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综合测试)试题及答案
【高二政治试题精选】高二政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单元检测(含答案)

高二政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单元检测(含答案) 高二政治第一单元化与生活单元检测(含答案) 高二政治第一单元化与生活单元检测(含答案)
5
一、单项选择题
A 1.随着经济的发展,化越越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如,吃饭讲求“饮食化”,穿衣讲求“服饰化”,住房讲求“建筑化”,出行讲求“旅游化”。
这说明
①人们的生活已离不开化②化现象丰富多彩
③人们对化的追求越越高④没有化人们已经无法生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B 2.回顾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从原始部落的“图腾崇拜”到现代社会的“信息高速路”,化现象无时不在。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化现象渗透在社会发展历程中 B.化现象无处不在
c.图腾崇拜属于原始的化现象 D.化现象存在于人类社会中
“苍润高逸,秀出东南”的庐,是一座千古化名。
据此回答3~4题。
c 3.东晋画家顾恺之创作的《庐图》,以艺术形式形象地展现了庐的自然美。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艺术是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B.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一种现象
c.庐的自然美也是一种化 D.《庐图》的创作属于化活动
c 4.庐兼具六教(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伊斯兰教),作为中国独具特色的宗教圣地,该地正倾力打造“宗教名”品牌,积极将宗教化与旅游结合起,开辟极具特色的宗教化圣地游。
这表明
A.在宗教化圣地,人人都应该参加宗教活动。
高二政治上册文化与生活综合测试题1

高二政治上册文化与生活综合测试题政治试题第Ⅰ卷(选择题,60分)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60分)1.环顾我们身边的生活,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社区文化,还有转瞬间已经不再新奇的网络文化,这说明文化现象( )A.无处不在B.无时不有C.具有多样性 D.具有复杂性2.成语“耳濡目染”表达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的( )A、潜移默化的特点B、深远持久的特点C、相对独立性的特点D、差异性的特点3.文化是人们的产物A.生产劳动B.科学实验C.社会实践D.精神活动4.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A.到市场上购物,挑选中意的商品B.旁听一次价格听证会C.参加学校举办的艺术节活动D.就学校周边的环境问题向环保局提出建议5.文化发展的基础是( )A.经济发展B.政治发展C.社会发展D.科学发展6.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已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说明( ) A.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B.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C.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D.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7.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渊源于( )A.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B.社会主义精神文明C.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D.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8.下列属于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的是①语言②文字③艺术④自然科学⑤河流⑥价值观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⑥D.①②③④⑤⑥9.每当中华民族处于重大困难的当头,中华文化的力量就会突显出来。
在外寇入侵时中华民族就会团结一致,用血肉筑起新的长城。
在遭受巨大洪涝灾害或“非典”时,中华民族就会“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并最终夺取胜利。
这表明( )A、文化是人所创造的B、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C、文化力量决定综合国力D、文化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10.在封建社会,受封建伦理的影响,君臣之间、主仆之间、长幼之间、男女之间,必须遵循封建等级规范,不能平等交往。
这说明( )A.文化反作用于政治B.文化影响社会生活C.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D.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11.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又影响着每一个人。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考试题及答案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考试题及答案政治文化生活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阿凡达》是一部运用3D技术制作的电影,目前已缔造了超过2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并带动了3D相关产业的开展。
这表达了( )①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②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③文化生产力的日趋重要④文化以经济开展为根底A. ①②B. ①③C.②④D.③④2.上海世博会福建馆茶文化的展示让许多游客叹为观止。
一位美籍华人欣赏了茶艺表演后,感慨道:太精彩了!这一表演让我们享受到了美,也让我们感受到祖国茶文亿的博大精深。
这反映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B.优秀文化在沟通与借鉴中创新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许久的D.优秀文化能增加人们的精神力气3.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
该诗句可以表达(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②文化是由文人缔造的③文化具有继承性④文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青海省玉树地政发生后,宗教团体纷纷组织宗教救援队踊跃参与救灾,僧侣们还为在地震中死难者超度祈祷,给震区的佛教信众很大的心理劝慰。
这说明①我国政府鼓舞人们信仰宗教②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③文化活动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④文化是改造社会的强大物质力气A. ①③B. ②④C. ①④D. ②③5. 法国哲学家爱尔修理有句名言:人是环境的产物。
某论坛上,主讲人让听众写下与自己关系最密切的6个挚友,并指出他们月收入的平均数大致就是你的月收入。
测试结果的精确程度让全部听众惊异不已。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每个人的挚友圈子都是一个特定的文化环境,它彰显着你的此时此刻,也预示着你的将来。
这种现象说明A.文化确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和思维方式C.文化变更人们价值观念,丰富精神世界D.文化提高人们道德修养,塑造完备格6.截至20xx年10月,我国已有昆曲、端午节等29个工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跃居世界第一。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试卷(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0分)1.回顾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从原始部落的“图腾崇拜”到现代社会的“信息高速公路”,文化现象无时不在。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文化现象渗透在社会发展历程中B.文化现象无处不在C.图腾崇拜属于原始的文化现象D.文化现象存在于人类社会中2.文化作为人类特有的现象,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①北京举办第29届奥运会②峨眉山自然风景③万里长城④经济体制改革⑤人大代表的选举⑥《共产党宣言》A.①③⑥B.②⑤⑥C.③④⑤D.①②⑤3.从文化的来源看,文化是()A.在人们头脑中主观自主的B.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C.人们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D.前人通过书本传承下来的4.清华大学的校训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这是一种_________文化。
A.社区 B.都市C.校园D.民族5.文化为人类社会所特有,下列有关文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文化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文化的形式多种多样B.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对政治、经济起反作用C.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就是人类的精神产品D.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6.我国航天人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变成了现实。
这里的“航天精神”()①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③是飞天梦想转变成现实最重要的主观条件④是自发形成的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7.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
对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的理解正确的是()①文化能够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②文化能够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③文化对社会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④文化的影响既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又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8.2010年1月24日,张艺谋团队打造的“印象大红袍”在武夷山实景公演。
高二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测试题答案解析

高二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测试题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因为大事件层出不穷,2013年网络热词的产生更迅速,变化更快,传播更广。
如:屌丝、涨姿势、中国大妈、土豪,这些热词多为新事件、新闻人物的比喻、浓缩或概括。
这表明()A.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C.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D.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解析:选D。
本题考查文化与人的关系。
网络热词的产生、传播和使用,说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应选D项。
A、C不符合题意,B项“同步”错误。
A.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B.传统村落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C.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D.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3.2013年6月6日《中国城市雕塑邀请展》在深圳隆重举办。
雕塑,让城市更美好。
世界各地有很多的城市雕塑让我们记忆深刻、回味无穷,如丹麦哥本哈根的美人鱼、希腊的雅典娜神像等,它们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这些被人们称作“城市的眼睛”的雕塑()①彰显着对世界文化的认同感②意味着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③蕴涵着城市生活美好的精神追求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解析:选B。
城市雕塑让我们记忆深刻、回味无穷,说明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应选②;雕塑,让城市更美好,被人们称作“城市的眼睛”,蕴涵着人们对城市生活美好的精神追求,应选③。
①错误,应尊重文化多样性,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④“决定文化方向”表述错误。
4.2013年前三季度,全国电影票房收入164.2545亿元,同比增长34.86%。
其中,国产影片票房收入95.5816亿元,占58.19%市场份额。
在票房前十影片中,有5部是国产片,其中《西游降魔篇》以12.46亿元荣登榜首。
电影市场全面繁荣有利于()①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②提高文化竞争力,增强综合国力③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文化生活需要④抵御外来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安全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解析:选A。
高二思想政治·文化生活期末考试试题

高二思想政治·文化生活期末考试试题(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创建文明卫生城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市民素质是城市文明的基础。
市民素质的形成()A.离不开社会实践B.只能依靠学校C. 也可以是天生的D. 家庭教育最重要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这表现在()A.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B.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C.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D.只要经济、政治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来3、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人民更加重视文化消费。
文化消费在家庭消费总额中所占比重大幅上升,其中,子女教育方面的支出增长幅度最大。
这说明()A.我国居民以前不重视文化消费B.重视文化素质的提高是时代发展的要求C.在当前,物质消费不如精神消费重要D.文化消费必然带来人的素质的提高4、贺知章《回乡偶书》中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诗句,反映了文化对人()A.潜移默化的影响B.深远持久的影响C.精神愉悦的影响D.健康向上的影响5、目前,在我国少数民族中,有22个少数民族的人口在10万人以下,有的不足5000人。
由于人口较少民族的核心文化范围小,其文化传承的状况堪忧。
面对这一现象,当务之急是()A.提高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能力B.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C.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文化D.加强与其他民族文化的融合6、笛卡尔说:“读一切好书,就是在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我们之所以经常读好书,是因为()A.读书可以开阔人们的视野B.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C.优秀文化能促进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民主法治意识的增强D.读书时培养健全人格的唯一途径7、下列属于文化遗产的是()①中国的长城②九寨沟自然风景区③埃及的金字塔④司马迁写的《史记》A. ①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8.明朝以后,东北地区俗称“关东”,山东、河南、河北、山西等省人民到关东谋生被称为“闯关东”,对东北的文化变迁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高二政治试题精选】高2政治第一学期《文化生活》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2政治第一学期《文化生活》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5第I卷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1、广告化、旅游化、饮食化、化、服饰化、西方节日化正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由此可见 A.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强制的 B.化影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潜移默化的 c.人总要生活在一定的化氛围中D.人总能得到思想的启示、精神的享受31题。
29、种族、国家化背景存在差异说明A.不同的种族、不同国家的化没有共同之处 B.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化环境c.有了种族和国家才有了人类化 D.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30、奥运会是整个世界人民共同的伟大节日,这不仅仅是因为奥运会是展现人们体能的舞台,更主要的是产生了伟大的奥运精神,并不断地赋予它新的内容,由此可见A.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化和发展化 B.体育活动和化活动是没有区别的c.化包括语言、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D.化是体育活动的派生物和附属品31、“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这一口号是全世界人民对和平繁荣的期盼,也必将给世界和平与发展带一定的影响,这表明A.优秀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B.化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c.世界的化将取代各民族的化 D.化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32、提起节日,中国人首先想到的是春节贴窗花、写春联、爆竹声声等。
大多数西方人可能首先想到圣诞节家家装饰着圣诞树,唱着欢快的圣诞歌等。
这表明A.不同的化形式,承载着不同的化内涵 B.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 c.不同的化遗产,化特色各异 D.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可以领略不同民族化的韵味33、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B.弘扬民族精神c.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反对侵略、保卫祖国时下,一些中学生中人情消费风蔓延生日、节日互赠高档礼物,到饭店请客吃饭,这种现象被称为时尚化消费。
据此回答34-35题。
34、关于经典与时尚,向有不同看法,下列书法中正确的有A.时尚化就是落后化,必须坚决遏。
高二政治上册文化与生活综合测试题2

高二政治上册文化与生活综合测试题文化与生活综合测试政治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回答1~3题。
1.下列关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联系,表述正确的是.下列关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联系,表述正确的是( ) A .任何文化都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任何文化都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B .一定的经济、政治是由一定的文化决定的.一定的经济、政治是由一定的文化决定的C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经济、政治的反.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经济、政治的反D .政治是文化的基础,经济是文化的集中表现.政治是文化的基础,经济是文化的集中表现2.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 ①2008年6月12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北京钓鱼台5号楼紧紧握手,两会领导人直接启动了双方中断九年多的商谈。
号楼紧紧握手,两会领导人直接启动了双方中断九年多的商谈。
②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级大地震③晨练、下棋、唱歌、扭秧歌等社区活动③晨练、下棋、唱歌、扭秧歌等社区活动④某校为迎接高考的到来,在全校师生中开展“共铸诚信”征文活动④某校为迎接高考的到来,在全校师生中开展“共铸诚信”征文活动 ⑤书法协会、美术协会、读书俱乐部等社团活动⑤书法协会、美术协会、读书俱乐部等社团活动⑥2008年6月17日至18日,第四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在美国马里兰州安纳波利斯举行日,第四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在美国马里兰州安纳波利斯举行 A .①②③.①②③ B .④⑤⑥.④⑤⑥ C .③④⑤.③④⑤ D .②③⑥.②③⑥3.文化的形式丰富多彩,下列属于文化的是.文化的形式丰富多彩,下列属于文化的是( ) ①思想①思想 ②道德②道德 ③教育③教育 ④艺术④艺术 ⑤法规⑤法规 ⑥制度⑥制度 ⑦信念⑦信念 ⑧“超级女生”⑧“超级女生” A .①②③⑤.①②③⑤ B .②③④⑥.②③④⑥ C .②③④⑥⑦⑧.②③④⑥⑦⑧ D .①②③④⑦⑧.①②③④⑦⑧ 4.2008年6月20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共同的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走向振兴的精神源泉。
高二政治下册(文化生活1--5课)阶段性检测试卷(有答案)

高二政治下册(文化生活1——5课)阶段性检测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或最佳选项,请将每题的正确或最佳选项的序号填在答题卡相应的空格内,每小题3分,共60分)1.某校通过举办“青春风采”校园文化艺术节,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这体现了()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B.文化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C.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D.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2.春节、中秋节是中国人十分重视的传统节日,圣诞节、情人节是欧美人的传统节日,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城市中,人们也逐步地过起圣诞节、情人节来。
这说明欧美文化对中国人的影响具有()A.强制性B.潜移默化的特点C.政治倾向性D.消极作用3、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越来越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如,吃饭讲求“饮食文化”,穿衣讲求“服饰文化”,住房讲求“建筑文化”,出行讲求“旅游文化”。
这说明()①人们的生活已离不开文化②文化现象丰富多彩③人们对文化的追求越来越高④没有文化人们已经无法生存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4、穿梭在都市的大街小巷,打量着身边来往的人与物,享受着都市的文明生活,这身边的一切,都是一种潜在的文化。
这说明()A.文化无时不在,无处不在B.文化与世界相伴而行,是自然形成的C.文化与文明是同一的D.文化是一种潜在的精神生活5、随着文化产业的兴起,精神文化生产日益走上社会经济生活的前台,在思想文化和经济生活两个方面都构成国家和社会的“核心竞争力”。
这一事实说明()A、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B、文化产业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C、文化的力量是综合国力的惟一标志D、文化是人类创造的全部财富的总和并决定着社会的发展进程6、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南京大学的“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等校训影响着一代代莘莘学子。
这说明优秀文化能够()①促进社会全面进步②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③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第 1 页共7 页 1。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试题【精品】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中华世纪坛序中“大风泱泱,大潮滂滂。
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
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
这说明中华文化具有A.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特征B.源远流长、绵延不断的特征C.神秘莫测、至高无上的特征D.一脉相承、求同存异的特征2.有一首歌唱道:“最爱写的字是方块字,做人堂堂正正也像它。
”“方块字”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化。
关于汉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它是中华文化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②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③它是中华文化的载体④它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A.①③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3.从远古到近代,从昆曲到京剧,从吟诵《论语》到热唱《我和你》,从“四大发明”到“辉煌时代”……凸显“中国元素”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的特点是①源远流长②博大精深③继承传统,推陈出新④潜移默化,深远持久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中国有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赣方言、湘方言。
这主要说明中华文化A.源远流长B.具有包容性C.具有民族性D.具有地域性5.11世纪中叶,中国人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人类的文化信息传播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这一传播文化信息的新技术在15世纪传入欧洲,使欧洲进入了一个文明勃发的近代文艺复兴时期。
这主要体现了①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②科学技术直接决定社会的发展③东方的文明决定着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④科技的进步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6.在中国,佛教是外来文化,在我国的许多著名寺庙中,儒、释、道三种宗教的外在特征可供奉于一殿、一庭、一山之中。
这说明A.中华文明是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B.中华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和睦相处C.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D.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没有区别7.“槑”(音同梅),部首:木,基本字义:同“梅”。
政治高中文化生活试题及答案

政治高中文化生活试题及答案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是重点的学习内容,做做习题检测你掌握多少知识点了吧。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政治高中文化生活试题及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政治高中文化生活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 )A.秦的统一B.文字的发明C.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D.撰写史书2006年9月23日,第一个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联合国大奖──孔子教育奖颁奖;9月26日,两岸孔子文化交流周活动开幕;9月28日,两岸共同祭孔仪式隆重举行。
据此,回答2~3题。
2.孔子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的收集整理,编成《论语》一书,这本书后来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
上述事例说明( )A.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B.中华文化博大精深C.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D.儒家思想和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缩影3.我们的目标是:把“孔子”这个国际品牌做大做强,进一步发掘和丰富孔子儒家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使之不断创新发展,以“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胸怀走向世界。
“和而不同”指的是( )A.能和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B.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C.中华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虽不同,但应和谐相处D.中华文化和别的民族文化是互不联系的4.我国至今使用的许多民族乐器,如笛、琵琶、胡琴、腰鼓等,都是在汉代由各边疆民族地区陆续传入内地的;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很早就在祖国的艺术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
这表明( )A.中华文化“源远”才能“流长”B.中华文化独具特色C.不同区域的文化,显示出不同的特色D.各族人民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马克思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鲁迅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造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
”据此,回答5~6题。
5.下列对马克思评论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三大发明的传播,加速了资产阶级社会的到来B.三大发明标志着资产阶级社会的到来C.火药、指南针、印刷术是资产阶级发明的D.三大发明对封建社会不起作用6.鲁迅的话对贯彻科教兴国战略的启示有( )①推进科技创新,重视科技发明②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③弘扬科学精神,破除封建迷信④加大科技投入,推动科技进步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D.①②④7.“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勇者不惧、精卫填海以及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都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文化的积淀、精神的传承,真实地再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的( )①勤劳勇敢②团结统一③自强不息④爱好和平A.①②B.①④C.②③D.①③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第七课综合测试及答案(2)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第七课综合测试及答案(2)①在美国开展的中国文化节活动,见证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②中华民族文化与美国文化相互借鉴、相互趋同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优越于美国文化④两国文化交流促进了两国政治经济的交流与合作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C 23、抗日战争时的自卫战,男女老少齐上阵,个个都是战士,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这就是人民的力量,民族精神的力量。
这告诉我们A、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战争经验的民族B、我们主张和平,反对一切形式的暴力和战争C、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D、民族精神是抗战胜利的决定因素B 24、我国有许多反映勤劳勇敢的诗词格言,下列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A、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B、天道酬勤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A 25、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培育民族精神,美国以强化美国精神为公民教育的重点,韩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以政府为主导,推崇“身土不二”的韩国精神。
其主要原因是A、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石和根本B、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标志之一C、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国民素质高低的标志之一D、民族精神具有时代性和区域性A 26、鲁迅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折射出A.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贯穿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B.中华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C.中华民族精神是世界最可贵的精神D.不同的民族精神有不同的时代特色B 27、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这给我们的启示是A.摒弃一切传统思想的束缚,建立起全新的民族精神体系B.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展示中华民族精神的全新面貌C.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民族精神D.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B 28、在解决国际争端问题上,中国政府一贯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坚决反对诉诸武力相威胁,这说明A、中国对任何问题的解决都放弃使用武力B、热爱和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C、世界各国都是热爱和平的D、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B 29、在长期的奋斗中我国航天工作者不仅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而且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大精神。
2021年高二上学期政治《文化生活》综合题汇编(17题)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上学期政治《文化生活》综合题汇编(17题)含答案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年杜甫写下“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时候,他是不会想到21世纪的和平年代,家书再次出现“抵万金”的状况。
十多年前,书信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流方式,而今,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信息沟通越来越方便,传统的书信往来已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取而代之的是“打电话”或是“微信”“QQ”联系。
如今,书信已然成为一种记忆,互联网时代,书信文化正从人们的生活中逐渐淡出,并且渐行渐远。
鸿雁传书,是否成为正在消失的历史?书信该不该传承下去?反对传承者认为,虽然书信是一种很有内涵的文化,写信给自己亲密的人,更利于事情的叙述和感情的含蓄表达,但是书信传递信息的速度太慢,写起来也很麻烦,远不如一段微信语音及视频来得方便快捷。
赞成者认为,书信有它的优势所在,它具有浓厚的人情味,这是社交网络平台无法比拟的优势。
所以,在网络时代里,书信的使用率虽然已远不如往昔,但是它们会携带着人性情感和纪念意义继续存在。
小到家风传承、情感交流,大到爱国教育,书信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传承,不能在我们这里断档。
(1)你认为书信文化该不该传承下去?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
(2)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书信文化走向衰落的原因。
(3)某市准备组织中学生写一封家书的活动,请你为该项活动写两条主题词,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15个字以内。
【答案】(1)观点一:反对传承。
①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阻碍社会进步。
书信传递信息的速度太慢,写起来也很麻烦,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快节奏的要求。
②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试题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试题完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 分;第Ⅰ卷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2分,共48分)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据此回答1—2题1、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下列属于文化的是()A、物质资料生产方式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D、黄山的自然风光2、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之所以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是因为()A文化消费在生活消费中的比重越来越大B 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C 精神文化生活比物质生活更重要D文化是人们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3.“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张明敏的一首《我的中国心》,唱出了海外游子对祖国割舍不断的感情。
上述歌词表明:()A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强制性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永远不变的4.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也不断提高。
人们在闲暇之余,进行观光旅游,网上冲浪,穿衣讲“服饰文化”,吃饭讲“饮食文化”,住房讲“建筑文化”等。
由此可见()A、人的全面发展是飞速提高的B、人们的文化消费日益多样化,有多层次的需求C、不同时期的历史时期不同,人的素质提高的要求也不同D、文化能影响经济、政治生活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表达中华民族()A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共同的民族心理 B 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继承性C 民族文化的相对稳定性D 民族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6.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调,这一要求符合下列道理()A.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B.文化的力量是综合国力的唯一标志C.文化的性质决定经济、政治制度的性质D.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发展有促进作用7.中国传统文化尽管呈现“因时而变”“因势而变”的面貌,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理念、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谐共生的主张等等始终贯穿其中,它们都是现代社会可以利用的精神资源。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复习试题(含答案)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复习试题(含答案)考试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考前需要做好各方面的知识储备。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二政治文化生活复习试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二政治文化生活复习试题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2.第Ⅰ卷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每小题2分,共50分)1.2008年10月26日,以“书圣故里、魅力孝河”为主题的首届中国临沂孝河文化节落下帷幕。
该文化节深入挖掘孝文化资源,着力打造孝河文化品牌,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
同时,还吸引了大量省内外客商,招商引资3.1亿元。
这表明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要求加快文化发展③文化发展有助于增强地方综合实力④文化建设应成为当前发展的重点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2008年8月8日~24日,北京成功举办第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
16天的奥运会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的盛大节日。
回答2~3题。
2.北京奥运会得到我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世界人民的积极响应。
奥运会开、闭幕式中对中国五千年文化的诠释以及中国人民热情与真诚的笑脸征服了世界。
这表明①奥运会既是体育盛会,同时也是文化盛会②文化不仅属于本民族,而且属于全世界③北京奥运会可以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④奥运会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3.下列四幅作品的设计共同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B.中华各民族文化的民族特性寓于中华文化的共性之中C.全面继承传统文化是繁荣民族文化的前提D.实现文化发展和创新需要推陈出新、博采众长4.齐白石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
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文化生活

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文化生活)第I卷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1、广告文化、旅游文化、饮食文化、网络文化、服饰文化、西方节日文化正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由此可见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强制的B.文化影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潜移默化的C.人总要生活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D.人总能得到思想的启示、精神的享受2005年6月10日,中宣部、文化部、中国文联举办纪念冼星海诞辰100周年音乐会,冼星海,这位抗日音乐家,他的音乐和精神永远感动着人们。
根据相关知识,回答2—3题2、尽管是抗日乐曲,每当冼星海创作的、雄浑激越的《黄河大合唱》旋律响起时,总会让人热血沸腾。
《黄河大合唱》是永远激励中华民族前进的号角。
这说明①传统文化都是优秀的文化遗产②优秀的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③传统思想对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都产生深刻影响④我们必须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④3、冼星海继承中国民族音乐的传统,积极创新,创作出呼唤抗日、鼓舞民众的现代革命音乐。
这说明A.社会制度的更替影响文化的发展B.文化继承是对历史文化全面、彻底的承接C.对于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D.文化应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4、有人主张,传统民俗节日应考虑恢复一些对现代有积极作用的千年古俗,还应扩充其新的内涵。
如在春节宣传一些振兴中华民族的内容;在清明提倡植树和缅怀亲人与先烈,讲一讲先烈和亲人在世时的一些丰功伟绩;在中秋节宣传合谐;在重阳节宣传敬老爱老等等。
下列对上述主张的评价中,你认为正确的有A.错误,因为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应永恒不变B.错误,因为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扩充其内涵就是否定其民族性C.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只有因时而变,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D.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内涵只有不断改变,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5、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得益于其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月考测试题(附答案)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月考测试题(附答案)考试是检测学习成效的重要手段,孰能生巧,考前一定要多做做练。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高二政治文化生活月考测试题,请考生认真学习。
浙江台州灵石中学高二《文化生活》1-3课月考测试题说明:本试卷分Ⅰ卷(选择题)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将Ⅰ卷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只上交答题卡和Ⅱ卷。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Ⅰ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1.5分,共46小题,合计69分)1.下列活动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①西部大开发又掀高潮②校园文明建设轰轰烈烈③共和国国庆大典举世瞩目④美国高层访华深化中美对话⑤广州亚运会开幕式气势恢宏⑥诺贝尔奖评选激发国人创新决心A.①②③⑤B.①③④⑥C.②③⑤⑥D.②③④⑥2.下列关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联系,表述正确的是( )A.任何文化都能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B.一定的经济、政治是由一定的文化决定的C.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经济、政治的反映D.政治是文化的基础,经济是文化的集中表现3.近年网络中出现了一种代表性的现象,以出位的言行、雷人的文字,震撼我们的国度和网络,特别是近期网络上出现的“凤姐”,以自己一系列雷人言论在网络上走红,瞬间风靡了全国所有虚拟网络社区。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必然将在中国社会、文化、网络发展史中留下几丝痕迹。
网络文化的出现表明( )A.文化现象作为重要的社会现象无处不在B.文化发展必将走向颓废化C.文化发展终将失去正确的方向D.文化生产失去控制4.我们可以从一本书探知作者的内心世界,从先民的遗物可以了解远古的文明,这说明( )A 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产品B 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C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D 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5.“信天游”流行于陕西。
以往,由于交通不方便,这里的生产、经贸全靠驴、骡驮运,当地把从事此种劳动的人称作“脚夫”。
“脚夫” 长期行走在寂寞的山川沟壑,以唱歌自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座 号…密…………封…………线…………内…………不…………要…………答…………题…………○…………班级 姓名 考场 考号 .高二政治(文化)试题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2014年11月 命题:秦广玉第I 卷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对应位置。
每题2分,共60分)1、生活中的文化现象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A .2014年3月起,12306网站对互联网购票进行身份信息核验B .2014年9月17日,第17届亚运会在仁川举办“韩国风”的开幕式C .2014年10月4日,中央气象台发布西南地区暴雨橙色预警D .2014年10月20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答案:B2、韩国某外交官说:“如果外国人对韩国歌星有更多关注,逐渐的他们就会喜欢上韩国……如果他们喜欢韩国,他们就会购买更多的韩国产品。
这就是我们试图推广的。
”这启示我们( )①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 ②文化生产力对现代经济起决定作用 ③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答案:B3、经济学家冯·丹因认为,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存在如下图所示相互影响的关系。
据此,你认为下列表述中合理的传导顺序为( )①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增加 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地位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资本涌入,推动了文化产品的研发与生产④生产发展壮大,文化领域出现新兴的产业或部门A .①→③→④→②B .④→①→③→②C .①→②→③→④D .③→④→①→②答案:A4、下面两幅图反映的是中德两国人在“面对矛盾”和“排队”时处理方式的差异(左为德国,右为中国)。
漫画反映了( )①中德文化差异影响了实践生活差异 ②中德文化差异决定其生活差异 ③德国文化的某些方面值得我们借鉴 ④中国文化在某些方面优于德国文化 A .②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③ 答案:D 5、在新旧体制转换、经济结构调整时期,就业竞争很激烈,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也更高。
例如,现在有些用人单位提出了这样的就业条件:当司机要兼外联,当电工要有驾照,当秘书要懂外语。
这反映了社会发展进步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此可见( )A .人们接受健康向上文化的影响,往往是自觉主动的B.不同时期的历史特点不同,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的要求也不同 C .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是消极被动的 D .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答案:B 6、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决策越来越民主化和科学化,这需要文化的发展;同时,人们为了更好地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如人大立法向市民征求意见等。
这表明( )A.在时代的发展中,文化与政治日益融合B.在经济的基础上,文化与经济日益融合C.文化的发展能促进经济的发展D.政治活动就是文化活动 答案:A7、在上海书展上,著名古文字学者裘锡圭认为,一个真正有书卷气的人,必然拥有合理健康的人生态度、正确高尚的行为准则、高雅的情趣,表现在生活实践的各个方面,大到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态度,小到日常的言谈举止。
下列选项对此理2…………○…………密…………封…………线…………内…………不…………要…………答…………题…………解正确的有(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②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③每个人的文化素养都是在后天逐步培养出来的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A 8、语言和文化一直是重要的软力量。
近年来,中国的发展给世界各国带来了机遇,掌握汉语成为很多人把握机遇求得发展的重要选择,“汉语热”持续升温,C.TEST (全称是“实用汉语水平认定考试Test of Practical Chinese )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开始推向全球的。
这说明了 A.文化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B.文化已成为衡量综合国力的主要标志 C.文化竞争力备受世界各国关注 D.汉语已成为世界强势语言 答案:A 9、读书能使人更好地认识自己。
当内心浮躁时,拿出一本冰心的散文集,你会觉得原来自己可以如此平静;当内心彷徨时,拿出一本鲁迅的杂文选,你会觉得整个人都属于正义,内心充满坚定。
这表明①人创造了文化,也在享受文化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③优秀文化可以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积极的、有形的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答案:D 10、文化学者于丹说过:“民族节日是一种信号,让所有属于这个民族的人会因为这个时候去共同进行一个仪式。
”这表明 ①传统文化具有固化性 ②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必须予以弘扬 ④民族文化是维系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B11、儒学仁、义、智、信的道德标准和儒家文化传统被西方世界称颂并吸收利用,儒学现在已经超越了国界,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从文化角度看,儒学能从中国走向世界,是因为①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②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④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D12、2014年马年春节,一种叫“中国红”的剪纸灯笼挂满了大街小巷。
这些灯笼透出浓浓的“年味”,看上去很喜庆,很多市民买回家,挂在窗前,图个喜庆。
材料表明( )①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 ②传统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劳动人民既是文化的传承者,又是文化的享用者 ④对传统文化要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13、中央芭蕾舞团获国家“精品剧目”称号的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是继《红色娘子军》之后,在新世纪为世界瞩目的中国芭蕾的新亮点。
该剧因不拘泥于西方经典,加入了京剧的打击音乐、中国传统的旗袍服装、武术和杂技动作,甚至是皮影艺术,显得面貌一新。
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成功的关键在于( )A.东西方文化的完全融合B.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C.吸收了世界文化的成果D.以文化创新为根本目的 答案:B 14、《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这体现的道理是( ) A.继承传统文化是创新的重要基础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C.文化创新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D.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答案:D15、世界60%的动漫作品来自日本,日本动漫成为全球文化不是偶然的,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它的题材来自全世界、面向全世界创作。
中国的四大名著都有日本动漫版,这启示我们①实现文化创新,需要继承传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②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要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③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吸收外来文化不一定要保持民族特色 A.①③ B. ②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座 号…密…………封…………线…………内…………不…………要…………答…………题…………○…………班级 姓名 考场 考号 .16、京剧藏戏《文成公主》中,藏戏与京剧相结合,剧中松赞干布演唱的藏戏和文成公主演唱的京剧巧妙结合,别具韵味。
因此,京剧藏戏《文成公主》获得2014年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 ) ①实现文化创新必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②中华文化具有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的特点 ③文化创新需要民族文化间的借鉴与融合 ④中华文化具有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特点A .①②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B17、古代孝有“卖身葬父”“弃官寻母”等之说。
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新版“24孝”不仅包括“教父母学会上网”等行动准则,还包括“支持单身父母再婚” 等观念突破和对老年人的心理关怀。
由材料我们可以感受到 ( ) ①文化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 ②践行孝道的方式要顺应时代的变迁 ③传统文化是现代文明发展的源泉 ④“孝道”的内涵具有相对稳定性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18、2014年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此举( )A . 彰显了中国人民反文化渗透的决心B .显示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C .有利于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D .表明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繁荣 答案:C19、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制作精美的陶器,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城,铸造精良的青铜器,无一不在向世界诉说着一个古老民族巨大的创造力和生命力。
这说明了中华文化的( ) A.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B.兼收并蓄,求同存异 C.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D.开放平和,面向世界20、“水性使人通”“山性使人塞”,从文化特点的角度看,这两句话反映了A.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B.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C.中华文化的区域性特征D.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答案:C21、 维吾尔族的《第七木卡姆朱拉》、蒙古族长调《成吉思汗》、纳西族《嫁女调》、鄂西土家族《神农溪纤夫号子》……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语言、曲调和歌声,展现在CCTV 舞台上。
人们为多姿多彩的民族音乐而激动,更为音乐盛典丰厚广博的文化内涵而感动。
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代表着中华文化的前进方向②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③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④各民族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B22、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孙中山先生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实现了“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誓言。
下列选项中与这一誓言所体现的精神实质相一致的是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④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23、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制作精美的陶器,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城,铸造精良的青铜器,无一不在向世界诉说着一个古老民族巨大的创造力和生命力。
这说明了中华文化的( )A.独树一帜,独领风骚B.兼收并蓄,求同存异C.薪火相传,一脉相承D.开放平和,面向世界 答案:A24、“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下列选项中与这句话蕴涵的文化生活道理不一致的是A.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B.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答案:B25、从1999年的“神舟一号”到2013年的“神舟十号”,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把伟大的航天精神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更看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