23=(25.4+24.8+24.8+24.4/4)=24.85
H=(25.8+25.25+24.75+25.35+24.85/5)=25.2m
方格网各点挖填高度:
A1(1.2) A2(0.4) A3(0.0) A4(-0.4) A4(-0.4)
B1(0.6) B2(0.2) B3(-0.4) B4(-1.0) C1(0.2) C2(-0.4)
C3(-0.8)
V挖=1.2×1/4×400+0.4×2/4×400+0×1/4×400+0.6×2/4×400+0.2×400+0.2×1/4×400=120+80+0+120+80+20=420m3
V填=0.4×1/4×400+0.5×3/4×400+1×1/4×400+0.4×2/4×400+0.8×1/4×
400=40+120+100+80+80=420m3
答:填挖方量各为420m3。
73.已知水准尺倾斜角度γ为3°30′,水准仪水平时,在尺上的读数为a`为2m时,求尺身倾斜造成的误差mr。
答案:解:mr=a`(1-cosγ)=2×(1-cos3°30′)=0.0037m=3.7mm
答:尺身倾斜造成的误差mr=+3.7mm。
74.根据高程为188.199米的水准点C,测设附近某建筑物的地平±0标高桩,设计±0的高程为188.800米。
在C点与±0标高桩间安置水准仪,读得C点标尺后视读数a=1.717米,问如何在±0标高桩上做出标高线?
解:
沿在±0标高桩上下移动水准尺,使读数为1.116m,在尺底标定标高线。
75.已知M、P两点,要测设角值为90°的∠MPN,初步定出N′点后,精确测得∠MPN′=8 9°59′21″,量得PN′的距离为79.56米,问应如何精确定出∠MPN?
解:
,在N′点沿ON′垂线向外侧量取0.015m得N点76.完成表格并写出计算过程。
77.已知x A =100.000m ,y A =100.000m ,x B =90.000m ,y B =110.000m ,x P =90.000m ,y P =90.000m ,求极坐标法根据A 点测设P 点的数据β和D AP 。
简述如何测设。
解:
在A 点安置经纬仪,瞄准B 点定向,逆时针测设β角,确定AP 方向;在AP 方向测设水平距离D AP ,确定P 点并标记。
78.已知图中AB 的坐标方位角,观测了图中四个水平角,试计算边长B →1,1→2,2→3,3→4的坐标方位角。
解:=1B α197°15′27″+90°29′25″-180°=107°44′52″
=12α107°44′52″+106°16′32″-180°=34°01′24″
=23α34°01′24″+270°52′48″-180°=124°54′12″
α124°54′12″+299°35′46″-180°=244°29′58″
=
34
79.设对某距离丈量了6次,其结果为240.311、240.301、240.316、240.324、240.31 9、240.320,试求其结果的最可靠值、算术平均值中误差及其相对中误差?
分析:取算术平均值为最可靠值。
注意[v]=-0.001
解:
80.有一正方形建筑物,测得其一边的边长为a=38.52m,观测中误差为±0.02m,求该建筑物的面积S及其中误差。
分析:按照倍函数误差传播定律计算。
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