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诗歌的“不隔”追求——从两稿《天狼星》及若干诗论说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种 情 况 下 的 渗透 ?

详见王国维
《 人间 词话》
总第
条 4 0

“问
隔 与 ‘

不 隔 ‘

之别

曰:
陶、
谢 之诗 不隔 ,

年 则稍 隔矣 。 东 坡之诗 不 隔 ,
山 谷则稍隔矣… … ” 黄霖等导读、
注释 :
《人间 词话 》,
上 海 古 籍出 版社 ,
年 第 页 20 0 0


叶嘉莖 :
《 迦陵 论 词 丛稿 K :
河北 教育 出 版社 ,
年 2 0 1 6 ,
第 页 2 0

蒋 伦 读 年 ⑤
原 隔 不隔 :


》, 《
书 》 20 14
第 期 4

⑥ 罗 钢 : 《 把中 国 的 还给 中 国 : 隔 与 不 隔 与 賦 比 兴 的 一 种 对位 阅读 》 , 《 文艺 理论研究 》 20 1 3 年
“ 似乎 正走 反澄 清 的 方 向 ” 。 ?
在余 氏看 来 ,
要攻克 这种倾 向 ,
关 键在 于做 到
“明 朗

( cl a r i t y )

他对 自
己组诗
或竟是死路 了 ;
这 诚 然 是
十分不幸 的” 。 ?
之所是
路 “ 死


其 根本 原 因 在 于创作 中 产 生 了 某 种 实 然 的 危
机 , 余光 中 曾 基 于 个人 认 知 , 在 当 时不 无 戒 惧 地 指 出 , 中 国 现代 诗 所 面 临 的
两 大危 机 : “ 内 容 的 虚无 和 形 式 的 晦涩 。 ” 作 者 “ 耻 于言 之 有 物 , 耻 于 言之 可
第 期 2 。
50华 文 文 学 评论 ( 第 六 辑)


何谓
不 隔 “


古典背景 中被调 和的
情 抒 “”与来自主 知 “”
年 代 世 纪 20
60

美 国 出 于 军事 和 政 治 目 的 ,
建立
“ 亚洲 共 同 防 御 体 系 ”
以 扶植 台 湾 , 从 而 造成 了 “大量 西方 文 化 的 涌 入 ” , 使 “ 全盘 西 化 ” 的 狂澜 波
高扬 。
本 文 主要 解 决 以 下 问 题 :
第一 ,
在 余光 中 眼 中 何 谓
不 隔 “


这个范 畴
又是 在 怎样的 历史 语境下 被 提 出 的 呢 ?
第二 ,
在余 氏 同 期 诗歌创 作 中 ,
这 种
“不 隔”
是如何体现 的 ?
第三 ,
由 具体创 作 ,
是否衍生 出
隔 “


“不隔 ”
年代 世 纪 2 0
60

“ 那 正 是 台 湾 现 代 诗 反 传统 的 高 潮 ” 。 那 时 “ 台 湾 时 局 沉 闷 ,
社会 滞塞 , 文化形 态趑 趄 不 前 … … 年 轻 一 代 , 传 统 的 面 目 既 不可 亲 , 五 四 的
新文 学 又 无缘 亲 近 ,
结 果 只 剩 下 西 化 的 一 条生 路 ,
解” ,
“ 现代 主义 ”
已 经 因 这两种 创 作倾 向 ,
而 “ 冲 人 了 并 无 出 口 的 黑 隧道 之
中” ? 。
在他看来 ,
当 时 的文坛 ,
无 异于
“ 西 方现 代 文学 的 一 小 块殖 民 地 ” 。

在 许 多 诗人如饥 似 渴 吸收 现 代 主 义技 巧 时 却 忽 视 了 对 西 方 文 学 古 典传 统 的 ,
余 光 中 诗歌 的 “ 不 隔 ” 追 求
49
余光 中 诗歌的
不 “
隔”
追 求
一 从 两 稿 《 天 狼 星 》 及 若 干 诗 论 说 起
朱天 一
“ 隔 与不 隔” 作 为一 组 由 王 国 维提 出 、 影 响 广 泛 的 美 学 范 畴 , 其 意义 的 含
混性 时常令 人难 以正 确把 捉 、 厘清 概念 , 因而 产 生 了许多 争 鸣 。 ① 朱光潜 、 钱
及 新诗 领域 ,

“掀 起 了
现 代诗 的

战” 。

50
年代 末 ,
先后 与 言 曦 、
陈绍 鹏
等保 守派人士论 战 的余 光 中 , 此 刻 感 受 到 了 台 湾 现 代诗 歌 又 呈 现 出 另 种 一 狂
飙 突 进 , 彻底 否定 传统 的 极 端 面貌 。 余 氏 曾 在 诗 集 《 天狼 星 》 的 后 记 中 指 出 :
在错位和矛 盾” ,
“ 王国 维把比 、
兴斥作隔 ” ,
恰恰反 映了“ 境 界说 ”
内 部 存在
着 断裂 。 ? 而 台 湾诗 人余光 中 , 也 曾 撰 文从个人认知 出 发谈起 过 相关 问 题 , 并
吸纳 了许 多 国 外流 派 的 创作 经 验 , 将 “ 不 隔 ” 作 为 一 种 重要 的 创作 追 求 进 行
来阐释 、④
蒋原伦 强调 为
“ 个人 品 位 、
修养 ”
与 读者遇逢作 品 时 的
境 “ 心
” ? 、
罗 钢 则 以批 判 眼光 指 出 , 此说 “ 源 于 叔 本 华 对 概 念 与 直 观 的 区 分 、 近代 西 方
美 学理 性与 感性二 元对立 的 思 想 传统 ” , 其 与 中 国 “赋 比兴 的 传 统批评 范 式存




朱光潜 :
《 朱 光潜全 集》
第三 卷 ,
安徽教 育出版社 ,
年 2 0 0 7 ,
第 页 6 1


中 书君
钱 锺 书 (
):
论 不 隔 《
》,
《 学文 月 刊》
叶 ( 公超 主 编 ,
余上沅 发 行 )
第 卷 一 ,
第 三 期 ,
年 月 第 页 1 9 3 4
7 ,
78 、 80
接 受 , 缺 乏 了 “ 经 验 的 秩序 化 ” , 使 得 读 者 难 以 把 握 “ 视 觉 的 焦 点 ” 。 在 他 看
来 诗 应该呈 现 为 种 澄 清 的 过 程 然而 我 “


一 ,
( p r o c es so f c lari f i ca t io n)


们 目 前 的 现代 诗” ,
锺 书 、 叶嘉 莹 、 罗 钢 、 蒋 原伦 等 学 者 均 曾 撰 写 专 文 、 专 著 对 这 组 概 念 给 出 自
己 的看法 ,
朱光 潜 以
“ 隐与显 ”
来解 释概念、 ② 钱锺书 取道
语语都 在 前 “ ‘



身 击 ‘
经目
”’
进行 理解 、 ? 叶嘉 莹 从 作 者真 切 之感 受 在 读 者 接 受 间 的 传 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